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被诅咒的海底城堡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被诅咒的海底城堡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被诅咒的海底城堡读后感1我从小就爱看侦探类的书,希望长大能当侦探,现在有了这些冒险小虎队的书,正和我意。从一开始,它就把我引入了充满紧张和悬念的境地。慢慢地我入迷了……
这本书中写的是:路克、碧吉和帕特里克三个小伙伴,在海边度假时,碰到了一庄迷案:一个小伙伴在他经常游泳的海区被沙鱼咬死了……他们觉得十分蹊跷。最后他们用智慧和胆略破解了这庄迷案。书中令我感动的是:他们和专业潜水人员潜入了“鲨鱼最多的”海区探寻原因,通过探究发现这个海区并没有鲨鱼,鲨鱼也并不是自己游来的,而是有人故意用沾着血腥味的鸡腿把他们从几千米远的地方引来,从而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
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事情,如果你想知道原因,都必须去探究、去发现,付出的努力就一定会有成果。这让我想起了爸爸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让我想起了妈妈常常对我说的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种精神是不是也要用在我的学习上呢?
在这本书中,我不仅懂得了碰到任何自己不懂的事情,只要肯去探究,就会有发现的道理,还学到了关于鲨鱼的知识。这就是一本好书,通过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喜欢上他了呢?
被诅咒的海底城堡读后感2大家好,我又来了,我是冒险小虎队的忠诚爱好者,瞧,我又读了一本新书,这是关于海底城堡的.故事,剧情扑朔迷离,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想知道就跟我来吧!
几千年前,一座城堡因犯了滔天大罪而被天神封印到了海底,而在几千年后,罪恶之城开始复苏,接连不断有人失踪。而有三个不知好歹的孩子展开调查。他们酷爱冒险。一个运动健将,一个“金脑袋”,还有一个聪明可爱。你们应该知道他们是谁了吧?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冒险小虎队”:帕特里克、路克、碧吉,他们个个都是“福尔摩斯的接班人”。如果你也想获得这个称号的话,那就赶快加入吧!
故事的内容丰富多彩:小虎们在潜水时偶然发现了海底城堡,城堡四周布满鲨鱼,危机四伏。碧吉突然发现一个漂流瓶正在冉冉上升,打开一看,原来是个求救信号:救救我们……他要……做实验!(因为这些字是用钢笔写的,所以有些看不清,“……”表示看不清的地方)经过反复推敲,小虎队终于知道了这是什么意思,原来是:“救救我们,他要用我们做实验!”,原来,在海底城堡里正进行着一场大实验!小虎队立即前往调查。有一个老头说自己以前是海底城堡里的一个实验品,……,说完将一张海底城堡平面图递给了小虎队(海底城堡里到处埋着炸弹),只有这张图上画了一条唯一的安全通道。最后,小虎队成功地将海底城堡里的真凶抓获,并将“实验品”释放。
我读了这本书后,深有感触。心想:小虎队为什么那么聪明?能从各个方面去推理,最后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为什么我不行呢?如果我们也能像冒险小虎队那样,善于思考,善于实践那就没有什么事做不成!
【被诅咒的海底城堡读后感】相关文章:
1.白城堡读后感
2.诅咒的造句
3.被诅咒的猪故事
4.冬天的诅咒作文
5.《猛鬼猫城堡》的读后感
6.关于《小妖的金色城堡》读后感
7.《公主的城堡》小学生读后感
8.《小妖的金色城堡》初中读后感
9.《构建心灵的城堡》的读后感
第二篇:《城堡》读后感
《城堡》读后感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简单到用一句话就可以整得来概括。一个外乡来的土地测量员竭力想取得认可,实施工作,却一直被阻挠,荒废着时间和精力,一切的努力都化为徒劳。而这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复杂到有无数可能的内涵可以被诠释,被后人反复咀嚼和玩味。《城堡》无疑是个巨大的隐喻,它的子象征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城堡中臃肿的部门和机构,官员和秘书是映射当时官僚机制的陈腐和颓败,是时代的缩影和讽刺;有人说,“走得越近,反而越看不清”的城堡是理想的化身,是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终极目标的实现;也有人猜测,那是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是流浪无根的犹太民族心中的圣地,是卡夫卡一辈子想去看一眼却始终没完成的旅途。而终究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是作者的本意,哪些又是背离原意的曲解和附会?
