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读后感(通用)(推荐五篇)

时间:2021-03-05 10:4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朗读者读后感(通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朗读者读后感(通用)》。

第一篇:朗读者读后感(通用)

朗读者读后感(通用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朗读者读后感(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朗读者读后感1

暑假在家,捧起的第一本书就是德国著名作家施林克的《朗读者》。封面设计得非常有情调和品位——是那种在灰色的艺术纸上印银和烫银的书名;书衣更有装饰性——如一条黑色的腰带,而且还别出心裁地设计成女子形体状。封底是众多名家对这本书的热荐:有的说这部小说是叫人欲哭无泪的;有的说这本书能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有人的说这本书通过绵密的、伤感的震撼,在人性最薄弱的部位慢慢渗透、裂变……这些精选的书评就能吊足我的阅读胃口。而我这所以选这本书、作为新年读书的第一篇,还因为我崇拜的作家曹文轩在很多场合对很多人都力荐这本书,他还写了中文序言,他说“我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在看了太多的油里油气、痞里痞气、一点正经没有的中国当下小说之后,我对这部小说的庄重叙述,格外喜欢。”

我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书并不厚,我一天就读完了。故事的叙事语言纯净清澈,严谨缜密,很有德国人的民族个性。而且我很喜欢北大出身的作家钱定平的翻译,一看就是有着非常深厚的语言功底,而且还在这样的外文小说里很多处妙用唐诗宋词的佳句,那么贴切而富有韵味和激情

过了几天,我又开始读第二遍。施林克是一位法学教授,他最擅长写侦探小说,不得不佩服他叙述故事的技巧:《朗读者》里面的很多情节都是前设机关,后埋伏笔,读这遍时我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故事的情节慢慢清晰:15岁的中学生米夏在家养病时偶然认识了公共汽车售票员36岁的汉娜。汉娜身上的新鲜气味迷乱了情窦初开的少年,他们成了一对很特别的老少情人——类似于母与子的那种情人。两人再度重逢时,米夏已是法庭实习生,汉娜则成了曾经的纳粹战犯。汉娜宁愿让米夏困惑也不愿泄露自己的秘密:她曾是纳粹时期集中营的女看守。战后她隐姓埋名,不断更换自己的居住地。而她之所以选择纳粹女看守职业,是为掩藏她不识字的秘密。在被判终身监禁后,汉娜仍忘不了那段难忘的老少恋情,而婚姻失败的米夏继续为监狱中的汉娜寄去他用心朗读的磁带,但鬼使神差的是米夏竟然没有再给汉娜寄去只字片言。而汉娜却在狱中脱盲,学会了读和写。有时还为米夏捎出一些写着话语的纸条。最后,当米夏决定接提前结束刑期的汉娜出狱时,他在和汉娜将要重逢的那个天色微明的清晨见到的,只是汉娜自杀身亡的躯体……

我慢慢读出了施林克为我们叙述的这个感人至深,幽婉隽永的故事的意味。正如曹文轩所言“作品一直以一个超出所有元素在牵引着我们,这就是感动!”我感动着15岁的涉世未深的少年和一个饱经沧桑的36岁中年女性之间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恋情,还有一份感动就是米夏一直在为汉娜朗读,从15岁一直到她做牢也没有间断过,那些《战争与和平》《阴谋与爱情》等世界名著里的华彩乐章经过米夏声情并茂的朗诵而使大墙内外的他们心与心的交流虽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似乎这种状态可以就一直让它持续下去,绵绵无尽。我听着书后赠送的光碟——童自荣朗读光盘,上海滩上著名的艺术家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声情并茂,不绝入耳。令人陶醉!

可当我想写读后感时,我又觉得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我和小熊约定下午就写读后感给她看。可第二天当小熊问我为何没有看见我的读后感,我告诉她我还是没有找到感觉,还是觉得没有看懂,究竟作者想通过这样一个老少恋人的朗读故事告诉我什么?我还是觉得不甚明白。

我带着疑问又拿起了书,这是第三遍,我慢慢读着、品着……我又读出了别的意味!我读出了尊严——汉娜的尊严:她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而不惜失去了升职的机会而去当了不需要写字的集中营看守;她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而失掉了当司机的好工作,而且还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小家伙”;她在法庭上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而失去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而被判以重刑……我不仅为她惋惜,她是个固执得有些不可爱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尊严,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一切,走入一条不归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她这么自尊的人不能早一点“脱盲”,而要用一个比一个大的谎言中走完自己的一生呢?

合上书,掩卷长思,我终于明白,是那个社会环境,纳粹统治下的那代人都失去了人性,没有了尊严,人们在懵懵懂懂中卷入战争的洪流,稀里糊涂地就成了纳粹分子,而且有些人又稀里糊涂地成了战后新一代审判的对象,汉娜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她和米夏的母子恋情也是那个时代畸形的产物,爱将战后的米夏们卷入上一代汉娜们的罪责之中。原来施林克想告诉通过米夏和汉娜,告诉我们“第三帝国是如何在那些一起参与了建设和维护它的人身上打上了烙印,如何给世界和战后一代留下印记,它又造成了什么样的罪责感。”我终于明白了施林克这段话的意思,终于豁然开朗!真佩服这位德国作家思考的深度和反思历史使命感。

读了三遍,我终于读出了画外音。看来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是读不懂这本书的。

写完这读后感,我突然想起那个经典的故事:在阿尔卑斯山的山谷中,有一条风景迷人的道路。但这里还有一处山中急弯,汽车到此急切中坠崖的实在不少。当局竖了多处广告牌,但没用,照样有那么多人投胎似地急着下山……终于有一天,谁想起在附近画了一个大广告牌,上书:慢慢走,欣赏啊!这静静的立着的牌子,让很多匆忙赶路的人突然放慢车速,发现了路边风景如画,如仙境一般美妙。

