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议论文写作如何叙例
议论文写作如何叙例
谨防“叙例”不当文体走样
2006年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特别强调“符合文体要求”。可阅卷时发现:为数不少的考生写议论文时,却写成了“观点+一二个精细描述的故事+结论”的三体合一的“杂文”——既像记叙文又像议论文,使文体走了样,成了《等级评分标准》中评估文章表达(满分20分)的第四档(6~0分)作文。究其因,是“叙例”不当,误把“叙例”当“记叙”。其实,记叙是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它叙述事件讲究生动、具体,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叙例是写议论文运用例证法时讲究的技巧,重在事实的列举,讲究以理服人,虽不排除生动形象,但更要求简练概括,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基于以上认识,写议论文时可学学以下三种“叙例”法,以保文体不走样。
一、剪裁舍弃法。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论据事例进行加工改造: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例如: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不能弹奏呢?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过乐谱说:“我来试试看。”于是,他坐上琴椅弹奏起来,当遇到那个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他便俯身弯腰向前埋头,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这个动作令海顿惊叹不已。
应当肯定,选择这个事例确能证明“打破常规的重要性”。但事例中的许多内容与论点无关,如莫扎特的出身、小时候的情况等,“叙例”时须毫不可惜地舍去;对莫扎特与海顿言行的生动形象的描述,也宜简练概括。下面的“叙例”可资参考:
莫扎特儿时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一次,他拿出自己写的一段曲子请老师弹奏。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海顿竟被键盘中间出现的一个音符难住。海顿断言任何人驳
二、挖掘增补法。“叙例”时不仅要学会裁剪,还必须学会根据论点的需要,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例如:
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如用这个事例证明“要善于抓住机遇”的论点运用挖掘增补法,可这样叙述: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典型。他十八岁在巴黎学法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时,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抓住它。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终生庆幸自己能抓住那次机遇。
三、概括排比法。就是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这种概括排比“叙例”,不仅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力量陡增。
如论证“转折中希望固守自己”,则可运用如下事例进行概括排比“叙例”:
也许孔明曾经指点江山,而最终只能“出师未捷身先死”;也许谭嗣同踌躇满志,而最终只能“去留肝胆两昆仑”;也许文天祥曾经壮志满怀,而最后只能“留取丹心照汗青”;也许刘兰芝曾经幸福异常,而最后只能“举身赴清池”。
可见,运用例证法写议论文,“叙例”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叙例”恰当,不仅文体“中规中矩”,而且为议例(紧扣论点对事例论据进行分析议论)铺平道路,为成功吹响前奏曲。
一、剪裁材料
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其语言的概括性,这也表现在对事例材料的叙述上。原始材料往往生动具体,篇幅较长,而议论文运用这些事例材料的目的只在于印证观点,说明道理,不是以形象动人,所以叙例时,应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论据事例进行加工改造: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例如: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不能弹奏呢?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过乐谱说:“我来试试看。”于是,他坐上琴椅弹奏起来,当遇到那个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他便俯身弯腰向前埋头,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这个动作令海顿惊叹不已。
应当肯定,选择这个事例确能证明“打破常规的重要性”。但事例中的许多内容与论点无关,如莫扎特的出身、小时候的情况等,“叙例”时须毫不可惜地舍去;对莫扎特与海顿言行的生动形象的描述,也宜简练概括。
二、挖掘增补材料
“叙例”时不仅要学会裁剪,还必须学会根据论点的需要,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可以达到一例多用的目的。
示例一: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如用这个事例证明“要善于抓住机遇”的论点运用挖掘增补法,可这样叙述: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典型。他十八岁在巴黎学法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时,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抓住它。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终生庆幸自己能抓住那次机遇。
示例二:被称为点子大王的何阳,1988年毅然辞去公职,并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揣着280元辞职金,办起了民营的技术研究所,专门给人咨询,出卖点子。曾为一个厂滞销的卫生筷提出在筷子上印上星期几,顿时使该筷子受到各大宾馆的青睐,何阳也一举成名,获得了40万元的营利提成。
这个材料可以证明以下观点:
1、金有价,知识无价。侧重“他一点子获利40万元”等内容。
2、敢于创造,敢于求新,才能出奇制胜。侧重“他让某厂在筷子上印上星期几,使筷子变滞销为受到客户的青睐”等内容。
3、年轻人要有大胆地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和自信心。侧重“他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揣280元辞职金毅然‘下海’”等内容。
