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1 21:2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教育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第一篇: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务培训班9期,360余名学员培训结业;举办“十万家庭网络行”培训,1997名市民通过培训结业;还举办了基层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等等。

各街道社区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也举办市民三项培训、中老年书画班、文史知识、外语等各类培训班。市民参与率不断扩大,有些班级学员报满供不应求,还涌现一大批学习积极分子和动人事迹。各基层市民学校也开展了“百场讲座”活动,内容涉及公民道德、法律知识、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健康教育等等。各街道、镇和社区把青少年的教育纳入社区教育范畴,利用暑假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参与,据统计参与率达到80%以上。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创新。例如:“家门口的陶吧”、“小市民道德论坛”、“青少年模拟法庭”、“我爱家园演讲比赛”,给青少年以很好的教育,也受到媒体的报导。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区还出现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学习型团队。例如:景新社区的书画社、庆春门社区的集邮文化夜校在全市都有点名声。农村成校仅2004年举办成人业余中专学历班学员298名,大专学班学员135名,其它培训班培训人数1690人,还配合镇各有关部门开展各类培训达12500人次。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有1099名获得技能证书或学历毕业证,大大超额完成区今年下达的200名指标。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为提高我区城乡人员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区社区教育工作虽然收到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下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概述如下:

一、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有效,需加以完善。

社区教育以提高辖区全民素质为宗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落实各级的目标任务,并健全有效机制。目前,街道、镇和基层总体讲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工作的开展主要靠领导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因而在社区教育的人员、经费、场地、设施、工作的落实上随意性很大,个别街道至今尚未建立社区学校正常地开展社区教育。随着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并统一由区管之后,各镇、街道的教育工作重点,应及时转到以提高辖区成员的综合素质的社区教育上来。区政府要起到对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落实各级的工作目标责任,建立符合我区、镇(街道)、社区(村)分级主办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各层面内部协作机制,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区自2003年起作为区级层面,每年按常住人口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这笔经费除了解决区级大型社区教育活动和区社区学院事业经费外,主要用于基层市民学校建设的奖励和江干区社区教育券发放,即推进基层工作的规范化和鼓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培训工作上。与兄弟区相比我区的投入尚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上城区是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2元的标准列入预算。下城区则把外来人口也列入预算。江干区是个外来人口大区,对他们的教育也关系到我区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把外来人口列入社区教育经费指标。在镇和街道层面的投入方面也严重不足,较好的镇和街道除场地设施的一次性投入外,社区教育活动的日常经费就很少,而且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至于城区各基层社区市民学校普遍反映经费难以落实,给社区教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社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除了区级予以投入外,街道、镇也应该给予基层社区教育工作一定的经费保障,并形成制度。

三、落实专职社区教育人员的编制,理顺管理体制。

我区现有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教育专职人员,除社区学院外,其余人员的编制还在原学校。随着中小学定编工作的开展,如何落实这些人员编制,理顺管理体制有利于人员安定,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西湖区、上城区的做法是派到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干部的编制全放到区社区学院。农村成校的编制,兄弟区、县(市)的普遍做法是规模较大的成校,编制独立。最近省教育厅、人事厅的文件规定,农村成校编制控制在农村人口的万分之二。根据上述情况,我区人员编制问题解决的方法可以是采取以下做法:

1、下派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专职干部,其编制统一放入区社区学院,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年度奖金由教育局发放,其它每月的奖金福利由街道给予解决。

2、农村成校前几年已办妥独立建制的法人单位手续,其人员应从原单位划出并划入成校,同样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年度奖金,由教育局统一发放,其每月的奖金、福利由镇给予解决。

四、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003年10月市教育局批准我区社区学院(筹),但至今仍借用四季青小学场地。进修学校、社区学院新场地已在筹建中,内部规划需充分考虑社区教育的特点、规模和功能。根据市教育局对社区学院的评估指标要求建筑面积要达到4000平方米,在设计上要考虑功能的整合,以便实际使用并能顺利通过市教育局的评估认定,正式批准我区社区学院。四个街道有3个建立了社区学校,其余1个至今未建立社区学校。要加大指导力度的同时,把街道社区教育工作列入区级对各街道的工作考核目标体系。各街道都要整合资源建立社区学校,并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分管领导任主任的校务委员会制度,同时实行分管领导任校长,教育局下派专职干部任常务副校长的社区学校管理运行模式,确保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区教育局要对各街道社区学校实行督导评估制度,认定合格社区学校。各镇成校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向社区教育接轨,现阶段成人学校要通过区教育局督导评估增挂镇社区学校牌子。各街道、镇也要加强辖区基层市民(村民)学校的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和完善市民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区教育局要继续实行区级示范市民(村民)学校的评估认定工作,进一步推进市民学校建设。

