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死鸟读后感
不死鸟读后感
我总是看不懂那些鸿篇巨论,因为它们太深奥了。而这种深奥又常常让我觉得它与现实相差甚远——我无法从中体会到一种真实存在的感觉。而《三毛》却不一样。总觉得它是一种很有灵气的东西,在向世人传达着某一种语言。三毛以她最清新的笔调,最平凡的文字,写出了人世间最真实也最厚重最有份量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
亲情是人最不能割舍的一段感情。人们常说“血浓于水”。我想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了亲情的博爱。亲情是一份理解、一种包容。有些东西可以想得很慷慨,但面对亲情,到了要真正做出抉择时,内心的私爱却能占据人的理智。“如果选择自己结束生命的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这是三毛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第一篇《不死鸟》中对父母亲说的一段话。面对三毛的“不成器”,三毛的父亲没少叹息过,但那份爱使得他能够包容三毛所有一切不合常理的行为。正是这份无私的爱,所以三毛才会那样地祈求上苍让她在“父亲、母亲、丈夫的生命圆环里做最后离世的一个”,“为了爱的缘故”,忍着彻心的苦,切肤的痛,一个人独自喝下那永别的苦杯。
没有人会习惯一个人生活,身边没有朋友的微笑亦是忧愁,人总会莫名奇妙地空虚,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空心的稻草人,没有感情。朋友之间讲求的是信任、是理解。“善良之心,与世可依。”无论是自己熟悉的人还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三毛说“人跟人之间‘知心’最重要”。她的真诚、善良、一诺千金,使她拥有了很多很多真心的朋友。无论是“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莫里,还是渴望飞翔却没有自由的哑奴,还是……他们对三毛真挚的友情,让人感动得想流泪。
爱情是最真挚的仰慕,是最强烈、稳定、专一的情感。爱是给予,在保留自己独立人格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需要双方之间的磨合。爱是理解,这份理解首先应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在信任恋人的同时给予对方更多的空间与自由;爱是责任,要爱对方,尊重对方的人格,为对方的现在以及将来担当责任;爱也是能力,只有有爱的能力,才能为恋人缔造幸福。三毛与荷西之间的爱情故事看似云淡风情、细水长流,实是惊天泣地、永恒不灭。只因那里面融入了太多的真情。
在寻觅真善美的过程中,我还要继续我的足迹——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正如三毛自己所写“一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在对生命探索和生活的价值上,往往因为过分执着,拼命探求而得不着答案,于是一份不能轻视的哀伤,可能会占去他日后许许多多的年代,甚而永远不能超脱。”
珍爱生命,珍重“亲情”、“友情”和“爱情”,我懂得了。
十五岁时,我就知道了台湾作家——三毛,捧着那本《撒哈拉的故事》感受着一个女人让一个没有花朵的荒原开出春天的浪漫,花季少女的心起伏跌宕。一口气读完了三毛出版的所有文章,当时的我,心中留下的唯有朦胧的浪漫。
时隔15年,在走完学生时代,踏上三尺讲台10年之后,我又再次见到了三毛的文章——《不死鸟》。在经历了人生岁月之后,原先对三毛浪漫的崇拜早已转化成对她在痛苦煎熬中顽强活着的敬仰。
荷西死了,一生中的至爱走了,三毛的翅膀断了,羽毛脱了,失去了另一半比翼的翅膀,她仍然怀着那颗碎成片片的心为了爱她的父母,为了责任而活着。
是啊!“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权利的。”亲人的离去让我们痛彻心扉,而作为老师,看着学生离去又是怎样的滋味呢?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的早晨,雪不停的下着,已经打铃了,却不见小宝的身影。“这个没有妈的孩子今天怎么了?平常每天他都是第一个来学校的。唉!他家那么困难,连个电话也没有,怎么办?”思索了片刻,我调好课程,迎着寒风向他家走去。
走进死寂一般小院,我感受到不祥的预兆,大门紧闭着,怎么敲也敲不开,可是……可是透过窗户,我分明看见有人躺在床上。“小宝……小宝……”我大声的呼喊,邻居来了,撞开门,一股煤烟味刺鼻而来,我扑向小宝那瘦弱的身体,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后来,警车、急救车接连来了,我记不清后面发生了什么,我只知道,那个身上永远脏兮兮的孩子永远不能再来上课了!
