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我最早是在王仁义老师推荐下读的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是在2017年刚入职,我用了两个月读完这本书。说实话,当时我对这本书没有什么特别的、有形的、可以说得清的感受,只是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比以前平和了,遇事不再像从前一样急了。我再次读了《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这次对于这本书我有了更深的感受。
每个人在刚刚出生时,都拥有喜悦、和平的心境,偶尔会有情绪,会哭会闹,可是情绪来得快走得也快,不久又会回到喜悦的状态。这就是我们最初的模样,是我们最真实的自我。没有吃过冰激凌的孩子不会留恋冰激凌的甜蜜,正是因为我们曾经喜悦满足,长大后就不停的抓取外在的事物,摆到自己面前,试图让自己快乐满足。然而我们的心就像一系列同心圆,我们的真我是最中间的那个圆,而身份、情绪等等,是外面的同心圆,将我们与真我的喜悦平和层层隔离。我们太执着于外物,反而远离了真正的快乐。
其实我觉得错不在于我们追求外物,而是不要过于追求。太执着于外物,对事物就会起分别心,对于那些我们认为极好的就有了强烈的欲望,将自己的情感全然寄托在外物上,患得患失,找不到真正的喜悦、和平,也看不到生命的丰满充盈。
我们应该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感受生命的重心,有强烈的方向感,因为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对生命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不是思考、孤独、痛苦、彷徨、坚持、执著就是获得人生幸福的必由之路?只不过,要有技巧,能够使自己在恰当的时候,陷入沉思,感受孤独;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打开心怀,投入生活,变得真正的喜悦、和平。
这篇读后感,我只是摘取了书中使我感触最深的三句话谈了一些我自己的浅显感受。《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我应该时不时地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和自己的内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里。我觉得这本书会成为我的工具书,因为书里讲的东西我现在只是领略了一丁点皮毛而已,而生活还会继续下去,在生活中我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会随时翻开这本书,在书中去寻求应对的方法,解决的途径,关键是我应该抱有的人生态度。我要学着去拥抱世界,接纳外界的不完美,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要试着看开看淡一切,学着清心,静心,修心,做个小小的真我!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2《遇见未知的自己》真是一本值得多读几次的好书啊,作者没有干巴巴的讲大道理,灌鸡汤,而是以女主一连串的不幸遭遇为背景,展开女主与老人的对话,让人禁不住继续读下去。我读完真的收获蛮多。
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婴儿在妈妈肚子里那个地方的描写。从每个人的生命源头出发,找到让我们的人生如此烦恼的原因。试想从一个温暖舒适无忧无虑的环境,突然孤零零降生到这个世界,很自然就会感觉到害怕,惊慌,由此“各种我”开始登场,竖起一层层盔甲来保护自己。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也没有谁是完美的,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一层一层剖开被各种模式包裹的外壳,慢慢缩小与“真我”的距离。
外界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内心的观念变了,相应对外界的事物感知也就会发生变化。这时候突然就想起王阳明的“心学”,以前高中的时候,还觉得这个老头净会整幺蛾子,故弄玄虚,现在觉得王阳明的理论很对啊。
就眼前,我觉得我首先应该弄清楚的就是自己真的想要什么,学了这么多年的法律是不是还要继续用下去,问问自己的内心,具体描述一下自己的愿望,遇见未知的自己。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3《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部关于身心成长的小说,作者张德芬以其简简单单的写作风格揭示了人们烦恼和痛苦的深层原因,以其简简单单的文字诠释了深刻的人生真理。
书中解释了我们人类对生活的追求,也是五个字可以表达的,那就是爱、喜悦、和平。
为什么付出努力后我们还追求不到我们想要的幸福?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远离真实的自我?我们不是每天都在演戏吗?扮演各种各样的主角,但是在场景中,我们心甘自愿扮演的'有多少呢?这是我们看不到真实自我的原因之一吗?我想是的。
