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大象飞_读后感
让大象飞_读后感
当我开始潜心阅读时发现,这的确是本讲创新的书。所以,如果你处于职场、或处于创业阶段、或是商学院的学生,无疑这对你来说是本好书。
书的作者史蒂文*霍夫曼创办了三家风投基金,在硅谷被称为创新创业的船长。他本科读的是计算机工程,研究生阶段读的却完全是另一个专业—电影电视制作。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从事过的职业非常丰富:连续创业者、风险投资人、天使投资人、移动工作室负责人、计算机工程师、电影制片人、好莱坞电视剧执行人、出版作家、程序员、游戏设计师、日本漫画改编人、动画设计师以及配音演员。
霍夫曼大多数时间奔波于世界各地去拜访初创企业、投资人以及初创孵化器。近年来他每年有40%的时间呆在中国,其中上海是他在中国常去的地方。
我曾认为创新主要是在技术层面的,然而阅读中发现这的确是一种错觉,创新的第一要义是设计,重视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设计,同时设计与技术应结合。
霍夫曼理解的创新,是保持开放的头脑、尝试新的可能性、找出死胡同、从错误中学习,并在未知的森林中漫步以期有所发现。
创新之本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创新历程贵在人的价值,越是艰难的创新,就必须更加尊重客户、员工、股东还有自己,懂得尊重彼此的不同。因此,创新生态需要大家共同营造,而具有一个宽泛的背景和知识是建立一个真正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
霍夫曼认为硅谷取得成功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人才知识背景的多样性。就这一点,我觉得一家公司的人才库、智库的知识背景必须是开放多样的,而且将来的我们,也会朝这个方向去走。
我来说说这本书带给我的认知有哪些。
第一个认知:创新之前能模仿就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就像毕加索曾说过的那样:“巧匠摹形,大师窃意。”
第二个认知:在真实的创新过程中,你不能从大处着眼,你必须从小处着手,并且要先在一个小的预算上进行创新。伟大的创意一般并不来自大的愿景,而是源于一些小实验或者偶然的发现。
第三个认知:将初创团队成员控制在5人之内。
是的,5人!为什么要控制人数呢?有没有发现一支特种部队往往人数也会控制在10人之内?因为群体越大,人们就会愈加谨小慎微,也正是在这样的场景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会从个体行为模式转向群体动力学行为模式。组建人数超过10人的团队往往对一些新的创意进行测试时做出的反应会变慢。
第四个认知:每一个小范围实验的创新都需设定一个硬性截止时间。
时间上的压力在驱动团队的创造力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软性截止时间恰恰缺乏那种激励的力量。
第五个认知:给团队引入外部顾问。
引入专家、顾问和导师质疑团队重大决策的关键设想,寻找疏漏,并提出之前无人提出的问题,借用外部批判性思维复盘思考。
第六个认知:从主营核心优势业务领域出发向邻近市场领域扩展,而非向不着边际的业务领域进行多元化。
比方说我们目前主要是做一个地区的快消品贸易的,下一步或许考虑扩大地区、或许考虑地区性物流、或许考虑代工。总之,一定是与目前的主营业务邻近挂钩的。
第七个认知:客户投资的时间和精力越多的服务,黏性越强。
第八个认知:创建一个可以包容失败并不以失败为耻的创新团队。与此同时,需要灌输给创新团队的是,他们的工作就是不断的快速尝试,一个接着一个再接着一个的创意,其中99%的创意在还未成型时可能就已经死去了。
第九个认知:大公司的创新,全员参与,更为关键的,管理层必须在背后做出实质性的支持。
第十个认知:根据市场控制速度。在一个陌生的、正在形成中的以及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有一个基于时间、强调速度的策略是非常关键的;但在一个熟悉的、现存的以及稳定的市场中,速度就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第十一个认知:创新的类别有很多种。
A、增量式创新,这种是指对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一点一点的逐步改善。这是目前创新的主流形式,大多数大企业都依赖这种形式的创新,这些企业会花几年的时间不断的改善工艺流程、简化生产制造的工序、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以及增加新的功能,以图在竞争中一直保持领先。
