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忏悔录读后感
《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忏悔录的读后感【一】
现当代文学老师布置主题演讲包括一个内容,就是分析郁达夫的沉沦和卢梭的忏悔录,老师说读完忏悔录精神层次会提升一层。自己于是借来了忏悔录来看,只看完了上卷,下卷还未看完,有所感,就记下来了。
正如卢梭自己所说,“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这就是我所做的,我的为人,我以同样的坦率道出了善恶。我既没隐藏什么丑行,也没添加什么善举。”卢梭确实在文中表露了自己的心境,非常坦率,可以看出他是很大胆的,他是敢于剖析自己的人,对自己动手术刀。我自己的感觉是,我读着读着就感觉其实他不必忏悔,我已原谅他了。
卢梭少时读书的积累《宗教与帝国史》《名人传》等,这为后来打下基础,文中多处提到书,自己当学徒时,也是为了摆脱孤独吧,“除了阅读,什么也不再干了,包括偷窃”,可以看出,读书有多重要,自己以后会趁大二时间丰富,多读书,读好书。偷窃,卢梭没有掩盖事实,也透露了一种犯罪心理,“我觉得挨打是对偷窃的一种补偿,让我有权继续偷。”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畸形,“那我当小偷处置,就是允许我当小偷。”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些犯罪者的心理,他们就是一种破罐子破摔,无所谓的心理。
遇到瓦朗夫人这一段,“她笑吟吟地接过我哆哆嗦嗦地递给她的信”,与其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情妇,倒不如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半个母亲,或者反过来说,卢梭更像是瓦朗夫人的情夫,在卢梭笔下,瓦朗夫人是地位很高的,是卢梭顶礼膜拜的。即使后来卢梭几乎被抛弃,他都没有贬低瓦朗夫人,更多的是悔恨。卢梭从小失去母亲,卢梭缺少母爱,在我眼中,或许卢梭把瓦朗夫人当做自己的母亲了吧。正是瓦朗夫人弥补了自己心中关于母亲的空白,所以卢梭才会死心塌地吧。
卢梭对父亲,对一般人来说,如果对自己不理了,可能更多的是憎恶吧,但卢梭对自己的父亲多得是崇敬,“他还是以为好父亲”,这一点是很令人赞赏的,孝,最基本的道德只要没沦陷,就会还有做人的底线,就是个好人。
在读这篇著作时,自己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就是对教会,天主教和新教不了解,读起来有点吃力,自己以后会了解一下西方的宗教。而且说实在的,我搞不懂卢梭到底在忏悔什么,他像是在写自传,人生中谁不犯一些错误呢,有的错误也是外在的条件造成的,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可以不必那样地自我忏悔,甚至可以把名字改成卢梭反省录,甚至回忆录。不管怎样说,这种自我反省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需要不断反省自身,完善自身。
忏悔录的读后感【二】第一次读卢梭的《忏悔录》,当时对许多人和事的看法非常幼稚,觉得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怎么会骗人、调戏妇女、偷东西……伟人应该是“完人”,没有一点暇癖。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我第二次重读《忏悔录》时,才感到敢于赤裸裸地公开披露自己的隐私、揭示自己伤疤的卢梭,才是人格意义上的人,值得让人尊重和佩服。而中国当代的传记文学创作,是否应该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呢!
现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还是大街小巷的书摊上到处是各种名人的传记。然而,翻开一本本书,从头到尾,通篇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而看不到他(她)走麦城,更有甚者,把自己说成一朵花,把别人说成豆腐渣,借机抬高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总之,不是他(她)实际的那样,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样。其实写自传的不管是自己写还是请别人写,真正写出自己的成长变化,犯过什么过失,倒是对世人有益。
其实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并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样拿自己那点隐私来吸引读者。更多的应该是对读者、为后人有教益的功过是非、经验教训。一个人在几十年的经历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难说是笔直的,一点弯度也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看你有没有卢梭的那种自我剖析的觉悟。
敢不敢象卢梭那样揭露自己的伤疤,对自己的功过是非有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周总理生前曾说过: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翻译者刘思慕在《歌德自传》译者新序中说:“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沥,是《歌德自传》的第一个特点……”而这些伟大的、著名的人物,敢于披露和承认自己的缺点,并没有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威望,后人不是同样敬重他们吗?
