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给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及行为规范。
1、企业宗旨
企业宗旨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理想,对企业经营战略、经营方向发挥着导向作用。
2、企业的价值理念
企业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了员工群体的价值评价和取向,企业精神的核心。通常表现为员工对劳动、为人、处世、辨别是非、善恶、好坏的价值评价。
3、企业道德行为准则
企业的道德行为准则规范了企业员工的行为模式。
第二篇:金昌昱浅谈 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
金昌昱浅谈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之基,是企业持续发展之本。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强调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之道、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用企业的价值观、理念、精神等来教育、熏陶、激励、鼓舞企业员工,赋予企业形象以生命,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企业形象。构成企业文化有以下一些要素:
一、企业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意企业环境状况,根据每个企业的产品、竞争者、顾客、技术、政府的影响以及其他面临的现实条件,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仅应具有整个社会文化的共性,更应具有反应企业自身特色的个性。企业文化既要与本企业的行业性质、产品特点相符合,又要与本企业所在地区的传统、风俗相符合,更要与本企业的发展水平、员工素质相协调一致。
二、价值观
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总结出的一种对自身发展至关重要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价值观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命运。价值观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任何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价值观给行为规范以指导,行为规范以价值观为基础。作为赢得成功的企业哲学的实质,价值观为所有员工提供了共同的方向,并指导着他们的日常工作。
三、英雄人物
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把企业文化“人格化”,这些人格化的英雄可以是与企业一起创业、成长、共忧乐、共命运的“共生英雄”。而这个共生英雄最重要的特征是:将自己的心放在企业上,将企业放在自己心中。以具体的人物体现企业文化,就为员工提供了有形的学习楷模。比如“铁人精神”这样的人物就“能被每个员工耳闻目睹”,并能够创造出长期的企业发展动力。
四、典礼及仪式
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一种载体为依托,即规划好一套庆典仪式、行为方式、外观和外露的标识系统等。这些企业文化的规划能使员工感到自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能通过某种感染力和共鸣,使员工深深感到身处这个企业的荣耀、责任和信心。
五、文化网络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套有效的沟通方式,即文化网络。这种文化网络能有效地传递企业的价值观和英雄意识。具体做法是,经理人员经常对员工进行培训,多讲各种体现企业价值观的事例,并且把企业中有明显贡献的员工给予名誉奖励,这对激发员工对价值观的理解具有重大意义。
六、创建“命运共同体”
企业文化建设要把具有不同的个人追求、价值取向各异的企业成员在企业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指引下,形成一种“合力”,汇聚到企业组织目标上来,使员工的个人追求同企业的组织目标方向达成一致。只有企业上下同心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七、以“人”为核心的整体状态最佳
建设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用现金的文化理念塑造人,把尊重每一个人作为企业的最高宗旨,使员工感到在这个企业中,他的人格、价值、作用都受到最大的尊重,自然会激发出、产生出强大的力量,成功的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就是使企业内部技术设备、制度和组织机构同人的精神要素之间的内在结构达成动态平衡,各要素之间形成最佳组合,使整个企业的运转处于最佳状态。
八、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由企业领导者倡导、全体员工自觉实践而形成的代表绝大多数员工信念、敬业精神,并能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团体精神,是对企业哲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提炼和总结。企业精神对企业员工具有凝聚、激励、导向、规范和形象塑造功能,是企业经营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九、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和道德精神,例如注重道德修养,强调民众作用,提倡团结友善、礼貌谦让,讲求信誉,注重实践以及治国治家的智慧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继承和发展的文化精髓。
十、企业文化的实践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从企业的长期业务发展进行考虑并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以保障企业文化的实施。企业文化的实施是创立这套文化的关键,做不到的先不要表白出来,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提高自己的信心和理念,才会让企业文化发挥真正作用。通过实施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可以用数字衡量的、相应的业务上和发展上的效益,才是全面优秀的企业文化。
第三篇:师德构成要素
师德构成要素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础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等。似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1.师品,是指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品格素养。教师必须具有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遵纪守法,廉洁从教;发扬奉献精神,甘为人梯,教书育人。“身正为范”,教师高尚的师品具有榜样的力量。
