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dsp技术论文
-
DSP技术论文读后感
DSP技术引领数字生活
学号:200883061姓名:胡淦班级:08信工二班DSP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20世 -
DSP论文感想
论文感想 汽车防撞雷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涉及到雷达技术、毫米波技术、 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领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 项前沿技术,能有
-
DSP控制器原理及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 DSP控制器原理及技术 院(系)名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名称学号时间实验报告 自动化学院 2014年6月 : ::: : 1 课内实验 3.1 CCS入门 3.1.1 CCS 入门实验 1(CCS 使用) 3.
-
DSP技术实验指导书
一 基础实验:CCS 的使用与简单应用程序的调试 1.1 实验目的 1. 熟悉 CCS 集成开发环境,掌握工程的生成方法; 2. 熟悉 SEED-DEC5416 实验环境; 3. 掌握 CCS 集成开发环境的调试方
-
DSP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DSP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学 时: 2 周 编写人:刘伟春 审定人:余建坤 何海浪 一、 本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为电子
-
DSP系统程序设计论文
近年来,计算机产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发展表现得尤为明显。DSp芯片制造商和DSp板开发商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开发出多DSp结构的产品来满足这种需求。通常的DSp
-
DSP小论文(全文5篇)
基于DSP的电能参数实时动态显示设计 摘要:电能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二次能源"电能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用电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因此实现电能参量的动态显示,以便实时对电能质量进行监
-
现代DSP技术及应用课程总结报告[本站推荐]
电 子 信 息 学 院 现代DSP技术及应用 课程总结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时 间 段 完成日期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摘要:本文是在学习信号处理与DSP应用课
-
DSP结课论文报告格式五篇范文
《DSP原理与应用》 结课论文 楷体小初居中 设计题目:×××××× 宋体小二居中 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班级:09农电一班 姓名:霍 春 阳学号:20094072107 宋体小三居中 目录 (
-
基于DSP整流器设计论文(共五则)
基于DSP整流器设计论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于DSP整流器设计
-
“DSP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实践
“DSP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罗锦彬 (龙岩学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与科研结合三个方面对“DSP技术”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讨论,使学生打下坚
-
基于DSP开关电源
基于DSP的开关电源 摘要 本文以TMs320LF2407A为控制核心,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大功率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案。该电源采用半桥式逆变电路拓扑结构,应用脉宽调制和软件PID调节技术实
-
dsp作业
.c图 实验二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INT i,*p,*n; void main(void) { p=(UINT *)0x0300; for(i=0;i PROG PAGE 0 .cinit > PROG PAGE 0 //.switch > PROG PAGE
-
关于dsp心得体会
关于dsp心得体会 篇一:dsp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TMS320F2812x DSP原理及应用技术实验心得体会 1. 设置环境时分为软件设置和硬件设置,根据实验的需要设置,这次实验只是软件仿真,可以
-
DSP实验报告
实验0 实验设备安装才CCS调试环境 实验目的: 按照实验讲义操作步骤,打开CCS软件,熟悉软件工作环境,了解整个工作环境内容,有助于提高以后实验的操作性和正确性。 实验步骤: 以演示
-
DSP课程设计
TMS320C54x与PC通信系统的设计(单号) 一、设计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查阅资料,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际动手的能力。也
-
DSP实验报告
实验0 实验设备安装才CCS调试环境 实验目的: 按照实验讲义操作步骤,打开CCS软件,熟悉软件工作环境,了解整个工作环境内容,有助于提高以后实验的操作性和正确性。 实验步骤: 以演
-
dsp报告
目 录 第一章、基本算术运算 ..................................... 1 1.1、实验目的和要求 ................................... 1 1.2、实验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