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琴师》观后感
《钢琴师》观后感
《钢琴师》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以下的观后感来一起了解故事内容。
影片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波兰,德国纳粹对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戮,而作为钢琴师的主人公斯皮尔曼同样要在这场屠杀中东躲西藏,受尽了残酷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痛苦,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糟糕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与羞辱。最终,幸运的是钢琴师用他的音乐才华打动了一位纳粹军官;在他的帮助下,钢琴师终于等到了战争结束的那一天,顽强活了下来。
本电影通过一连串直白而又真实的画面,展露出了纳粹的残酷无情,例如,被赶到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德国士兵的皮鞭下奏起欢乐的乐曲,两眼含泪的跳着欢快的舞步。和一些德国军官在一队犹太人中挑出几个瘦弱的让他们趴在地上,然后一个个枪毙。他们残忍地把人的生命当作了游戏。还有,让人最深刻的那一幕是有一个因残疾而无法向德国人起立鞠躬的老人,被连人带轮椅从楼上扔下死在路上。而钢琴师正是这些事的经历者和目击者,然而在音乐的支撑下,钢琴师顽强地追求着生命的机会。
影片中的一幕形象地表现出钢琴师斯皮尔曼对音乐强烈的热爱之情。就是在一间藏身的屋子里,有一架钢琴,但钢琴师却不能出声,否则会暴露自己,于是他将手指悬在琴键上尽情地演奏,就好像是真实的在进行着钢琴的演奏会。也许,此时无声的钢琴之声是钢琴师生存的希望和动力了。最后,斯皮尔曼也是凭着他音乐才华打动了一位纳粹军官,唤醒了那位军官的良知与善心,也促使他帮助了钢琴师,使钢琴师得以在一片废墟中存活了下来。从这位德国军官上看,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德国军人都是坏的,他们也有好人的。可惜的是,战争结束后当钢琴师赶到战俘营时,德国的战俘已经转移了,而这位曾经救过钢琴师的军人最后还是死在了战俘营里面。
影片中很多场景给人很强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力,看完这部影片,对影片中的一些场景印象很深,大卫在雨中跑入餐厅的狼狈,崩溃的他在众人面前弹奏时的自信;结婚时蹦着,跳着,像孩子般的自由和幸福这些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天才的成长总是充满坎坷,而天才的陨灭更是让人心酸与叹息,这正是大卫一生的真实体现,无法释怀的父辈的希望,心中怀着对梦想的追求,叛逆与梦想,让这个天才少年大卫在到达音乐的顶峰的同时却也进入了人生的低谷,但是最后大卫的婚姻与爱情又为这位天才悲哀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无论是从情感的表现还是从音乐的使用来看,《钢琴师》这部影片都堪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能获得奥斯卡奖项也是必然。
《钢琴师》再现了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无情地杀戮,影片中刻画了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为了生存仅为了生存而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手掌。在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每天都在暗无天日地躲避。在纳粹地毯式地搜索之下几乎失去了生的希望,也是导演波兰斯基的童年再现。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战争中生命的微不足道,因而为了生活我们渴望和平。”回忆影片我们甚至不愿再次去看那过去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往事。设想:当我们坐在教室读书时,突然一枚重型炸弹落在教室,你昔日的同学、你昔日的恋人就倒在你的眼前,我们该怎么办,你也没有能力去拯救,更惨地是你被敌人判成劣等人,当你走在街道上别人用另样的眼光看着你因为你是劣等人,同时一批敌军士兵时时不不时拿你戏耍一下,不高兴就给你一枪。这又算什么,当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敌人带走将被杀掉而自己……那是多么揪心的痛,为了生存只能饱受屈辱,为了生存只能躲避现实,为了生存只能把自己最爱的事默默放在心中;当多次碰到钢琴时,平时那喜爱的事只能在心中奏响。正如《钢琴师》的题头语:音乐是他一生的热情,求生是他生命的杰作。钢琴师用音乐与强权进行着征服与反征服。严格说来,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个逃离集中营的传奇、一种求生信念的挥扬和对纳粹暴行的揭露,波兰斯基在破碎的视野上拔起悲剧的骨骸的同时,更讲述一个在极度痛苦和压抑中,依然保持充盈和完整的灵魂的人性故事。对于作者 波兰斯基平生最为人诟病之处,首先在于他的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放荡不羁的个人生活。暴力和色情已渗透于波兰斯基的影片中,也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因为童年的特殊经历,波兰斯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均抱持着一种危险和不安全的看法,作为一名电影导演,他从不讳言性爱是他创作的源泉,他不仅自己尽情享受着性爱的滋润,他也试图提醒他人应当以另一种态度对待生活、对待性爱。