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叶问4:完结篇》电影观后感及优秀影评
《叶问4:完结篇》讲述叶问挺身而出,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军营拼死一战,以正宗咏春,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功夫的故事情节。而关于观看《叶问4》电影的观后感影评,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叶问4》电影观后感影评【1】
《叶问4》的上映,某种程度上来说,和隔壁的《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意义相同——它们都可能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星战9》为天行者家族贯穿始末的9部电影史诗划上了句号,而在看完《叶问4》后,相信不少人也会不禁问道:这会是功夫片的落幕了吗?
这么说似乎有点夸张,因为我们的国产电影从不缺少动作片,但我窃以为那些作品与所谓的功夫片是有不同的。
如张艺谋导演的《影》和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等,虽然都有重头的动作戏,但其动作元素和美术、摄影一样,是完全服从于叙事的,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功夫片”。
如《绣春刀》系列,是近年来难得质量上乘的国产动作片,但其动作设计中已经揉合了泰拳、摔跤、柔术等多种武术元素,与传统的功夫片有一些区别。
至于像徐克的“狄仁杰系列”,虽然还有港片中那些武行痕迹的功夫戏份,但徐老怪早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特效的应用上了。
我心中的功夫片,是以展现中华武学为主要目的电影,功夫在电影中的地位,甚至要与故事的重要性看齐,而武打场面的呈现,则一定要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且不能仅依靠用镜头和剪辑来完成——这无疑对演员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按照这个标准筛选下来,你就会发现如今的华语电影中,真就只剩下《叶问》系列这么一块招牌了。成龙大哥虽然还在敬业地冒险,但已经快打不动了,而吴京则更加热衷于在各种类型的商业片中尝试。
所以,我们看《叶问4》,看的就是功夫,就是甄子丹,就是袁和平。
在《叶问4》中,叶问“打过”的人,既有唐人街的中国拳师,也有美国校园的小混混,既有空手道的高手,也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军官,而像以往的《叶问》系列一样,袁和平为甄子丹设计的武打动作都是有“针对性”的。
叶问打小混混的时候,出手非常克制,而且都是教训性质的攻击,如揪耳朵、打屁股这种。这里既是表达对手与叶问差距太大,以至于叶问在格斗中游刃有余,也是侧面彰显叶问的宗师风范,不屑与小辈动真格。
而在与外国的空手道高手和美国军官比试的时候,攻击节奏和技巧性自然就上来了。
有一些网友将《叶问4》与抗日神剧对比,这样的吐槽有点夸张了。叶问没有飞檐走壁的神功,更没有以血肉之躯对付坦克大炮。值得注意的是,《叶问4》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历史上的叶问彼时已经是古稀之年了,而电影中即使主角光环再强大,也没有让叶问像前三部中那样逆天。
更加重要的是,《叶问4》中的叶问还有着身患癌症的设定,身体机能自然更加脆弱一些,无论是力量、续航能力和抗打击能力,叶问都是逊于对手的,这就使得他无法在格斗中和对手进行有效的“等价交换”,至于“占便宜”就更难了。
所以我们看到,《叶问4》中的叶问在和高手对决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喘不过气来的情况,这是前三部中很少出现的,无疑是叶问体能下降的表现。
而在和空手道高手和美国军官的“生死之战”中,叶问所使用的招数,不仅全力体现了咏春拳“近身不饶人”的贴身短打特点,所谓的“宗师范”也少了一些,多了一些更加实际也更凶狠的打法。
如《叶问3》中“咏春内战”时张天志所使用的戳伤敌方眼睛的“标手”,在咏春一脉中属于比较伤和气的杀招,一般以武会友时是不会用的。《叶问3》正是以此细节来表现张天志的功利心,而《叶问4》中“年老力衰”的叶问不仅用了“标手”,甚至连更加“下三滥”的“撩阴腿”都用上了。
这样的动作设定,一方面是体现叶问的身体机能下降,无奈之下要运用更丰富的技巧来弥补,另一方面也是对于敌方充满恶意的残酷攻击的回应。
甄子丹扎实的功底和袁和平合理的设计,最终让《叶问4》中的叶问依然很“能打”,也打得很好看,而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其他动作演员的表现。
陈国坤再次出演李小龙效果不错,事实上他也是现阶段最适合演李小龙的演员了,《叶问4》中也给了他足够的篇幅来展示实力。
陈国坤不仅重现了李小龙在美国空手道比赛中的经典画面,还在一场街头格斗中全面展示了李小龙的武术风格,堪称全片最精彩的武打戏份之一。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演员是吴樾,他这次饰演的是唐人街的华人领袖万宗华,本身是一位太极拳宗师。
看过片子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无论是在与叶问的切磋中,还是与空手道高手的比试中,吴樾饰演的万宗华,都体现出了强烈的抢攻欲望和极为刚猛的格斗风格,比《叶问2》中的洪金宝还要大开大合。
是不是觉得这与我们印象中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风格大相径庭?
