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述职述廉报告(财政局领导班子)
2010年述职述廉报告
市财政局领导班子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财政局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超常规高效能抓好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财政局领导班子履行职责和勤政廉政情况报告如下:
一、注重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年来,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始终把学习作为自身建设的一件大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一方面,贴近形势发展需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另一方面,结合工作实际,系统学习了财经法律法规、财务会计、财政管理和改革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开阔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同时,注重学习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不断创新财政工作机制,转变财政工作理念,为不断开创全市财政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恪尽职守,开拓进取,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一年来,财政局紧紧围绕全市重点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职能,深化财政改革,积极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力为支持发展、服务社 —1—
会和改善民生聚好财、用好财、理好财,全市财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6228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1.5%,比上年增长13.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536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1.7%,比上年增长13.8%;全市财政支出完成291023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09367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2.5%,比上年增长12.8%,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机关建设也取得了较好成绩,2010年,市财政局继续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获得 “青岛市会计管理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一)坚持科学发展,财源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加大对优势企业、重点税源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发展品牌经济,加快振兴平度新型工业化。灵活运用政策支持、贷款担保等手段帮助企业攻坚克难,共渡难关。大力实施“三动八跑五争取”战略,发扬锲而不舍的“五皮”精神,积极筛选、包装项目,广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10年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共争取到位上级专项财政资金12亿元。加大财政融资力度,积极配合市金融协作办开展财政融资活动,全年共争取到位融资资金 9亿元,为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强化收入征管,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全方位加强部门综合治税,坚持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互通情况,分析形势,研究对策,促进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严格“先税后证”政策,加强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征管,全年共完成财政“两税”征收4.53亿元,增长39%。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建立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激励机制,深挖非税收入征收潜力,做到了应征尽收、应缴尽缴,全年完成非税收入征收4.41亿元, 增 —2—
长14.3%。
(三)优化支出结构,各项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严控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高财政供养人员收入水平,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和退休人员按照工资总额的20%全额发放了住房增量补贴,为离休人员增发了部分阳光福利补贴。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开通涉农补贴发放直通车,2010年采取“一本通”方式共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涉农补贴资金21396万元,安排专项资金288.72万元用于补贴农业保险保费,使广大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2010年,人民网、《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对我市开通涉农补贴发放直通车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由310元/生年、460元/生年提高到350元/生年、550元/生年;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比例,补助比例由5%提高到8%;投入资金3074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60612平方米;安排地方配套资金173.9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饮水工程,为全市264处中小学安装了“节能饮水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市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饮水质量问题。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2010年农民参合率达到100%,提高了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对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力度,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210元提高到230元,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1800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拨付建设资金2.3亿元,用于本年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生产生活环境。
(四)积极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依法理财水平明显提高。强化财政监管,健全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农 —3—
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等财政资金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跟踪问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市镇财政管理体制,严格按体制拨付资金,保证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已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政府采购资金等财政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的基础上,今年又将城镇居民低保资金纳入国库直接支付范围,规范了财政资金拨付程序,确保了每一笔财政资金规范、安全运转;完善部门综合预算,合理调整预算定额,进一步做细做实部门预算,公用经费一律实行零增长,严格预算包干制度,从严控制会议、招待、出国等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搞好资产优化整合、资产运营等工作,提高了国有资产效益。