三、整合材料
可以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这种概括排比“叙例”,不仅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力量陡增。
如论证“转折中希望固守自己”,则可运用如下事例进行概括排比“叙例”:
也许孔明曾经指点江山,而最终只能“出师未捷身先死”;也许谭嗣同踌躇满志,而最终只能“去留肝胆两昆仑”;也许文天祥曾经壮志满怀,而最后只能“留取丹心照汗青”;也许刘兰芝曾经幸福异常,而最后只能“举身赴清池”。
四、没有合适的论据时怎么办
在考试时,当我们由于种种原因一时没有论据似乎只好望文兴叹的时、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乱写一通,而是要想办法做巧妇,做无米之炊。
(一)、以类代个
无中生有
当作文没有合适的论据或一时想想不起好的论据时,不如用类型来代替个体,将某一类人物行为共同点结合起来,按照主题的要求,把一些人的事迹当作大家的事迹来写,会有很好的效果。例: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咒骂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会正视社会上的毒瘤„„(2003江苏高考江分作文《放下情感的叶子》)
(二)、以喻代例
飞扬文采
当你觉得论据“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时候,不妨以比喻来代替事例作为论据使用,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征服阅卷老师。例:也许腊梅讨厌冬风的肆虐与无忌,却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许鱼儿讨厌巨浪的汹涌与狰狞,却依然与巨浪为伴,成全生命的真谛;也许落叶对这个天地无比依恋,然而,当秋风吹来时,它依然飘落,告别那片美好的世界,成全明年即将萌发的新芽……(2003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
(三)、立足课本
就地取材
当你在考试中“寻寻觅觅”却两手空空时,不妨“回首”课本,说不定论据“却在灯火阑珊处”。
例: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事。是您,鲁迅先生!沧海横流,您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您是永远不倒的猛士!壮哉,您是千千万万人心中的巨人。(200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士!》)
(四)、现身说法
置身其中
当我们无论据或无好的论据时,不妨从“我”身上挖掘素材。因为“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的一个缩影,一个了望千变万化的社会的“窗口”,一个洞察社会错综交织的现象的“平台”,一个容纳宇宙万象的“细胞”。将自己这个活生生的人拿来作为说理的材料,我的经历也就反映了这个事理的脉络走向。同时,当我进入到说理的内里后,我们的文字就具备了一种令读者信赖的真实。我们在说事的过程中也就与读者建构了对话与共鸣的亲和力。当然,我的进入不是随意的,而要充分考虑我的行为是否与话题给定的内涵的意旨很好地统合起来。
一、剪裁材料
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其语言的概括性,这也表现在对事例材料的叙述上。原始材料往往生动具体,篇幅较长,而议论文运用这些事例材料的目的只在于印证观点,说明道理,不是以形象动人,所以叙例时,应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论据事例进行加工改造: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例如: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不能弹奏呢?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过乐谱说:“我来试试看。”于是,他坐上琴椅弹奏起来,当遇到那个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他便俯身弯腰向前埋头,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这个动作令海顿惊叹不已。
应当肯定,选择这个事例确能证明“打破常规的重要性”。但事例中的许多内容与论点无关,如莫扎特的出身、小时候的情况等,“叙例”时须毫不可惜地舍去;对莫扎特与海顿言行的生动形象的描述,也宜简练概括。
二、挖掘增补材料
“叙例”时不仅要学会裁剪,还必须学会根据论点的需要,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可以达到一例多用的目的。
示例一: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如用这个事例证明“要善于抓住机遇”的论点运用挖掘增补法,可这样叙述: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典型。他十八岁在巴黎学法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时,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抓住它。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终生庆幸自己能抓住那次机遇。
示例二被称为点子大王的何阳,1988年毅然辞去公职,并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揣着280元辞职金,办起了民营的技术研究所,专门给人咨询,出卖点子。曾为一个厂滞销的卫生筷提出在筷子上印上星期几星期几,顿时使该筷子受到各大宾馆的青睐,何阳也一举成名,获得了40万元的营利提成。
这个材料可以证明以下观点:
1、金有价,知识无价。侧重“他一点子获利40万元”等内容
2、敢于创造,敢于求新,才能出奇制胜。侧重“他让某厂在筷子上印上星期几星期几,使筷子变滞销为受到客户的青睐”等内容
3、年轻人要有大胆地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和自信心。侧重“他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揣280元辞职金毅然„下海‟”等内容
练习试用以下论据证明“忘记与铭记”、“责任”、“习惯”这三个观点。不少于200字。
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牵线搭桥
——浅谈议论文写作中论据的“阐释”问题
议论文的写作中,论据的“阐释”,看似件轻松的粗事;实际却是件细腻的精心活计,是件极显写作者功力的非缜密思维不可的精活儿。
论据的“阐释”,就要善于巧妙地对论证过程中所援引的“材料”(论据),处理好引用前的“引渡”、引用中的“角度”、引用后的“析渡”;用个比喻说法,就是要对“论据”做好“牵线搭桥”的工作。