朗读者读后感2

读《朗读者》的时候,是去年9月底。德国人是很严谨的,他们的文字不华丽,不卖弄,笔触冷静而庄重,真实而简单。北大出身的钱定平先生更是把《朗读者》译得相当贴近中国读者:大气、正式,而又不失温婉的美感。

小说写的是一位少年(米夏)与一个成年女性(汉娜)之间纵贯一生的爱情。

米夏在15岁时遇到汉娜,他的情欲与爱欲都从她那里得到了满足。他是她的'朗读者,每次见面,他都要为她朗诵华彩的篇章,他们都要用清水沐浴,然后行鱼水之欢。他们相约出游,他们一起看戏,他们也吵架。米夏慢慢长大,开始结交同龄女孩。后来忽然有一天,汉娜走了,从米夏的生活中突然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音讯。

两人再见面,是在法庭之上——米夏是法院实习生,而汉娜,曾经是纳粹。由于自己的秘密(她不识字)与强烈的自尊心(她不希望任何人知道她不识字),她放弃了升职机会而去做了一名纳粹看守。同样由于这个秘密,在审讯时造成了众人对汉娜的误会。米夏凭着对汉娜的了解发现了她的秘密,他在救她与维护她尊严之间徘徊了很久,但最终选择了沉默,汉娜被判终生监禁。

一段时间后,米夏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朗读的磁带,而汉娜竟然慢慢学会了读写,经常写些字条给米夏叙述日常生活,在我看来这就像一个小女孩一般可爱,在自尊与爱人之间,她选择过,也离开过,但她还爱,她想让他知道自己的一切,状态也好,心情也罢,无论她是20岁、30岁,还是50岁。是啊,女人爱你的时候,你就是她的全部,在她那里没有其它任何东西能和你相提并论。但是,米夏从未回过字条或者信,只是一次次地寄出磁带。这期间,米夏结婚又离婚,作为男人应该经历的似乎都经历了。

有一天监狱长打电话给米夏,汉娜刑期将满,而米夏是唯一与汉娜联系的人,请他接汉娜出狱。米夏为汉娜今后的生活作了安排,然后去见了汉娜。原先健壮美丽的汉娜已显老态,米夏不由显露出失望。其实,这可以理解,现实的汉娜与米夏记忆里的那个不一样了,以前的汉娜有着迷人的芳香与诱人的汗珠,现在只剩下老女人的体臭。他们的爱,永远有那么一种距离:米夏15岁时,是女人与男人、成人与少年间的心理距离;米夏30岁时,是犯人与公民、监狱与社会的时空距离;米夏45岁时,是一种由害怕产生的距离,似乎只有在某种距离外才是真实可信的,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之间的爱承载不了那么多,他们都有最后的一点幻想,米夏幻想着重逢汉娜时仍有年少时的那般冲动,汉娜幻想着重逢米夏时彼此能有岁月过去后的看破红尘。可惜,可惜,可惜,米夏流露出了失望,汉娜吊死在那个即将出狱的黎明。

是啊,汉娜有什么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呢!一切都要结束了,就在那个黎明,她将要出狱,她再也不会收到朗读磁带,她再也不会得到那种由距离产生的最真实的关心,她心中仅存的一丝温柔已经消散,仅存的一丝希望已经死去。她死了,上吊死了,死在那个黎明,就要出狱的那个黎明。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更让人欲哭无泪呢?!有些希望,并不该有。有些爱,注定不能。

我相信,并且觉得所有人都该相信,米夏爱,汉娜也知道米夏爱,只是,真的只是,真的真的只是,他们不能爱。汉娜死后,米夏尽自己可能做了一些事。后记说这是他一生的忏悔。而我觉得,不,这不叫忏悔,而是延续。把一件应该做一辈子的事做完,而且,也许,这是最好的方式。试想,如果汉娜出狱了,接下来将开始的新生活,对她,对米夏,有什么意义吗?这是他们的爱的延续,并不因为一方的离开爱就不存在,相反,在他们之间,这样的爱,这样的不能,才是最最最感动,最最最让人一次又一次默默无语凝神沉思的。

法国《世界报》文学主编克利斯托夫·施扎纳茨在书后评论中写道:不管我问哪个读过《朗读者》的人,他们都说“我把它一夜读完”。我相信,这本书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至少,他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我也相信,每个读完这本书的人所沉浸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这部小说承载了太多,爱与性,爱与被爱,爱与背叛,爱与社会,爱与死亡,爱与生命。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感动,还有令人无比安静的思考。

卡夫卡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这本书就是这样。

朗读者读后感3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感觉天气冷得让我直发抖,我拉开窗帘往窗外一看,整个世界都阴沉沉的。

我生病一个星期了,妈妈带我去医院打针。我拖着沉重的身子来到医院,心里很平静,没有丝毫的害怕。虽然我生病了,但是我并不想浪费这个看书的好机会,所以就打开电子书,找到了我喜欢的《朗读者》阅读起来。

《朗读者》这本书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阿姨写的。第一位朗读者是一位演员,他的名字叫濮存昕,人们常常这样评价他,在靠墙的桌子边随便一坐,就是一台戏。

