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山水情满园——读《文化苦旅》
余秋雨的文字像她的文字旅一样,雨丝般的轻柔,雨帘般的连绵。
《文化苦旅》踏遍了祖国的每个角落,既有敦煌的神圣不可侵,又有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家。大漠上的驼铃阵阵,都江堰上经过的水声,都在谱着吟唱的歌谣。
而书中的敦煌吸引了我的目光。历史又辉煌又颓败。
王道士用铁锤砸了墙上的壁画,用草刷抹去了它们。也许天也看不下去,一个藏有数不尽经卷的洞穴打开了。可危机也随之来临。
斯坦因带着翻译来到这片土地。翻译蒋孝婉是中国人,但他却极力帮助斯坦因。他骗了王道士,连夜读经书,了解到每本书的价值,也正如此,开始了一场天下最不公平的交易。他们只用了最少的钱换了中华文明长达几个世纪的经卷。作为一名谈判家,蒋孝婉可谓是十分成功,可作为一名中国人,帮外人搬运中华瑰宝,是令人唏嘘的。他觉得这十分令人得意。
多么悲哀,多么愚蠢。
斯坦因带着二十九个大木箱走了,天边晚霞凄艳,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我们像拦住他,制止他。如果,如果真被拦下,书中告诉了我们拦下了又怎样。
京城不能送,因为沿途官员贪污无德,顺手就拿,撕长卷以凑数;那还能去哪,这辆装载古代经卷的车辆,在当时军阀混乱的时代,能去到哪?哪里才是它安身之处?
多么悲哀,多么无奈。
莫高窟的壁画记录了历史的变迁;阳光雪渐飘,王维用诗句写下它的壮美,可战场终成废墟。
一座座殿堂,一处处庙宇,在一次又一次历史变转中屹立在天地间。余秋雨说:“路就是书”,在这条路上,见证了时间流逝的痕迹;这条路,描述了民族千年的事件;这条路上,不只是风景,还有民族精神,民族命脉。
风在大地上吹,吹不掉五千年所凝聚的魂魄。那些遗留下的文物,记载了数不清的岁月,有辉煌,有压迫,有颓败,有蜕变。民族情怀在大地唱响,余秋雨走在民族路途的前列,他用脚步探访大地上的英灵。
余秋雨的一杆笔,写下的不仅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