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读后感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中篇小说,该小说运用讽刺手法,揭露批判了19世纪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辛辣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伪人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读后感(一)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近日得闲读完了它。《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马克。吐温中后期的一部中篇小说,他一改前期的幽默风格,而用辛辣的讽刺抨击美国社会的腐败、道德虚伪现象,以及金钱所产生的魔力和罪恶。它与《百万英磅》一样,透过在金钱对人的诱惑、腐蚀这个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从幽默到讽刺的写作风格。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描述的,是哈德莱堡本来是四里八乡最诚实最正直的一个镇子,他们把这种名望持续了三辈,成为了拒腐蚀抗诱惑的典型。为此,他们把诚实正直的美名看得高于一切,教育也从小孩子抓起。但是,由于无意中得罪了一个过路的外乡人,哈德莱堡的三世英名就毁于一旦了。哈德莱堡的几世英名是被那个外乡人毁掉的吗?
是,但又不是。说是,是因为败坏哈德莱堡几世英名的一系列事件的的确确是那个外乡人一手精心策划的,他实际上就是败坏哈德莱堡美名这出闹剧的总导演。说不是吧,是因为哈德莱堡还不是名副其实的诚实正直,还不是名副其实的拒腐蚀抗诱惑。当然,不是说哈德莱堡一点诱惑都不能抵抗,但是他们只能抵抗那些小打小闹的诱惑,至于面临巨大的诱惑,他们就纷纷陷进去了。因此,哈德莱堡和别的镇的区别仅仅在于,别的镇是抵抗不了芝麻的诱惑,哈德莱堡则是抵抗不住西瓜的诱惑。仅此而已。
赫德莱堡,其实是美国社会缩影的象征。小说借一袋金币的故事,无情地揭下了资产阶级诚实和道德的假面具,暴露了他们拜金主义的丑陋,讽刺了他们的伪善本质。赫德莱堡实际上成为整个美国社会的缩影,而那19位首要居民也就是全体资产阶级的代表。小说揭露了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
作家把资产阶级的卑鄙贪婪暴露得体无完肤、淋漓尽致,对资产阶级的道德礼貌作了一个卓越的总结。以理查兹夫妇为代表的赫德莱堡人根本无力抗拒金钱的魅力,赫德莱堡名誉被败坏是难以逃脱的宿命。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赫德莱堡人自我。确切地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赫德莱堡人对金钱的贪婪和难以抗拒的欲望。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读后感(二)素以诚实、清高著称的赫德莱堡小镇,因得罪了一个外乡人而遭到报复。外乡人以一袋金币为诱饵,使镇上十九位首要公民明争暗斗,演出了形形色色的丑剧,终使赫德莱堡的名声彻底败坏,这个人就是马克·吐温。
和上次一样,马克吐温写的是自我去败坏赫德莱堡的的设想,虽然是设想,可也把该发生的事情写得十分清楚,他写的这种“设想小说”就像真实发生的事一样。如果马克吐温他不喜欢一个地方,他能够制造丑闻,但这始终不好,所以他写了这篇小说。
假如马克·吐温真的要这么做,那他遇到的困难可不只这些,但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写得十分透彻。
在败坏的过程中,马克吐温去了很多地方,当然,这些都是他本人得来的资料,赫德莱堡的宫殿、旅馆、第五大街、拍卖场……把每个地方的真实状况都写得淋漓尽致,写出了宫殿的华丽,旅馆的舒适度,第五大街人山人海的景观,还有拍卖场价格不断升高、情绪愈来愈高涨的的物品和人们。体现出了一个正常城市的繁华与热闹,这才是真正的城市!不像其他的,十分不真实,连个人影都没有,就像“死城”一样寂静,荒无一人。
那么马克·吐温写的《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其实是一个秘密,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其实就是他自我呀!但他并没有十分明确地写出他自我就是文中那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而是用了这种神秘的方法来吸引读者,正是因为有神秘感,他写的小说才能十分热烈、激烈。我们明白,书中的惊险资料吓不到你,惊险的不是书,而是图画和视频。
读了这篇小说后,我对于马克·吐温的认识更深刻了,他是一个富有神秘感的人,他写的小说不一样于其他人的,他透过一些简短的、零散的小说,来表达自我对于生活的热爱。关于西方人,马克吐温的品德问题,我想,他即使回到年轻时代,也不会是那个“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读后感(三)《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马克。吐温最的短篇小说之一。哈德莱堡以“整个地区最诚实清白的小镇”而享誉四方。