濮存昕爷爷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本《老舍散文》。他给我们朗读的文章是《宗月大师》。在濮存昕爷爷小的时候曾是个残疾的孩子,他遇到过一个像宗月大师一样帮助过他的人,这是一个叫容国戚的大夫,他给濮存昕爷爷做手术,才让濮存昕爷爷变得像正常人一样。后来濮存昕爷爷读到老舍先生在文章中所表达出的对宗月大师的感恩之情时,他就会想起容国戚大夫是第一个真正帮助自己改变命运的人。

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浮现出了这样一句话: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别人帮助过我们,我们也可以去帮助别人;我们也可以这样想,我是被别人帮助过的人,我也可以去帮助身边的人。

朗读者读后感4

看了曹文轩教授对《朗读者》的推荐,于是,迅速找来了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就想一口气读完,正如书的结尾所说,“每个读者都会一夜把它读完”,我亦是在最快的速度读完的。

《朗读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让我或者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故事。15岁的中学生米夏偶然认识了36岁的汉娜,他们成了一对很特别的情人。他和她差不多每天约会,每天他们都会沐浴、朗读。

他们一起骑车出去郊游,住旅馆的时候以母子的名义登记。但是,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他们在一次大吵又和好之后,汉娜不辞而别了。两人再度重逢时,米夏已是大学生了,在法庭当实习生,汉娜作为曾经的纳粹战犯成为被告。汉娜在被审的时候,为了隐瞒自己不识字这个秘密,从而接受了其他战犯的“污蔑”,从而被判终身监禁。米夏知道真相后,想替汉娜说明真相,但是经过艰难的抉择,最终选择了缄默。米夏在离婚后,他继续为汉娜朗读,寄去了录音带。汉娜在狱中通过录音带艰难地学习文字,并给米夏写了一些小纸条,但是从未回信。当汉娜即将被释放,米夏接到典狱长的电话,他不得不去看望汉娜,并为汉娜找到了房子和工作。当米夏去接汉娜出狱时,汉娜已经自杀了。

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说的那样,这本小说的语言非常严谨,非常严肃,但是读之却不觉得沉闷。读过这部小说,让我联想到了三个词——自尊,经历和朗读。

可以这样说,汉娜的一生都在捍卫自己的自尊。她最初是西门子公司的职员,当她要被提升的时候,她为了掩饰自己不识字,从而选择了去当兵在集中营做守卫。人说,一步错,步步错,正因汉娜这一个错误的决定,才造成了她悲剧的一生。纳粹时代结束后,她就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为自己曾经的错误层层“隐藏”自己,因此她不停地更换居住地,因此,不管她多爱米夏,但是,她始终未将自己全部交给米夏。在米夏的心里,她是个谜一样的女人。

一个36岁的女人,没有家,没有亲人,不敢爱,不能爱,她只能到处漂泊,过着不稳定的日子。其目的既是为了隐藏她当纳粹看守的历史,也是为了掩饰她不识字的秘密。

汉娜将自己不识字当成了人生中的最大的耻辱,为此她愿意付出所有的代价,哪怕是爱情、自由或者是生命。和米夏不辞而别,不仅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更是为了保守住这个秘密。汉娜被其他被告污蔑是她“主谋”,是她执笔写了当时的决策的时候,她为了不在法庭让众人知道她是个不会读写的文盲,她承担了所有的罪责,虽然她知道承认了罪责的后果。

汉娜选择了“隐瞒”和“藏匿”来捍卫自己的自尊。我想,她捍卫自己的自尊是没有错的,但是,汉娜选择了错的方式。在她年轻的时候,在她风华正茂的时候,在她邂逅米夏之后,都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让她学会读写,但是她没有好好把握。

朗读者读后感5

这篇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后感,每个字都读出来了。跟书评、影评、剧评不同,那些是用眼睛看的,现在是用嘴巴读出来的。要说有相同的地方,那应该是都用大脑在思考着。

以前喜欢看书,不喜欢读书,当然有时也把看书通俗地说成是读书,比如我们常会教导人说:好好读书,多读点书,之类的话,比较少说:好好看书,多看点书。但是这两个层次不太一样,读书一定是在看书,除非记忆力好,不用看书就能背诵出来;而看书不一定要发出声音,有时坐在书桌前可以一看就是大半天,没有发出声音,旁人不知道你在干啥。

以前的我不喜欢读书,确认地讲是不喜欢读出声音,因为觉得那样做很矫情,也很煽情。原因可能是小时候被大人这样说过,大人听到小孩的读书声,心里很开心,但是不会表达内心的情感,而是用另一种相反的情感来表达,听到的是:又再装读书了。心里有爱却不会表达,这是多数人的做法。就好像《红楼梦》中贾政对贾宝玉一样,在元春省亲时,宝玉在大观园中的一幢房子匾额上,题了四字:有凤来仪。不管是贾政,还是宾客,都觉得这四个字用得极好,最终也用了这四个字。但是,贾政嘴里却骂道:岂有此理!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以前的我是不自信的,是封闭的,是不太会与人交流和不愿意了解别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不够自信。自信这种东西,不是想有就有的,嘴上说说我要做个自信的人,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当说得多时,现实又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样子,你可能会觉得,以前的我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其实我根本就不够自信,我很自卑。如果有这种想法的人,我觉得也是不错的,至少可以认清现状,而不是自我麻痹,甚至自我陶醉。

好在,对我来说,小时候的不良影响已经不能够左右我了,不够自信的做法也已大大减弱。主要是因为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加上自己的判断力,得出了正确的结果,用以良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要说哪种力量是最强大的,我心中的答案是思想的力量。

