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职工发布仪式》观后感
《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职工发布仪式》观后感(精选6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职工发布仪式》观后感(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职工发布仪式》观后感1中宣部近日决定,授予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时代楷模”称号。连日来,李桓英毕生精力献给麻防事业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校师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她的由衷敬佩。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她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和生命至上、护佑苍生的医者仁心,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李桓英说,回国不后悔、治麻风不后悔,如果不入党会后悔。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书记辛有清看来,李桓英是具有人民情怀的公共卫生专家,她敢于面对麻风病,用科学判断麻风病不可怕,通过接触病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歧视,用人间大爱为麻风病病人和社会营造了科学战胜疾病的力量。“她更是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者,把国外的先进医学知识带回祖国,她把中国防治麻风病的方案贡献给世界,为实现没有麻风的世界作出了特殊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百岁老人李桓英用她的故事给我上了宝贵的一堂党课。麻风病严重侵蚀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李桓英满怀热诚,视病人为亲人,面对面接诊麻风病人。她用自己开创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治疗病人,年复发率0.03%,低于当时WHO的麻风病治疗复发率。”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内科副主任米荣表示,李桓英几十年如一日践行医者仁心、生命至上的誓言,用忘我的工作诠释生命的意义,挺起了民族脊梁。
人的一生如何度过才有意义?百岁党员李桓英用自己的一生去寻找答案。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基础运行处工作人员张斌斌表示,李桓英放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薪聘请,舍弃家人的陪伴,毅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投身卫生健康事业,令人动容。“57岁开始研究麻风病,常人唯恐避之不及,她却不戴口罩、不穿防护服为病人检查身体,这是科学的自信,更是对病人的真诚和满腔热情,她用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李桓英赤诚报国、护佑生命的事迹也影响着继往开来的杏林晚辈。
“她主动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归国奉献,并选择麻风病防治作为终身事业,这是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的赤子之心,是不畏艰难、护佑苍生的医者仁心。她通过实践考察,求真务实地建立高效治疗方案和防治体系,堪称科学精神指导临床实践的经典范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三区副主任医师秦启元表示,作为医学后来人,将以李桓英同志为榜样,尊科学济人道,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努力奋斗。
“初心可鉴超凡风骨,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很荣幸能在此生同这样一位优秀的医者在一个医院共同工作。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向‘时代楷模’李桓英老师学习,是我今后的目标。我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医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护士龚妍说。
在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张竣玮看来,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正体现在李桓英一次次深入麻风寨,与患者密切接触,并努力消除社会歧视的行动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李老师毅然决然回国工作,给我很大触动。如今,在祖国需要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更好推进中西医结合时,作为一名中医学子,更要努力奉献自己的青春,把中医发扬光大。我将全力以赴,哪怕是一辈子。”
《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职工发布仪式》观后感2李桓英,女,汉族,1921年8月生于北京,中共党员,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她曾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7年,为了新中国的卫生健康事业,主动舍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国投身到麻风病防治工作,长期奔波在云、贵、川等偏远山区,曾经4次遇险(2次翻车、2次翻船),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她推广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救治了数以万计的麻风病患者,她提出的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麻风病“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楷模,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2021年入选“3个100杰出人物”。
