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题西林壁读后感
题西林壁读后感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题西林壁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题西林壁读后感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使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形状,因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庐山的样子也不一样。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有的人也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但是他在庐山里看庐山,却怎么也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有的人站在庐山顶峰看景色,不仅看得远,而且看得很全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生活中,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更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题西林壁读后感2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长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高的山峰。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景象。为什么不能完整地看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你就在山里面,眼界受到了局限的缘故。
我游览乐山大佛时,首先坐船顺江而下,从侧面看到的是一座普通的山,当船行至山的正面时,大山变成了一座卧佛。
1、任何事情都具有多样性,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题西林壁读后感3前几天我们学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1084年5月和朋友在游庐山西林寺的时候所写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庐山的景色多么雄奇壮观呀!虽然我没去过庐山,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庐山,感受着庐山的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那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分析事物。
题西林壁读后感4这几天,我学了一首诗,名叫——题西林壁,它是苏轼写的诗这首诗是描述庐山的景色,描写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像山岭,从侧面看像山峰,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的景色各不相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不知道庐山的真正样子,因为人们站在这座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明白了看一个东西或想一件事,一定要从各方面来看,不能只单纯的看一个方面,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
题西林壁读后感5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世界地图引出的一课,这篇课文我受的启发最大。我认为课文中的魏格纳非常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因为教授都叫他不必为此事枉费心机了,可是他的心却毫不动摇,坚持不懈,不轻易改变自己想。后来他勤奋钻研,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又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证据。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哪!魏格纳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想法,并做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并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我要好好学习魏格纳这种永不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精神。
第二篇: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古诗,在时代上离我们很远。儿童读古诗,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除了要熟读成诵外,初步感受其中的韵味也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读出了其中的味道,才能真正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分析教材我知道,领悟哲理美是《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流程设计过程中,我尝试以诵读为主,在朗朗的诵读声中读出韵味,读出美感,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构建。针对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在实践中领悟景美情美,在互动中放飞思维,在语境中锤炼语言,飞扬文采。通过教学,我也有了点滴收获。
一、教学古诗要把握好诵读和积累关。熟读成诵是理解、欣赏、内化的最好手段。我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诵读,注重理解内容,探明意境,充分 领略蕴含其中的美。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促成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心理体验中挖掘潜能,愉快的探究。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语言实践中学懂诗句,获得学习古诗的真实体验,建构古诗学习的知识系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二、古诗教学应注重历史背景的介绍,领会大意,习得方法。教材中精选的古诗大都出自名家之手。这些诗人在为人、行事、作诗等方面有不少轶闻趣事,其中有些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学生了解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 文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环节没有把握好,甚至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一、如何带领学生品味字句,领会意境,获得美感? 推敲重点字词,这是古诗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如何用古诗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诗中,去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灿烂与辉煌?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形象美、哲理美、情感美?这还 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总结。这节课我感觉教学中对于“岭”和“峰”的理解虽然运用了图片,但是仍然不透彻。
二、如何在预设的目标中给学生最大的生成空间?预设是为了生成,生成实现了预设。如何把诗人的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让诗人的感受成为学生的感受,确实是每个语文老师必须解决好的一件大事。要做好真 难啊。
第三篇:题西林壁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五单元
中心发言人讲稿
本组教材以名山奇景为专题共编排有三篇文章,古诗《题西林壁》,丰子恺先生散文《黄山松》和《桂林山水甲天下》。选编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祖国的名山奇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缘”这个生字。
2.读懂诗句意思,理解古诗内容进而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3.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含义,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入:
师:孩子们,看看这一幅风景图,是否能唤醒你脑海中的记忆,这是哪里的景色?(生:庐山瀑布)记得李白写的那首诗吗?叫《望庐山瀑布》。我们一起来背背好吗?庐山的风景不仅仅就是这瀑布,你看这峰峦雄伟的山峰,更是那样的壮丽迷人。大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十多天后,把这里的风景看了个遍,于是在庐山的西林寺写下这样一首诗,一起读诗题。
二.自读古诗,读通读顺:
1、圈画出节奏线,再读。题/西林/壁,知道诗题的意思吗?“题”是什么意思?
2、诗题读得不错,诗句能不能读得准确呢?自已试着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3、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节奏读一读.4、师生共读,师读题,男同学读诗句,女同学读后三个字。三.再读古诗,感受诗意:
1.理解诗意:过渡:师:我们读得都不错,但是学习古诗,不仅仅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更要读出对古诗的理解,下面就请你自已一边读一边结合书中注释来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2.留恋于庐山风光的苏轼,到底有哪些观察与感受,现在就请你来说说? 3.汇报交流:先说说诗人的观察吧!
