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1
一直以来,总认为自己对于心理学还是有点了解的。不管是中学时代的学习,还是自己额外看的辅导书,又或者是大学时代专门的心理学课程选修、考试。在我看来,心理学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可以分析自己,也可以了解他人、分析事情。不管是约翰内斯还是佛洛伊德,冯特还是华生总会信手拈来,能说道一番。可能当看到这样一本《心理学的故事》的时候,我就被权威的心理学解说折服了。厚厚的一本书,讲述了有关心理学的种种历史。就如书中题记说的那样,我们研究一门科学,既要了解它的现状,也要了解它的历史,才能掌握这门科学的完备知识。
作者李汉松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或许还有其他头衔也不一定,但是为他做序言的学生都已经是北京师傅大学心理学院资深教授,想来这个耄耋之年的学者在心理学的教程中更是有着多年的研究。书中将心理学划分为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哲学心理学时期,第二部分讲述科学心理学创建时期。两个部分一共分为五篇,包括古代欧洲灵魂官能心理学、近代欧洲意识的经验心理学、近代末期实验心理学的诞生、现代西方技能主义心理学和当代西方结构主义心理学新思潮。朱子语类中说道,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这也就是李老说创作本书的目的,让人们去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从古希腊的哲学心理学降到当代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用时间发展的顺序升入论述其发展概况,评介历史的功绩与不足。文章思路敏捷清晰,观点深刻睿智,讲述了很多未曾知晓的心理学史的史实、学派的观点和心理学家鲜为人知的轶事。
文中通过不同时期人物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来讲述心理研究的精细和深入。开篇的人物画像、名人名言以及每章后面的总结都能让读者快速的明白每个时期的发展进程。可以让读者对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能梳理出一个思路,然后去认识心理学,去深入了解心理学。国外已经有了那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了,但是国内排的上名号的却没有。这本客观讲述心理学的书籍或许就能帮助爱好、研究心理学的人们得到启发,成为研究的一大助力。
说来心理学在读书时代会穿插的讲述一些,但现实社会中似乎心理学真正实用的却不多,讲述整个心理学发展史的就更少了。而这样一本完整的心理学发展史足够让初始心理学的人们好好的去了解心理学、认识心理学史,作为辅助工具,非常值得收藏。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2书刚拿到手,精装硬皮的,三个侧面和封面的上部印着金粉,与白底黑字的封面相互映衬,简洁大方但又不失品质感,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像现在市面上很多那种伪精装的书,虽好看但并不能体现出全书整体的设计感和设计理念。书内让我眼前一亮的设计是目录和章节页,用最简单的单一线条最大化展现了目录和章节页的功能,同时还不乏创意与美感。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自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二十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内容十分详尽且系统,这是我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想要系统掌握心理学知识所迫切需要的。我本科时是一名中文教育的师范生,毕业已经两年了,大学时发的心理学教材都还不舍得扔,因为想到以后还要当老师,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但我却根本不会再去翻那些心理学教材了,因为实在是写的太无趣了,大部分是按照心理学流派及其主张形成的单一章节样式,可是自己又不知道有哪些心理学书籍适合我。
本科的时候自己的老师会推荐一些诸如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之类的书籍让我们读,在大致的翻看这本书后,我觉得李汉松这本《心理学的故事》与《西方美学史》很像,不仅仅是因为美学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两本的内容都十分的系统、完整,介绍心理学家及其主张时并不刻板,在适当的地方会写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如果是对于像我一样的心理学爱好者的话,选择这本书作为入门级读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如果直接去选那些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心理学著作可能会因为翻译语体的问题给阅读造成一定的困难。在对心理学的主要学者和主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一些学科专有名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选择国外译作甚至是知名学者专著更符合我们的认知发展过程。
最后,最为一名想要日后成为教师的读者,希望作者和编辑能够出一些关于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学书籍,与这本《心理学故事》能够相互参照、对比着阅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科学、具体、操作性强的心理学知识指导工作,也许实验啊、高深的理论啊离我们很远,但我们却十分需要具体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3和语言学一样,心理学被彻底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时,人类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大半,它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觉醒之后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人们捕获。发展到如今,心理学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体系,无数的分支在其中应运而生,无数的故事也在其中流淌开来。
不过,在这本《心理学的故事》里你想要找到像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一样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恐怕有些困难。“心理学的源流与故事讲述的极致融合”这样的标语介绍并不十分妥当,作为一名中国资深的心理学研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李汉松教授写的科普专著,严谨有余,趣味性却并不丰满,因此若你本身就是心理学的“门外汉”,对心理学完全一窍不通,那么这本书可能并不太适合你。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心理学流派以及他们所倡导的相应理念、所做过得到相应实验,虽然也配上了图片,使之图文并茂,但如果只是单纯地怀着一颗猎奇心态,那么坚持看完几乎不可能。整本书的内容更像是长年累月积淀下来的“心理学历史讲义”,以一种学术的眼光,精确到心理学这个大的话题中,每一个时期的细枝末节,让人不由地想到了一本正经的大学课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耐着性子,来阅读这本厚厚的心理学历史讲义呢?