五、打破条条分割,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培

训的整合 社区教育是一定区域范围内面向全体成员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社区教育具有“全面、全员、全程”的特征。也就是说教育内容全面广泛,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会生活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休闲娱乐教育等等;教育对象涉及辖区干部、职工、农民、市民、外来人口等等;培训过程涉及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中老年教育等。目前我区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上都存在条条分割的问题。在教育资源上各条线都要基层成立学校。例如;老年大学、妇女学校、人口学校、团校等等,名目虽多其实并不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而且各条线对下都还要组织考核等,使得基层不得不忙于应付,不但浪费有限的资源而且极大地增加基层的人力、精力上的负担,还会助长了形式主义。

区、街道(镇)、基层社区(村)三级都应该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两方面加以整合。萧山、余杭等兄弟区整合电大、职业培训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教育培训,统一建造一所区社区学院。规模大、功能全,具有极大的教育培训优势,较好地满足辖区各类人群培训的需求。我区应该打破条条分割,建设好江干区社区学院,使之成为面向我区干部、职工、市民、中老年等为一体的上规模、设施新、功能全的一个终身教育平台。

街道(镇)和基层社区(村)同样整合有限资源,建设和完善社区学校、市民学校,把其它各类称呼的学校均纳入其中,成为各层面的终身教育平台。纳入之后各条线在管理上要加强协调和整合,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有序进行,真正起到提高辖区成员和市民综合素质的作用。

六、社区教育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培训面有待扩大

区社区学院成立以来,延续了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进修学校的学历教育的同时,也拓宽了一些培训内容,例如十万家庭网上行。但总体来说,培训面尚不宽,且主要是政府推动的项目。社区教育从培训目标和内容来看,一部分是公益性的,即政府对市民提高文明程度、法制意识、综合素质要求的教育培训活动;另一部分则是公民为了提高自身学历、技能、专长、生活质量的培训,这一部分则应该引进市场机制,作一些有偿的服务。区社区学院更要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深入企事业单位、深入基层、了解需求,搞好课程开发,搞好教育服务不断提高知名度。各镇街道社区学校除了大量开展面向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培训活动外,也应该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社区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教育服务。各基层市民学校则主要开展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活动,以提高市民的素质,促进辖区的文明建设。通过各层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扩大市民参与率。

七、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网络在农民素质工程中的作用问题

我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初步形成,这是我区提高城乡市民素质的主力军。我区社区学院和农村成校,均有开展教育培训的场地,教育培训的设施设备,还有计算机等专用教室,也有专门的干部师资队伍。社区学院前身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农村成校均有10多年的办班培训的经历,不但开展了成人高等、中等学历教育,也开展了1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还与省、市高校,技术学院和职能技能培训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完全有能力承担和组织我区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失土农民的技能培训。可是2004年我区失土农民培训却通过招标方式,让民办教育机构承担。据了解,民办教育机构也无专门的培训人员,基本上也是外聘人员,而且在我区并无健全的网络和基地,最后还是租用我区的成人学校的场地设施并由成人学校参与管理来实施培训工作。我区既然构建起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整合培训资源,发挥我区自己网络的作用和效益。

八、加强对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领导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建设学习型社会则要从创建学习型的组织起步。要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促进我区各类人员和广大市民素质的提高。这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靠个别部门的努力是很难奏效的,党委、政府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我省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鄞州市和下城区都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的经验是成立党委、政府牵头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育局)领导和统筹社区教育工作,制定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实施意见,并落实有关部门职责,负责指导、检查、评估工作。例如:机关由区党工委、学校由区教育局、企业由区计经局、街道、社区由民政局等职能部门指导、检查和评估。

我区今年也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是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对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在学习型组织创建作用的发挥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学习型机关创建方面。建议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增加区委领导成员,并出台不同部门、系统学习型组织创建的目标和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大指导检查力度为我区学习型城区的创建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务培训班9期,360余名学员培训结业;举办“十万家庭网络行”培训,1997名市民通过培训结业;还举办了基层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等等。

各街道社区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也举办市民三项培训、中老年书画班、文史知识、外语等各类培训班。市民参与率不断扩大,有些班级学员报满供不应求,还涌现一大批学习积极分子和动人事迹。各基层市民学校也开展了“百场讲座”活动,内容涉及公民道德、法律知识、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健康教育等等。各街道、镇和社区把青少年的教育纳入社区教育范畴,利用暑假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参与,据统计参与率达到80%以上。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创新。例如:“家门口的陶吧”、“小市民道德论坛”、“青少年模拟法庭”、“我爱家园演讲比赛”,给青少年以很好的教育,也受到媒体的报导。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区还出现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学习型团队。例如:景新社区的书画社、庆春门社区的集邮文化夜校在全市都有点名声。农村成校仅2004年举办成人业余中专学历班学员298名,大专学班学员135名,其它培训班培训人数1690人,还配合镇各有关部门开展各类培训达12500人次。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有1099名获得技能证书或学历毕业证,大大超额完成区今年下达的200名指标。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为提高我区城乡人员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区社区教育工作虽然收到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下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概述如下:

一、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有效,需加以完善。

社区教育以提高辖区全民素质为宗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落实各级的目标任务,并健全有效机制。目前,街道、镇和基层总体讲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工作的开展主要靠领导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因而在社区教育的人员、经费、场地、设施、工作的落实上随意性很大,个别街道至今尚未建立社区学校正常地开展社区教育。随着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并统一由区管之后,各镇、街道的教育工作重点,应及时转到以提高辖区成员的综合素质的社区教育上来。区政府要起到对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落实各级的工作目标责任,建立符合我区、镇(街道)、社区(村)分级主办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各层面内部协作机制,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区自2003年起作为区级层面,每年按常住人口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这笔经费除了解决区级大型社区教育活动和区社区学院事业经费外,主要用于基层市民学校建设的奖励和江干区社区教育券发放,即推进基层工作的规范化和鼓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培训工作上。与兄弟区相比我区的投入尚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上城区是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2元的标准列入预算。下城区则把外来人口也列入预算。江干区是个外来人口大区,对他们的教育也关系到我区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把外来人口列入社区教育经费指标。在镇和街道层面的投入方面也严重不足,较好的镇和街道除场地设施的一次性投入外,社区教育活动的日常经费就很少,而且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至于城区各基层社区市民学校普遍反映经费难以落实,给社区教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社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除了区级予以投入外,街道、镇也应该给予基层社区教育工作一定的经费保障,并形成制度。

三、落实专职社区教育人员的编制,理顺管理体制。

我区现有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教育专职人员,除社区学院外,其余人员的编制还在原学校。随着中小学定编工作的开展,如何落实这些人员编制,理顺管理体制有利于人员安定,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西湖区、上城区的做法是派到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干部的编制全放到区社区学院。农村成校的编制,兄弟区、县(市)的普遍做法是规模较大的成校,编制独立。最近省教育厅、人事厅的文件规定,农村成校编制控制在农村人口的万分之二。根据上述情况,我区人员编制问题解决的方法可以是采取以下做法:

1、下派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专职干部,其编制统一放入区社区学院,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奖金由教育局发放,其它每月的奖金福利由街道给予解决。

2、农村成校前几年已办妥独立建制的法人单位手续,其人员应从原单位划出并划入成校,同样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奖金,由教育局统一发放,其每月的奖金、福利由镇给予解决。

四、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003年10月市教育局批准我区社区学院(筹),但至今仍借用四季青小学场地。进修学校、社区学院新场地已在筹建中,内部规划需充分考虑社区教育的特点、规模和功能。根据市教育局对社区学院的评估指标要求建筑面积要达到4000平方米,在设计上要考虑功能的整合,以便实际使用并能顺利通过市教育局的评估认定,正式批准我区社区学院。四个街道有3个建立了社区学校,其余1个至今未建立社区学校。要加大指导力度的同时,把街道社区教育工作列入区级对各街道的工作考核目标体系。各街道都要整合资源建立社区学校,并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分管领导任主任的校务委员会制度,同时实行分管领导任校长,教育局下派专职干部任常务副校长的社区学校管理运行模式,确保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区教育局要对各街道社区学校实行督导评估制度,认定合格社区学校。各镇成校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向社区教育接轨,现阶段成人学校要通过区教育局督导评估增挂镇社区学校牌子。各街道、镇也要加强辖区基层市民(村民)学校的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和完善市民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区教育局要继续实行区级示范市民(村民)学校的评估认定工作,进一步推进市民学校建设。

五、打破条条分割,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培

训的整合 社区教育是一定区域范围内面向全体成员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社区教育具有“全面、全员、全程”的特征。也就是说教育内容全面广泛,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会生活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休闲娱乐教育等等;教育对象涉及辖区干部、职工、农民、市民、外来人口等等;培训过程涉及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中老年教育等。目前我区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上都存在条条分割的问题。在教育资源上各条线都要基层成立学校。例如;老年大学、妇女学校、人口学校、团校等等,名目虽多其实并不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而且各条线对下都还要组织考核等,使得基层不得不忙于应付,不但浪费有限的资源而且极大地增加基层的人力、精力上的负担,还会助长了形式主义。

区、街道(镇)、基层社区(村)三级都应该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两方面加以整合。萧山、余杭等兄弟区整合电大、职业培训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教育培训,统一建造一所区社区学院。规模大、功能全,具有极大的教育培训优势,较好地满足辖区各类人群培训的需求。我区应该打破条条分割,建设好江干区社区学院,使之成为面向我区干部、职工、市民、中老年等为一体的上规模、设施新、功能全的一个终身教育平台。

街道(镇)和基层社区(村)同样整合有限资源,建设和完善社区学校、市民学校,把其它各类称呼的学校均纳入其中,成为各层面的终身教育平台。纳入之后各条线在管理上要加强协调和整合,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有序进行,真正起到提高辖区成员和市民综合素质的作用。