这样说可能显得有些唯心主义了,不过确实是如此。我们不能否认唯物主义的作用,相反,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事情的正确运行都是靠唯物主义来支撑的,毕竟我在故我思嘛。但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既然生活中用唯物主义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唯心主义呢?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学了许多唯心主义的名词,举了许多唯心主义的例子,但以当时的学识和阅历,是不能够理解的,更多是硬记。就好像吃了半吃不熟的东西,感觉肚子饱饱的,却会消化不良。

这个问题直到现在我才终于弄清楚了。生活需要唯物主义,也需要唯心主义,而人的本性,可能更多的是唯心。唯心的字面意思就是,唯我自己的心,跟着自己的心走。许多人也翻译了这句话,比如有人说过:听从自己的内心。意思是一样的,不过是用当代语言说出来而已。当时觉得说这句话的人非常了不解,竟然还有哲学韵味,原来他不过是重新前人说过的话,翻译了而已。

如果你在演讲,你更愿意说:你、我、他,大家一起干吧!还是声情并茂地说:同志们,我们要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排除万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我们就会有无穷的力量。我相信,在我们的力量面前,一切困难都是微不足道的。

前一句话,简单,人们记得住,但印象不深刻,过后就忘了,这是唯物的一个特点。后一句话,冗长,人们记不住,但印象深刻,久久在人们脑海中回荡,这是唯心的一个特点。还记得《大话西游》中周星驰对朱茵说的话: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在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情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就是唯心的力量,全文没有一个唯物的词语,连时间“一万年”也可以是唯心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已经证明过了。但是,我却可以一口气地将其默写下来,背诵下来。我相信你也可以,因为这已深入人心!

《朗读者》让我认识了许多名篇大作和许多人,也在众多散文、诗歌、小说,等等中学会了欣赏,在欣赏中更好地认识了自己。这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一个人的心灵,也会在照着镜子时,想明白一些许久没有答案的问题。

此时,我想到了一句话:读经典可以改变人生。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在哪里,也不知道第一个说这句话的是谁。但我觉得这句话包含了许多人生哲理在里面。首先是读,要大声地读出来,而不是看,浅显地过一遍没有大声读出来让人印象深刻,心血澎湃。对象是经典,经典读多了,你就变成了经典。结果是改变人生,本来是过一天算一天,现在是每天都过得明明白白,没有虚度光阴,做着有意义且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过得很充实,成就感很高,人生也就此改变。

我不知道这样读书可以给我带来什么,其实我也不想知道。做事情,注重经过,把每个过程都做好,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用心去做,结果往往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这是规律。需不需要罗列个一二三出来,说读书之前怎么样,读书之后如何,从功利角度、利己角度,然后升到人生角度来大谈特谈,大书特书呢?我想我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我不太愿意这样做。真正的自信是淡然从容的,源自于真实的内心。

这让我找到了一种读书的方法,那就是发出声音。演讲和口才不就是用嘴巴说出来嘛。大脑有东西,不会说,等于是无。大脑里没东西,会说,但说不出东西来。看书多了,就像涓涓细流汇入大海,大脑中的储备就多了,如果不说出来,一直放在里面,总有一天会满的,到时可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成了胡言乱语了。现在说出来,不管有没有人听,这都无所谓,至少是自己在听。然后在说的过程中把大脑清空,腾出空来接受新的东西。如此,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样做可以让大脑记住,印象深刻,把知识升华为智慧,把智慧融入到思想,用思想来指导人生,这样会有意义得多,循环往复,就像修炼武功秘籍的内功心法一样,内力会越来越强,可以把生活过得很好,直到有一天,随心所欲,不逾矩。那时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了。

朗读者读后感6

同学给我推荐了一本德国本哈德。施林克的中文译本《朗读者》。读完这本书的感受,用一个简练而准确的词来形容就是“掩卷沉思”。就像看完一场好电影,走出影院,心仍停留在银幕上的某个场景,又或者听完一张唱片,关掉机器,依然余音缭绕一样。合上《朗读者》就是这种感觉。我并未能像书的结尾说到那样——每一个读者都会把它一夜读完,毕竟书中涉及的历史、道德、情欲、伦理等问题很复杂,让人陷入深沉的思考难以自拔。

故事讲述一个十五岁的中学生米夏因为偶然的原因爱上了三十六岁的汉娜。对于米夏而言,他在汉娜身上发现了一个突然令自己成熟而自信的世界,而汉娜也因为有了米夏的朗读而安静且散发着柔和的光辉。但是,汉娜不久却突然不辞而别。等到再见到汉娜,米夏已是在法庭实习的法学系大学生,而汉娜却是嫌犯之一。汉娜的罪名是在纳粹时期当过看守,在一次空袭中造成了大批犹太人死亡。(战争开始时汉娜曾在西门子任职,本来还有提升的机会,汉娜却令人惊讶地辞职当了纳粹的看守。)在审讯中,别人把当年遭空袭后起草文件的事推在汉娜身上,她却出人意料地承揽了下来,结果被判终身监禁。

在知道了汉娜越来越多的事情后,米夏发现了汉娜一生最大的秘密:汉娜不识字!正是为了掩盖这一点,汉娜屡屡放弃前程,几年前离开米夏也是为此。但是在法庭上和众人面前,米夏并没有作出任何透露,也没有替汉娜辩护。出于对汉娜的维护,还是对自己的维护呢?我不能理解。

