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推荐五篇)

时间:2021-01-25 16:2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

第一篇: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

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1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从事高等教育50多年的经验总结,是对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晶,我觉得就像是一篇写得十分出色的综述,他总结了美国众多学者对高等教育的哲学问题的思索,其中也有互相矛盾对立的观点,直接还原了当时美国社会上关于这些问题热火朝天地讨论。

布鲁贝克写这本书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经历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后,进入了“艰难时期”,是学术界“大为不满”的“冬天”,由此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合法性危机”和“象牙塔的衰落”,美国的高等教育内外部陷入了危机之中,经费紧缺,公众对高校的信任度下降,社会上充斥着一个问题“高等教育为何而存在?”这些都需要从本质上根源上探讨高等教育的存在价值的哲学依据。这本书也应运而生。

坦白的说,读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想到高等教育有这么多哲学的问题需要回答,在开头的导言里,作者罗列了他认为自己将在本书里论述的问题,阅读完本书后,我想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高深的学问在何时是可靠的?”

用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当高深的学问来自学术自治的学术团体时它是可靠的。但是,这就引出新的问题,谁来监督或者评价这些高深的学问。首先,这些高深的学问是“超出一般的、复杂的甚至是神秘的知识”,这就排除了社会上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可能性,但是作为唯一能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复杂性的专家和学者,一方面是作为高深学问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另一方面要求他们自己为自己的成果作出评价,显然是自相矛盾的。但是,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谁能胜任了,政府和宗教如果完全控制这些学问,那对真理的探求来说是致命伤,学生作为高深学问的接受者是不能作为指导和评价的一方的。在现实生活中,完完全全的学术自治也是不存在的,原因主要有:经费上做不到完全独立的,当然这也是一个主要的方面;政府和社会上各界团体包括宗教团体是不可能完全撒手不管的;学生对于自己要接受的知识是有一定的知情权的,特别是在现在,学生的意愿和需求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

“高深的学问是否因为要躲避市场和政治竞争场所的曲解,而只好被关在密封 的象牙塔中,或者应该在具有这些成分和事件的熔炉中得到锤炼?”

历史是不可能倒退的,而且在真正的象牙塔中也不会追求到真理的,更何况现在的社会还没发达到可以完全发展不用改善现有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知识,那么就不能不在社会中“摸打滚爬”,但是“躲避市场和政治竞争场所的曲解”对于高深学问来时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关键是要躲避的是“曲解”,而不是积极的影响,一定要在各种因素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肯定的和不可避免的,但只是影响,不能让它们“鸠占鹊巢”。

“显然,并不是被个人都具有掌握高深学问的才能的,那么学院和大学之门应该向谁开放,选择的标准应该是门第主义、功利主义还是平等主义?”

我觉得,学院和大学之门应该向那些愿意接受并有能力完成对高深学问追求的所有人开放。这其中,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我觉得,应该把高等教育建立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系统,能够适应从低到高不同能力的人关于高等教育的需求。

以上是我对本书的一点看法,不足之处,请老师指正。

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2

由布鲁贝克著,王承绪先生等翻译的《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早在2002年4月就已经在中国第三版第四此印刷了。从1987年第一版至今,该书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教育学界也不乏有人对其作了多角度的解读。从中国期刊网中搜索的论中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对《高等教育哲学》的解读多是一种读后感的形式,写出了作者看完此书后的反思。通过对这些读后感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对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解中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分歧,就是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否是一本系统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王承绪先生在译者前言中指出:“这(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是作者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五十余年的经验总结,也是作者对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晶。” “作者从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出发,旁征博引各家学说,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有的研究者指出:“总体上说,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始终固守着从哲学高度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阵地,而这种哲学高度的理论探讨,对于我们正确看待高等教育问题,进行高等教育实践可谓意义重大。”还有的研究者认为:“他(布鲁贝克)放弃了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高等教育,倒是对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一般原理,如高等教育的性质、人物、功能、目的、方法、制度等问题研究得比较深入。但是,即使如此,并不能由此判断该书不是教育哲学。”

但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式的著作。4并从作为教育学科的教育哲学与作为教育思想的教育哲学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不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高等教育哲学》作为教育哲学的存在都不是一个真命题。在这个论断的基础上,研究者还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读书界为什么会认为《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教育哲学著作。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英文版的书名为《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研究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便于翻译,在标题上直接采用了‘高等教育哲学’这一概念,但是这种翻译没有凸显原书标题介词‘on’的内涵,因而给读者造成一种误导,以为这就是所谓的高等教育哲学。”5在笔者看来,不论是翻译成《高等教育哲学》,还是翻译成《关于高等教育的哲学》,我们都可以看出,布鲁贝克在写此书的时候是要写一部“哲学式”的著作,最起码从其写作动机来看是如此。此外,研究者认为,目前教育哲学的合法性还没有一个定论,高等教育哲学体系框架的建立也就更没有一个标准可寻。但在笔者看来,这个理由很牵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分歧,笔者认为,这与人们对哲学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人认1杨黎明(1980—),男,山西河津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5级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研究。

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不是“教育哲学”,是以一种体系或学科式的标准来看的,属于典型的中国教育学者的“学科情结”。而之前我国很多学者之所以认为《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是一本系统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则多是简单地从书名望文生义,并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因此也就显得没有说服力。

笔者认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典型的西方式的教育哲学著作。说其是西方式的,是因为从全书的结构框架以及思维习惯上看,不符合中国式的学科标准。此外,笔者认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教育哲学著作,也并不是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是布鲁贝克在论述中达到了一种“哲学高度”。哲学和教育一样,都是一门学科,谈不上谁比谁更有高度。有人认为,教育学脱胎于哲学,因此哲学是教育学更上一级的“母学科”。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说“母”或“父”就比“子”更有高度。另一方面,不管是“哲学高度”还是“哲学意义”,都是模糊不清的语言,很难具有说服力。因此,笔者试图从对哲学的理解上来分析为什么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教育哲学著作。

学科体系也同样有中外差异和多样化的问题。笔者之所以认为《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典型的“西方式”的教育哲学著作,而不说是典型的教育哲学著作,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必要仿效布鲁贝克来构建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学科建设也同样存在一个适应国情的问题。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人用西方哲学的标准来分析中国的文化,认为中国自古就没有哲学,曾在哲学界引起过很大的争论。同样,如果我们以中国教育哲学的标准来看待《高等教育哲学》的话,那么它也不是教育哲学了。

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3

哲学开始于惊疑(惊奇和疑惑),是灵魂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性追问。6哲学最大的意义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作用或目的则在于指导或引导实践。从我们对哲学的这一认识出发来看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布鲁贝克为什么以“哲学”来命名此书。

一、追问

在《高等教育哲学》一开始,布鲁贝克在论述“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时,就指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下同)p.13)布鲁贝克所总结出的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影响非常大,引用率非常高,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布鲁贝克为什么认为只有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呢?这两种哲学观的划分标准又是什么呢?他在书中并没有指出。这也是笔者在多次阅读此书过程中的最大困惑。有的学者认为,布鲁贝克的划分是以他在书中的标题“高深学问”为标准的,认为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都是建立在对高深学问的追求上,只是在具体取向上有所不同,认识论所强调的是“价值自由”,而政治论则主张人们在追求高深学问内时的“价值判断”。7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实际上也只是说明了布鲁贝克早已在书中就明确指出的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内容,而并没有指出这两种哲学观的划分标准。而知道布鲁贝克为什么对高等教育哲学作这样的划分,才是理解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根本和关键。

实际上,认识论与政治论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是布鲁贝克对西方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进行反思和追问的结果。任何哲学都源于反思和追问,只是布鲁贝克并不是简单地在逻辑上进行反思,而是对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进行追问。布鲁贝克在书中引用了美国律师、实用主义哲学家霍姆斯的话,“经验而不是逻辑才是法律的生命”。在引用这段话之后,布鲁贝克紧接着指出,“像以后的部分还会讲到的那样,这种观点对高等教育像对法律一样千真万确。”(p.20)在论述学术自治的时候,布鲁贝克又指出,“我们必须记住,有时是经验而不是逻辑制约着学术传统。”(P.3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布鲁贝克认为,是经验(历史实际)而不是逻辑才是高等教育的生命,这种观点贯穿着《高等教育哲学》全书。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布鲁贝克会得出高等教育有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哲学观。

布鲁贝克在书中仔细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认为在历史中存在着截然分明的两条高等教育发展路线,也就是他所认为的认识论与政治论。布鲁贝克的这种划分并不是他人为地对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的分类,而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进行反思和追问中得出的结论,并在现实中找到了各自存在的事实。布鲁贝克的这种划分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其原因也在于这一点。即这并不是他个人的主观意愿,而是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与现实。

二、本质

在关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中,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布鲁贝克在书中揭示的高等教育哲学的本质就是“高深学问”。有的研究者认为,“该书自始至终地坚持着一条哲学线索,以为‘关键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寻求各种答案的共同基点,而是寻求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这个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便是‘高深学问’。它贯穿全文,将高等教育各方面的问题串在一起,前后连贯,逐层推进,展现了作者清晰的逻辑思维。”8更有的学者用高深学问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哲学》全书逐章进行了分析,指出“两种哲学论——高深学问的生存之本”、“学术自治——高深学问的组织保障”、“学术自由——高深学问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为谁服务——高深学问的传播对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深学问的必然选择”。9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布鲁贝克在书中的确揭示出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并从这一本质出发阐明了自己对高等教育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观点。