六、社区教育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培训面有待扩大

区社区学院成立以来,延续了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进修学校的学历教育的同时,也拓宽了一些培训内容,例如十万家庭网上行。但总体来说,培训面尚不宽,且主要是政府推动的项目。社区教育从培训目标和内容来看,一部分是公益性的,即政府对市民提高文明程度、法制意识、综合素质要求的教育培训活动;另一部分则是公民为了提高自身学历、技能、专长、生活质量的培训,这一部分则应该引进市场机制,作一些有偿的服务。区社区学院更要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深入企事业单位、深入基层、了解需求,搞好课程开发,搞好教育服务不断提高知名度。各镇街道社区学校除了大量开展面向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培训活动外,也应该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社区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教育服务。各基层市民学校则主要开展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活动,以提高市民的素质,促进辖区的文明建设。通过各层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扩大市民参与率。

七、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网络在农民素质工程中的作用问题

我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初步形成,这是我区提高城乡市民素质的主力军。我区社区学院和农村成校,均有开展教育培训的场地,教育培训的设施设备,还有计算机等专用教室,也有专门的干部师资队伍。社区学院前身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农村成校均有10多年的办班培训的经历,不但开展了成人高等、中等学历教育,也开展了1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还与省、市高校,技术学院和职能技能培训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完全有能力承担和组织我区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失土农民的技能培训。可是2004年我区失土农民培训却通过招标方式,让民办教育机构承担。据了解,民办教育机构也无专门的培训人员,基本上也是外聘人员,而且在我区并无健全的网络和基地,最后还是租用我区的成人学校的场地设施并由成人学校参与管理来实施培训工作。我区既然构建起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整合培训资源,发挥我区自己网络的作用和效益。

八、加强对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领导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建设学习型社会则要从创建学习型的组织起步。要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促进我区各类人员和广大市民素质的提高。这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靠个别部门的努力是很难奏效的,党委、政府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我省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鄞州市和下城区都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的经验是成立党委、政府牵头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育局)领导和统筹社区教育工作,制定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实施意见,并落实有关部门职责,负责指导、检查、评估工作。例如:机关由区党工委、学校由区教育局、企业由区计经局、街道、社区由民政局等职能部门指导、检查和评估。

我区今年也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是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对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在学习型组织创建作用的发挥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学习型机关创建方面。建议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增加区委领导成员,并出台不同部门、系统学习型组织创建的目标和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大指导检查力度为我区学习型城区的创建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篇: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以下是一篇调研报告,欢迎大家浏览借鉴!

党的十六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提出的战略决策。当今人类社会无论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还是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则在于教育与学习。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区在实施“两加快,一统筹”战略,建设大都市中心城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更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对于培育城区人文精神,提高城区品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近年来我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受到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2004年被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主要的工作和成绩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宣传理念,提高认识

2002年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共同策划举办了江干区社区教育论坛,邀请省、市专家作专题发言。区领导、各部门、镇、街道以及基层有关干部参加论坛,初步了解社区教育的概念及其意义,逐步引起重视。2003年部分街道社区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开展了社区教育节和社区教育宣传咨询活动。2004年区教育局与街道联手开展了大型广场社区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板报宣传、咨询活动、现场书画等多种形式,宣传理念,营造氛围。活动中有180多名专兼职和志愿者参加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参观。还在江干教育网建立了社区教育网页,宣传社区教育,报导社区教育信息和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先进事迹。通过这些活动和载体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区教育在我区上下渐入人心。

二、构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构建网络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2003年10月我区社区教育在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筹建并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社区学院定名为江干区社区学院(筹)。闸弄口街道、采荷街道、凯旋街道在此前后成立了社区学校。基层社区先后成立市民学校,至今全区49个基层社区成立市民学校41个。4个镇则依托成人文化学校,拓展社区教育的功能。全区46个村也均建立了村民学校,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三、建立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队伍

我区重视社区教育、成人教育队伍建设。已建立起由专职、兼职和志愿者三部分组成的干部师资队伍。目前全区有专职人员16名,其中区社区学院6名,各镇6名、街道4名。15名干部是由区教育局委派。1名由镇解决。兼职人员主要由各基层社区、村文教委员担任。目前社区文教委员49名,村文教委员46名,共计95名。2004年通过举办两期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提高了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其余是外聘的师资和志愿者,根据教育活动的内容需求,随时聘请参与工作。

四、制定政策文件,采取措施,推进工作深入发展

(一)近年来我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出台的文件如下:

2001年:

由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下发了《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2年:

区教育局下发了《江干区中小学参与社区共建、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实施意见》。

2003年:

1、区教育局向区政府报告申请社区教育专项事业经费并经同意按我区常住人口每年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

2、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江干区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

3、区教育局与文明办、民政局联合下发《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的评估认定的意见》,同时下发了《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评估细则》。