一天一个陌生人在爱德华-理查兹家丢下价值4万美元的黄金,以答谢给他出主意使他致富的恩人。后来全城竟冒出许多人自称就是那个“恩人”,而且他们都是城里的知名人士,结果一个个成了被嘲弄的对象。
马克吐温是的短篇小说大师,从这里他很现实的批判了,各种成功人士,受人敬仰的知名人士在金钱面前受到了诱惑得到的种种结果。
哈德莱堡是祖孙三辈一直言传身教下来的小镇,这里的人以清白,诚实,厚道受到很多人的尊重,因为她们从不说谎,从不做败坏道德事情,然后由于一个过路人的报复,愚弄,让这个小镇的人禁不住内心的挣扎诱惑,在一袋子金钱面前变得狰狞不堪,互相猜疑,互相揭底。最后发现是一场闹剧的时候,这个小镇身败名裂,然而主人公却因为阴差阳错的丢失文件而获得巨大的奖金,也许这更能让他们反省到,做人还是不要贪心的好,以诚信为本,这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第二篇:拷问灵魂——《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读后感
拷问灵魂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读后感
我常常以为,一篇篇文章就是一面面镜子,我们可以在这些镜子里读到社会,读到人生,读到人性,读到我们自己。
而马克·吐温的许多小说,就不仅仅是镜子,更是洞烛幽微法力无边的照妖镜。我以为,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就是这种典型。
哈德莱堡本来是四里八乡最诚实最正直的一个镇子,他们把这种名望保持了三辈,成为了拒腐蚀抗诱惑的典型。为此,他们把诚实正直的美名看得高于一切,教育也从小孩子抓起。但是,由于无意中得罪了一个过路的外乡人,哈德莱堡的三世英名就毁于一旦了。
呜呼哀哉,哈德莱堡!呜呼哀哉,哈德莱堡的公民!
哈德莱堡的几世英名是被那个外乡人毁掉的吗?是,但又不是。说是,是因为败坏哈德莱堡几世英名的一系列事件的的确确是那个外乡人一手精心策划的,他实际上就是败坏哈德莱堡美名这出闹剧的总导演。说不是吧,是因为哈德莱堡还不是名副其实的诚实正直,还不是名副其实的拒腐蚀抗诱惑。当然,不是说哈德莱堡一点诱惑都不能抵抗,不过他们只能抵抗那些小打小闹的诱惑,至于面临巨大的诱惑,他们就纷纷落马了。因此,哈德莱堡和别的镇的区别仅仅在于,别的镇是抵抗不了芝麻的诱惑,哈德莱堡则是抵抗不住西瓜的诱惑。仅此而已。
那个外乡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哈德莱堡的阿喀琉斯之踵。当然,更准确地说,是他异常洞悉人性的阿喀琉斯之踵。
应该说,只要是人,就有人性的弱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阿喀琉斯是神,尚且有致命之踵,更何况我们这些凡胎肉身的俗人?所以,我忽然觉得就是那个一手导演这场闹剧的外乡人,也未必就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能够彻彻底底地抵抗一切诱惑。由此看来,我们许多可爱可敬的高官显爵正在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踌躇满志之时突然坠落地狱,就丝毫不足为怪了。他们先前的荣耀盛名未必就是假,但他们后来的堕落也未必就不是真,区别仅在于致使其堕落的诱惑是否足量够份而已。
更何况,很多人追名是假,逐利才是真,追名是手段,逐利才是目的。就像人们信奉上帝,你以为他们是真心实意?其实,他们不过是想从上帝那里贪得无厌地捞取好处。他们那信誓旦旦的虔诚,何曾遮掩住他们那追腥逐臭的贪欲?
因为人人都有人性的弱点,所以,当那个外乡人冷酷无情地拷问哈德莱堡人灵魂的时候,当无数哈德莱堡人痛快淋漓地竭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地拷问那十九家大户的灵魂的时候,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笑不出声来。我知道,我们都该拷问自己的灵魂;我担心,我自己的灵魂恐怕经受不起这种拷问。
不过,我很快就发现,除了理查兹夫妇,没有谁主动地拷问自己的灵魂。即使被人严酷拷问,他们也无不百般狡辩百般抵赖。这是不是小说揭示的另一个更加悲哀的人性: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而更为高超的是,被人拷问时不仅负隅顽抗,还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把坏事变成好事。当地两大富豪之一的哈克尼斯本来也在被拷问之列,但他很快就发现有机可乘,于是花巨资买下那袋假币,然后利用它来参加竞选,结果轻而易举就击败了参加竞选的对手,另一富豪平克顿。
这就令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厚黑学》。在现实世界里,真正能活得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八面威风的人,是要精通厚黑学的,是要擅长厚黑之道的。有个大名人在他的遗言里就曾不无调侃地写道,假如有来生,他希望自己能够脸厚一点,心黑一点。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间正道是厚黑!
