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丘吉尔传》读后感 (通用)
《丘吉尔传》读后感(通用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丘吉尔传》读后感(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丘吉尔传》读后感 1这两天依旧每天都在看《丘吉尔传》,有时看个10几页,有时看个几十页,我觉得很精彩。丘吉尔的一生是开挂的一生,虽然其貌不扬,胖子。但他在31岁时已经是英国殖民事物部次官,相当于国家副部长。才31岁啊,33岁时已经是内阁大臣,身边交往的人都是达官显贵,像阿斯奎斯首相、未来成为英国首相的劳埃德.乔治等等,他基本上每年都花2个月时间出去旅游,周游世界。这样的人生真是让人羡慕!
然而,本身他出身显贵,他父亲官至部长,差一点成为英国首相,本来是很受民众爱戴的一个人。然而身体不好,年仅46岁就因患有梅毒而去世了。丘吉尔的青少年时代接受的教育都是英国最好的——比如和美国西点军校并称的桑德赫斯特军校,丘吉尔在这里学习骑兵等军事知识。他爱冒险,亲自参加了3次战争,印度次大陆战争、2次非洲大陆的战争。总之,这个人出身好、自己又努力、有才华、有管理才能,所以年少成名。
他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的博学多才,他爱好看书、博览群书;反观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爱看书的人极少,多数在玩抖音、王者荣耀、吃鸡、微博、微信等等,我觉得我们因为多花一些时间在书本上,真正成为一个有文化的民族!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
第二,丘吉尔富有同情心、非常人性化。一次,他在剧院观看一部戏剧《正义》,剧本描述的就是对犯人单独监禁的控诉。丘吉尔看完很感动,他也认同应该减少犯人单独监禁的时间、除非犯人犯了严重的罪行。后来果然颁布了法令减少了犯人单独监禁的时间。《正义》这部戏剧的导演专门写信给丘吉尔的姐姐,称赞丘吉尔"非常有同情心,政策非常人性化”。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对卑微的人也非常尊重。
丘吉尔的前半生非常精彩,令人羡慕,他30多岁已经是内阁大臣,每年花2个月时间旅游,要么去君士坦丁堡度假,要么去威尔士和劳埃德乔治钓鱼,日子过得不要太爽。
书我还没看完,暂时分享到这里,请继续关注。感谢。
《丘吉尔传》读后感 2丘吉尔出生于声名显赫的贵族世家,他的祖先娃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组名的军事统帅,安妮女王统治时期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父亲伦道夫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杰出的政治家,曾任索尔茨伯里内阁财政大臣。
家族荣耀和政治传统给丘吉尔的一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没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成为其一生孜孜不倦地自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
丘吉尔从未上过大学,他初中和高中成绩都很差,可历史和英语成绩突出,尤其以他惊人的记忆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如此他经常排在倒数的位置,后来碍于他煊赫的家族才得以进入一间贵族学校,最后投靠军校当一名骑兵。
但是丘吉尔知识渊博,拥有高超的演讲才华,这些都是他经过刻苦的自我学习得来的,疯狂地利用有空时间读书,他从柏拉图、吉本、麦考利、叔本华、马尔萨斯、达尔文等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的著作中吸引入丰富的思想营养,是他的思想变得深刻,睿智,人生的信念更加坚定。
可以说丘吉尔的起点与我们大多数人很相似,甚至比不上我们很多人,却反而有比我们绝大多数人有着不敢想象的辉煌,到达让人望而却步的境界。回想起孔融小时候聪慧语出惊人地对上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更甚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悲剧,他们小时如此聪明,绝对让丘吉尔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丘吉尔传》读后感 3丘吉尔,印象中只是一名前英国首相,政治家,但看完《丘吉尔传》后明白了:丘吉尔还是一名杰出的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和记者,还领导英国人迎来了二战的胜利,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
丘吉尔曾是一名调皮捣蛋的坏学生,严重偏科的劣等生,也未读过大学。他当过骑兵中尉,做过随军记者,还曾是一名情报人员。从政后,从保守党跳到自由党的,再从自由党跳到保守党,从内政大臣转任海军大臣再到英国首相。他曾经输过达达尼尔海峡之战而被迫离职,可是似乎一直以来他对于自己心中的信念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坚韧。
丘吉尔曾几次竞选首相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仍精神抖擞地迎接新的挑战,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他曾经说过:“我想干什么,就一定干成功。”他不但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十分宽厚,能够谅解他人的过失,包括那些曾反对过他的人。虚怀若谷的体量帮助他摆脱许多烦恼。二战结束后,战时内阁也必须解散。5月23日丘吉尔辞职,并将大选定于7月5日举行。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凭借在战争中的功劳定能顺利当选首相的丘吉尔,却在大选中惨败,他后来引用普鲁塔克的话说:“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其宽宏大度可见一斑。
