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地夜行》读后感
《草地夜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红军为了帮助一个小战士赶上队伍而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动人事迹。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草地夜行读后感,欢迎阅读。篇一:草地夜行读后感
上午语文课学习的红军长征故事——《草地夜行》中老战士说的那句感人的话语一直在我的耳畔回荡。“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这短而简单的话语却那么令感动,为了落下部队的“小鬼”,为了革命,宁可牺牲自己。这是多么可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我原来心里总是有一个疑问——参加革命的战士每天行千里路,还吃不饱,穿不暖,睡不足。甚至要吃草根、吃树皮,一定很辛苦,但是他们为什么不放弃呢?读了这篇文章后,才明白战士们为什么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也不放弃革命。因为他们的心中装着的不是他们自己,是别人,是全中国的老百姓。他们宁愿自己受苦甚至牺牲宝贵的生命。我们今天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人用生命换来的么?想到这里,我才真正体会到“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理解了老师为什么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时,我真想大声疾呼:同学们,不要再扔掉你吃剩的饭菜,不要再扔掉用剩的铅笔,不要再扔掉那还是崭新的文具。我们扔掉的不是剩饭,不是铅笔,不是崭新的文具,扔掉的是先辈留给我们的财富,是光荣的传统。
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篇文章,老战士的形象不断的在我眼前浮现,越来越高大。啊,老战士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社会需要你这样的人,人民需要你这样的人。您,虽然死了但您舍己为人的品格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永远激励我们。
篇二:草地夜行读后感这几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一篇《草地夜行》的文章,令我深受感动。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长征途中,一位老红军为了让小红军走出草地,自己英勇牺牲了的事。我读到:“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时,我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我不由自主地对这位小战士产生了一种无比敬佩的感情。这是一位多么顽强的小战士啊!他面对着极大的困难,仍然坚定地向前走,真是坚强、勇敢的人。然而在我的学习中,也经常有这一类的事。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学奥数,我们来到春雨学校的办公室,放下书包,便跑出去玩,只有李硕洋一个人留在办公室里,专心致致地做着周老师不置的奥数题。他左手摸着脑门,右手握着笔,旁边的桌子上堆起了一层刚演算过的草稿纸。我看见李硕洋的额头上似乎出现了几丝皱纹,我轻轻地来到他身边说:“李硕洋,遇到难题了吧,让我来帮帮你。”他摇摇头说:“谢谢你,我一定会做出来的。”过了一会儿,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把这道难题做出来了。通过这一事例,让我知道了,只要去克服重重困难,就一定会成功。学习了《草地夜行》这篇文章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并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困难就像一只“纸老虎”,被“纸老虎”所吓倒的是懦夫的行为,那他一定会一事无成;如果困难越大,你越不向它低头,越要去攻克它,那你一定会成为一个胜利者。
篇三:草地夜行读后感前几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丰碑》、《飞夺泸定桥》、《草地夜行》等几篇课文,我最喜欢的是《草地夜行》。
文章内容是这样的,在茫茫的草海,有一个红军小战士,他非常饿,一点食物都没有,他把皮带都吃了,可是他还是饿,他跟着队伍走,他一步一挨,身上还扛着枪,压得他喘还气来,就要掉队了,前面有一个同志向他走来,说:“快点走吧!要是像你这样走,走三年也到不了陕北”。他把我的枪拿了下来,背到了他的身上,让我快一点走,我紧紧的跟着他,可是我还没跟上,他说:“我背你吧!”他背着我走呀走呀!忽然他猛的往下一沉,他说快离开我,我掉到泥潭里了,他使颈一顶,把我顶到一边去,他说:“一定要记住革命!”就这样一个同志为了革命,为了帮助战士牺牲了。
我读了这篇课文,我特别敬配老红军,为了革命,为了帮助小红军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在长征艰苦凶险的恶劣环境中牺牲了,就在掉入泥潭之际想到的是革命,他这种忠于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太傎得我们学习了,同时也使我了解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这种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这美好的生活,有吃有穿有学上,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学习呢?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决心好好学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长大有所作为,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来回报老一辈革命家的无畏付出。
第二篇:草地夜行教案