2004年:

1、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了《江干区关于加强社区教育工作,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召开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会议。

2、区教育局下发《关于社区教育券发放方法的通知》。

(二)为了贯彻落实有关文件,采取了以下一些举措

1、2002年起,区教育局就分别对闸弄口、凯旋、采荷三个街道派出专职干部到街道承担基层社区教育的指导工作。从近两年半的工作来看,工作成效是明显的,在指导网络建设、活动开展、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收到一定的成效,也受到街道、社区的欢迎。

2、2002年起全区中小学场地等资源向社区开放。区教育局统一制作铜牌向社会公布,统一印制市民活动卡,大部分学校开放工作比较好,也受到市教育局的奖励。

3、加强对基层市民学校的管理。教育局统一印制社区教育工作台帐,规范基层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过程的记载和工作和小结,并通过例会,调研等形式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加强工作指导。2004年通过创示范市民学校活动并进行评估,评出十所首批区级示范市民学校,区教育局分别授予铜牌并予以5000元的奖励。这些措施的落实,在促进基层市民学校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基层社区工作的积极性。

4、2004年试行江干区社区教育券制度。采用学习者自己出一点,社区教育券补贴一点的办法,激励市民参与学习,提高素质。全年共计发放社区教育券16万元,已基本回收。社区教育券主要用于市民三项等培训。1000余名市民受益,其中600名市民通过培训拿到市教育局颁发的结业证。从试行的情况看,收到一定的效果。市民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一定的调动,同时也调动了社区学院和各成校、社区学校的培训的积极性。

五、教育培训活动蓬勃开展,我区成员和市民素质得到提高

随着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形成,各层面均开展了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区社区学院成立一年来,举办了成人业余高等、中等学历教育11个,学员500余人;面向我区机关公务员开展电子政务培训班9期,360余名学员培训结业;举办“十万家庭网络行”培训,1997名市民通过培训结业;还举办了基层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等等。

各街道社区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也举办市民三项培训、中老年书画班、文史知识、外语等各类培训班。市民参与率不断扩大,有些班级学员报满供不应求,还涌现一大批学习积极分子和动人事迹。各基层市民学校也开展了“百场讲座”活动,内容涉及公民道德、法律知识、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健康教育等等。各街道、镇和社区把青少年的教育纳入社区教育范畴,利用暑假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参与,据统计参与率达到80%以上。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创新。例如:“家门口的陶吧”、“小市民道德论坛”、“青少年模拟法庭”、“我爱家园演讲比赛”,给青少年以很好的教育,也受到媒体的报导。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区还出现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学习型团队。例如:景新社区的书画社、庆春门社区的集邮文化夜校在全市都有点名声。农村成校仅2004年举办成人业余中专学历班学员298名,大专学班学员135名,其它培训班培训人数1690人,还配合镇各有关部门开展各类培训达12500人次。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有1099名获得技能证书或学历毕业证,大大超额完成区今年下达的200名指标。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为提高我区城乡人员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区社区教育工作虽然收到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下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概述如下:

一、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有效,需加以完善。

社区教育以提高辖区全民素质为宗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落实各级的目标任务,并健全有效机制。目前,街道、镇和基层总体讲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工作的开展主要靠领导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因而在社区教育的人员、经费、场地、设施、工作的落实上随意性很大,个别街道至今尚未建立社区学校正常地开展社区教育。随着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并统一由区管之后,各镇、街道的教育工作重点,应及时转到以提高辖区成员的综合素质的社区教育上来。区政府要起到对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落实各级的工作目标责任,建立符合我区、镇(街道)、社区(村)分级主办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各层面内部协作机制,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区自2003年起作为区级层面,每年按常住人口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这笔经费除了解决区级大型社区教育活动和区社区学院事业经费外,主要用于基层市民学校建设的奖励和江干区社区教育券发放,即推进基层工作的规范化和鼓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培训工作上。与兄弟区相比我区的投入尚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上城区是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2元的标准列入预算。下城区则把外来人口也列入预算。江干区是个外来人口大区,对他们的教育也关系到我区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把外来人口列入社区教育经费指标。在镇和街道层面的投入方面也严重不足,较好的镇和街道除场地设施的一次性投入外,社区教育活动的日常经费就很少,而且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至于城区各基层社区市民学校普遍反映经费难以落实,给社区教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社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除了区级予以投入外,街道、镇也应该给予基层社区教育工作一定的经费保障,并形成制度。

三、落实专职社区教育人员的编制,理顺管理体制。

我区现有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教育专职人员,除社区学院外,其余人员的编制还在原学校。随着中小学定编工作的开展,如何落实这些人员编制,理顺管理体制有利于人员安定,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西湖区、上城区的做法是派到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干部的编制全放到区社区学院。农村成校的编制,兄弟区、县(市)的普遍做法是规模较大的成校,编制独立。最近省教育厅、人事厅的文件规定,农村成校编制控制在农村人口的万分之二。根据上述情况,我区人员编制问题解决的方法可以是采取以下做法:

1、下派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专职干部,其编制统一放入区社区学院,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奖金由教育局发放,其它每月的奖金福利由街道给予解决。

2、农村成校前几年已办妥独立建制的法人单位手续,其人员应从原单位划出并划入成校,同样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奖金,由教育局统一发放,其每月的奖金、福利由镇给予解决。

四、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003年10月市教育局批准我区社区学院(筹),但至今仍借用四季青小学场地。进修学校、社区学院新场地已在筹建中,内部规划需充分考虑社区教育的特点、规模和功能。根据市教育局对社区学院的评估指标要求建筑面积要达到4000平方米,在设计上要考虑功能的整合,以便实际使用并能顺利通过市教育局的评估认定,正式批准我区社区学院。四个街道有3个建立了社区学校,其余1个至今未建立社区学校。要加大指导力度的同时,把街道社区教育工作列入区级对各街道的工作考核目标体系。各街道都要整合资源建立社区学校,并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分管领导任主任的校务委员会制度,同时实行分管领导任校长,教育局下派专职干部任常务副校长的社区学校管理运行模式,确保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区教育局要对各街道社区学校实行督导评估制度,认定合格社区学校。各镇成校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向社区教育接轨,现阶段成人学校要通过区教育局督导评估增挂镇社区学校牌子。各街道、镇也要加强辖区基层市民(村民)学校的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和完善市民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区教育局要继续实行区级示范市民(村民)学校的评估认定工作,进一步推进市民学校建设。

五、打破条条分割,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的整合

社区教育是一定区域范围内面向全体成员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社区教育具有“全面、全员、全程”的特征。也就是说教育内容全面广泛,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会生活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休闲娱乐教育等等;教育对象涉及辖区干部、职工、农民、市民、外来人口等等;培训过程涉及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中老年教育等。目前我区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上都存在条条分割的问题。在教育资源上各条线都要基层成立学校。例如;老年大学、妇女学校、人口学校、团校等等,名目虽多其实并不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而且各条线对下都还要组织考核等,使得基层不得不忙于应付,不但浪费有限的资源而且极大地增加基层的人力、精力上的负担,还会助长了形式主义。

区、街道(镇)、基层社区(村)三级都应该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两方面加以整合。萧山、余杭等兄弟区整合电大、职业培训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教育培训,统一建造一所区社区学院。规模大、功能全,具有极大的教育培训优势,较好地满足辖区各类人群培训的需求。我区应该打破条条分割,建设好江干区社区学院,使之成为面向我区干部、职工、市民、中老年等为一体的上规模、设施新、功能全的一个终身教育平台。

街道(镇)和基层社区(村)同样整合有限资源,建设和完善社区学校、市民学校,把其它各类称呼的学校均纳入其中,成为各层面的终身教育平台。纳入之后各条线在管理上要加强协调和整合,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有序进行,真正起到提高辖区成员和市民综合素质的作用。

六、社区教育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培训面有待扩大

区社区学院成立以来,延续了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进修学校的学历教育的同时,也拓宽了一些培训内容,例如十万家庭网上行。但总体来说,培训面尚不宽,且主要是政府推动的项目。社区教育从培训目标和内容来看,一部分是公益性的,即政府对市民提高文明程度、法制意识、综合素质要求的教育培训活动;另一部分则是公民为了提高自身学历、技能、专长、生活质量的培训,这一部分则应该引进市场机制,作一些有偿的服务。区社区学院更要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深入企事业单位、深入基层、了解需求,搞好课程开发,搞好教育服务不断提高知名度。各镇街道社区学校除了大量开展面向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培训活动外,也应该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社区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教育服务。各基层市民学校则主要开展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活动,以提高市民的素质,促进辖区的文明建设。通过各层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扩大市民参与率。

七、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网络在农民素质工程中的作用问题

我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初步形成,这是我区提高城乡市民素质的主力军。我区社区学院和农村成校,均有开展教育培训的场地,教育培训的设施设备,还有计算机等专用教室,也有专门的干部师资队伍。社区学院前身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农村成校均有10多年的办班培训的经历,不但开展了成人高等、中等学历教育,也开展了1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还与省、市高校,技术学院和职能技能培训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完全有能力承担和组织我区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失土农民的技能培训。可是2004年我区失土农民培训却通过招标方式,让民办教育机构承担。据了解,民办教育机构也无专门的培训人员,基本上也是外聘人员,而且在我区并无健全的网络和基地,最后还是租用我区的成人学校的场地设施并由成人学校参与管理来实施培训工作。我区既然构建起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整合培训资源,发挥我区自己网络的作用和效益。