汉娜的身影一直索绕在米夏心里甚至贯穿于米夏的一生,婚姻失败的米夏在汉娜入狱八年后,开始重新为汉娜朗读名著,并把录音带寄给汉娜。这给狱中艰难生存的汉娜带来了希望,汉娜凭着录音,并从图书馆借到这些书籍,然后逐字逐句同她听到的内容进行对照,那台录音机也为此就要一会儿向前转,一会儿向后倒,一会儿暂停,因为反复退进使录音机坏过无数次。汉娜竟渐渐学会了读写,且开始满怀希望给米夏写信。收到了汉娜写来的信,内心充满喜悦安慰,但内在柔弱犹豫的米夏却始终没有给她回信。

汉娜可以出狱了,由于没有别的亲人,狱警联系了米夏,他们这才见了尴尬的一面。米夏发现汉娜明显老了,几乎不知道如何面对她。而就在米夏去接汉娜出狱的当天凌晨,汉娜自杀了。

这部小说,看后给人一种启迪性,那就是让人性的认知和对社会的思考,来洗涤你的灵魂。

朗读者读后感7

“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从文字中获得过快乐。与其说朗读者在传播文字,不如说也在传递文字背后的人生”。董卿的话道出了本次寻找的意义,声音传播情感,情感滋养人生,“我就是想好好读书”,董卿寻找的是朗读者,更是关于文字、关于阅读最原始的热爱,最原始的快乐。

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对于创新节目的要求,首先是从社会价值出发。“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电视市场中沉得下心的文化节目却是稀缺资源。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出现,正是在喧闹娱乐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

央视资产管理中心主任任学安说:“《朗读者》的出现绝对不是孤立的,中国的电视节目太需要一档有文化价值的节目来滋润我们的心田。《朗读者》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来朗诵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朗读者》是董卿从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转型之作,她坦言这档节目对她来说是一次难度极大的挑战,朗读的文章必然是温暖的,有态度的,具有撞击灵魂的力量;嘉宾的标准更不是一般综艺节目和娱乐节目的要求,“朗读者”要有丰富的阅历、动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诚的情绪感染力。

在已经结束的前几期《朗读者》录制中,很多参与嘉宾的动情朗读让全场震撼,斯琴高娃朗读《写给母亲》,更是让董卿当场泪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董卿希望《朗读者》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第二篇:《朗读者》读后感

看了曹文轩教授对《朗读者》的推荐,于是,迅速找来了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就想一口气读完,正如书的结尾所说,“每个读者都会一夜把它读完”,我亦是在最快的速度读完的。

《朗读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让我或者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故事。15岁的中学生米夏偶然认识了36岁的汉娜,他们成了一对很特别的情人。他和她差不多每天约会,每天他们都会沐浴、朗读。他们一起骑车出去郊游,住旅馆的时候以母子的名义登记。但是,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他们在一次大吵又和好之后,汉娜不辞而别了。两人再度重逢时,米夏已是大学生了,在法庭当实习生,汉娜作为曾经的纳粹战犯成为被告。汉娜在被审的时候,为了隐瞒自己不识字这个秘密,从而接受了其他战犯的“污蔑”,从而被判终身监禁。米夏知道真相后,想替汉娜说明真相,但是经过艰难的抉择,最终选择了缄默。米夏在离婚后,他继续为汉娜朗读,寄去了录音带。汉娜在狱中通过录音带艰难地学习文字,并给米夏写了一些小纸条,但是从未回信。当汉娜即将被释放,米夏接到典狱长的电话,他不得不去看望汉娜,并为汉娜找到了房子和工作。当米夏去接汉娜出狱时,汉娜已经自杀了。

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说的那样,这本小说的语言非常严谨,非常严肃,但是读之却不觉得沉闷。读过这部小说,让我联想到了三个词——自尊,经历和朗读。

可以这样说,汉娜的一生都在捍卫自己的自尊。

她最初是西门子公司的职员,当她要被提升的时候,她为了掩饰自己不识字,从而选择了去当兵在集中营做守卫。人说,一步错,步步错,正因汉娜这一个错误的决定,才造成了她悲剧的一生。纳粹时代结束后,她就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为自己曾经的错误层层“隐藏”自己,因此她不停地更换居住地,因此,不管她多爱米夏,但是,她始终未将自己全部交给米夏。在米夏的心里,她是个谜一样的女人。

一个36岁的女人,没有家,没有亲人,不敢爱,不能爱,她只能到处漂泊,过着不稳定的日子。其目的既是为了隐藏她当纳粹看守的历史,也是为了掩饰她不识字的秘密。

汉娜将自己不识字当成了人生中的最大的耻辱,为此她愿意付出所有的代价,哪怕是爱情、自由或者是生命。和米夏不辞而别,不仅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更是为了保守住这个秘密。汉娜被其他被告污蔑是她“主谋”,是她执笔写了当时的决策的时候,她为了不在法庭让众人知道她是个不会读写的文盲,她承担了所有的罪责,虽然她知道承认了罪责的后果。

汉娜选择了“隐瞒”和“藏匿”来捍卫自己的自尊。我想,她捍卫自己的自尊是没有错的,但是,汉娜选择了错的方式。在她年轻的时候,在她风华正茂的时候,在她邂逅米夏之后,都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让她学会读写,但是她没有好好把握。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而且都是极力捍卫的。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汉娜的身上得到某种启示。因为我们也总是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捍卫自己的自尊,只是我们没有汉娜那么偏激,也没有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但是,我们和汉娜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为了维护自己看得非常重要的自尊,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从而失去了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其实,捍卫自尊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这样不用自己费心地维护也有了尊严。

其次,我还有一点小感悟,那就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他的一生来说都是影响巨大的。米夏因为在那个夏天认识了一位成熟的女人,并相爱,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