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你内心的反映,就像一面反映你内心的镜子。当外界的任何东西接触到你时,记得看看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的哪一面被再次触摸,看看自己的哪些阴影没有被整理好。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外部的、不可改变的、不可抗拒的事物上。首先在内心层面达成和解,然后专注于外部能够改变什么。
因为我们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来自不知道自己是谁,盲目地执着于不代表我们的东西。快乐依赖于外在的事物,一旦让你快乐的环境或事物不复存在,你的快乐就会消失。另一方面,快乐来自内心。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这个世界无法将其夺走。
因此,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积极的想法,那么好人好事就会与他产生共鸣,被他吸引。同样的,如果一个人有悲观和愤世嫉俗的倾向,坏事就会发生在他身上。这可能是书中提到的意气相投,物以类聚。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4看了《遇见未知的自己》我很感动,这本书使用小说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生命成长的蓝图,很棒,给读者很多具体可行的建议,可以缩短茫茫摸索的阶段。
这本书主要介绍女主角生活上的起伏和冲击,很多人生的课题和智慧也随之展开。女主角最后能够在智者的指点之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就像春蚕破茧而出,迎风飞扬。我看完这书,给我深刻印象的一点是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快乐,也要接受人生的不完美,而甘心情愿地学习“臣服”的功课。
如何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快乐,我就有非常多的感悟。我觉得要真正做起来都很难的。因为人的一生,遇到的不快乐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家庭上都有很多很多的烦心事,累得自己够呛的。那样难道我们就要活在不快乐之中吗?我以前都常常活得不开心,我讨厌自己为什么要长大,自己的身份越来越复杂,是老师,是妈妈,是别人的女儿,是别人的媳妇,是别人的……,很多角色,很多责任,压得自己很累,很不开心,我觉得有时真的很想回到儿时,那就好了,可是随着年年的过去,自己的思想漫漫成熟起来,我对自己说,善待自己,善待别人,不要难为自己,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就好了,要让自己快乐起来,我终于基本能做到了。
无论发生什么事,要学会去接受,这一点相信我能做得到,你呢?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5我在暑假里阅读了老师摧荐的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说实在的,只读了一遍,对书的内容也没能真正地理解透彻,只知道读完后,心灵变得宁静了。
书中提到,这天底下就三种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我的事。说得多好啊!我且不说老人讲得多有道理,就拿自己来说吧,暑假偶尔去打打麻将,这不就有了以上的三种结果了:去打麻将是我的事,能否赢钱输钱是老天的事,别人是否从我这赢到钱是他人的事。反正我把打麻将当成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它也是我其中的一项兴趣爱好。这样一来,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成不了“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因此感悟:心态很重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麻烦和困扰:工作环境不称心,事情处理不公平,期望中的事情落空,先进评比没有份,自己工作辛苦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受冤枉挨批评等等。对这类事情,如能保持积极心态,心里就会想得开,心胸也就会豁达,这样就能妥善对待、处理好这些事情,使工作顺利,心情舒畅。
我们享受生活,要建立积极的心态,多从正面看问题,乐观地对待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这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事至关重要。心态是后天修炼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修炼我们的心态来成就我们的事业,改变我们的人生,让生活的每个角落都铺满阳光!
