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岩》读后感范文投稿
《红岩》读后感范文精选
读了两本红色书籍:《建党大业》和《我爱中国GCD》。这两本书讲述了从中国GCD建立以来,无数位革命烈士们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岩读后感范文。
《红岩》读后感1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红岩》这部小说。《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
在《红岩》中描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江姐虽然备受酷刑,却临危不惧;刘思扬把自己少爷的“职位”丢到一边,而跑来战斗;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其中,我最钦佩许云峰,因为他是一位坚毅沉着、正气凛然、有血有肉的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是一个老党员,对重庆地下党里的任何事,他是最清楚的,但他在敌人面前却不肯透露半个字。他是个不但机敏、沉着,还附有自我牺牲意识的人,他在革命战斗即将胜利的最后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在白公馆的同志们,自己而从容就义。这不仅是许云峰崇高品质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是作者在这部小说里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炮声轰轰,震撼大地。晨星闪闪,迎接黎明……”这是解放后第一个黎明的描写。我感谢《红岩》这部小说,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的人!
《红岩》读后感2
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
在书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江姐,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当她的手指被国民党把竹签钉入手指时,她即使承受着十指连心的痛苦,也没有对敌人泄露出任何一丝有关党的机密或是有关党内人员的姓名什么的,让敌人的那些阴险的阴谋彻底的破灭;江姐还说过:“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红岩》这一神品般的小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中国有了这些解放军,革命人士,才有我们新中国!
《红岩》读后感3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红岩》的关于革命战争的书,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而是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面对这些敬佩的同志,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现实生活中,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
《红岩》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迪,我知道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红岩》读后感4
最近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红岩》这本谱写共产主义者壮怀激烈的赞歌。
是的,共产主义者的意志是钢铁的。许云峰以超人的意志,在敌人魔掌中两次战胜死神,在与世隔绝的监狱中用双手艰难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留给战友,自己却壮烈牺牲;江姐看到丈夫彭松涛政策的头颅挂在城楼上时,把刻骨之痛深深埋在心底,把满腔悲愤化为革命的动力.。她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成岗在狱中受尽各种严刑拷打,催眠术,测谎器,美国新药诚实注射剂…..然而依然无法动摇其革命信念,他居然还在敌人审讯室里大声朗诵“我的自白书”,不禁令敌人惊慌失措。
那些逝去的共产党员们,为了人们的国泰民安,为了改革开放的胜利,失去了很多很多,有的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有的身体倍受折磨,有的甚至断送的生命。可他们无怨无悔,前赴后继的为党、为人民做着惊天动地的牺牲,为的就是换来以后人们的安宁、幸福
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勇向前,坚强不屈。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保卫党的尊严和机密,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那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从心里真正地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可能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小孩接触血腥。可曾有谁深思过,是谁的付出换来今天的美丽、和平?
第二篇:红岩读后感
永远的红岩 这天,我在家中,偶然看到了我那本已经落满灰尘却对它记忆犹新的红岩,于是我又陷入了我的回忆中······
那是一个三年级的寒假,我一直是用敬畏的心态来读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触匪浅,安静的合上书,回想着书中的感人片段,这时,封面上的那片红,再次映入我的眼帘,我忽然感觉它似乎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战士们的冲锋号声,和被囚禁的共产党越狱时的高呼声也再次映入我的耳目,我好像看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场景,我也好像置身于解放重庆的激烈战斗中,那首表现共产党不畏敌人的《铁窗小诗》也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我握紧了拳头,那些残害共产党的可恶特务和那些出卖共产党的叛徒,我真想亲手把他们杀掉。但我也深深敬畏着那些意志坚强,肯为祖国,战友奉献出生命的共产党员。
这本书讲述了重庆地下党和国民党斗争的故事,成功塑造了许云峰、华子良、江姐、刘思扬、成岗、成瑶、宋振中、李敬原、齐晓轩、胡浩、余新江等英雄形象,其中,最令我敬佩的就是女中豪杰——江姐。她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女共产党,地位也不高,可是她的坚
强,勇敢令我感动,并且,她在我心中,树立了高大钢铁的英雄形象。
想到这儿,我也感到深深的愧疚。因为在他们面前,我们显得太渺小了,共产党们受尽了国民党给予的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而我们呢,只要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放弃,对这儿,我们应该好好反省。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都是无数位战士血染红岩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且铭记没有他们挥洒热血,哪有我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没有他们咬紧牙关,哪有我们的高楼大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三篇:红岩读后感
“小萝卜头”——读《红岩》有感