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父亲靠着临时工的收入把他养大,他的人生收获了什么?除了苦难,没有别的了吗?为什么要选择自己结束生命?父亲啊,为什么要选择自己结束孩子和自己的生命?
孩子啊!还记得老师给你讲《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救出了小朋友,你是那么高兴,你说:“他又可以和小伙伴们做游戏了!”孩子啊,还记得老师送你的漂亮的棉衣吗?你穿在身上像矫健的燕子……
父亲啊!你一定知道我有多么牵挂小宝,他上课不会听讲,下课,我总要给他补补课,他中午没吃饱,在大街上捡易拉罐,我总是给他买上午餐……父亲啊!你一定知道,学校里的老师、同学有多么关心小宝,为什么还要轻言放弃呢?
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如果失去了一切,还有生命是惟一的财富,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活着,就是一份责任啊!
为什么小宝不知道,他没有责任离去呢?明白了我们的爱,明白了我们的爱有多深,小宝的牵挂和不舍就会有多深,也许在这份责任之下,他就不会在轻言消失和离去了!
在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中,我虔诚的对待着我的每一位学生,学生受伤或生病时,我送医送药,嘘寒问暖,孩子把虚弱的身体靠在我的身上,说:“谢谢老师!”
学生遇到难题时,我耐心讲解,启发引导,孩子用欣喜的眼睛望着我,说:“谢谢老师!”
学生打闹犯错时,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送上歉意的微笑说:“谢谢老师!”
我让学生感受到母亲般的挚爱,有了师爱的阳光普照,教育才能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田。
学习《向命运挑战》一课,我让学生了解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霍金。他的科普着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畅销世界,可是,他却是一个坐着轮椅,只有两根手指能动的残疾人。他只剩一个大脑,却创造了一个神话,他是挑战命运的勇士。我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即使身体残疾,即使困难重重,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活下去。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去经历生活。
交通安全日活动中,看着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走上街头,高举着珍爱生命,遵守交通的标语,我深深地感动。我想告诉我的学生,因为有了爱,生命不再只是神奇,它变得伟大,它为我们的生命赋予了更高的意义——责任与守护。他让我们必须同时也是心甘情愿的为了所有爱我们的和我们爱的人儿珍惜自己的生命。
三毛说:“我仍然不能死,在这个世界上有与我个人存亡牢牢相连的人,如果世界上有他们活着一日,我便不可以死,连神也不能将我取去,因为我不肯!”
我愿是一只不死鸟!我要顽强的活着,我有爱我的家人,爱我的朋友,爱我的学生和我爱的所有人,我没有责任离去,我要满载着别人赐予我的爱,再去播撒爱和希望。
我也要让我的每一个学生做不死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离去将带给父母和我们大痛苦,大劫难,让他们每想起这些,便是不忍,不忍,不忍又不忍。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健康,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热情,是教育的真谛,是教师神圣的职责。
三毛——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女人,她的温情与善意感动着我,她的孤寂与悲苦震撼着我。《不死鸟》传达了她曾经的坚韧,带给我的将是终身受用的心灵感悟。
“我要守住我的家,护住我丈夫,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权利的。”
三毛的话很真切,我们每个女生,每个女人,大抵的责任都是这样,为家人烧饭做菜,守株家,护着丈夫孩子,根本就没有死亡的权利,只有好好活下去的义务。
“你再试试,再试试活下去,不是不给你选择,可是请求你再试一次。”
三毛对她妈妈说如果选择结素生命这条路之后他的妈妈对他说的话,妈妈的话很委屈,好好养大一个女儿说要选择结素生命,我们是妈妈的心头肉,从在妈妈肚子里开始,我们就很妈妈结下了**情,永永远远的是妈妈的,我也曾想过死亡,那是我闯了祸之后害怕给爸爸妈妈惹麻烦,可是长大之后,我没有这样想过,至少我现在的脑子里想不起那些事来,依稀记得小时候闯了祸,差点把朋友的弟弟摔成脑震荡,后来同村的大哥哥吓我说他爸妈来找我算帐了,我当时吓的要死,后来那个朋友的弟弟没事,他父母也没找上门来,我爸爸妈妈也不知道这件事就那样过去了。
夜是那样的长,那么的黑,窗外的雨,是我心里的泪,永远没有滴完的一天。
荷西的离去怕是给三毛带来了巨大的深不可测的痛苦吧,是啊,心爱的人的离去,特别是这种生死永别的分开,给了生的人痛苦,记得以前讨论过爱人之间谁想死的问题,死去的那个或许是解脱了,可是生的人呢,承受了无比的艰辛和无比的苦楚……我也会选择比我的爱人早活在世上一天,即使是1分1秒那也好,活着的是痛苦的,可我不管,我还要给他料理后事,还要把他未完成的事完成了,是的,这些事,我是一定要做的。
毕竟,先走的是比较幸福的,留下来的,也并不是强者,可是,在这彻心的苦,切肤的
疼痛里,我仍是要说——“为了爱的缘故,这永别的苦杯,还是让我来喝下吧!”