我们常见的慢吞吞的养生太极拳和真正格斗中的太极拳自然是不一样的,但如果仔细观察袁和平为吴樾设计的动作,就会发现吴樾虽然打得刚猛,但太极拳“因势利导、借力打力”的武术思想其实都有体现,而吴樾本也是一位八极拳高手。
能够让观众领略到太极拳的另外一面,吴樾的表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
最后,谈一谈故事。
有些人觉得功夫片往往只顾“打”,忽略了文戏,其实有失偏颇,除了在武戏上的独树一帜,人物塑造和情感升华的讲究同样是《叶问》系列可圈可点的地方。
《叶问4》的故事看似与前作“一脉相承”,第一部在大陆打日本人,第二部在香港打洋人,第三部在香港打泰国人、黑人外加“咏春内战”,第四部则终于“冲出亚洲”,来到了美利坚的领土上。
但《叶问4》真正一脉相承的,其实是对于叶问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将叶问一步步“打造为人”的过程。
我们知道前两部《叶问》系列中,叶问的斗争都是为了民族大义和自尊,人物形象很高大,有种“神性”盖过了“人性”的趋势。
到了第三部中,导演叶伟信开始将叶问的活动范围“缩小”,叶问保护的对象变成了一所学校或自己的家庭,而在第三部的结局中,更是将叶问和妻子的感情进行了升华。
到了《叶问4》中,叶问的情感纠结则系于小儿子叶正身上。丧母的男孩子进入了叛逆的青春期,而作为父亲的叶问虽然爱子心切,却与儿子的沟通始终有力不逮,很普通的家庭故事,就像你想追求你的音乐梦想但你爸妈非让你考公务员一个意思。
远赴美国帮儿子找学校的叶问,在与万宗华的女儿万若男的来往中,渐渐明白了孩子的心思,也明白了自己作为家长不该左右孩子的人生决定,更应该支持孩子。最终叶问回国后表示尊重儿子的选择,父子之间也完成了和解。
其实无论是叶问在大洋彼岸和种族歧视的斗争,亦或是和儿子之间父子关系的转变,都体现出了一个贯穿四部《叶问》系列的思想核心,就是“尊重”。
从叶问那句著名的“这个世上没有怕老婆的人,只有尊重老婆的人”,到洪金宝的“为了生活我可以忍,但侮辱中国武术就是不行”,到这一部中叶问所说的“学武之人的初心”,四部《叶问》,最终呈现出了一种略带儒家色彩的武学精神:
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叶问4》电影观后感影评【2】
从2008年的《叶问》到2019年的《叶问4》,“叶问系列”11年的长跑,随着《叶问4:完结篇》的上映而终告大幕落下。
近年来,刻画上个世纪“武林往事”的港片们,虽然一直没有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但必须承认的是,关注此题材的作品已经稀缺。我们都知道,华语功夫片的黄金时代早已逝去,并且每况愈下。
当然,《武侠》、《一代宗师》、《师傅》、《箭士柳白猿》在其中都算是不错的作品,而成功的系列却只有一个:“叶问系列”。在逆流中,“叶问系列”仍能不断地推出新作并获取市场成功,如今回想起来,这几乎是一件难以复制的事。
“叶问系列”最受欢迎的地方,就在于它传承并改造了传统功夫片的内核,塑造出一位足够撑起四部电影的人物。
《叶问》最初设置在1935年的佛山,当时的叶问已经步入中年,却要面对国破家亡的威胁。整个系列没有从叶问的少年与青年时期开始着笔,这着实是一个关键的选择。
因为这个系列的跨度不小,所以编导也在不断地对叶问的人物形象与影片主题做出调整。
第一部中的叶问面临着国仇家恨,即便自己的性格低调,但对立面仍随着时代洪流而不断涌现。他对此的回应与对抗也显得更为“意气风发”,是他的全盛时期。
《叶问2:宗师传奇》延续了前作中的人物形象。叶问从佛山到香港,有着立足的艰难。时代发展下,武林的格局在逐渐收缩,叶问自身的格局却在扩大。
《叶问3》和前两部产生了较大的不同,对于步入老年的叶问,电影有了更多日常生活的细节呈现。他开始把自己的生活重心从武术移向照顾生病的妻子与家庭之上,温柔好男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而《叶问4》则是对叶问的最终书写。打戏之外的人物形象,塑造得要比打戏本身更加出彩——两鬓稍许霜白的叶问,在人生的最后时光想要让儿子叶正走上正途,太极宗师万宗华则与他互为镜像,“异乡与异客”的题旨不由地令人慨叹。
《叶问4》的主题之一,关于中国文化如何面对世界,其实也是“叶问系列”一以贯之的核心问题。
从《叶问》中与日本军的对抗,到《叶问2》对英国拳手的反击,再到《叶问4》对美国军方的歧视还手。叶问的人生充满了颠沛流离,里面是二十世纪国家的沉浮、武林的沉浮,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意义上的反抗。
被“中华总会”的老师傅们斥为“标新立异”的李小龙,是这个问题在新时代下的答案——要走出唐人街,用武术去改变外国人对待中国的偏见。
李小龙在《叶问2》和《叶问3》中都曾作为“彩蛋”而出现,此次在《叶问4》中,他在美国的事业起步,和叶问师徒团聚。不再仅是作为客串,影片中还高度还原了李小龙在美国空手道大赛上的名场面和街头一整场的打戏。这些场面,都意味着武术发展的新时代到来。
这种“新”也体现在拍摄手法的转变。从《叶问》到《叶问4》,每一部的拍法都不尽相同,里面包含了每个时代的不同气息。从老佛山、老香港,再到六十年代的香港和七十年代的旧金山。我们可以看到,叶问越来越老,但《叶问4》却是四部曲中“最新”的。在场面调度、打斗招数上,都越来越像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电影。
《叶问4》中的打斗戏分为两种方向:与美国军方人物的几段打斗重头戏、李小龙的街头打斗,更倾向于动作的力量与视觉冲击;而与“自己人”的比试,比如叶问和万宗华在家中的切磋,是限定空间下的腾挪闪躲,在之前的每部《叶问》中都有,这种动作戏把重点放在细节上,很多招点到为止,体现咏春拳短打寸劲以及和太极拳之间的互补特点。
这两种方向的打斗戏,都保持了系列的一贯水准,前者在场面上更有气势,后者在动作上行云流水。
无论是叶问在武术上的造诣,还是人物本身的塑造,前三部都已经做了足够的工作。所以,《叶问4》更倾向于一种人生最后阶段的总结。叶问与儿子叶正之间亲子关系的这条线,在简单的书写下获得了动人的情感。最终,叶问回家教叶正练拳,让叶正把自己练拳的画面摄录下来时,摄影机开始“回顾”他的一生,此处的“回忆杀”释放出了整个系列积攒的能量。
叶问人生的最后一程,仍是“一代宗师”,但更是一个慈父。甄子丹对待自己的这四次表演,每次都有些许的差异,而这一次则是最出彩的——握拳时发抖的双手、充满遗憾却又怀着释然的双眼,他将老年叶问的动作与眼神细节诠释到位,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与角色在走过四部电影后所产生的真实情感。
据说,这会是甄子丹最后一部功夫片。对于他,也对于这个系列,《叶问4》这个完结的落位点虽然存在着些许缺憾与不足,但仍旧打动人心,是一次不错的落幕。
《叶问4》电影观后感影评【3】
“咏春,叶问。”
这一句简洁有力的台词无疑成为《叶问》系列的招牌,每次出现都预示着即将有一场激烈的动作盛宴来临。少不了的当然还有“我要打十个”、“你以为你是叶问啊?”这种偶尔会在朋友圈出现或茶余饭后谈论起的经典段子,足以证明叶问的宗师形象已经深植人心。十年时间过去了,《叶问》系列已经拍到了第四部。而《叶问4:完结篇》的到来昭示着这一系列的彻底完结,同时这也是甄子丹的最后一部功夫片。
《叶问4:完结篇》依旧是甄子丹搭配袁和平的组合,这对师徒搭档确保了武戏能延续前一部的火爆,此次武戏的精彩看点有咏春单手对太极、咏春对空手道等。每场武戏都充满了袁和平个人一贯的动作美感与细节描绘,将甄子丹的个人风格非常好地融合进去,充分发挥出咏春的特点。