(五)加强作风建设,财政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紧紧围绕 “坚持科学理财,促进科学发展”和“创新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 实践主题和载体,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进行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对确定的整改项目,逐项做到项目、时限、责任、措施“四个明确”,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际效果。加强政治业务培训,坚持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制度不动摇,采取局领导成员、科室负责人轮流讲课的形式,组织全局机关干部认真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了财政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深化财政业务流程再造,健全工作制度,严肃工作纪律,从规范日常行为、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工作效能三个层面加快了机关规范化建设步伐,机关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三、严于律己,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
(一)坚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在依法理财和廉洁自律上较好地发挥了表率作用。
(二)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集体领导意识,在大额资金支出、重要财政改革措施制定等方面都及时召开局长办公会、有关科室负责人会进行研究,充分发扬民主,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三)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了党性锻炼和思想政治修养,工作中每名班子成员都自觉做到以大局和班子团结为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一年来,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履行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政治业务学习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财政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对这些问题和不足,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将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整改。
在新的一年里,财政局领导班子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推进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平度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5—
二○一一年一月七日
—6—
第二篇:财政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2008财政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市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 ***
根据***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有关文件及会议要求,现将***市财政局领导班子2008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如下:
二oo八,是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
支持下,我局在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受各种困难挑战、完成改革发展、稳定社会大局的重大任务中,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全市的大局出发,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财政一班人,围绕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不畏困难,齐抓共管,努力工作,狠抓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扎实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强化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财政工作任务,保持了财政、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领导重视,征管到位,确保全年财政收支目标实现。
2008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狠抓收入进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支目标。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47%,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亿元,同比增长 %,财政收入凸现全市经济在困难中奋进增长的良好势头,财政支出彰显财政保障能力的提高。财政资金安排体现“公共财政、社会和谐”理念,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等方面。财政支农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全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几项关系民生的重点支出同比增幅较高。全市通过收入超收、争取省转移支付补助、压缩分流、调入资金等措施,能够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保证了工资、运转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支出的基本需要,维护了社会大局的总体稳定。
二、群策群力,措施明确,社会经济和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全力支持发展,财源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围绕做大财政蛋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服务支持经济发展,积极培植壮大财源。财政安排 多万元专项资金,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在用地、技术创新、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集中扶持壮大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有力支持企业共渡难关求发展,全年全市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 户。加大对“两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筹集资金 亿多元,改善市经济开发区、港区“两区”投资发展环境,提高经济承载能力,使“两区”财源建设成为全市财政增收的亮点。发挥城市土地资源优势,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带动了服务业、房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增加了新的税源,全年城建土地招商到账资金 亿元,全部安排用于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加大镇级财源建设力度,支持乡镇把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作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和扩大镇级财政收入增量的主要措施来常抓不懈,全市经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2.注重政策研究,争取资金扶持有突破。以促进国内需求和省直管县为契机,选好项目、用活政策、争取资金上有突破。一是注重政策的前瞻性研究,经过多方努力,向上争取政策性扶持取得了重大突破,省政府终于批准,我市从2008年起纳入省困难市县养老保险重点补助县范围,全年共补助专项资金 万元,我市广大企业离退休职工生活待遇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总量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年争取上级各类政策性补助资金预计超过 亿元,比上年净增加 亿元,大的项目主要有土地整理项目资金 万元,社会保障资金 万元,支持企业发展资金 万元,教育项目资金 万元、农业发展项目资金 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万元、开发区建设资金 万元等,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缓解了地方财政的压力。三是积极研究国家财政税收改革政策,在增值税、燃油税等改革中抢得先机,基础资料准备充分,确保我市的财政既得利益。
3.强化组织征收,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财税工作,面对今年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局面,定期召开财政经济运行分析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会议,及时协调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市人大、市政协对财税工作也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支持,多次视察,亲临指导。我们联合国税部门通过开展宏观税负分析,及时查找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税收征管的水平与效率。协助地税部门细化目标管理考核,积极推行多元化纳税申报和缴税方式,建立完善征查互动机制,掌握了税收征管主动权。与此同时,我们还立足全局,围绕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积极做好收入调度及工作协调,提醒各
