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范文模版]
作者试图通过生动的故事阐述对做好的教师的理解和定位,为当下教师的发展给出方向。下面是关于《做最好的老师》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1
读了《做最好的教师》一书,让我激动不已,茅塞顿开,更让我耳目一新。
做最好的老师要有爱心!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对待后进生更应该如此,李老师向后进生伸出了温暖的双手,献出了真情和爱心,帮助他们一步步成长。李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转化后进生还有什么困难呢?
做最好的老师,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敬;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是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与其整天怨天怨地悲悲戚戚过日子,不如轻轻松松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
我认为李老师的做法很实用,因为我们班是一年级学生,有些孩子学习习惯差,对老师又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课上出现一些不好的表现,使我的心情也很郁闷,但我还是心平气和地找部分同学谈心,让他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通过一段时间对他的关爱和鼓励,他们的学习习惯有了好转。可以说,对待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如果用真情和爱来感化会你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通过对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无疑是我教育生涯中的加油站,给我注入了工作能量和热情。
一个人虽然永远达不到所谓的“最好”,但是我们要相信今天的自己一定会比昨天的自己好。一天天不断地超越自己,一定会汇成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朋友,你有信心做最好的自己吗?不断努力,不断超越,您一定行!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2李镇西——一个让教育界的同仁再熟悉不过的名字。2013年5月21日,我有幸又一次较近距离地接触了这位教育界颇为传奇的人物。通过观看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教师”的视频,让我对他的印象更加的深刻。
李镇西教授将教育看成是最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自己。是啊,谁不想成为别人眼中成功的人呢?但受现实环境与自身水平的影响,真正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的又有几个呢?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的选择也就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无论是所处地位和名望的高与低,还是拥有财富的多与少,只有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我认为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但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业来说,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也对自己增强了信心。只要我每天不断地反思,不停地学习,争取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不久以后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有一句老话说的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越来越好。从今天开始,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尽情地挥洒我的光与热。也许许多年以后,我们不会都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但是许多年后,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桃李满天下!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3这段时间,我耐着性子读完了这本书,感触颇深,虽然以前对怎样做个好老师,心里一直有考虑,但都是比较肤浅的感性认识。这本书讲述了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55个途径,从反思、借鉴、研究到内化、提升、行动到最后的引领、协作、创新,从55个个实际途径讲述一个优秀教师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读完这门书后我也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老师,我觉得这不仅是新上讲台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对每个老师都是一个永恒的题目。我个人从以下几点去考虑了这个问题:
一、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时代在前进,学科在变化,我们的任务在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表述和理解。1993年,国家颁布了《教师法》,其中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是讲”为学“,育人是讲”为人“;教书是广义的,育人是全面的,包括德、智、体、美。
二、怎样搞好教学
在我们少年宫这个校外教育,我觉得其教育体系和校内教育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搞好教学我觉得在做好一些和校内教育共性的教学准备外,我们更应该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去考虑:
(一)怎样做到善于等待孩子开口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判断力。孩子能在一次次的沟通中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处事能力,获得有价值的情感体验。正视孩子需要沟通、渴望沟通、能够沟通的现实,今天的老师要让孩子说话,为师生之间平等、愉快地沟通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师生沟通时,老师首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做好保密工作,让学生认为老师是一个可信任的人。有时候老师递给孩子一张椅子、送给孩子一颗糖、脸上的一个微笑都会对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起到最佳效果。老师要学会倾听。因为这样才能有机会更好地与学生交谈,这样的沟通才是真正双向的。同样,学生因为老师的认真倾听,感到自己被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
(二)100%家长满意率从何而来?
