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
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1这次培训让我们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和授课,每次都能从中吸取到丰富的“营养”和信息,促使对地理教学进行更深的理解,对地理教学研究更加深化,在这里我把我的感受和感想分享给大家。
一、充分认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学是以地球表面的环境和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而地图采用特殊的表现方法,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编缩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人们某种需要的精美地理作品,使地理课堂教学中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成为可能,地图是研究地理环境的有效工具。地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之一,是建立空间概念、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基础。地图有助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地图是协调师生活动的途径。
二、充分利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教师要充分运用图表,培养和发展学生爱地理、想学地理的愿望、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一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图表多种多样,在每节课上都要用到不同的图表,尤其是在初中的第一堂地理课上,教师可以多带几幅地图或充分利用地图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图表入手,并请他们谈谈喜欢的原因,说说从图上能看出哪些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喜欢的图表进行“分析讲解”、“发表看法”。然后,教师还要对他们的发言进行恰当的评价,并告诉他们: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只要学会了读图,就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这样,在教他们读图的方法和步骤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在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后还要不断巩固,在课堂上,教师要养成无图不上课的习惯,并鼓励学生经常读图、用图。开始时,先鼓励学生从感兴趣的图中查找教学中所述的各种地理事物,并借助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等内容,慢慢养成凡是能从地图上获取的知识,都尽量用“读图”的方法来完成的习惯。
三、讲课中要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消化、不易掌握,又成了教学难点。备课的重点就是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内容,而学习这些内容的意义不仅仅就是获取这些知识和技能本身,而是在这些知识和技能理解透彻、牢固掌握后有助于学习其它知识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在确
定难点时要考虑学习的可接受程度和什么样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难以掌握的。一般来说,难点具备复杂性和抽象性且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和带有技巧性。如在进行“影响气候的因素——洋流”教学时,提出思考题:撒哈拉沙漠为何延伸到非洲西部沿海?北冰洋沿岸摩尔曼斯克为什么成为不冻港?然后引导学生看世界洋流分布图,找出上述两地分别受寒流、暖流影响,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加湿作用,非洲西北部沿海有加那利寒流流经,所以较干旱,而摩尔曼斯克虽然在北冰洋沿岸,纬度较高,但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所以成为不冻港。
四、运用地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是从建构地理知识结构着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从地理事物的整体性着手,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合能力。例如:在讲述土壤形成时,通过对气候、植被、水文、地形等要素的整合,可概括出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空间分布规律。三是从剖析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入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地理的基本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道理。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内涵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四是从所解读的地理信息要素着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题目:分析右图此时的天气形势,推测在不同气压形势下的天气状况。五是从分析影响地理问题的各种因素着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
五、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集多种教育功能于一体,其中技能与能力教育功能是核心,知识教育功能是基础,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功能。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活动,大力推行地理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对他们进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地理实验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环境、资源和生态方面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地理实验,使学生了解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通过实地调查、动手实验和制作,初步感受、认识、评价和体会环境,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以地理实验等实践方式进行环境和发展教育是一种重要途径。
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220xx年暑假初中地理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马上结束了,通过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感触颇多。新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做一个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
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正随着教育职能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帮助学生获得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再学习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且教育职能也不仅体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等方面,地理学科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参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观念等科学的地理思想,使学生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认识和评价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形成对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具有21世纪对人力资源要求的基本素质。