A:生:“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看像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成看是威严耸立的高峰。点拨:板画“岭”问:你认为岭应该是什么样的?“峰”又是何种状况?说明庐山的景象怎么样?(生:变化莫测,形态各异,奇形怪状等)怎样能读出你的这些感受呢?岭和峰要重读。
B:过渡:除了从正面和侧面看,诗人还从哪些角度去看?请读诗句,生:“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不相同。请看图片想像:从远处看庐山是———。(遮天蔽日)从近处看庐山是——(危崖险石)从高处看庐山是——(深沟幽壑)从低处看庐山是——,(重峦叠嶂)
同样的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色,这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让人觉得(眼花缭乱)这就是庐山,让我们把它的特点读出来吧,远高各不同要重读一些。
C:过渡:通过看到这些景象,作者又有哪些发现呢?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庐山本来面目,只因为置身于庐山中。点拨:理解缘并指导写法,此山在哪?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他愿意停留在“不识”上,他问自已—,他问山中之人——,他问我们在座的各位——,可是,我们都身在庐山之中,看到庐山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补充链接:
庐山在李白的眼中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在朱元璋的眼中是——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庐山在毛泽东的眼中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同样是庐山,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苏轼所说的—— D:揭示哲理:孩子们,要想对庐山的风景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我们应该怎么办? 同样,作者仅仅是在说庐山吗?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错在哪里?
要想认清一件事情评价一个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全面地,客观地对待事物,而且还要有自已的切身感受。)
四.拓展训练,总结全文: 九百多年过去了,庐山依旧有她自已的风采,无论时间怎样流逝,它总还是那样的变幻莫测,绮丽雄伟。现代诗人董必武在游览庐山时,也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带着我们这节课学会的朗读方法,来读一读这首诗,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初游庐山 董必武
庐山面目真难识,叠嶂重峦竟胜奇。乍雨乍晴云出没,时高时下路平坡。盘桓最好宜花径,伫立俄延读御碑。如许周颠遗迹在,访仙何时至今疑。
总结全文:学完了这首诗,我们赞叹庐山的风景雄伟陡峭,更从诗中懂得了一个道理,这样的诗是哲理诗,最后,我们端好书,大声地把这首诗读出来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
《黄山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自学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4.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2.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具准备:黄山美景及黄山松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一、直观感知,读题解意。
1.介绍黄山美景,引出“黄山松”。
2.读课题,看看黄山松的图片,谈谈自己对黄山松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全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2.说说黄山松有哪三个特点?
特点之一:坚韧顽强
特点之二:一心向着阳光
特点之三: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3.给课文的第2.3.4三个自然段分别加上小标题。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导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本段,边读边想:黄山松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它生长的得怎样?
(2)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2.自学课文第2、3、4自然段,体会作者又是怎样表现黄山松的另外两个特点的。
3.教师点拨、指导。
4.交流读后的感受,美读课文。
四、回顾全文,反思文本。
黄山松不仅有挺拔秀美的姿态,还有一心向阳的枝条,更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然而读完课文后,你是不是觉得是在写黄山松,而是还想说点其他的什么?
(松树是坚韧顽强的,是团结的,人有何尝不是呢?)
板书设计:
黄山松
生命力顽强
《桂林山水甲天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9个生字,并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2.联系上下文,了解课文中关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传说故事可以增强景区神秘感。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真诚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文章行文的顺序,并学会迁移,在作文中能学以致用。教学难点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这个美称的背后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今天咱们共同走进朵云的文章《桂林山水甲天下》。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2.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教师正音。(2)指名读,注意读音呕(ǒu)、朔(shuò)、供gōng 袍páo 诵sòng 阁gé。(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3.全班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第一段(1):介绍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第二段(2):“桂林山水甲天下”名称的由来。第三段(3~5):独秀蜂及桂林石头。第四段(6):写阳朔山水甲桂林。4.质疑问难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朵云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师:下面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默读再重温课文,并思考你从文中了解到哪些内容?(考查学生从原文中迅速提取信息的能力)(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风景的一大奇观;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美称的又来,关于独秀峰的传说;阳朔的山水奇景。)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接下来咱们具体看一看这篇文章在语言,景物描写
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
