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月桂花读后感
八月桂花读后感1
因为他的成长伴随着失去父母的苦痛,他看着别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而自己,总是孤孤单单。无所依靠。他是一个坚强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性格扭曲的孩子,但是,他的心灵,确实好的。
他虽然恨大狗的爸爸,自己父母落水的那一夜他不去救他们,恨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母离自己而去,他心里只想报复,一种既需要报复来安慰自己的灵魂和内心的做法让他变得在村里蛮横,甚至以捉弄村民来取乐。其实,在他的内心世界里,他确实一个懂事的孩子,他知道自己所作的一切会带来什么后果,他明白自己这样子做回遭到怎样的唾弃和责骂,但是,他依旧借给住自己胆量去做一切,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去的爱。
要让他们明白他们不救自己的父母就是一个错。虽然他只是一个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但是,他却能深深的打动我们。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本人很喜欢曹文轩的作品,里边总会有跌荡的故事,超级有性格的人物。还有,不一般的感情等等。
八月桂花读后感2
小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牵挂,只觉得那是家人之间因长时间不见面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但随着自己不断的长大,才知道牵挂就是思念,是对亲人最真切的亲情表达。
我读懂牵挂是在每次去爷爷家的时候。每次去爷爷都会笑呵呵地对我说:“想爷爷了没有?”“想了。”我好像在应付差事似的说着,说完便去玩了。那时,我觉得很奇怪,爷爷为什么总要问我想他了没有,不是才一个星期没见面吗?但我哪里知道,在这一星期我玩的时候,爷爷却在家里牵挂着我。
我了解牵挂的时候,是在每次奶奶给我打电话时。奶奶每次给我打电话时,都会问我饭吃了没有、身体好着没有、每天早上喝牛奶没有、学习怎么样……每次我都会想,我上个星期不是都说过了吗?怎么还要问。每次我总会迫不及待地说:“噢,好,奶奶再见。”而奶奶听完后,先是迟疑一下,然后说一声:“好。”最后放下电话。后来我才明白,奶奶是想通过电话传达她对我的牵挂、对我的思念,而我却总以为她很唆,总想挂断电话。
我学会牵挂是在一次爷爷生病的时候。那天我去看爷爷,进门后却看见爷爷躺在床上,我问奶奶,爷爷怎么了?奶奶说爷爷这两天不舒服。我问爷爷想吃点什么,爷爷说他只想吃点面包。听到这,我便向门口走去,奶奶问我干什么去?我说去买面包,奶奶说买点普通的就行了。在车上我想,如果买普通面包就可以省下钱去买书看,但最后我还是停留在一家很好的面包房前,走进去挑选了一些爷爷最爱吃的面包和点心。虽然很贵,但我却很高兴。
回到家,我把面包和点心拿给爷爷吃,爷爷开心地笑了。从那以后,奶奶逢人就说这件事,说我懂事了。
原来牵挂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它的真正含义。
第二篇:桂花八月香悠远
桂花八月香悠远
湖畔未名
清晨,从一阵阵呼啸的暴风中醒来。奇怪,这风有点不同往常,怎么还挟带着缕缕清香?推窗一看,不经意间,院子里的两棵桂花树开花了。
桂树原产我国,江南一带广有栽培,农历八月开花,学名木樨,又称八月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每到中秋时节,亭亭的树冠,青青的叶子,密密的小花,白的像米,黄的像粟,红的像高粱,开满了枝头。馥郁的芳香,沁满了人们的五脏六腑。正所谓“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香”。桂花虽然没有牡丹富丽高贵,也没有荷花艳丽高洁,但她平易近人,朴实无华,也不失其高雅。桂花的花形很小,不以美丽的外表取胜,而是以其浓郁的芳香赢得了世人的青睐。在诗歌的国度里,赞美桂花的古诗词比比皆是,而我,偏偏喜爱宋代两位女诗人的作品。朱淑真写花的诗词较多,其中《木樨》写道:“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诗中用“众芳”和“秋色”来烘托桂花,赞誉有加,有花有人,各自飘香。李清照也是一位花痴,不仅喜爱菊花、荷花、梅花、海棠花,更喜爱桂花,在她为数不多的词作中,专写桂花的至少有三首。她在《鹧鸪
天》的上片中赞美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好一个“自是花中第一流”!在我看来,这句诗不仅是赞美桂花,完全可以用来比况词人自己,绝代词后李清照何尝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花中第一流”呢?另外有两首《摊破浣溪沙》,也是写桂花的。其一的下片写道:“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樨花。”花自有品,词人多情。酝藉向人的“木樨花”不正是词人晚年生活的写照吗?其二写道:“揉碎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薰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这里以梅花的“俗”与丁香的“苦”与桂花作比,突出了桂花的香,“薰透愁人千里梦”,道是“无情”却有情。