我从小说里读出这一点,可不是哗众取宠耸人听闻,而是有前车之鉴的,那就是理查兹夫妇。
理查兹夫妇是小说中唯一不断地接受别人拷问灵魂而自己又不断地自我拷问灵魂的人,结果呢,也就是小说中唯一为这场闹剧付出生命代价的人。我认为,与其说他们是被人拷问而死的,还不如说是他们自我拷问而死的。那个对落难的外乡人伸出援手的人说的那句话,可以说一语成谶:总有一天你得死,不是去地狱,就是去哈德莱堡——还是想办法去前一个地方吧。理查兹的自我拷问,使他再也没
有希望在哈德莱堡活下去了。理查兹能怪谁呢?似乎只能怪自己脸不够厚,心不够黑,人太善良老实了。老实岂止是无用的别名,简直就是自戕的罪魁祸首!还是那句俗语厉害,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
所以,小说结尾处哈德莱堡的官印就很有意思了:
原官印:引导吾等免受诱惑
现官印:引导吾等受诱惑
那么,小说是否在引导吾等拒绝拷问自己的灵魂?对不起,这恐怕对吐温先生就很不恭了。
第三篇: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读后感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读后感
拉布曾说过:幽默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
何尝不是呢?现代社会中的幽默,难道只是那种粗俗的漫画,无聊的笑话吗?自从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完全可以否定这种观点。马克·吐温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什么才是真正的幽默!
读完整本书以后,我最有感触的是这篇《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位路过赫德莱堡的陌生人,因为被这个市镇的人无意冒犯而绞尽脑汁想报复这个市镇居民的故事。他拿着一袋有一百六十磅四盎司的金币去诱惑赫德莱堡的人们,想让赫德莱堡的人们引以为傲的诚实的好名声受到玷污。结果那位陌生人成功了,他假借一个死去的人来虚拟了一个故事,让十九位首要居民受到了金钱的诱惑而撒了谎。最终当谎言被揭穿时,那些人都成为了众人的笑柄。
看完这篇小说,我有很多感触。那些感触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诚实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
在我看来,马克·吐温不只是一位小说家,在他的精神与风格上,他更像一位思想家,一位哲学家,他的作品不单单是引人发笑,更引人深思,他的确像一颗闪烁的星星照亮了我的心灵!
第四篇:哈德施林克《朗读者》读后感
导语:《朗读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法律也会因为它所要要维护个人利益而使其公正性受到挑战。这简直就是个悖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朗读者》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篇
一、《朗读者》读后感
《朗读者》是德国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小说,《朗读者》读后感。《朗读者》先后获得了汉斯·法拉达奖,以及“世界报”文学奖。《朗读者》被译成35种语言并且使德语书籍第一次登上了纽约时代杂志的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得2009年电影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
第一次接触《朗读者》是观看由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电影《生死朗读》。温丝莱特的精彩表演,完美重现了小说《朗读者》试图带给我们的强烈思想碰撞,让我们跟随着温丝莱特的一举一动重新思考二战时德国纳粹所犯下的罪行究竟谁来承担?如何承担?
作者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德国。故事讲述一名于1950年代的德国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不告而别。米高后来成为年轻律师,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在人声鼎沸的审判场,面对无数人对原集中营警卫安娜的怒斥辱骂,米高泪流满面。米高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她深信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那就是,并不识字的汉娜即将承担当时下命令之人的罪。而此时,同为警卫的其他几人却一口咬定下命令之人即签字之人便是汉娜。汉娜凭借自己不识字的秘密,完全能够推翻大家的指责,法官的指控。可是,汉娜并没有这样做。深知汉娜秘密的米高也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呢?
身负纳粹之罪的集中营警卫,他们有罪吗?他们说自己无罪,理由是:我们是士兵,长官下令,我们必须执行,所以我们无罪。这样的辩护逻辑,也可以这样认为:别人让我杀人,若是人死了,那么杀人犯便是那个教唆我杀人的人,而不是我,读后感《《朗读者》读后感》。现实真的可以用如此强盗逻辑解释吗?