我们同K一起,走在这“永远没有人影的大街上”,冷眼观望着这个冷漠的村子,孤独地坚守着唯一的,又或许是根本没有的希望,沦落在社会的底层,逐渐看透属于这里的真相。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扭曲,只是沉浸在里面的我们从不曾察觉,从不曾拒绝罢了。我们和K一样,吃惊地看着这一切,迫切的想寻找一个出路,可惜的是,卡夫卡并没有给我们答案,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仿佛永远定格在了进行时,一个无解的谜,让世界来猜。
被一切障碍粉碎的卡夫卡,有人读出了他的悲观和绝望。像K的那种无论怎样努力仍旧在命运面前不堪一击的无奈和悲壮,让人想起希腊的那些伟大的悲剧英雄,而不同的是,英雄们高昂着头颅走向死亡,而更多像K这样的小人物,却在长年累月的孤独与挣扎中消磨一生。卡夫卡敏感地感受到这一点,犀利地写出人的脆弱和无助,写出那无处不在的巨大无名的外在力量是如何将一个幼稚的梦碾碎,是如何在人的心里烙上世故的印记。我读出了卡夫卡的无奈和痛苦,而他给我更多的感触,是那种孩子般的天真无畏,连同不顾一切的叛逆执拗,还有勇往直前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卡夫卡留给我的形象,是在冰天雪地里孤独地向远处行进的小小背影,而不是瑟缩在角落里默默哭泣的懦夫。他内向,却并不软弱,他惧怕,却并不屈服。“不管路多么难走,甚至不管自己能走回家去的希望是多么渺茫,他也绝不停止前进。”
不管这奋斗最终有没有用,对一切若是撒手不管却一定是坐以待毙的。不用谁来判决,无边的自由和孤独也会蚕食掉人最后一点生的活力,不用争取的人生,像枯槁一样沉闷呆板。只有矛盾与冲突,争执与对立,痛苦与悲哀才是人永远的前进的动力。这才是一切的真理,一切的源头。K对弗丽达的爱或许就是这样消失的吧。
感情充满了变数,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命运更是变幻莫测。城堡还有那些属于城堡的无数的公文——这个高高在上而又乌烟瘴气的地方,这些决定一切而又可能一无所用的纸片,或许也是这无常的命运中的一个侧影,让人惧怕,让人敬仰,让人挤破头皮想进去,想弄明白,而其实可能就是不过如此的不可企及的远方和彼岸,它们可能是任何一种白日梦,任何一种迷途或向往。“它们的价值在不断变化,它们引起的反应,也是无穷无尽。”而卡夫卡自己也是在无数矛盾的价值变化和其无穷无尽反应中的一个佐证——他是失败者,但他成功了。说不尽的卡夫卡,就像说不尽的哈姆雷特,说不尽的红楼梦。佛眼看佛,魔眼看魔。卡夫卡的谜,没有人能猜透。
第三篇:《城堡》读后感
《城堡》读后感
《城堡》读后感1
寒假忙碌而短暂,抽不出大把的时间读完自己喜爱的书籍,于是不得已选择了速食且可爱的绘本。我一直以为绘本只是美丽的彩页诉说出的千篇一律的童话故事,但这本《阿狸梦之城堡》显然不一样。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书的封腰上会注明这是一本温暖成人的童话。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有着可爱大脑袋的红色狐狸,名字叫阿狸。也许你很熟悉他,每天在QQ上看到他可爱搞怪的样子,莞尔一笑。但是如果你真正去读阿狸的故事,试着去了解这个内心充满纯真的阿狸,你会知道他的存在是有多珍贵。
书中我最爱的故事叫《妈妈》,我总是避免看有关亲情的题材,更何况这是一个有关死亡的故事。死亡是一个太过悲伤的主题,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众多的故事里,我都很难去面对。忐忑的看完,甚至早早在旁边准备好纸巾,准备大哭一场,但翻完只有止不住的感动和发红的眼角。我们其实真的可以用另一种角度去看待死亡,不是那么灰暗和伤感。我喜爱阿狸妈妈诠释的版本,甚至是略带崇敬地在午夜回想她说过的话:世界上睡得再久的午觉,也能等到醒来的时候。再长的旅行,也能等到终点到达的时候。再冷的冬天,也能等到过去的时候。再嘈杂的世界也能等到安静的时候,可是,只有死亡却是越等越远……但是,就算我不在了,你还是会感觉到我在安静地陪伴着你。当你在后花园的时候,我从厨房的窗户安静地看着你。当你在厨房的时候,我在卧室为你打着毛衣。当你在卧室的时候,我在客厅看着报纸……你看不到我,我却未曾远离过你。”
合上书本时候恍然大悟,死亡也许只是肉体的消亡,失去触手可及的温暖手掌,失去转身可以对上的关爱目光,失去欢乐悲伤时一个安心的拥抱,但我相信爱从未消失。我们只是在不同的时空互相关心着彼此,虽然不见面,但是我知道你在那里,从来都没有离开。这样的理解宽慰了我,即使心底有个角落理智的大喊,这是不可能的,但比起逝去的亲人会变成星星守护着我的版本,我更钟爱阿狸的,至少彼此的距离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不是么?
当我们在浮世中一日日变得精明、世故,斤斤计较着周遭的一切,艰难挣扎过活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些温暖在我们的心中逐渐凋零?我们变得尖锐敏感,带着怀疑的眼神看待别人的示好,有时候甚至对家人都失去互相温暖的耐心。如果你的生活真的已经变成这样的话,我希望你可以看看阿狸,看看他带给我们的这些剔透而明亮的童话。
《城堡》读后感2
《城堡》无疑是个巨大的隐喻,它到底象征着什么,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城堡中层峦叠嶂般臃肿的部门和机构,官员和秘书是映射当时官僚机制的陈腐和颓败,是时代的缩影和讽刺,有人说,“走得越近,反而越看不清”的城堡是每个人理想的化身,是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即的终极目标的实现,也有人猜测,那是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是流浪无根的犹太民族心中的圣地,是作为犹太后裔的卡夫卡一辈子想去看一眼却中没完成的旅途。而终究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是作者的本意,哪些又是或许根本就是背离原意的曲解和附会?