一.草地夜行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艰险,使学生受到红军战士无所畏惧,勇 于 自我牺牲的崇高的精神的感染。2. 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 要内容。
3.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教学重点以及突出重点的方法:
通过品味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险,体会出老红军为了革命,为了小战士,那种无所畏惧,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使学生受到感染。
课文是通过写老红军走出草地后又返回来寻找落队的战友,为了战友,为了革命而献身的故事。故事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而且文章又是文字感人,字里含情。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情节的基础上,品词嚼句,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那种深深的同志情,战友情,阶级情。
三. 教学难点以及突破难点的方法:
学生对老红军为了革命,舍己救人的品质能够初步感到,但是关系到文章中的更深那种战友情,同志情,恐怕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这个故事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老红军是群像的代表,学生理解起来更有困难。
1. 以读促情。那种同志情,战友情,阶级情,并不是在老师的讲解中,老师也不可能通过讲解课文给学生带到那个年代,因此品味语言文字,以读促情,通过理解语言文字而进入到那个情境中去是突破难点的办法。在这里,可以读情节,“二人行”中的老红军千方百计的帮助我;读语言,品味老红军在掉到泥潭中说的话;读词,体会“迎面”一词的含义;读标点,为什么第二次“要记住革命”和第三次用的标点不一样?通过朗读,默读,分角色读,齐读,自由读,等方法体会感情。
2. 以音乐激情。文章最后的两个自然段表达的感情最深,老战士为我牺牲,我悲痛欲绝,又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前进,感情到达了顶点。我认为这两个自然段不适合讲读,而应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因此我录制了有风声,雨声,枪炮声的激昂的乐曲,用音乐这种给人以力量的形式带动学生进入情境。
四. 训练重点:
能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训练点。在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归纳段意,找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用串联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 教学准备:
录音机
录音带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初步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段。
3熟读课文。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文情境,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整体的角度对课文有一个认识,对理解课文内容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回忆内容,理清层次。1导言:引入课文情境,2抓课题,理清层次。
抓住课题的重点词“行”理清层次。(板书)一人行
二人行 一人行
二 理解课文情境,深入体会 一人行:
小红军一个人在稀烂的路上,疲惫,饥饿,艰难地行。这部分写出了道路的艰险,“我”的艰难,是故事的发生。采用默读,轻声读,指名读的办法使学生再现那小战士在草海艰难行走的画面。
1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板书:稀烂的路 一步一挨)2小战士目前的困难是什么? 3这段的意思是什么? 二人行:
随着老红军的出场,这部分情节有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老红军千方百计地帮我赶路;老红军背我走,献出了生命。帮我行,老红军使用了三个办法,学生在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是读得懂内容,体会不深,老师在引导学生找出老红军语言,动作后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办法使学生理解内容,体会老红军对我的帮助。
1导言:就在“我”极度疲惫情况下,老红军来了。2抓外貌,体会老红军的同样饥饿疲惫。3抓“迎面”,体会同志情。
4抓我与老红军之间的对话和老红军的动作,体会老红军千方百计地帮我。(分角色读)
板书:激励行 哄着行 催我行 帮我行 背我行
第二部分:老红军背我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也是最扣人心弦部分,老红军舍己救人的品质的表现。老红军在遇到危险那一瞬间心里考虑的是“我”,是革命。可是书中没有直接地表达出来,是通过他的话语,行动而展现的。因此带着学生品味老红军的语言,动作以及“我”的心理是体会文章感情的关键。
1引言:随着夜幕的降临,行军更加困难,我们不禁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发生了什么情况?
2抓语言,体会老红军的心理。他的心里只是有“我”和革命。3抓动作,体会老红军舍己救人的品质。板书:顶 甩 4体会我的心理:朗读课文 一人行:
我化悲痛为力量,迎着风雨前进,在老红军的鼓舞下我已经充满了必胜的信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1体会是一幅什么画面? 板书;光明大路 迈开大步 2“要记住革命”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不同?
三 落实训练点
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意思是全文的训练点,通过概括段意,归纳内容实现,从中体会文章的主次。1各段的意思是什么? 2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那些部分是次要的?