中国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人有机会沉冤昭雪,为何却抛之不顾?我想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会理解。这就涉及到一个中西方文化区别的一个关键点--“罪”的理解。德国人大多信奉基督教。不管是东正教、天主教还是美国新教,尽管具体教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对“罪”的理解。人在出生之初便有罪了,也就是“原罪”。
《朗读者》是一部非常沉重的小说,埋藏着极强的宗教意味。我在这里试图从西方宗教的角度来解释汉娜不合中国人常理的行为。在西方基督教看来,人是有罪的,人在世间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赎罪。人对自己罪的忽视,便是对上帝的亵渎,是远离上帝的行为。纳粹之罪,是人类之罪,是人在出生之时便带来的人性之罪。面对千夫所指,人往往千方百计为自己辩护,不为其他,只为苟且偷生。这便是人性的缺陷。在西方基督教看来,因为人远离上帝太久了,人堕落了,贪婪、伪善等罪恶便显现出来。
《朗读者》中的集中营警卫中除了汉娜,所有人都忽视了罪性的自我。所有人都在逃避,只有汉娜一人敢于面对罪性的自我。
西方基督教中对“罪”的阐述,为我们解决对纳粹罪人罪行的评判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意义。参与纳粹行动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是罪的程度应当有所区别。从士兵都长官,罪的程度应当逐步递增。而汉娜给我们的启示便是:我亦有罪。谁能像汉娜一样面对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时坦然接受呢?
汉娜的罪毫无疑问是一种个体的罪,但在接受审判的语境中,她的罪已经成为了整个纳粹的所犯罪行的象征物,她所承受的是整体纳粹的审判。其次,汉娜作为曾经的纳粹体制中的一份子,无疑在接受审判时已经被先验地定罪了,审判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和过场。也许在审判的过程中,公众通过这种治罪的形式可以转移或者转嫁出去自我的心理创伤,达到遗忘过去的伤痛,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自己的生活。假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逃避者的行列,美丽的伊甸园还会开满智慧之果吗?
篇
二、哈德施林克《朗读者》读后感
看了曹文轩教授对《朗读者》的推荐,于是,迅速找来了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就想一口气读完,正如书的结尾所说,“每个读者都会一夜把它读完”,我亦是在最快的速度读完的。
《朗读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让我或者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故事。15岁的中学生米夏偶然认识了36岁的汉娜,他们成了一对很特别的情人。他和她差不多每天约会,每天他们都会沐浴、朗读。他们一起骑车出去郊游,住旅馆的时候以母子的名义登记。但是,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他们在一次大吵又和好之后,汉娜不辞而别了。两人再度重逢时,米夏已是大学生了,在法庭当实习生,汉娜作为曾经的纳粹战犯成为被告。汉娜在被审的时候,为了隐瞒自己不识字这个秘密,从而接受了其他战犯的“污蔑”,从而被判终身监禁。米夏知道真相后,想替汉娜说明真相,但是经过艰难的抉择,最终选择了缄默。米夏在离婚后,他继续为汉娜朗读,寄去了录音带。汉娜在狱中通过录音带艰难地学习文字,并给米夏写了一些小纸条,但是从未回信。当汉娜即将被释放,米夏接到典狱长的电话,他不得不去看望汉娜,并为汉娜找到了房子和工作。当米夏去接汉娜出狱时,汉娜已经自杀了。
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说的那样,这本小说的语言非常严谨,非常严肃,但是读之却不觉得沉闷。读过这部小说,让我联想到了三个词——自尊,经历和朗读。
可以这样说,汉娜的一生都在捍卫自己的自尊。
她最初是西门子公司的职员,当她要被提升的时候,她为了掩饰自己不识字,从而选择了去当兵在集中营做守卫。人说,一步错,步步错,正因汉娜这一个错误的决定,才造成了她悲剧的一生。纳粹时代结束后,她就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为自己曾经的错误层层“隐藏”自己,因此她不停地更换居住地,因此,不管她多爱米夏,但是,她始终未将自己全部交给米夏。在米夏的心里,她是个谜一样的女人。
一个36岁的女人,没有家,没有亲人,不敢爱,不能爱,她只能到处漂泊,过着不稳定的日子。其目的既是为了隐藏她当纳粹看守的历史,也是为了掩饰她不识字的秘密。
汉娜将自己不识字当成了人生中的最大的耻辱,为此她愿意付出所有的代价,哪怕是爱情、自由或者是生命。和米夏不辞而别,不仅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更是为了保守住这个秘密。汉娜被其他被告污蔑是她“主谋”,是她执笔写了当时的决策的时候,她为了不在法庭让众人知道她是个不会读写的文盲,她承担了所有的罪责,虽然她知道承认了罪责的后果。
