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国家公务员常识题库
-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库集锦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库集锦 下列几位名人中哪一位是湖北人?->茶圣“陆羽”, 下列合同中不适用合同法的是->收养合同, 中国素有“展览之都”美誉的城市是:->香港, 黄鹤楼的外
-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库集锦(四)
三十一 1.(多选题)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德国 答案:AB 解析:AB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
-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库集锦(三)
二十一 1.(单选题)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名称,所在省份与供奉的菩萨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普陀山一浙江一观音菩萨 B.五台山一山西一文殊菩萨 C.峨眉山一四川一汇贤菩萨 D.九华
-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库集锦(二)(五篇范文)
十一 1.(多选题)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的有( )国。 A.齐 B.楚 C.韩 D.赵 答案:AB 解析:AB ‚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一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
-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库集锦(六)(合集五篇)
五十九 1.(单选题)下列成语表现语义最为深重的是。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答案:C 解析:C “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是最为深重的情谊。
-
简单常识题库
一、 地理类 1.“飞流直下三千尺”是李白赞誉什么山瀑布的诗句?( A ) A、庐山 B、黄山C、太白山 D、华山 2.八里沟位于哪个城市( B ) A、焦作 B、新乡C、洛阳 D、郑州 3.我国一
-
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常识★
国家住宅电气标准中规定,两居室的固定插座数量为?12个 著名的“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是采用:红外线制导系统 王某明知李某制造毒品但仍为其提供制造毒品的原料,按何罪论处?以制造
-
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常识(合集)
1. 为什么雷雨过后空气会变得格外新鲜呢? 化学变化,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 2. 太阳系九大行星,从下到上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
-
常识题库1
请听第一题 1、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 ) A、庐山 B、香山 C、华山 D、恒山 2、被称为我国最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是哪一个?( A ) A、敦
-
简单常识题库(五篇范文)
一、 地理类
1.“飞流直下三千尺”是李白赞誉什么山瀑布的诗句?(A)
A、庐山B、黄山C、太白山D、华山
2.八里沟位于哪个城市( B)
A、焦作B、新乡C、洛阳D、郑州
3.我国一共有多少 -
国家公务员基础知识题库大全
公 务 员 考 试 基 础 知 识 大 全 题 库第 1 页 共 337 页 1. 《悲惨世界》皀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了什么东西而服了19年皀苦役? 一片面包2. 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牥皀是: : 天鹅
-
最全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库总结 3000道
常识判断积累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粤绣〖广东〗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四
-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题专项题库(共5则范文)
1. 2. 3. 4. 5. 6. 7. 8. 9. 我国的“诗圣”指的是:->杜甫, 以下哪一作法不利于新生儿更多地看到玩具?->把玩具悬挂在孩子头的正上方, 樱桃白兰地是用樱桃作原料酿制的,对不对
-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大全
而立之年是:30岁
惑之年是: 40岁
古稀指的是: 70岁
热带有几个季节? 2个
火星有几颗卫星: 2颗
内蒙古草原上的芨芨草最高可达:2米
华盛顿担任了几届总统?2届
约翰·克里斯朵夫有几 -
2011国家公务员文学常识txt
文学常识 1.歌剧《茶花女》谁的作品?威尔第 2.《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3.唐代诗人朱庆馀的“妆罢低声问夫婿”,问的是:张籍 4.被称为“三苏”的北宋文学家父子中的父亲是:苏洵 5.
-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高频考点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高频考点 根据工作安排,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公务员招考报名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8日,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12月10日,届时请广大考生关注。为帮助
-
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
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a)
1.债券与股票的区别是什么?债券风险小、收益稳定、股票风险大、收益高
2.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商品房交付之日起多少天内递交办理产权证资料?100天
3. -
国家公务员考试文学常识(★)
国家公务员考试文学常识 1.歌剧《茶花女》谁的作品?威尔第2.《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3.唐代诗人朱庆馀的“妆罢低声问夫婿”,问的是: 张籍4.被称为“三苏”的北宋文学家父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