元人倪瓒在《桂花》诗中写道:“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忽起故园想,冷然归梦长。”由桂花想到故园,这种情怀,不仅诗人有,我也有。此时,由桂花之香,我不禁也想到了著名的桂花之乡。说来我与桂花还算有缘。我出生在农历八月,也叫“桂月”,桂花自然成了我命运中的花神。我虽然没有出生在桂花之乡,但我在那里度过了最灿烂的青春年华,那里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栽培桂花的历史很悠久,桂花的资源也很丰富。那里有我最早认识的高大的桂花树,开满桂花的校园,留下过足迹的桂花镇,访问过的桂花学校,行走过的桂花大道,还有泡过温泉的碧桂园,游览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时参观
过的桂花博物馆和桂花碑廊。那里的先民在植桂、品桂和用桂的实践中,创造了极具特色的桂花文化。这一切,都曾给了我许多的营养,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因此,桂花之于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以为,桂花的香不同于别的花香,香得纯,香得浓,香得雅,不像是世间所有的,仿佛从天外飘来。诗人杨万里也有这种认识,他在《咏桂》中写道:“不是人间种,将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诗中把桂花与月亮联系了起来,更令人浮想联翩。其实,在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中,桂树与月宫、吴刚以及嫦娥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那里自古就有月亮崇拜的习俗,不久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咸宁市咸安区为“中国嫦娥文化之乡”,由桂花文化又衍生出“嫦娥文化”。这样,来自北方的嫦娥传说在江南落地生根,并在变异后繁衍壮大。古老的月亮崇拜与桂花种植的习俗相结合,催生了咸安特有的“嫦娥文化”现象。
这使我想起了蟾宫折桂的典故。蟾宫就是月宫,蟾宫折桂比喻应考得中。大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就用了这个典故。乾隆时期的吏部尚书彭元瑞有一副自题书房的对联:“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意思是说,什么事物能打动我的心呢?是二月盛开的杏花和八月飘香的桂花,最令人爽心悦目;有谁催促我呢?是三更荧荧的灯火照我苦读,五更喔喔的鸡声催我起床。旧时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在八月进
行,称秋闱;第二年的二月举行会试,称春闱。考中者金榜题名,称为“折桂”。联语教人珍惜光阴,催人励志奋发,反映了科举时代知识分子为了追求功名勤奋苦读的普遍心态。据说,郭沫若先生少年求学时曾用蟾宫折桂的典故对过一副对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折桂赴蟾宫,必定有我。”《红楼梦》第九回写道:“彼时黛玉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这里也是以蟾宫折桂来比喻科场得意。根据蟾宫折桂的典故,不少地方流传下来这样的习俗,每当考试之年,应试者及其家属亲友都用桂花和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的就是广寒高中之意。今天,人们常常运用这一典故祝贺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也算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吧!
秋分已过,天气渐凉。院子里迟开的丹桂仍在含苞吐蕊,芳香四溢,而早开的金桂和银桂,有的已经蔫萎,有的已经飘落,浓郁的芳香正在随风飘散。这时,我记起了朱淑真写桂花的另一首诗:“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何禀清秋在一时。”花开花谢,月亏月圆,这本是自然的规律,无须嗔怪。人生也是一样,生命的小河总有干涸的时候,作为个体的人,终有一天也会乘风归去。如果他的形象、声音抑或文字、事业、思想,能在人世间留下那么一点点痕迹,以生命的另一种形态而存在,这样的人生应该不虚此行的了。即便什么也没有留下,但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为这个世界作过一些有益的事,那也应该无怨无悔了。就像这桂花,即便在一夜之
间被秋风秋雨所摇落,但她曾经把浓郁的芳香撒向大地,撒向人间,给人们留下过美好的印象;即便化成了泥土,还可滋养树下的小草。独倚窗台,吮吸桂花的香气,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灿烂,也感受到生命的芬芳和美丽。
第三篇:又到八月桂花飘香时
又到八月桂花飘香时
这个俊俏秀雅的南方城市才迎来了几场绵绵细雨,秋天就不期而至,山峦映浅黛,林木形销花褪红,她们争相着似乎在冬天来临之前要把盈盈暗香、脉脉绿意尽情抒放。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正路过一片树林时。突然,一股幽香悠悠走近,仿佛一位绝色的倾城佳人,高擎着甜丝丝的冰激凌,故意要给我一个惊喜似的,俏皮地躲进我的诗行里,我翕动着鼻翼寻觅,馨香怡人,沁人心扉的香气若隐若现,忽然想到这定是李清照笔下所描述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之美称的桂花莫属。扳开手指细数一下,时间的年轮已然是悄然来到农历的八月间。
又到八月桂花飘香时,好一个万棵桂树缀金的好时节!好一个如痴如醉飘香的季节!