镇党政领导将财税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全力以赴支持财税部门抓好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势头强劲,分别比上年净增7.1亿元和3.2亿元,在上年高位基础上,又实现新的跨越。
4.统筹安排支出,财政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保障重点,优化支出结构,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严格执行国家增资政策,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时足额调整到位。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推行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按政策增加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市 户 名城乡低保人员、名失业职工、名农村五保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数达 万人,参保率达 %,健全城镇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城乡弱势群体医疗困难问题。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加大,财政安排 万元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全市 万中小学生享受免学杂费教育。安排 万元用于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助学金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积极筹集校舍维修改造资金 万元、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专项资金 万元,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公共医疗卫生投入保持稳定增长,人民医院病房楼开工建设,社区卫生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基层卫生设备升级逐步到位。
5.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8年全市“三农”支出安排达 万元,增幅 %,高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幅 个百分点。切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工程,投入财政资金 万元,新建农村桥梁 座,有效实施了农村清洁能源、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改厕、关爱工程、河道疏浚等多项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财政安排 万元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加强基层文化站建设,支持“送戏、送电影、送科技”下乡镇活动,推进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落实财政支农惠农直补政策,涉农补贴资金 亿元的全部通过“一折通”发放到 万农户手中,提高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高效农业,支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万元,顺利实施了***港综合整治和***闸下迁工程,支持高效农业发展资金 万元,发展设施大棚 亩,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财政补助 万元,积极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为农民增收提供稳定保障。
6.坚持依法理财,财政管理监督水平有了新提高。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探索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的新路子。部门预算向纵深推进,预算编制更加透明、科学、规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实现了有效整合,全年集中支付总量超过 亿元。政府采购制度更加健全,在上质量、扩规模的基础上,有效节约了成本,全年政府采购预算 亿元,实际采购 亿元,资金综合节约率 %。积极推进非税收入制度改革,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全过程规范化监管。加强预算监督、财政收支监督、会计监督和内部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监督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全部关联”的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职责明晰、运转协调、监督高效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
三、文明创建,勤政廉政,财政干部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1、落实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出台了《***市财政局2008年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意见》,将财政制度改革、财政监督检查、推进政府采购改革等十六项主办、协办工作逐一进行量化、细化,落实每项工作的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具体责任人。局党组定期分析研究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做到与财政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责任体系。
2、注重教育。在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中,注重创新载体,通过开展廉政承诺、网上廉政课堂、观看典型案例剖析录像片、制作安装电脑廉政屏保、组织党风廉政学习等活动,广泛宣传廉政知识,培育廉政理念,使廉政意识入脑入心,在全局营造了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
3、强化监管。一是加强内部监督。认真执行***市财政局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财政内部管理特别是重点部位的管理,规范财政行为。二是实行廉政监督反馈。向财政服务对象发放“两卡”,即:平时执行财政检查、政府采购等公务时发放廉政监督反馈卡,年终发放征求意见卡。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三是加强政务、党务公开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工作规定,实现网上政务公开,公开财政承诺,公开财政部门的职能、办事程序,公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财政政策,接受监督。四是积极参与“政风热线”,现场解答群众关心的财政问题,加强社会各界对财政部门工作的监督。
4、文明创建。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并与共产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抗震抢险救灾、帮困扶贫、助学献爱心捐款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在全局上下形成善于协调、热情服务,讲求效率和勤政廉政的良好机关作风。全局机关党建、妇女、工会、综合治理、平安创建、维护稳定、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信访接待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体财政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民生意识、廉洁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财政工作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市直机关100个中层热点岗位民主评议中,局机关3个中层热点岗位在上半年名列前3位,我市被省政府授予“2007财政收入增收表彰单位”奖牌,我局荣获市委“服务发展机关先进党组织”、“2007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比如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规模企业对财政支撑作用不强、财政收入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镇级财政增收潜力不足、财政债务风险增大、“吃饭”与“建设”的矛盾比较突出等。在新的一年里,我局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09年财政收入任务奋斗目标,将有效的财政支持体现在策应扩大内需的要求上,向支持全市经济发展倾斜。围绕保工资、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落实,全体财政干部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创特色、争一流,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和支持***经济发展新跨越,为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力争当第一县(市)而努力奋斗!