第二篇:读《遇见未知的自己》
机缘巧合下,我有幸拜读了台湾著名身心灵课程讲演人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客观的说,这本书试图以通俗易懂的小说来阐述抽象深奥的有关身心灵修炼的哲理,本身就是个极大的挑战,故事虽然有些生硬、荒唐,但不可否认的是本书以对话的形式和独到的见解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球,很大程度上提起了读者的兴趣,完整的勾画出了一幅‚灵修地图‛。所以我特写此文,与大家共享我的体会,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书中提到我们都在追求爱、喜悦、和平,但是几乎人人落空,不能得偿所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总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比较容易让我们找到想要的东西的地方寻找,就像自序里那个在光亮的地方寻找在黑暗地方掉落的钥匙的女人一样。在错的地方寻找我们追求的东西的根源在于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因为小我的作祟、外在世界的影响。所以通过对身份认同的觉察、身体的连结、情绪的臣服、思想的检视认识真我,从而了解、确定自己真正的需要和理想,再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会使我们更坚定地迈向目标。
‚天底下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和自己的事‛,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观点。老天的事,我们无能为力,就像赶时间时的交通堵塞、运动会时的倾盆大雨,我们没必要浪费精力在无用的抱怨上,只需默默地接受,学会‚臣服‛;他人的事,我们管不着,就想对待我们亲近的人,我们一味的把我们认为对的、正确的东西强加在他们身上,固执的要求他们应该做什么、一定要做什么,却始终忘了他有他的领域、他的自我,他也会有反抗,所以‚多余的担心就是最
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自己的事,是我们能真正掌控的事,就像李开复信奉的三个做事原则: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以此为诫来管好自己的事,有利于自己,更有利于他人。
还有一个特别唯美的关于生活的描述,每个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经过仔细包装的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装得有些难看。但是不要紧,只要我们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外壳包装,定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妳量身打造的禮物。这也许就是生活的意义——经过人生的经历和岁月的打磨之后,我们内心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温厚。
书中还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人生哲理(Ps:下面只是一笔带过,希望大家能细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深深感悟):
‚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來,但是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
‚当我手指着你批评的时候,有几根手指对着我自己很明显的,一根手指对着对方,三根对着自己。‛
‚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生活总在继续,时间总在流逝,我们总在前行的路上。累了,倦了,乏了,不妨读读这本书,在书中体会另一番心境,领悟另一种感知,遇见另一个未知的自己。
第三篇:读《遇见未知的自己》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所以听不得那里有什么好书之类的赞许,但凡有什么大家都公认的好书,我是必读不可的。而《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我也认真的读了两遍,此中受益良多,在此也谈谈此书,希望自己借此机会可以多有体会,加深理解,当然也希望自己的拙见能给大家一点点的帮助和启发,我想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张德芬的著作,关于张德芬这个人,在我读此书时没有去了解,而在读完了之后才渐渐地了解她。张德芬,台湾大学企管系毕业,担任台湾电视公司新闻记者/主播多年后,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了企管硕士(MBA)的学位,又担任某知名公司营销经理,却以忧郁症收场,最终,张德芬搬到北京郊区做了四年的家庭主妇。“四年的村妇生活,所有的外在光芒淡去,内心却感觉在充电。感觉把自己拉到了最低,没有企图心。”2002年,全家搬到北京,从那时候起,她决心全力追求内在心灵的世界。现在的她是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定居北京。而这本书就是在张德芬在内心的不断探索和追问中诞生出的精品之作,需要静下来去读的都市身心灵修行读物。我虽读了两遍,对有些地方的理解还是迷惑不解的,但并没有对我的阅读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书中采用的是小说的形式,通过刻画一个都市白领的生活,在老人的指点下从囧态慢慢走向阳光的故事,来引导读者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才能获得爱,喜悦与和平,找回真我。从书中主人公若菱在工作、婚姻、生活和人际关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困扰,帮助我们看见自己的未知、发现心想事成的秘密,最终,成就一个全新而自信的自己。