议论文以理服人,是要“摆事实”“讲道理”的。而“事实”怎么个摆法,是大有讲究的。我们都有体会,一个“事实”并非只能证明一个“观点”;“事实”就像一面多棱镜,你晃动这面“多棱镜”,不同的侧面反射出的光线光亮就不尽相同了,尽管捏在你手中的却始终是那面镜子。明乎此理,我们在议论文中“摆事实”,就要十分重视“叙例”的角度——瞄准论点叙述“例子”;按论证论点的需要来剪裁“例子”,来调整好摆放“例子”的方位角度,确保“例”中含“理”,让读者见“例”而明“理”。所以,议论文中不必用大量的“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的,取胜之道并非在“量”上,而是在“质”上——援引之“例”足以论证你的观点。一般来说,考场作文用上两个“例”便可以了,最好是使用一个“例”,这样就从客观上迫使你非深入细致地研究剖析这个仅有的“例”不可了,就可以强制你不得不切割分解此“例”而加以经济地使用。
关于“叙例”,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千万不要“描述”例子,而要“评述”例子。我们有些人在议论文写作中“叙例”论证,往往津津于描述事实论据,造成在议论文的框架内夹一个记叙描写的“大肚子”,写出篇不议不叙的“四不像”。
以上说的是议论文中摆事实时引例中的“角度”问题,下面说说引例前的“引渡”和引例后的“析渡”问题。我们都明白,议论文中的叙述是“为议而叙”。有的时候,你不能硬梆梆地提出一个“论点”,然后摆出一个“事例”论据,就算万事大吉了;因为不管你如何注意“叙例”的角度,“论点”和“论据”之间总会有些“罅隙”。此时,我们就必须做好两者之间的“焊接”工作,即要在“论点”提出后,写上一点“引渡”文字——就像为大桥的“主桥”架设一段“引桥”似的——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事实论据的叙述上去。
有些“例子”,内涵极其丰富,可论证的“论点”特别多。引用这样的“事实论据”,不仅需要引例前的“引渡”,往往还需要引例后的“析渡”——阐释事例中的某一个指向的“理”,将“论据”和“论点”焊接为一个浑然的整体。
这样的“阐释”工作,不仅运用“事例论据”需要,运用“事理论据”同样也需要。一些名言警句、古谚俗语,往往用意象来表达意思的,其内涵也极为丰富,蕴含的道理并不是“唯一”的。此时,你在某篇文章里引用某句名言,你不得不借助于“阐释”,将“引语”的内涵引导到你在此要表达的“论点”上去。
我们平时写作议论文,尽管论点明确,论据也充分,但总感觉隔靴搔痒不尽达意,很有可能你的“阐释”工作没有做好,至少是还没有做到位。
第二篇:议论文如何叙例开课教案
议论文如何“叙例”
课前检测
1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议论文选例的要求有:
1、选例要围绕论点;
2、选例要真实;
3、选例要典型;
4、选例要新颖。议论文选例的要求有:1 叙例简洁;2 叙例紧扣论点;3 理清逻辑关系,遵循古今中外的顺序。
(导入)(刚才我们看到了古人对一些事情所发表的看法,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以议论为主的文章——议论文,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不能将议论文的所有问题讲解清楚,我们选其中的一个点——叙例来讲。应该说在语言表达中,段落是至关重要的。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写好一篇。不重视段落的训练,这是不少学生写不好文章的重要原因。所以今天我们在同学们已经会选例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如何叙例的问题。
学习目标
1、明确议论文述例的基本要求,并能按要求述例;
2、掌握议论文述例的技巧以及懂得运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存在问题
请指出下列的叙例存在的主要问题。
例1:“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这是2012感动中国人物为陈家顺设计的颁奖词。他本是局长,可为什么变身为民工“卧底”?因为农民反映外出打工遭遇的情况和听来的不一样,他便自愿去做卧底打探虚实,他站在民工的角度上,为农民办实事。在当民工期间他做过许多工作,只要一有好工作他便介绍给其他民工,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富裕。(叙述206字)陈家顺真正做到了站在他人角度,为他人着想,他是一个好局长,感动了人民,感动了中国。《为他人着想》 存在问题一:叙例啰嗦。
例2:从个人的方面讲,换位思考能减少双方之间的矛盾,达成共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战国信陵君门下食客三千。其中有一位名叫申茂的人,开始时他住下室,吃粗粮和冷水。他便对人说:“为什么我要住在下室,吃粗粮喝冷水?”信陵君听来便安排他进入中室,他又说:“为什么我吃不到肉喝不到酒,睡在木床上呀?”信陵君听了便安排进
上室。他又说:“为什么我要穿布衣,外出要步行呀?”信陵君听了忍无可忍,命人将他
赶了出去。不久,众门客们便陆续告辞离开,信陵君这才悔悟,立即命令将各室一样布置,连自己也不例外。于是门客们有陆续回来了,三千门客相互交流去不争斗,无论才能高低
都有机会展现。(叙述238字)正是换位思考早就了这种和谐的合作。
存在问题:(叙例啰嗦)未扣论点
板块二探究与实践
记叙是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它叙述事件讲究生动、具体,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叙
例是议论文写作运用例证法时的一种方法,重在事实的列举,讲究以理服人,虽不排除生
动形象,但更要求简练概括。所以写作议论文时,应注意“叙例”之法。
方法一剪切舍弃法
(一)请根据论点的需要,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
例3: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
不能弹奏呢?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
什么样的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
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过乐谱说:“我来试试看。”于是,他坐上琴椅弹
奏起来,当遇到那个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他便埋头,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这个动作令海顿惊叹不已。
(选择这个事例确能证明“打破常规的重要性”。但事例中的许多内容与论点无关,如莫
扎特的出身、小时候的情况等,“叙例”时须毫不吝惜地舍去;对莫扎特与海顿言行的生
动形象的描述,也宜简练概括。)
可修改为: 莫扎特儿时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一次,他拿出自己写的一段曲子请老师弹奏。当两
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海顿竟被键盘中间出现的一个音符难住,海顿断言任何人也弹不出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着弹奏,当遇到键盘中间的那个音符时,打破用手弹奏的常规,灵活地
用鼻子奏响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做法,让海顿赞叹不已。
思考:修改前和修改后有何不同?修改后分共3层,这3层分别叙述了什么内容?