出于自身专业的原因,学过半年的教育心理学,这里可以说一说读心理学专著的心得。
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这本书的目录,从古代欧洲的灵魂官能心理学到当代西方的结构主义心理学新思潮的诞生,其间的起起落落、不断创新启示的过程几乎让人望洋兴叹,但好在整本书的逻辑系统很严密,按照时间顺序排下来,基本上可以在短短的十几分钟以内就把握住大方向,心理学的整个历史脉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理清楚了。
接下来就是从主干向脉络的分支进发的过程。虽然零碎,但好在全书的排版印刷很有秩序,在需要加关注的地方,都有特别的符号来区分,代表人物和相应的理念也用小标题的形式罗列出来,并加以详细说明,更让人感到贴心的是,在每个部分的结束,李汉松教授都进行了系统的小结,如同在课末的最后几分钟里,老师在PPT上留下的归纳总结,当然这在不远的未来,也会成为考试的重点。
而正是其专业性,也就使这本书更倾向于真正想要弄明白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这类人。在不断要求简化书本内容、过于注重内容趣味性的现在,换一换口味,不带有任何感情因素,也没有所谓博人一笑的“八卦”,完全用一种正规科学的眼光,客观审视一门学科的过去,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回归呢?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4在消费主义、实用主义横行其道的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在紧张于丰衣足食,并不需要什么心理学知识,即便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快乐,或在内心思考一些生存问题,然而没人追寻答案,他们更热衷于去找一找“乐子”。大众意识不到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而在学者这边,心理学却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我们的意识,我们对客观现实的反应都属于心理学范畴,那还能说它与我们个体无关吗?
“心理学有一个长久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正如艾宾浩斯在他的著作《心理学概论》里所做的开头那样,长久的经验积累,学科才开始崭露头角,以后的各个时期产生了或分歧或融合的论述和主张,又推动了心理学各派别的发展。于是,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了心理学史。
李汉松的《心理学的故事》即是遵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的客观规律,结合历史资料,系统围绕心理学发展史,透视整个发展脉络,解析各个时期心理学家的思想体系。该书结构好似讲义一般,将其分为二十五章,每一章前面以清晰的历史角度做了整体概括,后面又做了理论性的整体总结,将历代心理学家包括为此做出贡献的人物悉数网罗,如此全面细致,可见其认真的态度,这将是一本全面认识心理学不可多得的大众教科书。
人类对心理学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唯心论的“灵魂”解释,到深入科学的延伸,从古希腊哲学派的融合到心理学单独分离出来,这其中既有与哲学史重合的部分,也有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分解争执。历经理论的分歧和重建,后一代心理学家总会在前一代的理论上改进创新,促成心理学系统性地发展下去。
《心理学的故事》按照发展史阐述了各个时期重要的心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各自的理论和主张。若干心理学家在整个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贡献斐然。这其中,冯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因为真正的心理科学诞生,就是以他创立的心理实验室和出版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继而独立出来的。虽然他的理论仍属于保守体系,然而他为心理学从哲学、生理学中分离出来,且区别于认识论这些问题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至此,脱离哲学倾向的心理学,正式进入了实验心理学的阶段。
心理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一些针对性的课题较为突出。教育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有实际意义,比如桑代克认为原始能力经过练习就会凝固成实际的能力,并举例具有音乐原始能力的儿童可以培养成音乐家。弗洛伊德,以及其后的学生荣格和阿德勒这三位注重现实意义的学者,延伸了分析心理学体系,引起对人格教育的重视,提倡家长应该接触一些心理学观念,有利于教育孩子。
