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领导干部官德建设心得体会4
加强官德建设心得体会
官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共产党人的官德,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社会公德,而是从政的道德,是领导干部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涵盖着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从根本上讲,道德强调的是内在的自律。这种自律表现为通过不断地强化自身内在的道德良知,逐步养成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批判力,既然居官,就不能远离官德,也不能逃避官德,更不能缺乏官德。当官无德,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具体到一名领导干部,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四点:
多读书,以博学增智。拥有知识是实现心灵和谐的基础,而学习则是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做为领导干部要多挤时间读书学习,在丰富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充实内心世界、陶冶情操。要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自己始终保持内心清明,不为虚名浮利和酒色财气所惑;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认知水平,使自己能客观、公正地认识、看待问题;通过学习,加强自我修养,达到思想和谐、内心和谐,使自己能够适应环境、得心应手、全面发展,不被外力所扰。
多省己,以修身养性。古人云:“闻道反己,修身者也。”意思是说,知道了“道”,就应该反求诸己,这就是“修身”。观照现实,极少数领导干部的心灵不和谐之处让人触目惊心:有的为人不磊落、为官不坦荡,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一套心里一套,缺乏信用,不履行、兑现有关承诺和决议,欺骗、愚弄上级、同事和群众;有的在他人富足奢华的物质生活的刺激下心态失衡,由此铤而走险,走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犯罪道路;有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稍遇不顺、挫折、打击,就悲观失望、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因此,做为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常反思自我,提高完善自我,做到心平气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多抑欲,以知足知止。贪欲,是人性“恶”的一面,“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领导干部要做到知足知止,就必须明白有些事情“知不可行而不行”,有些欲望“知不可得而不得”,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人经过理性思考后呈现出的达观和超脱的良好心态。这种心态能抑制人的某些奢望,让人们正视现实,不作非分之想,从而内心坦然。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知止”才能“不殆”,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坚守知足知止的人生信条,对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内心和谐有着特殊的意义。
多感恩,以勤政爱民。懂得感恩,是我们民族的思想精粹,也是每一个正直的人所应有的品德。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于组织的培养,感恩于群众的信任;要多想想自己应该为党和国家做点什么,为人民群众做点什么,倍加珍惜有一个为民谋福祉的平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感恩之心驱使下的人执著而无私,博爱而
善良,敬业而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领导干部来说,感恩之中蕴涵着一份做人的谦虚、为官的真诚,一种对组织、对群众的感谢和尊重。可以说,感恩既是做人、做官、做事的基点,也是党性、人格、官品的重要标志。
一个真正能够做到多勤学多省、清心寡欲、勤政爱民的领导干部,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自己在政治上健康成长、在工作事业上不断进取,人生也会变得更为从容而有意义。
第二篇:探讨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的意义
探讨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的意义
内
容
摘要
道德建设如何才能取得成效,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可以说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官德建设的内涵、如何加强官德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领导干部;“官德”建设;内涵
党中央制定与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旨在全面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推进以德治国,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去年,党中央又决定将每年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表明了中央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如何才能取得成效?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可以说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官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榜样作用
官德建设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官德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和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中国古代就有“以吏为师”之说。在古代社会,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很大程度上系于大小官吏的学问、人品、操守,做官的道德修养水平是政治权威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孔子就曾将官德比作“风”,将老百姓之德比作“草”,上行下效,风吹草随。官风正,民风就淳,官德好,百姓就会起而仿效。反之,官吏失德,循私图贿之风便会盛行起来。官吏腐败,国家就会衰败,乃至崩溃。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今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的管理者,拥有人民赋予的权力,对社会生活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一个官德不好的领导干部是难以有政德,行德政,出政绩的;一个官风不正的地方,一个官德不好的领导班子,是不可能把本地区、本单位的社会公德建设好的。因此,领导干部的官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2、从领导干部的现状来看,必须加强官德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干部队伍的官德状况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绝大多数干部是勤政廉政、不贪污干正事的,涌现出了孔繁森、郑培民等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他们的官德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干部队伍的官德建设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人只要官职,不要官德,只想做官,不想守德;有的随时摆着一副自己是好大一位领导,感觉就像他官最大,不把人放眼里;有的什么都不懂不会,办事不尽力;,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的说一套做一套,吃公家的传公家的走哪里都是签单;有的不惜一切代价捞政绩,讨好上级,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有的贪桩枉法,行贿受贿,拿别人钱不办事。成克杰、胡长青、王宝森就是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人数虽少,但影响极坏,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危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因此,加强官德建设,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显得十分重要。
3、加强官德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和目标,关键是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他们既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宣传员,也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实践者、执行者。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只有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才能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可靠的保证。那些官德好、官德正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要克服许多困难,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这就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有良好官德修养的领导干部,否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很难实现。