B、激进式创新,这种是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分类或者市场。
C、颠覆式创新,这种是在现有的市场上应用新的技术或工艺,目的是彻底改变整个经济形态,取代原有的市场领先者,并完全颠覆原有的市场同盟。
D、架构式创新,这种是将技术、专业知识和人才从一个行业引入另一个行业中。
E、设计式创新,这种是指设计出能令客户惊讶和迷恋的产品和服务,它包括从产品的外观、触觉一直到用户体验等所有方面。设计创新的目标是,开发出比当下市场上任何其他的产品都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为标准来定义一个全新的产品分类,迫使竞争对手成为模仿者。
从本质上来讲,通过重塑产品的外观、性能以及客户的感受,设计思维可以让企业在创新上超越竞争对手。
F、简约式创新,这种主要关注如何简化产品的功能和生产流程,这样原本大多数人无力购买的产品现在也有人能买得起了。从本质上说,这就等于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G、开源式创新,这是一个使用众包的人才来进行创新的想法。
H、开放式创新,这种需要团队有能力充分利用第三方的能量、思想和专业知识。这里的第三方可以是软件开发商、艺术家、科学家、服务供应商以及其他企业。
第十二个认知:创新的领域。
A、产品。这是最容易想到的,往往表现为改善品质、增加功能和提升现有产品的价值。
B、服务。这是围绕在产品的基础上对服务进行创新,使得该产品能更容易被人所理解、使用和享受。且围绕服务展开的创新可以将一件普通的产品提升到远超其竞争对手的水平。
C、品牌。建立和创新一个品牌需要对客户、公众认知、文化以及市场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
D、渠道。第一步,先分析自己的产品是怎么到达顾客手里的;第二步,拓展扩宽渠道,或者采用竞争对手没有用到的渠道。
E、生态系统。它所涉及的是改善产品和相关服务如何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并以此创造出一个单一的系统。
第二篇:《让大象回来》读后感
这是一个叫“中村友子”的日本人写的书。这本书大概是说,有一个叫三吉的少年,他在上野动物园工作。三吉专门喂养大象,他有一位好伙伴,叫‘东金’,它是一头大象。三吉与它相处得非常快乐。可是在1943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并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争全面激化,日本进入了高度警戒期。
日本军方为了防止战场的真实状况在国内传播,便持续在新闻媒体上发布胜利的假消息,对日本本土的国民竭力掩饰真相。
日军轰炸美国珍珠港之后,在太平洋群岛的战役节节失败,于是,他们便开始担心,在美军连续轰炸日本本土之下,若是炸弹落在动物园中破坏了兽栏,让动物园的猛兽们逃脱出来,势必会引起更大的混乱,于是他们下达了毒杀大象等猛兽的命令。
狮子,老虎,熊,大象等其他猛兽都将被残忍屠杀,在这段战争中,大象东金不幸丧命,三吉的同志——阿武被召上战场,死于南阳,阿武的妻子也死于非命,只有两个孩子平安无事。战争过去后很多孩子没了父母,他们哭着叫着,希望爸爸妈妈回到他们的身边,可没希望了。阿武的两个孩子小雄和美代子用自己的那颗纯洁的心照亮了那盏昏暗的“照明灯”,他俩让孩子们的心融合成了一块大水晶,感动了整个日本。于是日本与泰国和印度商量,两个国家听后深受感动,于是带来了两头大象,让整个日本都能看到。
读完这篇故事,我深深理解了这本书要讲述的道理。在所有日本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希望—那就是珍惜和平,不要让孩子们在经历战争的痛苦。可那些挑起战争的人真是可耻,时至今日,还有许多发生战争的国家,像伊拉克,阿富汗,以及一些非洲国家……
在这些战争中,被伤害最深的,是那些无辜的孩子。他们因为大人的自私,被迫经历着战争的痛苦……
在这个故事中,我看到的是战后在贫瘠的生活中,在烧毁的遗迹街道中,那些少男少女的心。
他们有着无比的信心,大声喊叫出“我们要大象”。
看完书后我想:如果我的家乡遭遇了这么大的战争,我还能去公园了吗,我还能玩游戏了吗,我还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吗……我和他们一样,也希望和平,不想让家园遭到破坏,让人民流离失所,让孩子们不能上学…
通过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了和平的重要和宝贵,因为战争是破坏所有美好事物的罪魁祸首。
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让大象回来,让幸福回来!
