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培养
小学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英语组杨二玲
现在这种高效的课堂,评价在课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一句鼓励的话语让学生能积极一节课,达到高效。有时一句幽默的评价,让学生走出枯燥。在我的课堂上虽然一直都评价,但我发现,我的评价有时不够及时,可能是三个班级时间把握不住。但学生的评价局限性太大。经过很长的时间思考,我也在自己班级一直在培训,创设情境,机会,让学生积极评价和自评。让他们体验到积极评价的快乐。
成功的体验是学生获得积极自我评价的基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给学生确立一个可及的目标,改善他们的成绩,使他们有更多的成就感。由于认同认知能力、经验有限,经常失败,面临挫折时就会产生恐惧和逃避行为,从而降低自我评价能力。因此,改进个体的自我成就感,就成为改进个体自我评价的途径之一。
2、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使其体会成功感。学生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赖、轻信、接受他人的评价,越内向的孩子受别人评价的影响越大。老师和其他人所流露出的感情、所表示的态度、作出的积极评价对孩子的自我意识会产生深刻影响。
3、努力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对于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发掘他们身上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另外,有目的地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他人和学生自己所重视的那些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胜任感。
利用这几种方法,现在班级的孩子大部分都能充满信心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让每一节课都变得多姿多彩。
第二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学习策略的自我评价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应对自己的计划与准备工作作出评价,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检查自己对做什么、如何做以及时间等是否有个大致的安排,是否准备了相关的工具,是否调节好了自己的情绪与精力状态。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应对自己的意识、方法和执行情况作出评价。要对自己是否对学习活动的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材料等有清楚的认识作出评价。要判断自己是否激活了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激活了对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所有因素的注意。还要根据学习目标,来判断自己是不是依据学习任务、学习材料与个人特点制定了学习计划,选择了适当的方法,确定了相应的程序,自我评价《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要随时对学习活动中各种因素是否相互适应作出评价。若学习者意识到各种因素相互适应,就作出决定维持学习行为;若意识到学习活动中各种因素至少有某些不相适应,就要采取措施修改学习行为。在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还应对自己是否对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补救作出评价。检查和评价学习活动的质量和学习效果,若发现存在问题,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通过总结,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策略1.范例评价
低年级初入学的小学生,一般不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多依赖教师的评价。学生通过教师一个个评价的范例吸取一定的评价标准,逐步掌握评价方法。2.对他评价
学生从教师的范例评价中受到启发,以教师的评价作参照,模仿运用到其他同学身上,体验评价活动。3.自我评价 个性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人在认识别人的品质时,就开始形成了对自己的评价能力,个人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由于个体从周围的人们中分离出来,并和从这些人身上看到的东西加以比较的结果。即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建立在他评基础上的,也只有在对他人的评价中,把别人和自己比较,不断调整对自我的评价。刚开始学生的独立评价是有一定难度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领会了评价的范例,并获得了对同学的评价经验之后,就能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自评活动中来。
第三篇:浅谈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的几种不良现象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是激发人向上进取的内在的动力。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往往起始于小学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注意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长期以来,在观察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有以下几种不健康的现象:
一是轻信成人对其具体行为的评价,简单重复成人的评语;
二是评价往往是简单的、片面的,评价自己往往是好的方面多,评价他人则是不如自己或差的方面多;
三是评价往往是笼统的,只看行为效果,而不看行为的动机。
小学阶段是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大脑神经系统迅速发展,大脑对各种刺激都很敏感,模仿性、可塑性很强。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我注意抓住契机、创设情景,相机诱导,萌动儿童自我意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一)客观评价学生的行为,为学生自我评价做好示范
小学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始起步的阶段。他们的进步是从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他们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因此,恰当的评价,对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1、避免对儿童高标准、严要求式的评价
要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就应该尽量避免那种对儿童高标准、严要求式的评价。比如,有的老师对表现差的学生,不是冷静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差的原因或指出改正的措施,而是运用对比方法,即把他们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比较,责备其是坏孩子,甚至把他们说成是孬货,这样会是学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失去学好的信心。因此,老师应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分析学生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指出他们应向班上的哪些同学学习,多些正确引导,少些批评责备。对做错事的学生,指明哪儿做错,指明做对了要坚持,哪件事是无意中发生的,下次要注意。这样的评价既客观、公正,又使学生容易接受,并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从而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
2、避免笼统的评价
对学生的表现,做笼统的评价,很容易扼杀他们努力的火花。有时候学生一天甚至一周的努力会由于自己偶尔一次的淘气而失败,本来期盼着受表扬,结果以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告终,这样的评价就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
3、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
