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我作为安徽省第四批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来到平山镇的平山社区已经一个多月了,在担任书记助理的这段时间,我通过与社区干部的交流,对社区居民的走访,查阅资料以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对平山社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调研情况如下:
一、社区概况
平山社区位于平山镇政府驻地,省道212南北而过,县道洪平公路东西而跨,东有可目瞰六县的狮山六座峰,西有神话般传说的石牛洞。东临江镇镇,西临石牛村和对河而望的鸣凤村,南临汪岭村,北边与大段村相接。全社区38个村民组,3258人,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其中水田1600亩,旱地900亩,有效灌溉面积1800亩,山场5000亩,社区内有水库2座。森林面积4290亩。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全村共有党员106,设立总支1个,支部2个,党小组12个。村委成员在党支部书记刘李杰和主任程正林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社区自身情况,重点投入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村两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县、镇党委的表彰!
(二)村民受教育情况
社区居民初等教育入学率相对前几年有所提高。社区的平山镇中心小学师资和教育设施达到全镇的前列水平。加之交通的便利,还有大量的生源来自相邻的大塅、大洼等村。另一方面,大量的居民外出,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部分家长担心孩子留在家中,老人管不了,便把孩子接到自己所在地接受教育。使一些适龄儿童没有在社区的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对于社区的留守儿童,社区两委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走访这些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社区两委在书记刘李杰的带领下,分片负责留守儿童和老人,并不定期的召开情况反馈会议。作为刚毕业大学生的我,主动担任起部分孩子的家教老师。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到为他们辅导功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与他们进行交流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很少与父母进行交流。电话里父母最多的就是钱够不够花,吃的穿的缺不缺,很少问他们与同学相处的如何,有没有什么事情很困惑等等。而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的教育也只是停留在物质的层次上。
另外社区进入高中、高等学府深造的学生数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便辍学外出务工的人数还是没有太多的改观。
(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平山社区两委紧紧围
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以牌楼新村为依托,以点带线,切实改善平山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社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正在大力建设的康村新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与大段村交界处的安徽省农村综合开发示范区,正进行的绘声绘色。
在“一村一品”工程中,平山社区根据自身的粮食、棉花为主导农业的特点,建成了福宁米业加工基地、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等。并且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帮助农民种植粮食、棉花等经济农作物,为农民的致富提供了桥梁和渠道。社区还成立了水稻种植协会、养猪协会,为农民养殖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四)村民工作基本情况
平山社区的居民以外出从业为主。其中占多数的为进厂务工,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城市。从事的工作涉及服装、电子产品等行业。这部分居民的年收入比较固定,人均年收入2~3万。其次是以家庭为主体的个体户经营,主要是餐营行业、数码产品等的销售。分布在上海、广州、西安、芜湖等地,其中餐营主要是早点如馒头、包子、饺子、麻辣烫等,这部分居民劳动量比较大。每天早晨2点左右便要开始制作早点,其生意的好坏不仅与个人手艺有关,店铺的地理位置对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最初的几年,以这种经营方式的确给外出的村民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好的时候甚至能达到每户年收入二十万元左右。但由于
早点制作行业的门槛低、投入成本高少,越来越多的人转向这个行业,使得此行业趋于泛滥,生存、经营难度加大。现在年均户收入5~6万。另有一部分在深圳、上海等城市从事网上生意,这部分人的收入弹性比较大。村民在外工作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家乡的建设,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捐助了大量资金。
(五)治安情况
社区两委一直对本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平山社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在我任职这段时间社区两委成功调解了本社区与石牛村的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纠纷以及福宁米业有限公司与附近居民应土地爆破产生的摩擦事件等,这一切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几个问题
1、产业类型单一。社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所涉及的大部分是农村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三产业比较薄弱。以个体户种植和养殖占大多数,加工行业也未形成规模。
2、文化生活匮乏。平山社区虽然处于镇政府所在地,最大的娱乐只有晚间计生文化广场上的集体舞蹈。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集体娱乐活动比较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3、公共设施少。社区公共设施比较少,体育活动设施不健全,公共卫生设施还不多。