二战初期形势对英国十分不利,尤其是当法国被入侵仅仅5周后就快速沦陷以及英国上空不断出现来自德国的疯狂空袭让英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此时一名政治强人站了出来——丘吉尔。他凭借着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演讲以及百折不挠的韧性和从不屈服的战斗意志不断地鼓舞着绝望的英国人。在二战的严峻关头,面临法西斯主义的狂潮他多次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并最终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丘吉尔,一代传奇,意志坚强,宽宏大度,是一代反法西斯重要功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丘吉尔传》读后感 4《丘吉尔传》真实地描述了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的生平事迹。
丘吉尔出生于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上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无疑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一代名相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育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
童年的丘吉尔时候有口吃。在他3岁的时候,说“妈妈”和“爸爸”都很吃力。幼年的他,在保姆的帮助下,克服了口吃的困难,为他未来的政治道路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困难没有把丘吉尔打倒,反而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演说家。
中学时代,他在哈罗中学属于末等生,便去考桑赫斯特陆军军官学校。两次考试,他都名落孙山。第三次,他终于及格,进入了心仪的学校。但他和步兵班失之交臂,被分在了最差的骑兵班。
在军旅生活中,他不断为自己补充知识,学识日趋丰富,在很多方面都比别人技高一筹,这为他今后的道路创造必备的条件。军校生活结束后,原来哈罗学校的末等生,竟然成为桑赫斯特陆军军官学校158名学员中的第八名。
在他任英国首相时期。一战后的英国,和平主义盛行,军队废弛,装备陈旧,全国处于“歌舞升平”中。对海对面的纳粹德国,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推行靖绥主义。当纳粹吞并捷克时,张伯伦竟然以他国利益,换取个人和平。丘吉尔上任后,面临着巨大挑战。海对面的纳粹德国已经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正对英伦三岛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丘吉尔用着他孜孜不倦的精力带领英国人民抵抗异族侵略,直至迎来了最后的胜利的曙光。
《丘吉尔传》读后感 5《丘吉尔传》是我看过的第二部人物传记,第一本是《乔布斯传》。温斯顿·丘吉尔是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曾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本书作者马丁·吉尔伯特是丘吉尔的助手之一,本书自1988年出版以来,被公认为丘吉尔的官方传记,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盛赞这部传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历史记录之一”。
马丁·吉尔伯特为我们生动描述了丘吉尔的一生,探究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激烈、最吸引人的政治事件背后的故事。《丘吉尔传》突出体现了丘吉尔在二战期间的功绩,在英国最黑暗的时刻,丘吉尔展现出了无以伦比的勇气,领导英国走出黑暗。以至于有人说“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必须了解温斯顿·丘吉尔”。
读这本书,我对丘吉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前我就只知道他是英国的n前任首相,好像很厉害,但不知道到底哪里厉害。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他喜爱绘画,博览群书,还自己写战争英雄小说,为报社写政治评论、战地报道,因为他的文学造诣最终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是插图本,丘吉尔嘴里叼着雪茄,脸上坚定的表情,冷峻的下巴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他最喜欢的剪刀手姿势,真是霸气加萌叔的造型!性格坚定如钢铁一样的意志,最令我震撼的就是他的巨大的勇气、不屈的意志和谋略的魄力。丘吉尔富有远见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战后战败的德意志帝国不断崛起,纳粹主义掌权,希特勒充分表现出侵略的野心预谋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却只有丘吉尔为防范于未然奔前走后,其他内阁大臣和议会议员都在嘲笑他甚至讽刺他是战争的狂热分子。但丘吉尔从不妥协,坚持自我,事实证明他对希特勒有意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言是正确的。
说实在的,这本书从一开篇就很枯燥乏味,让人感觉就是严格的罗列史实,少有作者自己的看法见解。我一直认为,人物传记应该充分突出描写和分析传主的性格、心理、成长环境变化以及各种行为背后那些难以被准确判定的东西。而非如一般历史书特别是历史教科书那样仅仅是严格的罗列史实。要知道,像丘吉尔这样具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其生活中有多少值得展开的东西啊。尽管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人家莎士比亚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远远不是人物传记所能比拟的,如果再单纯地罗列史实,那么,丘吉尔一生再传奇感觉也黯淡了不少。况且,本书对二战前关于丘吉尔的历史叙述非常冗长,对于二战后,丘吉尔第二次担任首相的历史叙述却非常少,仅仅在最后三章写到了,让人略感遗憾。
第二篇:丘吉尔传读后感
《丘吉尔传》读后感
