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奋斗新时代,展现社会美好前景
内容摘要:主要回忆了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在近百年对中国的影响,以及自己读过《纪念马克思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感受,并且也简要分析了在当今大学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思想,来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纪念马克思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共产党,青年,大学生,前行。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的一生是不断奋斗,勇于追求真理,不断战斗的一生!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甚至改变了世界在看过习近平总书记是发言后,我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现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应该坚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会更有定力、更有民族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就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出9个方面的要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马克思立足于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先进、最科学、最严谨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而于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更是指引中国由屈辱、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明灯。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才有了正确的行动指南,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转瞬200年已经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太多的学者政党、思想理论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然而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响亮。无论是反对还是赞美,都使马克思成了永远的马克思。法国大思想家德里达如是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习近平主席也曾说过:“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当今社会,时代变迁,发展迅速,但马克思思想依旧引领着我们前进的道路。马克思思想拥有这么大的能量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灵魂”。人没有了灵魂也就失去了生命,而共产党没有了马克思主义也就像人失去了灵魂。曾经,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从一个50多人的党发展成为现在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建立和发展的根本理论基础。而一代代革命的前辈,也用鲜活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由弱到强,才能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伟大的灵魂导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站在新的历史时代之下他的睿智博大、他的远知卓见,他的一切无不令人感到震撼。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而他在东方的继承者们,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二字始终铭刻于鲜红的党旗。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正是为了千千万万人的解放、发展和幸福。历史总会纪念这样的伟大人物的不朽价值与重大意义。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那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深刻予以总结、纪念,意义自不待言。马克思主义不仅影响了世界,更让中国历史改变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追求,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秉持这样的初心,无数共产党员以信仰为旗,以真理为路,义无反顾、一往无前。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实践中不断推动自身的丰富和发展,至今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仍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逐渐走向繁荣复兴,便是最好的证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并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
马克思的思想熔铸成一位位优秀共产党员的精魂,因而才能将小我消融于大我,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幸福而不是一己的幸福而不断奋斗。他们是共产主义的笃行者,是马克思最好的继承者。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蕴藏着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思想,昭示着社会主义的本质。习近平主席曾说过:“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不负所托,将伟大导师的叮嘱牢记在心,将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在读过《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后我意识到目前在大学期间最重要也是义务和责任的便是学习。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要主动积极地去阅读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感悟和体会其著作的深层内涵,在阅读和理解中成长,在感悟和体会中升华。其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崇高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坚持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的支持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再次,要通过实践来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新时代下,青年人要用实际行动赋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多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贯彻马克思要培养学习兴趣,制定学习方法当代大学生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恒心。首先大学生必须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这样才能树立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文化知识与思想素质的统一,只有培养好综合素质,才能被这个社会接受与认可,进而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当代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脱离实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当今时代的发展,从客观实际的角度出发来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实践的过程,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光说不做,而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践行到生活当中,渗透到日常的每一件小事当中。同时,培养爱国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仅仅是存在于思想中,更要付诸于行动上。当代大学生,储备好科学和文化知识,并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观念,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人在伟大导师的灵魂的指引之下,要沉下心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马克思用实际行动引领着一代代的年轻人,“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参考文献:《光明日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