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看完电影“辛亥革命”,心潮澎湃。电影中的烈士一个个鲜活起来,他们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了大我舍弃小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辛亥革命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辛亥革命观后感1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电影《辛亥革命》于9月下旬起在全国同步上映。看完这部历史题材的影片,笔者感慨良多,心绪难平。
影片选取辛亥革命前后这一历史片段,真实再现了以孙中山(赵文瑄饰)、黄兴(成龙饰)、林觉民(胡歌饰)等为代表的革命先驱者为推翻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艰巨卓绝、波澜壮阔的斗争过程,重点描写了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的场面,其悲壮之举,足以令“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面对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积弊,革命党人为何敢挺身而出、振臂呐喊?面对满清统治者的残酷镇压,革命党人何以能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信仰,对革命的坚定信仰!这些革命者,大多出生富贵家庭,却在接受了革命思想后背叛自己的家庭、抛却了常人恋恋难舍的荣华富贵,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来。有的在家乡变卖家产,宣传革命真理;有的远赴海外,为革命筹募资金;有的打入清廷新军中密谋起义,有的奔走各地联络党人……这一切都是在白色恐怖、极端艰险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坚定的革命信仰,这些革命党人早就坚持不住、放弃投降了。电影中有一段写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的菁华几乎丧失殆尽,连黄兴一度都有点悲观,但在徐宗汉(李冰冰饰)的安慰下,黄兴重新振作起来,他们之间的对话中有一句:“我们又不是没败过,失败算什么!”质朴无华的对白把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坚强的斗争意志表现得十分真切,令人动容,催人感奋。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当黄兴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逃回来,在一条船上与孙中山见面,战友重逢,生死考验,该有多少的话要倾诉,可两人都没有言语,坚定的目光传递给对方的仍然是革命必胜的坚定信仰。
历经磨难不言苦,九死一生报国家,这就是辛亥革命的革命者们一生的写照。电影的片尾曲《辛亥颂》把革命者的这种爱国精神和伟大情怀升华为一种悲壮,一种崇高,在观众心灵深处引发强烈的共鸣和震撼。
辛亥革命观后感2
国难当头,舍我其谁?这是我观看大型电影记录片《辛亥革命》的感触。我们中华民族也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得以不断地走向繁荣富强!
影片从秋瑾就义开始,广州起义的准备、过程与失败,孙中山在美国的募捐演讲,试图回答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一个女人、母亲宁可牺牲生命要去革命?为什么参加广州起义的20多岁的小伙子们要牺牲生命去革命?为什么海外的华侨要捐款甚至卖掉祖宅赞助革命?
因为满清政府已经不可能给中国人生活的尊严,中国要摆脱被世界歧视的命运,只有革命这一条路!——孙中山先生如是说。为什么?
翻开中国近代史,触目惊心!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无法扼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一次次列强的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人民当然不甘心承认备受列强欺凌的侵略现实,面对列强侵略的加深也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动。民族复兴的追求是几代人的目标、理想。但是,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则面临十分艰巨的困难:摆脱帝国主义的外来干涉侵略与压迫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而使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使中国作为大国富强起来,则是中华民族复兴更艰巨的一步。历,许多人为这一目标曾经进行了多次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从事的努力。中国近代史就是人们以这样一种精神支撑着从坎坷中走过来的历史。
观看辛亥革命这一断历史,尽管我们知道:1911年的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名垂千古的功绩啊!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年前,没有那些国难当头,舍我其谁勇士们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从秋瑾、广州起义烈士(实际可考人名为89人)、武昌首义将士,以及旧体制内的同情者,清朝驻英大使的女儿唐曼柔,为孙中山游说西方财团停止对清廷贷款勇敢地站在旧体制及父亲的对立面,最后随父亲一起自杀的女性。还有:林觉民的《与妻书》代表了年轻的革命党人,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家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革命者不全是不得已的逼上梁山者。中国近现代历史最感人之处,就是很多富裕家庭、包括旧体制家庭的年轻人,甘愿抛弃优越幸福的生活,投身到理想、奉献给革命,这些人是先知先觉者,是中华民族新生的不灭的源泉,是鲁迅所说的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
同学们,今天,不应忘记这些民族的脊梁。也不应容许那些将自己的家庭、个人幸福奉为人生标准的人对革命者进行肆意及阴险的诽谤。我们的国家也不够强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我们国内、国外不断地制造事端,挑起民族危机、国家危机,我们又怎能掉以轻心?