丘吉尔,印象中只是一名前英国首相,政治家,但看完《丘吉尔传》后明白了:丘吉尔还是一名杰出的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和记者,还领导英国人迎来了二战的胜利,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
丘吉尔曾是一名调皮捣蛋的坏学生,严重偏科的劣等生,也未读过大学。他当过骑兵中尉,做过随军记者,还曾是一名情报人员。从政后,从保守党跳到自由党的,再从自由党跳到保守党,从内政大臣转任海军大臣再到英国首相。他曾经输过达达尼尔海峡之战而被迫离职,可是似乎一直以来他对于自己心中的信念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坚韧。
丘吉尔曾几次竞选首相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仍精神抖擞地迎接新的挑战,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他曾经说过:“我想干什么,就一定干成功。”他不但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十分宽厚,能够谅解他人的过失,包括那些曾反对过他的人。虚怀若谷的体量帮助他摆脱许多烦恼。二战结束后,战时内阁也必须解散。5月23日丘吉尔辞职,并将大选定于7月5日举行。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凭借在战争中的功劳定能顺利当选首相的丘吉尔,却在大选中惨败,他后来引用普鲁塔克的话说:“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其宽宏大度可见一斑。
二战初期形势对英国十分不利,尤其是当法国被入侵仅仅5周后就快速沦陷以及英国上空不断出现来自德国的疯狂空袭让英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此时一名政治强人站了出来——丘吉尔。他凭借着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演讲以及百折不挠的韧性和从不屈服的战斗意志不断地鼓舞着绝望的英国人。在二战的严峻关头,面临法西斯主义的狂潮他多次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并最终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丘吉尔,一代传奇,意志坚强,宽宏大度,是一代反法西斯重要功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篇:丘吉尔传读后感(1000字)
读《丘吉尔传》有感
看着封面照片中那睿智、坚定、不容置疑的眼神,我沉思片刻,深吸一口气,然后轻轻掀开封面。怀着一种敬畏,一种崇拜,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这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丘吉尔。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他不仅是一代名相,也是一代文豪,一生留下了无数精彩著作与演说,并最终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成就在二十世纪的政治家中是绝无仅有的。丘 吉尔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育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
身为贵族子弟的他,从小讨厌刻板,厌烦规规矩矩。他崇尚信马由缰、独立不羁的生活。他是没有上过大学的天才,因为他高中时代的成绩实在糟糕得可以。这倒帮了他一个大忙,让他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军事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不去理会父亲希望他成为出色政治家的期望。两次考军校的失败并没有击碎他的梦,他执著地坚持,终于圆了军校梦。在军校里,军事才能的表露无遗使他倍受器重。他不甘于过平静乏味的生活,他始终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战斗!是冒险!是荣誉!所以,他启程了。
他从军的同时做了战地记者。他一边体验冒险的刺激,以赚取稿费生活;一边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为自己的目标作自然而然的铺垫。他的仕途并不一帆风顺,起起落落,坎坎坷坷,敏锐的洞察力、精确的判断使每一个终点成为新的起点。
在众人都沉浸在对和平的幻想中时,只有他保持清醒。面对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只有他毫不客气地进行尖锐的抨击,并提醒大家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心。他临危受命,出任战时首相。他直面危局,坚定不移,永不言弃。他有条不紊地组织敦刻尔克大撤退,使英军绝处逢生。他微笑着亮出V字手势,大声地问人们:“我们泄气了吗?”他明白,他所能做的就是唤起整个民族的危亡意识,然后带领人民去坚持战斗。最终,联军协作战胜了罪恶的法西斯。他成了英雄,但他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1951年再度出任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6年因对推动欧洲一体化作出贡献而被授予“查理曼奖”,1958年访问巴黎时获戴高乐总统授予的“解放奖章”,1959年继承了“下院之父”称号„„时至今日,丘吉尔依然被大多数英国人看作是最伟大的首相。在2002年由BBC主办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票选活动中,丘吉尔高居榜首。
他是一个优秀的战地记者,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个让众人仰视的、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不曾迷茫。他始终知道自己拥有的是什么,所以,他不曾失落。他始终知道自己还能做的是什么,所以,他不曾停止。
读完了《丘吉尔传》,我除了感叹,更多的是敬佩。丘吉尔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把握,知道自己拥有什么、需要什么、还能做些什么,他目标明确地奋斗着,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也许这就是制胜的法宝吧。因为坚定,所以前行;因为前行,所以成功!
