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近陶行知读后感
最近,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走近陶行知》这本书。在陶行知爷爷光辉的一生中,有许多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使我启迪很深,有的深深地打动了我,还有的让我懂得了人世间的各种道理。虽然陶行知爷爷那深遂的文字我有些看不懂,但我依然能体会到陶行知爷爷那高尚、纯洁的品质和治学的艰辛。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的楷模。而最打动我的,是陶行知爷爷那勤俭节约的美德。
陶行知小时候很懂事,为了给家里省钱,就算母亲剃的头再不好,他还是顺从地让母亲给他剃。这把剃头刀,剃了陶行知家的三代头,因此,陶行知在《吾母所遗剃刀》这首诗中说道:“这把刀,曾剃三代头。细数省下钱,换得两担油。”读到这时,我不由得想起我以前浪费的行为。
以前,我很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金钱,认为家里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什么事情都得听我的。看到路边摊上有好吃的,就认了命要买,说什么也不听,但买回家以后,又觉得不好吃,怕爸爸妈妈批评,便偷偷地仍了;有的时候,看到一些漂亮的东西就要买,但买回来后用也不用;还有的时候,看到超市里一箱箱美味的牛奶,就嚷着要爸爸妈妈买,不给买就撒娇,甚至哭闹,买了之后,一瓶没喝完就不想喝了,觉得不好喝,就一直搁在那儿,直到快要过期了,爸爸妈妈才赶紧喝,以免浪费。一次,我去鞋服店里买鞋子,家里已经有合脚的球鞋五六双,靴子也有两双,但我就是要买。看着这些琳琅满目、款式多样的鞋子,我恨不得全买下来,最后,我几乎把所有的鞋子都试穿了一遍,才找到了我最喜欢的。我赶紧叫爸爸来买,他不肯,还说这个价格太贵,而且家里已经有几双了,再买是浪费。“我不要,我今天就买定它了!”我肯定地说。经过我的一再要求,爸爸只好买下了这双鞋子。买完鞋我还不罢休,又要买衣服、裤子,而且一买就是两三件。回到家,我天天只穿新买的,以前旧的都不理不睬。长大了,以前的都穿不下了,那时妈妈就心疼地说:“唉!买这么多鞋也不穿,还是挺新的呢!扔掉了可惜呀!”当时听了没什么感觉的,但读了这本书后,心里觉得很愧疚,这些钱都是爸爸妈妈用汗水换来的呀!他们工作是很辛苦的。陶行知爷爷从小就很懂事,很勤俭节约,而我就这样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真是不应该啊!
陶行知爷爷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他的每一句话都激励着我们。我不仅要学习陶行知爷爷勤俭节约的美德,还要学习他其他优秀的美德,争做新一代的更完美的“小陶子”。
第二篇:走近陶行知
《走近陶行知》心得体会
陶行知这个名字在教育届响彻云霄,对此并不陌生,然而真正走近他,是通过细细品读《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才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读完后不禁对伟大的教育界先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个人觉得读陶、知陶、研陶、师陶最关键、最核心的是学习将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陶行知认为,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法、学法、做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既学又做;教学不只是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
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师的教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来定,而学生的学要看这件事该怎么做,所以一切都归根于“做”这个字上面。
例如,在跑步过程中,一年级的小朋友跑步的时候经常不能跑成直线,老师要求他们跑直线,小朋友们就学习怎么跑成直线,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小脑发育不完全,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不强,老师就要教他们沿着地上的直线先走后跑,慢慢的让他们形成直线跑的空间感觉。所以学生要做到一个怎样的水平,就要采用相应的方法去学,学还得根据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定,学情不一样,学的方法也就不一样,教师教的方法也跟着变化。这也就是教法、学法、做法应当三者合一。所以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会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
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学,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书,也不再教学生,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学和一的精髓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会一直传唱。“爱满天下”是陶行知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毕生教育实践的写照。往往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出的学生大相径庭。小学生进入了高年级在心理各方面发生了变化。以为自己是小大人,不喜欢听父母的唠叨,老师的啰嗦。做错事不愿意承认,甚至觉得没什么大不了。那天,我找班上的一个小男孩两次,一次是因为他上课说小话,课后我找他谈话,他没说什么,只是答应上课不会讲小话了。第二次,他居然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发生了争吵,就快要打起来了,当这次看到他时,我已经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就在那一刹那迸发出来,我大声地批评了他。他偏着头,情绪很激动,一直说对方的不是。我先让他们两个站一边,过了几分钟后,他平静了一些,我和他分析了两方的对错时,他好像也明白了不应该为鸡毛蒜皮的事争吵。当我拉起他的手劝他时,发现他的手因为长冻疮肿得很高,我说:“啊,你的手怎么变成这样了?你妈妈帮你买了冻疮药没?他的眼泪就簌簌地往下掉。因为爸妈离异个忙个地也许没来得及顾及。我忙从抽屉里拿出冻疮药给他涂上,不断地抹着眼泪。我想有时候说道理进行教育似乎比关心学生更具实效性,能真正地温暖孩子的心灵。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教师不仅教学生学,更重要的是应该教学生怎样学,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去学,做学习的主人。只有爱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我想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上课时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我们会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行!