读罢《红岩》,心中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小萝卜头”的事迹也曾令我几度落泪……
1941年,宋绮云、徐林侠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了,宋振中才八个月,也被带了进去,跟妈妈住在女牢房里。牢房一年到头不见阳光,阴暗潮湿。宋振中穿的是妈妈徐林侠改小的囚衣,吃的饭和大人一样,也是发霉发臭的牢饭。长期监狱生活把宋振中折磨得面黄肌瘦。他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难友们都叫他 “小萝卜头”。
等“小萝卜头”六岁了,爸爸宋绮云提出让他上学,特务硬是不让,经过难友们的几次斗争,特务才勉强同意让“政治犯”黄伯伯当“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习很认真,他懂得学习的来之不易,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遗憾的是,1949年9月6日,年仅九岁的“小萝卜头”和妈妈徐林侠,爸爸宋绮云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戴公祠。
“小萝卜头”在监狱上了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做他的老师。他十分痛恨国民党反动派,小小年纪就辨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在敌人的监狱里帮助地下党完成了许多成年革命都不能做的革命工作,为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即使在牺牲的时候,仍高呼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正因为如此,“小萝卜头”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在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小的烈士。
比起现在,“小萝卜头”的生活简直与我们是天壤之别。“小萝卜头”从那么小开始忍受折磨,开始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对外面的世界是如此渴望,对生活是如此向往。得到一个书包,一本书,一支笔,都认为是天地给予的恩泽。他懂得怎样照顾妈妈,懂得怎样向日本帝国主义的做法去抗争。他是那么勇敢,帮助共产党传出信息,使得里应外合。谁会察觉这是一个小孩的说所作所为呢?面对敌人的威胁与严刑逼问,你坚贞不屈,毅然与敌人殊死拼搏。小萝卜头便是我们少年的爱国楷模!
第四篇:《红岩》读后感
《红岩》读后感
今年暑假里我读了《红岩》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小萝卜头的故事,一个遇害时才9岁的小弟弟。他从小就随父母一起被关在监狱里,学习生活条件那么恶劣,而他却那么渴望读书,他的故事深深地触动着我。
小萝卜头大名叫宋振中,从小就与父母一同被关在了渣滓洞看守所,由于缺乏营养,他面黄肌瘦,头大身小,狱友们都称他为“小萝卜头。6岁时,小萝卜头经过狱友们的努力,终于有机会好念书了,虽然仍被关在监狱里,但他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刻苦努力、勤奋向上,通过学习使小萝卜头不仅掌握了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所以常常为狱中的共产党员传递消息,1949年9月6日,小萝卜头与父母同时遇害,年仅9岁。
看了小萝卜头的故事,我不禁脸红,暗想,小萝卜头学习条件这么差,却仍那么爱学习,而我自已,学习生活条件这么舒适,在明亮的大课堂,有着各种先进设施的教学工具,更有着知识渊博的老师授课,就连铅笔盒里妈妈都给我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笔供我书写,但我却不认真对待学习,把学习当做负担,只是为了爸爸、妈妈和老师而学习,想想真是不应该呀!通过看了小萝卜头的故事,我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加勤奋努力,来回报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而牺牲的人们,如小英雄——小萝卜头!
第五篇:红岩读后感
《红岩》读后感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红岩》
1948—1949年,正是新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小说将震撼人心的狱中斗争、城市地下党的活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农村的武装斗争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描绘了重庆解放前夕革命者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最后一幕。
《红岩》这部小说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余新江等众多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小萝卜头——宋振中的事迹。小萝卜头是个九岁多的孩子,头长得很大,身子却很纤瘦。他太不肯长了,只像个五六岁的孩子。他的手又薄又小,脚也只有一点点大,可是他的头却发育得比较正常,和身子不相称,显得异常的大。看见他的人,都爱摸着他可爱的脑袋,叫他“小萝卜头”,连他的爸爸和妈妈也这样叫他。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小萝卜头大概才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跟,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
“磁器口。”
“磁器口我去耍过一回。”小萝卜头又问特务:“不是近处的山,我说的是那边,白云底下的山那边呀!”
“北方。”
“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看到这一段,我被小萝卜头对自由和家的向往深深地打动了。小萝卜头是宋绮云夫妇的孩子,但是他一出生就被带进了监狱,所以他从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他渴望去看看“爸爸”口中的北方的家,渴望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可是他不知道他的生命很快就要结束„„虽然小萝卜头从小就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可是他心中依然充满了对共产党的热爱。他用他自己的智慧,帮助监狱里的战士传达讯息,他的年龄很小,可是他的身上却有着共产党员应有的毅力和警惕。
在当时,这些选择为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努力奋斗的人,都是吃得饱、穿得暖的知识分子。他们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这是怎样一种高尚的抉择!没有人不喜欢舒适的生活,可是他们为了更多的人能过着舒适的生活,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读完了《红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志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当我们享受着美好的生活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我们而愿意把牢底坐穿,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一群人。尽管我们的祖国现在还不需要我们为她把牢底坐穿,但是我们要好好学习这些人的爱国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