2.师爱,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热爱学生,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该注意不断培养自己真诚的师爱,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师能,是指教师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才能。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巧和教育技术,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4.师风,是指教师的学风,教风和作风。教师必须具备学而不厌,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优良学风;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文明端正,求实创新的良好的教风和工作作风,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求知,做事,做人。
师德的核心内容与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爱岗敬业是对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教师职业自不例外。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此意。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教育就无从谈起。因此,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础。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专门要求,它是教师工作的具体内容,如果失去了教书育人,或者只是教书不育人,教育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它是师德的载体。而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职责具有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如果失去了教师的人格、品行所具有的感召力,教育就是苍白无力的。故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支柱。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了似的的核心内容,同时是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他分别侧重于师德的三个不同方面,从而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师德的三个不同维度。
第四篇:传播的构成要素
传播的构成要素
传播主体——传播者
传播客体——受传者(或受众)
传播信息 ——内容
传播渠道——媒介
传播效果——反馈
大众传播的定义
专业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五大先驱
拉斯韦尔的贡献: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播的三功能说倡导并亲身实践了内容分析法
卢因的贡献:首创了“场论”和“群体动力学”,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 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概念
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创建了“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 倡导并确立了实地调查法 霍夫兰的贡献 系统研究了“劝服传播与态度改变” 倡导并确立控制实验法
施拉姆的贡献: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形成了传播学,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壮大,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
传播学的两大学派
美国经验学派:经验学派,顾名思义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所谓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欧洲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两大学派的比较
经验学派VS批判学派
研究内容:如何传播VS为何传播②研究方法:经验事实VS价值判断、思辨全面 ③研究取向:只知拜佛VS只想拆庙
我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
1.中国传播学人才培养方式与传媒市场的需求不匹配
文化创意产业: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
传播学人才培养方式:应试型为主,应用型为辅;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脱离市场需求,与社会接触少难以得到真正的锻炼
2.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继承和发扬
①儒、释、道三足鼎立
以佛养心,以道养身,以儒治国。
3.本土化的传播学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如:中国古代的传播思想
当代中国媒体应保持的传播态度
社会主义政治背景下传播的核心
第五篇:品牌设计的构成要素
品牌设计的构成要素
来源: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就是对一个企业或产品进行命名、标志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及推广、文化理念的提炼等等,从而使其区别于其他企业或产品的个性塑造过程。上知品牌设计公司为大家揭秘品牌设计有哪些构成要素。
一、产品形象产品形象是品牌形象的基础,是和品牌设计的功能性特征相联系的形象。潜在消费者对品牌设计的认知首先是通过对其产品功能的认知来体现的。一个品牌设计不是虚无的,而是因其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的或心理的需求,这种满足和其产品息息相关。当潜在消费者对产品评价很高,产生较强的信赖时,他们会把这种信赖转移到抽象的品牌上,对其品牌产生较高的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品牌文化形象品牌文化形象是指社会公众、用户对品牌所体现的品牌文化或企业整体文化的认知和评价。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行为的集中体现,也体现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对其消费群和员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品牌文化和企业的环境形象、员工形象、企业家形象等一起构成完整的企业文化。品牌背后是文化,每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都有一个传达真善美的故事。
三、品牌标识系统品牌标识系统是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品牌标识系统的认知与评价。品牌标识系统包括品牌名、商标图案、标志字、标准色以及包装装潢等产品和品牌设计的外观。社会公众对品牌的最初评价来自于其视觉形象,是精致的还是粗糙的、温暖明朗的还是高贵神秘的……通过品牌标识系统把品牌形象传递给消费者是最直接和快速的途径。
四、品牌信誉品牌信誉是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一个品牌信任度的认知和评价,究其实质来源于产品的信誉。品牌信誉的建立需要企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产品、服务、技术一样都不能少,并注重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期交货以及及时结转应付账款等。品牌信誉是维护顾客品牌忠诚度的法宝,是品牌维持其魅力的重要武器,由此可见,品牌信誉和品牌设计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