布鲁贝克在“导论 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中便提出了自己对高深学问的认识,以及高深学问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在某种意义上,所谓‘高深’只是程度不同。但在另一种意义上,这种程度在教育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p.2)布鲁贝克在这里实际上认为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根本特点和存在的依据。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布鲁贝克在论述中往往将“大学”与“高等教育”等同使用,而且在书中对大学的论述甚至要多于高等教育,这与我们今天的认识是有所不同的。在西方近千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长期是高等教育唯一形式,因此在西方高等教育学者的论述中,常常将大学与高等教育这两个概念等同使用。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学者就对“大学”和“高等教育”这两个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经把它们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是相关的。现在“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比“大学”要宽泛得多的概念,因此如果按照我国目前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那么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实际上是一部“大学哲学”。也就是说,布鲁贝克所揭示的“高深学问”实际上是大学的核心和本质,而非我国现在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本质。认识到这一点在我国目前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就不会使那些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都挤到“高深学问”这根独木桥上来。

三、引导

一种哲学理论不但要解释现实,而且要引导现实。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的最后一章论述了“作为教会的大学”,以此作为全书的落脚点。笔者认为,这便是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所要追求的对现实大学的引导。这一章的英文名叫“university as church”,按照涂又光先生的解释,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两者的关系有as来连接,其意思就是说这两者是一个东西。“university as church”翻译为“作为教会的大学”,其意思是,要把大学当作教会来办,也就是说,大学教育要起宗教的作用。这一章说明,布鲁贝克感觉到,现在的西方大学只是搞知识的,人的灵魂问题、道德问题等是宗教在管。总的来看,宗教是衰落了。尽管如此,宗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对人的灵魂问题、道德问题等还在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布鲁贝克觉得大学还要发挥教会那样的作用。因此,“作为教会的大学”这一章主要是探讨大学怎样才能起到教会的作用。

现代大学发轫于中世纪大学。作为“千年黑暗时代”诞生的最璀璨夺目的文明花朵的中世纪大学在萌芽之初及随后几个世纪一直和宗教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原本“发端于中世纪对神学的阐释,即使科学勃兴,也很难消除神的影子”。10布鲁贝克在书中也指出,“早先,学院和大学基本上都是教会的侍女和附庸。”(p.138)后来,由于高深学问从社会活动边缘移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高等教育也越来越世俗化了。但今日的大学虽早已不是教会,但却“继承和保留了许多教会的职责”,(p.139)甚至有人认为大学就“是一种世俗化的教会”(p.139)。布鲁贝克认为“在政府和实业界的道德标准都降低到从未有过的水平的时候,大学必须发挥新领导的作用。学院和大学有道德影响,这是理所当然的。”(p.144)从这个认识出发,布鲁贝克认为“大学应该成为世俗的教会,那里的一切活动都适合于学生的个人成长。”(p.144)实际上,布鲁贝克所论述的“作为教会的大学”意思就是大学要承当“社会的良心”,要承担“造就公众心灵”的职能。在全书的最后,他引用康马杰的话作为结语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的全部历史中,大学和教会一直是为全人类的利益和真理服务的,或者试图为人类的利益和真理服务的机构。没有什么机构能担当起大学的职能,没有什么机构能够占据这个大学已长久地注入了如此多的才智和道德影响的位置。”

第二篇:高等教育哲学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是作者以美国为背景对规模扩张时期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高等教育的界定、高等教育为谁服务、高等教育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等问题所作的哲学层次上的思考与澄清,它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包括中国高等教育今天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这场变化的实际仍有着理论指导意义与借鉴意义。

第三篇:浅谈高等教育哲学

浅谈高等教育哲学

近来通读了一遍约翰.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尽管深感自己水平有限,但却怎么也抑制不住想表达点“思想”的欲望。近年来,通才教育与职业性专业教育渐渐也成为重点高等学校安排教学课程所讨论的一个热点,追求“博雅”“厚基础”似乎在强调高等学府是探究高深知识、培养自我完善的人的理想场所,其逻辑起点是“人”。在通才教育倡导者眼中:职业教育传授的是经验而非知识,因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似乎是谋生。显然,笔者在这里要提几个问题:“自我完善的人要不要谋生?谋生了人的自我是不是就不完善了?谋生的人能不能自我完善?是不是自我完善了谋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由此,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后任美国总统的威尔逊认为,知识决不能割裂开来,“我们的专业人员所获得的自由教育决不能只是他们接受技术训练之前的教育,而必须与技术训练同时进行。”

医学教育是职业性鲜明的专业教育,那我们要不要“博雅”教育呢?这也就是跟我们一直以来反复强调的与“医学与人文”教育密切相关的命题。医学人才的“博雅”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融合于医疗思维与行为的方方面面;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体现在实践。因此,不是一定要先“博雅”,后专业,“博雅”与专业应融为一体,不分前后。

最后,基于以上的思想结合医学院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笔者认为,医学教育永远不能脱离其根本------职业性、专业性教育,但同时,也要在医学专业教育中体现“医学人文”精神。

第四篇:《高等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高等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1.【耶鲁精神】

“第一次正式提出高等教育哲学的是《耶鲁学院1828年报告》,教授们认为‘训练’和‘装备’心灵这两条重要原则中,前者更为重要,即有什么学习能比一个受过良好训练并能将其力量移向任何方面的心灵更加实用呢?”

感想:这段的观点表面上看起来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意,但细思可发现,“装备”与“鱼”的性质并不可等同,因鱼是独立的、被动的、没有渔便绝不可得的;但“装备”则是和“训练”相互依托,主动互动的,温故能知新,但温鱼却不可得新鱼,至多煮熟。故我认为,大学在对心灵进行训练的同时,不能坐视被训练的心灵本身空虚,则训练之方法无从依托更无从验证,会导致训练收效事倍功半甚至在短时间内即被遗忘。基于该段的观点,大学在“装备”的提供中,“排除所有可以在学院之外学习的科目„„强调文学与科学,因为这些是学生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永远也不会有时间和机会去探求的学问”——可以在学院之外学习的科目大体包括生活常识和实践经验,而大学所强调的文学与科学是从古至今来源于生活和实践中的发现与积累的,将文学与科学与生活和实践剥离,相当于剥离了文学与科学的根基,而基于虚空的发展是及其艰难和不稳定的。知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承认其自由基于以其自身为目的,那么就不应人为地剥离某一类知识,或歧视某一类知识,我们应该相信知识本身有优胜劣汰自我反省的能力,而在其体系中自然而然地保留的项目,则应该被接受和尊敬,作为其有机体的一部分不能被生生拆除从而有破坏知识之天然自由的嫌疑;同时,类似商业、机械制造和农业的被认为应该排除的学科,其中亦包含着在该学科发展中新生的文学与科学知识,如果将这些学科排除,我们所学的文学和科学也将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更难以在进入学院之外的世界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与实践相适应和衔接的。2.【不成文法的关系】

“从各国历史中提取的这个‘不成文法’具有四个主要内容:心智的培养;以事实和逻辑证据为基础的客观性;说理的法则而不是权力的法则;广阔的个人自由幅度。显然,高等教育应该以比‘不成文法’更为正式的形式来陈述它的基本原理。”

感想:本段说到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虽以不成文的形式,但仍可以发现各项的个性和联系,心智、客观、说理、自由,其中“心智”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表述,在我看来,该词可以划分成心与智两个部分,也可说是教育的两个阶段的有机结合,首先是“智”该智包含所掌握的知识、所体验的受其影响的情感,与基于知识和情感的实践——与字面的心代表情感而智代表知识智商不同——智是一种必要的积累,在该积累之下,才能与“心”相配,此处的心,便是在大学才可获取的学术修养、习惯或价值观,在高等教育中,获得以心控智的能力,亦使智对心进行反馈,无论在知识的理论方面还是运用方面都可周全。客观性基于“智”的客观,也基于“心”之修养中的逻辑性与诚实品质,说理是逻辑客观性的保障,而自由更是直接可以从心对智游刃有余的运用来体现。3.【理念】

没有共同的哲学,没有一种可以通过共同捍卫其纯洁性而永世可靠的、单一的、不变的、理想的大学教育“观念”。当今的大学和学院,为变革中的人民的多种多样的利益服务。在这里,关键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寻求各种答案的共同基点,而是寻找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4.【高深学问】

“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20世纪,大学确立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一种主要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以政治论为基础。

随着像德国大学一样重视研究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高等教育开始主要以认识论哲学作为合法存在的依据。

由于教授变为政府和企业大亨两者的仆人,因此他的地位发生了微妙变化,教授不再是为民主社会服务的社会改革家,而成为为民主国家服务的改革家。„„过去,在价值自由思想的指导下,他能够追求真理而不必考虑后果;可是,按照新的资格来看,真理现在有了后果,而且是价值方面的后果,那么,他还能宣称忠实于价值自由吗?”