总结:(对修改前的材料进行了删减。引述事例一般要用几句话,内容要围绕论点)交代
人物的基本状况+行动+行动的结果。(Who+What+How)(强调:须围绕观点/扣题)
(剪切舍弃法)
实战1:请口头修改例1。
农民外出打工经常遇到遭遇的情况和听来的不一样的事情,陈家顺作为局长深知为官
就得为民做主,为民着想。(who)因此他放下局长的架子,处处为自己服务的对象着想,自己先去卧底,打探虚实。(what)这种为人民着想的实际行动,为当地外出打工的农民找
到了一份又一份的好工作,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赞誉。(how)
(140字)
方法二挖掘增补法
因为有的材料不能直接证明论点,为了更准确充分地证明论点,还必须根据论点的需
要,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
例4: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
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
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如果用这个事例证明“要善于抓住机遇”的论点该如何叙例呢?
可叙述为: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典型。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
上流社会的晚会。当时,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抓住
它。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
代著名科幻小说家。
思考:修改前和修改后有何不同?修改后的文段分为4层,其中2—4层分别叙述了什么
内容?
总结:对原材料进行了增补。引述事例一般要几句话,内容要围绕分论点,交代人物的基
本状况、行动和行动的结果。(Who+What+How)(强调:须围绕观点/扣题)
实战2:请修改例2。
信陵君拒绝了“贪得无厌”的申茂的请求,却落得个门可罗雀的、门客纷纷离去的结
局。(who)面对问题,他没有急躁,而是站在门客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此时,他深刻感受
到了被区别对待的屈辱,理解了申茂。(what)于是他立即命令将各室一样布置,连自己也
不例外,门客们又陆续回来了,到处是一派和谐的景象。(how)(133字)
方法三概括排比法
就是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
这种概括排比“叙例”,不仅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例5:论证“追赶心中的太阳”: 追逐心中的艳阳,需要对理想的执着。就像徐霞客立志游览全国名迹,于是留下《徐
霞客游记》;就像李时珍想解救病人,于是以身涉险,留下《本草纲目》;就像司马迁想为
后世留下历史借鉴,于是在阴暗的狱中书写出伟大的《史记》……
实战3:依据需要补全最后一个事例。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
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志在报国,投笔从戎,面对匈奴从容不迫,沉稳冷静,不教胡马度
阴山;林则徐志在禁烟,斩钉截铁,面对洋人不卑不亢,稳中含刚,让洋人胆战心寒。毛
泽
东。
(沉稳从志而来——毛泽东志在救国,团结民众,面对日寇毫不畏惧,足智多谋,让日寇
闻风丧胆。毛泽东志在兴国,坚定不移,面对反革命毫不退让,沉着睿智,不让反动派野
心得逞。)
方法四对比叙例法
例6:爱可以温暖一切,感染一切,但过度的爱便成了溺爱,成了毁灭,它可以淹没一个
人的前程,断送一个人的命运。商纣王爱他的美姬,爱得缠绵悱恻,爱得死去活来;爱得
将臣子的心挖出来博她一笑,爱得怒斥百姓,无所作为。相反,赵太后也疼爱长安君,但
她最终明白,真正的疼爱,不应只“尊其位,丰其物,藏于室”,“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
以自托于赵?”所以她任触龙使之,质长安君于齐,最终赢得众人的信任与佩服。
实战4:依据以上方法在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身材矮小的晏子,智慧过人,出语不凡,他是美的;双腿残疾的孙膑,用兵如神,兵
法传世,他也是美的。相反,(相反,衣着华贵的慈禧太后,祸国殃民,背负了千古罪人的骂名;标榜高贵的德国纳粹,滥杀无辜,对犹太人犯下滔天罪行,遭到国际社会谴责;名牌傍身的郭美美,虚度人生竟
然在网上炫富,让网友鄙视。)
板块三 小结
议论文如何“叙例”
方法一方法二挖掘增补法
方法三概括排比法
方法四对比叙例法
(紧扣论点)
课后练习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珍惜它。有
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
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
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
装饰,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拟一个标题,运用所学的方法写一则
事例论据。
【写作指导】
1: 弓虽笨重,但能射得又远又准;雕上行猎图后,弓变得华美了,但却失去了实用价值。真
正的美在于实用价值,不事雕琢的朴素人生照样绽放生命华彩。:由黑檀木制成的弓笨重,外观毫不出色,一点也不美,这是它形式上的缺憾,但它功能好,这是它本身价值的体现,内在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
一、立意角度
猎人角度:苛求与失去、完美也要适度、重其本质、轻其形式、顺其本性、莫让爱水横流、弓的角度:真实最美、去掉装饰,追求本质,华而不实与实而不华
事件角度:追求生命的本色、完美无需装饰
素材链接
素材1: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珠宝)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了这个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
(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警示世人,不要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素材:2:今年44岁的张女士(化名)体形并不算胖,体重60公斤。看到周围的朋友在整形美容医院做过抽脂减肥手术后体形变得苗条,十分动心。6月18日,张女士瞒着家人,由同事陪同来到广州某整形美容医院做抽脂手术。“当时一次性地抽了两只手臂、腹部和两条大腿的脂肪。”张女士回忆,当时医生说手术很成功。但没想到,术后第二天早晨,张女士起床去洗手间时,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主任高友山副主任医师介绍,当时张女士送到医院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瞳孔散大,对光无反射,被送入ICU救治,进行了辅助通气、保护脑细胞及升压等治疗。
随后张女士出现了多器官损害:出现了急性肾衰、心衰、肝功能不全以及凝血障碍。高友山评价,如此严重的病情,一般来说,生还的机会不到30%,但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患者还是奇迹生还了。
据高友山介绍,张女士出现的是“脂肪栓塞综合征”,即脂肪被抽吸后,脂肪细胞被破坏后脂肪细胞中的脂肪滴,顺着被破损的小静脉进入血液,造成脏器栓塞,导致生命出现危险,它的出现与抽脂面积过多有一定关系。
(当今社会,一些女子为了追求容貌娇美俏丽,身材曲线迷人,不惜重金去做整容、抽脂手术,结果被毁容或危害了身体健康,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
第三篇:议论文之学会叙例
议论文之学会叙例(教师版)
学习目标:学会在议论文中使用事实论据 学习过程:
一、评一评
一学生以“挫折磨砺人生”为分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思考一下,有没有问题?
