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浙江中考古诗文默写
-
中考古诗文默写
中考古诗文默写 一、理解型默写: 1、 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是: . 2、杜牧《泊秦淮》中抒
-
中考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
中考初中语文古诗文默写 易考名句汇编 一、《论语》十则(第1册)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
2012新版语文中考古诗文默写
2012新版语文中考古诗文默写 1.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___,__”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
-
中考古诗文默写测试
中考古诗文默写测试 每空1分,共100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这首词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
-
2012福州市中考必备古诗文默写
福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文 一、七年级上册 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2018中考古诗文默写(5篇)
中考古诗文默写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深圳中考古诗文理解默写
深圳中考古诗文理解默写 1、杜甫《春夜喜雨》中,经常被引用来比喻进行思想教育要用恰当的方法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
-
中考必备古诗文分类默写训练
中考必备古诗文分类默写训练(三)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展现的是大漠的雄浑沉郁,而与此句类似的被王国维赞
为“千古壮观观”名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 -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及答案
中考古诗词练习(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常见题型,掌握应对方法。 2、转换复习角度,学会归纳整理,以此来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教学重点: 1、拓宽思路,掌握方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
-
新版中考古诗文默写110题[五篇材料]
新版中考古诗文默写110题 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或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1.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明月别枝惊鹊,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3.《
-
中考古诗文默写测试5
中考古诗文默写测试5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3.《酬乐天扬州初 -
中考古诗文默写测试6
中考古诗文默写测试6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 -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案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2、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 3、陶冶情操,提高语言修养 ,中考里能获得理想的分数。 重点、难点
-
中考试题之古诗文默写
2010年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文默写(1)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5.默写(5分) (1),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1分) (2)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1分) (3),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整理版中考古诗文默写110题
中考古诗文默写110题 1.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3.《<论语>十则》中
-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100题精华汇总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100题精华汇总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8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2018中考备战——理解性背诵默写 1、《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