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人们,怎能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
天下兴亡,舍我其谁?
辛亥革命观后感3
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那一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所以又称“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存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
20_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到如今,导演张黎携手功夫巨星成龙、实力派演员赵文瑄打造同名电影《辛亥革命》,让观众从荧幕中领略革命时的艰辛。影片一开始,就是以辛亥革命中遗留下来的真实照片拉开帷幕。接着,镜头放到1920_年的4月26日,中国同盟会孙文在美国旧金山进行海外募捐。同一时间,同盟会会员黄兴带领着林觉民、喻培伦、林时爽等革命党人武装进攻两广总督署,发动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枪声响起,炮火燃烧,无数革命烈士以他们年轻的生命为腐朽的中国“治病”。最终,革命军因寡不敌众而告负,林觉民等一大批革命骨干壮烈牺牲,黄兴也身负重伤。徐宗汉等冒死收葬了烈士遗体72具,葬于广州城外的黄花岗。同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湖北新军被紧急抽调前去镇压。在武昌,新军当中的革命党名单泄露,湖广总督瑞澂开始对名单上的革命党人逐一捕杀,革命形势十分危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愤然打响了革命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攻占了总督府,黎元洪被革命军将士紧急推为军政府都督。武昌起义成功,举国震惊,风雨飘渺的清廷只好请袁世凯出山,率北洋军镇压革命。袁世凯一方面镇压革命军,另一方面仍试图在各方势力的博弈中,暗地里通过革命党人汪精卫传达与革命党和谈的愿望。革命的危急关头,孙文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之后,袁世凯率兵南下。阳夏保卫战打得异常惨烈,黄兴和黎元洪艰难支撑,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夹击下,黄兴毅然决定率部撤往长江下游,集聚力量,以图大业。自此,革命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经过多方努力,南北代表唐绍仪和伍廷芳终于坐下来会谈,双方最后达成共识,支持建立共和政体;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文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接着,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接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虽然,在辛亥革命中,让人最为扼腕痛惜的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思想却深深植入到了中国人民的心里。
影片如实的再现了革命时期的艰辛岁月,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英勇的革命形象。其中,有那么几个镜头带给了我一次次的震撼。第一个镜头:广州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遭到杀害,在交杂这雨水和泪水的淤摊上,烈士们手上仍戴着沉重的手铐枷锁,横七竖八的躺在淤泥中,衣服早已湿透,年轻的脸庞上布满了时代的悲悯。同盟会会员潘达徽、徐宗汉披着斗笠、带着相机,在雨中记录下他们光荣而又短暂的一生。第二个镜头:武昌被革命军攻陷后,清政府一干大臣在商议着如何是好,隆裕太后却在镜子前,由两旁宫女太监服侍,熟稔的比划着绣工精良的旗袍,丝毫不为中国的未来忧心。他们依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不管底下的百姓风餐露宿,正所谓“豪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此大清,怎能不亡?第三个镜头:在孙中山回国的欢迎仪式上,有记者问他,您认为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孙中山斩钉截铁的回答:推翻帝制,救治民族。这短短的八个字,贯穿了辛亥革命的无数岁月。先不说三民主义、共和体制、民国政府,单是这八个字,就概括了辛亥革命的整条路线,同时也表达了孙文先生伟大的爱国情怀。