踏着这条鹅卵石铺就的小道,我便来到了这些释放馥郁香味的桂花树旁,墨绿色的树叶透出绿油油的颜色,厚实又羞涩,斑驳的枝杈间全镶嵌了金黄色的小花,据说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之别,想来这就是金桂了,金桂星星点点的,犹如夜空中迸放的灿烂,又似刚淘出的沙金,缀满富足的光泽,正是这些小精灵们牵引着我的脚步,直将幸福的感觉传递到我的心头。
又恰好正逢中秋佳节,淡淡的乡愁难免萦绕心怀,美好情节的背后总是有着一串串时光背后的记忆。还记得小的时候,苍山如海的黔南大山里,在青瓦铺顶,油亮板壁装饰,苗家吊脚楼结构的教室里,我们听老师给我们讲述关于月亮的神话,最喜欢听一个陈姓布依族老师讲那那嫦娥奔月,月宫玉兔,吴刚伐桂的故事,尤其到了农历的八月里,一面聆听娓娓动人的传说,一面嗅着沁人心脾的芬芳,我童年的心便会飞得很高很远,遥想着大山外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心思早跟随月色到达了那遥远的天宫,繁星闪烁,也似吴刚伐桂时震落的花瓣一般;身子被桂树牢牢地包围住,堆积起金色的馨香来。
那时,乡村土地里庄稼已经收割完,家家户户房前屋檐下挂满了金黄的一提提玉米棒子、高粱和红辣椒,楼板上堆满金黄的稻谷,院坝里晒着一粒粒鼓囊囊花生。这不但是一个瓜果飘香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恋爱的季节,小伙姑娘们穿着民族盛装前往附近的乡镇赶集,通往场坝的乡间小路上一时间山歌飘荡,银饰叮咚,灿若繁星。
乡镇赶集的场坝边上有一株百年金桂,每到秋季,满树灿然,它可以在一年之内开几次花,特别是一场秋雨来时,第二天满地金黄细碎的花瓣惹人爱怜,许多人把这些花瓣悉数收集起来酿制香醇的桂花酒。后来,我阅读《红楼梦》当看到黛玉葬花那一段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这棵一地金黄的桂花树。一天,来了一个城里人他挎着一个有两只眼睛的叫不出啥名字的机器,在桂花树下摆一个摊,把一个木头框子挂在桂花树下,上面画着许多或站或倚的俊小伙和漂亮姑娘,在这个相对封闭以布依族和苗族居多的的地方,许多人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些个“洋玩意”,大家像看西洋镜一样围过来看个究竟,经打听,原来那个长着两只黑眼睛的机器就叫做照相机,木头框子上的一幅幅小画叫照片。胆大的小伙和爱美的姑娘们就以桂花树为背景,拍下一张张靓丽可人的照片……这是我最初对桂花树的印象。
晚上,小区的亭阁间,公园的树丛里到处都弥漫了这种甜蜜的味道,好象是桂仙们约好了在一起怒放的,以至于偌大的一个城市都陷进了幸福的氛围中。
我突然明白了,小时候对月亮的无限向往,更多的是奔着形似的月饼而去的,为了满足节日里才能解馋的口福,现今大家早已走到了丰衣足食,月饼的形式已从口福上升为礼仪,而那嫦娥仙姑早已经下凡到普通百姓家电视里,不厌其烦地将那些缠绵悱恻的故事一遍遍演绎。
桂花品性高洁,古代有多少文人骚客对它咏之叹之,又有多少仁人志士借花抒情言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中赋予桂花为天香,这该是何等的荣誉和赞美啊,花开花谢,香气溢远,触不及,寻不见,只能在它渲染的一片闲情中,在不经意间,自由的想象一种温暖。它可能不够美,但是在几米之外,你却可以知道它的存在,你不必凑近鼻翼去闻,就能感受到被它的牵引。
桂花美在其内,而香在其外,沁入其心脾,回味之久远。它不求繁华,不求眩目,不求众多的簇拥,只纤薄柔嫩的低眉行于尘世间,不由让我想起我们栉风沐雨,风餐露宿的中国铁建人,他们就像临风玉立的桂花树一样,在深山峡谷,在城市边缘,„„默默无闻作贡献。他们一如桂花一样没有美丽而娇艳的容颜,但在我心里他们却是无比的秀美而高雅;他们没有妖娆的身姿,但它那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清新淡雅,脱俗不凡的高贵之气,却深深吸引了我;他们可能也不够艳,碎小的花朵,不需要任何的点缀,唯有它的清气幽香足以让人感受它内在的豁达和美丽„„
这真是香不醉人人自醉啊!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贵州路桥公司 朱锡荣)
第四篇:《八月桂花遍地开》教案
《八月桂花遍地开》教案
第八:
共两时
第一时
授时间:月
日
教学内容:
一、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二、综合练习
教学目的:
一、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感受当年革命根据地人民欢庆胜利的热烈气氛,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
二、在歌曲轮唱中,要求学生既保持声部间音量的平衡、协调,也注意各声部的独立和清晰。
教学方法:听唱法
型:新授
教学重点: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律动。