四 总结全文: 五 板书 草地夜行
一人行
二人行
稀烂的路
激励行
一步一挨
哄着行
催我行 背我行 顶 甩
第三课时:(略)
一人行 光明的路 迈开大步
第三篇:草地夜行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
草地夜行
执教者:李国华
教学目标 :
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体会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教学难点 :长文短教,克服平推的教学结构。教学过程 :
一、背景介绍,创设情景: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齐读课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提到“草地”你会联想到什么?(绿油油的青草,绿毯一样的草坪„„)
今天咱们学的这篇课文也与“草地”有关,但文中的“草地”与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草地一样吗?谁能说说你了解的红军长征过的“草地”是什么样子?
放课件,老师对照影片进行描述:是的,过草地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到处笼罩着迷蒙的浓雾,散发着腐臭的气息。最可怕的是这每一块草皮下面都有可能是深不见底的泥沼,一不小心陷进去,很快就会被污泥所吞没。这里的气候极为恶劣,时而烈日当空,时而大雨倾盆,时而冰雹骤至。我们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环境中发生的。
二、回忆旧知,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围绕“行”是怎样展开情节的?(简单反馈:一人行——二人行——一人行)
三、学习课文,导出重点。
1、`在茫茫草海中,小红军独自一个人行军,请同学们读读第一段,思考:小红军遇到了那些困难?他是怎样行军的?
(出示投影)
(学生抓重点句,谈体会,重点体会“伸”。)
板书:困难重重 一步一挨
2、你能通过朗读把小红军这种艰难的处境读出来吗?
3、就在这可怕的草地上,小红军一个人艰难地行进着。课文最后一段还是写小红军一个人行军,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最后一段,看看:这时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红军又是怎样行军的?
(出示投影)
板书:困难更大
迈开大步
过渡语:小红军此时依然是一个人行军,风雨交加,困难更大了,然而他却迈开大步勇
四、深入学习,体会重点。
1、(出示投影):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把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情节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这些情节为什么令你感动?然后小组讨论。
2、集体讨论:简单处理12、13节,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14、15节中老红军的言行。
1)14节: a、学生结合老红军的言行谈体会。
(出示投影)对比,老红军当时为什么不这样说?
(老红军在陷入泥潭的一瞬间,首先想到的是小红军的安危,“小鬼,快离开我!”脱口而出,充分显示了老红军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
b、师生分角色朗读。(生齐读)
2)15节:
a、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一“顶”、一“甩”两个动词,及老红军的语言。
可追问:一“顶”、一“甩”这两个动作,对小红军和老红军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可以使小红军尽快脱离危险境地,而老红军却陷得更快、更深。面对死亡,老红军毫不犹豫的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小红军,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一“顶”、一“甩”两个简单的动词,使老红军舍己救人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
b、体会语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老红军拼尽全力喊出“要记住革命”,饱含了希望小红军克服困难,走出草地,赶上部队,继续革命。充分表现了老红军忠于革命的崇高精神。)
3、谁能将这震撼人心的一幕通过朗读再现出来?
4、在听同学们读时,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当时的画面了吗 ?让我们再带着想象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5、师生对读:从相识到永别,是那么短暂,我甚至还来不及熟 悉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陌生。但是他的一言一行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师:当天色渐渐暗下来,草地上到处都潜伏着危机,老红军是怎么说的?
生读。
怎么做的?
生读。
师:当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草地上伸手不见五指,风雨交加。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他却是怎么做的?
生读。
师:当他突然深陷泥潭,情急之中,脱口而出的是?
敢向前。是什么给了小红军无穷师:当我们二人身处险境,命系一发时,他又是怎么做的?
生读。
师:他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大声说?
生读。
师:茫茫的草海上又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舍生忘死帮助我的老红军永远地去了,被这可恶的草地吞噬得无影无踪了。此时,我的心请是怎样的呢?