从《辛亥革命》的剧情上,我看到了革命党人的大智大勇以及愿意为革命奉献一切的精神。孙文先生曾说:“且世之所谓英雄者,不以挫抑而灰心,不以失败而退怯。”、“夫革命成功以前,予曾经十次之失败,而奋斗之气犹不少衰。”若从春秋时期算起,中国的封建统治接近有两千四百多年,所以可想而知,孙文要在有限的生命里用民主共和的思想替换掉人民心中的封建思想有多困难。对于同盟会而言,他们人数较少,大多都是留学海外、思想解放、放眼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武装起义中,他们都是用自己握笔写诗的手,去驾驭凶悍的枪支大炮。跟随着孙文先生的领导,他们凭借这热血和激情攻克这一个个艰难险阻,用生命诠释“坚持不懈”的含义。古语有云:不因成败论英雄。虽然革命党人最终还是失败了,但他们依旧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相比,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如果说共产党解放了的是中国的社会,那辛亥革命时期的同盟会,就是解放了中国的思想,它在精神上极大的冲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为中国以后的革命以及美好的未来埋下铺垫。
从《辛亥革命》的实质上看,我觉得该部电影想给我们表达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思想和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正如导演张黎所说:“一个貌似凛冽的故事,背后都绝不是历史本身,而是一种人文精神。”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多灾多难的血泪史,无数革命先驱用自己的生命才换来了中国的解放,而我们如今所拥有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曾经打下的,所以即使中国站起来了、强大了,我们也不能忘记那段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在国际的大舞台上,政治、文化、经济,包括军事,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落后就要挨打,少年强、则中国强。所以我们要以历史为鉴,用更多的理论知识以及时间经验武装自己,报效祖国,这样,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革命。
辛亥革命观后感4
上周星期三晚自习一、二,我们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以后,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徐锡麟被杀、秋瑾被俘、彭楚藩等被抓、黄兴揭竿而起……这些可敬的革命先驱者,可歌可泣,令人荡气回肠!一股振我中华的豪情油然而生!
回看一百前的历史,我们看到懦弱无能的清政府,闭关锁国。国门被轰炸,主权被践踏,中华民族每况愈下: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无法扼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一次次列强的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以孙中山为首的先驱者们,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早期他在日本创立了报社或团体之类的松散组织来宣传和探讨挽救民族问题。渐渐地思想成熟,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专门负责和领导具体地活动。团体成熟后就建立了同盟会,把各个革命团体组织和团结起来,形成同盟。这大大壮大了革命力量。同盟成熟后,就成立政党。用政党力量来挽救国家和治理国家。显然他的这种思路在当时已经很先进了。因为他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一一用政党地形式来进行革命――一种有组织有纪律有纲领和武装力量地形式。
接下来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斗士们,领导武装力量发动武装革命,掀起了一系列反封建高潮,使得清朝政府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无法在十九世纪的中国立足。民主共和国思想深入人心。中国看到了希望,人民开始有了思想的醒悟和革命的萌芽―――这就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勋!
回看一百年前的历史,我们还知道以林觉民为代表的年轻的革命党人,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家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回看一百年前的历史,我们更明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过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才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共同奋斗。
回看历史,站在辛亥革命百念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距离富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是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现代化事业发展!
现在,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回看历史,我们怎么不会感慨万千、激动万分呢?同学们,我们是初升的太阳,让我们肩负起振我中华的伟大使命吧!