教师对学生客观的评价还应表现在他能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和闪光点,对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能给予恰当而及时的评价。这倒不是说每个人都评为好学生,那样的话又是另一种不公平了。正确的做法应该将目光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比如说,每月的班星月榜,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进步了,就应给予鼓励;一位学生主动扶起摔跤的同学,就可给他星;一位学生上课发言很积极,同样也可给予一颗星。星不应成为十全十美的标志,而是老师对学生的行为表明一种肯定的态度,这定能使学生不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一直支持他向成人所希望的方向努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评价是针对学生个体行为的肯定,这样的评价是随时随地进行的,每个学生在各种场合都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往往表现得劲头十足,他得到一次表扬,期望得到第二次。
通过以上所述,老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是使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中正确的认识自己,并从中也学会客观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他们今后自我评价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
小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最容易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极少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认识往往只局限于具体行为,老师可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懂得一些道理,提高其认识自己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启迪学生树立良好自我评价的意识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是相对于自我评价的依赖性而言的,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老师和父母的评价,因此老师应对学生有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能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队自己较为正确的评价。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老师可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不正确甚至是错误的评价,这样就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使之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阻碍学生正常的发展,因此老师应注意倾听学生委屈的申诉或反驳,耐心地分析和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逆反情绪。同时老师还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误和不足,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如一次自由活动时,一女学生哭着向老师告状说一男生打她。老师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批评了那打人的男生,男生对此很不服气,后来老师了解到,原来那女生故意把男生文具盒推在地上,男生只是顺手推了她一下。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及时向学生承认自己没有弄清楚原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对学生在评价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和概念,老师应及时地进行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评价水平能力的形成。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儿童时期教学中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尚未成熟,我们应在充分了解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使他们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第四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一:小学生自我评价的认识(以数学学习为例)
数学教学必须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学生主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审视和自行调控,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少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全是老师、校长的事情,学生无权过问,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参与评价的意识,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授给的评价意见。从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才有最全面深入的了解,最清楚自己的发展过程和心理感受,因此学生自我评价应占重要的地位而不容忽视。有人认为,小学生缺乏辨别能力,懵懂无知,不但不能评价自己,而且找不到自我。小学生自我评价是空中楼阁,无稽之谈。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自我意识,但可以引导、唤醒,逐渐培养,发挥教育的积极能动作用。如果一味认定学生年龄小,采用“授——受”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言堂”式的评价,必然阻碍了学生心理发育,并且不能达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培养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利于数学学习。学生通过反思和评价,明白自己学习数学的优势与劣势,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自我评价作为学习的方法之一,认为“当学习者自己可以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及达到目的的程度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并且对自己学习的所有方面负责”。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不但可行,而且必行。
二: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小学生数学学习得怎样,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小学生自我评价。
1.知识、技能的自我评价
一堂课临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反思自问的时间,如今天老师讲的是什么内容?我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通过反思,检查对照,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确定补习的方向。一个单元学完了,用一张试卷,学生自测一下。教师做好样卷并附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张贴于教室外墙。学生参照样卷,批改自己的试卷,用红笔在错题旁打“×”,同时写出错题原因,自己订正;如果订正不了,就在旁边打“?”,请求老师帮助;然后自评分数,上交试卷。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清楚,对照学习目标,找出差距,今后的数学学习会更有针对性。
2.解决问题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还必须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设置与儿童生活贴近的情境,使要解决的问题包含其中,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长期坚持,学生会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我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我能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吗?”“答案是否正确、合理?”“这种解题策略还适用哪些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反思,从而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的自我评价