我们同k一起,走在这“永远没有人影的大街上”,冷眼观望着这个冷漠的村子,孤独地坚守着唯一的,又或许是根本没有的希望,沦落在社会的底层,逐渐看透属于这里的真相。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扭曲,只是沉浸在里面的我们从不曾察觉,从不曾拒绝罢了。村民们对城堡盲目崇拜,女人们即使沦为城堡官员的情妇也认为是无限的光荣,有无限的尊严;他们遵守着严苛的条条框框,每个人按照既定的观念生活,若是有人违背一点,即使像是阿玛利亚那样拒绝城堡官员的侮辱,不论原来是多么受人尊敬的家庭,也会立即受到背弃的惩罚;在堆积如山的公文档案里,腐朽的官僚有忙不完的活儿,表面上无边的疲劳实际却“倒是破坏不了的休息,破坏不了的安宁”。我们和k一样,吃惊地看着这一切,(.)迫切的想寻找一个出路,可惜的是,卡夫卡并没有给我们答案,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仿佛永远定格在了进行时,一个无解的谜,让世界来猜。
被一切障碍粉碎的卡夫卡,有人读出了他的悲观和绝望。像k的那种无论怎样努力仍旧在命运面前不堪一击的无奈和悲壮,让人想起希腊的那些伟大的悲剧英雄,而不同的是,英雄们高昂着头颅走向死亡,而更多像k这样的小人物,却在长年累月的孤独与挣扎中消磨一生。卡夫卡敏感地感受到这一点,犀利地写出人的脆弱和无助,写出那无处不在的巨大无名的外在力量是如何将一个幼稚的梦碾碎,是如何在人的心里烙上“明知道自己的前途只会是不断的失望,还得一个接一个的把它们都吞下去” 的世故、 “谁不服从他,谁就要吃苦头”的惧怕的印记
《城堡》读后感3
在电影第七封印中,骑士布洛克说:“我会记住这一刻,这祥和的黄昏…还有野草莓和牛奶,你在暮色中的脸庞…米克尔的睡姿,约瑟夫弹着鲁特琴。我会竭力记住我们说的每句话。我会小心地珍藏这段记忆,就像捧着满满一碗牛奶一般小心。这会是我生命中闪光的一刻…”
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霍尔说:“我已经逃够了……因为身边有了非保守不可的人,就是你……”。
你看,生命中最美好的都是朴实而平淡的东西。美丽的黄昏,美味的草莓和牛奶,暮色中友人的脸庞,恬美的睡姿,淡然的音乐,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我们的生命必须由世俗的东西所支持,然后世俗之外的东西让我们了解生命的美好。这其实就是全部的生活。
苏菲也是如此。当变成老年人以后,她说:“人老了以后,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于是她变得豁达起来,可以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去追寻世俗之外的东西也不会有人责怪。于是她再次见到霍尔,甘愿为他做清洁工,并且终于知道真正使自己快乐的生活在哪里。
只要用乐观与豁达的心态去对待,恶魔们也并非都是面目狰狞的。卡西法是可爱的火之魔,荒地魔女是调皮但不恶毒的老奶奶。他们是平淡生活的调味剂。所以,我们的所遭遇的小挫折,被误解,不友好,都不是我们原来所想像的那么可怕。
我们之所以还存在,其实都是为了追寻在心中为自己所定义的“秘密花园”——就像霍尔带苏菲一起去看的秘密花园一样。然而,那个地方似乎是很飘渺,有时我们觉得自己永远也找不到了;有时她出现了,我们又发现自己没有力量去保护她的存在。于是我们选择跟恶魔订下契约:把心与恶魔的力量作交换。而“心”,就是“真善美”。
苏菲发现了卡西法与霍尔的契约的秘密,帮霍尔找回了心脏,卡西法也得以解放;稻草人得到心上人的亲吻,从诅咒中解脱出去,原来是邻国的王子;但是卡西法最后还是选择跟霍尔和苏菲生活在一起,英俊的王子也要回来看望他们。
因为无论身份和地位,对于幸福和快乐的向往,大家都是一样的。
《城堡》读后感4
前几天,我读完了一本书——《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巨人的城堡》,在书中,作者杨红樱阿姨用朴实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活泼天真、勇敢无畏的孩子的形象,他就是马小跳。
而《巨人的城堡》主要讲述的就是四年级的小男生马小跳和他的几个好哥们——唐飞、毛超、张达在一座汽车城后面发现了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做阿空。阿空的身高比常人高很多,因此,他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受到那些城里人异样的眼光,这使他感到十分痛苦。因此,他在汽车城找了一份推销的工作,每天只工作一个小时,然后就钻进他自己的那座封闭式的房车里面,吃住和睡觉都不出门。后来,马小跳他们几个用自己纯真无邪的爱与善意感动了阿空这个巨人,让他勇敢地走出来,摧毁了自己内心的那座孤寂的城堡。
读完本书,我的心情感到很复杂,既有对马小跳这个淘气包的羡慕与敬佩,又有对巨人阿空的同情。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巨人阿空是不需要我们这些人假惺惺的怜悯的,他真正需要的是朋友,是关爱,是呵护。正是因为有了马小跳这样有情有义的真正的朋友,巨人阿空心里的那座屏障得以打破。
可是,这道屏障——这道防备的屏障不正是我们强加到阿空身上的吗?就像对待那些残疾人一样,我们总是习惯性用一种同情的、怜悯的目光去注视他们,其实,恰恰就是我们这自以为是善意的目光,才使更多像阿空一样的“巨人”紧紧地封闭了自己的心门。其实,巨人阿空就代表着在当今社会和我们不一样的那些人,他们有可能是不幸的残疾人,也有可能是建立了功勋而被人们嫉妒的“巨人”,也有可能是悲哀的乞讨者;而那座城堡就是他们对我们紧紧关闭的心窗。可以想象,一个人连心灵的门都关闭了,那么他今后的生活不论多么幸福都不再有阳光能照到他们的身上。而这些,就是因为我们——我们这些自以为很了不起很神圣的人对他们一而再的歧视和悲悯造成的。
可是万幸的是在我们这个缺乏爱的世界上还有马小跳这样一种人,他们才不会世俗地带着异样的目光去注视对方,在他们的心中,人与人都是平等的,互相的,不论对方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有享受生活和结交朋友的权利。
我想,这也正是我们当今社会中的人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连几个小孩子都能够打破的城堡,成人却没有能力和信心去打破它?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都习惯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而忘记了事物本质的美好。