所以,我是没有选择的做了暂时的不死鸟,虽然我的翅膀断了,我的羽毛脱了,我已没
有另一半可以比翼,可是那颗碎成片片的心,仍是父母的珍宝,再痛,再伤,只有他们不肯
我死去,我便也不再有放弃他们的念头。
“荷西,你答应过的,你要在那边等我,有你这一句承诺,我便还有一个盼望了。”三毛的荷西是幸福的,荷西的三毛更是幸福的!
做一只不死鸟,守住自己的家,护着自己的亲人,有责任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
第二篇:不死鸟读后感
三毛 《不死鸟》 读后感
我总是看不懂那些鸿篇巨论,因为它们太深奥了。而这种深奥又常常让我觉得它与现实相差甚远——我无法从中体会到一种真实存在的感觉。而《三毛》却不一样。总觉得它是一种很有灵气的东西,在向世人传达着某一种语言。三毛以她最清新的笔调,最平凡的文字,写出了人世间最真实也最厚重最有份量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
亲情是人最不能割舍的一段感情。人们常说“血浓于水”。我想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了亲情的博爱。亲情是一份理解、一种包容。有些东西可以想得很慷慨,但面对亲情,到了要真正做出抉择时,内心的私爱却能占据人的理智。“如果选择自己结束生命的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这是三毛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第一篇《不死鸟》中对父母亲说的一段话。面对三毛的“不成器”,三毛的父亲没少叹息过,但那份爱使得他能够包容三毛所有一切不合常理的行为。正是这份无私的爱,所以三毛才会那样地祈求上苍让她在“父亲、母亲、丈夫的生命圆环里做最后离世的一个”,“为了爱的缘故”,忍着彻心的苦,切肤的痛,一个人独自喝下那永别的苦杯。
没有人会习惯一个人生活,身边没有朋友的微笑亦是忧愁,人总会莫名奇妙地空虚,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空心的稻草人,没有感情。朋友之间讲求的是信任、是理解。“善良之心,与世可依。”无论是自己熟悉的人还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三毛说“人跟人之间„知心‟最重要”。她的真诚、善良、一诺千金,使她拥有了很多很多真心的朋友。无论是“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莫里,还是渴望飞翔却没有自由的哑奴,还是……他们对三毛真挚的友情,让人感动得想流泪。
爱情是最真挚的仰慕,是最强烈、稳定、专一的情感。爱是给予,在保留自己独立人格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需要双方之间的磨合。爱是理解,这份理解首先应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在信任恋人的同时给予对方更多的空间与自由;爱是责任,要爱对方,尊重对方的人格,为对方的现在以及将来担当责任;爱也是能力,只有有爱的能力,才能为恋人缔造幸福。三毛与荷西之间的爱情故事看似云淡风情、细水长流,实是惊天泣地、永恒不灭。只因那里面融入了太多的真情。
在寻觅真善美的过程中,我还要继续我的足迹——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正如三毛自己所写“一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在对生命探索和生活的价值上,往往因为过分执着,拼命探求而得不着答案,于是一份不能轻视的哀伤,可能会占去他日后许许多多的年代,甚而永远不能超脱。”