李桓英同志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以及海外侨胞侨眷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她的由衷敬佩。大家认为,李桓英同志是医者仁心的世界级麻风病防治专家,是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杰出典范、爱国归侨的学习榜样。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从党的英雄模范身上感悟信仰的力量,从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行动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搏击者、实干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她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李桓英同志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委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了有关活动。
《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职工发布仪式》观后感3李桓英,女,汉族,1921年8月生于北京,中共党员,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她曾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7年,为了新中国的卫生健康事业,舍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国投身麻风病防治工作,长期面对面接触麻风病人,严谨细致开展临床试验,科学稳妥进行治疗研究。她推广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救治了无数的麻风病患者,她提出的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麻风病“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2021年入选“3个100杰出人物”。
李桓英同志是党领导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她对党忠诚、热爱祖国,始终心系人民健康福祉,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卫生健康事业;她视病人如亲人,精心医治、破除歧视,为数以万计的病患解除了疾苦;她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勇于探索创新,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解决麻风病防治的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鲜明体现了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生命至上、护佑苍生的医者仁心,求真务实、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为宣传褒扬她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英雄模范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职工发布仪式》观后感4“时代楷模”、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又获奖了。
这一次,属于她的荣誉是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而和过去很多次一样,吴蓉瑾对关于她本人的采访,总是能推则推。关于校长的这点“小坚持”,卢湾一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张帆再熟悉不过,“她总是把我们推到镜头前,每份稿件,她都会认真地校对我们的名字。她总是为我们搭建舞台”。
撇开所有的荣誉,在别人的眼中,“云朵校长”的美,自有答案。
“她是特别好的倾听者”
今年“三八”前夕,卢湾一中心的女教师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半天的休假单。凭着这张单子,老师们可以在安排好课务的情况下,休假半天。而这,也将成为学校尝试弹性休假制的第一次探索——老师们“朝7晚5”的工作压力,吴蓉瑾看在眼里。而在本市中小学推出课后看护服务后,老师们的任务更繁重了。休假条虽小,但却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散发着暖意。
和很多小学一样,卢湾一中心小学百余名教职员工中,女性比例超过90%。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给职场女性带来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女生天生心思细密,如何避免小情绪成为导火索?和吴蓉瑾搭档多年的好友,刚刚退休的副校长邓卫红觉得,吴蓉瑾的秘诀在于,“她是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吴蓉瑾的微信“朋友圈”更新频繁,宛若她的工作日记。每晚离开学校之前,她会发一张教学楼走廊图——这是一个暗号,只要这张“爱的走廊”图没发,谁都可以去学校找她。而她,真的是说到做到。“不管对方有多少抱怨,哪怕是带着家属一起来,唠唠叨叨讲半天,她总是会耐心地听别人说完,再一点点给出自己的建议。”邓卫红说,后来大家发现,这温柔的倾听,往往有奇效——无论是家长也好,老师也好,有时候,要的不仅是份答案,更是倾听背后,“被尊重”的感觉。
而在被吴蓉瑾唤作“宝贝”的学生们心中,吴老师像姐姐,像好友,也是一个再懂自己不过的长辈。卢湾一中心小学毕业生马天道说,尽管有关课文的记忆已经模糊,但作文本上,吴校长那长长的评语却一直写到了自己心里。即便毕业多年,遇到喜悦和波折,他始终第一时间想到,告诉吴老师。“恋爱了,我第一时间把女朋友带去给她看;父亲突发车祸,我急得手足无措时,她安抚我,及时帮我联系了医院和主治医生,目前父亲正在康复中;今年,我即将迎来一个小生命,成为一名爸爸,知道这个消息,她比我还激动,发了一连串的表情……”马天道感叹,成长的道路上,他幸运地拥有了一名小学老师恒久的关爱。
“总能感受到她的鼓励”
吴蓉瑾爱“晒娃”,每天都记录着她的娃们可爱的模样,有他们抱着熊猫靠垫午睡的样子,有他们鼓着腮帮大口吃饭的样子,也有他们跑着跳着发丝飞扬的样子。孩子们也喜欢凑到“云朵妈妈”的镜头里,因为他们知道,镜头背后的眼睛,会笑。
三(5)班男孩黄业凯,是卢湾一中心小学“红喇叭”小讲解员之一。平时活泼好动的男孩,第一次站到中共一大纪念馆的观众面前时,却慌了神。“我看到站在不远处的云朵校长给了我一个鼓励的微笑,还邀请身边的游客为我加油打气。”黄业凯说,就这样,他渐渐稳住了阵脚。讲解结束,吴校长还弯下腰,摸摸他的背,帮他一起梳理讲解中遇到的问题,提醒他要注意站姿。黄业凯还记得,吴校长几乎每天都会在校门前迎接大家来上学,到了下雨天,收雨伞的时候伞尖不要朝着别人。小孩子除了要读书,还要学会关心他人。
同样被这温柔目光温暖的,还有张帆。工作不久,她就有机会站上市级教学评比的舞台。面对教学界大咖和现场几百位同行,小张老师非常紧张,没想到临开始,吴校长从一旁狭窄的校门里挤了进来,给她加油鼓劲。张帆说,那个身影,就像一粒“定心丸”。而她还发现,遇到有比赛,吴校长在帮老师们一次次润色改稿后,永远是把老师推在前面,让尽可能多的老师获得荣誉和肯定。如今,张帆迅速成长为年级组核心,她也从吴校长身上学会了宝贵的管理经验,“推功揽过,成人之美”。
“不懂技术的女汉子有点厉害”
上周,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卢湾一中心小学《基于五育并举的学生数宇画像》榜上有名。
智慧校园系统张开双眼全天候为学校安全保驾护航,“云手表”“云笔”等智能设备忠实记录学生学习经历,帮助老师读懂学生,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作为全国信息化教学标杆校,这所“云校园”,渐渐呈现出吴蓉瑾期待的样貌。