我和许多的普通人似乎没有写自传出一本书的资格或兴趣。不过活着的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写自己的历史。因而,在这个文化浮躁的时代,我不合时宜地重读了《忏悔录》,发一点愚不可及的感受。
忏悔录的读后感【三】这次的内容大概是卢梭从一个天真的少年到他事业有成的这段时间的事。
经过这一段的阅读,对一个现象很感兴趣,那就是我感到卢梭的部分心理活动和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与我极其的相似。我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也有成为一个伟人的天资,而是说一些感情,或者是心理反应或情感,可能是组成一个人内心情感或个性的基本因素。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这里我占且就叫它”七巧板“理论吧。就想是七巧板一样,几种同样的普遍的情感,经过不同的组合,演变成了千千万万种不同的个性。又或者可以说是乐高玩具,几个简单重复的积木似乎可以拼接出整个世界。
最开始这么意识到这个理论,是因为我之前产生了这么一种认识,即人人都一样。意思是世界上其实没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聪明的人,一个人每多一个缺点,都会有一个相应的优点作为补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天才也是有的,不过个人认为比例较低,否则就不会被称为天才了。所以说,既然认识到卢梭与我一样,一个几百年前的欧洲人与一个几百年后的中国人一样,那么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认为是的。
虚荣与自我保护,也许是人天生就拥有的一个特质。至少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自我保护我肯定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细胞中的。但是在这里,虚荣与自我保护之间的界限似乎很模糊。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的两个概念,其实是相通的。我这里所说的自我保护,并不是物理上的保护,而是精神的一种自我保护。在一个人受到攻击时,这里当然也包括精神的打击,通常情况下,大脑都会给出一个应对的信号。在我所读到的卢梭的忏悔录中,他即使用文章给予了攻击他的人以反击。
在这里,既可以是认为是在他的角度对整件事情的理解,又可以认为是他对于攻击他之人的批判。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即使是他真的认为他已经做到了公平公正,他也有自我辩解的成分。这能不能叫做虚荣呢?虚荣心是一种表面上追求荣耀、光彩的心理。在这里,我想这个判定的界线是模糊的,所以应该是既是又不是吧……
忏悔录的读后感【四】自从在图书馆看见《忏悔录》这一本书后,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能够把自己赤裸地站在世人面前,向众人忏悔,把自己的过错与私隐坦诚地公布于众,任凭世人评判,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得到的,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来做后盾的。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并不是感到很有兴趣,但由于我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实在很吸引我,所以坚持了继续往下读。一至四章主要讲述的是卢梭年轻时的经历,大概是20岁前。读完之后最直接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在年少是真的是什么也不懂。自以为是的认识这个世界,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理解什么是对是错,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自以为是的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看了他的青少年以后,再回想一下自己的过去,真的就是那么点事。当时觉得自己脑子里面什么都有,手下似乎还忙的不亦乐乎,现在回想,真的是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就好像虚度了20年的光阴一样。
卢梭的一生都是那么的曲折动人,从一出生,母亲的离世到父亲因打伤一贵族而逃亡他乡,他的人生都是被考验着。十几岁的卢梭从此开始了他流浪的人生,先是给人做学徒,做到一半就离家出走,然后还在基督教会里学习和被迫改变信仰,遭遇同性恋,爱上一个老女人,喜欢受虐,继续流浪,到处徒步旅行,学习音乐和药学。他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众人的面前。一个人要把自己的一生展现出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总是包容着自己,所以往往忽略了正确地评价自己。
看完卢梭的作品后,我不得不好好地反省,我的20年到底都在干了些什么呢?一个人的人生只不过是匆匆的几十年,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有空白,我们应该尽情地挥霍我们的青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也能为以后留下些什么。
第二篇:忏悔录读后感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读《忏悔录》有感
前不久,阅读了由xx省纪委、监察厅编辑的《忏悔录》警示教育读本,内心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忏悔录》通过贪腐分子痛彻心扉的忏悔,真实再现了他们身陷囹圄后发自内心的反省,深刻剖析了他们逐渐走向腐败堕落的心理路程和犯罪轨迹,让我内心引起了强烈震撼。深刻认识到,身为党和人民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他们本应时刻牢记使命,为组织奉献,为人民谋福,却无视党纪国法,看轻群众利益,沉迷金钱酒色,可恨!他们本应积极履职尽责,担改革重任,解发展难题,却弱化党性修养,逾越法纪红线,最终作茧自缚,可悲!他们本应家庭和睦美满,为老人尽孝,为家庭尽责,却放纵内心欲望,大肆投机敛财,导致妻离子散,在方寸之地忏悔过去,祈盼自由,可怜!客观地说,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理由千条万条,归根结底,就是他们在法纪面前,丧失了底限,在原则面前,迷失了方向,思想上的麻痹和行为上的放纵最终导致他们一步一步走向罪恶的深渊。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一段时间以来,党和国家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力度,从坚决查处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到从严纠正“四风”问题;从高悬巡视利剑,— 1 — 到加强追逃追赃;从努力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到巩固全党动手一起抓反腐,这种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较好营造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常言道,“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当下,党和国家一系列惩治贪腐措施的出台实施,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贪腐之人心存敬畏。但是,如果没有思想上的清醒和坚定,很难有行动上的正确选择和判断。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职位升迁了,岗位重要了,思想境界、道德修养、法纪观念、自律意识必须同时“上台阶”,否则很容易“栽跟头”。因此,一个人无论握有多大权力,必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立言、立德、立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首先,要在提升法治理念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法治是安邦固本的基石,也是个人立德修身的保障。当今社会,管党治党越来越严,反腐之剑越磨越利,作风之弦越绷越紧,制度之笼越扎越牢,监督之网越织越密,不存在不受法纪、制度约束的“管理盲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懂得自敛、收敛、内敛,守住底线。