感想:关于高等教育哲学,我认为不必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即真理虽然具有了价值方面的后果,即社会这一抽象的可以作为学术概念的服务对象,化为了聚集着政治和商业的具体对象即国家,学术仍然可以忠于真理,忠于价值自由,因真理本身的讨论对象也并非虚空,其中有关于具体国家的理论,但若想其自由,则对真理进行实践的后果不应归于真理的研究者,无论是报酬还是赔偿,因对真理的实践并非在其研究者的逼迫下进行,研究者只是将真理列示,而对其适用的选择和方法的控制都是研究者之外的人来进行的,根据因果关系学说,研究者与后果的因果关系被实践者阻断,故后果本不应该由研究者来承担,故价值自由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至于额外的嘉奖,应说明并非因真理的成果而获得,仅应是对钻研精神的鼓励,才能保证激励的纯洁性,而不会引发对利益的追逐。

在作为真理追求者的大学教授沉浸在真理中而无需考虑后果的适用情况时,作为真正将其服务作用于国家的政府和企业等机构,亦不应只专注于实业,导致与教授学者之间产生适用衔接和鸿沟,故我认为应将学界所担心的真理与社会服务混淆的部分加于无需纯洁和自由来进行学术研究的政府和企业等机构,在这些机构中培养一些能够理解学术而后落实为实践方案的人才,类似于智库,但较智库更开放,如此能够填平鸿沟使国家实践真理更加顺畅,又使教授们所担心的后果有了明确的归属而可以专心于价值自由的学术。5.【学术自治】

“高深学问需要超出一般的、复杂的甚至是神秘的知识„„应该让专家单独解决这一领域中的问题,他们应该是一个自治团体。

尽管赞成学术自治的论据看来很合乎逻辑,然而,我们必须记住,有时是经验而不是逻辑制约着学术传统„„美国和英国都不得不通过国家立法来打开自治的高等学府的铁门。

自治必然要求完全的经济独立„„大学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知识之翼„„保护高等教育自治,防止政府过分束缚的一个堡垒是私立大学。

为了保证管理效率,有些协调是必要的,如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的设施等。高等教育的管理机构必须由专家和院外人士两方面组成,学术自治才会实际有效,没有前者,大学就会信息不准,没有后者,大学就会变得狭隘、僵化,最后就会与公众的目标完全脱节。

由于教师是为难以确定价值的长远目标工作的,因此不可能像计算企业或商业人员的价值那样计算学者的价值,外行董事会的地位也不能拟作企业中的董事会。一人一票,但更可取的办法是通过说服做出决定。所有团体参与决策越广泛,就越能实现民主。”

感想:我认为,上述学术自治的模式虽然是普遍实行的,外行董事会掌握财经大权的情况下,其对学术资源在项目间的分配分歧是有资格进行仲裁的,但分歧的决定权掌握并不应过于简单,应该采取争取学术资源的项目间如当事人对陪审团的说服一样的模式,对决策者进行说服,也即对之进行科普——这个必要的环节可能会增加学术管理的成本,降低效率,此也是外行董事会的一个弊端;另外即使接受了科普,决策者仍是外行,则学术自治团体要承担决策失误的风险,如若将风险归于决策者承担,虽然会更加谨慎,但也会使决策效率更加降低甚至放弃决策,形成决策的烂尾,这是外行董事会裁决的第二个弊端。在双重弊端下,是否应该考虑仲裁资格具备是否意味着必须由外行董事会仲裁?

大学的存在归因于社会,但其开始以学术为目的存在时,便是一个有社会公众大部分都难以企及的学术个性的独立团体,如其所有决策仍必须由社会公众之代表通过最终裁决权进行许可才能行为,或进行分配,则其形象莫过于一个受到畸形管教和溺爱的孩子,发展必将受到阻碍,也正像孩子回报父母,学术团体回报给予其存在机会的社会的方式,并不必须是报之以裁决权,更实质和有益的,应该是自由决策发展后获得的能够运用于社会的学术成果。而在决策权的部分,作为社会代表的外行董事会之作用,应是作为一个跳出者进行客观的建议,最终的决策应是内行之间的说服来完成,在说服中,也许会收获合作。6.【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的相互冲突:迫切需要某种社会机构能在不受控制、不受威胁的情况下对社会的所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论。

学术自由的合理性至少基于三个支点:认识的、政治的、道德的,认识方面最主要,学者行会必须在处理知识技术方面具有专长,进行艰苦训练。

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先决条件,还是真理是形式自由的先决条件?

圣奥古斯丁的假设:如果能够认识的都已经认识了,那么就没有犯错误的权利了。

胡克的反驳:人们可以在真理方面犯错误的社会,在道德方面优越于必须把他们不能理解的东西接受为真理的社会。”

感想:真理是个无限大的群体,自由则是一种状态,状态可以判断是否实现,而无限大的群体却没有获得的尽头且要“像有机体和社会形式一样要不断发展,故将真理作为自由的前提,即只要发现认识的错误便终止自由,则自由便永远无法实现,而将自由这种状态作为真理的前提,在自由状态初初进入的时候,便可以开始真理的获取,并且伴随着自由程度的加强,真理的获取也在逐渐增加。

“贾斯珀斯:言论自由式所有公民的权利,无论是否是专家,而学术自由只限于学者行会。”

“琼斯:自由的基本理由完全是为了公共利益,„„了解世界和利用它的资源改进人类生活条件。” 7.【高等教育服务对象】

“影响高等教育为谁服务这一问题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是:学生的才能和学术课程的性质。

高等学校这一过去一直是选择少数学术精英的机构,现在还在起分配职业阶梯上的等级和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的作用,青年人越来越希望获得高等教育。

让每个人都有条件尽可能充分发展他的潜能,这是一种良好的公共政策、良好的政治哲学,因为可以培养出更好的公民、更有生产力的工人、更有欣赏力的闲暇利用者,等等。但是面临着怎样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剩余资源的问题。

大学入学方面的平等主义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生来平等,要用教育维护平等;第二阶段为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但为这些差别的发展提供均等的机会。

英才主义被打破,怎样引起高等教育本身的转变?——高深的专门知识应用于复杂社会时,会出现中间水平的学问,即新型非深奥的知识成分,高等教育能否通过承认低级水平的高等教育来扩大入学对象,同时还称之为“教育”?

麦奇路普:教育只有建立在中学知识基础之上,并且除了少数天才之外它无法在早期教育阶段获得时,才是‘高等’的。广博和长期可以在高等上打折扣?职业技术教育、普及教育、补偿性中学后教育并存下,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不应被要求从事其他机构可以教的同样好甚至更好的教学——建立初级学院。8.【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自由教育】

教育本身和受教育的状态就是普通教育的主要目的,有用性只是副产品——让教育使他们成为有能力、有理智的人,他们以后在社会中担当的角色会满足他们自己。

自由教育是非奴隶、工匠的全力过市民生活和从事国家管理的自由人的教育,课堂可以提供认识态度,而非培养德行,自由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应该留给家庭、街道、市场、政治活动场所和教会完成。(史密斯1958)

感想:理论教育是自由教育的核心,是获得心智的途径,在其中掺杂过多主观性浓厚且概念模糊的道德则不利于理智的培养,更不利于理论本身的精炼和延伸——当理论在其自身的逻辑中推论出新的内容,再从外部向非理论的道德或实践经验中适用,便会受到十分客观的成效,郎中不医自己的病,道德不参与对自己的作用,都是类似的道理,而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划定的领域,能够将理论与道德隔离开,以便二者更有力的相互作用,这也是我们明确高等教育目的与途径等一系列内容之内涵与外延的目的。9.【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有三项主要职能:传播高深学问、扩大学问领域、运用其成果为公众服务,其中第一项是最古老的。

教学不只是讲授,还包括启发和友爱,信息媒介方面的新发展能够为两种教学提供便利。

课程选择的适切性检验过于简单,应该多重考虑长远的利益和普遍的价值,进一步安排选择检验,即根据重要性程度进行等级秩序安排。

是否应该强求学生与学校预先确定的形象一致?或者学生的个性是否应该多少保持原样?这是一种两者都是的情况。杜威关于课程结构的观点看重学习者的交互作用,布鲁纳则回归理论学科并通过分析实现广泛的迁移,批判不关注时代重大问题又担忧对知识本身热情的牺牲。”

感想:以上说明了学校个性与学生个性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结合,因学校毕竟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其有特定的历史和现状,故其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掌握并无法完全感同身受,其对于每个学生的想象力也不可能大过学生本身,故保留学生个性的做法也是保留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使这种可能不被学校完全统一的规定所束缚,也为学校发展提供素材,同时学校又有一定的限制,让学生不至于误入歧途,同时将学校的资源与保障正当分配,为学生提供发展的资本和保护。10.【治学的道德】

“学者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也是他们自己的道德的唯一评判者。学者道德的准则包括:坚持学者社团中所有成员都在高等教育的某一领域受过长期的系统训练;为教授们保留尽可能大的自治天地;学者对本学科的道德责任,献身于自己的学科领域;把发现公布于众的责任。

接受捐赠的学者必须小心谨慎,确保自己不被剥削和利用,公开感谢他在研究中可能得到的财政资助。

‘负责’、‘开诚布公’的定义模糊——保密的界限和方式。推荐信:把道德信条纳入一个更为专业化的观点,教授们似乎就要承担起严肃的道德责任:保持高度的学术标准而不接纳不称职的人,推让给同事会给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因为存在着其他教授会写更耿直、坦率的推荐信的可能性,而削弱学者在这方面的责任。