对同事对学生,吴蓉瑾是公认的温柔。但在一群IT工程师们眼中,这位女校长顶真起来,特别“刚”。从2018年启动建设“云课堂”后,学校会议室的灯几乎每晚都是亮的。作为一名文科生,吴蓉瑾一边讨教专业问题,一边不断用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让对方心悦诚服。她说,想为每个孩子画一张“数字画像”,虽然工作量很大,但这能让老师看到一个完整的孩子;她提出,想建立一个教师备课系统,各科老师可以随时记录灵感火花,上传课件,实现资源共享,智慧碰撞。技术人员质疑,是否有必要如此大动干戈?做一个平台,上传一些课堂实录,供老师看看,足够了。最终,吴蓉瑾的`坚持,换来了一份送给老师们的“大礼”——一个学习大数据库建立起来,教师的备课效率大大提高,老师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
“没想到,女校长搞IT,可以这么厉害。”吴蓉瑾觉得,这是“IT男”们对他的最高评价。
《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职工发布仪式》观后感5在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边境线。数十年来,她亲手在帕米尔高原刻下10多万块“中国石”。
如今,布茹玛汗的儿女们也成为护边员。“我们全家用脚步丈量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不停,巡边护边的信念不改,心系祖国的爱国之情不变。”布茹玛汗说。
赤诚报国,心系人民健康福祉——
“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是我的根,我绝不能忘本……”每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国,李桓英总是这样坚定地回答。
20世纪50年代,她谢绝世界卫生组织挽留回到祖国,将国外先进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可控、可治。2016年,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同年,95岁高龄的李桓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传承红色家风,延续红色血脉——
甘公荣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三女儿。几十年来,她时刻谨记父辈“一心为公,恪尽职守”的嘱托,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家风。
她热衷扶贫帮困,先后成立龚全珍工作室和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募集资金帮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她传承红色基因,为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授课,讲述父辈艰苦奋斗的故事……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家长口中的“秒回校长”,同行眼中的“种子校长”……每一个亲切的称呼,都如同一枚闪亮勋章,映照出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的育人初心。
她创建全国首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以情育人促进品德养成,她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主张因材施教呵护学生成长……吴蓉瑾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被称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
《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职工发布仪式》观后感6时代召唤巾帼,奋斗成就梦想。
“科研是长期的艰苦奋斗,不是一时的光环、激情与承诺。”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胡海岚深有体会。
2008年,在国外拥有独立实验室的胡海岚回到祖国,扛起我国系统神经科学领域的大旗。
揭示个体参与社会竞争及“胜利者效应”的神经调控机制、创新单细胞活性双标记技术……胡海岚的付出,让中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
她们的身影在科学征程上砥砺前行,唱出新时代中国女性的铿锵之歌。
2019年,第34届国际超级计算大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担任大会主席。
五代银河、两代天河超算系统研制骨干,代表团队六次站上世界超算最高领奖台……卢宇彤的成绩单,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高精尖成果,更展示着中国女科学家的风采和担当。
“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国家战略,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卢宇彤曾说。
大国重器、尖端科技,她们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作为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关欣投身国防事业20余年。
她的科研成果,为国防教育、舰载航空兵战斗力生成和海军信息对抗装备转型作出突出贡献,为我军在海战场装上了先机制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第二篇: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观后感
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观后感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学记》中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此乃中国教坛上的一句古训。在教育中,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就像“最美教师”说的我们学校没有大楼,没有大师,但不能没有大爱。爱与责任是教育永恒的灵魂。我们要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20xx年11月10日早上,外来务工人员姚慧芬和女儿翁进城、儿子翁明冲在衢州市区清莲里的家中煤气中毒。两名孩子就读学校的老师们发现姐弟同时旷课后,立刻打电话联系,并四处寻访,几经周折,最终在学生家中找到了煤气中毒的一家三口,并将他们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三位老师的责任心和爱心,挽救了一家人的性命。