试想,如果一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出现短板,法治观念逐步退化,必然导致轻视、忽视、甚至漠视法律制度要求,出现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徇私枉法也就不足为奇。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提升法治理念,把法治作为处理问题的基本方式。特别是我们xx部门作为税收执法单位,更应当做践行法治的先锋,推进法治的典范。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用法律的思维来思考问题,用法律— 2 — 的理念来作出决策,用法律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让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使一切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行为全部在法治框架内规范运作,从而确保我们守住工作底线、执法底线和带队底线,切实做到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其次,要在强化规矩认知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我们都知道,领导干部违纪往住是从破坏规矩开始的。透视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不难发现,无视规矩、不讲规矩、破坏规矩甚至“自立规矩”现象存在的普遍性。当前,有些干部不讲原则讲变通,不讲纪律讲“任性”,不讲正气讲圈子,导致监督失灵、政令失畅、潜规则盛行。守纪律是底线,讲规矩靠自觉。我们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本着对工作负责、对事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同志负责的态度,强化对规矩的认知,强化对规矩执行,自觉置身于规矩之下。尤其作为我们xx部门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整天8小时工作在风口浪尖,更要自觉学规矩、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严守八项规定、继续纠正四风、加强制度执行。要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法律规范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按道德准则办事,自觉在追求事业成功上用“加法”,在为民服务上用“乘法”,在谋求个人利益上用“减法”,在权钱交易上用“除法”,切实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行为习惯、成为职业操守、成为从政品德。
最后,要在加强廉政修养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同处
— 3 — 一个社会环境,为什么有些人能经受住考验,有些人却身败名裂。原因很简单,就是世界观出了差错,思想上出了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强化内心修为,增强责任意识,树立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要自觉加强警示教育,时刻警醒自己、教育自己,增强服务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做到对事业尽责、岗位尽职、家庭尽心、个人尽力,从基础上、根本上、思想深处培养干部廉洁自律的道德品格,树立廉洁奉公的职业形象。
总之,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责无旁贷自觉担当,时时处处率先垂范,才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服务,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忏悔录》读后感
《忏悔录》读后感
《忏悔录》读后感1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透过对自我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我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一样;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我“与众不一样”的认识是正确的。
卢梭开始写这部自传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但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仍然非清晰。童年,不但是卢梭的精神源头,而且更重要地,已成为他的生涯中的伊甸园,在坠落之后剩下的就是怅然回望,以及不自觉的对童年感情的模仿。追求纯粹的情感上的满足近乎拙稚,以致其理性终其一生也未能成熟。卢梭的情感如此细腻,性格如此敏感,休谟形容他“好象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仅被剥掉了衣服,而且被剥掉了皮肤”,而他清楚的自我意识使他把“多愁善感”看成了一种天赋,为了肯定自我所特有的道路,他务必把情感作为最高的价值。卢梭写的是“忏悔录”,却把一根绳索吊在了听他忏悔的人的脖子上,就像此刻也有人拿一根绳子去要求别人忏悔一样。
这本书,鉴于看完之后完全没有摸到门路,个人感受和通常对于本书形成的定论大有出入。我决定买一本以后慢慢翻看。
《忏悔录》读后感2
托尔斯泰剖析到,“我是艺术家,诗人,我写作,教育人,可是自己什么都不懂……我们人数很多,尽管相互之间在不停地争吵,指责,但都在写作,发表作品,教育别人;而且不顾自身的无知,连什么是好是坏这一类生活中最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们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愿意听对方在说些什么。有时相互包庇,相互吹嘘,以便到时候别人也来包庇我,吹嘘我。有时则火冒三丈,叫骂的声音一人比一人高,简直像在疯人院里一样……现在我明白这与疯人院没有什么不同,那时候我对这一点这是模模糊糊地有点儿怀疑。只不过同所有疯子一样,把别人都叫做疯子,惟独自己除外”。
托尔斯泰与这些自命不凡的作家,与自己的过去决裂了。他要开始新的探索,世俗的羁绊无法束缚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注定要高高飞翔,到达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威临整个世界。
如果我们能够沉静下来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它们确实不是单纯的小说,而是在描绘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那么丰满,那么美丽,充满生机,与这个世界融合在一起,并且体现了我们这个世界最真实、最基础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面对写作而带来的声誉,托尔斯泰保留了一个思想者的本性。他在谈到《战争与和平》时说,“《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什么书?它不是长篇小说,也不是史诗,更不是编年体的历史。《战争与和平》是作者以一种它所能表现的形式想要表达并能够表达的东西。”
《忏悔录》读后感3
认识让.雅克.卢梭,源于“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旷世名言,这句话是《社会契约论》的开篇句。一直心心念念阅读《社会契约论》,但又觉得牟然阅读如此一部大著,总好像缺了一点什么。最后,还是选择先阅读卢梭的自传《忏悔录》,看看他所处的时代,听听他的人生,品品他的思想。
以忏悔为书名,可以感受到卢梭先生是用自省的态度真诚地回望自己的一生,书中毫无掩饰地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读者,包括所有美好的、丑陋的。
卢梭的前半生是穷苦的、无助的,但我却在他潦倒的生活中闻到一丝丝“小确幸”的味道,虽然在物质上困苦,但爱情、友情却是真挚而真实的。
后半生,卢梭功成名就,但光环的背后却是更多的利用和欺骗,最终使他走向灭亡之路。
纵观卢梭的一生,造成他最后的苦难,可能有时代、观念、宗教、利益、权势这些外部因素。也可能是他的真诚、坦白、善良,对朋友信任不疑的性格特点。但我觉得,导致悲剧的根源是他一生都不同程度地在物质上依赖、依靠别人。少年和成年的卢梭一直依靠别人保护而生存,物质上的依靠和依赖使他失去了自主独立选择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卢梭先生在其作品中不断发出为己为人的呐喊-自由!