第四篇:丘吉尔传读后感800字
丘吉尔传读后感
《丘吉尔传》是我看过的第二部人物传记,第一本是《乔布斯传》。温斯顿·丘吉尔是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曾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本书作者马丁·吉尔伯特是丘吉尔的助手之一,本书自1988年出版以来,被公认为丘吉尔的官方传记,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盛赞这部传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历史记录之一”。
马丁·吉尔伯特为我们生动描述了丘吉尔的一生,探究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激烈、最吸引人的政治事件背后的故事。《丘吉尔传》突出体现了丘吉尔在二战期间的功绩,在英国最黑暗的时刻,丘吉尔展现出了无以伦比的勇气,领导英国走出黑暗。以至于有人说“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必须了解温斯顿·丘吉尔”。
读这本书,我对丘吉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前我就只知道他是英国的n前任首相,好像很厉害,但不知道到底哪里厉害。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他喜爱绘画,博览群书,还自己写战争英雄小说,为报社写政治评论、战地报道,因为他的文学造诣最终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是插图本,丘吉尔嘴里叼着雪茄,脸上坚定的表情,冷峻的下巴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他最喜欢的剪刀手姿势,真是霸气加萌叔的造型!性格坚定如钢铁一样的意志,最令我震撼的就是他的巨大的勇气、不屈的意志和谋略的魄力。丘吉尔富有远见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战后战败的德意志帝国不断崛起,纳粹主义掌权,希特勒充分表现出侵略的野心预谋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却只有丘吉尔为防范于未然奔前走后,其他内阁大臣和议会议员都在嘲笑他甚至讽刺他是战争的狂热分子。但丘吉尔从不妥协,坚持自我,事实证明他对希特勒有意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言是正确的。
说实在的,这本书从一开篇就很枯燥乏味,让人感觉就是严格的罗列史实,少有作者自己的看法见解。我一直认为,人物传记应该充分突出描写和分析传主的性格、心理、成长环境变化以及各种行为背后那些难以被准确判定的东西。而非如一般历史书特别是历史教科书那样仅仅是严格的罗列史实。要知道,像丘吉尔这样具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其生活中有多少值得展开的东西啊。尽管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人家莎士比亚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远远不是人物传记所能比拟的,如果再单纯地罗列史实,那么,丘吉尔一生再传奇感觉也黯淡了不少。况且,本书对二战前关于丘吉尔的历史叙述非常冗长,对于二战后,丘吉尔第二次担任首相的历史叙述却非常少,仅仅在最后三章写到了,让人略感遗憾。
第五篇:《丘吉尔传》读后感(定稿)
“他是一位很有威望的领袖。他具有英国人在困难时所表现的勇敢而坚定、在顺利时所表现的因循守旧的典型性格。他有非常强烈的信念,善于争论和答辩。......如果有一种信念和他的观点发生抵触,这时要想争辩过他确实是很困难的。......我钦佩他,也喜爱他。......他是一位对战争发展和军事史有深刻研究的专家,即使和他讨论纯专业问题,也不是毫无益处的。......在许多方面都可以看出,如果他不是那样伟大,他就会使我的工作更加艰巨;因此,尽管他对一些重要决定并不喜欢,但对他的一贯彬彬有礼和热诚支持,我始终表示无限感激。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人物。”
——艾森豪威尔
一口气看完蔡赓生写关于温斯顿·丘吉尔的传记,我深受感触。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少的优点,更何况伟大的人物:
——善于不断学习,丰富才智
1896年9月,丘吉尔到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驻防。“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他把打马球以外的空闲时间主要用于自职业发展与教育学。