作为一位校外教育者,一开始就必须要考虑和思考如何让家长了解她的工作,这样才能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和放心的把小孩放到少年宫来培养:
1、老师要与家长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家长、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良好的合作关系始于老师的态度。
2、老师要向家长了解情况,或者反馈小孩学习的情况,应使用商量的口吻,让家长感到尊重。
3、老师与家长交流时,多讲孩子的积极表现,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可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孩子。
4、老师教育孩子要经常征求家长意见,并形成一致意见。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老师要提供具体做法,但也要用商量的语气,不要得理不饶人。
5、老师每月主动和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除了谈孩子本月在少年宫学
(三)如何提高教师的人生积累
我记得有份报纸报道过在杭州天长小学,有一位不平常的年轻女教师陈甜。她连续两年暑假,不跟旅行团、不坐飞机、不带朋友,只身奔赴西藏旅行。新学期开始,陈甜一走进班级,学生们的眼睛就发亮了。”我喜欢陈老师的科学课,因为她见多识广,总能带给我们许多神秘的经历,那是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我觉得陈老师很勇敢,她经常背上包一个人去闯天下!“像陈甜老师这样,充满个性,展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对世界的向往。毫无疑问,学生们在这位老师身上体验到了一种人格的魅力。
以前,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一支粉笔,也许已经能够让老师们自信地站在讲台上。但是今天,教师想要真正影响学生,必须有创造的智慧。老师要让自己和孩子的世界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课堂教育才能跳出文本的束缚。作为教师,要达成与学生精神世界的共生,就需要以自身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来影响孩子。因为校外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校内知识的延生,而是要给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石,还要告诉他们怎样做事,怎样做人。想要为孩子的生命打上鲜亮的底色,教师的生活积累自然是越丰厚越好。如果老师能把自己的生命都融入教育,能用自己点滴的热情去擦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能将自己对生活的激情点燃教育之灯,这就是当代教师不可缺少的创新精神!
总之,校外教育是小社会,社会是大校园。人生的追求、理想,求知的渴望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在社会上磨练。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如何做个好老师?我觉得求真求善,于心无愧者,才是位真正的好老师。从事校外教育已经有六年多了,我感受到作为一位老师的艰辛;感受到教师的职责重大;感受到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神圣地位。今后,我要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校外教育这一平台上,我要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多请教,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从学生走向老师这个职务,我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团队中的一员,在共同合作中更好的搞好教育。创新=问题+想象+实践、检验,就要不断的提出问题,丰富想像,在实践中成功。我会用爱与生命谱写教育。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用微笑迎接每一个儿童,亲近小孩,让学生喜欢我,喜欢呆在少年宫这个大家庭。其次,认真学好教材,将教材吃透,把注意力转向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升。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在活动过程中更要仔细斟酌,要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在快乐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在今天也许只能马马虎虎地应付当一名普通教师,而明天就会被淘汰。我想:好教师的标准应当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这就需要时时保持一颗进取心,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
第二篇:《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1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做有思想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李老师书的第二章便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最欣赏里面的三篇文章《做有思想的教师》、《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几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工作之余从未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习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近来,朱校长不断提起“做一名优雅的教师”,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
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现如今,如火如荼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在展开,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并且养成习惯,从中品尝思考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收获多少果实!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2
读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感慨颇深。这本书是李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写成的,里面包含了他漫长25年的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虽然其中有些令他耿耿于怀的痛苦经历,但更多的则是他与学生之间那种纯粹的友谊之情。我认为,李镇西老师是一位非常幸福的人,而他的幸福则来源于他对学生无私的爱。他说:“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看来,要做最好的老师,最最重要也是最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是啊,“爱”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细,效果就有多好。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才会无悔的付出。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们面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们轻则嗤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
还记得书中列举的那个经常迟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李老师当时对后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现在依然存在的态度。想想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当我们对这些后进生大发脾气甚至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时候,请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请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鲁迅先生有句话说的好:“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读书就是在读人生。这次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3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早在几年前就出版了,最近我认真拜读完,我不由地思考:可能我们永远也达不到那个“最好”的境界,但如果我每天能做得“更好”,我想我离那个“最好”应该也不远了。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达到那个境界呢?编者在《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中将影响教师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经典感言分别进行了阐述,对于我们教师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作为老师的我也不由地思考这几年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得到了一些体会,一个中学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牢固的专业技能,但我个人觉得一个教师更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一名科任教师,应该为孩子负责。“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孩子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当一个个可爱,单纯的脸庞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充分准备上好每一节课,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尽量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同时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那些被自己搁置在角落里的孩子,其实也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把爱转换成母爱,有了母爱之心,我们就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但这种对孩子的爱也绝不是迁就纵容孩子,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这种爱应该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爱才之心;宽容之心;要为孩子的成长以及未来负责!