4、剩余劳动力转移。于其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加之外出的盲目性,往往外出就业出现收入不高、工作环境差、工作不稳定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同时大批的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三、我的几点建议
1、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大农产品加工的力度和深度,并尝试服务行业,开展新农村旅游业试点工程,拓宽行业渠道。
2、充分里利用农家书屋,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鼓励群众来借阅。并用专门的笔记本让村民们写下自己需要而没有的书籍。定期组织村民观看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内容,特别是对他们生活、工作有益的视频。在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村民自编自导文艺节目,将群众喜爱的黄梅戏、舞蹈等节目搬到居民的家门口。
3、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社区两委组织居民召开专门的讨论会,找出大家最迫切需要的公共设施。在资金的问题上,可以在政府投入资金、村民捐助的基础上,在外商投资时作为一项附加的协议。
4、鼓励地方工厂的创办,大力支持回乡创业者。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增加百姓的就业路子。社区两位要进一步加大对留
守儿童的关怀。
这次的调研,让我对平山社区的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让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更加坚定了我当初选择投身农村的选择。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努力向社区干部、老党员学习,为平山社区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平山镇平山社区居委会书记助理
2011年11月2日
第二篇: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我作为安徽省第四批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来到平山镇的平山社区已经一个多月了,在担任书记助理的这段时间,我通过与社区干部的交流,对社区居民的走访,查阅资料以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对平山社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调研情况如下:
一、社区概况
平山社区位于平山镇政府驻地,省道212南北而过,县道洪平公路东西而跨,东有可目瞰六县的狮山六座峰,西有神话般传说的石牛洞。东临江镇镇,西临石牛村和对河而望的鸣凤村,南临汪岭村,北边与大段村相接。全社区38个村民组,3258人,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其中水田1600亩,旱地900亩,有效灌溉面积1800亩,山场5000亩,社区内有水库2座。森林面积4290亩。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全村共有党员106,设立总支1个,支部2个,党小组12个。村委成员在党支部书记刘李杰和主任程正林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社区自身情况,重点投入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村两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县、镇党委的表彰!
(二)村民受教育情况
社区居民初等教育入学率相对前几年有所提高。社区的平山镇中心小学师资和教育设施达到全镇的前列水平。加之交通的便利,还有大量的生源来自相邻的大塅、大洼等村。另一方面,大量的居民外出,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部分家长担心孩子留在家中,老人管不了,便把孩子接到自己所在地接受教育。使一些适龄儿童没有在社区的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对于社区的留守儿童,社区两委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走访这些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社区两委在书记刘李杰的带领下,分片负责留守儿童和老人,并不定期的召开情况反馈会议。作为刚毕业大学生的我,主动担任起部分孩子的家教老师。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到为他们辅导功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与他们进行交流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很少与父母进行交流。电话里父母最多的就是钱够不够花,吃的穿的缺不缺,很少问他们与同学相处的如何,有没有什么事情很困惑等等。而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的教育也只是停留在物质的层次上。
另外社区进入高中、高等学府深造的学生数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便辍学外出务工的人数还是没有太多的改观。
(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平山社区两委紧紧围
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以牌楼新村为依托,以点带线,切实改善平山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社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正在大力建设的康村新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与大段村交界处的安徽省农村综合开发示范区,正进行的绘声绘色。
在“一村一品”工程中,平山社区根据自身的粮食、棉花为主导农业的特点,建成了福宁米业加工基地、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等。并且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帮助农民种植粮食、棉花等经济农作物,为农民的致富提供了桥梁和渠道。社区还成立了水稻种植协会、养猪协会,为农民养殖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四)村民工作基本情况