地理教学的改革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与教材内容,它更要求深入到教学活动之中,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拓宽,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已提到日程上,触及到每位教 师习以为常或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中,打破“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在“满足学习需要的有意识的交流活动”中下功夫,使学习过程成为启发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快的活动,改变那种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扭转“重结论 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像、重积累轻运用”的地理教学活动,以改革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首先,是教材变了: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参与科技活动,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地理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坚持真理、自主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教材的变化直观的说明了新课程要求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注重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其次,教学目标变了,从以往的二维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转变为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教学目标的转变也可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知识与技能: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基本规律,同时学习基本观点和科学思想。过程与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能力,经历探究过程,应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理问题,验证地理规律;让学生学会调控学习过程,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运用地理原意识;唤起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能让学生关注并思考与地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关心国内、国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即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坚实的基础。第三,对教师的要求变了。一个称职的初中地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过去认为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要把课讲清楚、讲明白,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必须服从老师。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学中,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一句对世人影响至深的话。人,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正确、如实、全面的认识自己,有利于给自己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走好人生道路。我认为,新课改下的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新理念:
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第二、自觉转变教师角色,大力推进开放式教学教师注意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促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和路径,促使学生自己得出并表达结论。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串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标准。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新教材不再片面强调学生的知识来自书本和教师,不再片面强调学生既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的差异和冲突,而是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第三、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好的思想和理论反而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政治已经脱离了学生生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活动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培训的目的,不仅是更新理念,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实施于行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3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是我这么多年来感受最深的一次,时间紧、任务重。有的老师笑称,学生还有几个课间休息,我们只有一个;两天“吃透”两本书;形式多样受欢迎,有专家的解读,又有优秀教学成果的分享点评;分组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罕见。所以这次的培训是累而快乐着。经过近十年的课改实践,这一次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是我们课改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一次质的飞跃,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新课标
新教材的变化之,一淡化死记硬背知识点。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突出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突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化之二,淡化知识的系统性,突出区域差异。
二、寻求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建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教学中,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无法产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因此,新课标、新教材提出:恢复个人在知识建构中的合法身份。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体会到两者的区别有多么地大。放在假设现在厨房有很多东西要放在柜子里,传统的教学是这样做的:把学生带进厨房,老师根据自己的思维放一遍然后跟学生说:油是放在这里,盐是放在那个位置,你要记住哦;新课标、新教材应该是这样的,老师把学生带进厨房,告诉学生有哪些东西,然后
说你喜欢怎么放就怎么放。这两种教学,哪个学生更能够记住东西放在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三是经济与风俗。教师只需要有侧重的引导学生学习一个,其它的学生可根据这一知识体系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讲清思路,让学生学到研究、探究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实际是在教师指导下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方法。方法对,就学的好儿快,方法不对就要走弯路。初一学生一接触地理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地图、会分析地图这是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在地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如我们在学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时,教师思路一定要清晰。什么是季风?→引导学生读图说出冬夏季风差异。→启发学生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最显著→看图分析季风和非季风区划分→根据演示分析夏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结合海南当地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思路清晰,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地理,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习了解了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更坚定了自己课改的信心。尽管改革之路不会畅通无阻,新课程改革是挑战,同时改革更意味着机遇,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将满怀信心地投身新课程教学。
第二篇:初中地理全员培训学习总结
初中地理全员培训学习总结
庞春风
这次培训让我们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和授课,每次都能从中吸取到丰富的“营养”和信息,促使对地理教学进行更深的理解,对地理教学研究更加深化,在这里我把我的感受和感想分享给大家。
一、充分认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学是以地球表面的环境和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而地图采用特殊的表现方法,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编缩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人们某种需要的精美地理作品,使地理课堂教学中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成为可能,地图是研究地理环境的有效工具。