最初看见衢江四小三位老师的先进事迹是在网上,我深深的被她们的事迹所震撼,所感动。同样,作为教师的我,学习了三位教师的先进事迹以后,感觉自己做的真是微不足道。在她们身上我看见了仁爱,看见了她们的坚持不懈,看见了她们执着的责任心,看见了她们那一份坚定的信念。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打电话给未到校的学生,这就是每个教师所应尽的职责。一般我们打电话,听见停机的也就放弃了。最多给充了话费以后,听到隐隐约约、语无伦次的声音,也就挂断了。但是三位老师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挫折而放弃。调课之后,继续寻找,不求任何回报。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很清楚,调课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三位老师,以不放弃不抛弃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始终坚持着这一份信念。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真情。她们的努力,她们的仁爱更是让我自惭形秽。今后,我也要像她们一样,做一个会坚持,会尽责,会关爱学生的老师。通过学习“最美老师”的事迹,我也要和我的同事团结一心,用爱与责任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出了课堂,我和学生之间便是好朋友。经常促膝长谈,学生会对我非常的信任,谈在学校的学习,学校的生活,有时甚至个人感情的问题。学生会将他所遇到的问题遇到的迷惑说出来给我听。其实,我们经常说某个班的哪个学生真的很调皮很难教,现在的学生怎么越来越难教,诸如此类的埋怨一大堆。并非如此,用心做,用心用行动去感化他们。我们坚持“引领技术,成就未来”的校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坚持理实一体化。做双师型的优秀教师,也切实的在做。理论讲完,马上实践。实践中有不明白的又讲理论。在理论中学习技术,在技术中掌握理论。让学生可以更快的掌握技术和理论知识。让他们能在毕业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正是本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精神,团结一心,用爱与智慧去教育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肯定。孔子也曾经说过:“仁者,爱人”,要做到“诲人不倦”。关爱学生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只有关爱学生,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只有关爱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才可继续。我将坚持向衢江四小的三位“最美老师”学习,学习她们的责任心、爱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将它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行动中去,让“最美老师”的精神继续传遍全国各地。
第三篇:2020收看央视《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有感
2020年9月10日是我国的第36个教师节,在这一天的晚上会有一个关于教师的节目,等待着大家观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收看央视《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有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观后感一
《闪亮的名字--2020寻找最美教师发布仪式》开播啦!记得有位教师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纯真的爱心是“施爱”的基础。有人说:一切的教育方法,一切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对幼儿无比炽热爱的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做到爱孩子。刚接触孩子,他们纯真的笑容感染了我,因此对于一些童趣十足,忧伤大雅的举动我总是宽容对待,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处,保护他们珍贵的自尊心。
真挚的情感是“施爱”的前提,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的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幼儿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打开幼儿的心扉引导他们走上一条充满自信,充满欢乐的人生大道,这比什么都重要。
尊重幼儿是“施爱”的关键。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感情,有礼貌的对待幼儿。严厉的责备和不适当的批评都会招来失败,甚至导致师生的对立。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强,对他们的的教育方法是:避开严厉的直接批评、尽量和风细雨,说服教育。
了解幼儿是“施爱”的途径。教师对幼儿的情况要深入了解,对幼儿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更好地接触到幼儿情感的点子上了,这种接触点就像是个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师传授爱的门路。老师用心去多方面地了解幼儿,然后适时地进行鼓励,这可能改变幼儿的一生,毕竟,一个人人品好、城实、最可贵。
教师生活在幼儿中间,深知幼儿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幼儿,而是所教的全部幼儿。但教师只有一个,时间和精神有限,这就必须调动集体力量,通过集体力量,通过集体关心,使幼儿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
魏书生老师说:“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事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使我们无愧于孩子,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观后感二
最美教师,美在心灵,最美教师,实至名归。
吕_老师,他的事迹我早已耳闻,未见其人时,便被他美好的品格所感动,而真正见到他,他的乐观、幽默让人动容,我原本以为,这样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老师身上一定有很多悲情的东西,但是从他身上,只看出对美好生活、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与希望。是啊,真正热爱教育的人又怎么会悲情,有的只是对这份事业的无限向往。而他对学生的无私和奉献更让我在台下数次红了眼眶。一个老师能够拯救一个学生,我们便可以称之为伟大,而吕老师拯救了千千万万的孩子,是我们身边最伟大的榜样。正如吕老师的专题题目——不能让任何一朵花在我的手中无声地枯萎,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不能让任何孩子在我们手中误入歧途,要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所以趁着我们风华正茂,趁着我们年轻,心中正燃烧着青春的火焰,一定要苦练基本功,掌握一套科学灵活而有效的教育教学技巧。当然,我们更需要修炼一颗充满着大爱的心,爱我们耕耘着的三尺讲台,爱我们有时可爱有时又可恨的学生。
徐_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名老师,今年我有幸和她做了同事,看过她的视频,听过她的事迹,我为她而心疼,为她而感动,更加感觉身边有这么的“最美教师”而如此幸福!