2008年12月30日
第三篇:财政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一、财政工作方面
2013年,我局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强化扶持促增长、优化结构促转型、保障民生促和谐、创新机制促绩效”的工作思路,着力抓好财税政策扶持、财政收入征管、重点支出保障、体制机制创新、财政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有力地服务了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财政总收入在苏北首次跨越百亿元大关,达110.6亿元,增长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达43.67亿元,增长21.6%,税收比重79.2%。
第一,强化扶持促增长,大力培植壮大财源经济。
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开展“财政宣传月”活动,专门编印《涉企政策汇编》和《财政惠民政策》手册,全面宣传落实国家财政政策。积极应对增值税扩围改革对我市企业纳税的影响,10月份我市“营改增”改革试点按期推行。出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的6条财政扶持政策,鼓励市外大型企业总部落户东台。足额兑现各项惠企政策。贯彻落实工业“18条”政策,推动“222工程”项目和小微企业发展,兑现各类奖补资金近3亿元,促进企业加大有效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加速转型升级。大力化解企业融资难题。申报到账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1.1亿元,解决13户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充分运用财政“过桥”资金,帮助磊达、久兴等10多户重点企业提供周转还贷资金5.4亿元;帮助纺织机械园、机械装备园周转资金9亿元。帮助市城投公司、交投公司等政府投融资平台筹集周转资金15.79亿元。市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额超10亿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出台考核办法,按月统计实绩,定期公布排名,重点鼓励部门、单位向上争取稳增长的非政策性项目资金,大力支持争创国家级、省级综合性区域品牌,今年全市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6.88亿元。全力服务全市招商引资。积极保障重大招商活动和重点部门招商,拨付招商资金近1000万元。我局成功招引1.2亿元机电一体化项目,主体厂房开工建设;成功签约英国客商与浙江客商合作投资1.6亿元的动漫文化创意项目、上海浦发银行入驻东台设立分支机构项目;引进注册利用外资140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140%。
第二,优化结构促转型,尽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认真做好收入动态分析。调研分析财政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全省、苏北、盐城及周边县(市)收入动态,及时对比分析财政收入结构变化,拟定增超补歉措施,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快捷的依据。切实强化收入序时推进。健全月初对接目标任务、月中跟踪督查推进、月末考核公布排名的组织收入工作机制,严格分级统计公布各镇(区)、各征收主体收入和重点企业完成实绩、进度、增幅排名,促进各方积极参与征收、主动配合征收。继续深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将市直部门单位非税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大力加强综合治税工作。构建“以政府电子政务网为平台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先税后证为核心的24个部门联动控税机制、以委托代征为基础的协作征缴机制”等社会综合治税“三大机制”,通过信息比对征收、查补税款超3亿元。镇镇财政总收入超5000万元,11个镇(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亿元,全市增值税增幅超过全省市县平均水平。
第三,保障民生促和谐,努力加大民生资金投入。
公共财政民生投入首次超过30亿元,预计达38.8亿元。一是继续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今年财政预算内安排支农资金2.82亿元,同比增长20.7%。水利重点工程、农产品质量建设等资金得到足额落实。整合县级以上财政支农资金3.9亿元。及时足额发放国家粮食直补、家电、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2亿多元。全市多元投入1500多万元,建成农村公益性桥梁129座。总投资3418万元的144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部建成并通过盐城市验收。向上争取1.28亿元,用于支持区域性、流域性环境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工作。二是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城乡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参保率95%以上,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98%以上,新农保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均达99%以上,全市没有享受医疗保险的孤儿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三无”老人供养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为其提供医疗保障。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全市新增就业2.8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2.79%。三是积极支持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扶困助学资金、教师绩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强化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不断健全扶困助学体系;积极组织科技型企业申报项目和科技贷款,争取省补科技项目经费3702万元,向34家企业发放科技贷款8000多万元;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各项奖励扶助资金全部筹集安排到位;争取上级教育、科技、文化资金项目61个,补助无偿资金近亿元。
第四,创新机制促绩效,着力规范财政运行秩序。