第三篇:让大象回来读后感
《让大象回来》读后感
我读过很多部感人的作品,但在我的记忆深处,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日本作家中村友子著的《让大象回来》,让大象回来读后感。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非常专注,所以感觉时间流淌得很慢很慢。
在日本,有个叫三吉的农村孩子,从小沉默寡言,木讷而腼腆。长大后,三吉来到东京的上野动物园担任饲养员的工作,主要负责照顾一头可爱的小象——“东金”。三吉非常喜欢这项工作,东金在三吉的悉心照料下快乐地成长。东金虽体型庞大,但有一颗善良的心。谁知好景不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军队下令动物园把猛兽杀死,因为关猛兽的笼子如果被战争破坏,猛兽出来会伤人,读后感《让大象回来读后感》。三吉犹豫不决,万般无奈之下用了毒药,但东金十分聪明,不吃有毒的食物,三吉又开心又难过。院长决定用饿死的办法,东金可怜地被活活饿死,三吉悲痛欲绝。战后,为了实现再见大象的梦想,纯真的孩子们想方设法从遥远的印度接回了新的大象——英吉拉到上野动物园。三吉和孩子们都非常开心,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哭了。看完之后,我发现我好久没有因看书而感动,因感动而哭泣了。这个故事有一种伟大的、催人向上的励志精神。书中突出了人与动物亲密无间的相互依恋,其实,人与动物之间也会有浓浓的深情。
我更加体会到和平的重要与宝贵,战争的血腥与残酷。我长大成人后,一定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让和平鸽飞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充满爱,让世界不再发生战争。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创造一个友好、和谐、美好的世界!
第四篇:《大象之死》读后感
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篇名为《大象之死》的文章,读后心情很是郁闷,文章内容概述如下:
大象一旦意识到衰老,将成为象群的累赘时,便悄无声息地离群而去,开始自己的命运转移。它独自艰难跋涉,耐心寻觅,选定一片向阳又隐蔽的草坪,准备在对青年时代的回忆中老死
一天,当老象从恬静的休憩中醒来,突然看到一双子女站在自己面前,老象意外又欣慰,以为是孩子来接它回去共享天伦之乐,便客气地说:老人应该懂得适时回避,我过得很好,就不跟你们回去而成为你们的累赘了。孩子们却说:我们不是来接您回去的。老象诧异:那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嗫嗫半天终于发话了:我们是为了您的遗产而来。老象大骇:我一生赤条条来,赤条条去,遗产从何谈起。孩子们说:待你百年之后,你的一对象牙……老象一下蒙了,气得浑身发抖,以泪洗面。它颤巍巍站起,颤巍巍前行,突然绷紧筋骨,低下头颅,猛地冲向一棵千年古树,咔嚓嚓--雷电轰击一般,一对粗壮的象牙齐根断下,接着,老象又一次冲向千年古树,头颅碎裂,鲜血飞溅,老象依偎着老树,颓然倒下。倒下还大睁双眼,仿佛一部古老的《天问》。
以物喻人,现今社会尊老爱老敬老之风实在堪忧,父母二老辛辛苦苦养大四五个孩子,而四五个孩子却养不起两位老人,老人身体健康时尽量少给儿女添麻烦,还尽可能多地帮孩子的忙。而一旦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时,便成了孩子们的累赘,在最需儿女赡养孝敬时,儿女们却唯恐躲闪不及,相互之间不是比着尽孝心,而是唯恐自己吃亏。前些天电视一访谈节目,女儿要将亲生父母赶出家门,原因是自己的老公和父母合不来。在父母无其它住所坚持不走的情况下,作为女儿一纸诉状将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的父母告到法庭,看着悲伤绝望的老人泣不成声诉说女儿的不孝时,我真替那位女人汗颜。对老人生前不养,待老人百年之后,为了那点可怜的遗产,亲人之间反目成仇,恩断义绝,人性的善良不知到了何方。
第五篇:大象哀歌读后感
大象哀歌读后感
(一)大象是一种气力非凡的动物,想不到它的情感竟然是那么地纤细无比。
有这样一件事,在意大利的比萨城动物园中,一头年轻的大象死掉了,原因是每天给它喂食的饲养员离休了。他和这头大象朝夕相处了九年。大象因为看不到饲养员心中感到悲伤,工作人员无论用什么方法给他喂食,它就是不吃,这样过了七天,大象终于自己把自己饿死了。尽管大象在某些国家中表示权威、智慧等。但是有一桩事,人们却始终不去重视,那就是大象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世界上大象主要生活大非洲,许多的商人为了获取珍贵而高价的象牙,到处大肆地捕杀大象,以取下它们的象牙,以便拥有非法的财富。他们潜入到非洲的原始森林,甚至非法偷越边境,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没日没夜地屠杀,当象群被赶得精疲力尽地时候,往往有数百头大象顷刻之间就会被乱枪射死,在非洲的原始森林中,经常有大象在绝望地哀嚎着……有时大象还没有断气象牙就让偷盗的人残忍地拔了下来。
以上这一切都是秦牧老先生在《大象哀歌》中所写的场景,是啊,为什么那些人要去这样地屠杀我们人类的朋友呢?人类的语言是丰富的,但它们有时却形容着创造它们的人类。人们常常把野蛮、贪婪、自私、无耻等词语来形容兽类,但在有的时候,它是不恰当的,实际上有的时候甚至侮辱了动物而抬高了人类。那头比萨城的大象不是比那些在非洲屠杀大象的人来说更高贵吗?那些捕杀大象的人真是惨无人道、贪婪卑鄙啊!