二、官德建设的内涵
社会有社会公德,为官者也应有官德。虽然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形态官德的内涵有所不同,但为官者必须要有官德,这是不容置疑的。
何谓官德?官德是指为官从政者在其领导和管理活动以及权力运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人格品质、思想境界、内外形象等方面的总和。具体讲,除应具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外,还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官德建设的根本内容和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制定方针政策时,要坚持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在思想行动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到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时刻为群众做好事;在关心群众生活上,要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不要推推拖拖应付群众。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是要时刻不忘人民的养育之恩。一个人不管官当得有多大,总是靠人民群众养活你,而不是你养活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官当在大起什么用呢,;不论你有多大能耐,人民群众总是你的衣食父母,而不是你给人民以衣食。因此,我们每个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要以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到亲民、爱民、为民。领导干部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官,先做好人,才能做好官。
第二、克已奉公,无私奉献。对普通公民来讲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对领导干部来讲只能算作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党章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规定为党员的一条义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那就更应该做到克已奉公,无私奉献。要能做到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毫不犹豫地坚持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做到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古人尚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何况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呢?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能超越自我,要做到清正廉洁, 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绝不能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要堂堂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第三、正大光明,胸怀坦荡。为官要正大光明,做到三个“一个样”,即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对人对己一个样。不要人前说的比谁都好听,人后干出的事令人难以启齿;不要台上要求别人反腐倡廉,而台下自己搞腐败比谁都凶;不要对人要求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而自己却弄虚作假,贪赃枉法。作为领导干部还要有坦荡的胸怀,宽宏的雅量,在决策上要发扬民主,顾全大局;用人上要任人唯贤;要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意见,要做到虚心纳民谏,真心集民智。
第四、忠于职守,勤政廉政。在其位谋其政。用好用正手中的权力,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官之人的最基本的道德。权力意味着责任。人民设官授权,当然要求任职当权之人,担当责任,自觉为人民谋利益。勤政就是要“俯首甘为儒子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立足自己的岗位,埋头苦干,扎实工作,敢于创新,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干出实绩。廉政就是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严格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行事。
三、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
1、重视修养,加强自律
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的官德修养,要讲为官之道,从政之德,要以德服人,以德树威,最根本的是要牢记党的理想宗旨,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方面要躬身为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守;另一方面,要挺直腰板做人,身正行端,清正廉洁,严以律己。要加强自律,时刻牢记江泽民同志的教诲,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要遵守为官的道德准则,珍重官德,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新的世纪、新的起点上塑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官德形象。
2、注重官德,选贤用能
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并把德放在首位。考核干部既要看实绩、看能力,更要看官德。要把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真才实学、有领导能力作为选拔任用干部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上来,委以重任。从根本上杜绝那些没有道德的人为官。只有有德的官,才能用有德的人;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出有德的事业。
3、加强教育,从严治官
要建立严格的官德教育机制,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学习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自觉性。当前要重点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把对领导干部的官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和培训中。对领导干部的官德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要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切忌流于形式。现在有的领导干部看报看题,看书看皮,写学习心得由别人代劳,这样的学习教育是很难达到效果的。要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官、治官必须从严的原则。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官德的考核,对那些“少德”“缺德”的官员要加大惩治的力度,对那些贪脏枉法的“无德”的贪官要严惩不贷。
4、完善机制,加强监督
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大多数是群众举报或者查办其它案件牵带出来而获得线索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软弱乏力。这里面,突出问题就是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机制。在这方面,已有的制度要坚决执行并继续完善,没有的要赶快建立。当前我们应该尽快建立起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官德规范体系,使官员有德可依。
近年来,我国也相继颁布了一些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准则,如《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的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等,这些规定和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领导干部官德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有些制度贯彻执行中还流于形式,还存在着执行不力的情况,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可以预期,我国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将随着有关道德要求的逐步法规化而更扎实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冷顺康.开展“为官之德”教育,忠实实践“三个代表”[J].江苏传,2002,(9):22-23.[2]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以德治国”课题组.关键在于治理“官是,2003,(9):41-43.