地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之一,是建立空间概念、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基础。地图有助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地图是协调师生活动的途径。
二、充分利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教师要充分运用图表,培养和发展学生爱地理、想学地理的愿望、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一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图表多种多样,在每节课上都要用到不同的图表,尤其是在初中的第一堂地理课上,教师可以多带几幅地图或充分利用地图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图表入手,并请他们谈谈喜欢的原因,说说从图上能看出哪些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喜欢的图表进行“分析讲解”、“发表看法”。然后,教师还要对他们的发言进行恰当的评价,并告诉他们: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只要学会了读图,就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这样,在教他们读图的方法和步骤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在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后还要不断巩固,在课堂上,教师要养成无图不上课的习惯,并鼓励学生经常读图、用图。开始时,先鼓励学生从感兴趣的图中查找教学中所述的各种地理事物,并借助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等内容,慢慢养成凡是能从地图上获取的知识,都尽量用“读图”的方法来完成的习惯。
三、讲课中要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消化、不易掌握,又成了教学难点。备课的重点就是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内容,而学习这些内容的意义不仅仅就是获取这些知识和技能本身,而是在这些知识和技能理解透彻、牢固掌握后有助于学习其它知识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在确
定难点时要考虑学习的可接受程度和什么样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难以掌握的。一般来说,难点具备复杂性和抽象性且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和带有技巧性。如在进行“影响气候的因素——洋流”教学时,提出思考题:撒哈拉沙漠为何延伸到非洲西部沿海?北冰洋沿岸摩尔曼斯克为什么成为不冻港?然后引导学生看世界洋流分布图,找出上述两地分别受寒流、暖流影响,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加湿作用,非洲西北部沿海有加那利寒流流经,所以较干旱,而摩尔曼斯克虽然在北冰洋沿岸,纬度较高,但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所以成为不冻港。
四、运用地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是从建构地理知识结构着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从地理事物的整体性着手,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合能力。例如:在讲述土壤形成时,通过对气候、植被、水文、地形等要素的整合,可概括出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空间分布规律。三是从剖析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入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地理的基本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道理。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内涵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四是从所解读的地理信息要素着手,培养学生
分析能力。题目:分析右图此时的天气形势,推测在不同气压形势下的天气状况。五是从分析影响地理问题的各种因素着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
五、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集多种教育功能于一体,其中技能与能力教育功能是核心,知识教育功能是基础,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功能。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活动,大力推行地理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对他们进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地理实验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环境、资源和生态方面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地理实验,使学生了解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通过实地调查、动手实验和制作,初步感受、认识、评价和体会环境,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以地理实验等实践方式进行环境和发展教育是一种重要途径。
第三篇:初中地理培训总结
篇一:初中地理全员培训学习总结 初中地理全员培训学习总结 庞春风
这次培训让我们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和授课,每次都能从中吸取到丰富的“营养”和信息,促使对地理教学进行更深的理解,对地理教学研究更加深化,在这里我把我的感受和感想分享给大家。
一、充分认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学是以地球表面的环境和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而地图采用特殊的表现方法,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编缩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人们某种需要的精美地理作品,使地理课堂教学中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成为可能,地图是研究地理环境的有效工具。
地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之一,是建立空间概念、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基础。地图有助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地图是协调师生活动的途径。
二、充分利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教师要充分运用图表,培养和发展学生爱地理、想学地理的愿望、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一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图表多种多样,在每节课上都要用到不同的图表,尤其是在初中的第一堂地理课上,教师可以多带几幅地图或充分利用地图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图表入手,并请他们谈谈喜欢的原因,说说从图上能看出哪些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喜欢的图表进行“分析讲解”、“发表看法”。然后,教师还要对他们的发言进行恰当的评价,并告诉他们: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只要学会了读图,就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这样,在教他们读图的方法和步骤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在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后还要不断巩固,在课堂上,教师要养成无图不上课的习惯,并鼓励学生经常读图、用图。开始时,先鼓励学生从感兴趣的图中查找教学中所述的各种地理事物,并借助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等内容,慢慢养成凡是能从地图上获取的知识,都尽量用“读图”的方法来完成的习惯。
三、讲课中要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消化、不易掌握,又成了教学难点。备课的重点就是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内容,而学习这些内容的意义不仅仅就是获取这些知识和技能本身,而是在这些知识和技能理解透彻、牢固掌握后有助于学习其它知识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在确定难点时要考虑学习的可接受程度和什么样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难以掌握的。一般来说,难点具备复杂性和抽象性且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和带有技巧性。如在进行“影响气候的因素——洋流”教学时,提出思考题:撒哈拉沙漠为何延伸到非洲西部沿海?北冰洋沿岸摩尔曼斯克为什么成为不冻港?然后引导学生看世界洋流分布图,找出上述两地分别受寒流、暖流影响,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加湿作用,非洲西北部沿海有加那利寒流流经,所以较干旱,而摩尔曼斯克虽然在北冰洋沿岸,纬度较高,但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所以成为不冻港。