一个人的成长,从心开始。做任何事,“有心”和“无心”千差万别。所有外境都是我们心灵建造的,所有外境,也会随着我们的心灵去改变。对教师而言,如果我们认为教书是很享受的事情,我们就会觉得每件事都很有意义,我们就会满怀激情去做。但是,如果只把教书看成一种职业,你要从中赚钱,获取生存,可能你就会特别计较,如果带着这种心态去工作,你可能就会度日如年。我们应该有自己做教育的“信仰”:教育在我们手上,我们要从中发现,除了挣钱,养家糊口之外更高的意义。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认识。
那么,一个教师的意义和价值,到底体现在哪呢?——是让学生的生命因你而动听。钱理群老师的一句话:“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成为青少年学生回忆中美好而神圣的瞬间。”于漪老师也曾经说过她自己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其实,那些优秀教师和被我们熟知的名师,一辈子都在不断地学习当中,正是因为学习,才让他们更加优秀,最终为我们熟悉。
教师的成长是对自身完整的不断追求。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关于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所谓“经验”,就是经历和体验,所谓“反思”,就是隔一段时间,回头看看自己所经历的,这样更可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这些最美教师他们为什么眼含热泪,因为他们对教育这片沃土爱的深沉,我们为什么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眼含热泪,因为我们明白,是前辈们对教育这片沃土的热爱,让国家的教育和未来越来越好。
感谢你们的坚持,我们一定要和你们一样,守护这片沃土,为国家的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观后感三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作为一名老师,我不禁多了一些情感上的认知与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在冥思苦想中行动有了方向,要用手中的笔墨去唤醒自知,用勤勉的阅读去强大自我,用精彩的课堂去丰富学生,愿做一名有温度、有智慧的语文教师。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鏖战中,面对气势汹汹、突如其来的病毒侵袭,中国人民从未退缩畏惧,而是更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努力与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义无反顾,以汗水、血泪和生命相托,奋勇向前,用一个个坚实的身躯,挺起了抗疫的“民族脊梁”。
疫情牵动着所有国人的心。灾难面前,爱国绝不是一句口号。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微薄之力当尽之。自疫情侵袭以来,我教育自己的两个女儿,关注疫情,帮助他人,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为抵御疫情贡献一己之力,共同为疫区人民祈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纵使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只要团结起来也可汇成大江大海。尽管疫敌再凶再险,但我们团结的力量便可让病毒彻底消灭。零三年的非典挺过来了,零八年的汶川大地震挺过来了,如今新型肺炎的“乌云”逐渐消散,这场防控阻击战“疫”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如今已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我们再度约定,一起行走于祖国的大川南北。
《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观后感四
今天我们又一次观看了2020“最美教师”颁奖典礼,我又一次看到了无数教师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教师申承林,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佛山,朝夕和智障孩子相处,用爱守护折翼天使。申承林老师说:“用爱和专业。点亮特殊孩子的梦!”“爱是对特殊孩子最好的教育”。正是这种理念使申老师牵着孩子的手,用心走进这个特殊的世界!当孩子们给申老师送来那副《荷叶小鱼图》时,我们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对老师的那种浓浓的感恩之情!
西藏拉萨市的米玛潘多,她深知家乡教育事业还很落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坚守偏远地区的三尺讲台14年,孩子们从以前亲切地称“潘姐姐”到现在的“潘妈妈”。她根据藏族孩子的特点和学习基础,在教学工作中讲求方法,把语文课变成“故事课”、“生活课”,因为那里的孩子都是寄宿,她每天都是安排好孩子们休息,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她所带年级在2018年考试中上线率100%,位列拉萨市第一名。
青年教师周贤怡,忍受着身体疾病的折磨,奔波操办了“移民子女欢乐之家”。“欢乐之家”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周贤怡常说“多做一点儿,孩子们的生活就会温暖一些”;“我愿意用青春、热血与生命,奉献给我所热爱的幼儿教育事业”。
78岁高龄的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至今仍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在他看来:培养人才是头等大事;讲课是一项非常神圣的工作。每一节课他总是提前备好课,准时出现在课堂里,跟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
十位优秀教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人生教育事业的美丽诗篇,站在三尺讲台上播撒着人间最美丽的种子。
回顾自己20年的从教经历,辛酸中透着幸福,苦乐中铸就教育梦!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
今后我将以最美教师为榜样,知行合一、内外兼修、钻研业务、修炼师德。做一位无私奉献的老师,做一位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的新时代的园丁!
《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观后感五
这注定又是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疾病的肆虐使我惊心动魄,可这背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景象却让我情难自已。在高速运转的中国社会,我们终于又看到了温情的一面。
每个人都被卷入这场特殊的战役,有的人冲锋陷阵,有的人后方支援。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相反,这更像是一场特殊的磨练、一场伟大的教育。
疫情蔓延的第一时间,无数女性医务工作者纷纷请缨支援武汉,她们许下生死不论的誓言,告别亲人、朋友,放下生死、未来,义无反顾来到战役的第一线,守护着一个个生命垂危的陌生人。当全国人民为此赞叹不已时,她们却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信念教育吗?这难道不是一个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吗?