下一代心理学家在对上一代心理学家的分歧和融合中产生了新的心理学体系,后来者对前者进行解构或重建,这是学科发展必经的新陈代谢程序。致力于研究和教授心理学的李汉松肯定了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规律,承认心理学家的失败也是发展的基础,这种看似谬论的说法,其实隐含着心理学发展史探索未知的包容性和持续发展的坚定心。梯形或平行拓展式的发展,将心理学发扬起来,广泛运用于社会体系中。直至今日,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学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新颖,每登新台阶。
相对于诸多学科,心理学更细致探讨人的本真状态。说白了,研究心理学就是为了看清我自己,加深对自我的深入认识,离自己更进一步,将“我是谁”从哲学层面延伸到心理意识层面,回到“人”的心灵本身这个课题。
针对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心理学倾向于心理治疗,荣格及其以后越来越完善的分析心理学显得更加实用,具有了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所以与大众走得更近。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知,个人的处事哲学,是不是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学。那么,了解一门学科完全可以从那些全面系统的书籍开始,比如《心理学故事》,它的职责就是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心理学的“故事”。
第二篇:199-《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心理学的故事》,由美国作家墨顿·亨特著,由李斯翻译。在接触《心理学的故事》之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阅读《心理学的故事》,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通俗性所折服,不但不觉得乏味,还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了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
这本书好就好在,趣味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对于心理学的初学者而言是非常好的入门书籍。好多心理学家的逸闻趣事让读书变得不那么枯燥.很多时候也许我们会忘记其中的某个人,但只要想到那些有意思的事情,回忆又变得容易了。这本书一直都在解释人类发育和行为的主要方法.如:我们从记忆中调用一些东西,是靠概念之间不同的联系进行的——如相似、对比和接近等。比如,为了找回一段失去的记忆,我们在记忆里寻找一些我们相信的东西,或者知道会引导我们找到我们正在搜寻的记忆的东西。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知道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两个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也从不认为心理学和哲学有多大关系,但看过《心理学的故事》之后,才了解,心理学最早起源于哲学,又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原来众多的文化之间是有着很深的联系的。
柏拉图认为,肉体是腐朽的和堕落的,灵魂是不可玷污的,纯洁的;欲望和饥饿是麻烦和罪恶的源泉,而哲学的苦行生活是通往善的道路。肉体把各种爱和肉欲和恐惧和新奇的喜好尽数塞给我们„„我们成了伺服(肉体的)奴隶。如果我们有了对任何事物的真正的知识,我们就必须抛弃肉体——灵魂自己会照看自身的一切。然后,我们会得到希望的智慧,变得纯洁,与纯洁的人对话„„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就像书上说的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以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心理学也是人类自我思维、行为方式认知和剖析,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样进行信息内化处理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联系的学科非常广泛,如生物、医学、物理等,所以心理学也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心理学的用途也非常广泛。老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才可以很好地教育学生,才能对学生青春期做出来的一些看似荒唐的事进行科学的处理。所以,我们老师学习心理学是非常必要的。而经营者只有了解了消费者的心理才可以卖出商品,因此他们都有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心理学真的无处不在。有人说:了解人的心理犹如察言观色,会做人的人无论在哪个朝代、社会都可
以活得很好,因为他们懂得人的心理,也可以利用它来让你的家庭更加和睦、快乐、幸福。
人类真的很伟大,发现了这么有用的学科,希望大家都多点去了解心理学,了解人的心理,让人与人之间可以搭起一座心桥,让世界更美好,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才能真正的和他们成为朋友,才能让“亲其师,信其道”不再是一句口号!
