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深度贫困地区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决定在、民政局、州儿童福利院实施“快乐同行”儿童关爱保护项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在民政部门的统一指导下,以儿童社工服务站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项目实施后,辖区内关爱保护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意识明显增强,困境儿童数量明显减少、困境程度明显减轻,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儿童关爱保护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二、服务对象
(一)困境儿童
1.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城乡低保家庭儿童、特困供养儿童等。
2.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的儿童,主要包括孤儿、弃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儿童等。
3.因罹患重病或身体残疾导致需要康复、照料、护理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
4.因其他特殊原因导致陷入临时困境的儿童,主要包括打拐解救儿童、临时失去家庭依靠的儿童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
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xx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实施点位
县、县、州儿童福利院
四、实施期限
xxxx年xx月x日至xxxx年x月xx日
五、服务内容
(一)建立项目工作台账。县民政部门要会同社会组织要摸清项目试点地区儿童的整体情况,通过全面排查、定期走访等方式掌握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生活、就学、就医等基本情况,建立一人一册儿童工作档案。核对完善《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资料。
(二)落实兜底保障责任。对符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救助条件的,要及时纳入救助范围,落实基本生活、教育助学、医疗康复等方面的保障政策。
(三)夯实监护基础工作。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必须与相关人员签订监护责任确认书,落实监护责任。对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无其他监护人的儿童,以及人民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儿童,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重病重残、单亲家庭儿童、孤儿、特困供养儿童等重点对象每月至少实地走访x次,掌握其监护情况。
(四)履行强制报告义务。指导协调辖区内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树立强制报告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发现困境儿童、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和民政部门报告,并给予应急帮助。
(五)开展关爱保护活动。实施点位要针对儿童实际需求,开展包括生活技能、安全防疫、亲情团聚、课后辅导、研学活动、感恩教育等主题关爱活动,丰富课后业余生活,提升个人安全防护和社会融入能力。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x次。
(六)强化培训宣讲工作。加强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业务培训,每两个月至少开展x次专题培训,提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儿童政策的宣讲,通过公众号、微信、微博、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讲,提升辖区居民对儿童类各项政策的知晓率。
(七)加强基层人员保障。在购买服务方式时,将儿童主任每月的工作费用(包括交通、通讯等费用,按xxx元/月确定)写入招标文件内容。完成招投标后,中标社会组织指导儿童主任开展工作,儿童主任补贴费用由社会组织从中标项目费用中统一支付,提高儿童主任工作积极性。
六、推进方式
(一)资金安排。省厅支持“快乐同行”儿童关爱保护项目建设。《州财政局州民政局关于下达xxxx年中央和省级财政福彩公益金的通知》文件。
(二)实施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
(三)工作载体。项目点位通过在村社、学校设置社工服务站的方式统一推进。
七、社工服务站基本设置要求
(一)场地要求。社工服务站应选在村(社)中心位置或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便于儿童或家庭参加活动。社工服务站应包含室内空间(不小于xx平米)及室外空间两部分(不小于xx平米),站点具备用电、用水、取暖等基础设施保障。
(二)安全标准。站点选址须考察周边环境,须避开滑坡、泥石流、洪水、加油站、化工厂等隐患点,保障儿童和工作人员安全。保证站点所在的建筑物安全可靠。站点室外活动场地应远离公路,保证儿童在户外活动时的安全。站点周边须悬挂明显的指示牌,标明附近经常有儿童出入,提醒车辆缓慢通行。在疫情防护期间,做好疫情防护工作。
(三)人员配置。每个社工服务站应设立不少于x名专职社工及x名兼职工作人员。站点工作人员标准:1.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掌握一定的办公软件使用技能。2.具备社会工作、师范教育类专业背景或有工作经验者可优先选用。3.具有较强的耐心、责任心、主动性,可以长期驻站独立完成工作。4.须身心健康、能够克服高原恶劣气候,无任何不良嗜好,无违法犯罪行为记录。
(四)设施设备。配备书桌、档案柜、篮球、象棋、跳绳等文体器材、视频通话、音响、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五)制度建设。建立工作制度、培训制度、活动制度和工作考评制度。
(六)服务要求。社工服务站注册的儿童须大于xx人。站点进入正常运行之后,每周平均服务儿童应大于xx人次,每年每站点总服务人次不少于xxx人次。学期内每站每周开站时间不少于xx小时,寒暑假每周开站时间不少于xx个小时,全年开站天数不低于xxx天。
(七)运行管理。项目点位民政部门加强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部门沟通联系,落实服务场地。社工站由站点所在村(社)和学校进行统一管理,承接业务的社会组织具体使用运营。项目点位统一悬挂“社工服务站”标识。
八、工作要求
(一)迅速启动实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阶段、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开展工作。
(二)强化整合资源。要充分发挥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的牵头作用,及时协调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合力推进项目实施。
(三)加强工作督导。安排专人对项目推进进度、实施效果、资金拨付、合规安全等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并建立通报机制。州县民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加快项目季度,提高工作绩效。
第二篇:留守儿童关爱实施方案
留守儿童关爱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x年,基层儿童服务工作网络覆盖所有贫困村;到x年,全市建立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全社会关爱保护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意识明显增强,困境儿童数量明显减少、困境程度明显减轻,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安全更有保障,儿童成长环境更加优化。
二、保障对象
保障对象分两类。
第一类是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x周岁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中符合困境儿童条件的,纳入困境儿童保障范围。
第二类是困境儿童。包括:x.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城乡低保家庭儿童、城乡低收入家庭儿童等;x.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的儿童,主要包括孤儿、社会弃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儿童等;x.因罹患重病或身体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x.因其他特殊原因导致陷入临时困境的儿童,主要包括打拐解救儿童、临时失去家庭依靠的儿童等。
三、保障范围
一是加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护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和救助保护机制;三是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四是健全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工作体系。其中,分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一)基本生活保障。
对于无法定抚养人或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纳入孤儿保障范围。对于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法定抚养人无抚养能力的未满x周岁儿童,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于法定抚养人有抚养能力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保障范围并适当提高救助水平。对于遭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家庭的儿童,按规定实施临时救助时要适当提高对儿童的救助水平。(二)教育保障。