材料1: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他的丈夫居里先生因为车祸不幸去世,这给居里夫人带来了家庭和事业上的双重打击。在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后,居里夫人虽然内心万分悲痛,但她以坚强的意志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于是她更加起早贪黑,勤奋工作,经过数千次实验,她终于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并且,她放弃了对镭的专利权的申请,将镭的提炼方法无偿公布于世,更显示出了她高尚的品德。在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唯一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点评:①语言啰嗦
② 有些话与中心没有关系。“并且,她放弃”这句话与中心没有关系
③叙述之后缺少对论据的分析(以叙代议)不能围绕论点进行恰当的分析
—— 使用论据常见的问题 小结:议论文论据的使用原则 :
①叙述论据语言要简洁
②论据的叙述要扣住中心
③叙述论据之后要有分析说理的文字
二、方法总结及运用:
(一)原则一: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练一练 :
材料2: 如果我们用下面的例子来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该怎样叙述呢?
①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②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
③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和了极大的威力,旁人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 ④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我成功了”。
⑤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参考叙例
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茍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的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方法总结
1、不熟知的事例,叙事应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切忌描写、面面俱到。
2、熟知的事例,“一言以蔽之”。
(二)原则二: 叙述材料要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
材料3:下面这则材料可以提炼出哪些论点?如果我们用这则材料来证明这些不同的论点,叙述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达·芬奇十四岁那年,到佛罗伦斯拜著名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弗罗基俄是位很严格的老师,他给达.芬奇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画鸡蛋。开头,达·芬奇画得很有兴致,可是以后第二课,第三课......老师还是让他画鸡蛋,这使达·芬奇想不通了,小小的鸡蛋,有甚么好画的?有一次,达·芬奇问老师:“为甚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诉他:“鸡蛋,虽然普通,但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角度不同,投来的光线不同,画出来也不一样,因此,画鸡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画笔能圆熟地听从大脑的指挥,得心应手,才算功夫到家。”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很受启发。他每天拿着鸡蛋,一丝不苟地照着画。一年,二年,三年......达·芬奇画鸡蛋用的草纸,已经堆得很高了。他的艺术水平很快超过了老师,终于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参考论点及叙例
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如果要用它论证“基础重要”,我们就要从达芬奇的角度去述料,谈他认识到基础的重要,如何苦练画蛋基本功,以及画蛋与他后来成才的关系;如果要用它论证教师的引导作用,我们就要从达芬奇老师的角度去述料,谈他如何引导,如何教学有方,以及他的引导与达芬奇成才的关系。小结:
同一材料可以提炼不同的论点,同样也可论证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叙述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
练习
(一)我们可以用这则材料来证明哪些论点?“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者见之,挈妻子而去。”(《庄子》)
参考论点:
1、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2、人贵有自知之明。
3、要救人于危难之中。
练习
(二)读材料,提炼论点,然后根据论点灵活剪裁材料。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曹刿论战》)参考叙例一:
论点: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叙例: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者”一类,即无职无权。但他关心国家命运,在齐国军队来进犯自己的国家之际,他不放心让那些“肉食者谋之”,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入见”鲁庄公,阐述自己的战略主张,从而使鲁国以弱胜强。(从曹刿的角度)参考叙例二:
论点: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叙例: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事,当时平民百姓要见国君,参与商量国家大事,似乎还是很容易的。曹刿和他同乡说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对鲁国统治者的尖刻的批评,但也没有遭到“穿小鞋’’的打击报复。相反,鲁庄公还诚心诚意地请教曹刿,并按曹刿的正确意见发布军令,确实是很有民主气度的。可见,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参与的民主环境。如果曹刿贸然找上门去,却被一顿军棍轰出来,也就不会有什么求见论战之事了。(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参考叙例三:
论点:位卑者末敢忘忧国。叙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曹刿的那个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现代化建设,那就有愧于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从乡人角度)
练习
(三)分析下面三则材料作为论据的异同:
①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
③鲁迅先生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在《自题小像》中的两句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
参考分析:上述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诗作,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但是作为论据来说.这三个材料蕴含的主旨是有着细微差别的:
①中表明的是渴望光复大地的爱国思想;
②中反映的是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③中揭示的是立志为国出力、报效祖国的革命献身精神。这种差别从所引的诗句和材料的语言表述中可辨析出来。
因此,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应用①;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应用②;如果侧重于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则应用③。)
总结:议论文如何使用事实论据?