马瑞霞
第三篇:心理学故事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结果】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实例】
1、有效利用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言:“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众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分析:“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2、反例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臵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揽下来。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议的。但问题是小刚的此时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相差甚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臵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刚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积极表现是“装假”,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所运用的“核心品质”。
3、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XXXXX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4、安泰效应
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他力大无穷,无往不胜。因为他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无穷的力量。他的对手发现了这个秘密,便诱使他离开地面,在空中杀死了他。因此,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
5、暗示效应 所谓“暗示效应”,即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此称之为“暗示效应”。少年儿童较XXXXX更易于接受暗示。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暗示,表情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语言暗示——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你真聪明”“你一定行”等语言为孩子打气,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鼓励,比如:
领:我很棒!(XX)众:你很棒!(XX)领:你也行!(XXX)众:我也行!(XXX)动作暗示——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低段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绪、思想内涵更不容易把握,这时候动作暗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能用肢体动作暗示学生,使学生更快地理解音乐作品。例如在表现音乐情绪方面,教师可以用左右轻轻摆动身体来表示轻柔舒展的音乐,用小幅度的点头来表示欢快活泼的音乐。
表情暗示——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有许多的表演环节,包括唱歌表演、律动表演、乐器表演,形式上又包括集体表演、小组表演、个人表演等。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表情暗示的作用。当学生在表演时,教师如果是微笑的注视着他们,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他们能看到老师眼里的肯定和赞许。而在对学生音准的训练过程中,可运用柯达伊手势的动作暗示,让学生对抽象的音高有比较直观的理解。有一个班在学习歌曲《可爱的羊群》的第三句“水草丰盛羊儿壮”时,总是把最后一个音“5”漏掉。所以当唱到这几小节时我就用手势作出旋律高低的走向,到了最后一个音“5”时,我的手向上一带,学生的自然的就唱到位了,几遍之后便能完全掌握。
自我暗示——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暗示,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体验中更好的发挥自主性。有的学生每当遇上听辨练习就会有“惨了!惨了!”“好难啊!”等自我暗示,在学习上维持着焦虑状态,从而干扰正常水平发挥。这种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严重阻碍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想着自己一定能一定做的到。
另外教师的课堂展示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态度暗示,具体体现在教师的精神状态以及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投入程度上。
6、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7、巴纳姆效应(暗示效应)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摇头。我说我放弃,你告诉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说是认识你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XXXXX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8、巴霖效应
源自於马戏团经理巴霖先生的一句名言:每分钟都有一名笨蛋诞生。”巴霖效应”多少解释了为什麽有些星座或生肖书刊能够”准确的”指出某人的性格。原因在此,那些用来描述性格的词句,其实根本属”人之常情”或基本上适用於大部分人身上的。换言之,那些词句的适用范围是如此的空泛,以至往往”说了等於没说。例如:水瓶座理性而爱好自由,巨蟹座感性而富爱心;然而巨蟹座的人就永远没理性,水瓶座的人就缺乏爱心吗?我们不去否定星座存在的价值,毕竟它存有统计的基础在。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聪明人,不去迷信星座,我又得告诉你,你又错了!知道什麽叫做”天醉人亦醉”吗?既然身旁有超过半数的人相信星座,你又何苦试着去推翻那根植於心的观念(实际上也不太可能)?如果一对情侣在星座学中是不甚相配的,即使两人都不迷信,但他们的心理必然会承受一股不小的压力,在往後交往的时间中,若有了冲突磨擦,心中既存的那种”原来真的不合适”的预设就会被强迫成立,最终难逃分手命运!