作为一名任课教师。应该为自己负责。平时教师难免会遇到工作,生活上的各种琐事,不顺心,但我们要时刻铭记于一句名言:累累伤累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也确实是的,挫折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让人在挫折中强大,同事也是经验教训的积累。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们就应该做好我们的本质本职工作,让孩子喜欢,喜欢上你的课。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记忆,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中做一个细心人,有心人,善于思考的人,勤于笔耕的人。
我会把“做一名好老师”当作我终生的追求,我会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的不断影响、约束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不断成熟。我愿继续向所有的老师学习,站在弘扬“师德”的起跑线上,用自己平凡的劳动铸造高尚的师魂。
第三篇: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教师随笔,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看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深有感触的,书中的案例非常吸引人,每个字都洋溢着李镇西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
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也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同事说的那样,你不要指望学生会和你同步,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样懂事吗?你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李老师在第四章总结出: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有时,我们老师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有一段时间,因为经常有学生不带信息技术书,我就很恼火,常发脾气,结果效果却不好,并且我已经明显感到学生有抵触情绪了,那怎么办?突然之间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好像老师与学生之间除了批评就什么也没有了?如何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作为上副课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思考给我的冲击力很大,长期以来我总是因为学生表现得不好而批评他们,却很少表扬他们,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他们表现不好的一方面了。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在学生做得不好的方面,而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同时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协助我一起解决问题。我努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总之,“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希望所有的老师象李镇西老师学习,学习他那种对学生的态度,学习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他那种对自己永不满意的学习态度。
转载请保留地址!文章标题:《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教师随笔,原文地址:http:///jiaoshi/201106/30395.shtml
第四篇:《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师德体会
--------做最好的教师
读李镇西编著的《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我受到很多启迪,对自己的身份也进行了深入思考,如何做一名好教师?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我认为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都精彩,都成功,这样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课程实施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交互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每节课要上得科学。所谓科学,是指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必须回归学生世界、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所以我把读书积累的经验用于课堂教学,努力打造思想品德学科激情有效的“美丽”课堂。
既然课堂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存在,那么课堂就应是师生互动的大舞台,演好这台“戏”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想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只有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
生物学家达尔文成长的事例给了我们极大地启示。达尔文小时侯 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较大兴趣去野外观察、学习和采集标本„„从而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正如他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重大影响的,就是我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课有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改变当前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厌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用微笑来赢得学生的微笑
教师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不要板着脸走进教室,应面带微笑,保持饱满的精神,充沛的精力,积极向上的情绪,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很自信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这点我感受颇深。
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配合得好,就能较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这位教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会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屋及乌”,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真心爱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是俯下身来
