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司汤达小说《红与黑》读后感范文
司汤达小说《红与黑》读后感范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下面来看司汤达小说《红与黑》读后感范文。
司汤达《红与黑》读后感1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同时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向我们展示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社会的广阔的图景,涉及了从法国外省到首都巴黎的许多的方面的生活风情;上写皇帝首相、王公贵族,下写三教九流、平凡百姓;通过教会还有政党以及各阶级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对查理十世统治中的法国的政治斗争、社会矛盾、人情世态、风土习俗,作了真实而又生动的描绘。
主人公于连索莱尔自始至终的有着自己的一种情绪和姿态:他家境虽然贫穷,地位也是很低贱,但他却又不甘于这种命运:他抵抗蔑视的眼光,但又向对他投以蔑视眼光的人报以更加蔑视的眼光;他憎恶上流社会的黑暗、虚伪和丑恶,但又怀着极大的野心,一心发迹,渴望飞黄腾达,以至于亲手为自己带上伪善的'面具,毁于无情的社会。他的一切经历,甚至可以用忍辱负重来形容,他的不断地思考、观察、自励和忍受,终于迎来得道的一日,但是所有的一切也终毁于一旦。
这样的结局似乎并不出人意料。每个人似乎也都能从于连身上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在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中,也许我们就在某一个时期,或是在某一个方面面临着与他相同或相似的处境(MEiwEn。com。Cn)。或是贫穷,或是卑贱,有满腹的理想和满腔的热情,却在腐化的压制,强权的左右,种种阴暗的伎俩中沉沦。
但是如果我们能从中与于连获得一种共鸣,则就说明,我们也和他一样,那颗心仍在跳动,那份热情并没有枯竭,绝对不能服从这样的命运,让蔑视我们的人迟早自惭形秽。也许我们是白手起家,所以正因为一无所有,我们可以不顾一切。
书中给予于连的描写常常是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其中有句话我仍记忆深刻:在得到侯爵赠予的十字勋章的后,他想道:“为了成功,我会做出更多不公平的事。”是的,这世上总有着许多的不公平,想事事都达到哪怕只是80%的公平都不可能,也许唯一的方法就是以一种不公平去对抗另一种不公平吧!
《红与黑》的读后感2
作家笔下展现的,首先是整个法兰西社会的一个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维里埃尔城的政治格局。
贵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长是复辟王朝在这里的最高代表,把维护复辟政权,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在政治上得势视为天职。贫民收容所所长瓦尔诺原是小市民,由于投靠天主教会的秘密组织圣会而获得现在的肥差,从而把自己同复辟政权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玛斯隆是教会派来的间谍,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监视之下,在这王座与祭坛互相支撑的时代,是个炙手可热的人。这三个人构成的三头政治,反映了复辟势力在维里埃尔城独揽大权的局面。而他们的对立面,是为数甚重,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咄咄逼人的资产阶级自由党人。
司汤达一方面向人们描述了保王党人的横行霸道,一方面又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握有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定将是最后的胜者。
《红与黑》成书于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汤达竟像是洞悉了历史运动的这一必然趋向。
《红与黑》的`读后感3
阅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我对于19世纪当时的法国人们生活有了一些了解。很多人在看完《红与黑》以后都觉得这是一部思考社会状况的小说,带给人很多关于时代的思考。
《红与黑》主要讲述了一个当时时代的青年人于连一路发展直到灭亡的故事,通过这一个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状,带给读者很多思考。《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有才华、有野心、有自尊的人,可是很多对于连的评价是负面的,我想这些评价者恰恰忽略了当时社会的一个背景。
于连平民出身,可是又具备较高文化,担任教师,从而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一步步在追求幸福与荣誉的过程当中呈现不同人生境遇。于连这样的青年至少是一个热血青年,知道奋斗去创造人生精彩,远远比那些上层青年终日只知道奢侈颓废要好得多。然而,于连又是悲剧的,在那样的社会当中,于连这样的孤身奋斗是无济于事的。
读完《红与黑》,我明白了这是一部关于人生的文学作品,作者以他的视角向我们诠释了一份人生存在的真正意义。
第二篇:08-7-2司汤达及其《红与黑》
第二节 司汤达及其《红与黑》
[学习提要]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学习本节,了解司汤达的创作情况,文学地位。司汤达受拿破仑影响,追随拿坡仑。创作与拿坡仑相联系,在作品里歌颂拿坡仑。他采用传记手法创作小说,为普通人立传,重视心理描写,作品有突出的政治倾向。代表作《红与黑》。
一.司汤达的生平与创作
司汤达(1783-1842)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原名亨利•贝尔。
(一)家庭的影响
司汤达的家乡是法国东南部的格勒诺布尔,隔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相邻。他的母亲祖籍是意大利人,能从原文读但丁和阿利奥斯托的作品,思想开明,深得儿子敬爱。由于母亲的关系,司汤达一生都热爱意大利,在他为自己题的碑文上自称“米兰人”。他的小说《巴马修道院》、《法尼娜•法尼尼》都以意大利为背景,主人公都是意大利人。
司汤达从小受到外祖父的培养,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爱好文学。他很早就阅读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作品,对卢梭特别崇敬,视为“思想最高尚、才能最伟大的人物”。他的童年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度过的,深受时代气氛的感染,同情法国大革命,拥护共和政体。他所相信的格言是:“不自由,毋宁死。”
司汤达的父亲是个富裕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拥护波旁王朝,敌视法国大革命。他生性沉默寡言,对孩子非常冷淡和严厉。在司汤达的母亲死后,他把孩子交给了一个天主教神父的家庭教师教育,一心要把他培养成一个保皇党人和天主教徒。司汤达恨透了父亲的反动、顽固、自私和贪财,也恨透了那个神父,称他是暴君、伪君子。他对父亲的仇恨一生都未消失,在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中都有强烈的反映,构成了小说主人公的一个特征。