简:简明扼要,惜墨如金
扣:灵活裁剪,有的放矢
析:论点论据,水乳交融
实战演练:
围绕“为别人喝彩”这个话题,以“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为论点,用简洁的文字,把下面材料作为论据叙述出来,并在叙述文字后补上一段说理的文字。
材料:那是一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捡到一本《现代人》杂志,他翻了翻,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没有名字,是个小辈,而屠格涅夫十分欣赏,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告诉作者的姑母,他很欣赏这位作者,希望他继续创作,作者知道后,非常高兴,努力地创作,他明白,得到大师的喝彩是多么的不易,而这个作者,就是后来人们都知道的伟大艺术家和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精神,放下自己的地位,与人亲近,会发现这个世界很美好。
材料2参考叙例:
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茍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的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材料3参考论点及叙例:
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如果要用它论证“基础重要”,我们就要从达芬奇的角度去述料,谈他认识到基础的重要,如何苦练画蛋基本功,以及画蛋与他后来成才的关系;如果要用它论证教师的引导作用,我们就要从达芬奇老师的角度去述料,谈他如何引导,如何教学有方,以及他的引导与达芬奇成才的关系。练习
(一)参考论点:
1、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2、人贵有自知之明。
3、要救人于危难之中。练习
(二)参考答案: 参考叙例一:
论点: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叙例: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者”一类,即无职无权。但他关心国家命运,在齐国军队来进犯自己的国家之际,他不放心让那些“肉食者谋之”,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入见”鲁庄公,阐述自己的战略主张,从而使鲁国以弱胜强。(从曹刿的角度)参考叙例二:
论点: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叙例: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事,当时平民百姓要见国君,参与商量国家大事,似乎还是很容易的。曹刿和他同乡说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对鲁国统治者的尖刻的批评,但也没有遭到“穿小鞋’’的打击报复。相反,鲁庄公还诚心诚意地请教曹刿,并按曹刿的正确意见发布军令,确实是很有民主气度的。可见,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参与的民主环境。如果曹刿贸然找上门去,却被一顿军棍轰出来,也就不会有什么求见论战之事了。(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参考叙例三:
论点:位卑者末敢忘忧国。叙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曹刿的那个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现代化建设,那就有愧于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从乡人角度)练习
(三)参考答案
上述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诗作,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但是作为论据来说.这三个材料蕴含的主旨是有着细微差别的:
①中表明的是渴望光复大地的爱国思想;
②中反映的是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③中揭示的是立志为国出力、报效祖国的革命献身精神。这种差别从所引的诗句和材料的语言表述中可辨析出来。
因此,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应用①;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应用②;如果侧重于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则应用③。)
第四篇:议论文叙例析例教师版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训练
(三)【训练目标】
了解如何什么是议论文的标准语段。了解如何通过分析事例来论证观点。【方法指津】
写好议论文的因素很多,恰当地使用论证方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生写作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当属例证法,要用好它一般需要把握住选例、用例、叙例、析例这几个环节。这其中,许多同学感觉最难处理的还是叙例和析例,不知从何入手,因而造成文章的认识不深刻,说理不透彻。
同学们往往在绞尽脑汁地找出事例后,以为万事大吉,缺乏对材料的分析,或者是对材料分析不到位、不透彻。事实上析例环节是事例运用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在议论文中,议论无疑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事与理的相互结合,呼应和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
一、病文诊断
语段一:(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误区:堆砌材料,缺乏分析。
语段二:(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们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可见,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误区:以叙代议,详略不当。
二、什么是标准语段?