我不是个善于讲道理的人,所以即使我说了也很难将书中深奥的哲学思想分析清楚,所以我把本书中作者提出的一些概念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体会。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话是智慧老人临走时送给李若菱的,我个人觉得这句话也是本书的重点所在,如果可以参透这句话,也就已经获得了此书的精华。老人说:“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当外界有任何东西触碰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那个地方的旧伤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的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老人的解释通俗易通,我喜欢哲学,也读过一部分书籍,但都很让人费解,但是像这样贴近生活的解释对于大众读者应该算比较好的吧!我也曾经因为各种的不顺,埋怨和愤恨整个
社会,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和自己过不去一样,我恨社会的黑暗,恨人情世故,恨工作难找,恨学习繁琐,这一切的一切都曾让我痛恨过。可是我发现我并没有改变任何这些外在的人事物,我只是一个傻瓜,一个“怨妇”,浪费了太多的能量在那些根本不能代表我的事物上,却从来没有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其实就像老人所说的一样,我们所有的外在表现都是由内而发的,我们的内心里充满了怨怼和痛苦,那么我们外在的人事物也会是怨怼和痛苦的,我们要做的是修炼内心,当你的内心足够强大了,你也就可以试着去改变外在的可以改变的事物上。记得,每一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物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些礼物的包装很是难看,让我们心怀愤怒或是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心细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它内在蕴含着丰富美好。
这世界的事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我的事,他的事。这句话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你想想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我们无能为力,他的事我们无权干涉,那么很明显的就是,只有我的事才能由我自己去主宰。管好自己的事,别理他人的事,似乎有点不得人情,但是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解脱自己的好方法,如果每个人都先做好自己的事,那么还会有别人的事来烦自己吗?既然我们无法去改变老天的事,他的事,我们就要学会臣服于当下,不必去徒然浪费力气,事物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也因为你接纳了它,你才会将能量集中在自己的事情上,想出更好的方法摆脱眼前的困境。
在这个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最容易迷失“自我”,就像主人公若菱一样,似乎拥有一切,却也失去一切,由于我们失去了真实的自己,所以我们才会痛苦地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盲目的去攀附。我们体内的“真我”却一直都在,不会随着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而改变。只是“真我”被团团包裹起来了,被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身份等层层包围起来了。“真我“是什么呢?“真我”就是我们曾经拥有的,现在却失去的爱、喜悦与和平。我们在世界上追求的本质不就是爱、喜悦与和平吗?爱就是一种大爱,一种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喜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会受外界事物的好坏所影响的,它又区别于快乐,快乐是由外界物质所引起的愉悦,当然是不持久的;而内心的和平也是人类一直渴望的,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和谐。这次在回学校的过程中,我在动车上听到后面两个人在谈话,他们相互并不认识,是在相互帮忙搬行李的时候认识的,他们聊得很投机,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女士是做服装生意的,家在宜昌,她很努力地工作,现在在上海经营一家服装生意,老家也有一家服装店,她很成功,因为在上海她什么都不缺,事业,家
庭。男士老家在荆州,现在在广州工作,他经常要出差,可是他没有他的同事那么努力,所以也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和车子,他自己说自己很爱玩,心像一个小孩子。女士很成功,却说自己活的很累,男士活的很轻松,却说自己没有钱,男士和她聊了很多自己在世界各地的旅游经历,而女士却仅仅是羡慕的份。我坐在前面,无意要听他们的谈话,可是我也认真地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花了太多的能量,为什么还是不能获得真正的喜悦呢?我们在自己身上强加了太多的东西,而忘记了自己当初的渴望,渐渐地,我们偏离了自己的本心,变成了事物的傀儡,无法自拔。记得心理学中有一个“配套效应”,是说一旦一个人获得了一样高于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他就会想方设法地让自己所有的东西与其进行配置,这样就促使一个人的欲望无休止的扩大,追求,追求。其实我们应该在前进的时候,多回头看看自己,看看那个“真我”。