让人倍感惊喜的还有角色李小龙的出现,相比上一部戏份极少的布鲁斯李,这一次李小龙的粉丝终于可以大饱眼福了。“特型演员”陈国坤的出现撇去了CG技术的违和感,不仅带来了拳拳到肉的刺激搏斗,更是把李小龙身上的硬汉气概与尊师重道完全呈现出来,特别是挥舞双节棍的片段更是可圈可点,实在是一次满怀诚意的致敬。
《叶问4:完结篇》最好的地方,是着重于叶问晚年时期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开始细致描绘。相比起前三部系列电影,叶问的身体已大不如前,褪去了巅峰时期的光环,晚年叶问的精神状态,更多时候是一个市井男人的生活模样,一个宗师背后的普通人生活,卸掉了名人的外壳,里面全是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危机感。
晚年的叶问身体检查出癌症,但叶问对自己的儿子叶正始终放不下心。叶问与青春叛逆期的叶正从不互相理解,缺少了爱妻张永成作为缓冲,两人的突出常常一触即发。后来,叶问去美国帮叶正找学校,想强制性送儿子出国读书。在旅程中,叶问以万宗华父女的关系为镜,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管教方式,开始站在叶正的角度去感受对方,亲自教儿子武术,让儿子传承咏春的精神。而叶正也意识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两人终于冰释前嫌。
导演叶伟信延续了上一部的铁汉柔情,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刻画叶问与叶正的父子情上。叶伟信深知习武之人并不习惯以似水柔情方式表达情感,这种克制式的父子情实在过分抓人了,比方说叶问即使身处美国,每晚依然会准时打越洋电话给叶正,而叶正不愿意接电话,等镜头转回来,只剩叶问孤零零地拿着电话看着窗户的落寞画面。还有两人冰释前嫌后,叶问教叶正打木桩的时候,父子与木桩相对,两人相顾无言,只有那乒乒作响的木桩声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来回碰撞,想说的话一切尽在其中。
有网友认为“编不下去的时候打就解决了”,如果你真正理解了《叶问》系列,你就不会这么说了,因为每一场打戏和文戏都是相辅相成,每一次出手都可以从动作中的情绪感受到态度和民族情绪,叶问的精神也是从动作设计中慢慢浮现,让观众有一定的深刻领会。
再来说说电影的另一个核心主题——叶问的精神。从电影开场一路看下去,最为让人叹服的是电影重现了19世纪60年代美国唐人街的生活场景,真实还原了华人在西方国家屡屡遭受的歧视与不公平。通过叶问的视角,我们可以了解到华人在海外的艰难处境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帮助与照顾。对于长期在海外漂泊的中国人来说,家的观念很重要。许多时候,中国人考虑到生存和顾全大局常常会选择低调隐忍,却没想到这种隐忍常常被气焰嚣张的外国人所利用,导致我们平白无故被打上了许多难听的称号。直到李小龙的出现,这种困境才得以突破与改善。
我们十分清楚叶问此生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培养出世界功夫巨星李小龙。时至今日,李小龙仍然代表着华人,是很多人精神上的领袖。其根本原因不仅仅是李小龙能打,一秒能出九拳,可以打趴比他高大一倍的外国人,更是因为李小龙顽强对抗的精神贯穿了那些年月备受压迫的海外华人。李小龙带领华人站出来告诉世界,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而李小龙身上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正是从叶问身上传承而来。
因此,叶问身上真正厉害的地方不是功夫,而是他的精神。这就与叶问从小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儒家的仁、道家的清静无为等,这些都造就了叶问的谦恭礼让、平和淡然。在各种被叫嚣的环境中,叶问明明清楚自己的强大,却不会去刻意展示,即使最窘迫的时候依旧让人感到他形象的挺拔,这样的光芒确实让人折服。时至今日,《叶问》这个系列电影之所以仍能被人记住,不仅仅只是它打斗的咏春拳精彩,硬桥硬马的动作场景。而是在电影中,我们又再次感受到久违的中华精神。叶问之所以成为一代宗师,并非只是培养李小龙和推广咏春拳,而是叶问让这种顽强不息的中华精神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很多时候,中国人选择低调隐忍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明白只有面对不公义的事情才值得去挺身而出。挥出拳头不是为了宣泄个人情绪,勇敢站出来反抗是我们的民族尊严正受到压迫与欺凌。正如电影里叶问所说的:“遇到不公义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来!”叶问身上的中华精神,不仅仅代表着中国人身上固有的谦谦君子温文儒雅,更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正义的道德与坚不可摧的正义之气。
最后谈谈叶问的演员——甄子丹。无论你对甄子丹有着怎样的承认肯定或者个人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甄子丹是国际上少有且尚处可打之年的中国功夫男演员。拍《叶问》第一部时,叶伟信曾对甄子丹说:“你需要一个角色,别人说起来就会想到甄子丹。”十年时间过去了,叶问这个角色和甄子丹互相成就,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熟知叶问这位英雄人物也是因为甄子丹。
《叶问》这四部曲是否是一个好的电影系列,我相信自然要留给时间去评价,但《叶问》系列无疑把一个低调、真实、时常哀愁、更具传统文化韵味的一代宗师带上了舞台。不论是叶问成就了甄子丹,还是甄子丹塑造了叶问,但不能否认的是甄子丹确实用了十年苦功,在自己的黄金时期去把叶问这一国民英雄的形象深植人心。尽管甄子丹明确表示不再拍功夫片了,但在我看来,《叶问》系列已经没有遗憾了。
片尾响起了川井宪次创作《一代宗师》配乐,银幕上回顾着《叶问》系列的各种精彩瞬间,那是一个传奇人物、一代宗师的落幕。
《叶问4》电影观后感影评【4】
《叶问4》绝对不是我今年看过最牛逼的电影,它有很多刻意与使人尴尬的缺点,甚至与“牛逼”完全扯不上边,可这篇长文是今年唯一一篇受我体内那一点廉价的赤子之心驱动,以最真诚的热血写下的。我给《叶问4》打五星,不是说它没有扣分的点,只是,它来自一个格斗迷、港片迷、因《叶问1》而开始学习咏春近十年,现在却逐渐大腹便便的小辈私心,使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功夫片看到热泪盈眶,摸着肚腩想起了曾经自己的青春感动,并重新燃起奋斗的热血……
先抑后扬——我知道很多观众是不赞同我的五星评价,因为电影确实存在不少多数人认为是问题的矛盾,所以为了我的一番私心赞叹拥有最基本而巩固的立脚点(不求具备说服力,只求各位能够看得下去),我选择先将我个人在观影中感受到的缺陷与各位分享,一起来吐槽《叶问4》的尴尬之处。
最尴尬的莫过于故事剧情的空洞乏力,使《叶问4》与其说是电影,107分钟更像是以叶问为主角,一场又一场过关斩将游戏,从小怪打到大BOSS的擂台表演。