四、运用地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是从建构地理知识结构着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从地理事物的整体性着手,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合能力。例如:在讲述土壤形成时,通过对气候、植被、水文、地形等要素的整合,可概括出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空间分布规律。三是从剖析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入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地理的基本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道理。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内涵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四是从所解读的地理信息要素着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题目:分析右图此时的天气形势,推测在不同气压形势下的天气状况。五是从分析影响地理问题的各种因素着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
五、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集多种教育功能于一体,其中技能与能力教育功能是核心,知识教育功能是基础,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功能。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活动,大力推行地理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对他们进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地理实验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环境、资源和生态方面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地理实验,使学生了解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通过实地调查、动手实验和制作,初步感受、认识、评价和体会环境,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以地理实验等实践方式进行环境和发展教育是一种重要途径。篇二: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东阿中学 刘秀苓
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是我这么多年来感受最深的一次,时间紧、任务重。有的老师笑称,学生还有几个课间休息,我们只有一个;两天“吃透”两本书;形式多样受欢迎,有专家的解读,又有优秀教学成果的分享点评;分组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罕见。所以这次的培训是累而快乐着。经过近十年的课改实践,这一次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是我们课改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一次质的飞跃,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 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之一淡化死记硬背知识点。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突出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突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化之二:淡化知识的系统性,突出区域差异。
二、寻求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建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教学中,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无法产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因此,新课标、新教材提出:恢复个人在知识建构中的合法身份。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体会到两者的区别有多么地大。放在假设现在厨房有很多东西要放在柜子里,传统的教学是这样做的:把学生带进厨房,老师根据自己的思维放一遍然后跟学生说:油是放在这里,盐是放在那个位置,你要记住哦;新课标、新教材应该是这样的,老师把学生带进厨房,告诉学生有哪些东西,然后说你喜欢怎么放就怎么放。这两种教学,哪个学生更能够记住东西放在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一、位置(经纬度、海陆、半球)和范围;
(二)、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
三、经济与风俗。教师只需要有侧重的引导学生学习一个,其它的学生可根据这一知识体系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讲清思路,让学生学到研究、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实际是在教师指导下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方法。方法对,就学的好儿快,方法不对就要走弯路。初一学生一接触地理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地图、会分析地图这是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在地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如我们在学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时,教师思路一定要清晰。什么是季风?→引导学生读图说出冬夏季风差异。→启发学生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最显著→看图分析季风和非季风区划分→根据演示分析夏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结合海南当地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思路清晰,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地理,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习了解了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更坚定了自己课改的信心。尽管改革之路不会畅通无阻,新课程改革是挑战,同时改革更意味着机遇,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将满怀信心地投身新课程教学。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东阿中学 周传会 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通过这两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它让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新课标是在旧课标的基础上,根据一线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做到了紧扣时代的脉搏,时刻保持教学理念的新颖性,让课堂的创造性,可操作性都增强。
新课标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突出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突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无法产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
新课标编排的新教材对于旧教材来说增加了很多叙述性的文字,新的时事资料和更加鲜明的图片,还将以前一些隐性的知识点显性化,这样不仅降低了我们对有了很大的帮助,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理解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难度,让我们对于知识点难度的把握也有了新的理解。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思路清晰,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地理,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这次培训我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更坚定了自己课改的信心。尽管改革之路不会畅通无阻,新课程改革是挑战,同时改革更意味着机遇,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将满怀信心地投身新课程教学。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东阿中学张型同