平山社区的居民以外出从业为主。其中占多数的为进厂务工,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城市。从事的工作涉及服装、电子产品等行业。这部分居民的年收入比较固定,人均年收入2~3万。其次是以家庭为主体的个体户经营,主要是餐营行业、数码产品等的销售。分布在上海、广州、西安、芜湖等地,其中餐营主要是早点如馒头、包子、饺子、麻辣烫等,这部分居民劳动量比较大。每天早晨2点左右便要开始制作早点,其生意的好坏不仅与个人手艺有关,店铺的地理位置对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最初的几年,以这种经营方式的确给外出的村民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好的时候甚至能达到每户年收入二十万元左右。但由于
早点制作行业的门槛低、投入成本高少,越来越多的人转向这个行业,使得此行业趋于泛滥,生存、经营难度加大。现在年均户收入5~6万。另有一部分在深圳、上海等城市从事网上生意,这部分人的收入弹性比较大。村民在外工作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家乡的建设,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捐助了大量资金。
(五)治安情况
社区两委一直对本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平山社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在我任职这段时间社区两委成功调解了本社区与石牛村的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纠纷以及福宁米业有限公司与附近居民应土地爆破产生的摩擦事件等,这一切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几个问题
1、产业类型单一。社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所涉及的大部分是农村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三产业比较薄弱。以个体户种植和养殖占大多数,加工行业也未形成规模。
2、文化生活匮乏。平山社区虽然处于镇政府所在地,最大的娱乐只有晚间计生文化广场上的集体舞蹈。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集体娱乐活动比较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3、公共设施少。社区公共设施比较少,体育活动设施不健全,公共卫生设施还不多。
4、剩余劳动力转移。于其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加之外出的盲目性,往往外出就业出现收入不高、工作环境差、工作不稳定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同时大批的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三、我的几点建议
1、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大农产品加工的力度和深度,并尝试服务行业,开展新农村旅游业试点工程,拓宽行业渠道。
2、充分里利用农家书屋,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鼓励群众来借阅。并用专门的笔记本让村民们写下自己需要而没有的书籍。定期组织村民观看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内容,特别是对他们生活、工作有益的视频。在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村民自编自导文艺节目,将群众喜爱的黄梅戏、舞蹈等节目搬到居民的家门口。
3、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社区两委组织居民召开专门的讨论会,找出大家最迫切需要的公共设施。在资金的问题上,可以在政府投入资金、村民捐助的基础上,在外商投资时作为一项附加的协议。
4、鼓励地方工厂的创办,大力支持回乡创业者。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增加百姓的就业路子。社区两位要进一步加大对留
守儿童的关怀。
这次的调研,让我对平山社区的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让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更加坚定了我当初选择投身农村的选择。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努力向社区干部、老党员学习,为平山社区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平山镇平山社区居委会书记助理
2011年11月2日
第三篇: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我作为安徽省第四批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来到平山镇的平山社区已经一个多月了,在担任书记助理的这段时间,我通过与社区干部的交流,对社区居民的走访,查阅资料以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对平山社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调研情况如下:
一、社区概况
平山社区位于平山镇政府驻地,省道212南北而过,县道洪平公路东西而跨,东有可目瞰六县的狮山六座峰,西有神话般传说的石牛洞。东临江镇镇,西临石牛村和对河而望的鸣凤村,南临汪岭村,北边与大段村相接。全社区38个村民组,3258人,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其中水田1600亩,旱地900亩,有效灌溉面积1800亩,山场5000亩,社区内有水库2座。森林面积4290亩。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全村共有党员106,设立总支1个,支部2个,党小组12个。村委成员在党支部书记刘李杰和主任程正林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社区自身情况,重点投入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村两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县、镇党委的表彰!
(二)村民受教育情况
