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闲话文人旧事》读后感2000字5篇范文

时间:2021-02-11 07:2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派·闲话文人旧事》读后感20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派·闲话文人旧事》读后感2000字》。

第一篇:《老派·闲话文人旧事》读后感2000字

此书为夏春锦、周音莹两位老师策划的“蠹鱼文丛”之一种。今年的上海书展期间举办了“蠹鱼文丛”的新书发布会,此次总计印出了该丛书中的两种,《老派》为其一,蒙周音莹之邀,我特意赶去参加了这场发布会,在会上见到了作者周立民先生,夏春锦赠我此书,我立即呈上请周先生签名。

周先生的这部新作分为三编,内容讲述的大多是晚清民国间的文人故事,他将同类话题交织在一起,以比较的方式勾勒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真性情。比如谈到季羡林先生的一篇题目为《骆驼怎么能说人话呢》,此篇讲述季羡林是何等牛叉的学霸,尽管季先生自称他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留学,无论考什么都是一塌糊涂,但报考大学时,仅报了北大和清华,更让人服气的是,这两所大学都录取了他。周先生还引用了季羡林所写《我眼中的张中行》一文中的段落,以此说明那个时代考上清华、北大是何等之不易,并且说:“小季同志牛气的是,费了这么一大把劲儿考上的北大,最后他没有去,而是选择了清华,因为清华留洋更方便。十六年后,再回到北大干脆直接当教授。推荐人是更为可怕的陈寅恪大师。”

但学霸的炼成,除了天生聪颖,后天的鼓励也很重要,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二字用得极妙,关于的季羡林的“然后”,应该是状元王寿彭。1926年,季羡林考入山东大学附中,王寿彭当时是山东教育厅厅长兼山东大学校长,附中当然也归他管。当第一个学期结束时,王校长提出,每个班的第一名如果其平均分数还超过95分,那么他将亲书一个扇面和一副对联,来奖励这位学生,难得的是,季羡林是唯一一个平均分数超过95分的人。

周立民说,状元奖给小季的对联是“才华舒展临风锦,意气昂藏出岫云”,上款则为“羡林老弟雅詧”。当年王状元已60多岁,而这位老弟年仅16岁,对于这种鼓励,周立民认为比打鸡血厉害多了,后来季羡林也说,无论是出于虚荣心,还是荣誉感,他坚决不能再做坏学生了,否则太丢人。虽然季羡林天生是块好钢,但他在《我的小学和中学》一文中自称:“我当时并不喜欢念书。我对课堂和老师的重视远远比不上我对蛤蟆和虾的兴趣。”我不清楚这是不是谦虚之语,但我宁愿相信状元对他的鼓励改变了他的一生。

上面谈的是学霸是怎样炼成的,接下来的文章谈论的是大学里的导师是如何培养学霸的,比如《“对对子”是什么东东》一文,谈论的是1932年陈寅恪建议清华大学考试题目中加入“对对子”,这个建议引得学生骂声四起,甚至还登上了报纸,后来陈寅恪为此写文回击人们对他的质疑,他坚持认为对子可以检验应试者能否区别虚实词及其应用,以及检测学生读书的多少等等。

当年的陈寅恪乃是神一般的存在,比如姜亮夫在《忆清华国学研究院》写到陈寅恪时说:“听寅恪先生上课,我不由自愧外国文学太差。读后感m他引的印度文、巴厘文及许许多多的奇怪的字,我都不懂,就是英文、法文,我的根底也差。”可见,陈大师在上课时会古今中外语言交汇使用,比如他讲《金刚经》时,就使用十几种语言来对比,这样的人物以传统对对子的方式来考学生,似乎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看来当他的学生,实在不容易。以至于让周立民感叹,没有相当的基础,谁敢选陈寅恪的课啊。

但也有人偶尔会自我感觉良好,周立民转录了1933年3月23日朱自清在日记中记载的,他与陈寅恪一同参加研究生朱延丰的毕业考试,因为朱君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考试后,先生在课堂上问朱延丰自觉考得如何,朱以为尚不错,先生笑曰:“恐也不一定。”因谓:当时尚准备一题,后常见恐较难,故未问,即中古时大解后如何净身。朱迟未作声,邵先生乃答:据律藏,用布拭净。老僧用后之布,小僧为之洗涤。先生初闻未语,少顷,深表赞许。

朱延丰感觉自己考得不错,陈大师笑着对他说自己准备了题目,后来觉得此题太难,也就没有为难朱,考试结束后,陈大师反而向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古时期的人大便之后如何擦屁股?这个问题果然令朱语噎,邵先生在旁回答说,按照律藏,老和尚是用布来擦屁股,但这样的手纸显然不符合节约精神,用完之后的布,由小和尚拿去洗干净后,下次再用。学问做到这份上,还能说什么呢?