(二)跟随拿破仑
拿破仑(1769—1821)法国政治家和军事家,19世纪欧洲非凡的传奇人物。他的战争艺术、博学多识受到世人的赞叹,他坚决打击反动王党复辟势力,鼓励一切有才华的人发挥自己的作用,受到广大青年的拥戴。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放圣赫勒拿岛,1821年在岛上病逝。20年后,遗体运回巴黎安葬。司汤达梦想勇敢和冒险,希望追随拿破仑成就一番事业。1799年中学毕业,他在拿破仑的军事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司汤达的命运就与拿破仑联系在一起。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转战整个欧洲,1812年随军进攻莫斯科。莫斯科大火留给拿破仑一座空城,这是拿破仑失败的开始。1814年拿破仑失败,被放逐厄尔巴岛。司汤达脱离军队。
(三)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定居意大利米兰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认识到:“像我这样一个到过莫斯科的人,在波旁王朝的法国除了受屈辱外不会再有别的。”于是他离开巴黎,定居意大利米兰,在那里住了7年,正式从事写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音乐家传记《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1815)。1817年他出版了著名的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第一次使用了司汤达的笔名。这是一个普鲁士小镇的名字,是著名的德国艺术评论家温克尔曼的家乡。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有精湛的研究。司汤达采用这个名字,表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向往。
(四)返回巴黎
1821年,意大利烧炭党人的起义遭到镇压,司汤达因与烧炭党人有来往而被奥地利警察驱逐出境。为此他离开米兰,回到巴黎。从1822年开始,司汤达匿名为英国报刊撰写巴黎的通讯报道,对法国政治社会要闻和思想文化动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抨击。1822年出版心理分析论著《论爱情》,1824年出版音乐家评传《罗西尼的一生》,1825年发表了著名的文艺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1827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1830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红与黑》,它标志着司汤达文学创作的最高峰,此书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使司汤达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五)驻外领事时期
七月革命后,他被任命为法国驻意大利的领事,遭到奥地利政府拒绝。于是法国政府又改任他为一个滨海小城的领事,他担任这个职务直到逝世。此间,他的主要精力仍是写作。比较重要的小说是《巴马修
道院》(1839),描写复辟时期的政治斗争,《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揭露七月王朝社会现实,没有最后完成,死后发表。1842年3月22日,司汤达因中风去世。司汤达的遗体安葬在蒙马特尔公墓。墓碑按照司汤达生前遗嘱,刻着意大利文:
“亨利•贝尔,米兰人,写作过,恋爱过,生活过”。
二.司汤达的性格
认识他的创作,有必要了解他的性格。
(一)精力过人,具有坚毅的独立精神,时时渴望干一番大事业。
司汤达精力过人,性格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坚毅的独立精神,时时渴望干一番大事业。他是一个独立的、独创的、性情热烈的人,把我行我素作为幸福的第一条件。早年,他把勇敢的行动和热烈的爱情看作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一个人为了忠于某种事业或某个人而甘冒生命危险的激情,由幸福的恋爱引起灵魂深处的战栗,在他看来都是人生的崇高时刻。他身上有两种热情,热爱战争和热爱女人,具体化为崇拜拿破仑(代表战争)和意大利女人。
(二)怀疑人类
他性格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害怕上当受骗,对人不信任,对人类怀疑。他除了惧怕受人欺骗,被人利用外,还惧怕欺骗自己。他养成了处处设防,经常自我检查,自我克制的习惯。他一生都喜欢掩掩藏藏,乔装打扮,神秘莫测,喜欢把自己的经验和思想隐藏起来。他有170多个笔名就是因为喜欢隐瞒真相的癖好造成的。任何感情如果他不想承认属于他自己,任何轶事如果可能泄露他的私人生活,他就用这样那样的笔名。不仅公开发表的作品他用笔名,私人信件他也不签署自己的真名。他在作品中处处留下怀疑人的警告:不要轻信别人,只相信你亲眼所见的!不要赞美不能打动你心弦的事!永远认定你的邻人是受了报酬在向你撒谎!
(三)双重人格
由于非常害怕上当受骗,现实中的司汤达表现出双重人格:一方面爱好自然而然和坦率无隐,另一方面又深谋远虑,耍尽花招;既诚实又醉心于弄虚作假,痛恨虚伪又缺乏坦率正直。司汤达在自己这种双重人格中找到了赋予他的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他的《红与黑》中于连形象就正是如此。
(四)理性特质
司汤达的心灵本质是理性。他的理性特质,使他对人类灵魂的作用过程明察秋毫,他像冷静的哲学家,企图把感情生活的每种现象分解成种种元素,并借助数、量、衡来说明问题,这使他的写作具有强烈的科学性,表现出现代思维的零度风格。他的充满理性的静观默察源于他对18世纪严格讲究理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的继承,源于当时冷静务实的社会风气和他热爱数学的爱好。他本人的这种理性特质也赋予给他的小说人物,让他们也能理解自己灵魂里发生的一切,这就形成了他的小说的一大特点,出现连篇的人物独白,把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活动揭露无遗。
(五)勤奋、自信的品格:
他不把同时代人的毁誉作为自我价值评判的标准: “我将会做一个在1935年为人阅读的作家”。
三.主要创作成就
司汤达一生写了10余部小说,重要小说是《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另外他写了三部人物传记,四篇游记和多篇论文。重要论文是《拉辛和莎士比亚》和《论爱情》。
生前,司汤达的创作不被人注意,缺少知音。他的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出版后反应寂寥,小说《红与黑》出版后10年间只卖出2本。但他不把同时代人的毁誉作为自我价值评判的标准。司汤达生前见到的唯一一篇称赞他的作品的文章,只有巴尔扎克读了他的《巴马修道院》后发表的《拜尔先生研究》,这使他深受感动。他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他曾经说过:“到1880年的时候,将会有人了解我。”1835年他给巴尔扎克的信中说:“我中了彩票,号码是1935年,到那时候我会拥有读者。”司汤达的预言实现了,他不仅在1935年拥有读者,而且在21世纪仍然拥有读者,成为和巴尔扎克并肩而立的法国重要小说家。