读《忏悔录》,就如观赏一幅卢梭的画像,每一个故事就像在卢梭身上扣一个枷锁,直到不可承受的沉重。庆幸自己活在当代,相比卢梭的时代,即使如此有思想的卢梭,也不能逃脱被别人扣上各式各样枷锁的命运。而当代,个人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更大,现代人的枷锁更多是自己给自己扣上的。如果把期望降低一档,欲望减少一分,心灵强大一点,内心坚定一些,其实,追求个人的自由真的并不太难。
《忏悔录》读后感4
《忏悔录》是法国作家卢梭的个人传记。作者倾其思想,坦露着一颗透明的灵魂来书写他人生的点点滴滴与坎坎坷坷的。他的文字带着一股巨大的热忱引你进入他内心世界。他用自己的语言渲泻出他的渴望,他的.追求;也用常人不可及的大胆表白,剖析自我人性,自我情感。
卢梭的童年既是悲哀的,又是幸运的。他刚出生,母亲便因难产而死亡,父亲由此对他又怜又恨。他的父亲伊萨克与他母亲苏萨娜自小青梅竹马,感情笃深。父亲自失去爱妻后,每每从他的身上找寻妻子的影子,常情不自禁地拥抱幼小的他而泪眼朦胧。父亲几乎把全部的爱给予了他。这位身为宫廷钟表匠的父亲,不仅有英俊的外表和过人的手艺,还特别喜欢读书。在卢梭五、六岁时,他把他妻子生前的藏书全部拿出,拣出书来一段段读给卢梭听,然后轮流阅读,直到夜晚,通宵达旦的看书。父亲用这种方式忘却丧偶之痛,无意中给卢梭营造出一个读书的环境,以至于童年的卢梭到了无书不能眠的地步。父亲以读书为游戏打发时日的作法,给卢梭早期心灵注入了知识的芳香,这种无为而治也催发他心智过早的比别的小孩成熟。他的姑姑十分爱好音乐,这又让他多了一种喜好。也许秉承了他母亲的温柔与聪慧,加上他父亲与姑姑的无比关爱,卢梭自小性情温和,很逗大人喜欢。
读到一些细腻而深刻的情节,感受他成长中的开心与苦恼,一个鲜活、丰满的卢梭形象跃然出纸而呈现在你眼前,是那样的真切、朴实而又厚深。谈到卢梭不能不提到华伦夫人。如果没有这个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养和经济支持,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位卢梭。他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并写作。
《忏悔录》读后感5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己“与众不同”的认识是正确的。
卢梭开始写这部自传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但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仍然非清晰。童年,不但是卢梭的精神源头,而且更重要地,已成为他的生涯中的伊甸园,在坠落之后剩下的就是怅然回望,以及不自觉的对童年感情的模仿。
追求纯粹的情感上的满足近乎拙稚,以致其理性终其一生也未能成熟。
卢梭的情感如此细腻,性格如此敏感,休谟形容他“好象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被剥掉了衣服,而且被剥掉了皮肤”,而他清楚的自我意识使他把“多愁善感”看成了一种天赋,为了肯定自己所特有的道路,他必须把情感作为最高的价值。
卢梭写的是“忏悔录”,却把一根绳索吊在了听他忏悔的人的脖子上,就像现在也有人拿一根绳子去要求别人忏悔一样。
《忏悔录》读后感6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
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实的生平。尤其是书中对耶和华的信仰,是那么的执着。对于我这种无神论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们是怎么从无信仰到执着信仰的。在《忏悔录》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会了自然的规律,就破坏了我们和自然之间应有的关系。”这里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能破坏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实这也暗示我们,孩子出生到社会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产物,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迫他改变他自身带出来的本性。这对于幼师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儿园,总是担心幼儿不听话,调皮,导致安全出现问题,于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不允许他们做这个,不允许他们玩那个,其实他们只所以调皮,那是因为他们好奇心的本性而导致的,我们一致的压迫会不会改变孩子们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书中,他没有隐瞒也没有夸耀,没有焦躁也没有自卑。我们常说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也常常受人告诫和告诫人:后果自负。也许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错再错过来的。
《忏悔录》读后感7
名人的自传看得不少,也颇受教诲。但就名人“自传”而言,基本也就看到这个程度了。再看也意义不大:这类自传,免不了以成名后的思维认识去撰写过去、分析从前,总会有不那么真实的感觉。即便作者极力控制自己,使之真实,但仍会不由自主的,以不实之词描述过去。或多或少而已。当然,不实的程度取决于对自主的控制。
其实,人在童年或青年时期的很多行为是无(逻辑)思想、无(明确)意识的不理智行为,但也确实有很多这种行为有了较好的结果。由于这种结果发生在名人身上,便被笔者刻意描写成具有思想、罗辑、教养之必然结果——名人
卢梭自称:“我要把一个人的本来面目真真实实地展示在我的同胞面前”但实际也未能做到真真实实地展示。还是以他人描写的传记更靠谱。
阅读中隐约感到的“不实”在书中末尾处的一段注解中得到了证实。见851页之注解:
这段话中所说的。“那两位跟我心怀叵测的夫人”,指韦尔德兰夫人和布弗勒夫人;“她们的那位朋友”,指休谟。
卢梭对这三个人的指摘,是错误的:两位夫人建议他接受休谟的邀请去英国,完全是出自一番好意;休谟对他的邀请,也是出于至诚。但是,由于这许多年卢梭屡遭祸害,到处被人驱赶,颠沛流离,身心极度疲惫,已成惊弓之鸟,因此,到英国之后,屡因小事,产生误会,便与休谟多次激烈争吵,并进而怀疑休谟与两位夫人和达朗贝尔等人共谋,将他诱至英国,对他继续加以迫害......
《忏悔录》读后感8
