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教师的一封信》读后感
《给教师的一封信》的作者是维托·佩龙。这本书主要讲了教师们深切关心的问题,即怎么与孩子们和年轻人打交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给教师的一封信》读后感(一)
读了《给老师的一封信》这篇文章,我才深深体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
老师,为我们操碎了心,有些人不但不懂得怎样抚慰老师心灵创伤,反而记恨老师,这会让老师日渐消瘦,以泪洗面,积郁成疾。我们的心灵固然很重要,可你要知道,老师如母亲,你一次又一次伤她的心,她不会觉得她没照顾好自已的孩子,以致你记恨他。老师如园丁,把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辛辛苦苦培育成才。老师,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啊!
老师,她们无时无刻不在默默为我们灌溉丰富的知识,默默祈祷我们长大能成才。
《给教师的一封信》读后感(二)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100条写给教师的建议,处处渗透着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一片苦心,以及他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是我们不可不读的一部好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而我要说,教学后,写“教学感悟与反思”也教给我思考。因为在写“教学感悟与反思”时,在记录真实课堂的同时,还要对其作出认识和看法,这些都要进行思考,所以写“教学感悟与反思”更使我学会了思考,并发现了它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他说把这些收集起来,那是“无价之宝”。刚开始读到这条建议时,我想教师写日记当然好的,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有反思就有创新,就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但把它们称为“无价之宝”。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要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
学生是人,好象这是一句废话,可是我们看看许多教师在工作中的作为,就知道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不把儿童当成“具体”的人的教师大有人在,他们有的把学生当成可以随意灌输知识的容器,有的看作是应该具有完美的人格。于是,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就做出了种种有悖教育的言行来。“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二、教师要做一个学生潜能的激发者,学生自尊的维护者,自信心的培养者。
对待学生,有些教师往往在“恨铁不成钢的”这种说法的掩饰下,做些种种不人道的事情。要知道,是铁就不会变成钢,我们教师要做得,要让这铁使他物有所值,使他能够成为一块有用的铁。“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
我们一些青年教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往往想从某一些专家学者或者优秀教师的身上学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有这种想法,以至于把有些特级教师的教案全盘照搬,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可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你们应当懂得: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
“在学校里的真正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生动的、探究性的思考和研究。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
这些话,对于我们这些青年老师来说,值得好好去揣摩一番。看看我们周围,沿着别人的路走,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的思想,东效西颦,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个好的教书匠。而不能有更大的发展。
第二篇:《给安德烈的一封信》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在这寒假里,我遵从学校的要求阅读了龙应台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对我的感触很大。
我相信学校是有意识让我们和家长分别读这两本书的,但利大于弊,只要用心去品读,孩子和家长的心灵都会得到一次升华。
这本书讲的是母亲与自己儿子的不同的交流方式,用信件交流。是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的那份担忧。龙应台并没有像普通的中国家长那样去直接进行交流,而是通过一种引导,关心,诉说的方式使他们母子俩更好的了解彼此。就像安德烈在信中说的“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我在想:假使我们三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养的问候: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
─没,不缺钱用吧──嗯……三年,真的不短。”
在龙应台诉说当年他18岁时的事,我就发现:不同时代的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信仰,社会道德,文化生活,世界观,问题意识〃〃〃〃〃〃等等等等都不一样。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在文章中,很多时候都是母子两人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作者生活在一个普通的渔村里,她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什么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她的18岁是1969年的台湾。
而安德烈的18岁——网络让他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十八岁的他会讨论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正义问题,他熟悉每一种时尚品牌和汽车款式,他可能听过莫扎特的“魔笛”、看过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去过纽约的百老汇、欣赏过台北的“水月”也去过大英博物馆和梵谛冈教堂。
他生活的城市里,有自己的音乐厅、图书馆、美术馆、画廊、报纸、游泳池,自己的艺术节、音乐节、电影节……
龙应台那一代人,他们心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赞成,对于我们的所谓国家,尤其是一些自称代表国家的人发自肺腑的不屑。而生活在德国的安德烈,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不愿去相信,去承认国家这东西。他们对香港的认识也不同,一个认为香港赶时间,没有思考的余地,一个认为香港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内涵。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答案也终究不会一样〃〃〃〃〃〃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人所谓的“代沟”龙应台给他的儿子足够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母亲在这里变成了一位朋友,一位聆听者,她没有像一些中国家长那样去强迫孩子做什么,而是给予安德烈自由,让安德烈自由自在地发表看法,正是这样才使得母亲能更好的了解儿子的想法。这才是中国的某些家长们应该学习的东西。
我希望,我们中国的家长和孩子有一天能去除代沟,真正做到完美的交流!