他请母亲给他寄些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书来”。他母亲给他“寄来了大包小包的吉本、麦考利、柏拉图、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达尔文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各种经典名著”。然后,他开始了“每天阅读四小时或五小时的历史和哲学著作”的苦读生活。没上过大学的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从这些经典名著中吸收了丰富的思想营养”。“他的思想变得更加深刻,也使他逐渐形成了某种人生信念”。“此外,在写作的风格和用笔技巧上,丘吉尔也受到了吉本、麦考利等大师的深刻影响”。“出于对现实政治的关注,丘吉尔还请母亲寄来一套《政治年鉴》,以使自己了解当时国内政治生活的现状”。(《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
他“曾就演讲技巧问题向美国民主党领袖、著名演说家科克兰请教”。而这为他后来进行选举和为鼓舞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斗志,所做的出色演讲分不开。(《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记得有个“著名”的“三八”定律:八个小时工作,八个小时充电,八个小时睡觉。学习,不断地学习!
——善于利用资源,抓住机遇
丘吉尔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十九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时仅次于首相的最重要的大臣职位--财政大臣。祖先和父辈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同时也为他提供了很多资源。
1895年10月,作为骑兵中尉的丘吉尔轮上了一次休假。“他决定利用这次休假,和同事巴恩斯中尉一起,到正在发生激烈战斗的古巴去亲身体验一下'传奇般的生活'并获得实际的军事经验”。“为了使这次旅行得到国内军方的正式批准,丘吉尔还专门拜访了陆军元帅”。而这位元帅“很怀念过去与伦道夫勋爵结下的友谊,马上单独接见了这位军阶极低的中尉”,伦道夫·丘吉尔就是他的父亲。交谈之后,“不仅批准了他们的计划,还交代情报部,结果把丘吉尔他们去古巴的旅行安排成为一次公差:情报部要求他们尽可能地搜集有关西班牙军队当时使用的新式枪弹的情报”。总的说来,“古巴之行收获还是巨大的”,他们“被授予了西班牙红十字勋章”,并“得到上流社会中许多人的赏识”。
懂得利用这些资源还不行,还要懂得利用自己所掌的资源。1924年,丘吉尔担任英国的财政大臣,他从小就对数学没有兴趣。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泰勒曾写道:“丘吉尔,这位自由贸易的拥护者对财政一窍不通,竟成了财政大臣!”而“丘吉尔深知自己对经济和财政所知不多的弱点”,所以他找了“庞大的财政问题专家班子作顾问”虽然在当时的特定时代背景下,难以避免地犯了“集体错误”,“而他的个人才干和品格魅力,则为他赢得了人们的敬重”。(《一窍不通的财政大臣》)合理得利用身边的资源,往往会使工作事半功倍,甚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财有道,生活从容
作为马尔巴罗公爵的后人,丘吉尔从来就没有节俭过日子的意识,而她的母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欠下很多的债务。但这些对丘吉尔来说,“并不担心无力偿还”。(《桑赫斯特军校毕业的骑兵中尉》)早在1895年“古巴之行”时,他就“和伦敦的《每日纪事报》社联系,希望作为该报的随军记者为该报撰写战地通讯”,以获得稿酬。之后,他一直为多家报刊杂志撰写战地通讯。仅1930年一年中,他就“为《每日电讯报》等报刊杂志撰稿40余篇”。不仅如此,从没停止过写书。1927年,他从南非回到伦敦后,以“已经发表的战地通讯为基础,再充实一些新材料加以编撰,很快就写出了有关南非战争的两本专著”。“这两本书的版税以及此前写书和战地通讯的收入”,加上“进行演讲的收入”使他有了“一笔相当大数额的财产”,“至少在近几年中不愁衣食”。(《南非战争中的传奇英雄》)
他一生写了包括《马尔巴罗传》在内的26部共45卷(本)专著。写作的大量文章和书籍,为他带来了极高的酬金。据估算,“他在这一时期平均每年收入约10万美元,这比他担任政府大臣时的薪俸要高得多”。当然也给他带来了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写作生涯》)
有了经济基础,他就“可以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他向往已久,并力图有较大成就的政治舞台上去了”。(《南非战争中的传奇英雄》)有了经济基础,一切上层建筑的构想才可能成为现实!