二、精读课文 1.全文围绕两个字来展开全文,这两个字是什么?(是奇观)2.谁来读读文章的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风景的一大奇观?在文章第一段是如何体现的?(首先文章第一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总说。接着分别介绍山奇,水秀,山与水的融合,来说明桂林山水是山水奇景,此外作者在第一段向读者介绍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这与前面直接写桂林山水奇美正面描写不同,可以认为是侧面描写突出桂林山水的奇)3.独秀峰如何体现“奇观”?先。(首先是独秀峰本身孤峰屹立,平地拔起。其次还有一个关于独秀峰的传说,桂林石头有神守,增强了它的“奇”)4.阳朔县山水风光又是怎样体现奇观的?(段首总说这里的山水风光比桂林还要其妙。接着通过山峰奇翠,水清迂回。有许多名胜:书童山,寿阳山,迎江阁等增强其“奇”)5.找同学朗读这一段,然后回答问题 6.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桂林山水的?(这篇文章思路特别清晰,与作者选取的写景顺序有关。学生写作的时候,尤其是写景文章必须在头脑中构思好景物描写的顺序。)全文按照总分的顺序,先总写奇观,再分别描写桂林山水、独秀峰和阳朔县的奇观。而且每段段首也是先总说,在分说,给人的感觉思路特别清晰。7.文章不仅结构紧凑,思路清晰,而且语言也很优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你找出你任为写的精彩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文章第一段这里的山都是一座座的孤峰,有的像竹笋,有的像玉簪,有的像宝瓶,有的像剑戟,有的象公鸡,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观音,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吸水的大象,有的像横卧的花瓶(综合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孤峰的千奇百怪,增强行文的气势)再比如写到书童山,很像一个宽袍大袖的书童在捧书诵读,寿阳山形状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形象传神。(学生可以大胆谈自己的体会,学会欣赏借鉴,教师要尽力鼓励学生)
三、拓展练习用一段话写一写家乡的某处景物,要写出特点来,另外要注意写景顺序,不少于400字。最后咱们再来回味这篇文章,大家有感情,掌握好语速,大声朗读一遍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五单元
中心发言人讲稿
刘雅玲
第四篇: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四、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题意 认识庐山吗?请谈一谈。以前学过一首描写庐山景色的诗,还记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
1、这是唐代李白写的诗。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首描写庐山景色的诗,不过它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课件出示苏轼简介)
2、师:传说他在庐山游玩了十多天,还没有完全认清庐山的全貌,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板书: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4、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是怎么学习古诗的?(生各抒已见,师小结、归纳,课件出示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多诵读,韵味美(4)想意境,悟诗情
5、先根据预习,说说诗题意思。(题:书写,题写。
这是苏轼在1804年游庐山是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二)、明诗意,悟诗情。
1、生练读,读得准确,流利。指读。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个词,哪句诗?还有什么读不懂的?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再不懂的,等一下,我们全班一起来解决。
3、四人小组自学交流,教师巡视,4、小组汇报:
(师:你们这一组读懂了什么?刚才理解时抓住了哪些字眼?其他组有什么补充?或者有什么不同?多请几组同学说说。)(1)前两句。1)说说句意。(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看到的山的形状、姿态都不一样)
2)刚才是抓住了哪些字眼来理解的? 析词:“横、侧、岭、峰 ”
课件出示图片,直观感受“岭”
“ 峰”的不同。3)看图、想象、说话(课件出示“远近高低”的图片): 从远处看,低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的庐山的形状、姿态又会是什么样?
4)师: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看来那么多次,每次看到的庐山的姿态都不相同。为什么呢?(因为角度不同)请画出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板书:横看
侧看
各不同
远近
高低
师:同一个事物,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不同。就像我们三年级学过的《画杨桃》中老师说的那样„„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还真像五角星。
5)小结:我们刚才理解的这两句诗在告诉我们什么?(点明:写景)
6)该如何读好这两句?请自己边读,边想想庐山的景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7)指名读,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评议,小组读。
(2)后两句
1)前两句理解得很透彻,哪一组再说说后两句。
追问:你们组是怎样理解的?(先理解 “识、真面目、缘、身、此”等字,再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再请一组说说。
2)讨论:同一座庐山,为什么每次看到的景象会不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究竟是什么真面目呢?你们懂吗?(不懂)诗人苏轼呢?(诗人游览了那么多天,也不懂)所以,他感慨万千,而且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看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板书:不识真面目
身在此山中
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呢?
3)小结:后两句诗在写什么?(点明:写感受,说明道理)4)指导朗读.根据你的理解该怎样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5、再读全诗。
三、想意境,悟道理。
1、学完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各抒己见)
师: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也是这首诗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所以,这句诗成了千古传诵的佳句。再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其实,在我们身边,在生活中,像这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事很多呢,无论是看待一个人,一件事,还是一个物体,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所看到的结果就不同,必须全面、客观的去认识,才能真正了解。
你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吗?