如:向前再跨一步,能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观点句)跨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促成质变的必要保证。唯有不懈地跨越,才能攀登理想之巅峰。(阐释句)诺贝尔就是这样一个跨跃主义者。几百次的实验,几百次的失败并没有动摇诺贝尔虔诚的渴望。在他最后一次失败的考验下,他向前再跨了一步。终于,他成功地研制出炸药。(材料句)他的这一壮举不仅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还获得了万世的美誉。然而,人们在对其顶礼膜拜之余可否想过他那毫不犹豫的最后一步?倘若那一刻意志动摇,历史恐怕得就此改写。(分析句)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而奋斗,也许你遍洒汗水却颗粒无收,但请你坚定地再跨一步,梦想终究会实现。(结论句)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由论点到例子的过渡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三、如何写好语段
(一)、叙例。
1.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同样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
议论文的例子,不同于记叙文的例子:议论文的例子是为了服从论点的需要;而记叙文的例子是为了诠释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是文章的主体。因此,后者讲究具体生动,而前者只能是概括表述。例子过分讲究具体生动,则会使议论文带着强烈的叙述文色彩,如此则会冲淡说理功能,老师也就会认为文章议论单薄。
如:《向前再跨一步》的片段:
(1)惨无人道的宫刑没有阻止司马迁向前再跨一步。他,衔冤负屈,忍辱负重,终于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信史。
(2)一朝向圣,然而最终却被“且去填词”打得遍体鳞伤,报国无门,空有满腹才华,独自心伤。柳永,水井旁的柳永,因此而跨出“入仕”的囚笼,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跨进新的天堂,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在那里,他整日与诗为伴,与歌为伍,其乐无穷。
2、叙述材料要有侧重点
引用论据的目的在于说理,这决定了论据的目的性、简明性、概括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叙述材料时,要把握好侧重点,剔除与论点无关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若叙述过细,则显得拖泥带水,杂乱无章,甚至会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
同一材料可以提炼不同的论点,同样也可论证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述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例如,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如果要用它论证“基础重要”,我们就要从达芬奇的角度去述料,谈他认识到基础的重要,如何苦练画蛋基本功,以及画蛋与他后来成才的关系;如果要用它论证教师的引导作用,我们就要从达芬奇老师的角度去述料,谈他如何引导,如何教学有方,以及他的引导与达芬奇成才的关系。当堂训练:选择一个角度重新阐述以下事例。
贝利从小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就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等练习,有一天,一个足球教练发现他很有天赋,就送给他一个足球,后来又对贝利进行专业训练,经过努力,贝利终于成为一代球王。(1)逆境出人才
一提起贝利无人不知,可有谁知道鼎鼎有名的贝利小时候家境贫寒,竟然买不起他心爱的足球,只能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来当成足球来进行练习,对球王贝利来说,逆境不但没有消蚀其斗志,反而成为激励他奋斗的动力,看来,只要心中有了目标和动力,逆境就是人才成长之摇篮。(2)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
球王贝利从小家境贫寒,尽管他爱足球,但连心爱的足球都买不起,只能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等来代替,后来,多亏一位教练无意中发现了小球王的天分,送给他足球,指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点他,最终对他进行专门培训,终于将他造就成一代球王,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假如不是有了教练这个伯乐,也许贝利这匹千里马,也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了。
(二)、析例
1、为什么要分析事例? 分析事例就是对所举的事例进行分析议论,阐明事例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使事例与论点水乳交融。事实上,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例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
2、怎样分析事例?
(1)因果分析法 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如: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材料句)为什么他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呢?还不是因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 ”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分析句)可见,知识就是力量。(结论句)
(2)假设论证法 针对着上面所举的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常用“假设„„情况会怎样呢?”引出与所举事例相反的情况展开论述。
如:为了证明“立志”的重要性引用了王羲之练字的事例。
王羲之9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洗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正因为他从小立下了苦练书法,才会成为一代书法家。
(3)正反对比法 根据所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材料作对照分析,通过比较,突出阐发的事理。
如: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世界著名文豪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马的。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4)类比论证法 用“无独有偶„„”或“惊人相似的是„„”引出性质类似的材料,然后把它们加合起来,分析其共同属性。它能增加文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如:毛主席在领导人民争取解放自由的斗争中,能运用马列主义作指导,来更好地进行斗争。但他也能跳出马列主义,仔细研究中国的现实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带领人民走向胜利。革命如此,人生有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想问题、做事情、经营生活、打拼事业时,都要能入得其内;一旦出了问题,又要能“出乎其外”,在调整、反省中前进。
四、当堂训练
1、原文段:(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修改: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他们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正是这贫瘠的土壤使他们顽强生长,坚忍不拔,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成功之花。由此看来,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向上,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2、原文段:(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们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可见,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修改:
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面对失败,诺贝尔依然坚持不懈,每次他都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取得—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失败固然会给人带来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获;它既向我们指出工作中的错误缺点,又启发我们逐步走向成功。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第五篇:议论文叙例析例教师版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之叙例议例学案(2)
编写人:岳成坤
使用时间:2015/9/18 【训练目标】
了解如何什么是议论文的标准语段,掌握标准议论段的写法。了解如何通过分析事例来论证观点。
【方法指津】
写好议论文的因素很多,恰当地使用论证方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生写作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当属例证法,要用好它一般需要把握住选例、用例、叙例、析例这几个环节。这其中,许多同学感觉最难处理的还是叙例和析例,不知从何入手,因而造成文章的认识不深刻,说理不透彻。
同学们往往在绞尽脑汁地找出事例后,以为万事大吉,缺乏对材料的分析,或者是对材料分析不到位、不透彻。事实上析例环节是事例运用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在议论文中,议论无疑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事与理的相互结合,呼应和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
一、病文诊断
语段一:(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误区:堆砌材料,缺乏分析。
语段二:(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们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可见,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误区:以叙代议,详略不当。
二、什么是标准语段?