非常幸运的能参加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两天的学习虽然显得短暂,但却让我受益良多,培训中听到各位地理专家耐心而细致的讲解后,曾经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迷茫和困惑,都在这里得到了了解,也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新的认识。在这里,我来谈谈对这次新课改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这次培训培训首先让我明确了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大多数教师在目前教学中的困惑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课时不够,难以完成。如何把握教材?如何上好地理课?如何评价和考试等等。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对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有明确的认识。新课程的内容理念是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建设理念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学习理念是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而技术理念则是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他就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价值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有了清晰的理念和明确的目标,才能让我们在课堂中更加准确的把握好教学尺度。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思维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活跃,且很有自己的见地,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想不到的。他们喜欢老师给出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发挥,他们也喜欢在其他同学面前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还是有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过去的课堂模式,听老师讲多,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强。
这次的培训让我认识到,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
一、树立新的理念篇三:初中地理远程教育培训总结 初中地理远程教育培训总结 阿陀中学孟祥凤 2011年暑假初中地理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马上结束了,通过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感触颇多。新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做一个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
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正随着教育职能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帮助学生获得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再学习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且教育职能也不仅体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等方面,地理学科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参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观念等科学的地理思想,使学生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认识和评价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形成对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具有21世纪对人力资源要求的基本素质。
地理教学的改革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与教材内容,它更要求深入到教学活动之中,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拓宽,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已提到日程上,触及到每位教 师习以为常或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中,打破“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在“满足学习需要的有意识的交流活动”中下功夫,使学习过程成为启发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快的活动,改变那种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扭转“重结论 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像、重积累轻运用”的地理教学活动,以改革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首先,是教材变了: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
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参与科技活动,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地理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坚持真理、自主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教材的变化直观的说明了新课程要求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注重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其次,教学目标变了,从以往的二维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转变为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教学目标的转变也可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知识与技能: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基本规律,同时学习基本观点和科学思想。过程与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能力,经历探究过程,应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理问题,验证地理规律;让学生学会调控学习过程,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运用地理原意识;唤起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能让学生关注并思考与地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关心国内、国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即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坚实的基础。第三,对教师的要求变了。一个称职的初中地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过去认为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要把课讲清楚、讲明白,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必须服从老师。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学中,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一句对世人影响至深的话。人,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正确、如实、全面的认识自己,有利于给自己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走好人生道路。我认为,新课改下的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新理念: 第一、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第二、自觉转变教师角色,大力推进开放式教学
教师注意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促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和路径,促使学生自己得出并表达结论。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串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标准。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新教材不再片面强调学生的知识来自书本和教师,不再片面强调学生既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的差异和冲突,而是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第三、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