榜样的故事感动着我,作为教师我将履职尽责、许党报国,不断修行养性,不负人民、不负初心使命;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我将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敢于冲在第一线勇挑重担,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成绩;在一个个平淡的家庭日常生活中,我将洁身自好、勤俭节约,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家风,为下一代成长传递我的初心使命激发出的力量。
2020收看央视《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有感范文
第四篇:观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铁路人有感
发布仪式现场播放了“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的视频短片,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和价值追求。那么大家看完短片后有什么收获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观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铁路人有感_2020最美铁路人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最美铁路人观后感一
孟照林,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西车务段董家口南站副站长,曾获山东省首席技师、全路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等荣誉。
说起孟照林,铁路业内人士无不挑起大拇指,“他是我们的榜样,有着点子大王称号,是名副其实的实干创效带头人。”对于出生在青岛本地农村的孟照林来说,出身寒门是磨练他意志的一笔财富,并以“吃苦耐劳是本色、勤奋好学是习惯”的韧性,不断摄取知识的养分。1998年毕业后,他回到家乡青岛西车务段黄岛站,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从车号员、调度员再到值班站长,他在车站一干就是21年。
他善于总结和分析问题。他不是一个死读书和读死书的人,把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规章与业务知识的累积和现场工作经验的融合,让他在分析和总结中,找到这种关系在纵向与横向联系的结合部,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他以黄岛站调度室团队为核心,牵头成立创新工作室。他的“加强站港联系,突出装卸组织,避免交叉干扰,挖掘运输潜能”24字工作法在济南局集团公司各疏港车站广泛运用,促进了运输潜力的释放。
他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针对调车效率低下,影响货运增量的瓶颈的问题。他提出的调整调车机作业区域和作业办法、增设机车走行线、改造小汽车装车线等提升效率效益的金点子和工作室提出的15项合理化建议均获得立项实施,促使黄岛站装车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日均装车2015年2500车、2017年2700车、2019年超3000车的阶梯式增长。
他审时度势,关键时刻显担当。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铁路运输带来冲击。有着丰富运输组织经验的孟照林敏锐地察觉到,利用握旅客出行减少、客车停运的“窗口期”,加大货运组织力度,全力以赴稳货补客。他下沉一线、关口前移,主动寻找货源,把因受疫情公路运输受阻的各地大宗货源,成功实现公转铁。为满足多地企业复工复产需求,他每天在线上组织港口、铁路物流园、货主开货源计划合编会,精准掌握客户运输需求和港口货源到达动态,为重点企业提供“船舶优先停靠、货物优先装车、列车优先发车”的快速物流服务。1至2月份,董家口南站发送货物355万吨,实现运输收入2.8亿元,装车数占到了济南局集团公司货运总量的7.5%。
孟照林总能够在关键时刻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化变量为增量,实现工作效益的稳步提升。和他工作多年的同事们都经历过,每遇困境,孟照林都能够想出良策进行应对,因此赢得了同事们的信任,并被冠以点子大王的称号。其实他的每一个点子都不是信手拈来,或是脑洞大开凭空杜撰的,每一个点子背后,都是他对业务知识的熟练掌握,是他对市场形势的精准预见,是他对时机变换的准确把握。
21年的蹉跎岁月,孟照林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走上领导岗位。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孟照林所在的董家口南站货运吞吐量持续稳步提升。而这些还不是孟照林的最终目标,因为他的目光已经转向了董家口港区年货物吞吐能力超过亿吨的运输体量。此时他的脑海里早已经勾勒出一幅宏伟的运输蓝图,他谋划着工作实施的顺序、步骤、侧重点,能否继续采取优化布局,或是利用现有资源巧妙腾挪的方式进行接盘,这就需要让我们拭目以待了。
2020最美铁路人观后感二
疫情期间,董家口南车站运量逆势增长。2月份,该站有13天单日装车突破900车,并创造了971车的单日装车纪录。1至2月份,车站发送货物355万吨,实现运输收入2.8亿元,装车数占到了济南局集团公司货运总量的7.5%。作为车站副站长,被同事成为“点子大王”的孟照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我们在钦慕成功者无比荣耀的同时,更应该赞叹他们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为之抛洒汗水的辛勤付出。孟照林生长在农村,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习惯。始终坚持对知识的孜孜以求。牢牢掌握《技规》《行规》等各种规章,被同事称赞为“活规章”。工作之余,攻读专科和本科学历,同时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先后获山了东省首席技师、全路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等荣誉。
“脑子活,善于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是孟照林工作的最大特点。”车站站长张宗武评价道。孟照林积极走出去搞营销,加强与铁路物流园、港口方面的合作,积极推介铁路业务,创造更多的货运增长点、增长极。通过积极探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调整运输的生产方式和结构,优化运输组织,提升运输效率,从而推动自身供给侧改革升级,发挥更大的运输效力。董家口南站自2019年3月投入运营以来,短短1年时间将董家口港40%的矿石运量吸引至铁路,日装车量不断攀升。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铁路部门做好全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先行官”,离不开的像孟照林这样基层管理者的作用发挥。疫情发生后,孟照林连续坚守岗位,确保车站运输各环节有序衔接、高效运转。为满足多地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孟照林每天在线上组织港口、铁路物流园、货主开货源计划合编会,精准掌握客户运输需求和港口货源到达动态,为重点企业提供“船舶优先停靠、货物优先装车、列车优先发车”的快速物流。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在疫情这次大考中,践行了自身岗位的使命和担当,答出了优异的成绩