第三篇:某局党员领导干部2012年开展官德教育建设活动心得体会
精
某局党员领导干部2012年开展官德教育建设活动心得体会
官德,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只有形成了一个以干部队伍为依托的道德示范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既然居官,就不能远离官德,也不能逃避官德,更不能缺乏官德。当官无德,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因此,加强官德建设至关重要。具体到一名领导干部,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四点:
多读书,以博学增智。拥有知识是实现心灵和谐的基础,而学习则是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做为领导干部要多挤时间读书学习,在丰富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充实内心世界、陶冶情操。要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自己始终保持内心清明,不为虚名浮利和酒色财气所惑;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认知水平,使自己能客观、公正地认识、看待问题;通过学习,加强自我修养,达到思想和谐、内心和谐,使自己能够适应环境、得心应手、全面发展,不被外力所扰。
多省己,以修身养性。古人云:“闻道反己,修身者也。”意思是说,知道了“道”,就应该反求诸己,这就是“修身”。观照现实,极少数领导干部的心灵不和谐之处让人触目惊心:有的为人不磊落、精
精
为官不坦荡,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一套心里一套,缺乏信用,不履行、兑现有关承诺和决议,欺骗、愚弄上级、同事和群众;有的在他人富足奢华的物质生活的刺激下心态失衡,由此铤而走险,走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犯罪道路;有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稍遇不顺、挫折、打击,就悲观失望、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因此,做为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常反思自我,提高完善自我,做到心平气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多抑欲,以知足知止。贪欲,是人性“恶”的一面,“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领导干部要做到知足知止,就必须明白有些事情“知不可行而不行”,有些欲望“知不可得而不得”,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人经过理性思考后呈现出的达观和超脱的良好心态。这种心态能抑制人的某些奢望,让人们正视现实,不作非分之想,从而内心坦然。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知止”才能“不殆”,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坚守知足知止的人生信条,对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内心和谐有着特殊的意义。
多感恩,以勤政爱民。懂得感恩,是我们民族的思想精粹,也是每一个正直的人所应有的品德。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于组织的培养,精
精
感恩于群众的信任;要多想想自己应该为党和国家做点什么,为人民群众做点什么,倍加珍惜有一个为民谋福祉的平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感恩之心驱使下的人执著而无私,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领导干部来说,感恩之中蕴涵着一份做人的谦虚、为官的真诚,一种对组织、对群众的感谢和尊重。可以说,感恩既是做人、做官、做事的基点,也是党性、人格、官品的重要标志。
一个真正能够做到多勤学多省、清心寡欲、勤政爱民的领导干部,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自己在政治上健康成长、在工作事业上不断进取,人生也会变得更为从容而有意义。
精
第四篇:论领导干部“官德”修养
论领导干部“官德”修养
李 宾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68)
摘 要:本文旨在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加强道德建设,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并强调“官德”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中应加强“官德”教育;文章最后指出“官德”应包括领导干部的人格修养和职业道德,并按诚信、刚正、淡泊、笃学,秉公、勤政、爱民、举贤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关键词:领导干部 官德 人格修养 职业道德
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道德建设,以德服人。早在2400多年前,孔子就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意思是说,用政令来管理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百姓只能暂时地免于犯罪,但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来教化百姓,用礼教来制约他们,百姓便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自己纠正错误。晋代学者傅玄在《傅子·正心篇》中说道:“有正心必有正德,以正德临民,犹树表望影,不令而行。”章太炎先生更是指出“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3]把道德建设作为了立国之本。为此,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一、“官德”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官德”建设在整个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居于中心地位,这是由“官德”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决定的。干部因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于普通公民,他们的道德素养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且对社会公众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正所谓“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不敢不用情。”4邓小平同志也说过:“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5 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民之表率,是人民群众中产生的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人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说破嘴皮子,不如做出好样子。”因此,在各条战线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领导干部都应该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公民道德修养的典范和导向,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的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广大群众,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积极的感召作用、鼓舞作用和调节作用。官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才有了一个好的依托和中流砥柱,公民道德才会有一个好的垂范。若官员无德,则“官德毁而民德降”,则“上梁不正下梁歪”,道德建设从何谈起?