第三篇:《给加西亚的一封信》读后感
做一个坚定忠诚的人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有感 加西亚,一个躲在古巴热带丛林里的将军,一个掌握着战争制胜关键的人,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个明确的任务包含着多少将要到来的危险和陷阱,需要多少机智和勇敢——任何对战争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深刻意识到这些。而罗文从接到任务起从不彷徨退缩,犹豫怀疑,坚定的行走在异国充满陷阱的土地上,不但将信成功送给了加西亚将军,还为自己的国家带回了重要的人和信息。这是一个机智勇敢扎根于坚定忠诚的土壤,开出成功和荣誉花朵的故事。
《把信送给加西亚》,用坚定的意念,用对祖国的忠诚。当我读完这本书,我不能不敬佩知人善任的麦金利总统,不能不敬仰果断的加西亚将军,不能不对古巴革命军的团结协作肃然起敬,但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在不知名旅途上克服各种身体不适和心理恐惧,坚定完成任务的罗文,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做一个坚定而忠诚的人可以获得无限的执行力和行动力,这种执行力和行动力不但能帮助你在异国的丛林中穿越生死线,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你的潜能,在你面对其他困难的时候,解决任何摆在面前的难题。
《把信送给加西亚》,当我读完这本书,我深切的希望我也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具有优秀执行力的人:一个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任务目标,而不需要问东问西的人;一个能够独立找到通向解决目标的方法并付诸实践的人;一个能够在挫折和失败中对已知的错误进行修正的人;一个不管面对多少未知都能将任务执行到底的人……我不必
因为任务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而不知所措、犹豫怀疑,而是对目标明确的任务有一种砸倒南墙的气势……
我深知目前的自己还有着不为人知的惰性,还难有在各项事务中都保持心平气和的气度,但看到罗文,我知道工作是一个人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要做一个像罗文一样的人,要做一个拥有忠诚、责任、理想、信念、胆识和荣誉的人,要做一个坚定忠诚的人:当面对挑战自己极限的各项任务时,要抱着对工作和事业的极大热情,要迎难而上,要忠于自己的岗位和责任,不能轻易逃避。如果说畏难是人的本性,那么客服这种本性,就是《把信交给加西亚》给予我的最大财富。
“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深信当我成功的一次又一次把信送给加西亚以后,回首往事,我能在白发之年释然的说:“我曾这样度过我的一生,没有虚度年华,没有碌碌无为,此生了无遗憾。”
因此,我决定:就从这一刻起,做一个坚定的人,每一次——把信送给加西亚。
第四篇:给加西亚的一封信读后感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今天,我领到了一份学校内部学习材料--《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觉这是我们学校所有学习材料中最有价值的材料之一。它的内涵如此丰富,每一个内容如此发人深省。以下是我读后的一些感想,真诚希望与有识者交流:
一、也谈“罗文精神”
《人民日报:谁把信送给了加西亚》中概括出,“罗文精神”成为了敬业、服从、勤奋、勇敢、成功的象征,激励人们要像罗文那样对待所承担的任务,克服面对的困难,而不是出了问题就抱怨环境,强调条件,甚至找失败的理由。毫无疑问,仅从结果上看,罗文的行动是值得尊敬的。他面对任务克服一切困难,坚决服从,毫无条件的执行诠释了军人的概念。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是,他所坚决服从的任务是正确的!作为一名军人他知道当时他的祖国需要什么,他的祖国需要他尽自己军人的职责。而他所接受的任务是神圣的。是正确的。试想,如果他接受的任务有损于他的祖国的利益,而他坚决执行了,结果又将如何呢?所以,罗文在接受毫无疑问正确的任务的前提下所表现出的敬业、勇敢、能力、诚信、坚韧、负责等综合素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也谈忠诚