生接读。
师读:风呼呼的刮着„„黑暗笼罩着大地。
生读:“要记住革命!”„„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7、同样是这片茫茫无边的草地,同样是这位孤身一人的小红军战士。此时环境更加恶劣,前方的道路更加艰险,然而他却迈开大步勇敢向前呢?这个问题现在能解决了吗?(是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和“要记住革命”的嘱咐鼓舞了小红军的斗志,增强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五、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同学们,正是无数个像老红军这样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战士,才使我们的队伍坚不可摧;也正是有了无数个像老红军这样的无名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才使我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伴着那瑟瑟秋风、踏着那片片落叶,如果我们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去缅怀英雄,你会对英雄说些什么呢?(出示投影)
今天我们的作业 就是:“英雄我想对你说„„”可以是一句赞美的话、一首缅怀的诗、一封怀念的信。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可敬可爱的英雄们吧,让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板书设计 :
21草地夜行
困难重重
“要记住革命”
困难更大
一步一挨
忠于革命
舍己救人
迈开大步
第四篇:读《草地夜行》有感
读《草地夜行》有感
几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一篇《草地夜行》的文章,令我深受感动。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长征途中,一位老红军为了让小红军走出草地,自己英勇牺牲了的事。
我读到: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时,我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我不由自主地对这位小战士产生了一种无比敬佩的感情。这是一位多么顽强的小战士啊!他面对着极大的困难,仍然坚定地向前走,真是坚强、勇敢的人。然而在我的学习中,也经常有这一类的事。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学奥数,我们来到春雨学校的办公室,放下书包,便跑出去玩,只有李硕洋一个人留在办公室里,专心致致地做着周老师不置的奥数题。他左手摸着脑门,右手握着笔,旁边的桌子上堆起了一层刚演算过的草稿纸。我看见李硕洋的额头上似乎出现了几丝皱纹,我轻轻地来到他身边说:李硕洋,遇到难题了吧,让我来帮帮你。他摇摇头说:谢谢你,我一定会做出来的。过了一会儿,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把这道难题做出来了。通过这一事例,让我知道了,只要去克服重重困难,就一定会成功。
学习了《草地夜行》这篇文章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并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困难就像一只纸老虎,被纸老虎所吓倒的是懦夫的行为,那他一定会一事无成;如果困难越大,你越不向它低头,越要去攻克它,那你一定会成为一个胜利者。
第五篇:《草地夜行》教学反思
一节课虽然上完了,但课上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情景至今挥抹不去。我觉得这节课留给学生的很多,留给我的就更多了。
回想自己在备课过程中,曾多次查找资料,翻阅了大量的有关红军长征的文章,并在最初的方案中要求学生也到课外查找资料,并用于补充理解课文。我所选择的故事有的是同学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但可能早被学生们遗忘了的《丰碑》这些课文当中的角色,基本上都与老红军一样,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我把这些与长征有关的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作为对《草地夜行》一文的拓展与延伸,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长征的综合阅读体系,从而深刻领悟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的同时,读多篇文章,树立大的语文观,将语文的各种资源有机融合。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我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通过读词、读文画句子,使他们不仅看到了草地,而且能想象出草地的艰难,从而对草地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草地的憎恶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个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读书,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我觉得学生们的热情高涨。他们在讨论的同时不仅学到了课文上的内容,也增强了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我让他们展示时,我说老红军怎样帮助小红军?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竭尽全力”。对,我迅速的写下了学生的回答。竭尽全力是前几天我给学生讲的一个故事中的一句话。学生学以致用。而且受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说,学习任何知识,都不能仅局限于书本,适当的补充课外知识,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这也符合新可标中的综合性学习。
第三个环节通过自读、自悟,相互补充,达到生生互动的课堂效果。引读主要安排在第十五自然段,这一段是全文的重中之重,它是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的集中体现的段落,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受到感染,我安排了两次引读,力求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读来使学生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可见,设计多种形式的阅读更是唤起学生阅读激情的重要形式。
正是因为前两个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才使学生的情感逐渐被调动起来,以至于在进行“难忘”这个教学环节时,学生才能感悟到像老红军这样的战士只是无数红军战士中的一个缩影,草地的艰难只是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一个写照。所以在读那几个故事的时侯,才会出现感人的情景。这就生成了教育资源。至此,整个长征将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们对英雄产生的敬仰之情更加强烈。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则现在、过去和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这不仅充分肯定了情感的巨大作用,而且还指明了一条完善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应充满情感,充满爱。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以情为纽带,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要以饱满的热情与学生一起学习。在讲《草地夜行》一课时,教师同学生一同“走进草地”,一同“走近老红军”,一同“走进二万五千里”。教师只有自己的心灵县被这种情感所震撼,才能以这种情去感染学生,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产生共鸣,唤起学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一定的情境中相互了解,增进情感交流。这才是语文教学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