不断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四位一体”的财政运行机制,法治财政建设工作顺利通过省财政厅的考核验收,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单位。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的监管,密切关注涉债单位大额新增债务的成因,对8大融资平台年内新增信托借款情况进行调研,对债务比率较高的镇(区)及时进行债务风险预警。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范国有房产管理,明确部分通用资产配置预算标准,年内入库国资收益4.2亿元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强化政府采购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上,狠抓预算安排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财政专项支出绩效目标编报,突出热点支出项目、重大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推行资产及资源的绩效评价,促进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公务用车专项治理上,对去年清理出来的违规车辆逐车落实处置方案,制定党政机关公务车辆编制信息和管理办法;政府采购监管上,在全省率先创新并首推“全口径”政府采购预算、“比率竞价”采购法等多项采购制度改革,完成采购预算金额7488万元,中标合同金额6523万元,节约率13%。启动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调研出台运作规程和管理试行办法,强化人员配备,确保评审质量,审定金额11.6亿元,审减金额1.2亿元,审减率9.37%。深化国库制度改革,为提高财政存款存放的规范性和公正度,提升对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的激励引导作用,建立了科学的管理运行考核机制;新上并运行新版国库集中支付核心系统,改进调整了支付方式、政府采购用款计划和现金支付结算控制方式。全年集中支付首超7万笔,总额突破150亿元,财政直接支付比重达95.96%。加强镇(区)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镇(区)财政基础业务,镇(区)财政就地就近监管市镇联动工作通过省财政厅专项检查;溱东、三仓两镇财政所参加全省首批“规范化财政所”创建工作;省定10个经济薄弱村的债务化解,已完成债务调研、镇村清理申报、市审核确认、省抽查核定等工作。完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突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在全市明确60名兼职财政监督检查员;强化重大专项支出、会计信息质量、民生投入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纠正问题和偏差。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积极做好“上审下”审计整改,主动配合财政收支“同级审”和相关审计调查工作,及时落实整改工作责任,规范预算执行行为。加大社会管理创新投入,先后安排各项专项经费2000多万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四篇:财政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2008财政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市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 ***
根据***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有关文件及会议要求,现将***市财政局领导班子2008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如下:
二oo八,是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
支持下,我局在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受各种困难挑战、完成改革发展、稳定社会大局的重大任务中,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全市的大局出发,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财政一班人,围绕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不畏困难,齐抓共管,努力工作,狠抓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扎实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强化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财政工作任务,保持了财政、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领导重视,征管到位,确保全年财政收支目标实现。
2008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狠抓收入进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支目标。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47%,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亿元,同比增长 %,财政收入凸现全市经济在困难中奋进增长的良好势头,财政支出彰显财政保障能力的提高。财政资金安排体现“公共财政、社会和谐”理念,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等方面。财政支农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全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几项关系民生的重点支出同比增幅较高。全市通过收入超收、争取省转移支付补助、压缩分流、调入资金等措施,能够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保证了工资、运转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支出的基本需要,维护了社会大局的总体稳定。
二、群策群力,措施明确,社会经济和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全力支持发展,财源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围绕做大财政蛋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服务支持经济发展,积极培植壮大财源。财政安排 多万元专项资金,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在用地、技术创新、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集中扶持壮大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有力支持企业共渡难关求发展,全年全市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 户。加大对“两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筹集资金 亿多元,改善市经济开发区、港区“两区”投资发展环境,提高经济承载能力,使“两区”财源建设成为全市财政增收的亮点。发挥城市土地资源优势,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带动了服务业、房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增加了新的税源,全年城建土地招商到账资金 亿元,全部安排用于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加大镇级财源建设力度,支持乡镇把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作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和扩大镇级财政收入增量的主要措施来常抓不懈,全市经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2.