(一)《阿尔芒斯》(1827):司汤达的第一部小说,由于它在思想和艺术上与《红与黑》具有许多共同点,它被称为《红与黑》的“前奏曲”,在司汤达的创作上占有特殊地位。小说描写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一对
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奥克塔夫是一个贵族青年,他才貌超群,在上流社会是一个出色的人物,他即将继承二百万法郎的财产,人们对他刮目相看。奥克塔夫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只和表妹阿尔芒斯志趣相投。阿尔芒斯是个孤女,长期寄人篱下,被贵夫人收养,充当“伴娘”角色。奥克塔夫和阿尔芒斯的婚事遭到贵族社会的反对,但他们最终还是结婚了。婚后不久,奥克塔夫听信了舅舅等人对阿尔芒斯的诽谤和挑拨,遂服毒自杀,阿尔芒斯进了修道院当修女,酿成了爱情悲剧。
(二)《法尼娜•法尼尼》(1829):著名的短篇小说,以意大利生活为主题,描写烧炭党人彼特罗和贵族小姐法尼尼的恋爱悲剧。这个短篇收在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1855)里。彼特罗越狱后与贵族小姐法尼娜•法尼尼相遇,两人热恋起来。法尼尼愿意抛弃自己的门第和财产,与彼特罗结婚,彼特罗为了投身民族独立革命,毅然离开了她。法尼尼为了把彼特罗拉回到自己身边,出卖了彼特罗的同志,使他们遭到逮捕。彼特罗知道自己情人是出卖者后,十分愤怒,遂和她彻底决裂。
(三)《巴马修道院》(1839):司汤达生前唯一获得称赞的作品(出版后立即得到巴尔扎克的高度赞扬)。小说根据《法尔耐斯望族创业史》的手抄本故事改编。司汤达移花接木,把这个文艺复兴时期揭露贵族和天主教会的普通故事,改造成为一部反映近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小说以复辟时期意大利的生活为题材,叙述了吉娜和侄儿法布利斯各自的爱情遭遇和曲折的人生经历。
(四)《红与白》(《吕西安•娄万》):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写于1836年前后,以七月王朝时期生活为题材。作者逝世后,1894年出版。它的格局与《巴马修道院》类似。主人公吕西安是巴黎大银行家的儿子,青年时代曾因共和主义倾向被学校开除,在父亲安排下进了外省军队。不久,离开军队返回巴黎,又根据父亲的意见,当上内政部长秘书。吕西安厌恶政界的腐败,最后远离法国,到卡佩尔大使馆担任二等秘书。
四.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分析
(一)小说情节
《红与黑》(1830)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被看作是法国乃至欧洲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小说根据一则新闻报道改编。1827年,司汤达在《法院公报》上看到他的家乡发生的一件谋杀案。一个名叫贝尔德的青年家庭教师,成了这个家庭主妇的情人,事情败露后,由于怨恨和绝望,家庭教师杀死了那个主妇。司汤达根据这则报道,写成了长篇小说《红与黑》。
小说故事发生在复辟时期。锯木厂主的儿子于连跟西朗神父学会了拉丁文,凭着他能够熟背拉丁文圣经的本领,他到维立叶尔市长德•瑞那先生家当家庭教师,为了报复市长却与市长夫人发生了恋情。事情败露后,他由西朗神父介绍,进了贝尚松神父学院学习。在神学院,他隐瞒自己热爱拿破仑的观点,以虚伪取得成功,得到神学院院长彼拉神父的赏识。彼拉神父在神学院受到教会特务组织耶稣会的排挤,离开神学院时,把于连介绍给巴黎保皇党的重要人物,大贵族德•那•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于连在侯爵府办事勤勉,获得侯爵信任。他与侯爵的女儿玛特尔有了私情,玛特尔怀孕后,侯爵只得承认既成事实,准备给他一块地产使他成为贵族,并为他谋得骠骑兵中尉的军职。这时,德•瑞那夫人由于忏悔牧师的阴谋破坏,写了一封告发信给侯爵,说于连是专门靠引诱良家妇女,猎取财产和地位的骗子。于连的野心破灭了,气愤中他开枪打伤了德•瑞那夫人,被法院判处死刑。德•瑞那夫人在他死后三天也死去。
《红与黑》最初的书名叫《于连》,这表明小说是以于连的个人经历来安排情节。小说从于连初入社会,做家庭教师开始到进入上流社会当贵族秘书,被判死刑止,记录了他短暂的一生。他的生活阶段分为三个时期,维立叶尔小城做家庭教师,贝尚松省城入神学院,巴黎首都当秘书。
(二)小说的书名和副标题。
《红与黑》的书名充满政治象征。关于“红”与“黑”的含义,有多种解释。一是“红”象征革命,“黑”象征教会。二是“红”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黑”代表复辟时期。三是“红”象征法国的红军装,“黑”象征教士的黑袍。四是“红”象征热情,“黑”象征阴谋。五是红象征平民意识和自尊心,黑象征贵族意识和虚荣心。六是“红”象征于连向德瑞那夫人开枪,血染教堂,“黑”象征玛特尔身着黑色丧服,吻于连被砍掉的头(这种看法源于《红与黑》最初的版本,当时《红与黑》分两册,第一册封面是开枪场面,第二分册是吻头颅场面)。这种种解释,都表明了书名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是一种政治象征。
《红与黑》的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司汤达对此的说明是:“作者所要描写的,是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政府带给法国的社会风气。”这个副标题和说明,形象地表明了小说的政治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它是复辟时期的社会纪实。
(三)于连形象:
于连的一生经历了追求——奋斗——迷失——反省的曲折人生。父兄的欺凌、报复市长的快乐、神学院提升的幸福、在巴黎的成功,一步步把他引入了“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野心的歧途,监狱里的反思,终于让他找回了自我,找回了自尊。
1.作品通过于连的两次爱情,很好地揭示了于连性格的复杂性和两重性。
(1)于连与瑞那市长夫人的爱情:心灵里的爱情。它起源于于连对市长的报复;对市长夫人来说,它开始于于连的诱惑;对于连来说,它结束于夫人的真挚爱情。在这次爱情纠葛中,于连的目的是维护自尊和雪耻,而于连感受到的是平等、自由、快乐、幸福。它显示了于连的性格特点:自卑与自尊,真挚又虚伪。
(2)于连与玛特尔小姐的爱情:脑子里的爱情。它起源于玛特尔小姐的骄傲和于连的防御;开始于玛特尔小姐的征服,结束于于连的反征服。在这次爱情纠葛中,于连的目的是得到财产名誉地位,是“做玛特尔的丈夫有许多好处”;而于连的感受到的是太多的理智和思想 太多的机心和戒备。它显示了于连的性格特点:虚荣和名誉、懦弱与强悍、敏感多疑又自尊自傲、雄心与野心的双重性。
2.英雄性格
在《红与黑》中,作者多次称于连为“英雄”、“我们的英雄”。于连是个头脑敏锐,意志坚强,高傲自尊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崇拜拿破仑。因为在拿破仑的时代,坚强的个性可以不凭门第和财产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于连说:“在那个时代,像我这样的人,或者已经被杀死,或者在三十六岁时就当上了将军。”他满怀英雄气概,充满英雄幻想,却生不逢时,生活在王政复辟时期。在这个封建专制的时代,上层贵族社会是决不容许下层平民进入政界,施展抱负的,于连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尽管他用尽种种手段想打入上流社会,然而都失败了。