想到这儿,我感到深深的悲哀……
《城堡》读后感5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曾拥有过一座尘封多年的“城堡”。读毕郝景芳的《城堡》,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些人把这座城堡单纯地当作小女生心目中的幻想,批评其语言和思想太过幼稚,而我并不能苟同。是的,我承认,这部短篇小说无论从题材还是内容来说,都不如《北京折叠》成熟老练,也没有那般深刻。但是,这篇小说,它确确实实打动了我,让我产生了灵魂深处的共鸣。
冰淇淋城堡,已经融化成一片汪洋,再也找不回来了。是啊,我知道这一天总会来临,可是,最后我还是不舍得离开,守着它,三天三夜,或者更久,直到它变成幻想,直到我承认这一切都只是一场遥远而漫长的梦。
这个冰淇淋城堡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人的城堡是坚硬的温暖的能够陪伴他一生的曲奇,我的城堡却是柔软的冰冷的终有一天会化作糖水的冰淇淋?为什么有人能够用他珍爱的水果将我的冰淇淋装点成我喜欢的样子,可那个人却无论如何也看不见我心爱的城堡美景?某一天,有人会打破我的安宁,驾驶着高大的飞行器造访我的小天地,我甚至把门窗都换成他喜爱的样子,等待着他,努力改变自己,只为我的小城堡有朝一日能够容纳他高贵的飞机。可是,最终却是他,残忍地揭开我孤独的面具,并让我的冰淇淋城堡,永远永远地消失在遥不可及的记忆里。
这一切,难道只是一位少女的无厘头幻想?当然不是。这是人生啊,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童年时期的拼图已经不够完整,画出公主与白马王子的彩铅也已经被岁月磨平,我们试着放下,我们学会遗忘,我们开始回忆,终于化作嘴角边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它们都过去了,我们与现实妥协了。
经历过城堡崩塌的人,不忍心告诉那个依旧生活在大城堡里的小女孩,城堡融化后会变成泪水,城堡倒了,这个世界就干涸了,梦就该结束了。也许梦的彼岸更加美好,毕竟真实与残酷总是相对的,一直生活在糖果外衣里的人难道比直面世界黑暗的人幸福吗?或许你会和我谈初心,可万事万物没有永恒不变的,若说有,也就是一直在变这句真理。至于这变化有没有规律,不是生活在规律之中的人们所能彻底了解的。就算你不改变,世界也会改变,而记忆中那座完美的大城堡,总有一天,会到达另一位痴心寻找着它的小伙伴手里。
我衷心希望你的夜里,还会出现那座城堡的身影。无论你是带着笑熟睡,还是流着泪梦醒。
《城堡》读后感6
《哈尔的移动城堡》这本书是著名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作品,我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片,尤其是宫崎骏的,他的画面色彩丰富,故事主题鲜明,倡导环保绿色,热爱大自然,我更喜欢里面主人翁的形象,栩栩如生。
这本书讲述的是,有一家很有名的帽子店,一位美丽年轻的姑娘,她叫苏菲,苏菲每天都在做帽子,很认真,顾客很喜欢她做的帽子。可是,有一天,她外出时,有一位坏人一直跟踪她,正在她害怕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位帅气的年轻人,他是一位魔法师,魔法师对她说:“我拉着你,你往前走,别怕,不要回头。”最后,坏人还是现原形了,原来是污染恶魔,这时魔法师忽然拉着姑娘飞了起来,并对他说:“别紧张,只是飞起来了,你就跟平常散步一样,只是像走在了被玻璃铺贴的空中地板上,”苏菲点了点头,就这样魔法师把她安全的送到了帽子店。
她一进门,有一位女巫正坐在客厅里,说她家的帽子很俗气,苏菲生气的说,“对不起我们已经打烊了”来试图赶走她,这时女巫瞬间使用魔法把苏菲变成了老太婆,女巫大笑着扬长而去。女巫走后,她赶快照了照镜子,发现她变得又老又丑,把她吓坏了,但她没有大哭,只是在房间里边走边说:“一定要冷静,我一定要冷静…..”
第二天,她要出门了,对自己说:“老太婆,你的身体挺好的,要保持对生活有信心呀”。就这样,她每天都保持有信心的生活着,后来,她在野外遇到了一个可以移动的城堡,这个城堡有腿,自已会走路,边走路边捡人类仍的垃圾,苏菲觉得好神奇,她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城堡门口,并走了进去,发现救她的那个魔法师就住在这里,魔法师的名字叫哈儿,哈儿告诉她,要想变回原来年轻是的样子,一定要保持有信心的良好心态。哈儿每天为了人类的和平,利用自已已学过的魔法去打仗,最后哈儿把苏菲带到一个他理想中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战争,没有邪恶,更没有污染,只有人类的友善与和平。苏菲由于每天都有信心的生活,而变得越来越年轻,回到了她原来的样子,与哈儿一起重新修建他们新的可以在天上飞的移动城堡。
通过这本书,我觉得人对无论什么条件下的生活要充满信心,这样才能保持永远年轻,人类要爱护自然,保卫和平,相处友善,地球才能年轻并充满活力。
《城堡》读后感7
一开始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很羡慕作者能有那样学识丰富、精通天文数理和富有冒险家的精神的父母,和那样的流浪生活,想想多浪漫呀,好像旅人一样,这里待几个月,那里待几个月,每次看的都是不同风景、不同的风俗民情,好不有趣。其中尤其是作者爸妈的观点,我觉得很有趣。
有一回圣诞夜里,没有精美包装的礼物,爸爸让孩子们选一颗星星做礼物并说:“再过几年,当这些小孩收到的那些垃圾坏掉了,或被他们遗忘了以后,你们还拥有自己的星星呢。”是呀,那些礼物终究会被丢弃、遗落,但星星不会,她可以陪伴你好多个圣诞夜。
但后来发现事情不是都如想象中的美好,浪漫的冒险突然变质了。到处流浪的生活结束了,就这样一直生活在威尔奇─一个曾经繁荣过的小镇,但因五零年代经济遭到重创后,便一厥不振。
因为没有钱买食物,他们捡起其他同学扔到垃圾桶里的食物,他们便靠着这些别人不要的食物他们逐渐长大成人;因为生活在垃圾堆里,他们被别人欺负,但是他们却又勇敢的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对欺负他们的人进行报复;因为父母都不愿意好好工作,他们却面对政府官员提出要让他们去儿童福利机构以拥有更好生活时,却想要生活在一起而坚决拒绝政府的好意??
