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梅州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第 01 期 1.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C. 博鳌亚洲论坛是第
-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汇总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汇总 第1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行文采用多级行文方式可以提高公文传递的效率,节省公文转发的时间,故下行文提倡使用多级行文方式B. 一般上行
-
2010浙江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0浙江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1.本卷为全客观题 ,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 卡相应位置上,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 -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汇总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 第1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行文采用多级行文方式可以提高公文传递的效率,节省公文转发的时间,故下行文提倡使用多级行文方式
B. 一般上行文 -
公共基础知识题
《公共基础知识》标准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满分:100分 时限:120分钟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30分。) 1. 2009
-
广西玉林市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
广西玉林市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70分) 第一部分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第48期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第48期 专题汇总:2013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汇总 VIP会员点击查看:第48期详细解析版 推荐:一次通关必备!2013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权威复习资料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行政法及公务员法真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行政法及公务员法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下列哪种做法符合《公务员法》的规定?( ) A.某卫生局副处长李
-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公共基础知识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公共基础知识江苏卓博教育讯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时间为3月23日,考试结束后江苏卓博教育将第一时间发布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以下为abc类公基真题,考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共五篇)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深度点拔答题技巧,参考性强,对于拓展考生解题思路,提高考试能力大有裨益。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公共基础
-
2017郑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2018/1/23 2017年4月15日重庆綦江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部分) 2017年郑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1 1992年10月
-
2014年成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2013年4月20日成都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一、选择题(共80题。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一类是单项选择题,另一类是多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50题(在下列各
-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汇总08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世界名言的是。A.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B. 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9.《大秦帝国》、《汉武大帝》、《雍正王朝》„„一部部歌颂盛世之治的文艺
-
2014年10000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范文大全]
2014年甘肃省毕业生基层工作招考《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答案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把"答题卡〃对应题号的"Y"字母涂黑;你认为错 -
成都2011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成都2011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更多复习资料)
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 -
2012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2012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C类部分)http://gongwuyuan.eol.cn来源:作者:中公教育2012-03-12大 中 小2012国考面试备考指南 2012国考成绩查询时间 历年国考成绩查询时
-
公共基础知识典型真题演练(6-10)期
公共基础知识典型真题演练第6期(共18题) 1.我们都知道交通灯中停车的信号是红色的,那么为什么停车信号要用红灯而不是其他颜色的呢? 从下列解释中选取一个最恰当的解释 A.大
-
公共基础知识典型真题演练(11-15)期
公共基础知识典型真题演练第11期(共20题) 1.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B.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C.矛盾与同一的关系问题 D.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 2.唯物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