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自我总结
转眼间,大一上学期就已经过去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时有极大的差异,在高中,我们只需跟着老师的步伐,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全都完成就行了,但是在大学的学习主要靠的是自觉和方法,以前那种跟着老师走的日子一去不返了,在学习上完全要靠自觉,不会有任何人去监管我们,所以在学习上就充满了挑战性了,我们需要克制各种诱惑,并把自己的心收在学习上。都说大学的生活是异常轻松和自由的,我也觉得的确是这样,但回想这半年,我感觉浪费了很多时间,学到的东西根本不多。我不想成为虚度光阴的人,不想自己日后更后悔,虽然只是短短半年,但我已意识到自己并不喜欢这种日子,这样“游手好闲”的日子让我觉得很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对自己满怀期待的家人,不能再这样懒散了,我应该尽快学会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我不能让社会淘汰,不能在踏进社会的准备道路上浪费时间,我要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对家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人们都说大学就是小社会,大学生活至少还有三年半,我应该是要好好计划计划了,下学期再也不能混日子了,到大学来终究还是来学习的。在课余时间,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抓紧时间阅读各方面的书本知识,以求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多方面的考虑问题,避免片面看问题,养成不好的思考习惯,要将这宝贵的时间利用得恰到好处。
虽说在大学,我们依然要以学习为重中之重,但在大学,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来学习其他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来参加我们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在大学,除了学习,还有一样重要的东西——生活,从小学到高中,因为性格原因,我很少与同学交流,我性格比较孤僻,因此我很少有真心朋友,但是在大学,我决定改变这一切,我慢慢的开始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尽管我们语言有些不通(我讲的是方言),我还是努力的去与同学进行交流,我也慢慢的敞开了心扉。
我平时做事时,总是缺乏勇气与自信,不敢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我总是避免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但是步入大学后,我决定慢慢改变这一切。在生活中,自我踏入大学大门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我要为之改变。因为这个陌生的环境需要一个更坚强更成熟的我来面对。那一天我进入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没了父母的唠叨,没了老师的叮咛,凡事可由自己决定了。然而这份轻松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轻松,更多的是迷茫与烦恼。陌生的人、陌生的事、陌生的环境,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面对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我们无从选择,每个人都走不同的路,但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选择负责。在大学里,没有人告诉我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只有自己慢慢地在生活中逐渐去适应,去寻找自己将来要走的.路。这才是生活,一段让我成长的生活。
已经过去的半年,是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探索的半年,这半年里我的能力方面有所提升,眼界有所拓展,思想有所升华,同时,缺点也逐渐凸显。学习方面不够刻苦,现在仔细想想,在大一这个幼稚也无知的时间里,虽然自己参加过不少活动,收获过很多东西,但也犯过很多错,整天看似忙忙碌碌的,实际上很多闲暇的时间里我还是不愿意学习。马上就到大二了,这种错误我自己得慢慢改,希望以后自己的错误概率能够降低。
在下个学期,我的规划和目标如下:
一.多去泡泡图书馆,我以前不是很常去图书馆,但后面我发现只有自己进入图书馆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知识是多么少,自己没学到的东西还有那么那么多,也只有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才会鞭策着自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给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做个安排。
三.保证学习时能心无旁骛,集中注意力,做什么事情都能百分百的投入。注重效率和质量。注意劳逸结合,学就拼命的学,玩就开开心心地玩,既要保证学习,又要注意压力的缓解。
四.找寻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修正,提高学习能力。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学习总结,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对方法的运用。有时总结,比学新知识更重要。
五.要克服惰性心理,不能偷懒,坚持执行自己的计划。很多情况,学习没有提高不是没有计划,也不是没有动力,更不是没有目标,而是没有毅力。没有坚持。
六.广猎群书,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素养,多阅读其他各方面的书,哲学、文史、数理、已经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世界各地的风俗、文化、地理,这些都可以拓宽我的视野。
以上就是我对大一上学期的总结以及对大学以后生活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