注重政策研究,争取资金扶持有突破。以促进国内需求和省直管县为契机,选好项目、用活政策、争取资金上有突破。一是注重政策的前瞻性研究,经过多方努力,向上争取政策性扶持取得了重大突破,省政府终于批准,我市从2008年起纳入省困难市县养老保险重点补助县范围,全年共补助专项资金 万元,我市广大企业离退休职工生活待遇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总量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年争取上级各类政策性补助资金预计超过 亿元,比上年净增加 亿元,大的项目主要有土地整理项目资金 万元,社会保障资金 万元,支持企业发展资金 万元,教育项目资金 万元、农业发展项目资金 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万元、开发区建设资金 万元等,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缓解了地方财政的压力。三是积极研究国家财政税收改革政策,在增值税、燃油税等改革中抢得先机,基础资料准备充分,确保我市的财政既得利益。
3.强化组织征收,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财税工作,面对今年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局面,定期召开财政经济运行分析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会议,及时协调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市人大、市政协对财税工作也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支持,多次视察,亲临指导。我们联合国税部门通过开展宏观税负分析,及时查找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税收征管的水平与效率。协助地税部门细化目标管理考核,积极推行多元化纳税申报和缴税方式,建立完善征查互动机制,掌握了税收征管主动权。与此同时,我们还立足全局,围绕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积极做好收入调度及工作协调,提醒各
镇党政领导将财税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全力以赴支持财税部门抓好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势头强劲,分别比上年净增7.1亿元和3.2亿元,在上年高位基础上,又实现新的跨越。
4.统筹安排支出,财政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保障重点,优化支出结构,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严格执行国家增资政策,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时足额调整到位。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推行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按政策增加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市 户 名城乡低保人员、名失业职工、名农村五保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数达 万人,参保率达 %,健全城镇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城乡弱势群体医疗困难问题。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加大,财政安排 万元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全市 万中小学生享受免学杂费教育。安排 万元用于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助学金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积极筹集校舍维修改造资金 万元、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专项资金 万元,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公共医疗卫生投入保持稳定增长,人民医院病房楼开工建设,社区卫生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基层卫生设备升级逐步到位。
5.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8年全市“三农”支出安排达 万元,增幅 %,高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幅 个百分点。切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工程,投入财政资金 万元,新建农村桥梁 座,有效实施了农村清洁能源、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改厕、关爱工程、河道疏浚等多项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财政安排 万元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加强基层文化站建设,支持“送戏、送电影、送科技”下乡镇活动,推进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落实财政支农惠农直补政策,涉农补贴资金 亿元的全部通过“一折通”发放到 万农户手中,提高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高效农业,支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万元,顺利实施了***港综合整治和***闸下迁工程,支持高效农业发展资金 万元,发展设施大棚 亩,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财政补助 万元,积极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为农民增收提供稳定保障。
6.坚持依法理财,财政管理监督水平有了新提高。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探索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的新路子。部门预算向纵深推进,预算编制更加透明、科学、规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实现了有效整合,全年集中支付总量超过 亿元。政府采购制度更加健全,在上质量、扩规模的基础上,有效节约了成本,全年政府采购预算 亿元,实际采购 亿元,资金综合节约率 %。积极推进非税收入制度改革,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全过程规范化监管。加强预算监督、财政收支监督、会计监督和内部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监督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全部关联”的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职责明晰、运转协调、监督高效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