《走近陶行知》心得体会
杨
虹
柳湾矿小学校
第三篇:《走近陶行知》高中读后感
“樱桃杨桃亦香甜,不如小陶乐开怀。学习行知好习惯,陶花朵朵沁心田。”读了《走近陶行知》,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对陶行知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著名教育家孟禄先生和杜威先生。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郭沫若说“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
通过阅读、理解、思考,我了解到陶行知是一个爱国、爱满天下,求真、有思想的伟人。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为了祖国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凭借着他爱满天下、无私奉献、坚忍不拔的精神,怀抱着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接受到教育的梦想,毅然踏上了学习、实践的道路,创办了晓庄师范、育才学校等。
我们都知道陶行知是个爱国人士,除了将毕生心血致力于教育外,还大力支持革命。在一次与同学的谈话中,陶行知和他们谈起长大后有什么志向时,有人说“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到外国当教授”。陶行知听了很不快:“为什么你不回中国?”那人说因为中国太穷太乱了。当时,陶行知就怀有胸怀大志:将来学成之后,回国让每个人都受到教育。可见,一颗报效祖国、爱国的心灵从小就深深地扎在他的心中。年少的他是多希望人们能免受战乱的影响,过上富足的好日子。他要让人们从封建的社会中解脱出来!
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在与孩子的接触下,陶行知越来越爱孩子们,那无微不至的关爱包括对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有人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主人”,陶行知却说“孩子是现在祖国的主人,现在做不好主人,将来也做不好”。陶行知对孩子们的爱已经超越了对亲人的爱,对孩子的爱已经超越物质、精神了。一次,一个孩子做错事打人了,陶行知竟还给孩子四颗糖。第一颗糖是因为孩子准时来到;第二颗糖是因为他叫孩子住手那孩子就立即住手;第三颗糖是因为孩子之所以打人是因为打的那个人欺负女孩子;第四颗糖则因为那孩子主动认了错。相信我们不难发现陶行知对孩子和蔼可亲的爱,错了也不责怪他,而是鼓励孩子的正直善良,用亲切的话语来引导孩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正是如此爱满天下,教导亲切……
陶行知虽然离开我们60多年了,但他的身影高大永驻,精神光照千秋。轻轻地您走了,留给人们的却是那满满的爱,永不磨灭;轻轻地您倒了,树立起来的那份爱国情怀,坚韧不拔……
让我们走近陶行知,学做“小陶子”吧!
第四篇:走近陶行知的读后感
自古以来,教育都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家庭到社会,人们都对教育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教育到底能做什么?为什么要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是人人都曾关注和思考过的。一般人可以不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但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却不能不对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合一”,这是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最精炼的概括。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努力将我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先生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请保留此标记作为他教学、做人的准则。他对“求真、做真人”的要求一是要求知,学真本领,探求真理,为真理献身;二是要具有真善美的人格,做高尚的人;三是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应做人中人,以人民利益为至高。而这些要求无论现在还是今后都不会过时。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极为深邃和丰富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所要学习和所要做的也是多方面的。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成为亲密的好朋友,成为他们心目中优秀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教育会发展的越来越好!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也会更加的发扬光大!