米夏从此变得漠然,麻木,不再相信感情。但是,15岁的米夏是何等的活力四射充满幻想啊!他会在难得的假期里为了见汉娜在凌晨4点起床去搭电车;他会为了攒够远足的路费而卖掉心爱的邮票;他会放弃和父母旅游的机会,只是为了每天和汉娜见面;他会为了汉娜而努力学习,补上落下的功课……当我看着那一幕幕细节描写的时候,我往往会忘了汉娜和米夏之间的年龄差异,甚至会忘了米夏还是个懵懂的少年,我只是为他们之间的感情而感动。

米夏的冲动与热情在在汉娜的不辞而别之后发生了改变。米夏从此变了,甚至发展他对自己的感情生活都无法正确把握。正如大火余生的那个女作家所说的那样,他肯定有过短暂的婚姻,有一个寄宿制的孩子。作者是不是借女作家的话告诉我们,其实某种经历已经注定了他以后的人生。

这又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故事《孟母三迁》,为了孩子的成长,孟母三次搬家,只是为了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其实这也为了让孩子经历该经历的,远离不该经历的。

虽说,经历是最宝贵的财富,但是有些经历却是不经历为好。如果米夏在15岁的时候,并没有生病,并不缺少亲人对他心灵无微不至的关照的话,也许,他不会结识汉娜,不会有以后的生活,虽说他的人生中少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是也许会幸福许多。

前几天,听说我曾经的一个学生,今年只有18岁,但是已经结婚生子,现在正在谈论离婚事宜。这又是一个不幸的女孩子。她自己曾经也是被母亲抛弃,由父亲带大的孩子。她自己的悲剧又将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经历注定什么样的人生,这也许就是宿命。我想,我们做父母的还是应该给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经历他们该经历的,享受属于他们的美好的未来。

朗读,在书中被描写得很美,甚至有极致的美。电影《朗读者》中的朗读细节也拍摄得很美。在他们约会的时候,他们唯一的思想交流就是朗读,我认为其实他们没有其他的交流。

但是,朗读让他们俩都发生了改变。米夏的朗读让汉娜为之赞叹,米夏就在肯定和赞赏中获得了信心,他从一个学业平平的孩子成了优秀生。汉娜从朗读中也获得了心灵的平静,她变得柔和而安静,这是一个成熟女人最吸引人的魅力。

汉娜入狱了,但是米夏并没有忘记汉娜,虽然他为爱过汉娜而惭愧而自责,虽然他不敢见汉娜,虽然他希望汉娜从此远离他的生活。因此,他选择了为汉娜继续朗读。他的录音带给汉娜带去了生的希望,也给她的生活赋予了新的意义。甚至,汉娜借助录音带学会了基本的读写。米夏为汉娜读了很多很多的名著,送去了一摞摞的录音带。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米夏并不是为汉娜而读,他也是为自己而读。在朗读的时候,能忘却世间的纷扰烦杂,忘却人生的悲苦凄凉,忘却心灵烦恼忧伤,能让人沉浸在一种美好纯净的氛围里,获得心灵的平静和祥和,甚至朗读“超越了喧嚣,超越了生死”。一个终日忏悔和纠结的米夏只能依靠朗读来让自己获得平和和安生。

我想,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将引导我们的孩子学会朗读,朗读不仅仅是为了解读文本,不仅仅是为了表演,不仅仅是为了课堂教学的需要。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将朗读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朗读去体会人性的美好和生活的快乐,通过朗读去丰盈自己的人生去获得更幸福的人生。朗读,不再是形式,而是作为人的一种需要!

《朗读者》是一本让人手不释卷的书,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第三篇:朗读者读后感范文

《朗读者》故事的叙事语言纯净清澈,严谨缜密,很有德国人的民族个性。而且我很喜欢北大出身的作家钱定平的翻译,一看就是有着非常深厚的语言功底,而且还在这样的外文小说里很多处妙用唐诗宋词的佳句,那么贴切而富有韵味和激情。比如P16米夏在多年后回忆和汉娜的灵肉际会的感受时,就用了一句李商隐《锦瑟》里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年已惘然”;还有那句“家乡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还有米夏和汉娜热恋时,他写的情诗“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与君同衾,两情相互来占有;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与君分诀,各自东西不回首”。我也读出了和《诗经》里“冬雷阵阵夏雨雪”一样味道的铮铮誓言。

书中黑白风格的插图也和文中的内容结合得天衣无缝,P8页那大幅小男孩的面部写真照片,那纯净的眸子直视我的心底,好象能洞察到心底的一切,好几幅关于城市和街道的风景照片因为那黑白的底色而有别样的怀旧韵味;书中虽然有关于性爱的描写,但让我看了并不觉得恶心和肮脏。但我在看贾平凹的《废都》时,看见那些情节一直觉得有些龌龊的感觉,觉得真是丑陋。但作品总体的主旨我还是觉得云山雾罩,没有觉得如他们评价的那样好!