当他发现他的种种追求都毫无意义时,他放弃了卑鄙的手段,不愿向现实社会妥协。他说:“天才要么成为拿破仑,否则就要像个罪犯被处决掉。”他不顾别人的解救,毅然选择了死。他临死前的法庭答辩表现了他的英雄性格的力量,他说:“先生们,我没有荣耀属于你们那个阶级,你们可以看见我是一个乡下人,不过对于自己处境的微贱,敢做反抗的举动罢了。„„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的人。”他的演说,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力度,体现了人物在与周围环境、反动势力的冲突中,所表现出力的热情,要么以死反抗,要么抛弃名利,显示了高尚的情感和坚强的心灵。于连是一个平民反抗者形象,司汤达式的力的英雄。
司汤达的英雄人物都具有双重人格,他们追求真理,却又为反动势力效劳;他们正直善良,却又以虚伪的面目出入贵族社会,例如于连参加保皇党的秘密会议,为保皇党送信,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物形象,形成被扭曲了的英雄性格。这个特点,恰好表明了司汤达不美化英雄,按传记的客观真实标准来记叙人物性格与社会环境的冲突,社会环境对人物成长的影响。
3.于连形象的典型性(课堂讨论):
关于于连形象的典型性评论界历来多有争议。这是一个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概括起来,主要的观点有:
于连是反抗封建制度的平民英雄
于连是为理想和幸福不懈奋斗的悲剧英雄
于连是受社会压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典型
于连是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于连是个人主义野心家
于连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典型
于连是不择手段往上爬的恶棍
于连是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
于连是一个追求个人功名与幸福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轻人
于连是一个无信仰的现代个人主义者
【讨论】你是怎样认识于连的?对于今天求幸福求功名的年轻人来说,于连的悲剧有何借鉴意义?
4.于连形象与“年轻人”问题及其他:
于连正处于“青年时期”:欲求强烈,容易冲动,家庭和社会对他的心理、性格的塑造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年轻人”问题:青年时期人表现出“最富有生气的欲望”,爱情、事业、功名、前程,都是“年轻人”渴望得到的。怎样获得这一切,用什么方法手段、以什么态度去看待功名利禄,往往决定着“年轻人”的命运和人生。
我们从与司汤达同时代的作家笔下所塑造的其他相关的“年轻人”形象身上,也能得到更多的启发: 拉斯蒂涅——正在成长中的野心家
杜洛瓦——不择手段往上爬的恶棍
吕西安——在诱惑中失足的青年
大卫——勇敢而单纯的年轻人,身在狼群却不带武器
克利斯朵夫——历万苦而不气馁的奋斗者
科波菲尔——历经挫折而不失良善坚守正途的年轻人
(四)创作特色
1.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生是由单调重复的日常生活构成的,很少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司汤达把握人生的特质,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红与黒》中,虽然于连渴望当将军,可是他没有赶上拿破仑执政的时代,他也就没有轰轰烈烈的上前线的大事件发生。司汤达写他的生活小事,比如写他第一次怎样鼓起勇气握住德瑞那夫人的手;多次夜半冒着危险,搭梯子翻进女主人的卧室幽会;于连于连和市长夫人年龄悬殊,地位悬殊的恋爱等。通过生活小事表现于连的内心矛盾和征服上流社会的雄心。
2.心理描写
司汤达擅长心理描写,这是他塑造人物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人物成功的一大因素。丹纳说,司汤达是这个时代和任何时代里最伟大的心理作家。法国近代文学史权威朗松说,司汤达是一位人类心灵的观察家。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是显意识层的心理思维,只限于头脑和感情的理性分析,没有涉及到弗洛伊德潜意识层的生理状态的反映。因而,他的心理描写都是非常冷静和理智的,充满逻辑和理性,由此显出人物性格的特点和现实态度。
例如于连在神学院遭到同学们的敌视,他对此有很多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描写是于连对神学院现状的客观分析和对自己行为的冷静反省。当我们把这种心理描写和现代心理描写意识流比较时,就更能看出两者的区别和司汤达心理描写的鲜明特点。例如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心理描写,完全是意识和无意识层的心理意识的自然流动和闪现,近似呓语,读者看到的是人物主观意识的活动,内心世界混沌迷乱,没有规律和逻辑的活动,他们大多发生在人物的下意识中,无意识层。它们就像从人物头脑里涌流出来直接被作者记录下来一样,前面不冠以“他想”,“他自付”,“他暗自说道”之类的引导语。而司汤达的心理描写是有规律有逻辑的心理活动,前面都冠有“他想”“他说”“他自语道”等引导语。这是传统和现代心理描写的第一个区别。
司汤达心理描写不同于现代心理描写的第二个特点,是人物的心理活动被限制在叙述人物的生活史与社会环境中,小说体现的是人物行动的因果关系,从行动追溯到内心动机,而不是像现代心理描写那样,把人物的意识活动直接展示给读者。《红与黑》中大量的心理描写都是人物接触到某件事,参与的某个行动,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反省,由此有了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描写是靠情节、事件、环境来串连的,是情节带动心理。现代心理描写不按因果线索发展,它是心理意识的主观运动,读者通过人物的意识来了解情节、事件、环境,是意识带动情节、故事。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形式是传统的,但他所表现的心理紧张是现代的。于连在他的生活环境里感到压抑,他怀疑一切,时时都感到环境的压迫,害怕上当受骗,不敢对人说真话,不相信任何人,觉得处处都有危机、暗算。他多疑,敏感,自卑引起的自尊,等等,都造成了他的内心紧张。他从走上社会的那一刻起,就被深重的“责任”与“义务”所压迫,总想有所作为,把所做的任何事都与“责任”、“义务”联系在一起,为此,他活得很沉重,这也造成了他的内心紧张。
在司汤达的所有主人公身上,都有这种内心的紧张,只是表现方式,轻重程度和侧重点不同而已。这种紧张感属于现代意识的一部分,由此,有人认为司汤达是“现代小说之父”(赵隆勷《司汤达和<红与黑>》)。
司汤达擅长描写爱情心理。如在于连和玛特尔的爱情纠葛中,于连对玛特尔的感情表现的既敏感多疑,又自尊自傲。当玛特尔对他说:“明天你‘应该’不走。”就为这“应该”二字的命令语气,他感觉受了侮辱,一小时后玛特尔给了他一封宣布爱情的信,他又因自己的胜利而欢呼。小说第45章的整个描写,都是于连的内心独白。他一晚上都在考虑要不要去和玛特儿约会,内心十分矛盾。他想:“不赴约便是怯懦”,继而想,“如果这是个迷人骗局„„”,接着又责备自己不该怀疑,“我破坏女人的名誉!啊!万万不可以的。”最后,作者用一句简单的话结束了这一章:“这真是一个恐怖的夜晚。”
3.政治倾向