辛亥革命观后感5
开始关注这个电影,是因为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张它的海报,上面写道——“我们的历史,从这里开始。”然后我开始拼命回忆,古代历史真正的起点大概是在夏朝,近代历史的起点是鸦_战争,当代历史的起点是建国,哪儿跑出来一个辛亥革命。看着看着突然反应过来了,哦,是繁体字的海报,瞬间明白过来了。所谓的我们,其实指的是我们的台湾同胞。
我发现现在的国人评价历史电影,都不会先评价电影本身,而是滔滔不绝的讲述所谓的意识形态。这部电影是我在历史课上看的,原因很简单,在它上映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听说还有这么一部电影。犹记得两个《建__业》上映的时候,学校、车站、广告,不知道有多大的噱头,以至于电影上映了两个月还有无数国人疯狂追随。而《辛亥革命》,同样是历史片,同样是巨星云集,同样是壮观的战争场面,却无法得到人们的追捧。
大陆有一种很特殊的电影分类,叫做“主旋律电影”。什么是主旋律,其实就是红色,红的让你炫目。可能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们会责骂当今的学生,为什么我们对于那些主旋律电影那么没有热情,难道就这么不爱国吗?那么我要说,我们不是不爱看,而是觉得它们不过是历史书的翻版,不过是把历史课上的东西搬到了银幕上。我们来看一看吧,不论是《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还是《辛亥革命》,哪一个不是正史正谈,大而俗地描写历史的流水账。它和大陆的电影“主旋律”是分不开的。为什么我们不爱看?因为那段历史我们早已熟悉,电影如历史书一般将正义给予给革命,让我们想起——“辛亥革命的意义?”“这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所以说它其实是给老百姓普及历史常识的一部片子。再看外国的一些历史片:《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莱恩》,都是从一个个体事件,一个看似很小的事件来从侧面审视历史,而不是像我们的电影从1911一直哗啦一下讲到1921。我并不是说国外的电影就有多好,但是的确,外国的历史片拿到大陆来放,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得懂。说到这里我们肯定都懂了,我们国人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连辛亥革命是哪年发生的,牵扯到的人物都是谁还不清楚,那么何谈对于历史的拓展与反思?如果我们对于历史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与解读,那么我们的电影是不是也能脱离“主旋律”的束缚?
既然形式上不能吸引群众,那么必将从另辟蹊径,从电影的场面和剧情来下功夫。可以说《辛亥革命》在这一点上做的还是很好的。还记得当初我怀着怎样的爱国情怀到电影院,却看到我们的伟人在打情骂俏,不亦乐乎,影院里时不时的传来悦耳的嬉笑声,而这部影片带给人更多的是反思。我庆幸黄兴和徐宗汉的爱情停留在最美好的地方,保留了历史本身的神秘感和严肃感,让它至少可以出现在历史课上。
让我感到悲哀的是,这一段蔚蓝色的历史,却被红色染的不红不蓝。大陆的近代史电影总是让我很无奈。过分的束缚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这是现在的社会每一个家长都知道的,就像写随笔能写2000字,写作文却憋不出800是一个道理。但是我们的制度却不允许“非主流”电影的发展,似乎“三民主义”并不是他所宣扬的内容。我们背过无数遍的辛亥革命的意义去哪了?我们张口就来的“三民主义”得到体现了吗?