过了一天,我又开始读第二遍。施林克是一位法学教授,他最擅长写侦探小说,不得不佩服他叙述故事的技巧:《朗读者》里面的很多情节都是前设机关,后埋伏笔,读这遍时我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故事的情节慢慢清晰:

15岁的中学生米夏在家养病时偶然认识了公共汽车售票员36岁的汉娜。汉娜身上的新鲜气味迷乱了情窦初开的少年,他们成了一对很特别的老少情人——类似于母与子的那种情人。他和她差不多每天幽会,常规的节目就是先一起用清水沐浴,然后米夏为汉娜朗读经典名著,然后做爱,直到有一天汉娜忽然消失。两人再度重逢时,米夏已是法庭实习生,汉娜则成了曾经的纳粹战犯。汉娜宁愿让米夏困惑也不愿泄露自己的秘密:她曾是纳粹时期集中营的女看守。战后她隐姓埋名,不断更换自己的居住地。而她之所以选择纳粹女看守职业,是为掩藏她不识字的秘密。在被判终身监禁后,汉娜仍忘不了那段难忘的老少恋情,而婚姻失败的米夏继续为监狱中的汉娜寄去他用心朗读的磁带,但鬼使神差的是米夏竟然没有再给汉娜寄去只字片言。而汉娜却在狱中脱盲,学会了读和写。有时还为米夏捎出一些写着话语的纸条。最后,当米夏决定接提前结束刑期的汉娜出狱时,他在和汉娜将要重逢的那个天色微明的清晨见到的,只是汉娜自杀身亡的躯体……

我慢慢读出了施林克为我们叙述的这个感人至深,幽婉隽永的故事的意味。正如曹文轩所言“作品一直以一个超出所有元素在牵引着我们,这就是感动!”我感动着15岁的涉世未深的少年和一个饱经沧桑的36岁中年女性之间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恋情,我觉得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可能人们会很难接受这样巨大差距的爱情。但国情不同,我竟觉得他们的爱情如此美好,令人感动!这确实是不可思议!还有一份感动就是米夏一直在为汉娜朗读,从15岁一直到她做牢也没有间断过,那些《战争与和平》《阴谋与爱情》等世界名著里的华彩乐章经过米夏声情并茂的朗诵而使大墙内外的他们心与心的交流虽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似乎这种状态可以就一直让它持续下去,绵绵无尽。我听着书后赠送的光碟——童自荣朗读光盘,上海滩上著名的艺术家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声情并茂,不绝入耳。令人陶醉!

可当我想写读后感时,我又觉得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我和小熊约定下午就写读后感给她看。可第二天当小熊问我为何没有看见我的读后感,我告诉她我还是没有找到感觉,还是觉得没有看懂,究竟作者想通过这样一个老少恋人的朗读故事告诉我什么?我还是觉得不甚明白。

我带着疑问又拿起了书,这是第三遍,我慢慢读着、品着……

我又读出了别的意味!我读出了尊严——汉娜的尊严:她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而不惜失去了升职的机会而去当了不需要写字的集中营看守;她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而失掉了当司机的好工作,而且还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小家伙”;她在法庭上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而失去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而被判以重刑……我不仅为她惋惜,她是个固执得有些不可爱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尊严,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一切,走入一条不归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她这么自尊的人不能早一点“脱盲”,而要用一个比一个大的谎言中走完自己的一生呢?

合上书,掩卷长思,我终于明白,是那个社会环境,纳粹统治下的那代人都失去了人性,没有了尊严,人们在懵懵懂懂中卷入战争的洪流,稀里糊涂地就成了纳粹分子,而且有些人又稀里糊涂地成了战后新一代审判的对象,汉娜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她和米夏的母子恋情也是那个时代畸形的产物,爱将战后的米夏们卷入上一代汉娜们的罪责之中。原来施林克想告诉通过米夏和汉娜,告诉我们“第三帝国是如何在那些一起参与了建设和维护它的人身上打上了烙印,如何给世界和战后一代留下印记,它又造成了什么样的罪责感。”我终于明白了施林克这段话的意思,终于豁然开朗!真佩服这位德国作家思考的深度和反思历史使命感。

读了三遍,我终于读出了画外音。看来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是读不懂这本书的。

写完这读后感,我突然想起那个经典的故事:在阿尔卑斯山的山谷中,有一条风景迷人的道路。但这里还有一处山中急弯,汽车到此急切中坠崖的实在不少。当局竖了多处广告牌,但没用,照样有那么多人投胎似地急着下山……终于有一天,谁想起在附近画了一个大广告牌,上书:慢慢走,欣赏啊!这静静的立着的牌子,让很多匆忙赶路的人突然放慢车速,发现了路边风景如画,如仙境一般美妙。

第四篇:朗读者

观《朗读者》有感

付小桐

或许懵懂,或许好奇,或许冲动,他,麦克:或许渴望,或许求知,或许利用,她,汉娜:两个年龄相距较远的,看似没有交集的人儿,在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像两道闪电交汇般,从此都在彼此生命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起初,还未成年的麦克由于突然得上了猩红热,痛苦难忍,又下着倾盆大雨,小伙子,躲在一个有着屋檐的巷道,瑟瑟发抖,不由自己的反胃作呕。正巧,这个善良的女人路过,一开始,她只是瞥了一眼,小伙子用那绿宝石一样的双眸恐惧的望着,随后,这个女人,提了一桶水,麻利的冲掉地上的呕吐物,并给了这个在冷雨天瑟瑟发抖,狼狈不堪的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并一路陪伴,将麦克送回了家。

他们的两人的故事便有了起因,两人也便有了见面的“借口”。在这部电影里,深深打动我的并不是麦克给汉娜寄去的那些磁带,而是汉娜自缢的那一个镜头,心酸,惋惜„„种种感觉不停的骚动着我那被世俗调教得躁动不安的心。

汉娜有罪,集中营的看守,之于犹太人的纳粹,那场大火固执地没打开铁门造成300来民犹太人死亡的凶手。但法庭上的那些自认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官、律师却不知道,她,还是一个文盲,对于一个文盲,冠以纳粹之名,她能知道自己将要面对怎样的惩罚吗?她,仅仅是要维护自己拿可怜而卑微的自尊,她不想让世人知道,自己不