当他们面对困难时,他们从没有放弃,他们向着自己的目标——纽约,不断的努力着。即使第一次为了能去纽约所存的钱财全部被父亲拿去喝酒,他们也没有放弃,继续着第二次的为纽约之行而努力存款着。
说起“玻璃城堡”,我最先想到的.还是电视剧《浪漫满屋》中那个爱的小屋。它建在海边,下面一层好像都是用玻璃筑成的,能够十分充分的感受到明亮,享受到阳光。
《玻璃城堡》中讲述了作者鲜为人知,与众不同的家庭背景,这与我的想象有些出入,因为我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很奇幻,应该是一些想象的内容。
初读《玻璃城堡》,会觉得有些可笑,总是马不停蹄的搬家、穿越沙漠,是一件多么耗力而又无趣的事,可仔细品味之后,却感受到能够与家人经历这么多的惊心动魄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既有趣又悲伤;既曲折离奇又充满温情”,而更重要的是,我喜欢那种与家人在一起翻山越岭,小打小闹却充满爱的感觉。
《城堡》读后感8
终于读完《数字城堡》,我最大的阅读感受是,我好像重读了一遍《达芬奇密码》,只不过这次不是在中世纪漫游,而是进入了高科技密码社会。从2字节到128字节,在我眼前漂浮,令我眼花缭乱。
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小说家丹布朗写的同时也是他的处女成名作。丹布朗是连续十周排名《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全球销量超过800万册的《达芬奇密码》作者。他还创作了《天使与魔鬼》、《圈套》等小说。
本书的灵感据说来自于一个真实的事件丹布朗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当英语老师。一天,联邦特工突然来到学院,调查两个学生,原因是他们在私人的电子邮件里说,克林顿总统说谎,应该受到枪击。这一事件让丹布朗深受震动,他感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无形的眼睛在监视着我们,而谁又来监视那些监视者呢?他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各种信息,逐渐的,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在他心中酝酿成熟。
本书讲述了美国国安局(NSA)(一个非常神秘,且权力很大的机构),制造了一台“万能解密机”——可以在3小时内解任何密码,并以此拦截E-mail,解密码而阻止了数起恐怖事件发生。NSA前设计师远诚友加对监视公民表示抗议,推出“数字城堡”,他声称这是一种无法解的密码——循环算法(即解密机到已找到答案却不知道这是答案)。他表示如果不将“万能解密机”公之于众,就会将此算法在往上公开。国安局首席密码破译员苏珊弗莱切与语言学家戴维贝克被卷入这一事件中,而远诚友加又意外死亡……记载密码的戒指被偷;副局长的电脑里不断收到***已干掉的消息;一心想得到“数字城堡”的企业老板竟是远诚友加的父亲;资料库过滤器被“攻”破,黑客涌入其中;而“数字城堡”竟又是一个“罪魁祸首”——变异串(一种病毒)。
我认为它是个非常奇怪的组合,它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惊险故事。扣人心弦的情节,简洁明快的叙述,一波接一波的高潮迭起,悬念不断,把我牢牢地吸引住的,直到读完最后一页为止,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其实还不止这样,在阅读过程中,我觉得小说里执行不同任务的人物就像许多不同的队伍,沿着不同的路线,向着同一个地点争相竞发。每一支队伍都挖掘出一部分的真相。只有所有的队伍所搜集的各方面资料会在一起,整个事件的全部真相才会大白。而那时,所有人必须合力对付他们所遇到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个挑战。
直到现在,我的心还久久沉浸于其中,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阅读快感。
《城堡》读后感9
暑假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免的,我最近读了一本由法国作家马塞尔·帕尼奥尔写的一篇童年回忆录,追忆了他童年的美好生活。
马塞尔·帕尼奥尔 是法国小说家、剧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他在电影上的成就受到电影大师罗塞里尼等人的推崇。帕尼奥尔擅长描写法国南方的风土人情,尤其是普罗旺斯的诗情画意和对家庭的眷念之情。六十岁后发表的总题为“童年回忆录”的自传体小说,以幽默逗趣的笔调叙述小马塞尔的童年生活和少年时光,为他赢得文学上的巨大声誉。出版后好评如潮,成为法国教育部的学生必读书。
它主要写了作者在放暑假期间,跟着父亲来到普罗旺斯并与父亲在那里狩猎。故事就从狩猎开始展开的。在他于父亲狩猎的过程中他偶然认识了一个狩猎的高手——力力。力力拥有者一头褐色的头发,普罗旺斯人的窄脸,黑黑的眼睛给人一种英勇、有力的感觉,这与他的名字正是相呼应。于力力在一起的时光是快乐的是有趣的,他们一同捉“花羊皮”——蚂蚁的一种种类,用蚂蚁去做诱饵然后去猎那些野兔、野鹊,真是又过瘾又刺激。
离开学还有几天父亲便让小马塞尔返回学校,可他觉得就这样回去是很可惜的。他便冒出一个想做“隐士”的念头,他和力力秘密策划了一个计划:到上里去探险几天。他认为自己拥有了好的捕猎本领想去闯一闯,于是他在一个晚上留书出走了,他在书信中些到:学习方面的,现在也用不上了,因为我放弃了。你可以感到骄傲,因为当隐士需要勇气,勇气我是有的。我拿上了需要的一切。现实总是残酷的,在他与力力待在山上的几个小时里就因为缺水的问题而导致他们的这个探险在开始中结束。他们肯定是叹息声连连,也很“愧对”这次的探险。幸运的是,他们沮丧回到家时父母还没发现他们的出走。探险失败了,小马塞尔只好跟随父亲回到学校毫无兴致继续学习,也与力力有书信来往……
这部法国二十世纪伟大作家的金典自传小说不但呈现了令人愉悦的成长喜剧还描画了普罗旺斯的诗情画意,也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有喜、有忧、有乐、有悲……
第四篇:城堡 读后感
《城堡》读后感
牛凯
我在迷宫里迷了路,这座迷宫的主人是弗兰茨·卡夫卡。