社区居民初等教育入学率相对前几年有所提高。社区的平山镇中心小学师资和教育设施达到全镇的前列水平。加之交通的便利,还有大量的生源来自相邻的大塅、大洼等村。另一方面,大量的居民外出,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部分家长担心孩子留在家中,老人管不了,便把孩子接到自己所在地接受教育。使一些适龄儿童没有在社区的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对于社区的留守儿童,社区两委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走访这些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社区两委在书记刘李杰的带领下,分片负责留守儿童和老人,并不定期的召开情况反馈会议。作为刚毕业大学生的我,主动担任起部分孩子的家教老师。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到为他们辅导功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与他们进行交流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很少与父母进行交流。电话里父母最多的就是钱够不够花,吃的穿的缺不缺,很少问他们与同学相处的如何,有没有什么事情很困惑等等。而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的教育也只是停留在物质的层次上。
另外社区进入高中、高等学府深造的学生数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便辍学外出务工的人数还是没有太多的改观。
(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平山社区两委紧紧围
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以牌楼新村为依托,以点带线,切实改善平山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社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正在大力建设的康村新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与大段村交界处的安徽省农村综合开发示范区,正进行的绘声绘色。
在“一村一品”工程中,平山社区根据自身的粮食、棉花为主导农业的特点,建成了福宁米业加工基地、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等。并且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帮助农民种植粮食、棉花等经济农作物,为农民的致富提供了桥梁和渠道。社区还成立了水稻种植协会、养猪协会,为农民养殖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四)村民工作基本情况
平山社区的居民以外出从业为主。其中占多数的为进厂务工,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城市。从事的工作涉及服装、电子产品等行业。这部分居民的年收入比较固定,人均年收入2~3万。其次是以家庭为主体的个体户经营,主要是餐营行业、数码产品等的销售。分布在上海、广州、西安、芜湖等地,其中餐营主要是早点如馒头、包子、饺子、麻辣烫等,这部分居民劳动量比较大。每天早晨2点左右便要开始制作早点,其生意的好坏不仅与个人手艺有关,店铺的地理位置对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最初的几年,以这种经营方式的确给外出的村民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好的时候甚至能达到每户年收入二十万元左右。但由于
早点制作行业的门槛低、投入成本高少,越来越多的人转向这个行业,使得此行业趋于泛滥,生存、经营难度加大。现在年均户收入5~6万。另有一部分在深圳、上海等城市从事网上生意,这部分人的收入弹性比较大。村民在外工作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家乡的建设,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捐助了大量资金。
(五)治安情况
社区两委一直对本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平山社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在我任职这段时间社区两委成功调解了本社区与石牛村的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纠纷以及福宁米业有限公司与附近居民应土地爆破产生的摩擦事件等,这一切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几个问题
1、产业类型单一。社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所涉及的大部分是农村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三产业比较薄弱。以个体户种植和养殖占大多数,加工行业也未形成规模。
2、文化生活匮乏。平山社区虽然处于镇政府所在地,最大的娱乐只有晚间计生文化广场上的集体舞蹈。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集体娱乐活动比较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3、公共设施少。社区公共设施比较少,体育活动设施不健全,公共卫生设施还不多。
4、剩余劳动力转移。于其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加之外出的盲目性,往往外出就业出现收入不高、工作环境差、工作不稳定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同时大批的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三、我的几点建议
1、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大农产品加工的力度和深度,并尝试服务行业,开展新农村旅游业试点工程,拓宽行业渠道。
2、充分里利用农家书屋,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鼓励群众来借阅。并用专门的笔记本让村民们写下自己需要而没有的书籍。定期组织村民观看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内容,特别是对他们生活、工作有益的视频。在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村民自编自导文艺节目,将群众喜爱的黄梅戏、舞蹈等节目搬到居民的家门口。
3、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社区两委组织居民召开专门的讨论会,找出大家最迫切需要的公共设施。在资金的问题上,可以在政府投入资金、村民捐助的基础上,在外商投资时作为一项附加的协议。
4、鼓励地方工厂的创办,大力支持回乡创业者。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增加百姓的就业路子。社区两位要进一步加大对留
守儿童的关怀。