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2,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对待学生就应与对待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一样和蔼可亲,可爱,可敬,要亲近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不能厚此簿彼,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更不能对他们有偏见,不能从心底里瞧不起他们。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而且要多鼓励,多引导,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师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该任课教师对他们是关心的,是爱护的,是尊重的,他们才会喜欢你,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的兴趣就会引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平时我也注意了这一点。比如说,课间时间,我都会以朋友、姐姐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聊天、谈心,聆听他们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各方面情况,尽我所能帮他们排忧解难,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他们对自己的畏怕、顾虑,经过自己的努力,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我的,许多学生课间都爱找我聊天,有一些心事或生活中碰到什么事或问题也会找我谈心,找我帮助、解惑。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初一(8)班的学生,他们对我很热情,没有拘束,很爱亲近我,上课非常活跃、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我也喜欢在他们班上课,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好,而且师生上课的心情都很愉快。所以,我相信,教师只要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二)欣赏、鼓励、表扬让学生对学习有信心
既然课堂是以学生为主的存在,那么怎么让这些小主人动起来,活跃起来,进而创建激情课堂,达到这节课最有效,是我回到七年级教学一直探索的问题。七年级的孩子有他们自身的特点,处于具有人生奠基意义的“心理断乳”期,可谓:依赖与独立,幼稚与成熟,开放与闭锁并存着,错综复杂的内心矛盾促进他们向前发展,做为孩子思想健康发展的领路人,责任倍加重大,更何况刘校长本学期又提出了“责任高于一切”的新理念。
是啊,责任确实重于泰山,为人师者如何做到尽职尽责,无愧于每一个四十五分钟,无愧于每一位学生,无愧于每一个家庭。我认为课堂上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老师多用赞美性评价,一串串温馨评语既鼓足孩子们乐于参与的信心又让他们的内心温暖!给学生们创设一种平等、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时时处处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身心发展规律。例如“你看她读的多好啊!”“xx同学很自信,能举手回答问题”。“某同学这节课表现的最棒,回答问题三次”,“你的笔记写的很认真,并有创意,你是位很有心计的孩子”,“同学们听听,xx同学今天的表现比上节课还好,努力吧!老师永远支持你”,“大胆地说出来,勇于发言,展示更完美的自我”等等。
诸如许多许多赞美性、鼓励性的评价,有的甚至有些“虚假”,但正是这些“温馨评语”更多地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心愤愤,口悱悱想说,展露他们的热情,也更能体现师者的人情味,处处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关爱。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保护。温馨评语似火,烧烤着稚嫩的心,温馨评语似甘露,滋润求知若渴的心田,温馨评语似春风,必将吹开朵朵蓓蕾。
(三)教育内容生活化,让课堂漫溢真情实感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事实如此,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在学生逐步扩
展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教学过程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说教,使理论知识融入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所以,我上课会很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通俗易懂的事例来教学,或让学生自己来举例,谈认识、体会,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思品就在我们身边,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习兴趣很高。
例如,我的一节课,《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以李文科书记的讲话导入。李文科书记说:“把新城区打造成为一座水在城中、城在园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山水辉映,和谐共生、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北方魅力水城和沈阳后花园。”
这是一幅多美的生命图景,给人的感觉是如诗如画!
铁岭——我们的家乡因魅力水城而美丽。
地球——我们共有的家园因生命而精彩。
这样导入的好处:让学生感受生命给世界带来的活力与美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重学生主体,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个性张扬。
相比较而言,现行初一教材浅显易懂、可读性较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精读多活动的方法,经常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发挥、踊跃发言,小组讨论,从而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特别是初一(8)班的学生,热情很高,都是抢着发言,这样让学生在自己学习、领悟、体验、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动脑、动口,提高认识,受到启迪,获得感悟。例如,感悟青春,学生亲笔书写青春的含义,他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他们对青春的畅想极富个性。这样既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教育性,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既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而且,在课堂上,我会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以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动力。
(五)教师注重导语、过渡语、结束语的使用,让课堂饱满又“美丽”
本学期我教七年级十个班思品课,通过10个班级授同一个内容,我有这样一种感悟。不同的学生,教师设计的导语应有所变化,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恰到好处,导在当导之时,导在当导之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承上要精练,启下要恰当,并能引发同学们的兴趣与思索,或许给他们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需要老师多搜索材料,组织成美妙的语言让他们耳目一新:例如,第四课 第二框 感悟青春这一框题,我大胆对教材做了重新整和,将两个目题分成三个板块:解读青春、畅想青春、寄语青春,各板块之间是这样衔接的:由一板块到二板块设计了不同的导语。
1、青春从来不是一种负担,青春永远都有她别具一格的绚烂,青春的岁月里,我们探索,我们疯狂;也许有伤感,也许有失望;也许困惑,也许迷茫。你是否走进了青春的误区呢。
2、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但它并不是对七彩诱惑的刻意追求。年轻的我们总羡慕最有心智的人,而心智的成长源于我们对生活的正确感悟,源于历史、现实在我们心中的积淀与内化。
3、青春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它代表活力,这段时光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它代表着想象,人总是对未来的世界充满期待;它代表着精彩,人总会为自己的前途打拼。
由第二板块:畅想青春到第三板块:寄语青春,设计的导语也略有不同;例如:
1、青春是一条神秘之路,青春是一条多彩的河。青春是一行清丽的诗,青春是一首无字的歌。我们在思考青春时,往往会想到哪些词语?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畅想吧!