周立民在文中还会谈到师生间的关系,比如温源宁写文直指吴宓的痛处,而钱钟书虽然是吴宓的弟子,却并不指斥温源宁之文,同时也谈到了知堂老人给人印象是平和冲淡,但他却直接写文炮轰自己的老师章太炎,甚至在文中说出了这样的混帐话:“先生老矣,来日无多,愿善自爱惜令名”。后来,知堂后悔了当年的孟浪,他在《语丝》上发文称“不免有点大不敬了”,而章太炎后来仍然与周作人有交往。如何来解读知堂的心态呢?周立民的文章旁征博引,而后写出了自己对于该事的态度:

我爱知堂也如此,做人要有是非有原则,哪怕对“吾师”,不然,那是小市侩,有谁还爱读他的文章?学生尊敬老师,天经地义,可是奉老师为教主,天天能只背语录,在老师面前咳嗽一声也不敢,这就不是尊敬、敬畏了。

周立民先生的文章让人读来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感,他既有自己的调侃,又有自己的鲜明态度,能将一些不为人留意的细节以草蛇灰线般的钩沉方式,来点明每个事件背后的微言大意,虽然语调调侃,但思想性丝毫不受到损伤,其文字驾驭能力令我叹服。

第二篇:读后感——闲话聚会 (定稿)

【张宪平】

某日在网上看的以下文字,近来又在曾经的计委干校的同学们的博客跟帖中重又拜读此文,感觉可以推荐给大家,在近期老同学、老朋友、老邻居频繁相聚的时候(好像到处都有类似的聚会),不妨给自己先行吃下一颗定心丸,读后感——闲话聚会。

虽然他们写的是玩笑话形式,却也不乏表达内心的真情。因为已经搞不清此文到底出处在哪里,也先谢过了。

《清华大学化工系1977暨78级-清华百年校庆聚会和谐守则》

A、禁止攀比职位。少年得志的请照顾大器晚成的;后来居上的请礼遇小时了了的;出人头地居高位者最好展现您虚怀若谷的气度;无名英雄基层人员不妨保持您不卑不亢的姿态。

B、禁止攀比家产。腰缠万贯的当感念创业成功的幸运,身无外物的多享受精神生活的充实。

C、请配合筹备组的食宿安排并尊重他们的辛苦劳动。坐拥豪宅的和暂居陋室的请共同回顾五号楼或十二号楼的同居岁月。纵是食不厌精或非绿色有机不屑的也请一起回味九食堂当年共享的粗茶淡饭。

D、请对外貌、着装、发型、发色、腰围、体重、视力、行走速度等等状况百异,个性千秋的同学一视同仁。女生禁止攀比老公,男生禁止攀比老婆,男生女生禁止攀比儿女。有无神仙眷侣、儿女是否出众、膝下尤虚或子孙满堂,不是此次聚会的主要议题。禁止有家室者再度偷猎爱情,或有过不和谐历程者分享经验,读后感《读后感——闲话聚会》。

E、禁止恶意揭底和延续恩仇史。三十年之前的情敌、政敌、债主,不论是感情纠葛、竞争恩怨、还是财物纠纷,三十年后请一笔勾销。

F、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政治制度,经济体系,风俗习惯,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希望大家求同存异,共同遵守和平共处的N项原则。

G、吸烟的同学请保护环境及怜惜旁人的肺。醺酒的同学请注意场合并心疼自己的肝。提倡适度适量。

H、热烈欢迎表现欲望超强者,去财务组负责人处追加赞助费。

总之,希望我们珍惜这三十年一聚的机会,壮心不已指点江山的携手去留无意修身悟道的,大家欢聚一堂和睦相处。

另外在一个中古的同学、计委院儿的同学博客中有这样的跟帖和回复:

成功的定义被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描述,个人觉得应该除了钱、权、名之外,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就是最大的成功。

博主回复:

完全同意。和院里长大的这帮发小在一起就是这样的感觉,不论大家是有钱没钱,为官为民,学识深浅,都活得挺精彩,精神上都很富有。

第三篇:品中国文人 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暑假当中,我读了刘小川写的《品中国文人》,感触很深,尤其是鲁迅。刘小川在书中写的人物非常生动、具体,在读书的同时仿佛将自己也置身于人物的经历中去,好像他们就在自己的眼前,甚至也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快乐、幸福、骄傲以及痛苦、悲伤与失落。从小学起,我就喜欢读鲁迅的作品,读过他的很多篇文章,书面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严肃,语气那么刻薄、尖利,满篇都是直插人心的讽刺。再看他的照片,更是一种威严扑面而来。乌黑而短的头发耸立在头上,胡须也短而黑,眼睛炯炯有神,十分精神,不仅一种敬畏感油然而生。印象中的鲁迅总是给人一种一本正经、话语中总带有讽刺、无法与之开玩笑和交流的人,但是鲁迅在刘小川的笔下却完全是另一副样子,使我认识了一个生活中的鲁迅。生活中的鲁迅其实很平和,无论对父母、子女、朋友、学生都是如此。他从不与人计较,心胸宽广,并且生活简谱,往往把好东西留给别人。他其实很爱笑,平易近人。然而鲁迅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他的求学之路尤其阻碍重重。他的童年很美好,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大家庭中,但是祖父的犯罪坐牢耗尽了家产,父亲的一病不起,使年轻的鲁迅生活一落千丈。生活巨大的落差,他人的歧视,父亲的重病让鲁迅意识到了全家面临的危机和中医的落后,毅然决定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来治父亲乃至国人的病。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又饱受侮辱与歧视。他再次意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中国人思想的腐败,于是最终弃医从文,投入了拯救民族的拼搏斗争中。

从刘小川的笔下不难看出,鲁迅心胸的广大且勤于思考、热爱祖国的性格。他在从自身的经历中不断思考着如何使当时的中国更加强大,如何使民族复兴,如何使国人不再受到外国人的羞辱与歧视。他在不断地审视社会,潜心寻找着一条开明和长远的道路。他将自己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以及自己的思考用文字记录了下来,构成了他独特的幽默而不失讽刺与批判的文风。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民族复兴的渴望,对人民思想改变的期盼,将无数爱国人士的心声全部融入了一篇篇促人深思的文章中。

鲁迅的人生经历是我感触颇深。一代文人,竟也有改变国家社会的能力。虽然我们还无法做到改变社会,但我们也要学习鲁迅勤于思考,不断反省,热爱祖国的精神,努力学习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争取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处处为祖国、为人民着想,多多为他人做贡献。

“品中国文人,如品一杯茉莉花茶,芳香四溢;似听一曲悠扬的歌声,回味良久。”从中国文人崎岖的人生经历中,我看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的坚强不惜,愿为祖国、民族出力的精神;我感受到了如今祖国的强大;我也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是无量的。相信我们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幸福,祖国会一天比一天繁荣昌盛!如果我们现在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也许中国的又一代文人将会从我们中间诞生!

高一(5)班蒋宪

第四篇:《文人饮食谭》读后感

《文人饮食谭》读后感

“饮食文化”,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对这四个字的了解非常浅薄,只知道北京有烤鸭、四川有麻辣烫、兰州有牛肉面,只知道电视上有一些饮食类的节目等等。当我真正开始学习饮食文化时,才知道饮食文化不仅仅研究“吃什么”“怎么吃”,还研究与其密切相关的人和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以前常觉这句话未免有些夸张,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加上自己看过了相关书籍之后,才明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引人玩味。

清代有名的美食家和大才子袁枚,是中国将饮食上升到艺术的第一人,他对饮食与文化的见解独到而深刻。而这本《文人饮食谭》,则是一本现当代文人关于饮食的散文漫笔合集,虽无系统知识,但以诸位学贯中西、又好“口腹之欲”的大家之笔写来,便不仅仅是在谈“吃”,更是一种对中国饮食文化及中华民族性格传统的思考。你来我往,笔剑交锋,其中价值并不输于袁枚。