关于这个问题,我更想联系上前三部来作个对比:《叶问1》毫无疑问是最优秀的开篇,它不仅成功利用侵华日军煽动观众的民族主义情怀,也成功塑造了叶问这个人物,最重要的是在体现叶问强大的同时,没有使电影沦为叶问的独角戏,让一众配角都显得有血有肉,也没有过分夸大民族主义作用,它基于合理的现实背景,所以第一部的成功是必然的。相反例子可参考丹哥在《叶问》不久后出演的《精武风云陈真》,不谈其飘逸的武打设计,这就是一部使陈真从一位杰出人物被夸张为英雄人物而口碑失败的例子。
对于《叶问1》,就不多夸赞了,不然这又是另一篇长评。再来说说《叶问2》——如果说第一部以最诚恳的良心开了一个好头,那么第二部就开始偏离轨道,正好印证了IP MAN这个英文名,说是画龙点睛也好,说是讽刺也好,事实上就是如果第一部还是属于对叶问个人史实的一定改编,那么从它的大火之后就沦为基本无视史实的“YY同人作品”。因此,大家应当心里有数,也不用对此不断指责,但这情况就会为电影方造成不少的阻碍,因此第二部的评价自然就不如第一部了。在我心里,第二部是系列里最差的,无论是剧情还是动作设计,即使有洪金宝的重磅加盟,贡献了圆桌的精彩片段,也难以掩饰最后“龙卷风”这个憨批对拳击的玷污,以及叶问如灵光一闪般的反杀。“叶师傅,尝试切他中路”这句话也成了一个梗在b站被网友们玩坏了……
到了《叶问3》,虽然豆瓣分数比第二部更低,但我反而相当喜欢这一部。相对于第一部的民族大义,第三部突出的重点是叶问作为一届武夫,更作为一位丈夫,硬汉柔情温文儒雅的那一面,对妻子的尊重与陪伴。在这一部里,打戏最精彩的毫无疑问是与泰森的阁楼战,其次是电梯保护妻子一战,但最后与张晋的比试其实也并不差,可能在这方面就适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来形容了,因为与张晋针对咏春正宗的比试,充分发挥了咏春拳的特点,也体现了咏春与咏春交手时的情况,有非常精彩的黐手片段核心,对寻桥、标指的运用,以及延伸的八斩刀、六点半棍法。虽然相比起前两部能够激发民族主义情怀的张力,张晋作为大BOSS除了更帅之外显然是逊色不少,但对于咏春拳迷来说,应该是十分赏心悦目的吧。
日本人打完了,英国人打完了,泰国人打完了,也证明了自己的咏春正宗,接下来到《叶问4》,果不其然该打美国人了;利用完家国之情,利用完师徒之情,利用完夫妻之情,最后也就只能利用父子之情与李小龙了——所以即使《叶问4》存在“一言不合就开打”,有不少地方使我差点吼出一句“你们不要再打啦!要打就去……(哔)”的尴尬之处。虽然背景简单地说明了一下19世纪60年代华人在美国遭受到的待遇,也让当下时代面临国际困难的中国人抱有一定共鸣。可惜全程剧情节奏、冲突都是靠无脑打斗来支撑推进,充分展现了编导脑细胞被榨干,是真的编造不出叶问到底还能做什么伟大壮举的苦恼,但比第二部有更加优秀的一个亮点映入了我的印象里,也就是叶问在作为父亲上对小儿子叶正管教的观念改变。从一成不变的顽固,到只有处于旁观者角度才能设身处地以同理心感受到儿子态度,继而启发了一定的反思,这条线的情节与转变非常自然,感动缓缓渗透。最后叶问在儿子面前只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语,随即打起木人桩的无言情景更是父子情的升华,让我感到岁月静好,它却不饶人的哀伤。当然了,剧情上除了这个优点打动到我之外,其余真是无力吐槽,处处体现了无视人物智商与行为逻辑,只管硬生生往打斗上扯的强行刻意,消费与绑架情怀使其变得廉价,美军形象过于弱智,这是系列四部以来设计得最难以容忍的一次。
剧情问题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硬伤,其次就该吐槽一下导演叶伟信的分镜与剪辑。虽然说故事烂得掉渣,整部电影就像导演过去的《导火线》那般纯粹为武打设计存在,但前半段的过渡能不能不要那么支离破碎呢,几条线的同时处理断裂感很重,几场戏彼此之间的“链扣”不够紧实,有些场面“目的”痕迹太明显。叶伟信也是一个成熟的老导演了,从他与甄子丹的合作当中,可以看出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叶伟信对拍武打片该如何分配文戏与武戏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但《叶问4》真的稍微失手了。
《叶问4》电影观后感影评【5】
教育意义深刻…每季都有叶师傅的教诲,这一终章讲的是对子女的教育和种族歧视,让人有很深的体会,对孩子不应该是像咏春叶师傅和太极万师傅那样,未明清状况就先指责自己的孩子,甚至让孩子也学习一味的忍让;更不该像美国的海军教官一样,对孩子纵容,不问分明只凭主观臆断,才导致培养出与顽劣社会人士早恋的,还有着嫉妒任何比自己优秀的人的个性的孩子。
每次看叶师傅的战斗,都仿佛身临其境,掌心也总不自觉冒汗,属于中国人的电影才更能调动中国人的心情。最后的回忆时刻几乎泪就悬在眼前,是啊,虽然亲身去影院观看也就系列中的两部,但它却依然给我留下了无限的感动。那些人一直在说着《黄飞鸿》系列是中国功夫片最经典的,那是因为这部系列是他们曾亲身看过的,是那个年代急需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时刻,它应运而生,成了一代人不灭的记忆;而现在的《叶问》,虽不说剧情总体老套,无非是电视剧中常有的英雄横空出世,迎战各路豪杰的套路,但它胜在不只是为了让观众们一时的情绪激昂,在我们走出影院后,还能想到叶师傅那种淡泊名利的精神,总是心平气和的语气。我说,现在的00后这些年轻人能够从中学到很多。
——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在如今的中国已是空前强大,强于过去任何的时刻。现在的我们,把步子放在了对每个人的培养上,继承中华传统的精神,学习中华传统的文化,历代无数人继承的道理,此时,就展现在了“叶问”这么个人物的身上——“仁”,就是这么个字,先师口中相承,无数先辈身行力践,终于到了我们这代人该继承的时刻。
国家近年来的对黑势力的遏制,主要源头就是在校园内的宣传,说明国家也清楚,黑势力之所以猖獗就是因为上世纪中国的几十年的苦难中许多苦难人的早逝,导致其儿女传承断层,那时候的人,每个人都在担心着下一天,想的是利益,想的是不择手段让自己活得更好,从而自己也懒得去教育,去发扬,目光短浅在自己的生命。
现在的我们拥有了,吃穿不愁,脱贫攻坚战势必成功,是时候要拾起前人打碎的石像了。叶问和黄飞鸿电影中虽然也有着大量虚构和艺术加工,但那些幕后的人们确是真实想告诉我们,爱国的心永远是真的,仁义的精神也永远是真的。
也沉痛悼念因癌症而过世的叶师傅,同时感谢甄子丹,感谢能呈现出了这么个让我崇敬的,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的人物。感谢《叶问》系列陪伴我长大,如果问我说中国电影有什么场景能像《iron man》里的打铁声一样经典,那么我一定会说——《叶问》里叶师傅的打木人桩声。
第二篇:电影叶问2观后感
电影叶问2观后感
看完甄子丹饰主演的电影叶问2颇有感触,在抗战后的中国香港,一代宗师叶问以其精湛的武学修养维护了祖国尊严,弘扬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中国自古既是一个家国一体的国家,中国人是爱国的,因为他们爱自己家庭,而没有国就没有家。所以在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刻无数的中国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抛头颅、洒热血;在祖国的尊严受到侮辱时爱国的中国人有毅然地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维护祖国的尊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叶问以其高深的武学修养和坚定的爱国热情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在叶问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许多优良的品质:坚强、隐忍、有担当、爱国爱家以及內圣外王自生修养。