想指出有利于学术进步和忽视学术责任尤其是教学责任的分界线是相当困难的——校外工作时间限制的指标。

哈佛大学通过建立自己的商业公司就可以不经过中间人直接分享利润,增加大学的收入„„一位教师认为当教授们把他们的研究当做商业机密时,研究计划的互相交换也就停止了。更为混乱的是产生一种危险,即与公司有联系的教师得到学术地位晋升或得到假期就会被视为重商主义。”

感想:商业化的方式对学术成果的交换的阻碍可以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来缓解,因享有专利权的前提是专利内容需要公开,而专利的许可使用费可以通过许可与被许可双方通过合同约定,作为同一所学校的同事,许可使用成本自不会过高;更进一步的情况是,如果教授的研究完全是利用了学校的设备资源,并且其研究成果的发布和责任由学校承担,则该成果可以视为特殊职务作品,研究者教授仅享有作品的署名权,而作品的其他权利包括财产性权利全由学校享有,则教授之间不存在研究计划的交换,因研究计划及其成果都由学校来管理,更利于整合交流沟通,且因研究所获得的收益也由学校统一分配,教授之间也不存在分配冲突以及商业利益的竞争。总体来说,商业化如果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大学更加有血有肉的存在方式,则可以通过其他配套制度来缓解其中的弊端,做到利大于弊,且控制弊端的发展,则应当被接受。另外,商业化的模式也可给研究者带来纯学术氛围中缺少的激励,即使会有为研究而研究的充数成果出现,也会在爆发式的基数明显增大的成果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数额高于从前的有价值成果。11.【作为教会的大学】

“几乎无需任何补充,宗教当局就巩固了当时已建立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这种权威扎根于当时最优秀的知识之上,如关于人的本性、关于宇宙及关于祸福的知识。

高等教育中修道院式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归因于它与教会的世代联系——十九世纪末发生的变化:以前知识的目标是增添上帝的光荣,现在知识却日益增加着其本身的目的,即激增与世俗化,开始侵犯它从前的保护人、创办人的领地„„当我们失去了熟悉的路标,即使是有疑问的路标,我们还是会感到不安,必须转向大学,它们是一种世俗化的教会。

因为我们个人和社会的成功都建筑在我们的知识之上,所以必须求助于大学而不是教会甚至政府——大学代替宗教当局成为伟大的仲裁者,把高深的学问转化为智慧,智慧的新年成为的本质上是宗教的东西,让人们产生了精神依附。

用追求知识的生活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联合,大学的世界主义能够形成则在于——作为真善美的保护人,提出了一种毫不动摇的忠诚于探索精神的宗教。

教授要区分作为教师和宗教首领之间的区别。” 感想: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与对宗教的虔诚崇拜有很多相似之处,印刷术的发明打破了教会的腐败垄断,也使高级的知识在普通百姓中普及,如果说信仰是在特定群体里的不容置疑的绝对知识,那么反过来说大学是世俗的教会,即其知识是可以进一步探索质疑的,也未尝不可。

文中说大学缺少完整的理性来为成员提供知识和控制,但我认为对于“完整”的定义本身即为模糊,如果说知识加控制即可成为完整理性的框架,那么知识是无穷尽的,控制也是根据被控制者的发展而需要随时增加或变换方式的,那么“完整理性”的定义中能够被确定的也就始终只有一个框架而已。但此框架对于大学发展来说是可称优良的,其双向互补,一方面是知识的扩张结构,另一方面是控制的收敛结构,正好实现平衡,且框架结构正适合大学应该具备的兼容并包,若彻底封闭,则难以在时代中立足。

作为世俗的宗教,大学以其把高深学问转化为智慧的能力塑造出智慧信念,并且在世界的多元化倾向中以探索精神与之相适应,智慧信念使宗教知识神圣的信念转变为对真知的信念,从而形成了对探索真知的忠诚和行动。

上述信仰模式在西方宗教传统中是被普遍接受所以可以直接落实的,但在中国,一个自古信奉祖先为主流的传统国家,很难在自身谱系之外找到一个高处的绝对的共同信仰,封建王朝往复推崇的儒道释三教强调的教义亦都是教人调整自己的内心,改变心境从而改变对身外的看法,这是很难达成共识的,更不会形成类似修道会的适合大学结构借鉴的组织结构,故中国大学模式即使学习西方,也很难形成西方式的“世俗宗教”或其中的学术氛围。我个人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西方世俗宗教的双向互补框架,基于其宗教性,一方面包容各样的信徒和思想使信仰者感到被接纳和有底气的自由,另一方面这种自由又以戒律进行了一定的限制,防止信徒做出破坏真善美之事以破坏自由的环境,信徒的底气也来自对因这种限制而生的对环境的信任。

第五篇:哲学读后感

哲学读后感

哲学读后感1

读一篇文章、一本书,或看一部影视片,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感想。亲,你有把这些感想写下的习惯吗?瞧,有些同学还真有!

今天,妈妈在我的小黑板上抄了一首诗,那是著名诗人屠岸先生写的《树的哲学》。

“我让信念扎入地下,我让理想伸向蓝天。”我反反复复地嘟囔着,信念怎么能像根一样扎入泥土,而理想又怎能像鸟儿一样飞向蓝天呢?突然,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这是提醒我要将自己的信念深深地扎下,要放飞自己的理想。

“愈是深深地扎下,愈是高高地伸展,愈是同泥土为伍,愈是有云彩作伴。”反复地默读,会发现,这似乎是在告诉我,学习就应该脚踏实地默默地努力,只有这样,才会离我的目标越来越近。

“根须牵着树梢,勿让它走向缥缈的梦幻;枝梢挽着根须,使得它坚持清醒的实践。”这每一句,分明是在告诉我,要是不脚踏实地,就不会有一点成绩。而且不能随意变换自己的理想,如果你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前面的努力就会白费。努力就是根须,理想就是树梢,树梢的生长全靠根须提供营养。

“我于是有了粗壮的'树干,美丽的树冠,我于是结出了累累果实,具有泥土的芳香,像云霞一样彩色斑斓。”是啊,如果你努力了,那么,结出的果实就是上天给你最好的回报。

从《树的哲学》这首诗里,我听到了屠爷爷藏在里面的悄悄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了春种,夏忙,才会有秋收。我会努力的!

哲学读后感2

某种情况下,我甚至要说,恰恰是在身处逆境之时,学习的条件最好,心最专,效果最好。顺境时人容易浮躁,周围常常会有各种朋友、跟随者、慕名者、请教者;顺境时你常常忙于说话、写字、发意见、教授旁人、好为人师;顺境时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志得意满,看到的是旁人的失缺;顺境时你必须满足社会与众人对你的期待,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做旁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出席某些活动、仪式而目的.仅仅是为了表示你确已出席。而逆境时、被晾到一边时、“不可接触”时、“不准革命”时,正是不受干扰地求学的良机、深思的良机、总结经验教训的良机,是严格地清醒地审视自己反省自身解剖自身的良机,是补充自己、壮大自身、使自身成长、使自身更新的良机,是学大知识、获大本领、得大彻大悟的最好契机。

王老这篇文章虽有些啰嗦,可也写的其实。人总是这样,顺境时看自己看不深远,逆境时看自己才够真实。不过我却认为,即使在顺境时,只要谦虚、心静,因为接触不明了事情的机会多些,反而更有机会提高自己。相反,在逆境时,心恰恰静不下来!总结经验解刨教训时,往往会怨会悔会空想,心思不能专于当下事!与其颠来覆去的让错误折磨自己,倒不如抛空一切曾经拥有的,看准眼前重做分析!

人生给我们重新分析的机会并不多,我认识的很多身在顺境的人都在明知山有虎而将错就错着,这是种无奈,更是等待。他们无时不刻的在学习如何规避风险,却永远跳不出圈外重新再来。因为他们害怕逆境,所以才这样捱着。毕竟失去与获得永远不能成绝对的正比,虽说高处不胜寒,却好歹也能捱住,毕竟低处难行那是寸步难行啊!