不过在这种畸形的审查制度下,《辛亥革命》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片子了。从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回国、孙中山就任总统、袁世凯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至少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要去总统职位的原因。它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洗_,很好的脱离开我们大陆的现状,至少还原了真正的史实,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相。
从意识形态上说,我相信《辛亥革命》是有所进步的。__之后,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出现。它对于袁世凯和黎元洪的刻画,还是相当令我感叹的。袁世凯或许是第一次这么光鲜亮丽的出场,在背负了叛国,复辟的骂名之后,这位历史人物的命运总是不怎么样。但是撇开道德不谈,他的军事才能,谋略与勇气,可以说后无来者。他是一个政治人物,而不是一个流氓,不至于让我们恨之入骨。孙淳很好的诠释了他,虚伪,但是令人敬佩。黎元洪处事的畏首畏尾,和他在战场的风云四起英明指挥,绝对不是简单的形容词能够描述的。其实历史人物本身就是复杂的,伟人也不是上帝。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名的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影响全凭后人给你创造的环境,就像我们和大陆对岸的同胞,文化相通,政治却不相融。如果你只是随波逐流,那未免太单纯了些。
另外,它对于西方势力的演绎也很出神入化。一直以来,我们对西方侵略者都是抱有消极态度的,但是从《辛亥革命》中,我看到了冷静,明事理,没有偏激的西方人。从荷马李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人性中光明的一面,看到政治、经济利益争夺背后的,超越国籍的信念。历史并不是儿女情长爱恨情仇,而是理性的,有规律可循的。战争或革命或许只是利益的取舍,但它们的背后,也有人性的一面。
所以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陆也可以带我们走进蓝色的历史,没有红色的激烈与热血,却富有蓝色的理性与冷静。激情太久,我们需要沉淀下来,从另一个角度去爱国。
第二篇:《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还记得刚开始看完《辛亥革命》这部电影时的心情,那种百感交集让我和激昂澎湃的心情至今仍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而且,虽已相隔一月之久,回想起来,依然感觉热血沸腾。
虽然中国不幸被那样一个无能的朝代统治着,老百姓被那样的官僚政府压迫着,但是,一个巨人在沉睡中苏醒后却力挽狂澜于即倒,不顾自身安危,以一人之力、肺腑之言唤醒麻木的国人。他的一言一行都直指那个落败不堪的清政府,终于,一百多年前,他领导的革命,结束了清政府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
看完这部电影,有很深的感慨,甚至恨不得投身都那场革命中去,或者说为没有亲身经历那场革命而感觉到遗憾。电影里,孙中山先生的高大形象大多是通过他的演讲表现出来,其中有两次演讲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第一次是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先生在华侨筹款大会上的宣传。他宣传的对象是在场的华人华侨,海外华侨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身在异乡常常遭受洋人的欺凌、屠杀和奴役,心中最希望的就是中国能够早日强大,中华民族能够早日复兴。他在演讲前并没有故意隐瞒广州起义已失败的事实,而是直接向在场的华侨华人说:刚刚得到消息,广州起义失败了,吾党菁华,付之一炬。这些年轻人,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新婚燕尔,为什么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为什么明知牺牲还要一往无前?为的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为的是一种信念,一种信仰!在场的华人华侨们无一不被先生慷慨激昂的宣传感动得热泪盈眶,唏嘘不已。以致他们在听完国父的宣传之后不仅没有因为广州起义失败丧失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反而纷纷毁家纾难,慷慨解囊,更加义无反顾的资助国父的革命事业。
第二次是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为了镇压革命,急忙派出驻英公使唐维庸向四国银行游说,妄图以国家主权为抵押贷得巨款以充军用。为了与清廷抗衡,孙中山先生不顾个人安危,单刀赴会火速赶往欧洲劝说四国银行不要贷款给清廷。这时,国父所面的宣传对象已变为银行的经理、董事们。这些人和华人华侨完全不同,对中国是否强盛零、中华民族是否复兴毫不关心,他们的脑子里唯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经济利益。针对这一情况,国父巧妙的改变了宣传策略,闭口不谈民族复兴,而是大肆宣讲清廷不过是一个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专制政府,如果四国银行贷款给清廷用于镇压革命的话,不仅将遭到全中国人民的诅咒和痛恨而且他们的巨额贷款也必将化为泡影,毫无任何经济利益可言。国父的一番话直击这些金融大佬们的要害之处。最终成功的促使四国银行做出“暂停贷款给清廷”的决定。极大的鼓舞了革命士气,有效的摧垮了清廷垂死挣扎的经济基础。