当疫情发生,新时代的铁路榜样孟照林带领部门主动化危为机,加大货运组织力度,把增收创效的责任担起来,全力以赴稳货补客,保障大动脉畅通,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对稳定当下社会发展,促进“六稳”“六保”工作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以切身实际行动践行了铁路企业“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发展理念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勇敢担当。
2020最美铁路人观后感三
新时代铁路榜样吴亚东是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雄安站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雄安站建设技术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先后获得中铁建工集团“十大技术能手”、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等荣誉,获得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级工法、5项专利。
百炼才能成钢,就像手中的老茧,不经历几次蜕变,怎能成为能手。古有花木兰从军,今有女总工投身重大工程建设。“能力强,技术过硬!”提起工地上英姿飒爽的女总工吴亚东,和她共事过的同事都这样评价。青春逐梦在建工,努力奋斗在平时。工作第一年,吴亚东在一线做技术员,最难忘的是爬高高的脚手架。每次吴亚东都会吓出一身冷汗,但对梦想的执着让她坚持了下来,最终赢得了精彩的人生。
平凡的榜样,更彰显奋斗的力量。人们总说,大型基建项目需要作业人员常年露天作业、风吹日晒,应该是“男人的战场”。确实,在大型基建项目上,女工程师的数量相对较少,女总工程师更是屈指可数。然而,吴亚东以她的坚毅和细致,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对于工程人来说,工地即是战场,每一个技术攻关难题都是敌人。吴亚东用自己的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带领团队解决了雄安站建设中遇到的多项复杂技术难题。
梦想不会缺席,它就像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即便是微光,依然可以照亮前行的方向,让我们梦想成真。20多年的一线历练给吴亚东带来了长足的进步,让她拥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一流的技术水平,也磨砺出她过人的坚毅和细致。吴亚东把科技创新融会精益求精作为工程建设的追求和目标,始终奉行“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信条,带领项目?a href='//www.xiexiebang.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闭绞ひ桓鲇忠桓隼眩繁A斯こ讨柿抗病O钅坎砍闪⒘恕拔庋嵌葱鹿ぷ魇摇保劳形庋嵌倚椭肮ど矸荩浞滞诰蛳钅孔试矗嘌嘌靶汀⒓寄苄汀⒋葱滦椭肮ぃü葱录家铡⒏纳乒しń饩?span class=“highlight”>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
唯有磨砺,才能造就锐利的剑锋;唯有磨砺,才能让自己越来越强大。在雄安站项目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外,吴亚东还会不定期组织召开技术管理座谈会,邀请工程专家和一线老师傅现身说法,为年轻工程技术人员明晰方向、分享经验、提供建议。她注重团队作用、发挥整体合力,不仅在施工技术上负总责,而且要善于调度、组织、团结所有技术力量,集思广益,共同解决施工难题。
展望未来,路还长。吴亚东希望将来能再参与建设一个超高层建筑。筑梦路上,吴亚东用实际行动一直向前。
2020最美铁路人观后感四
“工程一天一个样,长得太快了!”初秋,面对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东立面幕墙,43岁的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指挥部总工程师吴亚东尽管一身疲惫,但言语间难掩自豪之情。
吴亚东是建设铁军中少有的女将,尽管身材纤瘦,但言辞干练,镜片后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中铁建工集团十大技术能手、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北京市劳动模范,获得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级工法、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7项、股份公司及铁道学会等科技进步奖12项以及其他科技奖共30项,参加工作24年来,吴亚东收获诸多荣誉,展现了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工程人的风采。
▲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指挥部总工程师 吴亚东
不爱红装爱工装
从小就喜欢搭积木、画画的吴亚东有个梦想:“长大了要盖真的高楼大厦。”1992年初中毕业后,她考取渭南铁路工程学校,主修工民建专业。1996年毕业后,吴亚东被分配到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分公司。“当时,他们可能觉得我是女生,给我安排了工程部内勤工作,我一个星期都没待住。”吴亚东回忆。
“工程人就应该去施工现场,那才是我的战场。”吴亚东主动提出到工地去,通过观察、学习实地了解土建施工的方方面面。成为土建技术员的第一年,她扎根一线,最难忘的是爬上高高的脚手架,每次她都会吓出一身冷汗,但对梦想的执着让她坚持了下来。
20多年的历练给吴亚东带来长足进步,让她拥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一流的技术水平,也磨砺出过人的坚毅和细致。
吴亚东始终把“科技创新融会精益求精”作为工程建设的追求和目标,多次担任项目技术管理负责人,始终奉行“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信条,在技术资料编写、技术人员协调、施工方案策划及编制、工艺创新上不断做出亮眼成绩。
2010年12月至2018年11月,吴亚东担任北京分公司工程技术部副部长、部长,先后参与主管京沪高铁站房、北京铁路局新建调度所、兰州西站、沈阳南站、敦煌机场航站楼、清河站、哈尔滨站等重点工程技术管理、科技创新和创优工作。她常说的一句话是:“让所有困难都成为我们的垫脚石吧!”