我现在很明白自己的的确确是在逆境中,人在逆境中最怕自己不认境遇,不求上进;不认错误,不求改变。我感谢人生给我重新分析的机会。可认了的同时也让我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究竟哪个路口才是最正确的出路?这些天似乎越想越乱,越分析越不得章法,怎么选择都像错。这样左思右想多了心倒也静下来了,听天命尽人事吧!总之等待、寻觅着全胜的机会。

哲学读后感3

《中国哲学史》这本书按照时间的顺序,对先秦诸家开始到近代哲学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哲学史对于人生而言,相当于进行系统的反思,学习哲学,让它成为你的思考方式,能触类旁通,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决策和创新的能力。

中国古代的哲学离不开政治和教育。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孔子所代表的“儒”,不仅是哲学,也是教育。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颇为深远。同时他也批驳了儒家的一些观念,他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的哲学理念,是一种非功利的理念,是对当时国家政治的一种理念。

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思考的思考。

哲学有什么用?哲学具有无用之用,不在于实际上解决问题,而在于让人不再囿于这些问题的困扰,能达到释然与解脱。之所以说无用,是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贫困交加,生离死别,这些依然如故;之所以说有用,是因为这些现状不再是问题,人会变得安贫乐道,坦然面对人生的不完美。

现代社会中,科学的兴盛推翻了很多宗教对于生命和宇宙起源的解释,但是宗教在哲学探索层面取得的辉煌,不亚于科学在自然领域的成就。

在大多数哲学体系中,相通的一条便是圣贤所做的'事情和常人所做的事情并无二致,有区别的是做事人的心与悟,哲学史的作用是告诉我们:过去的哲学家们说了些什么,他们说这些话时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我们认为这些话应当意味着什么。

大部分的中国哲学都富于实践精神,也就是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这一哲学观点的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但是传统道家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他们追求真正的身体与灵魂的自由学说,显然没有“成功学”更加受人欢迎。儒家的主要观念是辅佐君王,入世为官,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最终成圣。同样在国外,哲学家们也提倡实践,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不仅仅在哲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实践精神,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实践,不能光说不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实践,才能有自己的收获。

《道德经》开篇写到“道可道,非常道”。这就是用否定来为其下解释。在当今繁杂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做减法,修养精神,留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与美好。

哲学读后感4

仅仅是个小人物

大块头有大智慧,小人物有小生活。

马云,商业巨贾,当看见简介时,整整两页纸的荣誉头衔,不得不惊叹“此乃神人也”……

他,一路高唱凯歌,已无敌天下之势纵横网络世界,却在鲜花与掌声最多的时刻掩饰自己的辉煌,悄然退下戎装,随心所欲,笑傲江湖。

而我,仅仅是个小人物。就是两页纸写个简历,半天后依旧空空如也的那种。

马云是成功的,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作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成功企业家,马云自始自终都认为:“做人”远比“做事”重要的多。他觉得要想把企业做好,首先要学会做人,把基本的礼节、敬业精神、待人接物都学得恰到好处,不要一上任就想显示自己的本事。不要先学做事,要先学做人。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说,这尤为重要。现在的社会风气,医患矛盾等等。世界上有很多令人不满的事情,你改变不了多少,改变自己才能改变未来。不管外面多么麻烦,你改变了,世界才会改变。马云尚且如此,更何况我这小人物。须记住“胸怀是被冤枉撑大的”.现在想工作中所受的那些气,这个病号催,那个家属嚷,有的起哄,更甚者动手……如果还没有撑船的度量,那么下一个气死的不是周瑜,而是你。“工作那么久了,还为这种事生气,真是一点长进都没有”……只有心中充满美好的东西时。人才能活得开心和精彩。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释怀,多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坏。

小人物,更当如此。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

马云说:“你不要看我今天的风光,我前面犯了很多错误,今后也会犯很多错误。成功不在于你做成了多少,而在于你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失败,不是停滞的理由,不甘平凡,挑战自我,下定决心,在该出手时就铁了心去做,你可能会面对与之前所想完全不同的局面,无论人生走到哪一种境地,只要你还有勇气,那就是成功的资本。小人物当如此,坚持。放弃,就是最大的失败。要像持初恋一样坚持理想。奇迹只会降临在不言放弃的人身上,别小看奇迹。

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

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奥普拉·温弗瑞说:“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存在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每个人都有梦想,只有那些为实现梦想不断追求、永不言弃的人才可能登上成功的舞台。创业的过程都会经历挫折,坚持对梦想的追求,成功便会指日可待。”马云这样说。

人可以怀疑自己,但不要怀疑信念。怀疑自己可以改变自身,不断进取,但是怀疑信念,则会让你对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不再执着。所以,不要在犹豫,不要再迷茫,朝着伟大的南丁格尔,起航。小人物,终究也要出海远航。就像路飞一样,“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小人物也要会生活。

“小狗问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在你的尾巴上,小狗就用嘴咬它的尾巴,却总咬不到,它沮丧地告诉妈妈自己总抓不住幸福,妈妈笑笑说只要你往前走幸福会一直跟着你……”其实,生活也是这样,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就会跟着你。

“用左手温暖右手,这并不是一句空谈,能够懂得活在当下,享受幸福的'人,必然能够大步前行,拥有明天的美好。”对冬天要预先准备和坚持。马云,如是说。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我们做不了,这世界就一个,但是太多的人把自己当看,这世界每个人做好自己那份工作,做好自己微不足道的那份工作,已经很了不起。你要记住,你仅仅是个小人物,要学习,要成长,要生活,更要做好自己。

人要学会自己成长,把成长作为人生目标去完成,就离成功不远了。将过去和羁绊全部丢弃,不要吝惜那为了梦想流下的泪水。要记住,自己仅仅是个小人物,为了生活,努力吧。“永远不羡慕别人的好运,如果你赶在死刑台上露出笑容,幸运的闪电也会落在你的头上。”

小人物,小生活。安安稳稳生活,踏踏实实工作,朝着自己的方向,迎接胜利的曙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最后,愿此书,能有更多的人读到。

哲学读后感5

一个农夫养了一只驴,一天驴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农夫想很多方法都没有就出来。最后,农夫决定放弃这只驴,不救了。于是,开始往枯井里填土,想把驴给埋了,免除它的痛苦。驴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开始凄惨的叫着,不过,它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农夫很奇怪,便往井里看,出人意料的是落到驴身上的土都被它抖掉了,井底变高了,最终驴子得救了。

读后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人遇到困难,不要悲观消沉,要想办法应对它。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前几天,我在做一道数学题,比较难,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名堂来,我想要放弃,明天听老师上课讲吧。但妈妈鼓励我,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多读几遍题,把思路理清,再做做看,于是,我又开始重新思考,最终我做出了这道题。古时候,谈迁历经的心血写成了一本明朝的史书《国榷》,但是在书稿即将付印之前,书稿却被小偷给偷走了,这可是致命的打击。可谈迁面对这个困难时,没有被打倒,而是重新用了4年时间写出了这部书。我想起了一句话: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你强它就弱。在困难面前,能救自己的就是开动脑筋勇敢面对,要相信自己,不要放弃。古往今来,能成功的人,都是经历了无数风雨,才最终成功,我们都要做个勇敢者,笑对生活。

哲学读后感6

后金融危机时代,当大家回首国家、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过冬术的时候,无非是财政刺激、信贷扩展、投资驱动、促进消费、节流缩食等关键词,而稻盛和夫却是有着独特的过冬术。寒冬是危机,更是契机,稻盛和夫把危机看做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契机,视为新的转折点,从不同角度寻找突破困境,安然过冬的办法。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是开发新产品的最好时机;节减经费;绝不裁员;管理者和员工都要转变意识(每个人都要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智慧火花和克服危机的热情相结合才进行创造性的经营。当我们深层次思考稻盛和夫在寒冬的突围和努力时,我们发现他始终是由“以心为本”的经营哲学根基的,这种回归到心灵和本性来思考危机,转化危机的心灵力量才是不可战胜的!而这正是国内企业家所缺失的!

接触稻盛和夫,来源于张瑞敏、马云的问道,此后系统看了《活法》系列,其核心理念“敬天爱人”、“利他”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我理解的当代民众是没有信仰的,这是传统意义上讲,但是从现实讲,国人还是有信仰——拜金,一切围绕“钱”展开社会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虚荣心”!当然谈不上好与坏,这是一种选择而已。然而,社会发展及文明程度不仅仅取决于物质财富,还要有精神文明,这种在信仰层面的支柱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现今社会的主流,即以企业家为代表的“精英”的信仰和心灵世界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是标杆,是模范,是旗帜。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非常适合“精英”们(包括所谓的中产阶级)阅读。人为什么活着?实际上就是包含了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信念,诸如勤奋、敬业、诚信、责任心等方面,支撑着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基本信条。

“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国内很多知名企业家,就是能够克服艰难险阻,就是不能在成功后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同样来自成功的磨难。稻盛和夫认为,人生和经营活动都是相通的,做企业实际上就是做人!“小公司发展靠“钱”,大公司发展靠“道””,这种观念和我们国学里道家思想不谋而合!“谦虚带来的是开放的头脑,骄傲带来的是自负的武断”,成功的企业家和经理人走向滑铁卢的.事实告诉我们,大格局更加重要。大义和志向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志向是指个人的人生目标,而大义则是共生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的事物。企业家做大以后,如果延续以前的小志向,就很难把公司带进大格局。

稻盛和夫在企业经营中非常强调“地头力”,即田间地头向前拱的力量,是嫩芽破土的冲力。“现场有神灵”、“答案永远在现场”,企业运营的第一目标不是利润、不是客户,而是为员工及其家属的幸福。一个公司只有建立员工心有所属的平台或者道场,就可以释放全体员工的地头力,公司才能拥有持续竞争力!(这也是国内很多规模企业汗颜的地方)。

自觉、自知、自信、自强、自胜是人心智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始是一种责任的自觉,是一种使命意识的发现和回归,而其最后一环节是自胜,是大爱,是新一轮自觉的开始。正是这样的循环反复,才有稻盛和夫这样的强者的出现,这一点也是当今国内企业家所缺失的!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概要

1、回到原点,”何为正确的做人准则?”任何经营行为都不能违背社会一般道德标准,如诚信、正直、不贪婪、不给他人添麻烦。

2、“以心为本”的经营。企业经营围绕着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点展开。其归根到底是在企业形成最强的凝聚力,全员以主人翁意识工作。