电影里面谈的最多的是“革命”,“为什么要革命?”,“革命不是为了赢得一场战争,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活得更有尊严”。革命不是玩命,革命是一种信仰,人们为了这个信仰不顾一切地努力,但是,有革命就会有牺牲。电影里在众多的烈士中,林觉民的形象是比较突出的,一袭白衣血迹斑斑,红白相映,慢慢沉入大海,满腔的爱国之情随着波涛滚滚东流。他的死,死的悲壮,死的无憾,死的凄美。辛亥革命胜利了,是无数这样的热血男儿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一幢幢炸毁的房屋,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安宁。
看了这部电影,感触之外也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生活。处于太平盛世的我们,也应懂得居安思危,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美丽的祖国,也为了不辜负所有烈士为我们所做的牺牲。
第三篇:辛亥革命观后感
观《辛亥革命》有感
《辛亥革命》它更多的是像一部史诗,导演和演员们从浩瀚史河里将它铺成开来,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从未忘却的震撼与从未消退的爱国之情。面对积弱的中国,那些年轻的生命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那是一个用生命成全革命,用革命改变命运的年代。
沉睡很久的中国,在近一百多年里似乎就没睡过安稳觉了,当它正要睡着之时,便会被一声声的炮弹惊醒,然而惊醒之后又做些什么呢?人的不同便在于此,有的人惊醒了,可仍是迷迷糊糊;有的人惊醒了,可仍是选择假寐;有的人惊醒了,毅然用身边的武器去保护自己的家园;有的人惊醒了,选择呐喊呼唤,为的是信仰,为的是国民都有尊严的活在现实里。不止《辛亥革命》,看过许多题材的革命电影、小说、杂文以及根据历史的经验,不难发现青年团体总是最易接受新思想的人群,总会出现许多慷慨赴国难的英雄。公车上书如此,戊戌变法如此,广州起义如此,辛亥革命如此,五四运动如此!或许他们微小得连名字都没留下,或许他们的生命仅是昙花一现,可是每个人的气节都深深地撼动今人的心。
《辛亥革命》里那些年轻的生命,在战场上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精神,便是一种气节。广州起义里,在形势不利之下抱着炸弹冲向敌军的喻培伦,反攻汉口之战里,小湖北抢着用炸药去毁坏敌军的火力,他们最后的结果都不言而喻。可是选择走上这条路了,便没有再退缩,他们明知道结果却还是毅然前行,到底是为了什么!影片中的孙中山先生说是为了信仰。林觉民被捕后选择与战友同生共死,他说大清诛他的命,他诛大清的心。在那个年代,即使今天,那也是一句震天动地的话。他不怕,那些战场上的革命烈士不怕,我说是因为他们有梦想,梦想那个孙中山先生一直提到的共和民主的国家。因为梦想,他们便舍了性命的去追逐,他让我忍不住问今天的我可曾为了梦想毫不迟疑的去奋斗,或者说我有梦想吗,有一个怎样的梦想?这些轰轰烈烈的悲壮场面总是让我忍不住自思己身,纵做不到他们那般大义凛然,可曾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值得为之奋斗拼搏的理想,可是善待了身边的朋友,可有荣辱与共的知己。清醒的人生该有一定的思考!
对小人物细节的描写造就了悲壮慷慨的精神,对大人物的笔墨却是书写了革命的篇章。电影从头到尾不断有人在问革命是为了什么,我想这不仅是在点明一种核心思想,更是一种真实的表现。在那个年代,确实有许多的人都不明白革命是为了什么。当然,不同的人对革命有不同的理解,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秋瑾说革命是为了给天下孩子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林觉民说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孙中山说革命是让社会进步的理念从此深入人心。说到底革命都是想让我们这个国家的人民活得有尊严、活得幸福。所以孙中山一直在海外寻求革命的资金资助,一直为国内革命费心尽力,所以黄兴以及他们许多人总是奔赴革命第一线以生命为赌注,赌一个民主共和的未来。战争最终算是胜利了吧,但革命并不是战争胜利了就结束了的,那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要让中华民族真正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看着电影,心里却觉得堵着了,明明可以将民主共和的观念继续下去的,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这不是可惜,而是为曾经牺牲的那些年轻生命哭泣。
有时候总在想那句话,“善始者实繁,而克终者盖寡”。有一天我发现我倾尽全力去做的事,却在某一个地方无法继续下去了,我是该选择放弃呢,还是固执着不肯离开。看着辛亥革命的革命成果落入为一己之私之人手里,满满的是些无奈,是今人对那个时代那个政治走向的无奈。那时我仿佛就懂得了,不管有多难,不管要用多少时间,我都要去闯,即使遍体鳞伤也是不回头。因为我知道了,如果我不去做,将来必定后悔。唾手可得虽是好,但也失去了过程中的辉煌;费尽心力虽说付出了许多代价,但总是有人感动于用泪水和汗水换来的成功。有人说人生最珍贵的东西不是已失去和未得到的,而是现在正拥有的。我现在正拥有青春,怎能将它闲置任凭它失去、任凭一切得不到!