叶问到香港后为了生计选择传授武艺,但他不开馆、不挂牌。目的是不行引人注目‘不想于同行争名夺利,但也问绝不是胆小怕事。当洪拳馆主上门挑衅时,他毫不怯弱,来个闭门切除,一招一式尽显大师风范,打的洪拳传人毫无还手之力,但他毫不张扬,对于对手仍是相敬如宾,这也是洪拳传人对叶问敬佩的五体投地的重要原因,因为武力顶多使对手畏惧但武德却能使对手折服。同时他教导弟子严格而又耐心,他将永春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但他不许弟子争强好胜。他有担当对待妻儿他爱护有加,对待弟子他关怀备至,当他弟子被帮派围困,为救弟子太单刀赴会,勇闯龙潭虎穴,凭着矫健的身手和无畏的霸气带着弟子杀出重围。
叶问这个角色十分适合实力派的甄子丹饰演,在影片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能打的宅男形象,无论是叶问一还是叶问二,真正吸引观众的并不是叶问所打的咏春拳而是侠气十足的甄子丹,在我看来甄子丹版的叶问实在是比黄秋生版的要有看点,更能打动人,更能让人热血沸腾!这也许是由于我个人对甄子丹的着迷吧。
叶问2真正打动人的地方是在影片的结尾,英国拳王在香港击败了许多中国武术家,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辱骂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为了维护国人尊严、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叶问
不得不接受拳王的挑战,在对战拳王的擂台上,一开始叶问不熟悉对手的出拳套路一度处于被动挨打的下风,看的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每当叶问被打到后又坚强地爬起时我的心就激动得不行,直到叶问开始反击,以咏春快打的优势将拳王一直压于下风,并最终将其击败,我的心跳才恢复正常。这时满座英国观众目瞪口呆,在他们心中高大勇武的英雄竟然被一位身材瘦弱的中国人打的瘫痪在地上,真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但最最感人的是叶问在擂台上说的那句话,在面对擂台四周目瞪口呆的英国观众时,体力透支的叶问用他那嘶哑的声音说道: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国家有强弱之分,人口有种族、肤色、贫富之别,但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尊重!这就话深深地打动了一向宣扬自由平等人权的英国人,赢得了满堂喝彩,他改变了外国人的歧视。
叶问以自己努力让外国人清地滴认识到:中国人并不怯弱而是中国人爱和平、重仁义、讲自尊。无论身在何时,无论身处何地祖国总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爱国主义也是每一个国人无法割舍的情感!金融三班:陈大禄
第三篇:影评《叶问》
我爱叶问能屈能伸的性格 来源:新浪
叶问(甄子丹)微撩布衣长袍,向前一步,面色从容,眼神平静,朝前来挑衅的对手亮招,不卑不亢地吐出四个字:“咏春,叶问。”
看甄子丹的《叶问》,很容易联想到李连杰的《霍元甲》。武林名人的传记;强势个人与弱势民族冲突时的人生命运与心理矛盾,都极其相似。但当年的《霍》,主题先行的直白说教令人不舒服,相比而言,《叶问》处理得相对自然,是谓本色演出。
和李连杰已变得嘻皮笑脸的作风相比,甄子丹的演绎有一种平静从容的气质,如滔滔晦流,深不可测。
影片中,叶问有美妻娇儿,有一身财富一身武艺,却不骄奢,不跋扈,乐善好施,谦和从容。他既不开武馆也不办工厂;但是全佛山都知道,武艺最好的,是叶师傅。这颇有点“我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却有我的传说”的气度。叶问身上,有着典型的传统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深藏不露,保守、本分。
喜欢《叶问》,因为喜欢作为男人的能屈能伸,亦刚亦柔——在得意与坦途时不骄不躁,自然也能在失意与潦倒时泰然处之。广东沦陷后,叶问一家也同样颠沛流离,缺衣少食,但他并没有放不下身段。为了妻儿,做过少爷的叶问坦然去煤厂挖煤做苦力,自己喝着清水白粥挨饿,每天给家人留下烤山芋。这里面,没有一丝可怜和辛酸,只有泰然与从容处之。“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看到叶问潦倒的那段,不知怎么想起《乱世佳人》里的阿希礼。战前的阿希礼是高贵、优雅、善良、懦弱的化身,但国内战争带来的影响,毁掉了阿希礼,他的内心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脆弱、哀叹、迷惘,心灵已死。而叶问,虽然也曾沉痛、抑郁,却能很快直面现实,这种人心里,有中国传统的那种老庄思想作为支撑——这样的人,其实不是轻易容易放弃和被摧毁的人,尽管表面上不一定强势。因为他们心灵世界是牢不可破的。他们是喜欢“外化而内不化”的人。
喜欢甄子丹的叶问。
哀悼一种古典传统气质在当下时代人群的逐渐消失乃至死亡。
这种气质就是:不张扬,不高调。
——这个世界太喧嚣。人太多,资源太少。所以我们人人渴望出人头地,渴望战胜别人。职场、情场„„
这种气质就是:不浮夸,不矫情。
——这个世界里的男人爱夸夸其谈,急于在女人面前显示实力;这个世界里的女人爱过度地粉饰自己的美丽,急于在男人面前卖弄风情„„
这种气质就是:踏实。
——踏实不是没有理想,踏实不是只会埋首于琐碎的一地鸡毛;踏实是一种能入能出,能高空俯视,也能一头扎进去的境界。
这种气质就是:在隐忍中蓄积能量。
——对人当有赤诚之心;为学为人当如内家拳,暗含绵绵不尽的内力。“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因此,我爱《叶问》。
是谁改变了叶问的命运来源:新浪
在甄子丹版本的《叶问》热播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佛山姓叶的后裔们纷纷回乡祭拜他们的祖先叶问,一个咏春拳创始人的角色从此被赋予了另一种色彩:爱国者。而在此之前,认识叶问的人很少。不得不承认,《叶问》成就了叶问,实际上,是甄子丹成就了叶问。
当然,以一个简单的“成就”来评价,或许是一件很轻率的事,可能会有人反对。但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叶问的故事。
叶问是李小龙的师傅,李小龙以咏春拳入门,他的截拳道很多招式都可以看见咏春拳的痕迹。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红了全球,和李小龙一起的中国功夫也被世界所知,从此在英文词典上增多了一个词语“kung fu”。按照道理,人们会追究李小龙的一切,包括他的功夫来源,当然,也会追究叶问是谁,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叶问作为一代宗师,名誉对他来说,可能是过眼云烟。不过,当今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可能有一个原因,叶问的知名度不高,早在10年前要拍摄以叶问为题材的电影《一代宗师叶问》的王家卫,因为各种原因将影片隔后,这个似乎考虑到票房的问题,因为拍人物传记的难度的确要大,而且不被人看好。在甄子丹版本《叶问》开拍到快要上映,《叶问》仿佛如海底里的大石,不为人所知,更多人认为《叶问》是一部文戏,业界普遍不看好这电影。而在那是,《赤壁》、《非诚勿扰》、《梅兰芳》等热门大片占据了所有的新闻版面和电视频道,连电影院最抢眼的位置也没有《叶问》的份,《叶问》如被丢弃的孩子,没人管了。可能因为片商的担忧,在《叶问》上映的前一个月,《叶问》的宣传画才被挂上,北京一些公交站台的宣传画也上了。不过,人们根本不知道《叶问》到底是什么。