书中还有提到过有关吸引力法则的理论,人的话语和意志是有能量的,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产生共鸣,而且会被他吸引过来。同样的,一个人老带有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倒霉的事总会发生在他的身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与我们自己有关,只有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生,随之而改变。我对这个理论非常的赞成,因为我也深有体会,人人都说情绪是会传染的,这个也是真实的,我记得在上一学期,我一连串遇到过很多倒霉的事情,事情是从一开始自己的眼睛被人踢球给碰到了,我心情很差,接着就是选课的事情被自己给忘了,再接着就是六级准考证不见了,最后就是六级的成绩不理想。这几件事情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大关系,可是细微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因为自己的第一次倒霉深深伤害了我,在我的记忆细胞中有了记忆,接着的坏情绪又影响了自己的行为,也总在抱怨自己很是倒霉,就这样在我的潜意识里就形成了我是个倒霉的人,于是我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就会一直在行为上出错,最终就会一直倒霉下去。当然,现在的我明白了,为什么那次我总是倒霉,从能量的角度来说,每个事物都是有能量的,而且能量之间会有吸引力,如果我们保持乐观向上,那么一切同样的能力都会被吸引过来的,反之亦然。书中告诉了我们潜意识的能量是强大的,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潜意识进行沟通,并且将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找回自己。
这本书是一本修心养性的好书,尤其对当代的我们来说,更是一碗极美味的心灵鸡汤。书中的若菱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的人生快要崩溃的时候,遇到了智慧老人,似乎我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其实大家想一想,真正的智慧老人就是我们自己而已,我们可以主宰我们自己。亲,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第四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浅显的把它理解为两个意思。(1)外面只有你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你一个来完成,那意味有点像我的“nobodyelse”一样。(2)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就好像世上只有你一个一样,勇敢一点,做更好的自己。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才知道这话的意思是: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身出来的结果。
这本书我看的既艰难又容易。容易的是,它是一个衔接很顺畅的故事,所以很好看下去。艰难的是,里面有好多“专业的术语”甚至到现在我也理解不 了;更艰难的是,看的时候有点点震动:原来,了解自己是如此痛苦的一个过程。有些时候,我好像感觉到自己所有的过去和思想都被颠覆了。
这本书我看的缓慢。靠着每天清晨公车上的时间终于把它啃完。如果可以,再看一遍当然是好的;而更好的是,要有人分享感受体会。
无意中在豆瓣上看到别人简短的一句评论:“唯心论”。一瞬间,似乎是击中了要害,溃不成军。但转念一想,唯心又怎么样?谁能证明唯物又是绝对正确的?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这本书不错,至少在某些方面给我们一些提示,让我们做更好更快乐的人。它告诉我们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
书中的老人真好,不遗余力的去帮助每个受伤的人。真希望自己也可以遇见他。可事实上,如果能够勇敢一点,其实可以拯救我们的老人就是自己,对么?最后一章,老人写给若菱的信,我很想安静的亲自敲打一遍。嗯。
亲爱的孩子:
该是你展翅高飞的时刻了。我看到你的茁壮成长,心中有无比的喜悦。记得,要把你的祝福跟所有人分享,因为分享跟感恩一样,分享出去的愈多,你回收的就愈多。又该是我云游四方的时候了,临走前我总你一句话,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射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 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现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 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 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祝福你,孩子。
书中还有一个理论就是“心想事成的秘密”,通俗的说就是想什么就会有什么。那么,好吧,只希望我们所有的遇见都是礼物。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向内看,我们一直在路上
遇见这本书的经历本身就很神奇:
和妹妹走在路上,和她分享最近读到的关于“吸引力法则”和那些奇妙的,当我相信了,想要了就发生了的事情 的时候,路过了一家书店。
向前走了几步之后又退了回来,觉得这家书店是我喜欢的气息。
里面有一些人在玩杀人,进去翻了几本书,挑了两本英文的关于生活法则的准备付钱的时候,看到了最近正在读的《少有人走的路》。
于是给妹妹说,这本书不错,我最近正在看。
怀孕的店主听到了我的话,于是走过来说,最近还有一本同类型的书。拿出来,是《遇见未知的自己》。她读了,说很好。
大概翻了一下,看见了关于心想事成的秘密,就决定要买下来。
开始问孕妈妈店主,相信吸引力法则吗?