珍爱生命,珍重“亲情”、“友情” 和“爱情”,我懂得了。
第三篇:不死鸟作文
不死鸟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死鸟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不死鸟作文1据说在远古时期,有着一片森林,各种各样的动物都过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这一天的暮晨,烟雾缭绕在山间,森林也时隐时现,犹如一处世外桃源。在一处高耸的悬崖山腰间,隐藏着一个不宜发现的小山洞。忽然,七色彩光爆射而出,整个天地都颤抖了起来。耀眼夺目的光芒也没有持续多久就消散了。生活在这片地带的动物们,都好奇地来观看,想知道是什么宝贝能散发出如此漂亮的彩光,能引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动静。
不久,一只美丽的小鸟走了出来,向这个自己从未见到过的世界发出一声略带稚嫩和欣喜的清脆叫声。它张开羽翼未满的`小小翅膀,在蓝天白云中盘旋。而动物们沉醉于它的风采,所以在它饿了、没地方歇息的时候给予帮助。于是,那只小鸟和动物们开始了与平常无异的生活,只是小鸟的到来给森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可是好日子总是会轻易地过去,大灾难来临。一场大火烧毁了许多树木,焦黑焦黑的,不断倒下。动物们想方设法地想要灭了这火,大象家族跑到河边,用鼻子吸水,再回到硝烟弥漫的森林中,喷出晶莹剔透的一股股水流。但哪有那么容易熄灭?这火是火神祝融炼丹时不经意间窜出的火星儿,此火威力无穷,不会熄灭。
这回轮到动物们遭殃了,火势已经蔓延到森林中央,而这里就是平时动物歇息的地方。动物开始纷纷逃窜,能飞的飞上暗天。陆地上的动物死伤很大,刹那间,这里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那只小鸟见到这幅惨不忍睹的一幕幕,忽然,它猛的扑向火灾蔓延的中央。奇迹发生了,火势渐渐消弱,到最后竟然就这样熄灭了!动物得救了,可是它们宠爱有加的小鸟牺牲了。它们感激它,只有报以哀叫。
‘‘啾——’’
清脆的鸟叫声响彻云霄,随后在小鸟牺牲的地方射出跟它出生时一模一样的七彩神光。它还活着!小鸟出现了!只见它头戴鸡冠,身体巨大,尾部有七根不同颜色的羽毛,全身覆盖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它一出现,王者气息弥漫天下,令世界万物为其折服。
现在,人们称那只浴火重生的小鸟为不死鸟——凤凰!
不死鸟作文2窗台上,我漫无目的地望着一棵“不死鸟”。与其说是“一棵”,不如说是半片叶子,叶子的顶端有两棵小苗。如果随手丢进泥土里,不久便会扎根。它的根不硬,碰到石头也会绕过,但你会发现——拔不出来了。就是这样的不卑不亢,才会被人以凤凰的名字命名。
从小学毕业,却一点也不想念那里,可笑的是,我只喜欢那儿的植物。放学路上很容易找到我种下的“不死鸟”。然而,它被人无情踩踏,早已“面目全非”,这让人忍不住把它和“弱小”一词联系在一起。一二年级的我总被人欺负,可我只会哭,从不还手。
我好久没有去见它了,因为是我的“不死鸟”,一下子成了“死鸟”我会心疼,就像那个我,只会让人觉得可怜。无意间看到的,是一丛茂盛的“不死鸟”,这哪像之前?三年级之后的我走了极端,一次反抗,使我把那个欺负我的人抓出了血,我第一次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快感,狂笑不止。从此,一有人对我不好,我就破口大骂,真不行就打,这还是我吗?
