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北师大七上数学教案
-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
-
2015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除法 课时安排:1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分 桃 子(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
-
七上数学教案 数轴说课稿(推荐5篇)
初中数学学科网(www.xiexiebang.com) 数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引进了负数及分析了有理数的分类后给出的。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
-
初中英语北师大版七上1
第一单元 初次见面
In Unit 1 you will learn:
·to greet people and say good-bye
·to introduce yourself
·to give personal information
·to introduce other peopl -
新七上单词默写
2012新七上单词默写 Starter Unit 1 1好的__________ 2早晨;上午__________ 3早上好!__________ 4(用于打招呼)嗨;喂__________ 5你好;喂__________ 6下午__________ 7下
-
北师大第九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世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
-
新七上教案设计20.狼
20.狼 蒲松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研读文本、理解重点虚词“之”; 2.通过探讨问题,深入理解文意,领悟狼的狡猾与屠户的勇敢、机智; 方法与途径:通过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的方式
-
新七上教案设计1.春
1.春 朱自清 教学目的 1.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感知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五幅春景图,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第一课时
-
新七上教案设计18.鸟
18.鸟 梁实秋 教学目标 1、了解状物散文的一般特点2、探讨本文状物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 3、体会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 1、探讨本文状物的艺术手法的巧
-
新七上教案设计22.诗二首
22.诗二首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新诗的特点及郭沫若的创作。 2、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全诗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的意趣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并运用“缥缈、定然
-
青岛版七上数学教案6.3 去括号
6.3 《去括号》教学案 一、教与学目标: 1.能准确说出去括号法则; 2.能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的运算; 二、教与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法则的运用. 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
-
北师大四下数学教案(5篇材料)
北师大四下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小数 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 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
-
北师大版四下数学教案精选
北师大版四下数学教案 (精选范文) 2012——2013学年度数学第八册 教学进度表 2012——2013学年度数学第八册 总的目的要求 一、教材简析。 这册教材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
-
2013新人教版七上名著导读试题
初一(上)名著练习题
——《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一、《繁星》、《春水》
1.冰心原名_________,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八上目录
人教生物七上目录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
-
七上音乐 第二单元 龙的传人(新)
邗江实验学校七年级音乐教案 课 题 《龙的传人 》 一 、教学目标 1、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演唱歌曲《龙的传人》,体会歌曲的情感。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表达爱国之情。 2
-
新七上教案设计8、《世说新语》两则
8、《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②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情感
-
新二下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数据收集整理 课本P1——6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1)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教材以选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促使学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