“学习材料”中利用大部分篇幅讲了“忠诚”。“激励忠诚,让忠诚与杰出为伍!我为忠诚喝彩!”是的,我要为忠诚喝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来发扬光大。我们的工作需要忠诚,我们的事业需要忠诚!因为现如今我们太需要有能与学校同甘苦共患难的员工了。我们的周围确实有玩世不恭的姿态,有不假思索的冷嘲热讽,有太多的频繁跳槽。有推委塞责,吊儿郎当。我鄙视这种种行为,我更鄙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我相信“明君居于上,无忠而不信,无信而不忠者。”这无疑也是检验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准则。纵观中国历史,比干因忠诚而被剜心,他用生命诠释了忠诚。相反,忠诚这面镜子也照出了纣王的无道。魏征用“敢谏”诠释了忠诚,也因此而流芳百世。同时,他也成就了唐太宗的从谏如流,一代明君。可见忠诚既可反映为员工者(臣)的素质,也可折射出为领导者(君)的心胸、水平。可我们看到的了解的更多是“忠”者无好结果,而
“奸”者却可风光一时。这是否就是现实生活中思想品德教育难的原因之一?由此我想到了“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是否在我们老师中还有市场?
三、也谈人品
“责任体现人品,绩效证实能力。”对所肩负责任的态度的确体现了一个人的人品。罗文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所以他无条件地服从并接受正确的任务,他的人品毫无疑问是高尚的。但我更推崇“材料”中提到的另一个人物--林肯。他无愧于一个优秀领导者的称号,就因为他的宽厚,他的心胸!在这里我不提胡克的人格弱点,因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有各的特点,十全十美的人太少了。而林肯发现了胡克优秀的一面,并巧妙地发掘了。“材料”中写到“终于有一天,胡克为一个高明的人所取代。这个人从不批评任何人,从不抱怨任何人,这个高明的人控制着自己的情感,恰倒好处,他做着自己份内的事,以忠诚、信任和义无返顾的精神做着常人不可能做的事。让我们做自己份内的事吧,尽全力而为之。”由此我想到,高明的人就是不批评任何人,对自己的上司不提任何反对意见的人吗?有这样高明的人吗?看来我们都不是。即使有,这样的人人品也不见得健全。“做自己份内的事吧。”份内的事是必须做好的,但提建议是不是份内的事呢?一个明智的领导者一定是善于从各个角度分析问题的人。诚然,由于员工所处的角度不同,所提意见往往有失偏颇,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应是每个人应做到的。所以,感谢提意见者吧。因为,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意见都听不到了决不是好事。
四、也谈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个话题太大。优秀的教师各有优秀的地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责任心。有了责任心才会有爱心,才回有工作的信心。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曾说过: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是创造力。而一个不会思考,不假思索,惟命是从的应声虫是不会成为优秀教师的。
以上感想,言不达意之处很多,但反映了我一些真实想法
第五篇:给儿子的一封信读后感
给儿子的一封信读后感
给儿子的一封信读后感
这篇文章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备忘录,记载了作者经过惨痛失败得回的体验,为儿子的成长带来了许多经验。
文章主要表达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莫作有情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求人不如求自己”;“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春去无消息,春去无痕迹,寄语有情人,花开当珍惜”九个观点。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感触很深,这篇文章表达了下个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我十分赞同先生最后的一个观点。
人的一生总是会有尽头的,每个人都是要死的,亲人是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会在一起相处多久,都应该珍惜。
我曾多次见过人们在亲人的棺木上哭的死去活来,那些没有好好孝敬过父母的儿女,那些对父母恶语相向的子女们,一个个扑在棺木上,哭着喊着,早知如此,他们当初为什么不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呢?
又想起了《目送》里的那段话,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请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妙,人不会永生,要好好珍惜这共聚的时光,等到他们离去了,才会后悔,那就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