2、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中学时代的同学友谊最纯真,因为我们不求功过,就象美丽的充满生命力的绿色一样,青春恰似一份灿烂的辉煌。
3、青春是美好的,又是有限的,人们寄语青春,写下了许多关于青春的箴言。诸如“青春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资本,凭着它,你可以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自信;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过渡语应简洁自然,如果说新颖别致的导语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渴望,能让学生饱饱耳福,这好比在平静的学海投入一颗小石子,适时激起求知的朵朵浪花,那么这些浪花就会成为孩子们探究前行的微妙动力,也就为互动学习的过程做了良好的铺垫,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这就是四十五分钟赛跑过程的最佳起步。
在各自的“跑道”上虽然有快有慢,但只要起跑了,都在跑着,都不退出,都不掉队,最后都会如期到达终点的。
眼看最终目标的逼近,教师还需要再投入一颗小石子,那就是补充本节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的材料,让学生的情感升华到当升华之时。升华到应升的高度。比如 第三课 第一框题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落脚点:保护环境,据此,我补充了这样一则材料——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北京有位自愿者语录:“一位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并不渺小,并不会被泯灭,我们将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聚成一座山峰,一条山脉,这样的山峰和山脉,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冈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
当我读着这段文字时学生可以说是恭而静听,他们边听边联想本节课学的重点知识,似乎他们的情感能升华到一定高度。我愿做一位环保的自愿者。
(六)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让课堂既鲜活又人文化。
“放得开”是指教师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答案,不要把教材上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收得拢”是指在尊重孩子多种答案的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推敲出尽可能完美的答案。
学生能够经常说:“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这是学生投入了自主性学习的又一标志,要达到这样的愤悱状态,教师就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在老师眼里,学生设计出的办法、方案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予以肯定,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自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试想,如果学生绞尽脑汁思考出一个答
案,虽然言之有理,但就是因为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而被一棍子打死,学生怎么能畅所欲言、积极思维呢?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应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帮助分析错因,使其在心服口服的前提下走向成功。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在探索中所出现的“闪亮点”进行鼓励,正确的探索结论要鼓励,对于错误的观点,教师也要婉转地向该生提出他的观点中所存在的漏洞和其他错因,这些错误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由参与交流的其他学生提出,从而引起该生深入思考。还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结论如果讲得有道理,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即使是与教材中的叙述有所出入,教师也不硬将教材中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因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让学生真实地坦述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不轻易否定孩子认真思维基础上的答案,这样,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这样,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相互比较鉴别,把发散的思维回拢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灵魂是要挖掘、发挥和发展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组织教学必需贯彻这一“灵魂”精神,搞好师生互动活动,当好学生学习同路人的角色,保证在课堂上师生一起主动积极地活动,师生之间展开直接地、面对面地交流与对话,学生才能获得真实情感、鲜活的知识,并获得人格的陶冶与健全。所以,今后我们在课堂上要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众人说”,变老师“独白式教学”为师生“对话式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主体的凸现,又有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育。让师生都成为科学的主体,从而实现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探讨、研究、切磋、互补、交流,使课堂成为一个思想碰撞、心灵交汇的摇篮,成为一个互相合作、共同体验的空间。进而打造激情有效的“美丽课堂。
龙首实验学校
思品教师:张丽田
第五篇: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教师》的读后感
黄冲小学覃胜伦
暑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一口气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毕,感触很深。读他的书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是那样的朴实而自然;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是那样的真实而心动。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是的,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是《做最好的教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话。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
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
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这本书中《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个章节给我的触动最大。当时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当我摆出“师道尊严”严厉地去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反而,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却使他们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师在书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默默奉献,辛勤育人,与时俱进。否则,我们就愧对了学生,愧对了未来,愧对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书写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殿堂之上妙手著文章,道德高地铁肩担道义,做一个好老师,每天做自己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