第五篇:走近陶行知读后感
走进陶行知读后感
(一)读了《走近陶行知》这本教育著作后,我深深地认识到关注生活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过去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强化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使学生远离社会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意义,这就要求教育从课堂中走出来,去关注生活,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从社会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
陶行知 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现在我就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生活即教育
“ 生活即教育”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说:“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离开了生活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 生活化” 教学活动,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与实践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目标。
二、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可以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教学做合一“的意思就是”先生要照学生学的路子教,学生要照做的路子学“.但要真正做到,谈何容易。陶行知提倡”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陶行知的” 教学合一“ 的教改思想,强调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在杜威教师那种以” 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的突破,这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改思想” 教学合一“ 的理由有三个: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 教“ 或只” 教学“ ,这是把学生当作” 容器“ ,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要” 教学生学“ ,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陶行知先生的” 智育注重自学“ 的教育思想,就是我们今天一直在倡导的要让学生--” 学会学习“.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要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陶行知这一思想也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 因材施教“.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他认为,教师不是贩买知识的,教师自己的知识也会陈旧的,自己也要进步。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是要不断研究学问。陶行知这一思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 教学相长“.现在看来这些正是目前我们正在追求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境界。
那么,我们应如何去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内容论呢?()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内涵。根据陶行知先生的” 教学做合一“ 的理论。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为学生的终身受益负责,为学生的将来负责。
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生活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 活“ 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走进陶行知读后感
(二)花了整整十多天的时间,每天回到家临睡前,我便捧起《走近陶行知》一书。一开始,我只是想借它来催催眠,到后来,到了睡觉时间了还在看,是真的看出滋味来了。书中那近百年前的故事,貌似陈旧,但理念好多放在今天仍然是鲜活的好例子,是时髦的教学理念,好多用在新世纪的今天,仍然适用。
80多年前,陶校长说要”教学做合一“.他说:”在做上学:学的才有用,才能透;在做上教,教的才能明白,才能详尽。“ 比如我们教学生学习生字的书写,必得结合具体的生字,和学生一步一步的走到生字书写的具体笔划、书写的过程中,在这过程里做具体的指导,才能得出正确的方法,才能写出正确、美观的字来。阅读教学时我们要走进文章的精神世界,我们也必得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文字、句段中做深入、细致的感知、解读,走进文字的深处,融入文字营造的浓浓情境中去,感动的同时也才能获得心灵的重生。在那时,学校就有”活的生物课“.姚文采老师的生物课,既丰富又有趣。他把挖草药的请来,教学生认识各种中草药;他把种花木的请来,教学生在中各种花木的方法;他把科学社专家请来,教学生辨认各种生物科别……学校有生物室,有植物园,这多么令人羡慕啊!如果,我们现在的学生少一些重复的练习题,多一些亲近生活,亲近自然的实践活动该多好啊!毕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学生更感兴趣的,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不是更有趣,更有效吗?如果,我们学校也有一块地,上面允许我们的学生种种菜,养养鸡啊什么的,一定很受学生欢迎。
在80多年前,陶校长就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然而,回想我做的一些事,有没有在扼杀儿童的创造力呢?有一天自习课,我让孩子们在教室里看课外书,画画,孩子们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突然我发现我们班上的调皮大王杨博他的课桌椅周围有一些白色的纸片,我走过去,大声呵斥:”看看你的课桌周围,你在做什么?弄得这样脏?你这个个不争气的!“过了一会儿,耳边才传来很低的声音:”老师,我在做雪花。“ 孩子可能被吓着了,也知道错了吧,赶紧拿扫把来扫干净。现在,回想回想,作为老师的我,除了疾风骤雨,就不能春风化雨了吗?想想自己小时候,学习画画时,当我第一次把我的作品《春天》带回家时,虽然画得不好,但我的父亲母亲却很默契地什么也没说,把我的作品挂在了我的房间,那一年父亲与我一起,把我的作品,糊满了整间屋子,从地平开始1.5米的高度,竟也将家中四壁装饰得挺美。我的父亲学历不高,母亲更是几乎不认识字,但是他们对我的教育,比起读了十多年书的我,似乎更加高明。父母用他们的宽容,用他们的智慧,既保护了我的童心,又让我自觉改正了错误,阳光而健康地长大。《拆表的故事》中,陶校长也是用他的宽容,保护了孩子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创造力,遇事多一点冷静的分析,多一点理解和宽容,那么,保护的不仅是一颗天真的童心,有时甚至是在保护着中国的”爱迪生“.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极为深邃和丰富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所要学习和所要做的也是多方面的。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向前辈们学习,一方面从理论上提升自己,多积累知识,另一方面从实践中充实自己,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成为亲密的好朋友,成为他们心目中优秀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教育会发展的越来越好!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也会更加的发扬光大!