K来到城堡脚下的村子,来到了一个荒诞的世界,来到了一个只有谎言的世界。一切的人,一切的口信,一切的行为,一切的命令,一切的一切只要暴露在城堡下时,都披上了虚假的外衣。俗话说“真真假假”,但在这里只有“假假假假”。黑魆越的城堡威严地注视着脚下子民的一举一动。村民们带着枷锁,忍受着城堡及其走狗的监视,无法逃脱,更无法反抗,永无天日。他们只能用巴结的方式求生存,任何与城堡的联系,哪怕只是不起眼的一丝一缕,哪怕是阵年旧事,也都会成为村民们重视的珍宝与炫耀的资本。
《城堡》这本书里面有真情吗?我觉得是有的。唯一的真情就在弗丽达对K的感情里面。虽然弗丽达接近K更多的是为了让这唯一的外人把自己带离这压抑的村庄,逃脱那无处不在的城堡的眼睛。虽然弗丽达一直在帮助K走向城堡,但是她曾经真情流露向K哭求离开这个地方。就在这个过程中,弗丽达对K的坚忍不拔其实是倾慕的,在个人目的之外,她确实是喜欢K的。旅馆老板娘也对K说过,弗丽达就像她的亲生女儿,希望K照顾好她。
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初步的解读是卡夫卡在影射当时的奥地利。像城堡一般严密,高高在上的哈布斯堡家族坚守着自己绝对高贵的血统,与世隔绝,同时又用暴政统治着奥匈帝国。这样的解读,我认为比较符合小说的背景,但是无法解释K为了进入城堡而进行的努力。
然而卡夫卡的好友布洛德却从宗教角度出发,将城堡看作坚固的天国,K为了取得神的眷顾使尽浑身解数。奥林匹亚山近在眼前却寻不到登山的道路,要谋求见到山上的神却不得要领,山下的人对这样的生活早已习以为常,K为了自己的目标,只得从山下的村庄开始,一步一步向神山顶峰进发。对于这样的解读,我没有感同身受的体会,自小接受无神论教育,对于“神”,我只知“子不语怪力乱神”,带点敬畏,独缺虔诚。在即将结束这本书的阅读的时候,我大胆做了一个假设,其实就是我狗尾续貂,自己想出来的一种结局。K如愿以偿成为土地测量员,成为克拉姆那样身处重重迷雾背后的老爷,这时,又一个曾经的“K”他进村子,K也加入到阻挠新人的行列。K彻底同流合污了。
当我真正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却失去了狗尾续貂的勇气,因为这座迷宫太复杂,走进去之后,不仅前方没有出路,等你回头时连进来的路都消失了。我最终走出了迷宫,不是从出口,而是这迷宫尚未完成,我只是从死胡同进入到一片空白,心中也只剩下庆幸与些许戚戚。
迷宫式的结构,前无光明后无退路的抉择,峰回路转又急转直下的情节,醒目而不突兀的支线,百川入海的网状发展趋势„„一般的小说只要做好其中一点就可以成为杰
出的作品。当这些精彩的宝石串成一条项链,虽然没有最终完成,但也无碍它成为最杰出的小说之一。
《城堡》是卡夫卡最具特色,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堡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拉锯战。城堡就位于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可又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没有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当权者。本书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城堡是个明显的暗喻,大家对这一点似乎没什么意见,但他具体代表什么?它可以代表当时的主流社会,卡夫卡生活在布拉格,他踏不进捷克人的圈子,因为他说德语,他融不进日尔曼文化,因为他是犹太人,所以他注定难以融入主流社会,而他被认为是卡夫卡的城堡顺理成章;它可以代表在当时信仰根基已有所撼动的宗教世界,人民拼命在追求它光芒四射的荣耀和心灵的庇护时发现,它始终离我们有那么一段不可逾越的距离;它也可以是正义,真理的化身,处心积虑的追逐却发现那是个没有入口的房间;甚至,它或许可以代表卡夫卡那封建家长作风的父亲或者两度订婚却不能理解他的未婚妻.对卡夫卡来说,他们也是渴望进入却不能遂愿的城堡.更加开阔一点理解,城堡是否可以象征人们一切的渴望和追求,是人们一切行为的目标和动力?比如幸福,比如财富,比如智慧.卡夫卡的不寻常之处是他深切感受到世界的荒谬性,他的作品的一个重要价值是揭示了现实的异化和存在的尴尬,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卡夫卡从小就感到世界的陌生,他始终都不接受这个世界,他认为这个世界不过是上帝的一个“恶劣情绪”而已,而我们都“误入了其中”。因此他的全部文学活动就是对这个世界的巨大质疑。重新审察这个世界成了他终生的使命,越到晚年他越感到紧迫。
卡夫卡带着暧昧的身份幽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关注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个体在一个异质的世界面前的孤独、不适与绝望。卡夫卡性格敏感、怯懦、孤僻,神经质的卡夫卡根本承受不了存在的压力,常年生活在恐惧、耻辱和负罪感中。卡夫卡的作品大多气氛阴郁、神秘,情节离奇荒诞,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绝、陌生、不可理解,无所不在的人的异化成了他着意阐发的一大主题。《城堡》中,他把这种人生的荒诞感发挥到了极致。
《城堡》中的土地测量员K在厚厚的积雪中走来,皑皑白雪又覆盖了他的脚印,是否暗示了这是一次没有回去的走来?因为K仿佛是走进了没有谜底的命运之谜。贺拉斯说:“无论风暴将我带到什么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卡夫卡接着说:“无论我转向何方,总有黑浪迎面打来。”弥漫在西方文学传统里的失落和失败的情绪感染着漫长的岁月,多少年过去了,风暴又将K带到了这里,K获得了上岸的权利,可是他无法获得主人的身份。
在有关卡夫卡作品的论说和诠释里,有一个声音格外响亮,那就是谁是卡夫卡的先驱?对卡夫卡的榜样的寻找凝聚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瓦尔特·本雅明寻找了一个俄国候爵波将金的故事,博尔赫斯寻找了芝诺的否定运动的悖论。人们乐此不疲的理由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作家会像卡夫卡那样令人疑惑,我的意思是说:在卡夫卡这里人们无法获得其他作家所共有的品质,就是无法找到文学里清晰可见的继承关系。当《城堡》中的弗丽达意识到K其
实像一个孩子一样坦率时,可是仍然很难相信他的话,因为——弗丽达的理由是“你的个性跟我们截然不同”。瓦尔特·本雅明和博尔赫斯也对卡夫卡说出了类似的话。