托尔斯泰说,“在寻求人生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我体验到的心情,与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完全一样。走到了林中一块空地上,清楚地看见了广阔无垠的空间,却没有看到那里的房子,也不可能有房子。我向森林深处,向黑地里走去,只见一片黑暗,同样没有房子。我也在人类知识的森林中,在数学和经验科学知识投放的光亮中寻找出路。它们向我指示了明亮的地平线,但按照它们指引的方向走去,是不可能找到房子的”。
在经验的范畴无法找到答案,托尔斯泰是痛苦的。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够看到这种痛苦求索的痕迹,看到一个个严肃、正直,纯洁、善良,努力探索精神世界奥秘的人,《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复活》中的聂赫留多夫。他们和这些作品本身一样,之所以出类拔萃,不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超越拿破仑的史诗般的英雄壮举,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思想者。
年少的托尔斯泰很不喜欢宗教的虚伪性,他从十六岁开始就不再做祷告,不再去教堂,也不做斋戒。而是追求在生活中的尽善尽美,在意志上的尽善尽美,在体质上的尽善尽美,在道德上的尽善尽美。同时,他“还诚心诚意地希望做一个好人”。
这些思想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得到了体现,那时侯,他笔下的人物都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年轻的心,他们怀着爱,满怀欣喜的心情观察着这个世界,他们勇敢,富有激情,都有美好的理想。但更多的是,他们都是那么朴实、正直、而且都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审视。
《忏悔录》读后感9
“书是人类提高的阶梯”说的真是一点不错。一本好书就能够让人明白很多的道理。一本好书能够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每读完一本好书就会让人豁然开朗。是书让人类走上了提高的阶梯,有了今日这欣欣向荣的世界。书这无声的预言家,预知着未来,预知着中国的梦。让您快速写好读后感。本栏目包含中外名著,期望对您有所帮忙!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经过对自我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我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一样;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我“与众不一样”的认识是正确的。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资料、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经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革命的开始,卢梭本人说“这是一幅仅有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是按真实形象及其全部事实确切无误的描绘成的”然而我的感受却不是这样,我觉得卢梭所说的真诚,只是对于自我辩解和事件剖析的真诚。并不是出于对真实的真诚。甚至不是对内心的真诚。其实我也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忏悔录》读后感10
为什么要注明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因为还有另外两部《忏悔录》,分别是卢梭和奥古斯丁所著。在我看来,本书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剧烈的社会变革冲击下,托尔斯泰的内心矛盾更趋尖锐。这是他一生最艰苦的精神探索阶段,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生命是毫无意义的,生命原本是彻底虚无,生命的真相是死亡。为了找到出路和答案,他广泛接触、考察现实生活,阅读了大量有关社会、哲学、道德和宗教方面的书籍,经过紧张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第二部分是说当他最后发现信仰才是生命的力量,一个人活着就必须有所信,如果他不相信有什么让他必须活着,他就不会继续活着了。人生的目的在于拯救自己的灵魂,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人必须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他的舰载宗教道德基础上的为上帝、为灵魂而活着,爱一切人,“无以暴力抗恶”,通过“道德自我完善”摆脱罪恶。
托尔斯泰在书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矛盾,也是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矛盾的反映。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他试图毁灭自己,但都未成功。当他脱离思想的桎梏时,他决定彻底同贵族阶级决裂,而站在了农民一方。宗教和信仰赋予了他新的生命,让他找到了生活意义的答案。
《忏悔录》读后感11
《忏悔录》在“书页上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时候就震惊了全人类——因为它的思考、真诚和那些不加掩饰的人类的缺点”。——马克思(德)
我总认为伟大艺术家们的心是真挚、透明的,是能够和普通老百姓的心彼此相通的。我不是艺术家,可我有一颗很艺术的心。读伟大作家的书,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和作家的灵魂是如此的和谐。时间算什么,它终究无法隔断通过书籍传递着的心与心的交流。让雅克卢梭距离现在有两百多年了,我刚刚读完他的《忏悔录》,心却还没有从他的灵魂深处走出来。我一边独自散步在喧哗的大街上,一边思索着卢梭,感知着卢梭。
作者所描绘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实形象及全部真实情况一丝不苟地描绘而成的。”看过不少的自传性质的书,但都觉得很私人,即使很真诚地披露了自己的某些缺点,但引不起我的共鸣、也就是说他(她)的缺点不具有共性;或者书中的真诚是变相的炫耀,令人不舒服;或者根本就没有勇气去真诚,思考也没有深度,只在哗众取宠;或者就是钻进个人的狭小的天地,不注意读者的感受,等等。
反正,很难有哪一部作品能如此打动我的心,引起我的共鸣,每每有感同身受之感。他所披露的缺点我也大多数是有的,也许他的经历和我不同,这都没关系,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碰到的各种人生问题是大同小异的。