人与动物之间,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人类并不比动物高级,只是能直立行走而已,平均每隔十年就有五种动物灭绝。大自然的警钟已经拉响,人类再不醒悟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难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动物都灭绝吗?这本书正是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
教师点评
古语有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读后感便如这登山之后的“情”与“意”。读得不透,便发不出真切的感想。小作者从《大象哀歌》中读出了大象的“哀”之所在,并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呼吁人们“杜绝野蛮与贪婪,保护大象、保护生灵。”小作者的这份责任意识难能可贵!但文章很多措辞可以再加润色,可以稍微含蓄些,好的规劝不仅要有直白的表述,还要有旁敲侧引、动之以情。
建议题目改为《别让大象再哀歌——读<大象哀歌>有感》。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角是大象,第2句改为“它与饲养员朝夕相处九年。”
(金华环城二小 宋绣红)
大象哀歌读后感
(二)西秀区虹轴学校七年级(1)班:陈 笛 指导老师:管建华
大象,一种气力着实非凡的动物,想不到它的情感是那么纤细无比。
有这样一件事,在意大利比萨诚的动物园里,一头年轻的象死掉了,原因是每天给它喂食的饲养员离休了,这头象再也见不到和它相处了九年之久的饲养员时,心中感到悲痛,自动绝食了一周,直至饿死了。
尽管大象在某些国家表示权威、智慧等,但是有一桩事,它却始终不知道,那就是它的同类,正面临着灭绝的命运。
世界大象主要生活在非洲。而因为象牙的国际市场价值提高了数十倍以上,使许多商人大肆捕杀象,以夺取象牙,大象捕捉以后,就无法再继续繁殖。然而,许多商人却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滥杀无辜。他们潜入非洲原始森林。甚至偷越国境,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没日没夜地进行残酷屠杀。象群被赶得筋疲力尽,往往数百头野象顷刻间就被乱枪射死。在非洲原始森林中,夜里经常会有象群绝望地叫,随着“噼噼啪啪”的枪声,整群的野象就都溅血倒地了,有时它们尚未气绝,象牙却已经被割走。
对于这一切,在动物中虽然具有较高智能、感情纤细的大象,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然而它们被驱赶的东奔西走,见到同类在猎枪下纷纷倒地时所涌起的悲哀的情绪,我们却依稀可以体会。大象的叫声低沉而又巨大,很带点悲哀的意味。
以上都是秦牧老先生在散文《大象哀歌》中所写到的。是啊,为什么那些愚蠢的人们要这样践踏我们的朋友。滥杀野象,体现的是帝国主义的骄横。
人类的语言是极其丰富的,但它有时候却显得疲惫,有时形容一个人卑鄙、下流、无耻、野蛮、贪婪、自私等时,会用“人面兽心”、“狼心狗肺”等词语,在有些情况下,这是不恰当的。实际上,它有时侮辱了兽,抬高了人。有些感情纤细,比如比萨城动物园里的那头象,比起那些忘恩负义、贪婪卑鄙的人类来说,它岂不是更高贵?人和兽之间,并不是两个完全截然不同的世界,而人们并不比兽高等,不可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鄙视动物为低薄的种族。
在这万物生灵宇宙之间,平均每天都会有一种生物灭绝,大自然的警钟已经向我们敲响了!再不醒悟的话,后果就将不堪设想了。
难道我们就要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动物们一个个地灭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