3、共生循环思想。保持人与自然界平衡的基础下,使人与自然界保持良性循环,和谐共存。

4、制定光明正大、顾全大局的崇高使命和愿景。旨在明晰企业的目的、意义和目标。

5、将强烈而积极的愿望植入潜意识层面。头脑中不断描绘愿景出现的情景,这样,日复一日,就能把强烈而积极的愿望植入潜意识层面。事业成功的原动力在于面对艰难险阻时候必须坚定信念,抱定必定成功的强烈愿望。极好的机会都隐藏在平凡的情景中,他们只能被有强烈目标意识的人发现。同时,要以将来进行时看待能力,对于无能为力的事情也要唤醒潜能。

6、人生、事业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7、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为了实现理想,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勤奋努力是不可或缺的。最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一点一滴、微不足道的小事累积起来的,因此,即使是很小的事情,都要愿意付出努力,而且永不退缩。长远的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心中要拥有这样的信念:如果不放弃,就不能算失败。

8、不断创造新价值。创新是企业管理者的必备素质,创新是终身的习惯。企业领导者必须保持创造性的心态,还要经常引导部下寻求新的东西,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日积月累,每日有细微的进步,才能取得重大的进步。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工作,都要时刻不断地改善,争取明天的工作比今天的好,后天的工作比明天好。任何伟大的创造,也正是从这种永不满足于现场的精神中产生。

9、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合费用支出最小化。独创了“阿米巴经营模式”,即把公司分成一个个小的“阿米巴经营”的小集体中,实行“单位效益时间核算”。阿米巴设定的主要目标,不是常识的“成本管理”,而是“附加价值”。此外,追求“按照所需数量购买所需物品”,争取零库存,降低库存等费用。

哲学读后感7

作为道家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庄子沿袭了杨朱逃避的处世方法和老子揭示宇宙事物变化规律的企图,并由此衍生出自己对于“全生避害”的独立思想。只不过他的“避”并不是像扬子一样逃离人世、离群索居,而是创造出一套“取消自我”的理论。这种看似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逃避,实质上不如称为一种“降维攻击”。

杨朱从百家争鸣的时代中感受到了深深的社会矛盾,进而开始逃避社会,逃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奠定了道家思想的中心,而到了庄子这里,他很大程度地将这种逃避发挥成了追求“绝对自由”。起初,受老子的影响,庄子把自己的思想重心放在生存之道上,譬如《养生主》中的“善刀而藏”,告诉人收敛锋芒;再入《达生》中“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告诉人与物迁移的道理。但逐渐地,庄子发现再多的“养生之道”也不能在乱世中完全地保护一个人的`性命,这只能让人获得“相对自由”,而若想获得他渴望的“绝对自由”,必须自己创造一个世界,这便是庄子的“降维攻击”。

庄子实现“降维攻击”的途径是进行了“思想升维”,他以一个更高的观点看待世间万物,建立了“视下”的体系,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用今天的话说,此刻的庄子拥有了“上帝视角”。于是他才可以“齐物”,因为物我已然失去区别,天地一体;取消了自我,自然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于是他才可以达到“真逍遥”。

庄子的学说总是与现代自然科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或许是因为它们都是通过追溯最古老和广大的时间、空间,从而定位到人类文化,以人类的智能性价值为切入点,探讨一个理想社会应有的样子。说回庄子思想上的“降维攻击”,他以这种传奇的方式使自己逃避到了高于宇宙万物的另一个空间中,也许这便是他的哲学思想充满科学色彩的根本原因。

相比于陶渊明等“肉体隐者”,庄子这个“精神隐者”似乎隐退的更彻底。陶渊明只是成功躲避了官场的束缚而达到了“相对自由”,可庄子已然彻头彻尾地涤净了灵魂,达到了“绝对自由”。虽说二人都对自然抱有一种纯洁至极的崇敬,但陶渊明崇敬的是自然带给他的平淡稳定,而庄子所爱的却是参与到自然变化中去的乐趣。

在庄子对自由的追求中同时饱含着他对宇宙意识和个人意识的追求,这也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中国人未曾停止过的追求。幸而有庄子将它加入到中国哲学的议题范围当中,并向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最彻底的解决方式,即实现“思想的升维”。

哲学读后感8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哲学,这是被很多哲学家如雅斯贝尔斯、葛兰西等所认可的。那么什么是儿童的哲学呢?柏拉图说过,哲学产生于惊异。从这些角度,我们不难理解,因为儿童总是充满问题,也可以说是惊异,对于这些,我们并不陌生,比如儿童会经常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月亮为什么要跟着我们走?”。我们会经常听到类似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领悟和感叹都是对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他们就是儿童的哲学。在作者看来,儿童的哲学有其特点和规律,我比较关注的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教育的本性和天职是通过向主体传递文化以培养主体并使主体继承和创新文化(即文化与主体双向创生)。因此,教育对儿童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是儿童主体的发育受外部教育、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要通过儿童主体的内部建构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儿童的哲学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以上这些看来,儿童所处的环境对其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不仅是教育、文化对其的熏陶,更对儿童自身心智的成熟、对儿童建构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三、儿童的道德儿童有其自己的道德、审美以及梦想,在各个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道德是交往行为的逻辑,就儿童的道德来说,其道德的发生实际上就是儿童对这种行为逻辑的逐步建构,儿童对交往行为逻辑的建构,实际上就是去认识这一系列的行为规则。这一系列行为规则的建构实际上是道德认识的发生。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规律,并受到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佩克和哈维豪维斯特将儿童道德发展氛围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前道德的,二是自利的,三是顺从的,四是良心的,五是利他主义的。科尔伯格也把个体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一是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1)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服从准则,避免惩罚。阶段(2)朴素的快乐主义:获得奖赏和别人的好感。二是习俗水平,包括阶段(3)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避免遭人谴责和惹人不悦。阶段(4)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避免执法当局的指责以及由此产生的内疚。三是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5)维护契约的道德定向:遵从公正无私的执法者,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幸福。阶段(6)坚持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避免受到良心的谴责。我比较赞同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理论,如果足够细心,我们都能感受到身边儿童的成长,他们的行为准则、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似乎就是伴随着自身的成长而逐渐改变的,这其中,不仅包括智力的成长,也包括其道德水平的发展。

四、儿童的审美“美是秩序,是具体的秩序,或者说,美是理念的感性表达。”这是本书中作者对美的解释。在我看来,这也许说的就是主体所感知到的外部世界现象与主体本身所建构的外部客体的印象的相似度,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秩序、理念的感性表达。审美是把握、确认、反映世界的一种形式。审美所追求的是世界感,那么对于审美水平的发展,作者认为是审美主体对外部客体所表型的本体之美不断进行建构,从而其审美水平不断得以提升。作者认为,从整个生命进化的历程来看,审美水平先后经历了生理的、本能行为的.和意识的等三个层面。从以上的论述来看,审美似乎是儿童与生俱来并不断发展的,是儿童的天性,其审美的发展是伴随着认识深入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通过游戏、艺术等形式来开发其审美能力。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儿童所接触到的血腥、暴力、色情等不好的内容对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如家庭矛盾甚至家庭暴力都对儿童的认识、道德、审美等有着重要影响。另外,儿童的游戏和艺术是是儿童个体自发地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活动,成人应该加以配合,丰富其游戏内容,创造必要的条件满足儿童的游戏和艺术的需要,奠定儿童良好的早期经验,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五、儿童的梦想梦想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膨胀、扩张和加强,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形式思维的启蒙者和培育者,他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人的世界。梦想并不是成人所独有的,儿童亦有其自己的梦想,梦想使儿童进入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诗意也更为宏大的世界,梦想有助于儿童人格的茁壮成长。儿童生活在梦想的世界里,游戏、艺术、神话、童话、儿歌等要素都与儿童的梦想息息相关。游戏使儿童生活在现实以外的一种现实中,这点我们 是有亲身体会的,儿童在游戏中会有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而大家都不愿意做小偷,不愿意扮演“坏人”。他们都羡慕正直勇敢的正面形象,并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那类的人。还有其他儿童特别是女童,看到有布娃娃等玩偶时,儿童就会佯装成妈妈,并有照顾孩子的愿望,这或许就是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现实。儿童的游戏也充满创造性,他们的内心世界会建立起多种物质的联系,将内在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为梦想和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了桥梁,为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尊重儿童的游戏,而不是去指责其幼稚甚至阻止其游戏。同样,儿童也有其自己的艺术,儿童的艺术与儿童的梦想息息相关,艺术创作是梦想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看到儿童喜欢“乱涂乱画”,或者不自觉的哼歌等等,在成人看来,其没有艺术可言,但儿童的这些涂画、自发性唱歌与跳跃等,虽并未达到充分的自觉,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表达是不自觉的,因而更合乎自然的本性、合乎艺术的尺度。也正是因为如此,儿童的艺术才被成人艺术家称道推崇。另外,神话、儿歌、童话等即是儿童梦想的一种体现,也推动着儿童梦想的发展,所以,适当的童话、儿歌等作品,对儿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哲学读后感9

很多人都在质疑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我们每每想到哲学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都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这种欧洲面孔。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中国哲学博大精深。

在中国古代,研究哲学并不是一个职业,所以我们的哲学思想也不像西方那样成体系化。但当我们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不会长于杂志上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就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也就是说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学、阴阳家这些诸子百家的学说构成了中国复杂的哲学史。