识字,更不会写字,由此可看,那份报告怎么可能出于汉娜之笔„„而麦克,他是知情的,他选择了沉默;或许是害怕为汉娜澄清后,自己的生活会受到影响,或许理解了汉娜的选择,选择了维护汉娜的仅剩的自尊。不论怎样,我宁愿相信后者,我相信这个小伙子对爱的定义,对正义的判断。

爱是需要勇气的,为什么这个步入中年的男子依然如故,像20年前在法庭上一样,面对汉娜自学后的成果——一封封满带希望的信 选择沉默。我想不出其他原因,唯有缺乏了爱的勇气,他选择将信放入信盒里,拒绝回上一封。也正是有了这一幕,为汉娜见到那个一如既往的寄来磁带的小伙子后做出的选择做好了铺垫。

20多年的不曾谋面,20多年的声音传递一直成为汉娜生存下的动力。她打破了文盲铐在她身上的枷锁,她从那一叠叠的磁带里看到了生的希望,她从《带小狗的女人》开始学习,直到她会独立阅读并写信„„

两人见面,汉娜似乎明白了什么,她的依靠,她的希望在见到麦克那瞬间似乎就破灭了,在她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借助自己爱不释手的书选择了生命的终结,无尽的内疚与悲伤萦绕在麦克心田。

爱可以超越年龄,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种族,甚至超越生死,但公平,正义会吗?战争永远只有胜的一方对败者进行审判„„

第五篇:朗读者

《朗读者》可以说是描述了一个关于爱和性,接着是爱的背叛和爱之死的故事。属于“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生忏悔”。使人仿佛在屏气凝神的倾听,着了魔似的,仿佛身临其境。这本书是凿破了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

战后德国人之间无可救药的关系象征实际上继续隐藏的纳粹时代。十五岁的米夏爱上了大他二十岁的隐瞒了双重秘密的有轨电车售票员汉娜。米夏这个学生象征的是无辜的新一代,他们与父母在感情上不可分离,用海涅的话说这些父母身上有太多的故事,“人们也许知道这些故事,却不愿意知道这些故事,与其回忆它们不如忘了它们。”

米夏在恋人汉娜神秘失踪和他在自己成年后,成了反叛的大学生,代表他那一代人控诉纳粹一代人的罪责。可当他在法庭上再次看到汉娜时,她成了集中营审判中的被告,米夏理论支撑的道德标准顿时化为乌有。他明白了,他的爱情故事的秘密和他恋人的过去的罪恶有着同一个原因---汉娜不识字,这是她极力隐瞒的。然而他在法庭上保持沉默,没有为让汉娜获得自由而说出真相。作者施林克没有这出主人公这么做对与不对,也没有指出承认无法修正的一生大谎算不算尊重了别人对命运的自主权。米夏从触摸到汉娜的身体开始,到几十岁后主人公与自杀的恋人告白结束,以汉娜的死来结束,汉娜不想重新回到社会中,这是滞漠多年的米夏才意识到和汉娜有无法割裂的关系。

在我看来,《朗读者》既是爱情故事诱使人思考道德边缘问题,也是一部德国人对罪责和罪行看法进行的一段闻所未闻的独白。这个故事也说明了法律条文在回答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道德灾难问题时的束手无策。纳粹罪恶的遗留就这样以一种意想不到的,不可挽回的方式,进入一个年轻男人——米夏的生活,使他把自己送上了内心道德的审判席,进行无休止的自我审判。

爱与罪恶的审判,谁有罪?

下载朗读者读后感(通用)(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朗读者读后感(通用)(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朗读者

    《朗读者》12期札记、开场白、结束语 第一期 遇见 【札记】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

    朗读者读后感(精选5篇)

    朗读者观后感前几天见缝插针看了一下《朗读者》,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的西德,高中生马歇尔放学途中突发疾病,得到美丽女子照顾,从此疯狂地爱上她,两人缠绵了一个夏季,感情像温度表中......

    《朗读者》读后感 (最终5篇)

    《朗读者》读后感 刘方 《朗读者》是德国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小说,《朗读者》读后感。《朗读者》先后获得了汉斯·法拉达奖,以及"世界报"文学奖。《朗读者......

    朗读者影评

    朗读者影评 感情在伯格去监狱看望年老的汉娜,两人握手的那一刻爆发了,不知为何眼泪不自觉的向下落。汉娜十分想念伯格,所以伸出了手,但伯格是犹豫了一会才把手伸了出去,之后又很......

    电影《朗读者》

    纪录片《普通法西斯》中,有一段党卫队的宣誓,是第三帝国各种宣誓里最简洁 的."我宣誓效忠元首和元首委任的任何上级,无条件地服从一切命令".旁白 说,一旦经过这个宣誓,你就......

    《朗读者》观后感

    《朗读者》观后感这是一个少年米夏的爱恋,在这个少年生病时得到一个女人汉娜的帮助,那时他16岁,她36岁。第二次他去看她,手拿一束鲜花,偷窥到她在穿丝袜,修长的大腿,36岁的女人风韵......

    朗读者 观后感

    《朗读者》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看过这两部电影已经很久了,一直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战争这种题材一直都被不断地诠释着,从最初《辛德勒名单》,到后来《拆弹部队》,诸如此类的电......

    朗读者第六期

    《朗读者》第六期 在3月25日播出的《朗读者》第六期节目,以眼泪为主题,邀请到著名演员斯琴高娃、导演陆川、冻土科学家张鲁新、粉红丝带志愿服务队创始人张家敏、丁一舟夫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