八、加强对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领导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建设学习型社会则要从创建学习型的组织起步。要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促进我区各类人员和广大市民素质的提高。这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靠个别部门的努力是很难奏效的,党委、政府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我省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鄞州市和下城区都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的经验是成立党委、政府牵头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育局)领导和统筹社区教育工作,制定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实施意见,并落实有关部门职责,负责指导、检查、评估工作。例如:机关由区党工委、学校由区教育局、企业由区计经局、街道、社区由民政局等职能部门指导、检查和评估。

我区今年也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是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对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在学习型组织创建作用的发挥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学习型机关创建方面。建议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增加区委领导成员,并出台不同部门、系统学习型组织创建的目标和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大指导检查力度为我区学习型城区的创建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篇: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武平县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提出的战略决策。当今人类社会无论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还是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则在于教育与学习。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对于培育城区人文精神,提高城区品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近年来我县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主要的工作和成绩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将社区教育全面融入全县发展大局。全体教职工都能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基层电大系统社区教育工作的紧迫性,树立危机意识;积极探索新时期新的办学模式,主动肩负起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重任。一方面认真办好学历教育,另一方面利用电大的办学优势和教学、培训平台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面向当地三大工业园区和厦门经济特区,主动出击,稳步推进,保质保量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培训工作,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人才培养服务。

二、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社区教育必须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教育队伍,建立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是有效开展社区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武平电大现有专职教师12人,外聘教33人。专职教师是社区教育的主力,他们承担面广量大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同时承担部分专业类课程教学与辅导。兼职教师多数是熟悉行业现状、熟悉职业岗位技能的教师,兼职教师是社区教育的骨干力量。我们要求校内专职教师认真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新形势所需,要求所有的教师上岗前都具有“双师”(教师、技师)水平;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一是利用本交教学资源培训;二是分期分批送教师到其他高校、技工学校进行培训,三是从福州、厦门、龙岩等地聘请专业水

1平高,操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来学校培训,以老带新,逐步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我们还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中吸收学员中的积极分子、活跃分子作为志愿者队伍,建立一支热心社区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队伍。学员中的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大家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在学员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三、营造政府倡导、全民积极参与的社区教育氛围。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要求的必然产物,发展社区教育是进入现代文明的必然选择。社区教育在学习型社会建立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武平县政府始终把实施社区教育摆上政府工作日程,把社区教育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内容来抓。社区教育要求社区成员积极参与,没有社区成员按的积极参与,那只是在行政约束力干预下的“形式”活动。社区成员在政府的倡下,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意识到实施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更是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自觉地参与社区教育活动。他们积极地参加电大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经济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社区的发展更加稳定与和谐。

四、加强组织领导,搞活培训形式。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继续教育办公室,指定二位老师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校领导经常到县内工业园区和企业,到厦门的诸多企业走访,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及时调整培训方向,不断地适应新形势、新企业的需求;采取了集中办班和送培训入企业,根据企业要求开设专业和课程等多种办法、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得到了农民工和企业的欢迎。武平电大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十七大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结合武平县实施的“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发挥电大继续教育的优势,拓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面向本县工业园区和厦门经济特区,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努力探索培训----转移----就业的新路子,为缓解学校招生难、企事业用工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效明显。2001年以来,学校共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34期,有2361位学员接受了专业技能培训。

我县社区教育工作虽然收到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下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概述如下:

一、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有效,需加以完善。社区教育以提高辖区全民素

质为宗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落实各级的目标任务,并健全有效机制。目前,街道、镇和基层总体讲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工作的开展主要靠领导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因而在社区教育的人员、经费、场地、设施、工作的落实上随意性很大,个别街道至今尚未建立社区学校正常地开展社区教育。县政府要起到对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落实各级的工作目标责任,建立符合我县、镇(街道)、社区(村)分级主办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各层面内部协作机制,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是一种政府行为,当地政府应该把这项工作纳入计划,在人力、物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保障。社区教育的开展,大部分是无偿的,当地政府应该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此外在镇和街道层面的投入方面也严重不足,较好的镇和街道除场地设施的一次性投入外,社区教育活动的日常经费就很少,而且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至于城区各基层社区市民学校普遍反映经费难以落实,给社区教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社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除了县级予以投入外,街道、镇也应该给予基层社区教育工作一定的经费保障,并形成制度。

三、社区教育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培训面有待扩大。区社区学院成立以来,延续了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进修学校的学历教育的同时,也拓宽了一些培训内容。但总体来说,培训面尚不宽,且主要是政府推动的项目。社区教育从培训目标和内容来看,一部分是公益性的,即政府对市民提高文明程度、法制意识、综合素质要求的教育培训活动;另一部分则是公民为了提高自身学历、技能、专长、生活质量的培训,这一部分则应该引进市场机制,作一些有偿的服务。社区学院更要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深入企事业单位、深入基层、了解需求,搞好课程开发,搞好教育服务不断提高知名度。各镇街道社区学校除了大量开展面向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培训活动外,也应该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社区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教育服务。各基层市民学校则主要开展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活动,以提高市民的素质,促进辖区的文明建设。通过各层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扩大市民参与率。