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应加强“官德”教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我们认为,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的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就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不动摇,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在这一过程中,领导干部“官德”教育便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共产党员特别是共产党员中的领导干部是保先教育的主体;其次,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首先表现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第三,“官德”教育的各项内容是保先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官德”应包括领导干部的人格修养和职业道德
官德,从狭义上讲,是一种职业道德,指执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的总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为群众所关注,都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社会公德和家庭伦理道德也就成为他们道德修养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无论是于“公”(公德)还是于“私”(私德),“官德”都应该具有更广泛的外延。那么,官德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从历代圣哲先贤那里去找寻。
我国5000年文明史,历代圣哲先贤为我们留下了多么宝贵的治世经念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又有多少感人的事迹至今仍传为佳话:一诺千金、令政必行的商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平恕执法、克复唐基的狄仁杰,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忧乐天下的范仲淹,苟利社稷生死以的林则徐,刚标高碣、挽我叔季的海瑞,“不带江南一寸棉”的况钟,架起西学东渐桥梁的容闳……他们是我们最好的道德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诚实守信、刚正不阿,看到了淡泊清廉;看到了秉公执政、勤政爱民……我们认为,诚信、刚正、淡泊、笃学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人格修养;秉公、勤政、爱民、举贤是领导干部必备的职业道德。
一、诚信 诚信乃立人之本,更是一名官员所应该具有的人格修养。《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新唐书·陆贽列传》:“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失信不立。”都是讲人无信则无以立人,官无信则无以信民。春秋时,晋文公与楚国交战,晋国有个臣子建议用蒙诈的方法取胜,另一大臣雍季则认为欺诈的方法只能用一次,而无法用第二次,不是长久之计。晋文公采纳了雍季的意见,以诚信作为取胜的法宝,成就了霸业;而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乱燃峰烟之火,失信于诸侯而败。这些教训不可谓不深矣!而如今,我们有些官员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说的一套,做的一套;会上一套,会下一套。会上大讲廉政建设,会下伸手要钱,毫无诚信可言,这样的官员如何能取信于民呢?
二、刚正 刚正指官员为官处世之气节,在阿谀奉承之风盛行的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7]刚正规定着官员的两个方面:“上交不谄,下交不骄”。有尚阿谀之人,则必有爱听媚言之官。故那些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者,平步青云;而那些秉性刚正、有真才实学者,却位居下游;那些在酒桌上能言善辩、便辟侧媚者被认为有培养前途;而那些在工作中埋头苦干者终是默默无闻。
刚正是对官员自身人格修养的要求,亦是官员举贤使能选拔干部的标准。不作阿谀之人,不
[][]提谄媚之官。于己做到“一生无媚骨,至死不饶罪。”8“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徼名。”9
[][]“内不负心,外不愧影。”10对下级做到“设绳墨而取曲直,立规矩以为方圆。”11
三、淡泊 淡泊是指官员对名利的态度。贪官有种种,有好名者,有好利者,有名利皆好者,然淡泊名利而成贪官者,未之有也。反腐倡廉,进行社会主义廉政建设,可以一靠法律,完善审计制度,加大打击力度;二靠监督,来自党内党外的监督,来自人民群众内部的监督,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但这些皆治标不治本,如果所有领导干部均能做到淡泊名利,则贪欲无从滋生,于名做到不沽名钓誉,不欺世盗名;于利,不利令智昏,不“利欲熏心,随人翕[][][]张”12“临大义而不易其义。”13“威严不足以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14
四、笃学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七》中说道:“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处于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干部更应当做到好学、勤学、苦学。并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实践。而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上午围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下午围着桌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无一日致乎学,无一秒致乎学。各类文件、报告、讲话稿,全由秘书代劳,秘书写什么,他讲什么。试问:这样的领导干部能有好的道德修养,能治理好一方经济吗?我们认为,领导干部应着重学习以下三方面的知识:第一,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学习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历代先哲那里寻找智慧来指导自己的为官实践;第三,学习专业知识和任职系统内的相关业务知识,领导干部必须实现专业化、高学历化。
五、秉公 吏不畏我能,而畏我公;吏不畏我权,而畏我廉。领导干部在执政过程中应做到秉公办事、秉公执法、秉公执政,没有私心,不谋私利。“以至公无私之心,行光明正大之[]事。”15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贪财,不贪色;做到“自省、自重、自警、自励”;做
[][]到“仰不愧于天,府不愧于人,内不愧于心。”16如若所有领导干部都做到“主事惟公”17则“后门”自闭,那些靠关系,靠金钱走后门的人也就没有了容身之地了。
六、勤政 为官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务必勤政为民,勤政爱民,少做场面上的事,多做实事,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方面要坚决克服一些干部中存在的“不作为”现象: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在位数年,山河依旧,同样是无德,与腐败分子没什么差别;另一方面,严禁官员的“乱作为”。如今某些官员不是“不作为”,而是“乱作为”,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新官上任便大搞建设、大兴土木,从中捞取好处。“乱作为”危害性远甚于“不作为”。