面临着行业人不看好的压力,各种影片的四面夹击,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叶问》要做的是拿出真正的实力去较量。《叶问》上映了,第一场,电影院是抱予“尝试”的态度,但没想到,观众的反应太强烈了,不少观众看完之后,纷纷发表言论,“原来李小龙的师傅是他啊”、“甄子丹的功夫打得太漂亮了”、“甄子丹原来文戏也演得那么好”。第二场,购买《叶问》的票的观众排起了长龙,其中有不少人是回头客,声称“还没有看过瘾,要再看!”由于观众增多,电影院一下子无法负荷,只能临时调动其它影厅,为《叶问》增加场次,但还是未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据了解,这些观众都是朋友介绍来的。
从票房的数据可知,《叶问》首日的票房就以1400万高于声势浩大的《梅兰芳》,在香港和新加坡的票房,均超过制作成本和演员阵容巨大的《赤壁》,不到两个月,小成本制作的《叶问》的票房过亿。目前,影片在受邀到日本、韩国等海外上映。《叶问》的票房,其实也是直接回应之前王家卫对甄子丹的质疑,他认为甄子丹的演技不怎么样,演叶问会很悬。不过,本届金像奖,甄子丹以“叶问”的角色被提名为“最佳男主角”,而往届被提名为“最佳男主角”的多为文戏演员,以致李连杰在获得上一届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时说出这么一番话:“这一条路走了二十八年了,终于从台下走到台上。”而让李连杰获此荣誉的是武戏不多的《投名状》——这透露出的是武术演员的不公平待遇。
言归正传。《叶问》是谁成就的呢?李小龙,当然不是,在李小龙成名的时候,叶问没沾到光;那王家卫呢?也没有,他还没有拍,虽然之前提出开拍,宣传也做了,还是没有人知道叶问。而现在甄子丹版本的《叶问》,以票房和演技得到了各届人士的认同,这才有开始的一幕:叶问后代回乡祭祖。
从甄子丹饰演叶问的角色来看,和他以前饰演的角色有很大不同,这方面,甄子丹也说过,他之前一直把武术动作作为第一位,很少去揣摩文戏的演技。而叶问,是他最用心去研究演技的角色。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他在叶问这个角色的突破,尤其是面对其他人来比武和面对日本人的各种心理暗示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
当然,有人会说:叶问是一代宗师,不是甄子丹可成就的。从人的本身来说,叶问和甄子丹不同年代,是真人与演员的关系,甄子丹代替不了叶问,叶问也代替不了甄子丹。但笔者认为,甄子丹把叶问饰演好,其实是在向叶问致敬,这种做法,也许是对叶问的最好的问候。
作为一名优秀演员,甄子丹无论在武术动作或者人物心理的诠释,都能正确甚至拔高叶问的角色。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叶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人会提出疑问:如果是梁朝伟来演叶问,那会什么效果呢?笔者非常敬佩梁朝伟,当然,他的实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但从叶问这个角色,在心理戏,梁朝伟演叶问,完全没有问
题,但在动作方面,由于叶问是一个武术功底深厚的宗师,一举一动都极具功力,非一般人可效仿,梁朝伟缺少武功底子,所以,他不一定能很好的表现。而甄子丹,能顺利通过心理戏,对于一个有武功底子的他来说,学武之人来诠释叶问这位武术宗师,应该是比较适合的人选。
无论怎样,我们看到了《叶问》的成功,也是甄子丹的成功。从李小龙、李连杰、洪金宝、成龙再到甄子丹,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功夫演员,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国武术影片的出路。通过《叶问》,叶问的咏春拳能更加发扬光大,甄子丹在里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也可以把《叶问》看成是甄子丹的电影元年,在未来的中国电影走势,功夫大片应属甄子丹,李连杰、洪金宝、成龙和甄子丹,他们几个谈不上谁替代谁,谁超越谁,而是各有特色,但每一个时期观众的口味和评判的标准不一样,从李小龙当时的摄影技术到黄飞鸿的年代,都是一个飞跃的时期,再到现在在制作技术高超的今天,《叶问》正是代表作。如果叶问能看到后人的成绩,看到《叶问》的成功,也应该含笑九泉了。这个不仅是对叶问的尊重,更是对中国武术的尊重。
搔动了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来源:新浪
《叶问》看了三遍,从完整版到剪辑后的版本。看第三遍的时候我以为我会腻,可是依然感动。究其原因,应该只有一点:《叶问》搔动了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
为什么那么说?卖个关子。先说武打,因为《叶问》是功夫片,所以武打部分是最抓人眼球的地方。评心而论,《叶问》里的武打动作是近年来我看到的最精彩的武打,至少比《霍元甲》要好。整部影片一共有五次对打场面,我觉得看的最过瘾的是甄子丹与樊少皇的两次交手。第一次,樊少皇扮演的金山找来势汹汹地找叶问比武,樊少皇的刚猛强劲对决叶问的沉着稳健,一介武夫的生硬比拼一代宗师的灵动。尤其是当甄子丹用一把鸡毛掸子格挡樊少皇大刀的时候,一刚一韧,一莽一稳,鲜明对比下给人造成强烈的感官冲击,不禁拍手称快。第二次,甄子丹在棉花厂对阵樊少皇和黄又南两个人,其实这次主要还是甄子丹与樊少皇的交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甄子丹手持一根长竹竿,用一竿挑二虎的打法破了两人的阵势。不得不说,手握竹竿的甄子丹很有大师风范。近几年来,甄子丹一直在拍现代动作片,《杀破狼》、《龙虎门》、《导火线》,不是拿刀就是拿短棒,很少见他拿一根长竿打传统的中国功夫了。与《霍元甲》变换各种兵器不同,《叶问》要表现的只是咏春拳的连环快打和近身搏击,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特技,没有过分的动作张扬,有的只是最纯粹的徒手搏击,最传统的中国功夫。然而,影片前四场的武打虽然让人大呼过瘾,痛快淋漓,可是到了最后高潮的一场比武,无论是打斗时间还是打斗过程,都无法让人尽兴。甄子丹赢的似乎太过容易了,池内博之扮演的三蒲将军是一个跆拳道高手,可没两下就被打到了,这让人无法信服。在心理上,我们都希望最后一场比武是最精彩最顶级的对决,可《叶问》在对这场比武的处理上却很难让人感到满足,说不过瘾那是真的。不过,从整体上说,洪金宝和甄子丹这样的组合并没有让人失望,无论是动作设计、兵器的选择,还是咏春拳的风格,都表现得相当到位,我甚至觉得这对组合是最适合拍中国传统功夫的一对组合。