后来战争结束了。人们都说战争残忍,却少提及战后场景。《辛亥革命》中有两次为革
命者收尸的场景,赚得许多人声泪俱下,仅是画面制作精细真实的结果吗?肯定不是。战后的大地,生命如同草芥弃于斯;战后的空气,凝结着血腥静于此;战后的人心满是苍凉,寻找着鲜活的生命,哪怕只有一丝微弱的呼吸。贴近他的面颊感受体温、感受呼吸,贴近他的胸膛感受心跳,她们不在一个已死之人身边停留太久,因为总是要寻找活的希望,生命有时候需要与时间赛跑。那些真实的画面只是给了我们一个触动心弦的机会,它让我们想起那些牺牲在某一片寂静山区寂静原野上的人们。于是我们感动了,我觉得是对生命的敬意,总认为生命不该这么轻易就失去了。不管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革命总是需要命来填的,不管是效命于清王朝的兵士还是为革命献身的烈士,都不希望这样就逝去了。他们都年轻,都有没看完的世界,都有割舍不下的亲人,可是对立的立场总是要用死来打开僵局。我们今天很少有战争了,却不得不悲痛于那个时代逝去的生命。
说到生命总免不了敬意与感伤,它总在也总要离去。我生活在和平年代自是将生命看得很重,其实任何时候人们都将生命看得很重,只是有的人找到了他认为的比生命更值得追寻的东西。曾经一位革命烈士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表现出对革命的坚持,对自由民主国家的不懈追求,至死不动摇。我明白了信仰是一股强大的力量,难以摧毁。有人便也说道,一个民族有信仰它就不会倒。我想是信仰使所有人团结到了一起,为一个共同一致的目标奋斗,甚至献出生命。新中国的成立不正是如此!
《辛亥革命》里让人不得不提的一个镜头便是那一封封的绝命书,不管是写与谁的,不管是以何种形式来写,我都只能想到一个词:气节,这便是每一个青年的气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念之间是大丈夫,一念之差便是愚昧。在这里,他们是为了革命,但我并不想在此言此,我只想说说写下绝命书那一刻的勇气。我只是不明白,真的可以将生死皆置之度外吗?人是感情动物,想到死时仍会不自觉抽搐吧。我能理解的就是朋友义、兄弟情、国家难冲淡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只带着人间温情去为那个未知的结果奋力一搏。每一封绝命书都是一颗催泪弹,戏里戏外无人幸免,这时候眼泪代替了一种崇敬之情。所以很多时候,眼泪无关风月,只为那一刻感动。
电影收场了,人生并没收场,相反是一个更清晰的开始。于战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于革命,我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于青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历史,奋发今日功,不忘昨时耻。
为情,千万珍重己身;为义,千斤不皱眉;为人生,千语作一言,时光静好。
昨日不可追,唯有铭记;今日风雨息,应当自由前行;不看明日风景,拥有今朝。
第四篇: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
观看完纪录片《辛亥革命》,我又想起了清政府的懦弱无能,想起了闭关锁国,想起了那些屈辱的历史。国门被轰开,主权被践踏。而正是由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封建帝制,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孙中山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与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尽管1911年的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是它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扫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它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它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同时也刺激了中国经济,它始终是利大于弊。
辛亥革命在清政府的强压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压迫下,取得了重大突破。当时革命军面临着武器不先进等问题还能取得突破说明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如果当时清政府的君主开明圣贤,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实行改革,使中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何乐而不为;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因为当时没有人才,人们被书本儒化、钝化,意识不到当时清政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导致大门洞开,金银大量流出,圆明园被毁。当时统治者也太迂腐,他们不重视国防能力,只在朝野上勾心斗角。他们以为中国地大物博。一次战役成功了,就忘乎所以,而不分析为什么成功,连续失败也无所谓,用赔钱割地来保全自己。他们为了利,加大赋税,对帝国主义者惟命是听,对人民不停压榨。想尽一切办法来讨取帝国主义者的开心。会有辛亥革命,清政府会破灭,封建制度被毁,这全部是必然。