看了这个简史也对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中国哲学是在辩证中成长的,比如儒家的入世、道家的出世,儒家讲究“有用”,以积极的态度为人处事,讲求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则讲究“无用之有用”,讲求道是无名的,同时一切有名都是由无名而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们不能说儒家道家孰对孰错,只能说是用不同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不同的思维看待这世界。

中国的哲学就在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的冲撞中茁壮成长,又如儒家和法家,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儒家主张治理百姓应当以礼以徳,不应当以法以刑。他们坚持传统的治道,却没有意识到当初实施此道的环境已经变了。这也是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的原因吧。

墨家也对儒家进行了批评,墨子认为儒家有四个弊端:不相鬼神;坚持厚葬;讲究音乐;相信命运。这些批评显然是由于儒、墨的'社会背景不同,孔子如此提出是希望能改正对鬼神的信仰;而第四条,儒家认为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外的东西,改变不了又何必强求,而墨家却认为把自己委之于命运会让人们懒惰。

儒家和墨家对于“爱”的观点也不一样,墨家讲究爱无差,儒家则是要求爱有差。《孟子》里面有一句话:“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人之赤子乎。”对于兄之子的爱自然会厚于对邻人之子的爱。墨家则不然,他讲求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兼爱”。

在人性的向善与向恶中孟子与荀子也产生了分歧,孟子认为人性向善,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有了“仁义礼智”这四德。而荀子却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四德是天生的,而荀子所说,人生来毫无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

不能说这些诸子百家的学说谁对谁错吧,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落后的地方,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把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继承下来。

哲学读后感10

冯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大批墨子是一个极端功利主义者,这也是传统儒家批评墨家的主要切入点。但是,墨子和他的思想当真如此功利吗?

墨子的污名主要来源于《墨子·兼爱》中这样一句话:“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人们认为墨子是抱着“交相利”的目的去进行“兼相爱”,因此人们攻击他披着“仁义”的外表而追求“互利”,兼爱只是对将得利益的预先投资。这是对墨子哲学中心思想的最大误解。

孟子曾用如下语句概括墨子的思想:“孟子日:‘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与极端功利主义的矛盾由此而来。我们可以明晰地意识到,极端功利主义者的一切行径都建立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基础上,给作为利益相关的当事人的自己带来利益或快乐。但显然墨子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他甘愿自己“摩顶放踵”忍受痛苦,从而实现“利天下”,去满足他人的利益。

由此看来,墨子有着固定不变的志向,即实现天下人的幸福、快乐,“交相利”是为了天下人幸福快乐,“利天下”也是为了天下人幸福快乐。只不过他提出了多种实现这个志向的`途径,“兼相爱”是最理想化的途径,“摩顶放踵”是走投无路时他和他的门徒也愿意去做的途径。相比于那些空洞的说教,墨子这位游侠显然要实际得多,也真诚得多。如果说墨子是功利主义者,那岂不意味着胸怀天下也变成了功利主义?

然而,对墨子的最大敌手——孔子来说,儒家学派倒真是有“利”的思想存在的。这种“利”被儒家称作“回报”。这种“回报”常在家族关系之间被单独强调,子女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要单独拿出来说,“养儿防老”也要单独拿出来说,因为正是凭借父子之间的互相“回报”来维持着家族生命的延续。这样看来,儒家过于强调大我与小我间的关系,又怎能不称其“以自我为中心”呢?由此看来,这种被外在规则而非内心道德所驱使的家族礼制关系便更多的表现为“利益关系”了。

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儒家哲学,他们都过于强调“我”和社会部分人的利益,同时,这部分人必须是和“我”利益相关的人,它可以具体表现为一个阶级或一个家族。但是墨子却和他们完全相反。墨子深刻地贯彻了“利他”思想,他为社会最底层人民发声,说出的恰恰是超越自我利益的,最真诚、最淳朴的想望。政治哲学对于普罗大众的功能性在哪里,或许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的问题。出处:太阳黑子的野马尘埃(公众号),作者:王祉茹

哲学读后感11

以前看过很多哲学的书籍,看的我是雾里看花,一头雾水啊!这段有时间了,从头又读了一遍哲学,终于让我知道什么是哲学了。就是一般比较有思想的人,整天吃饱之后,玩的没玩的之后,问一些让人头大的问题。比如说,世界是什么,我们是怎么来的,宇宙是怎么来的,人为什么而活的。

自己问自己之后,开始的时候又给不出答案,就编造一个,结果又得蒙对了,有的蒙错了。一些有权利的人也去猜,猜完就说是对了。不让别人反对他,有人反对就弄死。比如哥白尼就被弄死了,还有著名的苏格拉底也悲剧了。西方的哲学和东方的哲学不一样,西方的哲学偏于理性,以逻辑为手段,来研究世界时什么。东方的哲学偏于感性,以阴阳为基础,结合四象八卦,生万物。我们不研究世界是什么,但是我们尊重世界的法则,讲究顺其自然,按照世界的变化去行事。

西方的哲学是首先要推崇希腊哲学,也就是古希腊哲学。这里首先研究的就是自然,研究一下金木水火土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以及他们之间是怎么变化的。研究这些问题的一些牛人有记载很多,比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慢德。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行为问题被提出来了,就是说,真理的问题,那句“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的话大家就知道了吧。由于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出来了,就会有人站出来了,说好多东西不合理,有名的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位,他们去除糟粕,取其精华。把哲学的世界重新整理了一下。之后就是伦理问题,说实在的',我一直没有弄明白伦理到底说的是什么,好像是说,人的灵魂和世界还有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是是什么关系不太懂。

随着人类的进步,出现了经院哲学,也出现了教会。教会以信仰为背景,以神权为手段,以统治者的身份出现了。人类还在进步,科学的大门已经找到了,但是还没开。但是人类还是向着真理出发的,以当时的科学水平,发现很多经院哲学是错的,有人出来反对。结果也是悲剧了。历史的必然规律是:一个出现,就会伴随着另一个消亡。自然哲学的出现(科学)打击了经院哲学,经院哲学为了生存,只能改变了,变得更玄乎了。自认科学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个就叫做经验哲学。既然是经验,就自然出现个人主观色彩,大家就是出来理论一番。理论的最后结果一般是,出来一个大人物,以公正的身份去评判。以批判的眼光对待问题。这里面也参杂着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其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到现在还很实用。到现在的实用主义哲学登上历史舞台,看看身边的人,都是实用主义,不喜欢理论。各个问:有什么用啊?问这种话的人,我想还是先读读书吧,之后再问吧。要不会让人笑话的。因为理论是基础,理论很重要的。不要问他有什么用,比如问你:刚出生的小孩有什么用啊?与此相同,理论就是刚出生的小孩,等他长大了,就知道他有什么作用了。

哲学读后感12

对《你的第一本哲学书》里研究的问题的讲解,有时会产生共鸣,有时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如此纠结这个问题,如“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他人的心灵”和“身心问题”,这些本来就是无法用对与错、真与假来判断、理论的东西,无论你怎么假设、怎么假象都好,外部世界、心灵、身心等虚幻、无法捉摸的东西我们又怎么能研究得透呢?它们存不存在还是个问题呢,何必去纠结一个无限循环的圈呢,有些东西我们知道就好,理解就好,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它们翻来覆去地炒来炒去。

不过有些地方我还是挺赞成的。例如说到“公平”那章吧,社会给予了我们人人生而平等的公平,却无法公平地让我们活着。有些人生来就安享富贵,有些人生来却贫贱不堪,谁能说这是公平的?谁又能说这是不公平的?有人说,有钱人就能享受好的教育、好的医疗,这样对穷人是不公平的。是的,这是不公平的,医生面临在同一时间究竟救有钱人还是救穷人的问题时,不应该以身份来衡量生命的重量和价值。但是,有钱人的孩子能上很好的私立学校而穷人的孩子只能读公立学校甚至因无钱交学费而读不起的`,有钱人的孩子生病了就可以住贵宾房而穷人的孩子生病了只能打打针吃吃药,这也算是不公平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是有钱人与没钱人之间的差别,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不公平的。如果非得要说这是不公平的,有钱人的孩子和没钱人的孩子应该上同一所学校,应该享受同样的医疗待遇,我觉得这样也不错,社会挺和谐的。可是往深一层想,恐怖的问题就会出现了:解决这种不公平的局面的唯一方法就是中央集权的经济,什么都是政府统一发放、统一分配,社会上没有富人穷人之分,看似很好,可我们中国已经在这上面摔过一跤,是邓小平爷爷率先爬起来了,我们全国各族人民才可以慢慢地爬起来,一个扶一个,先富带动后富,最后一起达到共同富裕。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

哲学读后感13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享誉中外、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哲学名著。它是根据一代哲人冯友兰在美国的演讲稿整理而成的,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广泛流传。它把中国的哲学发展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来,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审视,让读者感悟到中国文化在当今的重大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的文化经典。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实话说,笔者对中国哲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个非常肤浅的水平。但在阅读了冯友兰老师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后,笔者对中国哲学有了新的认识,哲学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而是有条理、系统化的了。下面,就列举一些阅读过程中摘录的句子以及我的理解,作为我的收获吧。

著者在第四章中提到“对于《六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不是编者。”由此,著者进一步得出一个推论 ,那就是“孔子只是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一位私人著作家。”看到这里,笔者想到了之前的“孔子热”现象。社会曾经大肆炒作与孔子相关的种种事物,然而炒作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思想呢?在这里,笔者不是想否认孔子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笔者觉得,对孔子的盲目炒作,只会造成孔子形象的虚高,以至于最后,人们凡是遇到与文化相关的东西就把孔子抬出来,这未免有点不伦不类。

