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同课异构”之导课案例研究
陕西省商州区中学
南友锋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是每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导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节课的成败。导课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在程鹏老师工作室的主持下,工作室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大家在导课方面,都匠心独具,设计出了不同风格的导学案例。本人选取了9位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的导课案例来进行研究分析,以求取得导课案例方面规律性的认识。
一、九大导课案例
案例1:程鹏老师采用PPT展示钓鱼岛图片,钓鱼岛问题和对日本侵略历史的的认知问题,是目前影响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那么,钓鱼岛日本是怎样窃取钓鱼岛的呢?以钓鱼岛问题入题,既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又可以使历史教学与现实政治生活相结合,同时,使用图片导入,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案例1图
案例2图
案例2:李重阳老师采用一幅漫画导入:画面中是一个身带血迹、瘦弱并颤抖着的中国,他正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捆绑得呼吸困难、无法动弹。请学生解读漫画含义。并提问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是怎样签署的?再提问,谁知道《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是清政府同那些国家签订的?继续追问,当时清政府为什么要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9世纪末,中日两个邻国之间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利用漫画加设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同时开动大脑思考出现此状况的原因,激发出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案例3:宋晓丽老师采用影视音像导入法。播放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主题歌《深蓝》,它向我们展现了1894年那段悲壮的历史。虽然那段历史太痛苦、太屈辱。但是我希望大家认真学好这段历史,一部中国近代史,不仅是百年屈辱,更有抗争觉醒,这些都值得后人去追忆和反思。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份沉静与用心来重新回望历史,走进第12课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前的主题曲和电影镜头具有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有利于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介绍以往学生的感受,以引起学生的共鸣,重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案例4:马龙老师利用2014年APEC峰会安倍晋三和习近平握手照片的各种解读,在学生简单了解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变化中的重要人物基础上导入新课。以时事热点话题,一下子抓住了学习的兴趣,便利于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
2014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案例5:陈卫老师采用两幅漫画倒入新课,然后提问:从两幅漫画里得到什么信息?学生思考回答: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由被侵略者变成了侵略者。以漫画导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案例6:高雯老师采用央视主持人水均益的话导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中日两国仅仅只一水相隔,并且在历史上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所以用“一衣带水”这个词形容中日关系非常贴切。可是水均益却说,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日本为什么是离我们最远的国家?一切都源于中国人对于日本的仇恨。在历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的对华发动侵略战争,一次是发生在19世纪末的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在日本的历史上被叫做“日清战争”,还有一场是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的侵华战争,这两次战争,给中日民族关系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使得两个民族长期仇视敌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场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及其后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采用名人名言导入法,能够抓住学生对名人的崇拜感,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7:徐润老师采用话题导入新课:同学们,学习中国古代史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中国近代史又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还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堂堂泱泱大国一次次地承受着西方侵略所带来的侮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竟然败给了“蕞尔小国”小日本。这可以说是对东方大国最后一点体面的摧毁。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会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采用“中国”话题导课,能够使学生情随师动,节省课堂时间,激发出师生情感的火花,产生情感的共鸣。
案例8:段尼娜老师采用话题导入法:提到战争,大家会想到什么?生灵涂炭、惨无人道、悲痛欲绝、血流成河、民不聊生……归纳起来这些词语都是让人悲痛的、难过的。的确,战火中生命的脆弱、人员的伤亡会成为记忆中永远的伤痛,但失败时血色的教训,也必然会给弱者当头一棒,惊醒弱者的无知、激发弱者的斗志。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从战争开始的,19世纪末的清王朝又在短短几年间接连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这两次战争在给中国巨大灾难的同时又会给沉睡中的中国什么样的惊醒?今天,我们就用不同的镜片再次走进这两次战争。从对战争的思考引出这节课的主题,淡化战争带来伤痛的过程,重点铺陈战争给弱者的惊醒,为教学的重点环节即战争影响的分析上埋下伏笔。
案例9:本人采用猜谜式导入新课,下列材料中
所指是哪个国家?
材料1:一面是温文尔雅,一面是残忍冷酷;一面是善于学习,一面又妄自尊大;一面饮茶坐禅,一面却好勇斗狠。
人能把“菊花的高雅柔和”与“刀的好斗残忍”这两种鲜明对比的性格融合起来。
——鲁思·本尼迪克特(美国)《菊与刀》
材料2:1937年12月13日,侵华
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
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侵华
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2014年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上讲话
材料3: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2006年《大国崛起百年维新》
材料4:
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
中所指的国家是日本。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在古代传统的小农经济下,中国是日本学习的对象,大化革新就是日本学习大唐的一个实证。新航路开辟后,海洋文明兴起,大西洋沿岸的国家纷纷崛起,他们把魔爪伸向了东方。日本和中国都面临列强欺凌的对象。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白白浪费20年追赶时代的大好时光,只是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进行了洋务自救运动,但依然固守传统的封建制度。日本虽然受到西方侵略比中国晚13年,但是在黑船事件后能够向西方学习,先进行倒幕运动再进行明治维新,一举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崛起后的日本,为什么会对曾经的学习对象、近代同样受到过欺凌命运的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呢?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来学习第12课。让学生猜国家给学生设置悬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通史方式简单介绍中日关系和中日发展史,为学生构建时空观,为下面内容学习烘托气氛。
二、规律性认识
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通过对9个导课案例的分析,可以归纳为6种类型:时事热点图片导入法(案例1和案例4),漫画设问导入法(案例2和案例5),影视音像导入法(案例3),名人名言导入法(案例6),话题导入法(案例7和案例8),猜谜导入法(案例9)。
综合这6种类型的导课方法各有利弊:时事热点图片导入法(案例1和案例4),既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又可以使历史教学与现实政治生活相结合,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最好需要借助多媒体帮助,效果会更好。像我们学校还依靠的是黑板粉笔,没有多媒体,就制约了它的功能的发挥。漫画设问导入法(案例2和案例5),利用漫画加设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同时开动大脑思考出现此状况的原因,激发出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但需要自己会画漫画,或者能找到已经画好的漫画,这可能要求历史老师具有一定的漫画功底。影视音像导入法(案例3),它具有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有利于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需要老师对影视片段的甄别,还需要老师调试好设备。我就曾经发生过调试好的影视片段换到比赛现场却无法放映的事情!名人名言导入法(案例6),能够抓住学生对名人的崇拜感,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总体而言,达不到前三种导入法的强烈的音像效果。话题导入法(案例7和案例8),老师可以节省准备多媒体音像素材的时间,能够使学生情随师动,激发出师生情感的火花,产生情感的共鸣。但总体而言,达不到前三种导入法的强烈的音像效果。猜谜导入法(案例9),给学生设置悬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可能会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影响后面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
“条条道路通罗马”,各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导课方法上没有必要刻意模仿或者追求固定模式。通过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同课异构”之导课案例研究,发现以上6种类型导课方法既有其共性,又有明显的个性,这也就决定了必须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现实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但是,任何一种导课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必须遵循四个基本原则,才能导之有方: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导入要有直观性和启发性;导入要有关联性;导入要有趣味性。概括地讲,导入的基本技巧是:贵在方法之妙,妙在语言之精,精在时间之少,成在效果之好。因此,导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成功导课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也就是成功的导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