对学前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的困境儿童提供分类教育资助。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要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孤儿提供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x年免费教育。对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的中重度、生活可以自理的残疾儿童,帮助到特殊学校就读;对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三)医疗康复保障。
对于困难的重病、重残儿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给予适当倾斜。对符合医疗救助范围的困境儿童,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按规定将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等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对于低保家庭儿童、重残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对于纳入特困供养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对于x-x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加快建立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免费得到手术、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残疾人康复等服务要优先保障残疾儿童需求。社会散居孤儿纳入“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保障范围。四、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建立政府领导,民政部门、妇儿工委办公室牵头,教育、公安、司法、人社、卫计等部门和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资金保障。
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做好困境儿童、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慈善资源积极参与,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保障工作提供更加有力支撑。三是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民政部门、妇儿工委办公室发挥牵头作用,会同教育、公安、司法、财政、卫计、人社、住建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组织,共同做好困境儿童、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工作。四是加强宣传引导。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政策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强化全社会保护儿童权利意识,强化家庭履责的法律意识和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大方镇中心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巩固“两基”成果,有效降低辍学率,提高巩固率,使我县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根据《大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方府发【2012】51号)、《大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方府发【2012】52号)及方教字(2012)78号文件《关于关爱留守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思想,切实加强对在校留守儿童、流浪乞讨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关爱、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确保关爱、救助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使适龄儿童都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二、组织领导
组长:刘基志
成员:李政群、杨春燕、张永明、龙胜芬、李芳、李兴旺、焦敏、张晓、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兴旺任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事务。
领导小组的职责:统一安排部署学校关爱、救助工作,督促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强化职责领导,使关爱救助工作落到实处。
三、关爱救助范围和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及其他孤残贫困儿童。
四、工作任务
1、加大对留守儿童和流浪乞讨儿童的排查力度,及时主动与社区、民政、司法、综治、公安、环卫、城管等部门联系,形成合力,按横道边,纵道底的要求,对留守儿童、失亲儿童、单亲儿童、流浪乞讨儿童、残疾儿童、贫困儿童及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摸底排查,不留死角,摸清情况,做好登记。
2、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学校要积极主动采取有力措施应对,确保该入学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不出现一个辍学儿童、流浪乞讨儿童。
3、着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生活学习环境。
(1)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和典型事例,让大家都来关爱儿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电话等,解决留守儿童与在外打工父母感情沟通难的问题。让留守儿童在“爱”和“乐“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3)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对寄宿制学生和在外租房居住学生强化用火、用电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防患于未然。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监管机制。积极主动与家长、社区和村组沟通,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主体责任落实到家庭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形成有效的监管网络,确保儿童不辍学、不外流。
5、对返还原籍或无法查实家庭及监护人而安置在福利机构内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探索符合受助未成年人的特点的特殊教育模式,探索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教育及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偏差行为矫治方法。
6、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积极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开展做好少年儿童教育、心理矫治工作,协助流浪未成年人求助保护机构做好其专职教师的培训。
五、工作要求
1、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关爱救助留守儿童、流浪乞讨儿童、孤残贫困儿童等这一民心工程的重大意义,要通
力合作,齐抓共管。
2、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实行责任追究制,把控辍保学和关爱救助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并于12月15日前将关爱救助实施方案报局关委办。
3、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途径大张齐鼓地在学校内外做好控辍保学、控辍保学、和学生安全的宣传引导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控辍保学、关爱“留守儿童”、关心学生安全的良好氛围。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与感恩教育。讲解法律常识和安全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进一步落实《大方县教育系统2012年绿丝带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方教字【2012】7号)文件精神,认真抓好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帮扶工作,形成一对
一、几对一、一对几的关爱帮扶对子,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经济帮扶、生活帮助、精神抚慰、思想行为引导等志愿服务,使他们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真正把“留守儿童”当着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真正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通过开展陪留守儿童玩一场游戏、聊一次天、郊游一天等活动,了解其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情感生活,对早恋、自卑、孤僻乖张、自负等现象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养成乐观、自信、大方、开朗的健全人格。对懒散、自私、不
