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
——《中国历史的脉动》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书是沟口雄三的《中国历史的脉动》。首先我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作者简介、主要内容、启发启示。
1.作者简介:沟口雄三,男,生於日本名古屋市,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研究生时代师从著名中国史学者入矢义高,东京大学文学部助手、中经琦玉大学讲师,东京大学文学部副教授等职位。1985年,沟口创建了“中国一社会与文化”学会,成功打通了东京大学文学部与哲学学科限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跨学科的对话机制。2007年,沟口牵头成立由全日本多名宋明学者组成的《朱子语类》译注刊行委员会,正式启动《朱子语类》日译的二十年大工程。
2.主要内容:分为第一章 代译序乡里空间与乡治运动;第二章 所谓东林派人士的思想;第三章 转型期的明末清初;第四章 动荡的清末民初时期;第五章 辛亥革命新论;第六章 中国儒教的十种形态;第七章 儒教复兴的思考
内容简介是《中国的历史脉动》为“沟口雄三著作集”之一本,作者将明末清初视为历史变动期,力图揭示这个时期的变动究竟具有什么性质,又如何与清末的动荡相联系。《中国的历史脉动》的特质在于它与既有的以欧洲近代标准进行考察的思路相对,不把明末清初的变动视为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深入地按照中国的历史脉络进行考察。
3.启发启示:中国的历史脉动在本书中等于乡村力量(精神与“物质”的结合)的脉动。作者以此为基点,展开了中国明末至清初的历史研究。明末,作者将视野投向东林党人,认为东林党人是中坚地主阶层的代表。以此展开了对东林党人思想,乡村活动等的描述。其,对东林党人对无善无恶派的抨击解释为路线不同(内VS外),而非过去史学界认为的思想冲突。明末清初至清末,是这种力量的扩大和成熟期,表现为善堂,六律等乡村“戒律”的发展。在辛亥革命时,此种乡村力量扩展到各个省,最后导致清朝灭亡,各省分治。但由于外界形势的严峻,此种力量不能适应“救亡图存”的需要,最后被建立民族国家所取代。但,这种力量并未因此消失,而是隐藏在民族国家的建立中,并时时显现:共产党人的极高道德自律与互助精神……4.在建国后,因“救亡图存”需要的告一段落,此种力量再次涌现出来,在文革期间达到顶峰,表现为:组织大于个人,道德至上等……改开后,因社会结构的改变(市场经济等),此种力量不适应个人竞争等,受到了冲击。而这就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流下了不少问题:人治如何变法治等。我不禁想起了李泽厚先生的近代史史观:“救亡”压倒了“启蒙”,以至“启蒙”不彻底,导致了文革等阻碍现代化的事情发生,而改开后正是中国新一轮的“启蒙”的开始。而李泽厚先生对“启蒙”的对象只是笼统地解释为传统,但结合沟口雄三的论点,这对象大概便是“乡村力量”。二者对历史的认识竟是如此的相像,实在令人震撼(这大概也是笔者今周读书最大的收获了)。但由于二者所处的视角的不同,李泽厚先生站在西方的视角上(由李泽厚先生一直主张的现代化约等于西方化可知),沟口雄三先生则站在东方自身的内在动力上,故两者对此“乡村力量”的描述不同:李泽厚先生着力点在“此力量”的负面上(对中国近代化的阻碍),而沟口雄三先生则是着力于“其力量”的正面上(塑造了中国的近现代)。但,二者都强调要对此“力量”进行现代化转变,而这也是时代留给我们的问题。
最后,我的读书所获:要在社会中认识思想,而不是从思想中认识社会。社会结构不同,同一思想也会表现不同。谢谢大家
分享人:思汉一班吕睿航
学号:2020210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