情感、态度主要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记数学日记。学生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自己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每周一次利用十几分钟时间,学生在班级里集中反思,好好回顾自己在近阶段中的课堂表现、作业状况。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不断总结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4.学习策略的自我评价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应对自己的计划与准备工作作出评价。检查自己对做什么、如何做以及时间等是否有个大致的安排,是否准备了相关的工具,是否调节好了自己的情绪与精力状态。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应对自己的意识、方法和执行情况作出评价。要对自己是否对学习活动的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材料等有清楚的认识作出评价。要判断自己是否激活了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激活了对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所有因素的注意。还要根据学习目标,来判断自己是不是依据学习任务、学习材料与个人特点制定了学习计划,选择了适当的方法,确定了相应的程序。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要随时对学习活动中各种因素是否相互适应作出评价。若学习者意识到各种因素相互适应,就作出决定维持学习行为;若意识到学习活动中各种因素至少有某些不相适应,就要采取措施修改学习行为。在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还应对自己是否对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补救作出评价。检查和评价学习活动的质量和学习效果,若发现存在问题,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通过总结,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三: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策略
1.范例评价
低年级初入学的小学生,一般不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多依赖教师的评价。学生通过教师一个个评价的范例吸取一定的评价标准,逐步掌握评价方法。
2.对他评价
学生从教师的范例评价中受到启发,以教师的评价作参照,模仿运用到其他同学身上,体验评价活动。
3.自我评价
个性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人在认识别人的品质时,就开始形成了对自己的评价能力,个人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由于个体从周围的人们中分离出来,并和从这些人身上看到的东西加以比较的结果。即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建立在他评基础上的,也只有在对他人的评价中,把别人和自己比较,不断调整对自我的评价。刚开始学生的独立评价是有一定难度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领会了评价的范例,并获得了对同学的评价经验之后,就能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自评活动中来。
第五篇: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学习》业务学习
主讲人:王淑娟
2006年11月15日
一、小学生自我评价的认识
教学过程必须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学生主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学习的自我审视和自行调控,即在学习过程中,少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传统的学习评价全是老师、校长的事情,学生无权过问,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参与评价的意识,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授给的评价意见。从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才有最全面深入的了解,最清楚自己的发展过程和心理感受,因此学生自我评价应占重要的地位而不容忽视。有人认为,小学生缺乏辨别能力,懵懂无知,不但不能评价自己,而且找不到自我。采用“授——受”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言堂”式的评价,必然阻碍了学生心理发育,并且不能达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培养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利于学习。学生通过反思和评价,明白自己学习的优势与劣势,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不但可行,而且必行。
二、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1.知识、技能的自我评价
一堂课临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反思自问的时间,如今天老师讲的是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通
过反思,检查对照,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确定补习的方向。一个单元学完了,用一张试卷,学生自测一下,对照学习目标,找出差距,今后的学习会更有针对性。
2.解决问题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还必须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设置与儿童生活贴近的情境,使要解决的问题包含其中,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长期坚持,学生会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学习的乐趣。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我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 “我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吗?”“答案是否正确、合理?”等方面进行反思,从而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的自我评价
情感、态度主要体现在学习过程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记日记。学生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自己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每周一次利用十几分钟时间,学生在班级里集中反思,好好回顾自己在近阶段中的课堂表现、作业状况。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不断总结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4.学习策略的自我评价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应对自己的计划与准备工作作出评价。检查自己对做什么、如何做以及时间等是否有个大致的安排,是否调节好了自己的情绪与精力状态。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应对自己的意识、方法和执行情况作出评价。要对自己是否对学习活动的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材料等有清楚的认识作出评价。要判断自己是否激活了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激活了对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所有因素的注意。还要根据学习目标,来判断自己是不是依据学习任务、学习材料与个人特点制定了学习计划,选择了适当的方法,确定了相应的程序。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要随时对学习活动中各种因素是否相互适应作出评价。若学习者意识到各种因素相互适应,就作出决定维持学习行为;若意识到学习活动中各种因素至少有某些不相适应,就要采取措施修改学习行为。在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还应对自己是否对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补救作出评价。检查和评价学习活动的质量和学习效果,若发现存在问题,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通过总结,积累经验,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