这次的调研,让我对平山社区的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让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更加坚定了我当初选择投身农村的选择。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努力向社区干部、老党员学习,为平山社区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平山镇平山社区居委会书记助理
2011年11月2日
第四篇: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初稿)
社区的存在问题
(一)、社区办公经费不足
一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除了社区自身水费、电费、电话费、宽带费及制作有关制度上墙费用开支都由街道统一解决外,但社区各项工作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每年也需要不少的开支。小到一只笔芯社区都要到街道领用,申请购物、统一采购,既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又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更有晒口社区还未配备打印机,每次打印、复印材料都要花上十多分钟街道社区来回跑。
二是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少。当前形势下社区要做好治安、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环境等工作,都需要必要的经费保障,否则难以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每年的社区文化艺术节,总是由于节目经费、少量补贴问题难以顺利完成。
(二)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部门职能不到位
1、社区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目前,社区居委会的功能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治性、自主性没能得到体现。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据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执行,使得社区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自治组织作用被行政化覆盖,社区已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
2、部门职能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都将工作延伸到社区,形成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谢部门习惯把社区当作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而没有发挥自身的指导、服务职能;没有使社区工作人员系统的了解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总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内容、重形式,各项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设展板、建台帐、要数据”。社区每天应付着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3、企业对社区居委会认识不足
自社区从企业剥离后,有关社区工作有的企业不配合、门难进、工作开展受阻。表现在外来务工、流动人员的管理上,派出所有办暂住证记录还好,但企业招雇用大多数人员没有办暂住证,造成双查、有关责任书签订难以完成。
(三)党建工作不完善,支部文化生活难开展 一是有的社区尚未建立支部,党支部关系想转进社区,社区却没有支部,只能转入邻居社区居委会;二是有建支部的,却名存实亡,社区支部文化生活无开展;三是有自己的支部,可每年开展支部活动的必要经费不足。
(四)社区工作人员队伍不齐
一是社区工作性质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社区大小,肩负着同样繁、重、杂的事务,不仅对下要居民满意,对上还要领导放心;二是社区工作量上。人员数量不变,工作量在变。人员的不足,给有的社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五)社区租赁场所办公,经费好似“充公” 经走访各社区,了解到各社区的办公场所均为租赁,这给街道对社区建设的经费预算又增添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六)一居一本“难念经“
一、房屋的修破不漏(碓下社区);
二、人车混杂的道路交通(晒口社区);
三、枯树带来安全隐患,欲自费解决无权(云屏社区);
四、往返街道社区车费无补贴(下沙、洒溪桥社区);
五、区划尚未正式下文,工作量大(云屏社区);
六、人力、物力跟不上,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难开展(通病)。
建议和意见
(一)开立账户,办公经费下拨
为从根本上消除社区对街道的依赖性,街道将采取“婴儿学步”的方式,逐步实现办公经费、工作人员、管理模式的独立。首先,社区代码证尽快办理下来,让社区都有自己的独立账户,一改社区“有赞助,无账户”的问题;其次,街道将从社区居民人口数、社区工作量两方面综合考虑下拨必要的办公经费,让社区对办公经费有独立的自主权,无需“一申购,二审批,三采购”的级级上报的繁琐程序,促进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增强自主性。
(二)组织社区管理、部门业务培训
一、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但社区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还一成不变。街道将适时组织社区人员到好的社区参观、学习,有机会将组织社区人员培训新理念新管理模式。
二、理顺部与居的职责和权限,不再每做一件事都左请示右汇报,一改“只做事,无权势”的现状,同时,基于各部门都是专职专事专人负责,部门工作又都需要社区协助,街道将定期、系统的开展社区工作人员参加部门业务的培训,一改过去“部门有任务口头传、电话联,不明再询问”的工作方式;再有,规定社区主任定期对社区成员进行社区各项工作的讲解、培训,使每一名社区工作者除自身负责的工作外,对其他工作的程序、方针、政策也有所了解,一改社区事务“专事找专人,专人不在只等待”的局面;三有,街道将对话企业,积极沟通,让企业对社区居委会有深层的了解,促进居企和谐发展。
(三)完善社区党建工作,丰富社区党员生活 街道根据各社区当前的党建情况,综合考虑、统筹安排,采取下派或重选社区支部书记的方式,给社区党建注入新的血液,从而完善社区党建工作。
(四)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多而繁琐,街道将根据各社区的工作量、目前人员的配备情况,逐步完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
(五)争取用房,变租为主
为解决社区办公场所问题,街道已积极于有关部门、企业协商,争取办公场所的所有权归各社区所有,从而使租赁费能用于社区其他建设中去。