三、文明创建,勤政廉政,财政干部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1、落实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出台了《***市财政局2008年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意见》,将财政制度改革、财政监督检查、推进政府采购改革等十六项主办、协办工作逐一进行量化、细化,落实每项工作的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具体责任人。局党组定期分析研究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做到与财政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责任体系。
2、注重教育。在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中,注重创新载体,通过开展廉政承诺、网上廉政课堂、观看典型案例剖析录像片、制作安装电脑廉政屏保、组织党风廉政学习等活动,广泛宣传廉政知识,培育廉政理念,使廉政意识入脑入心,在全局营造了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
3、强化监管。一是加强内部监督。认真执行***市财政局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财政内部管理特别是重点部位的管理,规范财政行为。二是实行廉政监督反馈。向财政服务对象发放“两卡”,即:平时执行财政检查、政府采购等公务时发放廉政监督反馈卡,年终发放征求意见卡。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三是加强政务、党务公开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工作规定,实现网上政务公开,公开财政承诺,公开财政部门的职能、办事程序,公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财政政策,接受监督。四是积极参与“政风热线”,现场解答群众关心的财政问题,加强社会各界对财政部门工作的监督。
4、文明创建。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并与共产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抗震抢险救灾、帮困扶贫、助学献爱心捐款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在全局上下形成善于协调、热情服务,讲求效率和勤政廉政的良好机关作风。全局机关党建、妇女、工会、综合治理、平安创建、维护稳定、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信访接待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体财政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民生意识、廉洁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财政工作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市直机关100个中层热点岗位民主评议中,局机关3个中层热点岗位在上半年名列前3位,我市被省政府授予“2007财政收入增收表彰单位”奖牌,我局荣获市委“服务发展机关先进党组织”、“2007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比如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规模企业对财政支撑作用不强、财政收入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镇级财政增收潜力不足、财政债务风险增大、“吃饭”与“建设”的矛盾比较突出等。在新的一年里,我局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09年财政收入任务奋斗目标,将有效的财政支持体现在策应扩大内需的要求上,向支持全市经济发展倾斜。围绕保工资、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落实,全体财政干部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创特色、争一流,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和支持***经济发展新跨越,为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力争当第一县(市)而努力奋斗!
2008年12月30日
第五篇:财政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一、财政工作方面
2013年,我局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强化扶持促增长、优化结构促转型、保障民生促和谐、创新机制促绩效”的工作思路,着力抓好财税政策扶持、财政收入征管、重点支出保障、体制机制创新、财政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有力地服务了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财政总收入在苏北首次跨越百亿元大关,达110.6亿元,增长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达43.67亿元,增长21.6%,税收比重79.2%。
第一,强化扶持促增长,大力培植壮大财源经济。
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开展“财政宣传月”活动,专门编印《涉企政策汇编》和《财政惠民政策》手册,全面宣传落实国家财政政策。积极应对增值税扩围改革对我市企业纳税的影响,10月份我市“营改增”改革试点按期推行。出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的6条财政扶持政策,鼓励市外大型企业总部落户东台。足额兑现各项惠企政策。贯彻落实工业“18条”政策,推动“222工程”项目和小微企业发展,兑现各类奖补资金近3亿元,促进企业加大有效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加速转型升级。大力化解企业融资难题。申报到账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1.1亿元,解决13户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充分运用财政“过桥”资金,帮助磊达、久兴等10多户重点企业提供周转还贷资金5.4亿元;帮助纺织机械园、机械装备园周转资金9亿元。帮助市城投公司、交投公司等政府投融资平台筹集周转资金15.79亿元。市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额超10亿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出台考核办法,按月统计实绩,定期公布排名,重点鼓励部门、单位向上争取稳增长的非政策性项目资金,大力支持争创国家级、省级综合性区域品牌,今年全市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6.88亿元。全力服务全市招商引资。积极保障重大招商活动和重点部门招商,拨付招商资金近1000万元。我局成功招引1.2亿元机电一体化项目,主体厂房开工建设;成功签约英国客商与浙江客商合作投资1.6亿元的动漫文化创意项目、上海浦发银行入驻东台设立分支机构项目;引进注册利用外资140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140%。