“能力强,技术过硬!”提起吴亚东,和她共事过的同事这样评价。
开路先锋挑起重担
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40余支作业队伍、近万名建设者热火朝天地精心施工,几十台塔吊、吊车同时作业,这是雄安站建设高峰期的繁忙图景。
自2018年12月1日跑步进场以来,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会师雄安,掀起建设高潮。目前,工程接近尾声。
从高空俯瞰,毗邻白洋淀的雄安站犹如荷叶上的露珠,寓意清泉源头、风吹涟漪,与雄安新区的水文化完美融合。
2018年12月,吴亚东进驻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项目,被委以指挥部总工程师的重任。
对于工程人来说,工地即战场,每一个技术攻关难题都是敌人。两年来,吴亚东用自己的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非凡业绩。她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全面负责雄安站技术工作,以公司专家身份成立吴亚东工作室,通过样板引路、联查联防、红线管控、管监分离等手段筑牢工程安全质量防线。
她对智能建造、绿色施工等进行深度研究,带领团队解决了雄安站建设中多项复杂技术难题,为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一年间,雄安站项目申报省部级专利8项、科研立项5项。
吴亚东始终倡导用世界一流标准提升雄安站的建设质量。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她一样努力拼搏、甘于奉献的工程师,京雄城际铁路被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铁路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中国铁路工程建设事业才取得无数重大成就。
员工引路人
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团队一多半为青年,吴亚东就成了青年员工的知心人、引路人、热心人,引导青年职工在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中共同成长。
深知把准青年职工成长痛点、难点的重要性,吴亚东强调互动的作用,主动为青年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结合工程进展,项目多次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技术知识交底培训、技术人员座谈会、幕墙工程培训会、经验交流会、安全质量知识应知应会考试等活动。每次活动,吴亚东都积极主持,就自己的经验、知识乃至近期生活中的趣事进行交流,帮助技术员们排解压力,熟悉工程各专业重难点及施工管控要点。
吴亚东经常和新职工分享心得:“熟悉本职工作相关图纸规范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在现场检查、在工作中落实”“到施工现场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仔细发现问题,不懂就问,在实践中提高能力,以技服人”。
在做好日常技术管理工作同时,吴亚东还组织雄安站技术人员攻坚克难,以牵头人身份成立吴亚东创新工作室,下设清水混凝土、智慧建造、绿色施工、钢结构4个创新工作室,挖掘资源优势,努力在雄安站培养更多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
今年,项目技术团队获得河北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竞赛活动Ⅰ类成果一项、Ⅱ类成果两项,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Ⅰ类成果两项、Ⅱ类成果一项以及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QC成果优秀奖一项。项目BIM技术团队获2020年第二届联盟杯铁路工程BIM应用大赛多阶段应用组二等奖、2020年第五届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一类成果。
如今,吴亚东工作室已成为雄安站解决清水混凝土、绿色施工、智能建造、钢结构施工技术难题的攻关站和培育人才的孵化器。
2020最美铁路人观后感五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西车务段的孟照林,一位志在创效的“点子大王”。
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铁路运输带来的冲击,有着20余年运输组织经验的孟照林认为,要紧紧抓住旅客出行减少、部分客车停运的“窗口期”,加大货运组织力度,主动化危为机,把增收创效的责任担起来,全力以赴稳货补客,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通过孟站长的努力,疫情期间,车站运量逆势增长。2月份,该站有13天单日装车突破900车,并创造了971车的单日装车纪录。1至2月份,车站发送货物355万吨,实现运输收入2.8亿元,装车数占到了济南局集团公司货运总量的7.5%。
在那样的一个特殊时期,孟照林能将不利因素转化为促生产的有利条件,其担当与智慧可见一斑。疫情来势汹汹,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还能狠抓生产任务甚至创造新高,有孟站长这样的楷模奋战在铁路货运一线,是铁路之幸、国家之幸,亦是人民之幸。
孟照林的事迹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了疫情期间,铁路部门多次出台更加便民的退票与改签措施,出现已购买火车票的旅客自愿改变行程需要退票的情况,铁路部门一律不收取退票手续费。为了防止疫情通过铁路运输所传播,铁路部门不计行业利益得失,将多数客运列车以及多列国际联运列车停运,且为抗疫前线免费提供人员输送与物资供应,春运期间铁路企业经济不盈利反亏损,恐怕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此时我们再反观彼时的国铁集团,顶着效益大幅下滑的压力,既要做到全国各车站、列车与企业内部疫情防控不放松,也要确保疫情期间铁路设备质量不掉。当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形势向积极有利的态势转变的同时,铁路部门又立刻积极筹划,开行多趟务工专列,助力复产复工。做好这些还不够,铁路部门在这场疫情中展现出来的毅力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大力推进的货运增量行动,保障了大动脉畅通,努力将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降到了最小。这是什么样的坚韧与担当?大国重企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
回顾这些往事,不得不说铁路部门能够守住运输安全线,打赢这场交通战疫,实在是顺理成章。想必人们心中“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种子也在这场疫情中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