——敢于冒险,惊喜一次又一次地与他结缘 也许有人认为,丘吉尔凭借特殊的家庭背景,在第四骠骑兵团服役期间所受到的重视和优遇应该能使他安于现状。但他在给他母亲的信中说道:“这是一个上进的年代,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推进之。”(《河上的战争》)所以,我认为丘吉尔天生就是一个有胆识的冒险家,每次冒险都有让他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说古巴之行,让他“成了一些宴会和舞会争相邀请的嘉宾,并借此结识了不少名人”(《古巴之行》)的话,那么1899年的南非之行却让他成了南非战争中的传奇英雄。根据他对“战争的特殊敏感”,预感南非战争即将爆发。他以记者身份进入南非,却没想到成了加上布尔人俘虏。历经艰难逃回英国后,直接参加作战,“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还是最先攻入比勒陀利亚的英军部队中的一员”。比勒陀利亚就是当初他被关押的地城市。(《南非战争中的传奇英雄》)冒险,是不甘寂寞的表现。加上活跃的思维,过人的胆识,上天不会不垂怜这么一个人的!我们都应该拥有一种冒险精神!
——坦承失败,成功一次又一次地眷顾他
丘吉尔的政治生涯中经历了不少的失败。1922年10月 18日,就是他一生中难忘的天,当他从患阑尾炎手术中醒来后,发现自己“甚至没来得及眨眨眼,就失去了官职,丢掉了议席,没有了党派,也割去了阑尾”。这是他自1900年以来第一次被排除在议会之外,而只不过是他一系列竞选失败的开头。(《从连续落选中崛起》)1929年6月3日,他从财政大臣的位置上退下来的,陷入了长达十年之久“光荣孤立”之中。(《一窍不通的财政大臣》《光荣的孤立》)还记得陈老师关于“糠箩与米箩”的经典例子。从“米箩”到“糠箩”,如果自我失去信心、失去勇气,那么就只能在“糠箩”中呆一辈子甚至连“糠箩”都没得呆。庆祝过60大寿的丘吉尔,“对政治生活仍然充满了激情”,“虽然暂时还看不见出路”,但“心中并不绝望”。正如丘吉尔说道,要“有一种乐观自信的气质。尽管我看到事情的阴暗面是如此严重”,“时间将给予他们弥补以往的过错和疏忽的机会”。(《写作生涯》)
1935年,当丘吉尔再次被鲍德温拒于门外时,他感到“这对于我实在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过,久经宦海沉浮的丘吉尔小心地控制着自己的感情,甚至在辩论中更加平心静气,显出镇静、不偏不倚和超然的态度。面对鲍德温的刁难,丘吉尔“对此看得很清楚,但他更懂得祸福相依、风云变幻的道理,所以他不仅仍然抱着希望,等待时机,而且认为假使没有这种无法估计的和无穷无尽的变幻,人生的戏剧就会变得索然寡味了”。(《被蝗虫吃光的年代》)
好一句“假使没有这种无法估计的和无穷无尽的变幻,人生的戏剧就会变得索然寡味了”,从“米箩”到“糠箩”,使人生更加的精彩!失败是成功之母,想要成功就必须坦承失败!
——强烈的责任感,临危受命成了必然
光辉的家族历史,培育了丘吉尔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在被“光荣孤立”的年岁月中,他尽管被排斥在政府之外,成为“后座议员”,但他仍然密切注视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尤其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认识。四处奔走,在不同场合进行辩论,提醒人们看清形势,并在公开场合正式提出了战争临近的警告。同时,他还参与海军、陆军和空军的建设。最终,他众望所归,临危受命,成了战时内阁首相。最终也成为为人类从法西斯恶梦中挣脱出来做过特殊贡献的一代英国名相。有责任感,才能最终赢得别人的信任!
或许我们不会有丘吉尔那样冷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向他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品质,以之为榜样,不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走进成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