司汤达的小说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突出的政治倾向,这是司汤达与别的作家创作的一大区别。司汤达对小说的政治倾向是直言不讳的,他在《红与黑》里写道:“若是你的人物不谈政治,那就已经不是1830年的法国人了,你的书也就不再是一面镜子,像你所要求的了。”他的小说,从书名、副标题到小说内容,都充满政治性(前面已述,此略)。
小说的政治内容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一是崇拜拿破仑。这是司汤达一系列小说的主题。拿破仑代表了法国革命和欧洲共和制,这个时代推翻了封建君主统治,一个青年凭借才能和军功就能出人头地。他是反封建,爱国主义的象征,是有才能的青年的保护人。因此,小说的主人公都崇拜拿破仑,于连珍藏着拿破仑的肖像,阅读拿破仑传记。二是赞美革命党人。在《红与黑》中,流亡贵族亚达米哈伯爵是一个烧炭党人,他在意大利被判死刑,流亡到法国。他出入巴黎上流社会,抨击时政,宣传共和思想,受到于连敬重。三是批判专制政体,反对金融贵族统治。《红与黑》有意识地用拿破仑帝国来对照复辟时期,揭露复辟时期的反动。认为这个使“一般人都感到苦闷”的社会必须加以变革。德•瑞那市长是有权势的贵族,忠于保王党,他行事处世的惟一原则是“有利可图”。木尔侯爵是国王的亲信,顽固的保王党头目,复辟阴谋的主要组织者。他向宫廷提出一个计划,妄图取消1814年的“宪章”,彻底恢复革命前的封建君主专制。四是揭露教会黑暗。司汤达十分痛恨复辟时期的教会反动势力,在小说中对教会的阴暗、伪善作了揭发批判。《红与黑》中贝尚松神学院是个黑暗王国,布满宗教特务,是个培养伪君子的学校。神学院里,宗教派别林立,明争暗斗,互相倾轧。得势的是天主教耶稣会,被排挤的是天主教冉森教派。德•瑞那夫人的告密信就是在教会特务的胁迫下写的。参加“秘密政治会议”的就有红衣主教。教会与贵族、政府、宫廷相勾结,共同策划国内反动武装,企图镇压人民起义。
凡此种种,都是政治倾向性在小说中的显露,它贯穿小说始终。作者把艺术与政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看到了小说批判现实社会的力量。
思考题
1.司汤达创作成就。
2.分析于连形象:你是怎样认识于连的?对于今天求幸福求功名的年轻人来说,于连的悲剧有何借鉴意义?
第三篇:司汤达《红与黑》
司汤达与《红与黑》
一、作品简介:
《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为年轻人所喜爱。作品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于连是一个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已成为个人奋斗的野心家的代名词。
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本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形态。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红与黑》在今天仍被公认为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璨精致的艺术宝石,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灵魂的哲学诗,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主义社会的英雄人物的“始祖”,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红与黑》被誉为19世纪卓越的政治小说,现代小说之父的经典著作,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美国作家海明威开列的必读书,被英国小说家毛姆认为是真正的杰作的文学书。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二、作者简历:(1783——1842)
司汤达的本名叫亨利·贝尔。1783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
父亲是一个资产者,但却拥护王权与教会,头脑里充满了贵族的观念。司汤达的家庭教师是一个神甫。这个神甫对他进行严格的贵族式教育,禁止他与一般的儿童玩耍。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母亲的父亲。他母亲属于意大利血统,生性活泼,思想较为自由开放,能够用意大利文阅读但丁等人的作品。但她在司汤达七岁时便逝世了。司汤达的外祖父是一个医生。思想特别开放,是卢梭和伏尔泰的信徒,拥护共和派。司汤达少年时期经常住在外祖父家,在那里阅读了大量的世界名作。
司汤达的童年,是在法国大革命的疾风暴雨中度过的。1796年至1799年,他在格勒诺布尔的中心学校上学,那是法国革命时期按照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潮和教育思想建立的新型学校。司汤达在那里面系统地学习了新思想,新知识,对法国文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非常用心的跟着教师格罗学习数学。他热爱数学的无可争辩的精确性极其论证的真实性;这种对于精确性和真实性的爱好,后来成为他的现实主义创 1 作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1799年,他来到巴黎,原来准备投考著名的综合工艺学校,但为革命的形势所鼓舞,加入了拿破仑领导的军队。1800年,他随拿破仑率领的大军到了意大利的米兰。米兰人民长期遭受奥地利的统治,视拿破仑的军队为救星。他们对法国革命的热情,他们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司汤达的影响很深。以后他长期在米兰居住,写作,并以米兰人自居。
从1806年到1814年,司汤达随拿破仑的军队转战欧洲大陆。在1812年从莫斯科大撤退时,他担任后勤军官。长期的斗争实践,使他的共和派的观点更加坚定,更加憎恶腐朽没落的封建贵族与教会的黑暗统治。因此,以后他脱下戎装,投身于文学创作时,他的批判的笔锋总是指向贵族和教会,便不奇怪了。
1814年拿破仑下台,波旁王朝复辟。资产阶级的革命派遭受镇压,封建的王公贵族则弹冠相庆。在这种形势下,司汤达觉得“除了遭受屈辱,再也不能得到什么”,便离开祖国,侨居意大利的米兰。在这里,他对意大利的爱国主义人士抱以极大的同情,与争取民族解放的烧炭党人来往密切。他的行动,引起了统治意大利的奥地利军警的注意。当1821年意大利革命失败,许多爱国者身陷囹圄时,他也被警察当局作为烧炭党人的同情者而驱逐出境。直到1834年,他被派任为法国驻教皇辖下的奇维塔韦基亚城的领事,才再度回到意大利。
司汤达从1817年开始发表作品。处女作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名为《意大利绘画史》。不久,他首次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发表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从1823年到1825年,他陆续发表了后来收在文论集《拉辛和莎士比亚》中的文章。此后,他转入小说创作。1827年发表了《阿尔芒斯》,1828——1829年写就《罗马漫步》(Promenades dans Rome),1829年发表了著名短篇《瓦尼娜·瓦尼尼》。他的代表作《红与黑》于1827年动笔,1829年脱稿(本书即将面世之际,适逢七月事变,国人无暇他顾,形式发展不利于书报之刊行。然本书脱稿于1827年当无疑义---原编者注)。1832年到1842年,是司汤达最困难的时期,经济拮据,疾病缠身,环境恶劣。但也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他写作了长篇小说《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巴马修道院》,长篇自传《亨利·勃吕拉传》,还写了十数篇短篇小说。在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逝世时,他手头还有好几部未完成的手稿。