渐渐的,草枯萎了,“不死鸟”却越长越多,越长越大,反而显得单调、孤独。“你们怎么都不理我?”六年级的我开始崩溃了,伤害到了别人,只剩下自己,别人同样有说有笑,我却被孤立了,十分艰难地熬过两个学期。
捧起巨大的花瓶,“那里不适合你,”我一点一点挖着土,把一棵棵“不死鸟”的根挖出来,种进花盆。
“我要和你一样,做不卑不亢的自己!”种进花盆的“不死鸟”无法变得更漂亮了,但再也没有伤害过其他植物。妈妈为我报了一个好的中学,我要重新开始,要做不卑不亢的人!有时可能需要牺牲一下自己,给别人留一个美好的空间。
不小心在移植中弄断了半片叶子,已经长出了两棵苗,我笑了笑,把它放到了泥土中。“走吧!”我看着全新的校园,这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坚定地走进去。
“大家好,我是曹楚涵!”握着粉笔的手在黑板上留下名字。这一次,我要做个全新的我!阳光照到我身上,徐徐照到那小小的半片叶。
第四篇: 不死鸟优美散文
三毛走远了,二十七年前她用一条丝袜结束了自己流浪的一生,从此一只不死鸟在新的国度里,用另一种方式飞翔…
——题记
四月清明的夜晚,半开的纱窗飘进淡淡的清香,那是栀子花的香味,与之毗邻的樱花开了又谢了,曾经的满树粉红,如今只剩下一片片绿叶。
就像有的人曾经深情的来过这个世界,像一阵风吹来淡雅的香气,那香气走遍万水千山,飘过撒哈拉沙漠,最后定格在永恒的文字中。
这个人就是——三毛,我心中永远的不死鸟。
每每打开三毛的书,心里都是一片无尽的追忆,因为三毛,我的青葱岁月多了几缕墨香,读她的书,脑海里总浮现出一个明眸皓齿的女子,有着高挑身材,一头瀑布般长发的女子,一个爱旅行爱流浪爱文字的女子,一个用足迹浸染生活的酸甜苦辣的女子。
“我爱哭的时候就哭,想笑的时候就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我喜欢适度的孤单,心灵最释放的一刻,总舍不得和别人共享…”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她的文字像小溪潺潺,流淌着平凡世界生活里的喜怒哀乐,手指轻轻的摩挲着那整齐划一的黑色文字,想像着她写下这些文字的心情,就像和她在面对面的交谈着,只可惜,这种场景只能无数次在梦中相见…
曾读过这么一句话:女人欣赏女人,是欣赏到了灵魂。是的,三毛不是我的朋友,却是我灵魂的老师,她的一生经历过许多疾病、贫穷,悲伤,但她却乐观,率性,冒险。
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一个相爱的人,而三毛无疑做到了,和荷西生活的六年时光,虽然日子清贫,但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在荒漠里学开车,她很聪明学得很快…知她懂她的荷西,捡来死去骆驼的残骸送给她,三毛欣喜若狂…在沙漠里偷看别人洗澡,险些被人抓住…
只有她才会有这些奇思妙想,娘家寄来的粉丝,她骗荷西是雨丝,荷西却吃的津津有味,还一个劲的夸赞说中国雨丝好吃。
她是多才多艺的,她会厨艺,插花,画画,写作,她是善良的,乐于助人的,看着哑奴被抓走,她却无能为力,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她是孤单的,荷西因为一场意外而猝然离世,让她沉迷在悲伤中长时间不能自已。
而我常常想起她多年前的一张照片,她独坐在青石板上,长发散落,手抱住腿,神情落寞,周围是空旷的。透过她专注的眼,我似乎能看见她满腹的悲怆,荷西走了,一个最爱的人转瞬间被钉进冰冷的棺木,听着钉子一声一声的钉进,最爱的人从此阴阳两隔,她发了疯似的想要阻止,但荷西却躺在安静的棺木里,永远的离开了她。
失去了爱人,就像鸟儿失去了天空,没有了飞翔的欲望,她曾无数次想过自杀,去另一个国度和荷西继续未了的情缘,却终不舍年迈的父母:可是那碎成片片的心,却仍是父母的珍宝,再痛,再伤,也只有他们不肯我死去…她隐藏着自己的悲伤,裹挟着一颗疲惫而伤痕累累的心继续流浪,在异国他乡,她也曾碰到过喜欢她的人,却终是挥手告别,夕阳落下,她孤独的背影拉出一条长长的影子,一个人的心里如果深深的烙上了另一个人的名字,那这个名字纵使她走过了五十六个国家,也永不能将他忘怀。
一个可以走遍万水千山的人,却唯独走不出自己心里那道坎,荷西是上天赐予她的短暂幸福,六年的相亲相爱,却换不来六十年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场噩梦,去的远去了,活着的悲伤已无法自拔。
翻看《万水千山走遍》,看她一字一句的诉说,像在隐忍无数的痛苦忧伤,字里行间没有了窃喜,没有了欢呼,只有淡淡的忧伤。如果,荷西不曾离去,三毛的文字之旅是不是不会停留,而会一直一直发出幽幽的香?