她说,相信的。和她的另外一个怀孕的朋友一起,相信她们和宝宝都会好好的。又聊到她在北京去过的一些关于心灵成长的沙龙,说遗憾成都没有。这个时候,我就知道,我们真的被彼此的频率吸引了。
因为我的团队和我的老师,就在一起做心灵的课程。之后就是谈关于合作了,在她的的书店,一起来做这方面的事情。
现在说说最大的几点收获:
1、明确了一直处于模糊状态的目标:
其实,真正的快乐,要在内在找。因为它是快乐原本在的地方:爱、喜悦、和平。如果在外在的地方找,就算我们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车、房、地位、金钱、名誉……没有内在对自我的认可和肯定,这样的快乐持续的时间超不过一周,或者更短。但是如果我们先拥有了内在的喜悦和和平还有无尽的爱,就可以用更好的状态来面对生活里面的很多事情,从而获得物质的、需要的东西。
所以,请先从您的心灵成长开始投资:参加课程、读书、内省、跳舞……都是很好的办法。
总之,就是要和自己在一起,和自己的内在在一起。
2、世界上的三件事:
当我们能真正区分开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有用的地方,去接纳和面对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抱怨。
但是真正的困难在于,太少的人会区分三件事,还有,太少的人不敢面对。我想,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有老天安排的成分,但是,最后那个礼物,是给经得起考验的人。
3、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
现在的生活里面,任何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我就开始问自己,那个内心小小的自己,真正难过或者受伤的原因。
永远找得到。
因为别人的缺点是不需要你生气的。
而自己没有接纳或者没有成长到足够强大的内心,才是真正产生不好的情绪的原因。
4、包装不好看的礼物:
所以,如果你现在正在生活的低谷,请你开始感恩,因为你已经开始拆开那个礼物了,请继续勇敢的、乐观的去面对,会看到那个不一样的惊喜!
读书过后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分享会上面和很多人分享这本书里面的观点和我的真实感受,在讲台上收到的,都是接纳的目光。
谢谢德芬老师,让我在心灵成长的路上又有了新的进步,去让更多的人开始真正的关心自己,并且学会如何真正的关心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魔法师
我是谁?我不是我的工作,也不是我的地位,更不是我的外壳……用种种否定来寻找正确答案,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我”?
在经历了100多年心理学的飞跃之后,我们回头看看,我们得到了什么?关于EGO和力比多的作用下的我?关于那个存活在我们的基因中的20万岁的“我”?还是那些在分析家的眼光中的有着种种情结和阴影不去的童年?
经历了100年,我们重新回头看。用我们最迫切的需要来有选择的看到心理学史,我读到了弗兰克尔在奥斯维辛灰飞湮灭人生中的思考: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关 于人最后的选择权利。这个潜藏在我们内省的“自己”固然存在我们的大师们揭示的阴暗和伤痕、压抑和迫害,但它同样以最强大的力量驾驭着我们的思想马车,神 奇的主宰着我们的生命轨迹。那是一种被掩藏的力量和活力。
张德芬是一个美丽的知性女人,第一次接触她,是在胡因梦老师的博客链接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智慧的女人都是让我们羡慕的。她们有丰富的经济,从此可以安静的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她们更有慧根,可以时刻在自己和自己中间平衡和提升。
广告上说,这是一部身心灵小说。而我从来不喜欢这类小说。借着小说的外壳来讲述哲理,总是有点不伦不类。即使著名的《苏菲的世界》,我也是不读的。因为觉得像大杂烩。
横竖就是一个故事,书里的神秘老人问女主角“我是谁”“我不是谁”“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因为女主角很多东西好像自己,竟然拿起就不要放下了。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人生最困惑的一些话题,无论你贫穷或富足,健康或衰弱。
第一,人的存在,是一种表演。我很喜欢的《圣经》里的话:我们成了一台戏,演给天使和世人看。那么我们的身份认同越多,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模糊,甚至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我是哪个人。(突然想起很可怕的那种人格分析法,朱建军)
第二,我们寻常所说的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事业、人生追求,为什么常常会被演变为勾心斗角、疲惫不堪而无法停止的闹剧呢?如果说成功到了最后,只是自我的良心不 安和弱肉强食的竞技人生,那么人就真的只是高级动物了。《遇