第二,优化结构促转型,尽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认真做好收入动态分析。调研分析财政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全省、苏北、盐城及周边县(市)收入动态,及时对比分析财政收入结构变化,拟定增超补歉措施,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快捷的依据。切实强化收入序时推进。健全月初对接目标任务、月中跟踪督查推进、月末考核公布排名的组织收入工作机制,严格分级统计公布各镇(区)、各征收主体收入和重点企业完成实绩、进度、增幅排名,促进各方积极参与征收、主动配合征收。继续深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将市直部门单位非税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大力加强综合治税工作。构建“以政府电子政务网为平台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先税后证为核心的24个部门联动控税机制、以委托代征为基础的协作征缴机制”等社会综合治税“三大机制”,通过信息比对征收、查补税款超3亿元。镇镇财政总收入超5000万元,11个镇(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亿元,全市增值税增幅超过全省市县平均水平。
第三,保障民生促和谐,努力加大民生资金投入。
公共财政民生投入首次超过30亿元,预计达38.8亿元。一是继续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今年财政预算内安排支农资金2.82亿元,同比增长20.7%。水利重点工程、农产品质量建设等资金得到足额落实。整合县级以上财政支农资金3.9亿元。及时足额发放国家粮食直补、家电、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2亿多元。全市多元投入1500多万元,建成农村公益性桥梁129座。总投资3418万元的144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部建成并通过盐城市验收。向上争取1.28亿元,用于支持区域性、流域性环境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工作。二是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城乡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参保率95%以上,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98%以上,新农保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均达99%以上,全市没有享受医疗保险的孤儿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三无”老人供养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为其提供医疗保障。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全市新增就业2.8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2.79%。三是积极支持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扶困助学资金、教师绩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强化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不断健全扶困助学体系;积极组织科技型企业申报项目和科技贷款,争取省补科技项目经费3702万元,向34家企业发放科技贷款8000多万元;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各项奖励扶助资金全部筹集安排到位;争取上级教育、科技、文化资金项目61个,补助无偿资金近亿元。
第四,创新机制促绩效,着力规范财政运行秩序。
不断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四位一体”的财政运行机制,法治财政建设工作顺利通过省财政厅的考核验收,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单位。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的监管,密切关注涉债单位大额新增债务的成因,对8大融资平台年内新增信托借款情况进行调研,对债务比率较高的镇(区)及时进行债务风险预警。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范国有房产管理,明确部分通用资产配置预算标准,年内入库国资收益4.2亿元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强化政府采购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上,狠抓预算安排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财政专项支出绩效目标编报,突出热点支出项目、重大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推行资产及资源的绩效评价,促进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公务用车专项治理上,对去年清理出来的违规车辆逐车落实处置方案,制定党政机关公务车辆编制信息和管理办法;政府采购监管上,在全省率先创新并首推“全口径”政府采购预算、“比率竞价”采购法等多项采购制度改革,完成采购预算金额7488万元,中标合同金额6523万元,节约率13%。启动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调研出台运作规程和管理试行办法,强化人员配备,确保评审质量,审定金额11.6亿元,审减金额1.2亿元,审减率9.37%。深化国库制度改革,为提高财政存款存放的规范性和公正度,提升对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的激励引导作用,建立了科学的管理运行考核机制;新上并运行新版国库集中支付核心系统,改进调整了支付方式、政府采购用款计划和现金支付结算控制方式。全年集中支付首超7万笔,总额突破150亿元,财政直接支付比重达95.96%。加强镇(区)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镇(区)财政基础业务,镇(区)财政就地就近监管市镇联动工作通过省财政厅专项检查;溱东、三仓两镇财政所参加全省首批“规范化财政所”创建工作;省定10个经济薄弱村的债务化解,已完成债务调研、镇村清理申报、市审核确认、省抽查核定等工作。完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突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在全市明确60名兼职财政监督检查员;强化重大专项支出、会计信息质量、民生投入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纠正问题和偏差。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积极做好“上审下”审计整改,主动配合财政收支“同级审”和相关审计调查工作,及时落实整改工作责任,规范预算执行行为。加大社会管理创新投入,先后安排各项专项经费2000多万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