在司汤达的墓志铭上写着一段话:活过、爱过、写过。
三、心理刻画:
司汤达在作品中对复杂的人物心理把握得相当准确,他的心理刻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本书的写作。对玛蒂尔德刻骨铭心的爱促使司汤达 对爱情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本书展现了作者个性的两个不同侧面——深刻的感受和冷峻的分析。作为一个心理分析大师,司汤达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显然是按照他的理论创作的。
本书运用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来探讨爱情,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爱情理论.如同给植物分类那样,他把爱情分为四种类型:激情之爱、虚荣之爱、肉体之爱、趣味之爱。他用结晶这个词来比喻爱情。他是这样表述的:“将一根冬日脱叶的树枝插进盐矿荒凉的底层,二三个月之后再把它抽出来,上面就布满了闪闪发光的结晶,还没有山雀爪那么厚的最细小的树枝都被数不清的钻石点缀得光彩夺目,熠熠发光,原来的枝子已认不出来了。”他把爱情的产生分成七个阶段,界线分明。他对美、丑、爱的相互关系解析得那样清楚,对嫉妒、猜疑、羞怯等各种情感区分得那么细致,对各国社会环境对爱情的影响分析得那么精辞,这些在他日后的创作中都得到了反映。他写了多种多样的爱情故事,社会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不间,结局也各不相同。
司汤达不只是分解爱情产生的过程,他对爱情本质的思考也非常深刻。他认为,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爱情是文明的奇迹”。他把爱情视为一种激发人的力量的美好情感,“爱情在伦理学上是一切感情中最强烈的激情”。
从现代心理学来看,人类心理复杂多样,千变万化,不一定全都按司汤达所说的过程发展,但是按照司汤达的分析,爱情是一个有阶段性的渐进过程,这表明了司汤达深刻的洞察和思考;他用结晶来比喻爱情,说明他是把爱情视为高尚纯洁的情感来认识的。对爱情进行条分缕析的梳理,特拉西、塞南古等人都做过,但像司汤达这样从不同角度对爱情心理作全面细致的分析,确实难能可贵。司汤达读书期间曾潜心钻研过数学,以后又研究了孟德斯鸿、卡巴尼斯和特拉西的观念学,并与特拉西交往密切,这使他对任何事情都采取严谨的态度。作为附录收入的几个故事是其理论的具体化。“萨尔茨堡的树枝”讲述了他的结晶理论;“法国富裕阶层的爱情例证”讨论了上流社会的虚荣之爱;“欧内斯蒂娜又名爱情的诞生”具体解析了爱情产生过程的七个阶段。
司汤达将维特式的爱与堂璜式的爱作了比较,赞扬“维特式的爱有奇特的乐趣,心灵契合”;批评堂璜之流“变化无常”,追求享乐,说他们“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在人生大市场上,是“唯利是图,而不想付出任何代价的投机商”。在司汤达看来,“堂璜所理解的爱是一种近似于追逐猎物的嗜好”,堂璜的所谓幸福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虚荣心的满足”。司汤达笔下的爱情是内心摆脱了卑俗情感的高度结晶,他注重的是真正的激情,因为“激情之爱把整个大自然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种爱情中,一
司汤达在作品中对复杂的人物心理把握得相当准确,他的心理刻画具有鲜明的时代 3 特色。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本书的写作。对玛蒂尔德刻骨铭心的爱促使司汤达对爱情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本书展现了作者个性的两个不同侧面——深刻的感受和冷峻的分析。作为一个心理分析大师,司汤达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显然是按照他的理论创作的。
本书运用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来探讨爱情,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爱情理论.如同给植物分类那样,他把爱情分为四种类型:激情之爱、虚荣之爱、肉体之爱、趣味之爱。他用结晶这个词来比喻爱情。他是这样表述的:“将一根冬日脱叶的树枝插进盐矿荒凉的底层,二三个月之后再把它抽出来,上面就布满了闪闪发光的结晶,还没有山雀爪那么厚的最细小的树枝都被数不清的钻石点缀得光彩夺目,熠熠发光,原来的枝子已认不出来了。”他把爱情的产生分成七个阶段,界线分明。他对美、丑、爱的相互关系解析得那样清楚,对嫉妒、猜疑、羞怯等各种情感区分得那么细致,对各国社会环境对爱情的影响分析得那么精辞,这些在他日后的创作中都得到了反映。他写了多种多样的爱情故事,社会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不间,结局也各不相同。
司汤达不只是分解爱情产生的过程,他对爱情本质的思考也非常深刻。他认为,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爱情是文明的奇迹”。他把爱情视为一种激发人的力量的美好情感,“爱情在伦理学上是一切感情中最强烈的激情”。
从现代心理学来看,人类心理复杂多样,千变万化,不一定全都按司汤达所说的过程发展,但是按照司汤达的分析,爱情是一个有阶段性的渐进过程,这表明了司汤达深刻的洞察和思考;他用结晶来比喻爱情,说明他是把爱情视为高尚纯洁的情感来认识的。对爱情进行条分缕析的梳理,特拉西、塞南古等人都做过,但像司汤达这样从不同角度对爱情心理作全面细致的分析,确实难能可贵。司汤达读书期间曾潜心钻研过数学,以后又研究了孟德斯鸿、卡巴尼斯和特拉西的观念学,并与特拉西交往密切,这使他对任何事情都采取严谨的态度。作为附录收入的几个故事是其理论的具体化。“萨尔茨堡的树枝”讲述了他的结晶理论;“法国富裕阶层的爱情例证”讨论了上流社会的虚荣之爱;“欧内斯蒂娜又名爱情的诞生”具体解析了爱情产生过程的七个阶段。
司汤达将维特式的爱与堂璜式的爱作了比较,赞扬“维特式的爱有奇特的乐趣,心灵契合”;批评堂璜之流“变化无常”,追求享乐,说他们“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在人生大市场上,是“唯利是图,而不想付出任何代价的投机商”。在司汤达看来,“堂璜所理解的爱是一种近似于追逐猎物的嗜好”,堂璜的所谓幸福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虚荣心的满足”。司汤达笔下的爱情是内心摆脱了卑俗情感的高度结晶,他注重的是真正的激情,因为“激情之爱把整个大自然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种爱情中,一切是那么新 4 鲜、充满活力,表现出热烈的趣味”。但是这种激情之爱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的,必须经过艰辛的漫游,方能进入“奇妙无比的新世界”。对于这种情感,堂璜一类花花公子是体会不到的。司汤达反对虚荣之爱、趣味之爱,他憧憬的是超越色情、虚伪、功利的激情之爱。