9、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力的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10、贝尔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估计过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这一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绿地精神,在人才培养中,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重,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11、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作为班主任,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班主任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12、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贝勃规律”。实验表明,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13、比马龙效应
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
14、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心理解析: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15、边际效应
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感觉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边际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经济学上的需求法则就是以此为依据,即:用户购买或使用商品数量越多,则其愿为单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为后购买的商品对其带来的效用降低了)。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情况,例如嗜酒如命的人,是越喝越高兴,或者集邮爱好者收藏一套文革邮票,那么这一套邮票中最后收集到的那张邮票的边际效应是最大的。了解边际效应的概念,你就可以尝试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例如:你是公司管理层,要给员工涨工资,给3K月薪的人增加1K带来的效应一般来说是比6K月薪增加1K大的,可能和6K月薪的人增加2K的相当,所以似乎给低收入的人增加月薪更对公司有利;另外,经常靠增加薪水来维持员工的工作热情看来也是不行的,第一次涨薪1K后,员工非常激动,大大增加了工作热情;第二次涨薪1K,很激动,增加了一些工作热情;第三次涨薪2K,有点激动,可能增加工作热情;第四次......,直至涨薪已经带来不了任何效果。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每次涨薪都想达到和第一次涨薪1K相同的效果,则第二次涨薪可能需要2K,第三次需要3K......,或者使用其它激励措施,例如第二次可以安排其参加职业发展培训,第三次可以对其在职位上进行提升,虽然花费可能想当,但由于手段不同,达到了更好的效果。研究经济学其实也很有意思,只是对很多人来说,与IT这个行业不可完全兼得。
16、边际效益递减效应
边际效益递减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说的是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换句话,就是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倒数为负,使得其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
最明显的诠释,就是非线性函数,例如二次曲线。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给你一个可爱多,你高兴的乱跳以为赚了,接下来是第二个……可是一直给你,你会觉得开始恶心了。这有两个原因:一,你吃饱了,生理不需要了,二,你吃腻了,刺激受够了。你希望有个机会表白自己“老大,给个哈根啊好啊?”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刚来了要混个脸熟,所以拼尽全力在所不辞。日子一久,也就淡了。一般的教材会这样解释:神秘莫测的心理学和社会学。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映射,使得各种效用是可比的(比如,我们定义跑得快比跑得稳好,这并非没有意义,赛车界就是个例子),那么在一个时间序列上,投入和产出(以及累积投入和累计产出)就可以作为模型。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见,这个概念可以理解成两个特点:一,t=0比t->无穷时候的产出大的多(这是序列函数的像)。二,t->T和t->T+1在T->无穷时候的变化不大(这是像的一阶倒数)。前者说明总体趋势递减,后者说明递减速度趋缓。
我们可以想想,边际效用递减式一个无处不在的规律,你想过四级,于是找了本宝书,从A背起,不错,一会儿就背完呢(当然,本来A就不太多,我就是这种人),然后是B,然后是……Bpart2,然后是Bpart21/2...级数的概念有了应用。当然你可以选择从Z开始背回头(当然,我也是这种人)。可见,投入和产出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投入了就要求有产出,所以边际效益递减的逆仍然适用。我们可以拓展到离开效用这个概念。让我们看一个实际中的问题:昨天打扫房间卫生,发现刚刚擦过的桌子一层灰又上去了,和旁边的一个小支架看上去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后者上次被美容的时候我还没在南京……一个东西从干净到涨很快,可是从脏到很脏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阿,指望考古队?(尽管也有评价的因素)大家还可以想到很多很多,比如,人文一点,“失去的才是真”。
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呢?经济学的解释是资源的最优配臵。因为投入的太多使得最终的收益摊的太薄。再好的东西也有个限度。理工科的更加清楚,所谓的各种高级操作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吃力不讨好,最有效的往往是那些基本操作。更高深的是当然一些数学上的游戏。然而我觉得,这个现象的起源绝对是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进步和发展。想想,如果边际效益递增,我们还需要创新吗?我们还需要坚持吗?同志们,可爱多足够了,不,凉水就行!魅力这个词,永远的就失去了意义。
17、波纹效应
是指在学习的集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行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作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会故意捣乱,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这时教师的影响力往往下降或消失不见,因为这些学生在集体中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种效应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发展、心理品质和身心健康会产生深远而恶劣的影响。
18、布里丹毛驴效应
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19、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心理解析: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XXXXX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20、财富效应