正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志仁人士,他们保护了国家,保护了人民,使人民不在愚钝,让各种思想在人群中散步开来,正是有了这些思想,才有了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声的成功。因此它是值得纪念的。
光阴弹指间,辛亥革命已过去了一百周年,这一百年来,风风雨雨,点点滴滴,都将被人们铭记,一百年前,中国是一只生病的雄狮,可一百年后,中国生病的雄狮雄起了!中国强大了!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会更加美好。
第五篇:辛亥革命》观后感
9月29日,为响应号召,机车事业部车体车间党支部组织车间党员集体观看了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筹拍的献礼片《辛亥革命》。
100年前,以国父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辛亥革命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它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影片中国父孙中山先生深情并茂的演讲使我记忆深刻:“这些死去的年轻人,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新婚燕尔,他们何以不惜身家性命不计成败利害,甘死如饴,只因信仰二字。”当秋瑾站在断头台前大义凛然的说出“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革命的舞台上,有许多革命者因为信仰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深信自己的牺牲可以换得一种光明和幸福。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改变旧中国柔弱不堪、任人宰割的命运,抱着对中国美好未来的憧憬,才有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信仰,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信仰,是共产党人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精神保障。
信仰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有了信仰,在人生的大海中航行,即便遭遇到大风暴,或者当周围的人都失去安宁,你却觉得有一种神奇的保障,有信心可以渡过难关。作为八零后的我们,正是风华正茂,激情正举的年轻人,也正是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续接上一代人社会责任的年轻人。有的人却因为现实的需要开始更多的注重现实的,物质的,很有时效性的东西,为生存所逼渐渐放弃了理想信仰,而过多的去追求所谓的荣华富贵,长此以往,便会觉得这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其实,只要仔细观察,或是读一读历史,或是听老人们讲讲,就会发现,原来,信仰不是个遥远的名词,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
党优秀的女战士郭纲琳,被捕后,哥哥耗费千元营救,都因她拒绝在国民党的悔过书上签字而作罢,牺牲时年仅27岁。张闻天心语——“我相信,我将永远相信,人生虽是到处充满了黑暗,但这黑暗的中间,时时有一点光明在闪耀着……(我)将认真地开始做一个无私的光明的找求者了。邓中夏狱中寄语——“一个人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也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受到挫折便失去了信心。……敌人只能伤害我们的肉体,却不能动摇我们的革命意志,更不能动摇我们忠于马列主义。” 再次重温先辈们的事迹、诗篇、寄语,让我又一真正感悟到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人活着,总要相信一些东西,坚持一些东西。失去信仰的人生,常常会迷失自己的生活方向;失去信仰的民族,必定难以拥有恒久的前进动能。而一个失去信仰的政党,更不会持久地赢得民心和大地的力量。无论是昨天、今天,抑或是未来——信仰,将永远扎根在我们的心中,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