2、唱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三、歌曲、简介:此曲是一首江西民歌,反映了人们群众对工农政府的热情拥戴,对革命前途的无比乐观,使人们从歌中感受到他们那如火如荼的革命热情。
2、教师范唱:
3、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模唱。注意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待熟练后,逐步回到本歌应用的速度。
4、练唱歌曲、歌曲分析:歌曲为宫调式,基本上由四个具有起、承、转、合关系的乐句构成,第五、第六乐句是第三、第四乐句的重复,第七个乐句则是第四乐句的变化、发展,也是全曲高潮所在。歌曲表现了高昂的情绪和热烈的气氛。尤其是轮唱部分更是呈现出人民群众争先恐后、踊跃参军的动人情景和对革命的炽热感情。
6、学生自己遍配简易的舞蹈动作,载歌载舞。
四、节奏写作练习
通过前几节的节奏写作练习,学生对乐段或乐句中在前后节奏上的相互关系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练习
(一)就是让学生运用这些感性知识来为乐段中的前乐句接续后乐句的节奏。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有这样一个认识:乐段中的前后乐句除了音调之外,在节奏上也往往有一定的联系,表现为节奏的全部重复或部分重复。
练习
(二)是在指定的音高上进行节奏创作练习,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乐句结束音要求时值较长;
②节奏类型不宜过多,要以一个主要的节奏型贯串乐段,以取得统一;
③长短相间始终是节奏连接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后札记:
小结:
第二时
授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欣赏《斑鸠调》;《高歌朝太阳》;《起蓬号子》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我国民歌的类别并体验其风格,激发他们对民歌的喜爱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欣赏
教学方法:赏析法
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律动。
2、唱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三、欣赏
(1)《斑鸠调》、简介:此曲是流行于江西地区的小调,以活泼的对答和齐唱的形式,赞美了斑鸠鸣叫、秧田翠绿的大好春光。
2、初听
3、赏析:曲调原是赣南的一首茶歌,两句式的乐段,贯穿使用了具有赣南色彩特征的乐汇。节奏富有跳跃感,歌词中夹着“叽里咕噜”、“咕呱咕呱”等模仿斑鸠、蛤蟆叫声的衬词,使整个曲子荡漾着春天的生机。
4、复听
(2)《高歌朝太阳》、简介:此曲是广西壮族民歌,两段体结构。音调高亢悠扬。
2、初听
3、赏析:第一个乐段六小节,节奏自由,后句从第三小节的弱拍起,保持前句的节奏特点,句末落在宫音上,使这个乐段结束显得不太稳定。第二乐段节奏灵活自由。歌曲中较多的使用了延长音、装饰音和三连音,赋予这首民歌鲜明的山歌特点。
4、复听
(3)《起蓬号子》、简介:此曲是浙江地区渔民们在劳动中所唱的号子类民歌。表现了劳动的热情和乐观的精神。
2、初听
3、复听
教后札记:
小结:
第五篇:八月一日读后感
《八月一日》观后感及课本感想
在毛概课上王海老师组织我们看了革命历史片《八月一日》,看后感触巨大,一是因为该电影中演员的优秀表演给自己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他使我想到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之来之不易,尽管我们从小就接受着这样的教育,我们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但是这些课本上的话语总是不如直接在视觉上的冲击厉害,这些电影上的画面总是让我们更深刻更震撼,虽然事实也许会更惨烈。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感想是多方面的,先说说该电影的大概内容吧,电影所描述的就是1927年八月一日的南昌起义,具体说应该是细致的描写了南昌起义的准备阶段,1927年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取得大大胜利的情况下,本应乘胜追击的革命力量却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的先后叛变革命而变得四分五裂,而此时共产党人和众多的革命群众也遭到了血腥的大屠杀,由此正式的宣告了北伐战争的失败。此时,众多的共产党人都建议要以暴制暴,发动武装起义,发动暴动。然而就在大多数共产党人同意的情况下,党内总书记陈独秀却强烈的反对,在党内实行个人的专政,不顾虑大家的想法,最终陈独秀辞去了总书记的职位,在他辞去职位前说的一段话给我感触很大,“我年岁大了,会上压给我两顶帽子,这帽子太沉了,说我是机会主义,投降主义,我投降的连儿子都没有啦。”