接着再说演员。很多人都在说甄子丹终于会演戏了,而我同样也有这种感觉。我只是想说,甄子丹懂得收放了,该收的地方收,不是只顾着耍花腔假幽默;该放的地方放,不是一味地板起脸孔装深沉。叶问是淡泊致远,却不是孤高自傲;是从容豁达,却不是故步自封。甄子丹的表现,可以说把叶问作为一代宗师的风范和气度很好地诠释了出来。印象最深的是甄子丹的眼神,从跟武馆师傅切磋时的平和谦逊,到打日本兵时的熊熊怒火,再到打完之后面对妻子的感激和对世道的愤懑,甄子丹的确进步了很多。
还有一个配角不能不提,那就是林家栋。看过影片出来的人很多都提到了林家栋,说他演的最好。看来群众的眼睛到底是雪亮的。林家栋扮演一个地方上的小警察,他有对百姓颐指气使的一面,也有对同胞誓死保护的原则。为了养家糊口,他给日本人当翻译,被人叫走狗汉
奸。但为了保护叶问,他不惜冒着被打死的危险把叶问一家安顿在自己家里。林家栋把这个人物演绎得有血有肉,充满人性,让人看了不禁动容。
另外,还要说一下熊黛林。就像《黄飞鸿》里的关之琳一样,熊黛林在《叶问》里仍然是个花瓶。关之琳的花瓶已被认可,而熊黛林这个花瓶也非一无是处,至少是个很美丽优雅的“花瓶”。
现在要来解释为什么说《叶问》搔动了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其实道理很明显,原因就在于故事。《叶问》讲述了一个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故事,一位武者从打拳自修到挑战日军,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奋起反抗,这些内容叫任何一个人看了都会热血沸腾,感慨泪下。更何况,2008年中国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中国人太需要一个给自己信心和意志的理由。《叶问》搔动了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并给人以斗志。说这些或许会让人觉得有点过了,我只是觉得,至少《叶问》再一次告诉了中国人团结的力量。
动作仍旧是最大看点来源:新浪
看《叶问》之前还是比较期待的,但最后还有有些失望,叶伟信和甄子丹这对组合未能超越之前的经典《杀破狼》,这部《叶问》最大的看点还是动作戏的部分,甄子丹打得虎虎生风,他狠狠地教训了来自日本的侵略者,颇有些当年李小龙在《精武门》中踢日本人武道馆的风采,但只是神似而已,《叶问》未能成为一部经典的传记影片,只能是担当起贺岁档期商业大片的重任。
《叶问》,听名字会让不少人以为是传记影片,但它并不是,虽然这部影片叙述了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叶问的传奇经历,但人物的生平还是被大幅度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精彩的虚构故事和大量的动作戏分,主演甄子丹基本上没有多大空间来塑造这位一代宗师,更不要说让这部电影宣扬咏春和叶问的武学精神了。电影虽然表现了叶问的武德,可是对于咏春拳完全没有多余的介绍,喜欢早期港片的观众大多看过《林世荣》、《败家仔》等经典功夫片,巧了,这几部影片都是由洪金宝参与。《林世荣》和《败家仔》再到今天的《叶问》,都涉及咏春拳的内容,而且洪金宝都参与了几部影片的动作设计,《林世荣》和《败家仔》中都有对咏春拳的仔细描述,让即使不会武功的观众也能了解咏春拳的奥妙,《叶问》则没有履行这个义务,叶问先生一上来就是和人过招,让观众知道了他有多厉害,可是我们还是不知道咏春拳有多厉害,也不知道咏春拳厉害在哪里?这是影片的一个重大失误。
《叶问》没有达到笔者原先的期望,因为从预告片来看,这部影片应该是介绍一代宗师的人生传奇,但本片截取的人生片断过于狭隘,故事情节仿佛又是似曾相识,好像是过去看过的电视剧《霍元甲》、《陈真》一类,武林高手面对日军侵华的暴行,通过一身本领反击日寇,动作戏无可挑剔,但此类故事被用的太多,也就不会让观众感到多大的惊喜。影片主创很谨慎地请来叶问先生的儿子叶准作为影片咏春拳的顾问,但这也只能保证让甄子丹在片中把咏春拳打得很漂亮,观众是无法切身体会到咏春拳的玄妙,在武打设计上,还是按照往常的激烈生猛为主,较为符合洪金宝作为动作导演的风格,叶伟信作为文戏的导演,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因为剧本设计的过于浮浅,没有深刻挖掘叶问先生的人生经历,还有武学修养上的更多体会和心得,这部影片也就是一部普通的动作电影,看着叶问痛打日本侵略者的豪迈动作,多少也能让观众看的热血沸腾。
实际上,《叶问》的题材应该具有很广阔的视野,叶问不仅是一代武学宗师,而且生逢乱世,在日军侵占的沦陷区生活,叶问的伟大的武学精神也正是在此时得以闪耀,在最危难的时刻,也是伟大人物纷纷崛起之时。武术在和平年代的确只能强身健体,但是到了侵略者来犯之时,武术也可以保家卫国。所以关德兴在《黄飞鸿》系列电影中曾经这样教导过徒弟:“学武艺从大处讲是要为国家出力,小处讲最低限度都要做到除暴安良。”这就是武术家为人出世的宗师,所以我们在任何香港功夫片中都会看到诸如赞先生、黄飞鸿、铁桥
三、洪熙官这样的武术大家,为国为民尽到了自己的微薄力量。武术家是惩恶扬善的,《叶问》这部电影
虽然让叶问痛打日本军人,可是这些对打戏处理上还是流于表面,这里的动作场面还只是能让观众享受到一种感官上的刺激,对于武学精神还是没有着力刻画。
第四篇:叶问影评
一九三零年代,中国武术之都的佛山,武风顶盛,各门各派为广纳门徒,经常集体比斗以显实力。叶问(甄子丹饰)习得一身武艺但为人低调,故未有设馆授徒,只待在家中与友人闭门切磋、钻研武术。
以金山找(樊少皇饰)为首的北方武师,为了在佛山扬名立万,遂狠狠挫下各派馆主。金山找为搏得佛山市民的认同,决意挑战不问世事的叶问,且不惜一切逼叶问出手。叶问在妻子张永成(熊黛林饰)的鼓励下毅然出手,以熟练的咏春拳大胜金山找。经此一役,佛山掀起了炽盛的咏春热潮。
好景不常,中日战争爆发,佛山沦陷,叶家大宅被日军强占,叶问被迫带着妻儿移居废屋。叶问一家生活艰苦,但叶问仍积极面对,一改阔少的态度,到煤炭厂当苦力,自力更生。众中国人默默耕耘之际,一批日军却前来生事,陪伴着日军主任佐腾旁边的翻译官,竟是昔日的佛山巡警李钊(林家栋饰)。
日本将军三蒲(池内博之饰)是一名武痴,故以白米作奖赏,邀请中国人到打斗场与日军切磋,藉以观摩中国武术。2012最新恐怖电影,喜剧电影,伦理电影,有什么好看的电影,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宁浩电影,黄渤电影。叶问的好友武痴林(行宇饰)于打斗场内侮辱三蒲,被活生生击毙。叶问为寻找武痴林,到打斗场查看,甫一进场即见廖师傅被佐腾无理射杀。叶问遂把心中悲愤于打斗场上发泄出来,以一敌十,痛击日本人。三蒲对叶问的身手大为欣赏,并表示期待与叶问一战。
叶问的挚友周清泉(任达华饰)被沦为山贼的金山找勒索。周清泉为养活一众工人,未有弃厂撤离,令叶问明白到每人都有其使命,遂留在棉花厂教众工人以咏春自卫。金山找再次来袭,一众工友在叶问带领下齐起以咏春反抗,一众卑微的工人竟能以自己的拳头击退山贼,大感振奋。
三蒲带兵至棉花厂捉拿叶问,要求叶问向日军传授中国武术。叶问不甘作汉奸,且欲替中国人挽回尊严,遂公然挑战三蒲,要以双拳唤起中国人的团结心。三蒲自视甚高,为保名声毅然应战。佐腾为保三蒲胜出竟暗设埋伏,叶问未知已身陷危机,以咏春力战三蒲的空手道,二人在擂台上展开激烈生死决战。
一种力量,无形的力量。这力量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压制他,中国人的意志高于一切!我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团结,一个民族的力量,一个民族的精神。
看到一种平等 超越种族的平等!