见未知的自己》中会告诉我们,人们到底争夺的是什么。争夺的原因不是为了纯粹的物质,而是因为 丧失了平安的根源,就是自我。我们在成功中,在竞争中,争取得到对自己的肯定。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第三,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磁场,发出非凡的能量。很多年前,我和茹茹开玩笑说,《星球大战》里的绝地武士以原动力为自己的能量 源,或许我们也需要原动力与我们同在。那么这个宇宙就是由无数的能量组成。美国流行的《吸引力法则》,其核心之处也即是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能量来影响宇宙 大能量场为我们工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想事成”。这绝对是科学,我把这方面的发现称为二十一世纪给人类最大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正如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 的精神分析学对整个世纪心理学研究的奠基作用。
第四,我们体内的胜肽peptides。这是一种由着我们的情绪而在下丘脑产生的氨基酸,它携带着我们的情绪周游全身,供应给周身细胞。我们的细胞也就是 在被我们的情绪所影响着。长时间下去,我们的细胞就习惯于某种情绪的胜肽,而当这种情绪缺乏时,周身细胞就产生了不习惯,轻者触发我们下意识的需要去创造 这种情绪,重者动用人体能量磁场,触动宇宙大能量场去创造让我们能够产生这种情绪的环境与事件。现在,我们只用想想,我们通常是用什么情绪去思考我们的人 生、每天的生活的,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总是跳不出悲观人生。因为我们的意识创造了我们自己的命运,我们不知不觉中调动自己的全身细胞和整个宇宙场来包 围自己。
在一个故事中,一个都市女性在事业、家庭、爱情方面的困惑为具体实践,综合运用了近20年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提供了可操作的一些尝试。
没有人可以给我们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也没有道理可以彻底让我们觉悟。因为这个相对的世界,没有绝对的道理。但是,对于初入心理学、心灵修正的人,把这本 书比作灵修地图,是不过分的。只是每个人可能选择不同的主干道。另外,觉得原来很多宗教里的东西,被越来越明确的证明为是合乎科学的,比如说,心想事成,臣服态度,祈祷时的能量场变化……
第五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在两周的时间内看了三次,并反复分享了五场!在整个看书和分享过程中,内心最先涌出的就是感激,接着就是幸运感!感激吴老师总是能给我们推荐有益于我们成长的好书;幸运自己能和樊理姐姐一起参与到家长eq课堂的工作中,在学习和分享中不断成长和修炼自己!
初看这本书,觉得它像一个集合体,把量子物理学、道家、佛家、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教义和概念溶到一处,用一个小说故事来串联,浅显易懂;再看却觉得难了起来,难就难再把那些“功课”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真正做到往内探求、修炼自己。很喜欢那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抗拒、不可改变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让我想起了我们的7-12岁孩子的课程情绪abc法则。它说,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让我又想起了曾经上过的安东尼.罗宾的课;你过去每发生的一件事情都是一个故事!要学会编写你人生全新的故事!三看这本书,我开始由衷地为我们在读的会员孩子而庆幸,觉得他们是多么的幸福!能够在3岁、6岁、10岁-----这么年幼的时候来接受情商教育,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在内心储蓄了满满的能量,长大了怎么能不知道如何创造自己的快乐幸福生活!我把这样的感慨传达给家长,赞美家长们是一群有远见卓识、爱学习的家长,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这本书构思巧妙,特别适合分享,因为它每一章都是通过白胡子老人问主人公若菱一个问题,每一次都是让若菱带着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回到她的现实生活中去,这样就方便我把书中的问题直接提出来引导家长思考讨论,也是让自己再反省思考的过程。发生在你生命中所有的事情,无论好坏,都是绕不过去的,一定要去积极面对,“在生活中修行”,在不断认知自我、完善自我中修炼,活出快乐的自己、活出有价值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