同时,这也是文学要对卡夫卡说的话。显然,卡夫卡没有诞生在文学生生不息的长河之中,他的出现不是因为后面的波浪在推动,他像一个岸边的行走者逆水而来。很多迹象都在表明,卡夫卡是从外面走进了我们的文学。于是他的身份就像是《城堡》里K的身份那样尴尬,他们都是唐突的外来者。K是不是一个土地测量员?《城堡》的读者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同样的疑问也在卡夫卡生前出现,这个形象瘦削到使人感到尖锐的犹太人究竟是谁?他的作品是那样的陌生,他在表达希望和绝望、欢乐和痛苦、爱和恨的时候都是同样的令人感到陌生。这样的疑惑在卡夫卡死后仍然经久不息,波将金和芝诺的例子表明:人们已经开始到文学之外去寻
找卡夫卡作品的来源。
这是明智的选择。只要读一读卡夫卡的日记,就不难发现生活中的卡夫卡,其实就是《城堡》中的K。他在1913年8月15日的日记中,用坚定的语气写道:“我将不顾一切地与所有人隔绝,与所有人敌对,不同任何人讲话。”在六天以后的日记里,他这样写:“现在我在我的家庭里,在那些最好的、最亲爱的人们中间,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近年来我和我的母亲平均每天说不上二十句话,和我的父亲除了有时彼此寒暄几句几乎就没有更多的话可说。和我已婚的妹妹和妹夫们除了跟他们生气我压根儿就不说话。”
人们也许以为写下这样日记的人正在经历着可怕的孤独,不过读完下面的两则日记后,可能会改变想法。他在1910年11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早晨许久以来第一次尝到了想象一把刀在我心中转动的快乐。”另一则是两年以后,他再一次在日记中提到了刀子。“不停地想象着一把宽阔的熏肉切刀,它极迅速地以机械的均匀从一边切入我体内,切出很薄的片,它们在迅速的切削动作中几乎呈卷状一片片飞出去。”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简单到用一句话就可以整得来概括。一个外乡来的土地测量员竭力想取得认可,实施工作,却一直被阻挠,荒废着时间和精力,一切的努力都化为徒劳。故事来来回回就讲述着他是怎样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想与城堡取得联系,却又一次又一次以失败告终,村子里的人是多么麻木又无聊,畏惧和崇拜着城堡里的一切,卑微地生活着,他们又是如何冷漠地对待K这个外乡人,在这里,他没有身份,没有立足之地,或许他是被一纸空文骗过来荒度一生的吧,他是城堡的可怜的受害者之一。
而这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复杂到有无数可能的内涵可以被诠释,被后人反复咀嚼和玩味。《城堡》无疑是个巨大的隐喻,它到底象征着什么,一直众说
纷纭,有人说,城堡中层峦叠嶂般臃肿的部门和机构,官员和秘书是映射当时官僚机制的陈腐和颓败,是时代的缩影和讽刺,有人说,“走得越近,反而越看不清”的城堡是每个人理想的化身,是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即的终极目标的实现,也有人猜测,那是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是流浪无根的犹太民族心中的圣地,是作为犹太后裔的卡夫卡一辈子想去看一眼却中没完成的旅途。而终究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是作者的本意,哪些又是或许根本就是背离原意的曲解和附会?
我们同K一起,走在这“永远没有人影的大街上”,冷眼观望着这个冷漠的村子,孤独地坚守着唯一的,又或许是根本没有的希望,沦落在社会的底层,逐渐看透属于这里的真相。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扭曲,只是沉浸在里面的我们从不曾察觉,从不曾拒绝罢了。村民们对城堡盲目崇拜,女人们即使沦为城堡官员的情妇也认为是无限的光荣,有无限的尊严;他们遵守着严苛的条条框框,每个人按照既定的观念生活,若是有人违背一点,即使像是阿玛利亚那样拒绝城堡官员的侮辱,不论原来是多么受人尊敬的家庭,也会立即受到背弃的惩罚;在堆积如山的公文档案里,腐朽的官僚有忙不完的活儿,表面上无边的疲劳实际却“倒是破坏不了的休息,破坏不了的安宁”。我们和K一样,吃惊地看着这一切,迫切的想寻找一个出路,可惜的是,卡夫卡并没有给我们答案,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仿佛永远定格在了进行时,一个无解的谜,让世界来猜。
被一切障碍粉碎的卡夫卡,有人读出了他的悲观和绝望。像K的那种无论怎样努力仍旧在命运面前不堪一击的无奈和悲壮,让人想起希腊的那些伟大的悲剧英雄,而不同的是,英雄们高昂着头颅走向死亡,而更多像K这样的小人物,却在长年累月的孤独与挣扎中消磨一生。卡夫卡敏感地感受到这一点,犀利地写出人的脆弱和无助,写出那无处不在的巨大无名的外在力量是如何将一个幼稚的梦碾碎,是如何在人的心里烙上“明知道自己的前途只会是不断的失望,还得一个接一个的把它们都吞下去” 的世故、“谁不服从他,谁就要吃苦头”的惧怕的印记,还有的,是对抗权威,或者说,对抗霸权的人所要面临的深深的孤立感,让人心惊——“似乎那些人都跟他断绝了一切关系……现在他可以在这儿爱等多久就等多久,赢得了任何人从来没有赢得的自由,似乎没有人敢碰他一下,也没有人敢撵他走,连跟他讲一句话也不敢,没有任何事情比这种自由、这种等待,这种不可侵犯的特权更无聊,更失望的了。”对,我们焦灼、我们挣扎、我们失败、我们无奈,我们就是要做最后的困兽的斗,不白白的让自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白白的对自己的命运袖手旁观,我们是不够强,没有足够的力量选择自己想要的,但我们依然可以拒绝,拒绝而不是忍受,行动而不是等待,希望而不是绝望,才是人的一生中应该做的事。我读出了卡夫卡的无奈和痛苦,而他给我更多的感触,是那种孩子般的天真无畏,连同不顾一切的叛逆执拗,还有勇往直前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卡夫卡留给我的形象,是在冰天雪地里孤独地向远处行进的小小背影,而不是瑟缩在角落里默默哭泣的懦夫。他内向,却并不软弱,他惧怕,却并不屈服。“不管路多么难走,甚至不管自己能走回家去的希望是多么渺茫,他也绝不停止前进。”