走进陶行知读后感
(三):抱愧陶子
东西寨小学王留波
在没有读有关陶行知的书之前,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的晓庄师范和他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读了《走近陶行知》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浅陋无知。一个教师不了解陶行知,就如中国人不知道孔子,木匠不知道鲁班一样。随着读书的深入,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的形象在心中升起。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精神是崇高的,怪不得高万祥老师称他~ 大爱陶子,大德陶子~ ,认为他可以与孔子齐名,堪称万世师表。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得此殊荣的,只有他一人。有专家说:”一个不读陶行知、不学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 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警世之语。
陶行知学识渊博,毕业于哥伦比大学师范学院,是著明教育家杜威的得意弟子。学成回国,他放弃了高官厚禄,放弃了去大学任教的机会,在恩师杜威的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致力于我国的平民教育活动,他要依靠教育力量为人民大众谋幸福。
他以南京为试点,相继开办了十几所平民学校,教穷苦百姓识字,他认为”普及平民教育决定着国家的强大,如果使占人口85% 的文盲都能认识千字,就可使国民精神振作起来。“ 后来,他又提出了”到民间去、到乡下去“ 的口号。他要求”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农民,我们要向农民烧心香。“
1926 年,陶行知在南京小庄创建了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就是大家熟知的晓庄师范。当时,学校连围墙也没有,教室也没有,”我们的校舍上面盖的是青天,下面踏的是大地,我们的精神一样的要充满天地间……“ 多么豪迈的宣言啊!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把学校成为改造社会的中心。率先提出教学做合一的学习方法,培养小先生,让他们再去教别人。
当时,他组织示威游行,反对国民党的消极抵抗政策,蒋介石下令武力查封晓庄师范,可到那儿一看,连个围墙也没有,只好把封条贴在黑板上,陶行知为避难远渡日本。可是他培养出的小先生们却四处办学。后来,陶行知又回到上海,化名继续从事教育事业。为革命培养了很多人才。
抗日期间,国民党大肆搜捕革命党人。有一次,”七君子“被捕,当时,身在美国的陶行知联合全球华人向蒋介石致电,动用恩师杜威的关系,向蒋介石施加压力,迫使蒋介石释放了”七君子",蒋介石恨之入骨,将其列入共犯。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期间,毛泽东曾多次会见陶行知。在内战爆发前,国民党相继暗杀民主战土李公朴、闻一多。当陶行知得知笫三个暗杀对象就是他时,没有退缩,反而到处发表演说,揭露国民党假民主、假和平的面目,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当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时,就连夜整理自己的书稿,因劳累过度,在朋友家突发脑溢血,因抢治无效,在上海一家医院与世长辞,享年才55 岁。
当时,周恩来去医院专程向陶行知遗体行礼,高度评价了陶行知的一生,称他是党外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上海各界人士、团体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后来,陶行知的灵柩运往南京,全国51 个团体参加了他的公祭。人们把陶行知葬在了晓庄师范的劳山上。墓前的牌坊正中央是陶行知生前的墨迹:爱满天下,对联是郭沫若题写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掩卷沉思,我不禁被陶行知那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大爱所感动,他的贡献堪于孔子、毛泽东这样的圣人、伟人媲美。我们应该大力宣传陶行知,向陶子学习,学习他大爱无疆的教育情怀,学习他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学习他知行合一、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学习他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