此后,张国焘成为了党里的实际领导人,然而这个曾经支持武装暴动的共产党人在责任真正落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也犹豫了起来,他担心失败后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然而再沉重的历史重任也终究要有人承担,而此时,周恩来义无反顾的担任起这个责任。
周恩来利用国民党重要官员去庐山开会的时机,决定在八月一号凌晨发动暴动。这次暴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部是我们自己的军队,预计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该影片重点描写了周恩来争取贺龙第二十军的场景,周恩来来到贺龙居所,刚到其住所便与贺龙对了一首诗,后来便直接表达来意,贺龙对其诚意打动,并且其自身追求真理,为天下黎民社稷着想的性格,使其义无反顾的答应了下来。
该影片有多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其夫人的一段对话,周恩来由于工作的原因,总是飘无定所,又是一夜,他匆忙赶回家收拾行李,准备起身去南昌,当他看到夫人忙碌的身影时,十分心疼,夫人却十分理解,以大局为重。当周恩来就要起身离家时,夫人中再也忍受不住失去一个孩子以及不能再生育噩耗,留下了眼泪,而我们的总理眼含热泪的说“只要革命有后我们无后又何妨”。这就是共产党人啊,当我们今天总是抱怨现在社会如何如何黑暗黑暗的时候,是否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呢?
另一处给我深刻印象的便是贺龙的部队刚到南昌,由于长途的劳累饥饿强取了叶挺部队友军的粮食,此事传到贺龙叶挺耳朵里时,二者都是大怒,但他们都是教训的自己的部队,贺龙甚至为了让自己的兄弟兼部下道歉,自己背着十几杆步枪跑步,当他的部下喊出“我们是革命军,不是土匪”时,贺龙感到满足的笑了,我也深深感动了,深深被他们这群革命军人的激情所触动。
八月一日本定为凌晨四点开始的暴动,由于一名普通营长的背叛提前到了两点,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南昌起义全面胜利。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今寻乌)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至此南昌起义结束。
现在谈谈自己根据该电影对课本的感受,从前总是根据老师讲课的内容去生硬的接受与理解课本内容,例如课本上介绍每一次各种会议做出的各种重大决定,我们总是不能深刻的把握,只是凭借课本的文字有时候体会不出其重要性,然而观看后电影
就不一样了,例如从前只知道陈独秀犯了机会主义错误,投降主义错误,但并不能深刻理解那意味着什么,可是看了电影才明白,一个领导人的思想觉悟深刻的影响着大局,当他理解不到我们的革命应走武装暴动时,那对整个党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把全党带向毁灭。
整部影片其实有两条线索,一条就是我们党的决策落线,从起初的右倾机会主义开始,党内有识之士一直在探索,当他们根据不断受挫之后,终于发现了一条道路,就是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走武装暴动的道路,这条道路的探索是艰辛的。从1919年五四运动来,中国无产阶级登场了历史舞台,但是到1926年前后党才逐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尤其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终于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其实南昌起义就是对这一论断的很好诠释,从此我们当走上了一条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另一条线索就是,我们的党分清此时期的主要矛盾,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南昌起义就是反应的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击反抗,这也使我们的党的路线更加明确。
影片所能反应的意义是局限的,但他给我们的印象是深刻的,他让我们真正深刻体会到了课本中我们早已听的不耐烦的知识,使我们深刻了解每一条经验的总结都是付出了血的教训,我们也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不去抱怨,而是应该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