对爱情的深入研究为司汤达创作中的心理分析奠定了基础。在法国文学史上,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芙公主》、卢梭的《新艾洛伊丝》都刻画过人物心理,但他们的心理描写往往是出于描写情感的需要,而司汤达的心理描写则对塑造人物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这么说,司汤达把法国文学中的心理描写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他对人的内心世界所作的出色研究后来在《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几部长篇巨著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司汤达所解析的人物内心世界,恰恰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也可以说出福楼拜式的话:“于连,就是我。”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将于连等人的心理活动作了细致的刻画,其描写之精微,分析之深刻,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书中人物的恋爱心理被区分为“心坎里的爱”和“脑袋里的爱”,这是其爱情理论的具体应用。德·瑞那夫人的爱属于心坎里的爱,也就是激情之爱;德·拉木尔小姐的爱是脑袋里的爱,也就是虚荣之爱。难怪歌德称赞司汤达具有“周密的观察和对心理方面的深刻见解”。
第四篇:《红与黑》读后感
《红与黑》读后感
《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是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的失败写的,尤其是他在奋斗中经历的两次爱情,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的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虽然小说是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这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叛逆的平民的悲惨角色”,“是在两个对立时代交替过程中产生的小资产阶级个人英雄主义者或个人英雄典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反抗性也即平民阶级的自尊性居于支配地位”,他为了改变自己受压迫的处境去反抗社会,“多少反映了当时小资产阶级青年的一种本能愿望和要求”,这种反抗即使纯粹出于个人利益的反抗,即使是在个人英雄主义基础上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小资产阶级不现实,要求改变地位的愿望”,在当时同样充满了“历史的正当性”。
主人公于连,由一个木匠到市长的家庭老师,到神学院的教士,到侯爵的秘书。在他这短暂的一生中,他不停地与阶级斗争,不断去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其中体现了他的“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特征外,还暴露出他那强烈的野心与过高的自尊心。但是,于连他一生都是在与命运抗争,他不断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凝聚了作者对人类个个体的生存与奋斗的深刻思考。
然而,在当时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下,于连只是把爱情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因此,当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再者,当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纯属政治上的角逐,他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这本书有某种我说不清楚的东西吸引着我,让我一页一页的看下去,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从中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体会。通过思考与探究,我对法国当时的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我对政治与历史知识的缺乏,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文字,也因为这样,我总会思考很久,也就看得越慢。但是,当终于看完的那一刻,兴奋之余,我还想再看一遍。
第五篇:红与黑读后感
外 国 文 学 作 业
姓名:张玉海
班级:汉语言文学四班学号:200951010457
《红与黑》中对于于连的分析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于连,他从小缺乏父母亲情之爱,他的父兄对他几乎是憎恨的,经常打骂他,就为了于连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作为劳动力,他不可能为木匠做多少活,也就赚不了多少钱。这就是底层阶级的卑鄙丑恶之处,然而这种丑恶却也是出于无可奈何,因为穷苦,金钱才显得如此珍贵,亲情也自然就廉价了。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于连,内心深处必然是有阴影的,他缺乏父爱、母爱,有自卑感以及那强烈到近乎变态的自尊心。
第一个对于连人生产生影响的是老军医,他教于连拉丁文和历史,死时还给他留了许多书籍,正因为这个人,于连才产生了对拿破仑狂热的崇拜,产生了野心以及各种异乎于其周围之人的思想,才有了另一种命运的可能。于是他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尽力博取西朗教士的信任,终于有了去德瑞那家教书的机会。
对于德瑞那夫人,他起初对她的追求完全是出于对市长的报复,除了通过勾引德瑞那夫人,他没有其他任何办法来报复市长对他的侮辱,每次成功,他都有种胜利的欢愉,而非爱情的喜悦。但是随着对德瑞那夫人的了解,他发现这个女人是如此纯真,善良可爱,与市长完全不同,他对她到底产生了感情,德瑞那夫人也尽其所能倾注自己的温情,倾囊相授贵族的各种常识,于连对她产生的实际上是一种依恋与信任,就像儿子对母亲那样的依赖。在这个女人身上,他找到了缺失的母爱以及继续前进的野心。而这段时间里,他也深刻感受到贵族对平民的轻蔑和高傲,强烈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同时也深深刺激了他的野心。
然而这种如此强烈的自尊却是源自他内心深处深沉的自卑,他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这是出生于贵族统治社会的有思想的平民的必然情绪。而他的野心也是源自这
种自卑,正因自卑,他才渴望成功、财富与地位来消弭这种自卑。
彼拉院长和德.拉.木尔侯爵都是他进入上流社会的关键人物,也是弥补他父爱缺失的人物。由于他们的地位以及对于连的赏识或爱,他们几乎使于连走向另一段人生,他可以在未来拥有一片教区,安稳的享受财富和地位。然而于连的野心注定他不会就此安于现状,停步不前,他要去勾引征服德.拉.木尔小姐,他要俯视睥睨所有贵族,他要像拿破仑那样横扫颠覆贵族,彼特教父的慈爱,木尔侯爵的恩情,都无法阻挡,因为他在巴黎上流社会所受的各种轻蔑和侮辱都刺激了他的自尊心,他那脆弱、不可忍受任何侮辱的、实际受自卑控制的近乎变态的自尊心!