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好的思想和理论反而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政治已经脱离了学生生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活动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培训的目的,不仅是更新理念,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实施于行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初中地理远程教育培训总结 阿陀中学孟祥凤
第四篇:初中地理远程教育学习总结
初中地理远程教育学习总结
今年11月到12月,我有幸参加“国培计划(2014)”—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北京大学专家团队精心为学员准备了大量、优质的课程资源,结合实际教学问题与需求,按照成人远程学习的特点,以微课程方式呈现,网络研修教学设计也紧密结合学员教学实际,与学员本学期教学相同步,使研修不仅能够实现学科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更贴近学员的实际教学,可以更好地示范、引领教学的开展。“北大课堂”给我留下不同一般的学习记忆,获得丰厚的收获,也将为我今后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本次研修的方式采用了“网络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研修方式是:通过网络学习达到学习与交流的目的,通过校本研修完成教学实践与反思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够解决学员专业学习的需求,又能够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北大研修,“行胜于言!“,一朝掬饮,终身受用!通过培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人民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面对新课改,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只有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专研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现将一些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应具有理性的光辉
这是我在这次培训中最深刻的体会。这次培训中,专家的理论讲座与相关的课例紧密结合,在鲜活的课例中解析理论的生成与掌握,非常有助于理解和学习。这样的讲座使我感到课堂教学的真正理性所在。课堂上一种方法的运用、一个步骤的设计、甚至一个问题提出,都应有一定的理念支撑,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课堂才是科学高效的。这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应该具体地学习课程标准,广泛地学习地理学科理论知识,当一些理论与标准熟记于心的时候,才能在教学的时候运用自如。我先前的“理论枯燥论”在此自动瓦解。
二、系统全面的讲解填补了我对某些领域教学认识上的空白 以前我总认为地理教学空洞枯燥无味,对综合性学习课的认识也比较模糊,上这课的时候,我就比较头疼,也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聆听了专家的系统讲解,观看了名师的出色课例,我对这门课有了一种较清醒的认识。其设计理念与思路对我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我感到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
三、网络交流使我在集思广益中博采众长
网络论坛交流的过程中,我的每一个困惑的问题,都收到了老师们热心的解答,我也积极地参与话题的讨论与交流,认真地思考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用心学答,我也积极地参与话题的讨论与交流,认真地思考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用心学习老师们的方法,汲取老师们的经验知识。
四、听专家们的报告,学到了很多教育艺术和方法
听了专家讲课后,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思考:传统课堂上,我们教师常常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以成人的思维来备课、上课,‚把自己清楚的‘说给’学生清楚、明白‛,学生被动学习,而且不会有创新思维。老师们的课的特点是,以发展学生的终生成长为理念,完全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开发学生学会学习为主导,让学生自由自主的学习。使我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教师要与学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教师只是学生的指路人,而脚下的路还得要学生自己去走。
五、听专家们的报告,懂得了做教师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往无前的进取精神
从各位专家、学者言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在工作中真抓实干、不赶时髦、立足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主要体现在:
1、专家们对事业的专注。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使他们通过长期的大量的个体实践,从中发现了其中内在的本质的规律和特点。专家的成长是一个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每一个成功和发现,一般都会经历一个渐变的过程,当渐变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没有专注就没有专家。我们在教研和教学工作中也是一样,做教师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只有对同类事情不断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样反复不断地循环往复,才能对事物的本质上的认识有所突破。
2、专家们对事业的精神 每个专家通过他们的讲座也好,使我们处处感受到,他们的内心谦虚、平和、厚重、无我,一种无私的境界就会自然而然的展现在你的眼前,让你感受到一种人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专家是从专注开始的,专注是通向目的地的桥梁,是到达彼岸的船。专注加上精神就会等于成功。
六、听专家们的报告,明确了教师职业的祟高和神圣。作为一位中学地理教师,应该有更高的境界和追求,因为你不仅是一个实践者,更是一个引领者。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目前有很多学校的老师总是说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不足,我们无法进行新课改。这是不对的,新课改本质是“人要改,是改人”。我决心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的教诲,扎根山区,勇于实践,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当好新课改的实践者,为推动贫困山区初级中学新课改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开拓创新,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高,更智能化,走进课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指导服务,有自己独特的学科见解,成为让教师信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研员,努力适应教研工作的需要。让我们快乐健康的享受教师的健康成长。
第五篇:初中地理学科寒假培训总结
初中地理学科寒假培训总结
2月15日和2月16日对全市的初中地理学科教师了寒假培训。15日由刘务才和马志刚副院长分别以《教师如何备好课》和《教师如何上好课》为题做了通识培训,16日,首先由滴道学校鲍全文老师以(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为题,依据新课改理念和教学的实践经验分别从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备课中注意的问题,上课的过程和习题的设计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讲解,并带来了一节录像课,较全面的展现了鲍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对我市初中地理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有一定的启示和引领作用,得到与会老师的好评。然后由我对《鸡西市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这对构建我市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加培训的教师是直属校和六区的初中地理学科教师,俩天的培训参加人数均在30人以上,人数较多,培训的效果也较好。
反思:由于地理教师的人数较少,专业地理老师所占比例低,整体看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只是依靠我市现有的培训资源不能满足老师们的需求。需要创造机会让老师们走出去或者是请进来优秀的教师来做比较高端的引领。另外,老师们专业水平发展极端的不平衡,我们的培训想让不同层次的老师都能感到比较满意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今后的培训中应该依据老师们不同的需求,分层次进行,这样可能会比较受老师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