看过这本书,第一个感想就是“民以食为天”,古人诚不我欺啊!中国人对“吃”的重视隐藏在了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变成了文化中的一种基因,在一代又一代的延续更迭中,不断壮大。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本书的第一篇——夏丏尊的《谈吃》便写得很深刻且有理有据。中国人待客要吃、婚丧要吃、节庆要吃;出门要吃送行宴,到地方要吃接风宴,临走时送行要吃送行宴;活着要吃、死了也不放过,“不但人要吃,鬼要吃,神要吃,没嘴巴的山川也要吃,天地也要吃”,只要想得出名头,便只管去吃。除了重视吃之外,中国人的食材丰富是出了名的,外国人不吃的中国人尽可当做珍馐美味,只有“两脚的爷娘不吃,四脚的眠床不吃”,可见一斑。“在中国,衣不妨污浊,居室不妨简陋,道路不妨泥泞,而独在吃上,却分毫不能马虎。”说中国人的文化是口的文化大概并不为过。

对于中国人的“善吃”,在我看来,既然是一种传统,自然不必刻意去批判,自己吃自己的便好。只是如何“善吃”,仍需讨论。古有“东坡肉”、“五柳鱼”、张翰“思吴中菰菜、蒓羹、鲈鱼脍”、袁枚为豆腐折腰,既有佳肴之美,又有文士风流,如此“善吃”,自然值得欣羡、推崇。然而若是吃老鼠、吃野味、吃各种化学制品吃出病来,吃熊掌、吃鱼翅、吃猴脑吃个残忍,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说起中国菜,“八大菜系”的名头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川菜麻辣辛香,鲁菜鲜厚纯浓,浙菜清香精致,其余种种亦各有特色。而京菜一如京剧,既称国粹,必有独领风骚之姿,又有海纳百川之态。我因此也对京菜更多兴味。在我看来,北京是少有的能使贵族与平民极好融合的城市,若说北京这座城便是一盘珍馐佳肴,必是荤素搭配,鲜香独有。它既摆得下“满汉全席”这极大排场,也容得下小老百姓的青菜白馍,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程度为人称道,但论起走街串巷、藏在胡同里的美味小吃,也绝不会输于任何地方。北京多美食也多懂得享受的文人食客,在他们笔下,即便是饮食研究,也在枯燥知识外多了一分可爱的“京味”。

此书中讲北京菜的文章也多,总结下来,倒也可以管中窥豹,知道些京菜特点:北京菜基本是由山东菜、清朝宫廷菜、食牛羊肉的清真菜混合形成体系,后来再吸收其他菜系的优点最后自成一体;北京菜原料选取丰富,烹调方法多样,口味讲究浓厚、烂熟,饮食有“春酸夏苦秋辣冬咸”之说,佐膳、调味精细,讲究传统——张友鸾的《北京菜》中便说到了京城人民几百年实践选择的最好搭配,“烤鸭大葱甜面酱”就是比“烤鸭大蒜椒盐”好吃,“吃烤鸭就着芝麻酱烧饼,吃涮羊肉就着荷叶饼,不扫兴就怪了。”北京人于豪气之外更有一份精细,而他们对饮食的这点讲究和执着,便是北京菜的精髓。

说到“饮食”,“饮”在“食”前,可见其重要性。中国人的饮品,自然要数酒与茶。这两种东西在世界其他各地也备受喜欢,但总觉得与中国人对酒与茶的痴迷不在一个境界上。

中国人饮酒也多讲究,酒德、酒品、酒人,都是酒的延伸。很多时候,我们喝的不只是酒,而是人生。一代枭雄曹操曾“煮酒论英雄”,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也是千古名句;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饮极而狂,仰天大笑,又悲泣不已,醉死酒中,成为史上奇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太白之豪气当得这“酒中仙”。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暖心的酒,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悲戚的酒,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豪情的酒„„醉里天地大,壶中日月长。中国的文人墨客多半一生与酒为友,不管是借酒浇愁还是借酒助兴,不管是独饮一觞还是举世皆醉,不管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还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字一句,写尽了酒与中国人的牵绊。

说完了酒,自然不能忘了说茶。茶在中国的地位,与其他国家更是大不相同。自古“茶禅一家”,若说酒是侠客,茶便是隐者。古有陆羽《茶经》,是世上不可多

得的讲茶的好书,寻常人是喝茶,他是品茶。要想品到好茶,这茶、水、器、技、艺、境缺一不可。茶同人一般,有三六九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须得同它一般的人品,才能配得上。然而除了这些高洁如名士的风雅之茶之外,“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才是普通人最为喜爱的。民间有“大碗茶”,广东人有早茶、下午茶,北京的茶馆里茶博士能表演“凤凰三点头”,这些寻常人的茶话,也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百态千像。在泛黄的纸张和相片背后,藏着的也是这民间茶话一般悠长的回甘,那便是一代人的记忆。