四、加强对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领导。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建设学习型社会则要从创建学习型的组织起步。要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

促进我县各类人员和广大市民素质的提高。这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靠个别部门的努力是很难奏效的,县委、政府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我县去年也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是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对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在学习型组织创建作用的发挥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学习型机关创建方面。建议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增加区委领导成员,并出台不同部门、系统学习型组织创建的目标和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大指导检查力度为我区学习型城区的创建发挥应有的作用。

开展社区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典型推动,树立社区教育典型,善于总结整理社区教育的经验,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社区教育规律、特点,努力打造属于武平人自己的品牌社区,使社区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

第五篇: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提出的战略决策。当今人类社会无论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还是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则在于教育

与学习。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区在实施“两加快,一统筹”战略,建设大都市中心城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更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对于培育城区人文精神,提高城区品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近年来我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受到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2004年被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主要的工作和成绩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宣传理念,提高认识

2002年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共同策划举办了江干区社区教育论坛,邀请省、市专家作专题发言。区领导、各部门、镇、街道以及基层有关干部参加论坛,初步了解社区教育的概念及其意义,逐步引起重视。2003年部分街道社区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开展了社区教育节和社区教育宣传咨询活动。2004年区教育局与街道联手开展了大型广场社区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板报宣传、咨询活动、现场书画等多种形式,宣传理念,营造氛围。活动中有180多名专兼职和志愿者参加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参观。还在江干教育网建立了社区教育网页,宣传社区教育,报导社区教育信息和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先进事迹。通过这些活动和载体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区教育在我区上下渐入人心。

二、构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构建网络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2003年10月我区社区教育在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筹建并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社区学院定名为江干区社区学院(筹)。闸弄口街道、采荷街道、凯旋街道在此前后成立了社区学校。基层社区先后成立市民学校,至今全区49个基层社区成立市民学校41个。4个镇则依托成人文化学校,拓展社区教育的功能。全区46个村也均建立了村民学校,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三、建立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队伍

我区重视社区教育、成人教育队伍建设。已建立起由专职、兼职和志愿者三部分组成的干部师资队伍。目前全区有专职人员16名,其中区社区学院6名,各镇6名、街道4名。15名干部是由区教育局委派。1名由镇解决。兼职人员主要由各基层社区、村文教委员担任。目前社区文教委员49名,村文教委员46名,共计95名。2004年通过举办两期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提高了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其余是外聘的师资和志愿者,根据教育活动的内容需求,随时聘请参与工作。

四、制定政策文件,采取措施,推进工作深入发展

(一)近年来我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出台的文件如下:

2001年:

由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下发了《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2年:

区教育局下发了《江干区中小学参与社区共建、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实施意见》。

2003年:

1、区教育局向区政府报告申请社区教育专项事业经费并经同意按我区常住人口每年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

2、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江干区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

3、区教育局与文明办、民政局联合下发《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的评估认定的意见》,同时下发了《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评估细则》。

2004年:

1、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了《江干区关于加强社区教育工作,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召开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会议。

2、区教育局下发《关于社区教育券发放方法的通知》。

(二)为了贯彻落实有关文件,采取了以下一些举措1、2002年起,区教育局就分别对闸弄口、凯旋、采荷三个街道派出专职干部到街道承担基层社区教育的指导工作。从近两年半的工作来看,工作成效是明显的,在指导网络建设、活动开展、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收到一定的成效,也受到街道、社区的欢迎。

2、2002年起全区中小学场地等资源向社区开放。区教育局统一制作铜牌向社会公布,统一印制市民活动卡,大部分学校开放工作比较好,也受到市教育局的奖励。

3、加强对基层市民学校的管理。教育局统一印制社区教育工作台帐,规范基层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过程的记载和工作和小结,并通过例会,调研等形式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加强工作指导。2004年通过创示范市民学校活动并进行评估,评出十所首批区级示范市民学校,区教育局分别授予铜牌并予以5000元的奖励。这些措施的落实,在促

下载社区教育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教育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以下是一篇调研报告,欢迎大家浏览借鉴!党的十六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高瞻远......

    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武平县社区教育调研报告党的十七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提出的战略......

    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提出的战略决策。当今人类社会无论......

    社区教育调研报告(本站推荐)

    务培训班9期,360余名学员培训结业;举办“十万家庭网络行”培训,1997名市民通过培训结业;还举办了基层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等等。 各街道社区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也举办市民三......

    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武平县社区教育调研报告党的十七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提出的战略......

    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以下是一篇调研报告,欢迎大家浏览借鉴!党的十六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高瞻远......

    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提出的战略决策。当今人类社会无论......

    社区教育的调研报告

    关于长白新村社区教育的调研报告 ---卡地也·吐尼亚斯[摘要]:本调研报告介绍了上海市杨浦区长白新村社区(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基本情况。长白新村社区(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