汉娜选择了“隐瞒”和“藏匿”来捍卫自己的自尊。我想,她捍卫自己的自尊是没有错的,但是,汉娜选择了错的方式。在她年轻的时候,在她风华正茂的时候,在她邂逅米夏之后,都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让她学会读写,但是她没有好好把握。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而且都是极力捍卫的。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汉娜的身上得到某种启示。因为我们也总是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捍卫自己的自尊,只是我们没有汉娜那么偏激,也没有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但是,我们和汉娜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为了维护自己看得非常重要的自尊,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从而失去了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其实,捍卫自尊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这样不用自己费心地维护也有了尊严。
其次,我还有一点小感悟,那就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他的一生来说都是影响巨大的。米夏因为在那个夏天认识了一位成熟的女人,并相爱,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
米夏从此变得漠然,麻木,不再相信感情。但是,15岁的米夏是何等的活力四射充满幻想啊!他会在难得的假期里为了见汉娜在凌晨4点起床去搭电车;他会为了攒够远足的路费而卖掉心爱的邮票;他会放弃和父母旅游的机会,只是为了每天和汉娜见面;他会为了汉娜而努力学习,补上落下的功课……当我看着那一幕幕细节描写的时候,我往往会忘了汉娜和米夏之间的年龄差异,甚至会忘了米夏还是个懵懂的少年,我只是为他们之间的感情而感动。
米夏的冲动与热情在在汉娜的不辞而别之后发生了改变。米夏从此变了,甚至发展他对自己的感情生活都无法正确把握。正如大火余生的那个女作家所说的那样,他肯定有过短暂的婚姻,有一个寄宿制的孩子。作者是不是借女作家的话告诉我们,其实某种经历已经注定了他以后的人生。
这又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故事《孟母三迁》,为了孩子的成长,孟母三次搬家,只是为了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其实这也为了让孩子经历该经历的,远离不该经历的。
虽说,经历是最宝贵的财富,但是有些经历却是不经历为好。如果米夏在15岁的时候,并没有生病,并不缺少亲人对他心灵无微不至的关照的话,也许,他不会结识汉娜,不会有以后的生活,虽说他的人生中少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是也许会幸福许多。
前几天,听说我曾经的一个学生,今年只有18岁,但是已经结婚生子,现在正在谈论离婚事宜。这又是一个不幸的女孩子。她自己曾经也是被母亲抛弃,由父亲带大的孩子。她自己的悲剧又将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经历注定什么样的人生,这也许就是宿命。我想,我们做父母的还是应该给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经历他们该经历的,享受属于他们的美好的未来。
朗读,在书中被描写得很美,甚至有极致的美。电影《朗读者》中的朗读细节也拍摄得很美。在他们约会的时候,他们唯一的思想交流就是朗读,我认为其实他们没有其他的交流。
但是,朗读让他们俩都发生了改变。米夏的朗读让汉娜为之赞叹,米夏就在肯定和赞赏中获得了信心,他从一个学业平平的孩子成了优秀生。汉娜从朗读中也获得了心灵的平静,她变得柔和而安静,这是一个成熟女人最吸引人的魅力。
汉娜入狱了,但是米夏并没有忘记汉娜,虽然他为爱过汉娜而惭愧而自责,虽然他不敢见汉娜,虽然他希望汉娜从此远离他的生活。因此,他选择了为汉娜继续朗读。他的录音带给汉娜带去了生的希望,也给她的生活赋予了新的意义。甚至,汉娜借助录音带学会了基本的读写。米夏为汉娜读了很多很多的名著,送去了一摞摞的录音带。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米夏并不是为汉娜而读,他也是为自己而读。在朗读的时候,能忘却世间的纷扰烦杂,忘却人生的悲苦凄凉,忘却心灵烦恼忧伤,能让人沉浸在一种美好纯净的氛围里,获得心灵的平静和祥和,甚至朗读“超越了喧嚣,超越了生死”。一个终日忏悔和纠结的米夏只能依靠朗读来让自己获得平和和安生。
我想,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将引导我们的孩子学会朗读,朗读不仅仅是为了解读文本,不仅仅是为了表演,不仅仅是为了课堂教学的需要。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将朗读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朗读去体会人性的美好和生活的快乐,通过朗读去丰盈自己的人生去获得更幸福的人生。朗读,不再是形式,而是作为人的一种需要!
《朗读者》是一本让人手不释卷的书,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