《追梦人》的音乐响起,才惊觉时光已然汩汩流逝多年,原来,我一直喜欢的《追梦人》,竟是罗大佑先生追忆三毛女士的歌曲: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我想她生前定是极喜欢树的: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她的《橄榄树》又何曾不是写的她自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远方…
轻轻的合上书,夜已深沉,海峡那头沉睡了二十七年的三毛,你现在还好吗?含香的风留不住你流浪的足迹,春天的花开不出你新的明媚文字,清明的雨唤不醒你决绝离去的心。
而我,一个你忠实的读者,在这清明绵绵细雨的夜晚,只想摘下窗前那一朵细细碎碎的白色的樟树花,将你所有的心事隐藏在满树的绿叶中,以你喜欢的一种方式,折成一封信笺的模样,没有只言片语,任它随波漂去你的彼岸。
愿天堂里的三毛,能收到这迟来的问候,在她离去的二十七年后的清明之夜,有一个默默爱她的读者,用这种方式祭奠她,我心中永远的不死鸟…
第五篇:读后感
《红楼梦》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清代著名文学家。内务府正白旗出身。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常以阮籍自比。贡生。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我们为之揪心,为之愤懑,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带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处?甜在这个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获得理解和亲爱,在孤独无依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在情爱无傍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虽然最后她成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茶馆》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茶馆作为人们喝茶和闲聊的地方,在老舍的笔下,却成了诅咒了给人民带来灾难的黑暗年代,控诉吃人的旧社会舞台,是我国当代具有世界性深远影响的优秀剧作之一。
《茶馆》只有三幕,却分别写了三个时段,通过形形色色、生动鲜活的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从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近50年的变迁史,揭示了旧中国黑暗与腐朽,真实展现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苦难生活,突出了表现了分别“葬送了三个旧时代”这一主题。
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广大人民群众无法摆脱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能干、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一个典型小商人形象,却无法逃脱自已破产、悬梁自尽的命运。常四爷是一个有爱国心的旗人,是统治阶级内部进步人士的代表,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有正义感、乐于助人,最终没摆脱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命运。秦仲义是出身于北京城大财主家庭,是民族资产阶级进步人士的代表人物,实业报国,开办工厂,最终因工厂被霸占而失败告终。
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广大人民群众受封建腐朽思想的毒害最深。当自已深受其害的旧时代,只有对自已苦难的愁苦和愤恨,对人吃人的旧时代显得如此苍白无助。例如:王利发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他也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常四爷在绝望时也喊道:“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谁爱我呢?”。对几千年来封建制度麻木和毒害可想而知了。
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只有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才是中国的出路。《茶馆》的第一幕,戊戌变法虽失败了,真实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腐朽吃人的本质,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进步人士通过改良运动,拯救中国的梦想破灭。第二幕,军阀混战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增添了更沉重的灾难,军阀们为各自的利益,不顾人民的死活,更谈不上给中国带来光明的前途,也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疯狂掠夺,残酷欺压。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了,国民党腐败,不顾人民安危,卷入内战,并且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继续遭受官僚资本主义盘剥,重新沦落灾难的深渊。因此,在当时的中国,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成为中国的唯一出路。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粉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才会使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走出苦难,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时代要求,代表着最广大劳苦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
《茶馆》反映的这段历史,是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使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旧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倍加珍惜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记住这段历史,激发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自已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