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考语文提示性默写
-
提示性默写复习题
提示性默写复习题七册上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
2018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文档
初高中64篇理解性默写整理 《孔子语录》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
-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整理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整理(六十四篇)初中部分一、《孔子语录》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
-
苏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提示性默写整理
苏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提示性默写整理 王湾《次北固山下》 1、勾勒出北固山下长江壮阔图景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
-
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默写,和提示性默写.doc
第五讲 背诵默写【考查要点】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处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
-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资料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 必修一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 。 必修二 《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
-
高考古诗理解性默写整理
古诗理解性默写 《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出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寂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一)高中必背14篇1劝 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2.《劝学》中,“______
-
2018年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初中部分)
2018年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初中部分) 班级 姓名 七年级(上)理解性背诵默写 (一)《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
-
初三语文理解性默写
语文九年级上理解性默写练习命题胡小凡
班级姓名2005.1.20
1、陈涉起义的根本原因是:2、面对“法皆斩”,陈胜、吴广的精辟分析是:
3、陈胜对起义的具体策略及起义情况的分析是: -
九年级语文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语文理解性默写 姓名: 班别: 学号 : 分数: 1、 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 . 2、杜牧《
-
高考初中五十篇理解性默写
初中50篇理解性默写(一) 请同学们圈记并写一写难写的字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
-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高中部分(14篇)1.《劝学》(《荀子》)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一句印证了这句话。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
-
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最终版)
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屈原《湘夫人》开头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写景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六国论》中心论点:______
-
高考2017高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3篇
高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3篇 一、《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
-
2014年高考语文情景默写
2014年高考语文情景默写 11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 1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9、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默写)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名家名篇默写
(新课标卷Ⅰ)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 _________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和默写
1、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始安秋日 宋之问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①事黄老,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