财富效应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这个理论的前提为人们的财富及可支配收入会随着股价上升而增加。因此,人们更愿意消费21蔡格尼克效应蔡格尼克命被试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数工作允许完成,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试共32人。实验结果发现示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要所得的件数,RU代表示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数,P为两种回忆件数的比例,即RU/RC,用以在数量上表明哪一种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等于1,则两种工作的回忆量一样;若是P大于1,则示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小于1,则已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实验的结果P从0。8至3。5不等,平均为1。9,即RU的回忆量差不多等于RC的两倍。为什么未完成的回忆量优于已完成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情绪上的震动所致。但若把工作用三种方式处理:一种是允许完成,一种是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结果表明,中途阻止后再给予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却优于上述两者,这就不是中途阻止产生的情绪只能用心理的紧张系统是否得到解除来加以说明。已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紧张系统还没有得到解除,因而回忆量较多。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仅易于回忆,并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后
22、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的根本就是要强调“个性化”,“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也就是要赚很少的钱,但是要赚很多人的钱.要将市场细分到很细很小的时候,然后就会发现这些细小市场的累计会带来明显的长尾的效应.以图书为例:Barnes&Noble的平均上架书目为13万种。而Amazon有超过一半的销售量都来自于在它排行榜上位于13万名开外的图书。如果以Amazon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的话,这就意味着那些不在一般书店里出售的图书要比那些摆在书店书架上的图书形成的市场更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摆脱资源稀缺的限制,潜在的图书市场将至少是目前的两倍大。曾在音乐行业担任过顾问的风险投资家KevinLaws是这样总结这一现象的:“最大的财富孕育自最小的销售。
23、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24、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XXXXX生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了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要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25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26、成败效应
是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和失败效应,是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研究是,学习材料为几套难度不等的问题,由学生们自由地选择地解决。他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解决了一类中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而挑较为复杂的艰难的问题,藉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而感到兴趣更浓。这就是显示学生的兴趣,不仅是来自容易的工作获得成功,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感到内心的愉快与愿望的满足。这就是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在另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经过极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败经验累积的次数过多之后,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厌弃学习。这就是努力后的失败效应。因此,教师应帮助能力强的学生将目标逐渐提高,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将目标适当放低,以便适合其能力和经验。
27、重叠效应: 在一前一后的记忆活动中,识记的东西是相类似的,对于保存来说是不利的。这是因为重复出现内容相同的东西时,相同性质的东西由于互相抑制,互相干涉而发生了遗忘的结果。柯勒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重叠效应”。可见,我们在学习汉字、外文单词以及其他材料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相类似的东西集中在一起,这样容易产生重叠效应。如果要放在一起学习时,最起码有一些材料是很熟的,这样可能会产生同化作用,把生疏的材料同化于已熟记的材料之中
28、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可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
“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管理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认为: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特别要提醒的是,领导者与下属亲密无间地相处,还容易导致彼此称兄道弟、吃喝不分,并在工作中丧失原则。
29、从众效应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的现象。从众也就是我们日常俗语中所说的“随大流”。促使一个人在合作中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多种,一般认为主要有:小组里有较优势的学生存在;个性特质如智力的低、胆小、顾虑多、意志不坚定、自信心差、过于重视他人并依赖他人者等;小组人数的规模等因素。毋庸质疑,从众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小组意见,合理的小组环境可以促进或潜移默化地使落后的小组成员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应该指出,在不合理的小组环境里,由于从众效应表现为趋向学习结论一致,而不一定是学习结论正确;部分学生容易与自信或学习优秀的小组成员的观点、思维方法形成一致,而忽视自己地观点、思维方法正确与否,小组合作的结果可能是以虚假的多数形成错误的小组结论。可见,从众效应容易压制正确思想的形成,窒息小组成员的独创精神;合作学习有时有弱化独立思考的趋势,个体在群体中容易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使人“人云亦云”。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从众效应,我们反对的是消极的、盲目的从众效应。首先,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其次,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解除小组群体的压力,建立鼓励所有成员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不同意见的规则,再次,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注意答案的多样化,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