或许通过再读《忏悔录》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扩大视野等意想不到的好处。
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读他就是读我自己,虽然我不具有他的才华,但我有他的缺点,这无疑对我更具有意义。
第四篇:《忏悔录》读后感
《忏悔录》读后感
《忏悔录》读后感1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透过对自我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我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一样;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我“与众不一样”的认识是正确的。
卢梭开始写这部自传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但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仍然非清晰。童年,不但是卢梭的精神源头,而且更重要地,已成为他的生涯中的伊甸园,在坠落之后剩下的就是怅然回望,以及不自觉的对童年感情的模仿。追求纯粹的情感上的满足近乎拙稚,以致其理性终其一生也未能成熟。卢梭的情感如此细腻,性格如此敏感,休谟形容他“好象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仅被剥掉了衣服,而且被剥掉了皮肤”,而他清楚的自我意识使他把“多愁善感”看成了一种天赋,为了肯定自我所特有的道路,他务必把情感作为最高的价值。卢梭写的是“忏悔录”,却把一根绳索吊在了听他忏悔的人的脖子上,就像此刻也有人拿一根绳子去要求别人忏悔一样。
这本书,鉴于看完之后完全没有摸到门路,个人感受和通常对于本书形成的定论大有出入。我决定买一本以后慢慢翻看。
《忏悔录》读后感2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己“与众不同”的认识是正确的。
卢梭开始写这部自传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但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仍然非清晰。童年,不但是卢梭的精神源头,而且更重要地,已成为他的生涯中的伊甸园,在坠落之后剩下的就是怅然回望,以及不自觉的对童年感情的模仿。
追求纯粹的情感上的满足近乎拙稚,以致其理性终其一生也未能成熟。
卢梭的情感如此细腻,性格如此敏感,休谟形容他“好象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被剥掉了衣服,而且被剥掉了皮肤”,而他清楚的自我意识使他把“多愁善感”看成了一种天赋,为了肯定自己所特有的道路,他必须把情感作为最高的价值。
卢梭写的是“忏悔录”,却把一根绳索吊在了听他忏悔的人的脖子上,就像现在也有人拿一根绳子去要求别人忏悔一样。
《忏悔录》读后感3
托尔斯泰说,“在寻求人生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我体验到的心情,与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完全一样。走到了林中一块空地上,清楚地看见了广阔无垠的空间,却没有看到那里的房子,也不可能有房子。我向森林深处,向黑地里走去,只见一片黑暗,同样没有房子。我也在人类知识的森林中,在数学和经验科学知识投放的光亮中寻找出路。它们向我指示了明亮的地平线,但按照它们指引的方向走去,是不可能找到房子的”。
在经验的范畴无法找到答案,托尔斯泰是痛苦的。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够看到这种痛苦求索的痕迹,看到一个个严肃、正直,纯洁、善良,努力探索精神世界奥秘的人,《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复活》中的聂赫留多夫。他们和这些作品本身一样,之所以出类拔萃,不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超越拿破仑的史诗般的英雄壮举,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思想者。
年少的托尔斯泰很不喜欢宗教的虚伪性,他从十六岁开始就不再做祷告,不再去教堂,也不做斋戒。而是追求在生活中的尽善尽美,在意志上的尽善尽美,在体质上的尽善尽美,在道德上的尽善尽美。同时,他“还诚心诚意地希望做一个好人”。
这些思想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得到了体现,那时侯,他笔下的人物都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年轻的心,他们怀着爱,满怀欣喜的心情观察着这个世界,他们勇敢,富有激情,都有美好的理想。但更多的是,他们都是那么朴实、正直、而且都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审视。
《忏悔录》读后感4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
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实的生平。尤其是书中对耶和华的信仰,是那么的执着。对于我这种无神论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们是怎么从无信仰到执着信仰的。在《忏悔录》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会了自然的规律,就破坏了我们和自然之间应有的关系。”这里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能破坏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实这也暗示我们,孩子出生到社会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产物,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迫他改变他自身带出来的本性。这对于幼师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儿园,总是担心幼儿不听话,调皮,导致安全出现问题,于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不允许他们做这个,不允许他们玩那个,其实他们只所以调皮,那是因为他们好奇心的本性而导致的,我们一致的压迫会不会改变孩子们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书中,他没有隐瞒也没有夸耀,没有焦躁也没有自卑。我们常说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也常常受人告诫和告诫人:后果自负。也许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错再错过来的。