如:向前再跨一步,能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观点句)跨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促成质变的必要保证。唯有不懈地跨越,才能攀登理想之巅峰。(阐释句)诺贝尔就是这样一个跨跃主义者。几百次的实验,几百次的失败并没有动摇诺贝尔虔诚的渴望。在他最后一次失败的考验下,他向前再跨了一步。终于,他成功地研制出炸药。(材料句)他的这一壮举不仅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还获得了万世的美誉。然而,人们在对其顶礼膜拜之余可否想过他那毫不犹豫的最后一步?倘若那一刻意志动摇,历史恐怕得就此改写。(分析句)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而奋斗,也许你遍洒汗水却颗粒无收,但请你坚定地再跨
一步,梦想终究会实现。(结论句)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由论点到例子的过渡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三、如何写好语段
(一)、叙例。
1.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同样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
议论文的例子,不同于记叙文的例子:议论文的例子是为了服从论点的需要;而记叙文的例子是为了诠释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是文章的主体。因此,后者讲究具体生动,而前者只能是概括表述。例子过分讲究具体生动,则会使议论文带着强烈的叙述文色彩,如此则会冲淡说理功能,老师也就会认为文章议论单薄。
如:《向前再跨一步》的片段:
(1)惨无人道的宫刑没有阻止司马迁向前再跨一步。他,衔冤负屈,忍辱负重,终于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信史。
(2)一朝向圣,然而最终却被“且去填词”打得遍体鳞伤,报国无门,空有满腹才华,独自心伤。柳永,水井旁的柳永,因此而跨出“入仕”的囚笼,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跨进新的天堂,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在那里,他整日与诗为伴,与歌为伍,其乐无穷。
2、叙述材料要有侧重点
引用论据的目的在于说理,这决定了论据的目的性、简明性、概括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叙述材料时,要把握好侧重点,剔除与论点无关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若叙述过细,则显得拖泥带水,杂乱无章,甚至会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
同一材料可以提炼不同的论点,同样也可论证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述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例如,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如果要用它论证“基础重要”,我们就要从达芬奇的角度去述料,谈他认识到基础的重要,如何苦练画蛋基本功,以及画蛋与他后来成才的关系;如果要用它论证教师的引导作用,我们就要从达芬奇老师的角度去述料,谈他如何引导,如何教学有方,以及他的引导与达芬奇成才的关系。当堂训练:选择一个角度重新阐述以下事例。
贝利从小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就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等练习,有一天,一个足球教练发现他很有天赋,就送给他一个足球,后来又对贝利进行专业训练,经过努力,贝利终于成为一代球王。(1)逆境出人才
一提起贝利无人不知,可有谁知道鼎鼎有名的贝利小时候家境贫寒,竟然买不起他心爱的足球,只能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来当成足球来进行练习,对球王贝利来说,逆境不但没有消蚀其斗志,反而成为激励他奋斗的动力,看来,只要心中有了目标和动力,逆境就是人才成长之摇篮。(2)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
球王贝利从小家境贫寒,尽管他爱足球,但连心爱的足球都买不起,只能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等来代替,后来,多亏一位教练无意中发现了小球王的天分,送给他足球,指点他,最终对他进行专门培训,终于将他造就成一代球王,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假如不是有了教练这个伯乐,也许贝利这匹千里马,也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了。
(二)、析例
1、为什么要分析事例? 分析事例就是对所举的事例进行分析议论,阐明事例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使事例与论点水乳交融。事实上,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例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
2、怎样分析事例?
(1)因果分析法 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如: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材料句)为什么他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呢?还不是因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 ”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分析句)可见,知识就是力量。(结论句)
(2)假设论证法 针对着上面所举的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常用“假设„„情况会怎样呢?”引出与所举事例相反的情况展开论述。
如:为了证明“立志”的重要性引用了王羲之练字的事例。
王羲之9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洗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正因为他从小立下了苦练书法,才会成为一代书法家。
(3)正反对比法 根据所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材料作对照分析,通过比较,突出阐发的事理。
如: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世界著名文豪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马的。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
(4)类比论证法 用“无独有偶„„”或“惊人相似的是„„”引出性质类似的材料,然后把它们加合起
来,分析其共同属性。它能增加文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如:毛主席在领导人民争取解放自由的斗争中,能运用马列主义作指导,来更好地进行斗争。但他也能跳出马列主义,仔细研究中国的现实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带领人民走向胜利。革命如此,人生有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想问题、做事情、经营生活、打拼事业时,都要能入得其内;一旦出了问题,又要能“出乎其外”,在调整、反省中前进。
四、当堂训练
1、原文段:(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修改: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他们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正是这贫瘠的土壤使他们顽强生长,坚忍不拔,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成功之花。由此看来,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向上,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2、原文段:(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们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可见,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修改:
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面对失败,诺贝尔依然坚持不懈,每次他都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取得—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失败固然会给人带来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获;它既向我们指出工作中的错误缺点,又启发我们逐步走向成功。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