(1)看待同学既要看到他的缺点,也要看到他的优点,某些同学可能学习差了点,但他在体育啊、画画啊其他方面却很优秀。多听取别人的、老师的意见,才能全面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2)在处理事情时,有时自己会感到困惑,这时我们的老师、同学、父母可能会比我们更清楚,也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
(3)在做操时,我们站在队伍里面,只能看到旁边的同学,而看不清整个队伍整齐不整齐。
2、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这节课收获不小呀。不但领略了庐山的雄奇壮丽、千姿百态的景色,还懂得了待人处事的人生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四、做作业,再延伸。(自选二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歌、画画、诵读、编故事„„)把庐山这么雄奇,这么变化多姿,这么令人向往的意境表现给爸爸、妈妈看。
2、收集庐山的有关图片或文字资料,进一步了解庐山。3读读、背背苏轼的其它古诗。
六、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
侧看
不识真面目
各不同
身在此山中
远近
高低
第五篇:《题西林壁》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这是苏轼在游历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在诗中,作者通过对庐山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抒发了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感慨,其实就是告诉了我们这么一个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古诗已初步掌握了基本步骤,即:读——解——悟。而本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较难掌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透彻。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够默写出来。
2、教会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懂得诗中蕴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培养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能够将全诗背诵并默写下来。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体会诗中所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在古代有许多诗人都曾以山水为题作下了很多诗。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并请你来说一说,你看到的图片会想起哪一首诗呢? 图1:(配乐)《望庐山瀑布》 图2:(配乐)《望天门山》
2、同学们的朗诵呀与诗中描写的景色一样美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描写风景的古诗。
这首诗是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经过庐山时所写下的。
诗的名字叫作——《题西林壁》(ppt出示课题和作者)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注释,说一说题目的意思。(设想:可能有同学不懂“题”的意思,可让同学们先组词,比如“题目”“题写”“问题”等,结合古诗,选择正确的译义。)
3、板书课题意思: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文。
三、了解诗人
1、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本诗的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2、本文是苏轼经过庐山时写下的游记诗之一,同时所写的游庐山诗还有7首,《题西林壁》是他所写的最后一首,这首诗是他游遍庐山之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诗。
四、初读诗文,感知节奏
1、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赶快来读一读,听清老师的要求,自由读故事、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开始!(师板书课题)
2、教师范读。要求:同学们在听时要注意老师的节奏,在停顿的地方用“/”作上标记。(PPT出示节奏)
3、全班朗读,教师纠音。注意卷舌音平舌音的正确读法。
4、鼓励个别起来展示读,大家一起纠音、评价。
过渡:同学们已经会读这首诗了,但是你知道诗中写了什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意思
五、学习第一、二句诗意
1、全班朗读这两句。
2、猜想诗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同桌间互相说说你猜到的这两句诗的意思。
3、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庐山却变成了一座山峰,高大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景象都各不相同。)
4、在这两句诗中,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庐山千姿万态,从每个角度都看到不一样的景象。(有岭又有峰)
5、延伸:学到这里,你是否想起,我们在上一学期也学过这种描述了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发现不同的样子的文章?
(引导学生说出《画杨桃》中的话:“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6、谁来把庐山不同的景象画一画?(给时间让学生作画,画完后展示、评价)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过渡:就那么一座山,为什么作者会看到好多不同的景象呢?(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六、学习第三、四句诗意
1、全班朗读这两句。
2、请你根据注释猜想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3、请你说一说,在这两句来应该注意哪些字的解释?
识:认识;清楚。缘:因为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4、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认不清庐山真实的景色,是因为我就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七、深入体会
1、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为什么还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2、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3、教师归纳:诗人觉得没能够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本身就处在庐山之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到庐山的全貌了。
4、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前两句与后两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八、拓展
1、从这首诗中,你觉得作者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教学设想:生或会回答“看景象要看全面”、“看待事物要讲究方法”、“ 不要置身在景物之中只看它的局部,要站在高处看它的全貌”、“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的发现”等)教师作归纳: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像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样,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即: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 横看-----岭 远近高低各不同
侧看-----峰
不识真面目 当局者迷
只缘在山中 旁观者清
2、谈感受:你能不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平时遇到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
九、熟读背诵、默写
1、请你把自己当做诗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练习背诵
⑴同桌间互相练习背诵。⑵分组竞赛背诵。⑶师生互背:
①教师出上一句,学生对下一句。②教师说意思,学生对出相应的诗句。
③将诗句顺序打乱,让学生衔接上句或下句,做到倒背如流。⑷谁愿意站起来给大家展示你的背诵? ⑸自评、共同评价背诵情况。
3、练习默写
⑴先说一说,在默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个字的书写?“峰”不要写成“锋”,“各”不要写成“个”,“缘”的右边上头不要写成“互”。⑵学生练习默写。
⑶谁愿意上黑板来展示你的默写? ⑷共同评价默写情况。
十、总结、延伸
1、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⑴指名作答诗句的意思。⑵指名谈出诗中包含的道理。⑶谈一谈你对庐山的了解。
2、提升感情:从诗中,我们知道,庐山是一个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所以苏轼通过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并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它的奇特景象。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像诗人一样,对祖国的美丽河山有所感、有所悟,将你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十一、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