于是玛特尔就成了目标。然而他对玛特尔几乎就没有爱,他只是想征服这个巴黎上流社会最美貌最高贵的女人,多少贵族子弟为她倾倒痴狂,征服了她就意味着他超越了其他所有追求她的贵族,也就意味着他可以去嘲笑轻蔑他们所有人,所有以前受到的侮辱轻视都可以得到雪耻,他的自尊心也就可以得到最大的满足。所以当玛特尔突然对他冷淡之后,他立刻陷入了极端痛苦之中,难以自拔,但是这种痛苦并不是由于失去了爱情,而是自尊与虚荣受到了强烈的伤害,他最深切的感受是自卑,被玛特尔以及贵族们轻视的强烈自卑,实际上,有时贵族们并未鄙视他,但他却产生这种幻觉,他几乎本能地就想到这些,他实际是在鄙视他自己。因此,当他利用元帅夫人得回玛特尔的心以后,他也就自然失却了热情,他想到的只是前程似锦,玛特尔这个可怜的女人只是他满足自尊心和向上爬的工具。
然而,玛特尔对于于连的激情也未必是真正的爱情,(所以也不禁让人怀疑这世间究竟有没有所谓的爱情),她的激情完全建立在崇拜和幻想之上,她之所以觉得于连与众不同,在于这个男人强烈的自尊和野心,对于贵族的蔑视和高傲,不像其他贵族青年会对她卑躬屈膝,处处恭维,她对那样的男人只有轻蔑,而对于连产生了崇拜以及征服的冲动,故而当于连拜倒在她身前时,她就开始后悔,开始轻蔑于连,因为她所有的情感以崇拜为基础,没有了崇拜也就失却了爱情。于连必须永远在她面前扮演一个英雄的角色,永远不可软弱卑屈,而要像拿破仑那样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如果柯西尔也能像于连那样的话,也许早就抱得美人归了,可惜这个可
怜的柯西尔为这个女人决斗而死,一直都没能懂得这个她真实的心。
于连在看到德瑞那夫人写的揭发信后,就立马去刺杀德瑞那夫人,完全不顾玛特尔和儿子,完全不顾德瑞那夫人曾经对他的付出的爱。伟大的自尊既然受到了侵犯,野心的实现既然遭到了破坏,那就用鲜血来找回尊严,来祭奠野心!
他进入监狱后,并不为自己辩解,反而声称是蓄意谋杀,他只是想要快点死亡。似乎在表面上,是为了自己良心的谴责,但其深层原因在于他要以死,以生命换取尊严,他无法再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活着就意味着将无可避免地忍受贵族阶级的嘲笑和蔑视,而那些正是他完全无法忍受,他不可能如此屈辱的活着,他的自尊绝不容许半点的亵渎。在狱中,他不想知道外面的任何事,实际上是在逃避,是在恐惧,他实在太害怕嘲笑和轻蔑了,他不想再听到,不想再知道,他只要快快结束生命,结束一切。看,他是那么自卑,软弱,软弱的一塌糊涂,但却要表现出无比的自尊、高傲、勇敢和无所畏惧,他是多么的可怜与悲哀。所以他不想见到玛特尔,他出于本能地觉得玛特尔会轻视他,这是他无法忍受的,因此他对玛特尔是无比残忍、冷酷和无情的,他的所作所为对玛特尔来说完全是不公平的、不负责任的,但是他就是要折磨她,要把他曾经在她身上所受的所有痛苦尽数奉还给她,他似乎已将玛特尔当做了整个贵族阶级来痛恨,即使这个女人在为他四处奔波,操劳不已,但他一心求死以全尊严,玛特尔的行为反而使他产生厌恶。
而玛特尔此时的努力营救,还带着另一种色彩,那就是她崇拜的玛嘉锐特皇后与其祖先波里法斯.德.拉.木尔的悲情历史,她总会在祖先的祭日穿黑衣缅怀,她对于连的营救正有如当年的悲壮和浪漫,让她产生无限的想象甚至是神圣之感,她觉得自己就是玛嘉锐特皇后,于连就是波里法斯,营救于连是她神圣的使命与责任,这满足了她对于英雄主义的崇拜和幻想。如果于连贪生怕死,企求她拯救的话,她也许就不会产生越来越爱他的情感。所以说她对于连的情感几乎完全建立在崇拜与想象之上。
而此时于连最想见的是德.瑞那夫人,这个能给他慈母般温情与安慰的女人,他在这个时候太需要这种爱了,他是那么孤独,即将走向死亡,虽然他不畏死亡,但
是他也有懦弱,在他最脆弱的时候,他需要这个爱他的女人安慰自己的心灵(可是当他志得意满时他又何曾想过她呢)。然而即使是她也无法改变他求死的心,他愿义无反顾慷慨无比的走向死亡,在审判之时,还要斥责贵族阶级,将长埋心中的话倾吐出来,那样的畅快淋漓,那样的揭露无遗,他此生也许只有此刻不是虚伪的,也只有此刻能光明正大地蔑视起贵族来,光明正大地满足了自尊,在众目睽睽之下,显示了作为一个人的应该享有的尊严,他在那一刻必然觉得自己是伟大而尊贵的,但其代价就是宝贵的生命。由于于连个人性格上的一些特点,他有时的偏激,固执,冲动,软弱,仍不能让我认同他是个英雄。但这些描写在我看来虽然很夸张,但也很真实,很容易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