《忏悔录》读后感5
《忏悔实录》警示教育读本,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原原本本的忏悔,深入浅出的点评,以案说纪,以案明法,给我强烈的思想震撼。读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看着这些以前身居领导岗位的干部在成为阶下囚后发自内心的忏悔,深深地感到作为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是多么的重要,随时都要警钟长鸣。通过认真阅读,我的心得如下:
一是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时时警惕错误思想的影响,分清楚什么事是能够办的,什么事是不能办的。严格按照党纪国法的规定,凡是职责要求的事必做,凡是党纪国法禁止的事情不做,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二是必须要自我严格要求。《忏悔实录》中提到的多数人,都讲到他们腐化堕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放松了学习,放松了纪律。置党纪、政纪、国法于不顾,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是必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要接受群众监督,做到知所守、知所辩、知所拒,慎独、慎友、慎微,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
四是必须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意识,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抵御诱惑的能力。
《忏悔录》读后感6
这不是一篇要忏悔自己罪孽的文字,也和卢梭、奥古斯丁要叙述自我的真性情不同,这篇文字要探讨的问题只有一个,这个问题也是缠绕着托尔斯泰一生的,那就是:人生的意义何在?我们为什么而活?人的存在是为了什么?
法国作家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这个说法在托尔斯泰那里绝非虚言,他用他的一生来证明和阐释。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答,对于他而言,这样的生活就毫无意义。
当他无法解答这个问题时,他写道,“我每天在生活的道路上行走,好象已走到了深渊边上,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前面只有死亡,别的什么也没有。我不能停步,不能后退,也不能闭上眼睛不看前面,前面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生活和幸福的假象,以及真正的痛苦和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毁灭”。
读着这篇文字,它在那里,真实地存在着,它所叙述的,深入灵魂的语言,使人的心长久不能解脱,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受着它的影响。心灵在徘徊良久之后仍旧在思索,我想,为了它,我总要留下点什么吧,于是有了今天这个浅薄的记录。
《忏悔录》读后感7
为什么要注明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因为还有另外两部《忏悔录》,分别是卢梭和奥古斯丁所著。在我看来,本书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剧烈的社会变革冲击下,托尔斯泰的内心矛盾更趋尖锐。这是他一生最艰苦的精神探索阶段,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生命是毫无意义的,生命原本是彻底虚无,生命的真相是死亡。为了找到出路和答案,他广泛接触、考察现实生活,阅读了大量有关社会、哲学、道德和宗教方面的书籍,经过紧张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第二部分是说当他最后发现信仰才是生命的力量,一个人活着就必须有所信,如果他不相信有什么让他必须活着,他就不会继续活着了。人生的目的在于拯救自己的灵魂,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人必须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他的舰载宗教道德基础上的为上帝、为灵魂而活着,爱一切人,“无以暴力抗恶”,通过“道德自我完善”摆脱罪恶。
托尔斯泰在书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矛盾,也是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矛盾的反映。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他试图毁灭自己,但都未成功。当他脱离思想的桎梏时,他决定彻底同贵族阶级决裂,而站在了农民一方。宗教和信仰赋予了他新的生命,让他找到了生活意义的答案。
《忏悔录》读后感8
名人的自传看得不少,也颇受教诲。但就名人“自传”而言,基本也就看到这个程度了。再看也意义不大:这类自传,免不了以成名后的思维认识去撰写过去、分析从前,总会有不那么真实的感觉。即便作者极力控制自己,使之真实,但仍会不由自主的,以不实之词描述过去。或多或少而已。当然,不实的程度取决于对自主的`控制。
其实,人在童年或青年时期的很多行为是无(逻辑)思想、无(明确)意识的不理智行为,但也确实有很多这种行为有了较好的结果。由于这种结果发生在名人身上,便被笔者刻意描写成具有思想、罗辑、教养之必然结果——名人
卢梭自称:“我要把一个人的本来面目真真实实地展示在我的同胞面前”但实际也未能做到真真实实地展示。还是以他人描写的传记更靠谱。
阅读中隐约感到的“不实”在书中末尾处的一段注解中得到了证实。见851页之注解:
这段话中所说的。“那两位跟我心怀叵测的夫人”,指韦尔德兰夫人和布弗勒夫人;“她们的那位朋友”,指休谟。
卢梭对这三个人的指摘,是错误的:两位夫人建议他接受休谟的邀请去英国,完全是出自一番好意;休谟对他的邀请,也是出于至诚。但是,由于这许多年卢梭屡遭祸害,到处被人驱赶,颠沛流离,身心极度疲惫,已成惊弓之鸟,因此,到英国之后,屡因小事,产生误会,便与休谟多次激烈争吵,并进而怀疑休谟与两位夫人和达朗贝尔等人共谋,将他诱至英国,对他继续加以迫害......
