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
目的为规范公司应急响应程序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故、事件的能力,保证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行动,预防、降低事故损失和社会影响,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引用规范性文件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3.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
号;
3.5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6-2010;
3.6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
术语和定义
4.1
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4.2
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保障。
4.3
应急响应: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4
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4.5
应急演练: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工作职责
5.1
公司应急机构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担任应急总指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副总指挥,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通讯联络组、治安维护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抢险救援组。
5.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5.2.1
组织制定各项应急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并督促落实;
5.2.2
负责二级及以上安全环保事故的应急救援指导和善后处置;
5.2.3
督促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质,协调外部应急救援资源配置;
5.2.4
启动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5.2.5
向政府安全主管部门和饲料部及中粮贸易报告紧急事故;
5.3
总指挥职责
5.3.1
贯彻国家有关应急救援工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
5.3.2
建立完善公司应急预案体系;
5.3.3
根据事故应急抢险的需要,确保相应的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资金落实到位;
5.3.4
分析紧急状态、确定预案响应级别,决定进入和终止应急状态;
5.3.5
指挥和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5.3.6
对外部机构通报紧急状态和申请援助;
5.3
副总指挥职责
5.3.1
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救援任务;
5.3.2
应急总指挥因故未能履行职责时行使总指挥职责。
5.4
应急办公室职责
5.4.1
归口管理公司应急工作;
贯彻落实国家、集团公司、事业部生产安全有关应急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5.4.2
负责制定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5.4.3
负责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组织制修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5.4.4
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审活动;
5.4.5
监督检查应急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5.4.6
监督检查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的开展;
5.4.7
负责将公司应急预案报上级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5.5
各部门职责
5.5.1
根据部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情况,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5.5.2
负责编制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培训、演练及效果评价;
5.5.3
当发生事故、事件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5.5.4
负责维护保养部门管理的应急器材和装备。
5.6
兼职应急救援人员职责
5.6.1
参加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活动,掌握应急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5.6.2
发生事故时,按照现场职责分工参加事故救援活动。
工作要求
6.1
应急预案体系
6.1.1
我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三类。
6.1.2
综合应急预案是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6.1.3
专项应急预案是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6.1.4
现场处置方案是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各部门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部门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6.2
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发布、备案
6.2.1
综合管理部负责编制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各部门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6.2.2
应急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活动,评审通过后的应急预案,由公司领导批准发布。
6.2.3
应急办公室及时将批准发布的应急预案报送当地安监局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6.2.4
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6.2.4.1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6.2.4.1.1
总则
a)
编制目的;
b)
编制依据;
c)
适用范围;
d)
应急预案体系;
e)
应急工作原则。
6.2.4.1.2
事故风险描述
6.2.4.1.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6.2.4.1.4
预警及信息报告
a)
预警;
b)
信息报告;
6.2.4.1.5
应急响应
a)
响应分级;
b)
响应程序;
c)
处置措施;
d)
应急结束。
6.2.4.1.6
信息公开
6.2.4.1.7
后期处置
6.2.4.1.8
保障措施
a)
通信与信息保障;
b)
应急队伍保障;
c)
物资装备保障;
d)
其他保障。
6.2.4.1.9
应急预案管理
a)
应急预案培训;
b)
应急预案演练;
c)
应急预案修订;
d)
应急预案备案;
e)
应急预案实施。
6.2.4.1.10
附件
a)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b)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c)
规范化格式文本;
d)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e)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6.2.4.2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6.2.4.2.1
事故风险分析
6.2.4.2.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6.2.4.2.3
处置程序
6.2.4.2.4
处置措施
6.2.4.2.5
附件
a)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b)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c)
规范化格式文本;
d)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6.2.4.3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
6.2.4.3.1
事故风险分析
a)
事故类型;
b)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d)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e)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6.2.4.3.2
应急工作职责
6.2.4.3.3
应急处置
a)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b)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c)
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管理部门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6.2.4.3.4
注意事项
a)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6.3
应急预案培训、演练、修订
6.3.1
各预案的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报综合管理部组织落实,应急培训的内容主要有: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
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分析;
应急职责、应急响应及程序;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的使用方法;
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个人防护、自救、互救基本知识等,保存培训记录。
6.3.2
各部门每年制定应急预案的演练计划,演练形式可包括桌面演练、功能演练或现场演练等;
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
6.3.3
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前应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步骤和人员职责。
6.3.4
演练结束后,现场指挥要组织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组织编写演练效果评估报告,针对评估结论和应急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对预案进行修订。
6.3.5
为提高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各预案每两年要进行评审和修订,根据评审结果、应急演练反映的问题及其他情况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6.3.6出现以下情况时,各应急预案要及时进行修订:
a)
因兼并、重组、控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b)
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c)
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d)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e)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f)
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g)
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6.3.7
应确保现场使用的预案是现行、有效版本;
现场处置方案要张贴在作业场所。
6.4
应急资源配置
6.4.1
各部门根据各自特点,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的功能和数量应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6.4.2
各部门要建立应急物资清单,明确专人定期对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进行检查、功能确认、维护、保养,确保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6.5
应急响应与事故救援
6.5.1
发生应急预案中规定的事故(件)时,事故部门要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事故报告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报告事故情况。事故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b)
事故的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
c)
事故已经造成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d)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应对措施。
6.5.2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保持通信畅通,将现场救援情况及时报告上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集团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指挥部。
应急信息的传递与接收由专人负责。
6.5.3
应急响应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事故部门首先要考虑并及时采取对受影响人员的防护和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健康伤害。
应当及时撤离与应急无关的工作人员,加强危险场所的出入控制。
6.5.4
事故部门应当组织技术人员对事故工况进行评价,分析研究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对事故现场和周围环境污染进行监测,为应急响应决策和执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并提出实施可行的运行控制、工程控制和抢险措施,控制并缓解事态的发展。
6.5.5
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指挥应组织编制应急救援总结。
6.6
应急恢复
6.6.1
现场险情已处置完,危险因素消除,公司内应急响应由公司内应急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应急人员撤离,应急组织向内或外部有关部门汇报最终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应急预案执行情况。
公司外应急响应由公司外应急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应急人员撤离。
6.6.2
事故发生部门在得到应急指挥的同意后,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事故隐患,恢复工作
6.6.3
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附录应急预案评审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