(六)“六将”解决“难念经”
1、将以社区名义写一份报告向氨厂留守处反映情况,由街道出面协商解决修破不漏问题;
2、将与辖区企业协商,就道路问题拿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尽快解决人车混杂问题;
3、将向市林业局及有关单位反映,解决枯树安全隐患问题;
4、将采取实报实销,下拨综合补贴方式,解决车费问题;
5、将采取各社区资源共享,集合各社区优势,共建辖区居民文化生活;
6、将根据辖区分布情况,以促进社区工作积极向上为宗旨,合理区划。
第五篇: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
我们凌源调研小组一行5人,对***6个街道32社区和2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在凌源民政局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我们通过听取社区工作人员汇报与实地调研,发现了一些他们在社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及其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一、***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共有30个乡镇街,其中10个乡;12个镇;8个街道。有6个街道辖城市社区37个,其中5个为村改居社区。452个居民小组,52249户,147818口人,社区居民代表2010名。
社区两委(党支部、居委会)班子成员219人(居委会成员182人)。社区公益岗位人员166人(做社保员、医保员、协理员、微机员等工作)。
37个社区中有17个是自己的拥有办公用房的,12个是租赁用办公用房,8个驻区单位无尝提供。社区办公用房总面积7690平方米,其中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社区9个;100—200平方米的社区13个;200—300平方米的社区11个,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4个。
社区从事工作涉及部门有:人口和计划生育、劳动和社区保障、科教文卫、食品药品安全、物业管理、城市建设管理、房屋征收、交通和农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安全生
产、公共安全管理、工业经济运行、环保、服务业、组织、宣传、应急、公安、司法、维稳、综治、信访、民政、残联、统计等等工作。
二、***社区建设取得成就
几年来,***充分利用开发商缴纳的500余万元社区建设补助资金先后为12个社区购置办公用房,分别是:南街街道分局社区、馨王社区、花墙子社区、南门外社区、兴隆社区、;北街街道铁北社区、东环社区;城关街道康柠社区;凌北街道鸿凌社区、凌钢东社区;东城街道高杖子社区、安居社区。同时为社区旧房改造、维修等资金达100余万元。社区办公用房总面积由2005年的398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7690平方米,使社区办公环境有所改善。目前,***有3个社区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和谐社区,15个朝阳市级先进社区、平安社区等荣誉。
三、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办公用房和其保用面积严重不足。一部分社区没有办公用房,只能租用别人的房屋。在城市繁华地段租费又很高,给街道和社区带来了经济负担,还会遇到过一段时间房子又不租给社区。有办公用房的多数使用面积在100—200平米之间,也无法达到一站四室的基本使用要求,多为一屋多用。
2、办公经费不足。2013年政府给社区的经费为3万元,但必须定制的报刊就得花去4000元左右。由于社区与群众、社区与机关联系密切,电话费用平均每人每月在80元左右,社区上放工作费用也较高,在加上电费、水费、网费、组织活动费用、办公耗材等等办公经费无法满足社区工作的需求,报销程序不合理,真正到社区的经费为1.2万元。
3、办公设备不足。社区的电脑配备严重不足多为一个能够使用的电脑。几个工作人员挤在一个电脑上办工,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随着社区的发展、社区管理档案和上级工作文件的增多,档案柜、办公桌等办公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工作的需求。
4、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偏低。社区工作人员从事30种左右的工作,工作不分昼夜和节假日,工作量大,与所发的工资不成正比。虽然今年年初不同的提高了社区班子人员工资待遇,但其它社区工作人员工资仍没有提高。
5、社区内的小区物业管理难度大。一些的老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处于弃管状态,随意堆放垃圾,严重影响了小区卫生,一些新小区开发商虽承诺对物业负责,一次性收3、4年的物业费,但3、4年之后就没有人管理了。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来制约物业问题。政府又为了征创卫生城市,多数都为社区班子成员求助各门来帮忙解决物业问题。
6、政府对社区都应做什么工作规定不明确。很多个部门
都把工作抛给了社区,无形给社区增加了大量的工作任务。社区本应是多为便民服务,却让各部门工作牵涉太多精力。本应由各个部门应开的证明全给了社区,社区的公章成了“万能章”,不开居民不满意,开了社区又没有这种权力和义务。
7、社区管理上访人员存在安全隐患。社区工作人员几乎都为女性,有时需要深夜监视上访人员动向和上外地接回上访人员,无形给社区工作人员带来了安全问题。
四、社区建设提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应该协调地方和各部门来共同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能够满足社区一站四室和工作的需要,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
2、政府应当将3万元经费直接拨发到社区,满足社区展开各项工作的需要。
3、允许社区进行一些服务类经营,一方面可解决社区经费问题,一方面可以进行便民服务。(例如:超市、药店、门诊、养老、照顾幼童等等)
4、物业管理上应加几名公益岗人员对无物业管理的老小区卫生进行打扫,搞好卫生,社区在通过其它渠道争取些经费发给这些人员。
5、政府就应确社区工作职责,减少政府部门对社区附加的工作量。
6、社区应多组织活动,拉近社区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其中**社区组织的邻里节,每家一道菜,大家坐下来欢唱笑舞,拉近了各自之间的关系),还能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
7、社区应多鼓励社会热心人士多参加到社区公益事业中去,帮扶老人、组织活动、开展法律道德生活常识宣传。
8、社区应成立日间照料室,增加一名公益岗人员对没有时间照料的老人进行统一的照顾管理,家属少付一部分费用。
通过此次调研,调研小组深入到社区基层进行实地考察,并认真听取了基层工作者的汇报,小组成员相互配合有条不紊的顺利完成此次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