著者在第九章中提到“‘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他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任意为之。”这让笔者想到了以前在政治课本上看到的一个概念,即“服务型政府、有限型政府”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意思,是指政府要在职责范围内作为,做到不越界,尽力服务人民。然而,当下社会,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官商的勾结,他们不是“无为”,而是“无所不为”,这恰恰是哲学中所批判的。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果让贪污和腐败继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如何规范政府工作,让政府做到“无为而治”,则是我们应该关心的话题。

书本的第十五章,主要是围绕《易传》展开的,这一章很有趣,讲得都是关于的卦象之类的理论。之前只听说过最著名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说法,但并无深刻认识,这次阅读后,尽管对里面提到的六十四卦等内容仍是一知半解,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儒家形上学中的调和的理论。新儒家提倡的是“中和”。“中”是指调和那些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混乱、不和的食物,而“中”的作用,则是达到“和”。这里的“和”正正是我们最最熟悉的和谐。由此可见,一方面,“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另一方面,古人的`智慧也可见一斑。他们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而这直到现在,仍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

最后一个,是著者在第二十七章提到的一个观点“中国人民族主义意识的发展历来是重在文化上,不重在政治上。”这让我联想到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切糕”现象。一块“切糕”背后是有目共睹的强买强卖行为,这样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当今社会的法律法规。然而,执法人员却很少去管理,最终才会引发后续的争端。也许,执法人员认为,新疆的人民是少数民族应该要加以照顾。但笔者认为,我们提倡的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该是思想、文化上的平等,是立法上的平等,这种平等的政治色彩不应被过度强化。盲目过度的政策倾斜,只能是重在政治上的,歪曲的民族主义。否则,法律的尊严会受到损害,其他民族的权益也将受到侵犯。这样,又谈何各民族一律平等呢?

收获之余,也有些许疑惑,在此分享,愿与各位探讨:

首先,中国哲学如此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当下的社会越来越少人会关注它呢?大多数人宁可学习西方哲学,都不愿意了解中国的哲学,难道说中国哲学就比西方哲学差吗?根据这次的阅读,不见得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其次,中国哲学中其实蕴含了不少为人处世,乃至治国的智慧,那我们应该如何把它加以利用,让它更好地作为社会科学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智慧呢?中国哲学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又在哪里呢?

上面的问题,并非一时半刻就能想清楚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哲学能获得应有的重视与发展,在人类史上再次留下辉煌灿烂的财富。

哲学读后感14

此时此刻,我怀着与之相见恨晚的感受去阅读《京瓷哲学》,当我读完“发刊词”和“京瓷目标第一节”后,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我企业微信留存很长一段时间的个性签名,也是我想向同事传达的一种个人理念,与京瓷的社训“敬天爱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工作中,抛开能力不谈,我觉得自己待人接物的态度是被自己认可的。现代社会与环境的快节奏逼迫下,人不免有些浮躁,一个微笑,一句轻声的问候便可如春风化雨般润泽他人的心灵于无声。尊敬、尊重他人是作为一个自然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敬天爱人所传达的理念不言而喻与之部分契合,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人是我们所有员工都应秉承的信念。

“企业是员工意识的结合体,每位员工的意识组成了企业”、“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幸福”诸如这些理念,在我看来,这种企业的理念是非常有魅力和可以产生共鸣的。改善现有的.生活,提高待遇是每个员工的通俗愿望,挣钱是每个劳动者的最终目的。如果一个企业能成为人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相信这样的企业是非常优秀和有社会责任感,且所有员工都会对其精心呵护,为之努力奋斗,以厂为家也会成为常规的习惯。

京瓷哲学,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会我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员工与领导。企业与个人同气连枝、相辅相成,个人在企业中发光发热、寻求自我价值、展现个人魅力。企业由每个个体组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也是京瓷哲学的发刊词和目标给我的启示。

爱岗敬业,睿思笃行。对于我们来说,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对于企业来说,做一家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虽道路漫长,但未来可期。

哲学读后感15

我们总是生活在一种怪像的逻辑当中不假思索,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视程度,眼中超过了对于自己母语的学习,中国的学生们从高中开始,结束了填鸭式的语文教育之后,在接下来的大半辈子里天天都在使用着母语表达,但却再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除非主动寻找机会学习。同样的,外国的月亮也照在哲学上,不论是社交络还是名人大咖,时下一致向西方的哲学思想求助的风潮,我并非挑动知识的国别边界问题,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舍近求远,置我们眼前成熟环境下的中国哲学于不顾呢?原因是虽然生长于中国哲学环境当中,但我们自己确实对中国哲学没有系统的认知,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我们守在什么样的精神财富边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国人不学中国哲学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得要领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完美解决了中国人,对于中国哲学流派众多,联系甚密,分支变化庞杂,学习和了解起来完全不得要领的问题,全书将两千余年的哲学积淀,清晰的梳理成为我们极易理解的发展脉络。本书建立在作者对于这些表面上自成一家,实际上有着极深内在联系的中国哲学流派的精研之上。本书不仅仅担得起一个简史的“简”字,首先要将各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并留下影响的哲学流派,都一一阐释清楚,这并不难,而事实上我们也不乏这样的著作,因此本书难就难在了这个“简”字之上。要知道化简为繁容易,化繁为简难,因此在俯瞰的同时,可以做到简而不略,疏而不乱,精辟且易懂的为读者指出该类思想的精髓要旨,并点出其内在的联系区别和相近,这对于我们学习和领悟中国哲学面貌来说尤为重要。

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国人不学中国哲学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得要领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完美解决了中国人,对于中国哲学流派众多,联系甚密,分支变化庞杂,学习和了解起来完全不得要领的问题,全书将两千余年的哲学积淀,清晰的梳理成为我们极易理解的发展脉络。本书建立在作者对于这些表面上自成一家,实际上有着极深内在联系的中国哲学流派的精研之上。本书不仅仅担得起一个简史的“简”字,首先要将各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并留下影响的哲学流派,都一一阐释清楚,这并不难,而事实上我们也不乏这样的著作,因此本书难就难在了这个“简”字之上。要知道化简为繁容易,化繁为简难,因此在俯瞰的同时,可以做到简而不略,疏而不乱,精辟且易懂的为读者指出该类思想的精髓要旨,并点出其内在的联系区别和相近,这对于我们学习和领悟中国哲学面貌来说尤为重要。

冯友兰先生,长久以来这位河南南阳的老乡,为河南人带来很强的自豪感,我虽久闻大名,但也是至今才鼓起勇气拜读大作。冯老写作本书,他不但是一位中国哲学史家,其自身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因此这本《中国哲学简史》的高度绝非一般简史可比。在书中,我对于冯老提到为什么就连我们中国人自己,读起来中国的`这些哲学经典都会感觉不连贯,难理解,这件事记忆深刻。他在书中说道,不同于西方希腊的古典哲学家们,可以以专职的哲学家和辩论家自居,一生用哲学当职业,专门著书立说。中国的哲学家们上自著名的思想家,下至我们不知其名的思考者,他们总是著书立说的很少,我们往往要从他们和友人的通信当中,仔细寻找才能找出他的学术思想,这也就免不了会造成表达的不通顺和理解的障碍。

我们之所以舍近求远的学习西方哲学,可能是偷懒的惯性使然,因为恐怕连我们自己都分辨不出我们眼中的儒家,是否真是宋代以后才确立的“新儒学”。就这样分都分不清,我们还怎么学习,如何用哲学指导思想?

也正是因此,冯老的这部《中国哲学简史》作为一部通览中国经典哲学思想的作品,才成为了连同中国人自己在内大众,了解和全面认识中国哲学思想的一条通途。

下载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哲学读后感

    对于中国哲学简史以及其他部分哲学书表面处理之后得到的读后感:全部--部分--相对立面死亡----生存:相对的解释.没有死亡的感觉体会不到你还在生存.死亡可以给你存在的相对感......

    哲学读后感

    读《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有感一开始,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一篇关于哲学的论文,感觉很是惆怅,不知道如何着手,于是硬着头皮,借了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开始观摩,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浅......

    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哲学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哲学思考 作者:陈 伟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5期 [摘 要]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和基本历史走......

    《鲸鱼哲学》读后感

    这本书是一位家长推荐我读的,她是高校的一位老师,本人素质很高,但偏偏她的孩子脑子慢,于是她经常和孩子生气,一天她读了这本书很受启发反思了自己以前的行为的,于是也推荐给了我。......

    “松下哲学”读后感

    杭萧钢构在单董事长为核心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变成建筑钢结构行业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特大型专业型品牌型企业。这就是一种规律,万......

    《历史哲学》读后感

    《历史哲学》读后感 关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一书,由于各种原因,我只阅读了黑格尔所著的绪论部分和正文部分的中国篇。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他的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读后感

    黑格尔《历史哲学》读书笔记 《历史哲学》是黑格尔课堂讲义经编订整理后出版的。此书不仅富于思辨的获利,也适当注意于经验的事物和现象的事物,同时由于年轻人是对历史先为熟......

    京瓷哲学读后感

    京瓷哲学读后感 京瓷哲学读后感1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