我看到一种精神,一种爱国的精神!
叶问看到同胞武师被日本人残忍杀害,冲出去一挑10的时候,我浑身都沸腾了,当叶问大败日本人之后却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我真的体会到我从没深刻去认识过的中华武术精神,不畏惧死亡,那种骨气
背景和服装
应该说影片的场景制作上是下了功夫的,开篇以几个长镜头缓缓推出旧香
港的风貌,刻意做旧的画面灰暗而富于质感,很快便让人产生代入感,很容易入戏。
人性化生活化的细节是叶问这个角色身上最新鲜的元素,富于生活智慧又不失轻松幽默。
以德载物以武强身一直就是中国练武之人的修养标准,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更是习武之人的至高境界。
人性和人心的探讨
如果和《叶问1》比较,本集显然不如前者深刻,剧情也显得单薄,但是前者情节不够顺畅,而《叶问2》虽然剧情没深度,但是很流畅,看起来更痛快一些。
感动、鼓励、信念,叶问2,开头音乐很震撼、悲怆,并且用暗黄效果处理,可以大致了解叶问宗师生活艰难,不容易谋求生计。
为付房租,不敢开门,深有感触,叶问与洪振南在圆桌上对拼,是一大看点,最后二人竟然踩断圆桌。
洪振南对战外号“龙卷风”的西洋拳手,按照过去一些电影的情节设置,一般导演也应该会让洪振南输掉,最后让叶问把他打败。但没想到的是洪振南竟然被西洋拳手打死,这更引发了观众的激愤之情。
电影最后一刻,叶问跑回家的那个场景,很多观众眼眶都湿润了。
叶问打败龙卷风后,影片所放的背景音乐,让观众的情绪又恢复平静,有一种感触,和感动。最后叶问宗师在话筒前简短的两句话,引领我们进入哲学,人性的深思。
最突出的是洪金宝和洋人打擂台的那场戏,特别的悲壮,洋鬼子因身为世界拳王而趾高气昂,不停的侮辱中国武术,洪金宝的台词令人振奋和敬佩:“为生活,我可以忍,可侮辱中国武学就不行!”声音虽然低沉,但字字铿锵有力,使人肃然起敬。影片的前半段,因为刁难叶问,大家还对他很有看法,但到后来为了争中国人这口气与洋鬼子擂台比武,最终因年老和病体身亡,临终死死的抓着擂台边的绳子不愿倒下,激起了观众对他的那种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由衷的敬佩,也激起了对洋鬼子满腔的怒火。
第五篇:叶问影评
《叶问》观后感
马家砭中学八年级一班蔡梦云指导老师:张翠萍 何谓英雄?何谓民族情?看了电影《叶问》,我明白了。叶问真是一个奇人,真是一个中国英雄!特别是他在最后关头击败英国拳王的那一刻,全中国人民都为他欢呼,为他歌唱。因为他代表中国打赢了欺人太甚的英国,让中国赢回了尊严,赢回了骄傲。他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不是弱者!”
《叶问》这部电影主要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记叙了叶问一家从广东佛山旅居香港后,由于生活艰难,叶问不得不开武馆收徒。大弟子黄梁得叶问亲传,在与当地武馆的切磋中连战连捷,但却被众武馆的话事人洪师傅教训一番。由此引出一场咏春拳对洪拳的大战!从一开始的相互较劲到后来联手对抗英国殖民政府,上演了一段英雄惜英雄的故事。影片以最后叶问在擂台上击败英国拳王而告终。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叶问身上具有了令人敬佩的武德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影片中当他刚开武馆不久,他的大徒弟黄梁问:“师傅,如果有一群找您打架,您能应付得了吗?叶问回答:“打不过,就跑!”这几乎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师傅的话,可是叶问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还经常教导徒弟们,习武并不是为了找人打架惹事,而是为了修身养性。他习武练武养中国武术精神,养一身浩然之气,并为社会理想奋争。他身上,凝聚着中华武魂,他的尚武精神,为民族生存发展所必须,他们的尚武气韵,将流芳百世,光照后人,尽显宗师风范与恢弘气度。
叶问的武术不仅仅表现在个人品德修养上,他的精神已扩展到了全中国国民的爱国精神。在《叶问1》中,叶问曾对想学中国武术的日本人说道:“武术虽然是一种武装的力量,但是我们中国武术,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武德,也就是仁,推己及人,这是你们日本人永远都不明白的道理!因为你们滥用武力,将武力变成暴力,去欺压别人,你们不配学我们中国武术。”从这里充分体现了叶问的爱国美德,他的这种爱国精神得到了中国人的肯定和认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而中华武术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珍贵文化瑰宝,深受民族精神的滋润和哺育.正是这种交融和互鉴,使得中华武术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智慧及民族情感。叶问就是身怀着这种富有强烈责任感的民族情感,所以,他成为了中国爱国史上的一大英雄。
前两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二战时期日本侵略中国时一些可悲、可愤的照片我想如果所有中国人都能想叶问这样至少有这样的精神,我想我们有何必经受那样的痛苦呢?如果现在的每一个人都能像叶问一样具备那样的爱国素养,我想小日本也不敢没完没了的祭拜靖国神社,台独势力也不会那样嚣张。
这部电影在全影片播演的过程中,其主题都带有浓厚的民族气息,这种强烈的气息捍卫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弘扬了崇高的爱国情怀。所以,其精神境界比其他影片更具有教育意义!
作为学生的我们一定要像叶问一样将民族的精神内化,一定要做
一个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