他并不乐观,也不悲观,只是为了一件自认为有合理的事一味的奔波着。即使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相信他,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会达成所愿,一个外乡人或许永远不懂其中的机关和奥妙,但他依旧怀揣着“最后的,微小的,正在消失的,对了,实际上也看不见的希望”奋自努力着。书中,他就明确的说过“干嘛我要对这种捉弄或是官方的忽发奇想屈服呢?”,他对弗丽达说“难道你忘记了一个人应
该努力往上爬,特别是在他处于底层的时候?一个人难道不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给他带来希望的机会吗?”我想,他并不是不知道这城堡的木然与森严,而是不想对停滞的生活无动于衷。他在某种程度上,像巴纳巴斯一家一样,做了一个似乎是错误的正确选择,却像触犯了某项不知名的条例,被人群孤立,被迫承担着痛苦与轻蔑,便用尽一切办法来赎罪,来挽回,来争取尊重,并用这些来作为生活的全部意义,全部勇气。作者借奥尔珈之口说出一切的无谓的努力的原因——“可能会有障碍,疑虑和失望,但是这只意味着你所获得的一切都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也意味着你必须为每一个细小的事情奋斗。”
不管这奋斗最终有没有用,对一切若是撒手不管却一定是坐以待毙的。不用谁来判决,无边的自由和孤独也会蚕食掉人最后一点生的活力,不用争取的人生,像枯槁一样沉闷呆板。只有矛盾与冲突,争执与对立,痛苦与悲哀才是人永远的前进的动力。这才是一切的真理,一切的源头。
K对弗丽达的爱或许就是这样消失的吧。原本想靠弗丽达与克拉姆的关系与城堡取得联系的他,一旦发现弗丽达不能为他铺建桥梁,反而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时,作者不得不产生了这样的感叹“她的不可思议的诱惑力是因为她亲近了克拉姆才有的,而吸引K的又是这种诱惑力,可现在她在他的怀抱里枯萎了。”在她身上没有了昔日的骄傲,没有了昔日在她身上给予的希望,昔日问题的解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她沦为一个普通的伴侣,无奈的平淡的苦日子,日益冷淡的爱,最终迫使弗丽达与他手下的一个讨厌的助手日久生情,弃K而去了。
感情充满了变数,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命运更是变幻莫测。城堡还有那些属于城堡的无数的公文——这个高高在上而又乌烟瘴气的地方,这些决定一切而又可能一无所用的纸片,或许也是这无常的命运中的一个侧影,让人惧怕,让人敬仰,让人挤破头皮想进去,想弄明白,而其实可能就是不过如此的不可企及的远方和彼岸,它们可能是任何一种白日梦,任何一种迷途或向往。“它们的价值在不断变化,它们引起的反应,也是无穷无尽。”而卡夫卡自己也是在无数矛盾的价值变化和其无穷无尽反应中的一个佐证——他是失败者,但他成功了。说不尽的卡夫卡,就像说不尽的哈姆雷特,说不尽的红楼梦。佛眼看佛,魔眼看魔。卡夫卡的谜,没有人能猜透。
第五篇:哥白尼的诅咒-读后感
哥白尼的诅咒【德】飞利浦·范登贝格(Philipp Vandenberg)
公元一五八二年,古老的儒略历被一部新的基督教历法取代,时至今日还在继续使用、以教皇格列高利八世的名字命名的历法,是以意大利天文学家路易安·利利奥和德国耶稣会修士克里斯托弗·克拉维所进行的研究和计算作为基础。历法改革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再一五八二年十月之后就是十月五日,整整十天被人为地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
历史上额那十天到哪去了?
一个叫雷柏莱西特·哈曼的男孩发现了一本哥白尼的书,而这本书却动摇了教会的根基。而他的父亲老哈曼也因为发现了这个秘密,以致在他死后被送上了火型架,并被教会诬蔑为巫师。雷柏莱西特和他的姐姐索菲被山德的老板施吕瑟尔所收养,在这里他遇到了在他一生中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女人——老施吕瑟尔的妻子玛尔塔。不幸的是,在不久之后,索菲被克里斯托弗·施吕瑟尔推下楼梯,变成了一个怪物,并在不久之后就失踪了。随之而来的黑死病,改变了雷柏莱西特的命运。黑死病的突然来袭使雷柏莱西特困于修道院中,而幸运的是因为路易·特格修饰的帮助,他得以在修道院的图书馆学习,这使他在不幸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他以聪明的脑子吸收着丰富的知识,并在探索中解开了父亲留给他的暗号,找到了那本历史中不存在的哥白尼的《灾星论》,其中准确的记载了世界末日的日期。而这本是100本中唯一一本到现在教会极力想找却没有找到的一本,教会通过自己的手段得知了雷柏莱西特不仅是石匠卡尔瓦奇的徒弟而且额还是读得懂拉丁文的有知识的人,甚至得知了他与玛尔塔不可告人的秘密,并以此来威胁他从修道院的图书管理偷出那本书。不想屈服于教会的淫威,雷柏莱西特带着玛尔塔通过路易·特格修士的帮助下逃到了艺术之都罗马,并偷偷地把《灾星论》带了出来。他找到了在他生命中除了父亲最重要的男人卡尔瓦奇,并投靠于他,可他却深深执着于为父亲哈曼平反的事情上。他在这梦寐以求的艺术之都里见到了伟大的米开朗琪罗,并有幸目睹了米开朗琪罗的最后的经典之作——《最后的审判》,而令他震惊的是他在这幅壁画中发现了两本书,一本无疑是《圣经》,而另一本让他联想到了哥白尼了《灾星论》,让他顿时明白了教会哪些道貌未然的教士们的猖狂、荒淫无道、腐败、黑暗等等,等等的根源。可雷柏莱西特希望的只是帮他的父亲平凡名誉,于是他以《灾星论》作为与教廷交易的筹码,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教廷与教会竟然以更换新历法的方法否定哥白尼的计算结果。而玛尔塔成为了他与教廷斗争中的牺牲品,这使雷柏莱西特陷入了绝望,带着死去的卡尔瓦奇的妻子与他刚出生的孩子离开了这座城市。最后,雷柏莱西特把《灾星论》投进了台伯河,任其随着浑浊的流水消失于这个世界,而这流水是他那遭了诅咒的知识的唯一见证。
这本书揭示了欧洲的历史与宗教问题,作者借助雷柏莱西特的形象诉说了对当时是社会的不满与批判。在那个因为一句也许有违背宗教思想的意思的话而要被推上火型架的年代里,人们饱受宗教统治者带给他们的思想带来的折磨,在黑暗中独自瑟瑟发抖,却以欺压弱者来宣泄恐惧。而时间与知识的真理告诉了我们即使再黑暗的年代也终有被光明取代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