断断续续地,我看完了这本书,其中有些内容一扫而过,有些却读的极为投入,仿佛跟着作者的笔触,去到了30年代的上海、60年代的北京,去到了他的童年,见到了他的故人,品了他杯中的酒,尝了他人生的味。文人谈“吃”,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有人文笔厚重,一笔一划,便是千年积淀;有人清雅从容,一字一句,尽是文采风流;有人嬉笑怒骂,一言一语,看透人性复杂;有人娓娓道来,一菜一粥,也成雅事趣谈。

于我自己来说,看这本书就好像在品一杯茶。现今速食时代,不管食物还是文章,外表虚华,内里其实无味。而这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多带有旧时文人的风味,不张扬,不轻浮,然而博闻广记、学贯中西,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正是“小菜进得大家腹,烂笔写出锦绣文。”这样的文字,洗尽铅华,像是老北京的茶馆,需投入其中,细细地品,才能见其回味悠长。

第五篇: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读《品中国文人1》有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刘小川先生写的《品中国文人》,感触很深,刘小川先生写的这部书,并不是像其他的文人传记一样只是平白的语言介绍人物生平,而是走进他们,通过文献和作品了解他们的生平,再将它们汇集在一起,娓娓道来,读起来并不会使人觉得平乏无味,反而像是与书中的人物联系在了一起,随着他们命运的颠沛自己的心也跌宕起伏着,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屈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历史中我最喜欢的时期。

屈原的一生十分跌宕,服侍着一位昏庸的软蛋君主,几次被贬,又几次恢复原职,还要面对张仪这个强大的对手,是出色的政治家,变法试图让楚国富强成为霸主;也是出色的诗人,《离骚》在诗歌的历史上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地位。屈原的出身是王室贵族,可谓今天的“官二代”,可是看看古代的“官二代”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他们与今天的“官二代”截然不同,他们也熟读经书,能诗能画,有修养有学问,而现在的“官二代”们却截然相反。看来,有的时候,我们不光要像外国学习,古人们的修养,古人们的品行,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我像这就是我们现在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所在吧。

屈原变法失败,被贬到夷陵,在夷陵的数年间,屈原写下了《离骚》,后来秦国想要进攻楚国,屈原被复职,屈原连齐抗秦,并取得了成效,本以为屈原可以继续为楚国变法图强,秦国的张仪却对怀王一番花言巧语,屈原被囚禁在了齐国,在囚禁的过程中,屈原写下了《抽思》。后来屈原又被流放,去了汉北蛮荒地,后来屈原又被召回,而这次怀王却被秦国拘禁。怀王死,楚顷襄王即位,屈原被流放到南楚洞庭,写下了后人不复望其项背的《天问》,最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中自尽……

纵观屈原一生,文学上成就极大的作品都是在屈原被流放活着国家毁灭时写就的,说明困境并不可怕,我们要勇敢去面对,在困境中或许也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屈原的忠诚,才智,锲而不舍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品中国文人》这部书我还没有看完,我会继续我的阅读,并将感悟记录下来,学习古人的高尚品质,以提升自己。

高一七班

赵清锐

下载《老派·闲话文人旧事》读后感2000字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派·闲话文人旧事》读后感2000字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这一首让人回忆离别的歌谣在《城南旧事》中浮现。 这部作品由六个篇章组成:《冬阳童年骆......

    《城南旧事》 读后感

    童年 读后感 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股暖流、但是,当我读完了童年这本书的时候、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主要讲了 阿廖沙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最近几天,我把《城南旧事》读完了,所以,就有了这篇读后感。 当我看完《城南旧事》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想就是:故事里面的人物和事情非常的悲惨,这让我看完了......

    城南旧事读后感

    偶然间在一本书上看到着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这样一句话: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张爱玲与上海的关系不难理解,然而提到北京,我更多的想到的却是老舍。《骆驼祥子》《茶......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1 翻开《城南旧事》,随着泛黄的纸张、淡淡的墨香,我走进英子的童年。英子六岁到十二岁在北京城南生活时,与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友情,......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15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 1 童年本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应该是充满欢乐的。但是《城南旧事》故事里的英子,童年却是在无忧中透着淡淡的哀愁。英子性格活泼,......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15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1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今天我又读了一遍《城南旧事》。不知为什么,看了林海音的众多作品,我却只对《城南旧事》情有独钟。我痴......

    城南旧事读后感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在我内心的深处,曾经有这样一本书,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阳,这本书就是《城南旧事》,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