《忏悔录》读后感9
托尔斯泰剖析到,“我是艺术家,诗人,我写作,教育人,可是自己什么都不懂……我们人数很多,尽管相互之间在不停地争吵,指责,但都在写作,发表作品,教育别人;而且不顾自身的无知,连什么是好是坏这一类生活中最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们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愿意听对方在说些什么。有时相互包庇,相互吹嘘,以便到时候别人也来包庇我,吹嘘我。有时则火冒三丈,叫骂的声音一人比一人高,简直像在疯人院里一样……现在我明白这与疯人院没有什么不同,那时候我对这一点这是模模糊糊地有点儿怀疑。只不过同所有疯子一样,把别人都叫做疯子,惟独自己除外”。
托尔斯泰与这些自命不凡的作家,与自己的过去决裂了。他要开始新的探索,世俗的羁绊无法束缚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注定要高高飞翔,到达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威临整个世界。
如果我们能够沉静下来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它们确实不是单纯的小说,而是在描绘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那么丰满,那么美丽,充满生机,与这个世界融合在一起,并且体现了我们这个世界最真实、最基础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面对写作而带来的声誉,托尔斯泰保留了一个思想者的本性。他在谈到《战争与和平》时说,“《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什么书?它不是长篇小说,也不是史诗,更不是编年体的历史。《战争与和平》是作者以一种它所能表现的形式想要表达并能够表达的东西。”
《忏悔录》读后感10
“书是人类提高的阶梯”说的真是一点不错。一本好书就能够让人明白很多的道理。一本好书能够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每读完一本好书就会让人豁然开朗。是书让人类走上了提高的阶梯,有了今日这欣欣向荣的世界。书这无声的预言家,预知着未来,预知着中国的梦。让您快速写好读后感。本栏目包含中外名著,期望对您有所帮忙!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经过对自我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我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一样;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我“与众不一样”的认识是正确的。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资料、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经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革命的开始,卢梭本人说“这是一幅仅有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是按真实形象及其全部事实确切无误的描绘成的”然而我的感受却不是这样,我觉得卢梭所说的真诚,只是对于自我辩解和事件剖析的真诚。并不是出于对真实的真诚。甚至不是对内心的真诚。其实我也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忏悔录》读后感11
在这本简短的忏悔录中,列夫托尔斯泰勇敢地坦白了他现在认为自己过去做过的无意义的蠢事。他一方面否定自己和周围人空虚的生活,一方面又试图通过理性推断获得生命的真谛,结果却陷入了更加痛苦的深渊。用文中的话说,他就像一个吊在深井中的人,外面是猛兽,下面是恶龙,而暂时支撑他的藤条,随时都有可能被老鼠啃断。
我在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不得不佩服托尔斯泰的勇气。在他当时那种“功成名就”的状态下,还能如此冷静、理性地剖析自我,并且全盘托出,是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力量。另外,我也折服于托尔斯泰的逻辑思考能力。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确应该是“文理”皆通的。
但是,我不同意托尔斯泰关于生命无意义的分析。我不认为人终究要死去是虚无生命的证明,恰恰相反,正因此我们需要在有限的生命中赋予它更大的价值。我同意乔布斯和钱穆的观点,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增加后来人的选择性。Makeadifference!
后来托尔斯泰想通了又投向“不理性”的宗教,在我看来很难理解。但是,旁观一位智者严密地审视自己、艰难地做出改变,亦给人启迪。
第五篇:忏悔录读后感
坚定信念 廉洁为民-------读忏悔录有感
通过学习阅读《官员忏悔录》,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下面从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群众观念等方面结合学习内容谈谈学习心得体会:
一、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才能从根本上抵制腐败 从书中不难看出,这些曾经身居高位的人之所以“东窗事发”成了阶下囚,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没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来支撑自己。日常的工作中,他们没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忽视对理想信念的自我教育和学习。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肆无忌惮地受贿、贪污。最后拉铛入狱。从这些人的经历可以看出,理想信念动摇的危险性。所以必须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在接受先进的思想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动摇,这样才能抵制腐败的侵蚀。
二、坚持过硬的工作作风是防腐拒变的内在要求 没有过硬的工作作风,就很难经得起现实考验。工作作风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在行为表现。光有好思想而不去身体力行不行,只有去做了,才能真正实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人生价值。作风不过硬,就容易为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名利
一个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的可怕、工作作风败坏的可悲、廉洁自律意识淡化的可怜、群众观念不强的可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寻找差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振奋精神,做好当前工作,为公司转型升级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