文明礼貌进行纠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建立学生缺旷零报告制度,发现缺旷学生要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家长或学生监护人,并追踪缺旷学生动向,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动员其入学。
6、建立健全安全稳定长效机制,把保证学生安全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特别注意在外租房居住学生取暖防煤气安全和交通安全等问题,彻底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7、全面及时排查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建好、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工作。建立健全单亲、失亲、残疾等儿童档案,并作出关爱措施。
8、加大控辍保学力度,提高巩固率。小学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9、强化学生安全保障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10、学校关工委要积极配合做好关爱、救助工作,要力所能及地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接,把关爱、救助工作协调到位。
11、学校关工委要配合学校领导加强家长学校的管理,让家长或其他监护人通过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会教育儿童的科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家教环境,提高控辍保学的效率,杜绝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外流的现象发生。
大方镇中心小学
2012年12月11日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观委发〔2008〕 号
中共观音桥镇委员会观音桥镇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关爱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实施方案
各村(居)两委,镇属各单位:
为认真开展我镇关爱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工作,促进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根据《邻水县关爱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工作的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经镇党政办公会研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3-
工按照“1+4”的方式,每人对口帮扶“留守儿童”四名,继续开展好“四个一”活动。二是对“问题学生”进行帮扶。学校为问题学生落实一名有爱心、责任心、经验丰富的帮扶教师,做到“三个优先”,针对,有针对性的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进步。三是对贫(特)困学生进行帮扶。每一位特困学生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结对帮扶,学校的“两免一补”政策向他们倾斜,镇民政部门将他们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3、加强“三个联系”。一是加强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二是帮助“留守儿童”与家长进行联系。三是加强学校与代理家长(监护人)的联系。
4、抓好三个培训。一是各学校要抓好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安全培训(即抓好“四落实”)。二是要抓好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的培训。三是加强对代理家长(监护人)的培训。
5、开展好三个活动。一是继续开展“警校共育”活动。二是积极开展“快乐生日”班队活动。为“留守儿童”举行一次“快乐生日”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关爱,从而快乐成长。三是开展社会关爱活动。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为贫(特)困学生捐款,切实解决特困学生在生活和 学习中的困难。
6、实施三项整治。一是整治校园安全隐患。在全镇学校深5-
把关注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责任落实情况、帮扶效果作为各村(居)、各单位综合目标考核及干部年终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学校教学业绩和教师年终考评、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
2008年1月28日
主题词:关爱留守儿童方案
抄送:县委办,县府办,督查办,县农业局,县教育局。观音桥镇党政办公室2008年1月28日印
(共印30份)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彩衣街社区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
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文件精神,促进广大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现结合社区实际,并就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深刻认识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的重大意义
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关注民生的重要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做好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尽心尽力抓好落实。
二、组织领导
组长:夏蓉
成员:杭庆红、陈宇梅、高文文、**、李赛男、赵禹、尹彪、徐永岚、韦**。
领导小组的职责:统一安排部署关爱、救助工作,督促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强化职责领导,使关爱救助工作落到实处。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以心灵关爱、健康成长为核心,以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为重点,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牵头的工作责任制度,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全面保障机制、改善学校生活学习条件、营造全社会关爱环境为基本
途径,通过基本建成系统化、网络化的关爱体系,力争使所有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托有所居、居有所安,实现全覆盖、全关爱。
五、工作要求
1、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关爱救助留守儿童、流浪乞讨儿童、孤残贫困儿童等这一民心工程的重大意义,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2、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实行责任追究制,把关爱救助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途径大张齐鼓地在学校内外做好控辍保学、控辍保学、和学生安全的宣传引导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控辍保学、关爱留守儿童、关心学生安全的良好氛围。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与感恩教育。讲解法律常识和安全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认真抓好五老、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帮扶工作,形成一对
一、几对一、一对几的关爱帮扶对子,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经济帮扶、生活帮助、精神抚慰、思想行为引导等志愿服务,使他们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真正把留守儿童当着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真正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通过开展陪留守儿童玩一场游戏、聊一次天、郊游一**活动,了解其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情感生活,对早恋、自卑、孤僻乖张、自负等现象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养成乐观、自信、大方、开朗的健全人格。对懒散、自私、不文明礼貌进行纠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全面及时排查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建好、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工作。建立健全单亲、失亲、残疾等儿童档案,并作出关爱措施。
6、强化学生安全保障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7、社区关工委要积极配合做好关爱、救助工作,要力所能及地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接,把关爱、救助工作协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