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山东选调生行测真题
-
湖南省2009选调生真题(申论+行测)
湖南省2009年选调生考试申论卷 申论试卷 总分100分 限时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应考者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
2010山东选调生真题
说明:以下材料是考试之后凭借印象整理归纳的,网上沈浩的事迹很多,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2010年山东省申论考试材料内容总结如下: 整
-
2010山东选调行测申论真题
2010选调行测申论真题(欢迎大家来补充) 今年的选调生考试行测题量直线飙升,从去年的75到了100,每个常识都像是一个多选,净选些错误的。 常识判断40题,每个0.5分 言语理解20题,每个
-
2010山东选调真题(行测+申论)
2010选调行测申论真题(比较全) 今年的选调生考试行测题量直线飙升,从去年的75到了100,每个常识都像是一个多选,净选些错误的。 常识判断40题,每个0.5分 言语理解20题,每个0.4分 数
-
经典选调生行测题五
选调行测题 今年的选调生考试行测题量直线飙升,从去年的75到了100,每个常识都像是一个多选,净选些错误的。 常识判断40题,每个0.5分 言语理解20题,每个0.4分 数字推理5个,每个0.5
-
2010山东选调生考试(行测、申论)(转载)
2010山东选调生考试(行测、申论) 常识判断40题,每个0.5分 言语理解20题,每个0.4分 数字推理5个,每个0.5分 数学运算5个,每个0.5分 图形推理5个,每个0.6分 逻辑推理5个,每个0.6分 定
-
2010山东选调生考试(行测、申论)
2012年山东选调生考试辅导班次咨询:0531-80695096 2010山东选调生考试(行测、申论) 常识判断40题,每个0.5分 言语理解20题,每个0.4分 数字推理5个,每个0.5分 数学运算5个,每个0.5分
-
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汇总
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汇总(2006——2011) 山东省选调生2006年4月9日面试题 1.关于汇报弄虚作假的漫画,问你怎么看? 2. 建设新农村说你的看法?追问是组织一个新农村建设研讨班,问你怎
-
2007山东选调生真题(申论+参考)
2007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题目 参考材料: 材料一: 福建省2007年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会2月3日在福州举行。在大会现场,记者接触了不少毕业生、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及
-
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汇总
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汇总(2006——2013) 2006年面试真题 4月9日面试题 1.关于汇报弄虚作假的漫画,问你怎么看? 2. 建设新农村说你的看法?追问是组织一个新农村建设研讨班,问你怎么
-
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精选
2012年山东省选调生面试真题: 14日上午 关于农村房改、拆迁问题,放一段视频,出两道题目, 一是谈谈对新农村建设中房屋改造和拆迁的看法, 二是情景模拟如何劝说那些拒不合作拆
-
2011联考行测真题
2011年4·24公务员联考 行测真题 常识判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有6个省级行政区与邻国接壤 B庐山在黄山以北,嵩山以南 C在我国,丹顶鹤的主要栖息地是东北 D新疆和青海
-
山东选调生2006-2012面试真题
2012年山东省选调生面试时间定于2012年4月14日至16日上午(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现将选调生面试真题整理如下: 14日上午 关于农村房改、拆迁问题,放一段视频,出两道题
-
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2006-2013)
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汇总(2006——2013) 2006年面试真题 4月9日面试题 1.关于汇报弄虚作假的漫画,问你怎么看? 2. 建设新农村说你的看法?追问是组织一个新农村建设研讨班,问你怎么
-
山东公务员、选调生面试真题
2011年5月29日下午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 1.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被上楼”谈看法。 关键语句:新农村建设 农民 “被上楼” 【试题解析】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试题,在山东选调生面
-
山东选调生2110真题及答案
说明:以下材料是考试之后凭借印象整理归纳的,网上沈浩的事迹很多,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见谅。2010年山东省申论考试材料内容总结如下: 整个
-
2008山东选调生真题 (申论+参考)(5篇模版)
2008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 总分:50分 时限:10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
2010山东选调生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2010山东选调生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进党组负责人发出向沈浩学习倡议书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产生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