七、爱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8“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20为官者应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切实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做到清正廉洁、一身正气,努力为人民群众执好政、掌好权。
[
]
八、举贤 举贤是为官者的道德规范,也是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的一种实践。诸葛亮在[][]谈到举贤时说道:“治国之道,务在举贤。”21而“天下之要,人才而已。”22“国有贤良之
[][]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23故“为国之宝,不如能献贤。”2
4[]“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25为官者不能举贤便是自己的失职。我们认为,举贤包括知贤、[26]任贤、荐贤三个方面:首先在于知贤,“有贤不能知,与无贤同”官员首先应是一名伯乐,善于发现人才,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次是任贤,对德才兼备者,任用之,暂不能任用者,培养之,做到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三是荐贤,对德才皆十分优异,而暂又不能任
[]用者,及时推荐之,勿蔽贤、误贤,因为“进贤为上赏,蔽贤为上戮。”27而我们有些官员嫉贤妒能,见贤不举,知才不荐,甚至千方百计的压制贤能,生怕他们超越了自己,夺了自己的职位,抢了自己的风头;表现在用人方面,则是好用平庸之人,阿谀之辈,因为平庸人好使,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有些官员则任人唯亲,甚至卖官鬻爵。举贤任能应当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注释:
第五篇:官德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南阳官德文化心得体会
俗语云: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讲官德。官德修养是一名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的体现。共产党人的官德,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社会公德和从政的道德,而且是领导干部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体现在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诸多方面。从根本上讲,道德强调的是内在的自律。这种自律表现为通过不断地强化自身内在的道德良知,逐步养成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批判力。既然居官,就不能远离官德,也不能逃避官德,更不能缺乏官德。当官无德,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认为提高官德修养需要认真进行“四对照四反思”:
一.对照先贤的高风亮节,反思我们今天干部的境界高不高。在南阳的官德文化当中,范仲淹的忧乐观正是先贤的高风亮节的表现。范仲淹的忧乐观体现在《岳阳楼记》 里为世人传咏千载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之中。其核心思想在于把国家和民族利益臵于个人利益之上,一心为民,天下为公。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以范仲淹的忧乐观激励自己,在心中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根本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个人追求融入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之中。二.对照先贤的为民情怀,反思我们今天干部的群众观点牢不牢。在南阳的官德文化当中,“召父杜母”这一成语典故就是为民情怀最为深刻的体现。召父是指西汉召信臣,杜母是指东汉杜诗,他们都曾为南阳太守。两位太守在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奖励农桑,使南阳水利和农业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故南阳人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见《汉书.循吏传.召信臣》、《后汉书.杜诗传》)。“父母官”这一尊称也因此广传后世。“召父杜母”也成历代所推崇的官吏楷模。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努力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心中时时刻刻装着群众利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培养官德,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过程中弘扬官德。
三.对照先贤的勤勉精神,反思我们的工作干得好不好。在南阳的官德文化当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先贤诸葛亮勤勉精神的真实写照。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年轻时期曾躬耕于南阳,三国时期为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是蜀汉忠臣,也是历代推崇的忠君的典型,他以毕生的精力和奉献诠释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铸就了官德文化的典范。诸葛亮的勤勉精神曾激励着无数中华仁人志士自强不息,奋斗不已。当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当把诸葛亮的勤勉精神带到日常工作的实践中,在思想、行动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实意为弱势群体办实事、办好事,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克难奋进,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在心中牢固树立为民多办事就是最大的政绩这一观念。
四.对照先贤的律己精神,反思我们的廉洁从政够不够。“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官德”名联,源自内乡县衙三省堂,为清代康熙年间知县高以永在内乡任职期间所撰写的。这副对联以朴素和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官与民、得与失、荣与辱的深刻哲理。“官”自民来,得失不惊。正确处理好为官的“荣”与“辱”是培养自己官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奉人民为衣食父母,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时时处处不搞特殊,不留污点,尽好“人民之子”的“孝道”,在为民干事中涵养官德,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