30、淬火效应
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中,经过冷却处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稳定。长期受表扬头脑有些发热的学生,不妨设臵一点小小的障碍,施以“挫折教育”,几经锻炼,其心理会更趋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对于麻烦事或者已经激化的矛盾,不妨采用“冷处理”,放一段时间,思考得会更周全,办法会更稳妥。
第四篇:199-《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理学的故事》之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阅读《心理学的故事》,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通俗性所折服,不但不觉得乏味,还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了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
这本书好就好在,趣味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对于心理学的初学者而言是非常好的入门书籍。好多心理学家的逸闻趣事让读书变得不那么枯燥.很多时候也许我们会忘记其中的某个人,但只要想到那些有意思的事情,回忆又变得容易了。
这本书一直都在解释人类发育和行为的主要方法.如:我们从记忆中调用一些东西,是靠概念之间不同的联系进行的——如相似、对比和接近等。比如,为了找回一段失去的记忆,我们在记忆里寻找一些我们相信的东西,或者知道会引导我们找到我们正在搜寻的记忆的东西。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知道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两个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也从不认为心理学和哲学有多大关系,但看过《心理学的故事》之后,才了解,心理学最早起源于哲学,又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原来众多的文化之间是有着很深的联系的。
柏拉图认为,肉体是腐朽的和堕落的,灵魂是不可玷污的,纯洁的;欲望和饥饿是麻烦和罪恶的源泉,而哲学的苦行生活是通往善的道路。肉体把各种爱和肉欲和恐惧和新奇的喜好尽数塞给我们„„我们成了伺服(肉体的)奴隶。如果我们有了对任何事物的真正的知识,我们就必须抛弃肉体——灵魂自己会照看自身的一切。然后,我们会得到希望的智慧,变得纯洁,与纯洁的人对话„„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就像书上说的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以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心理学也是人类自我思维、行为方式认知和剖析,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样进行信息内化处理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联系的学科非常广泛,如生物、医学、物理等,所以心理学也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心理学的用途也非常广泛。老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才可以很好地教育学生,才能对学生青春期做出来的一些看似荒唐的事进行科学的处理。所以,我们老师学习心理学是非常必要的。而经营者只有了解了消费者的心理才可以卖出商品,因此他们都有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心理学真的无处不在。有人说:了解人的心理犹如察言观色,会做人的人无论在哪个朝代、社会都可以活得很好,因为他们懂得人的心理,也可以利用它来让你的家庭更加和睦、快乐、幸福。
人类真的很伟大,发现了这么有用的学科,希望大家都多点去了解心理学,了解人的心理,让人与人之间可以搭起一座心桥,让世界更美好,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才能真正的和他们成为朋友,才能让“亲其师,信其道”不再是一句口号!
马瑞霞
第五篇:心理学读后感
读《幼儿心理学》有感
教师:贾毅清
幼儿心理就是研究幼儿的认识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个性的心理特征形成与发展的特点。研究幼儿的心理活动,掌握其特点,可以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等,现在心理学主要关注这些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初步了解,我觉得了解幼儿的心理是必要的,甚至觉得幼儿的心理也是很复杂的。的确,当你真的想去接触幼儿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很多现象其实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有时觉得很想知道“为什么”。如果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就难以更好的与孩子在一起,要教育孩子,首先就应该了解他们。这篇文章让我明白,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不能将他们看成小大人。他们的心理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而幼儿的心理发展与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理解与认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环境的意义十分重要,我们要重视并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能使其很好发展的机会。文章中阐述了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从而使我对幼儿心理形成与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树立正确的儿童关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文章中阐述了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从而认识到了了解幼儿幼儿心理特点,与实际教育工作的相互关系。幼儿心理的发展特点是在幼儿的生活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必须建立在对幼儿实际活动进行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观察,将会更加切实的体和认识幼儿的心理特点。从这篇文章中,我懂得了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无庸置疑的。所谓环境就是指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阳光,空气,水和花草树木等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小朋友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家庭状况等都是影响他们心理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我们的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着主导作用环境对儿童心理学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