他的作品风格 恐惧感和神秘气息一直笼罩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中,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的作品中波兰斯基大多体现了他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他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使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和孤独,恐怖、悬念片是他拿手好戏,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罪恶大师”。
导演通过这部电影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战争中某些人的坚强与勇敢,还深刻地揭露了许多社会现实。如影片中不管是哪一国家的人,都是有好有坏的,有软弱的也有坚强的。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会反思,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民族,应该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
第二篇:钢琴师观后感
钢琴师读后感
一开始听说《钢琴师》这部电影,感觉应该和另一部《海上钢琴师》相类似,是讲述一位伟大钢琴家的音乐人生故事。但是当我看完之后发现我错了。这是一部悲剧,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斯皮尔曼,当时无数的光环笼罩这这位才华横溢的英俊的青年。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小提琴手,理所当然的是应该子承父业。虽然一家人之间也存在些许冲突与矛盾的地方,却也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就在这时纳粹入侵了,打破了不只是这一家,而是所有在波兰华沙生活的50万犹太人的生活。
起先是工作丢了,没有足够的钱买食物,迫不得已只好把心爱的钢琴变卖,但只能是日复一日地吃着土豆,等待在报纸上刊登的最新的关于犹太人的制裁的法令。
先是各个公共场所针对犹太人的禁足令,然后是金钱的限制。这些已经让所有的犹太人叫苦不迭了,当斯皮尔曼一家还在绞尽脑汁想办法藏钱的时候,政府又要求所有的犹太人带上六芒星的袖章,就像牲畜一样盖上了标示,从此面对被屠宰的命运。
没过多久,所有的犹太人被迁移到犹太区并筑起了高高的围墙。每天夜里都有各种不幸的犹太人惨遭屠杀。斯皮尔曼越发的感到家人的重要,发誓要保护好家人。为了生存他找到一份餐馆琴师的工作,目睹了很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这困境中是如何求生的。于是他开口求人,以保证家人的安全。然而死亡很快降临了,他和几乎所有的犹太人将被送上没有归途的火车,就当要上车时,混乱中他被扯出了队伍,这一刻他的命运被改变了,是一位犹太警察企图救他,看见父亲在队伍中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落荒而逃。这是为了生命的奔跑,战争一旦开始就没有时间掩面哭泣,这不是苟且偷生,这是为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希望。
随后他被拘禁做苦工,为犹太反抗组织出力。在努力下逃脱出去被一对旧识的善良夫妇拯救,之后又被昔日的爱慕对象帮助,一次次地逃离纳粹的魔爪。他感激涕零地凝望着每个帮助过他的人,他知道,他的民族他的国家虽然被蹂躏,但绝不会消亡。德国人隆隆的炮火可以威胁他们的性命,却不能折断这股国家的凝聚力。斯皮尔曼转居到犹太区对面的公寓里时,经常没有食物和水,他在那里目睹了犹太区的同胞们坚强不屈的反抗,他看见了波兰人民与德军第一次交火,虽然都失败了,可是他开始企盼光明的到来,他知道盟军就要来了,光明不远了。
不幸的是他唯一的栖身场所也在一次纳粹的搜查中被摧毁了,为了生存他到处寻找食物,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虽然几行字就能概括整部电影的大致剧情,但是其中的几个镜头却是无法用简单的语言就能形容的。电影进行到30分钟左右,纳粹军闯进犹太人封锁管理区的某栋楼,直接把因为残疾坐在轮椅上未能见了纳粹军起立的某普通居民连人带椅从阳台扔了下去惨遭摔死,那残酷的一幕,使得钢琴家的母亲失声尖叫。在街上随意枪杀无处可逃的犹太人,勒令内心正遭受无限恐惧的犹太人跳舞,看到这些我感觉到的是一种真实与刺骨,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早就听说过纳粹对犹太人做过的种种非人行径,但是通过电影镜头表现出后,是出乎意料的惨绝人寰。
我所看到的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即模糊又真实:模糊的是纳粹对犹太人并没有一攻占波兰就实施大屠杀,而是像温水煮青蛙那样一点点加码。先是区别对待、然后是成立独立的限制区域、再到后来的集中营,而且对集中营并没有过多的描述;真实的是我们通过主人公的遭遇一步步经历了从一个有着不错社会地位的完美家庭到整个幸福的瓦解,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切切实实看到了“犹太人不得入内”的侮辱性标语,限制区内的“路有冻死骨”,纳粹对手无寸铁犹太人精神与肉体的肆意鞭笞以及对他们的生命随心所欲的剥夺。
但同时电影也展现了战争中的良知:那些许许多多无私帮助过他的人们,他们没有任何回报,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仍然帮助这位无助的犹太人,在如此枪林弹雨、人心不古的战乱年代坚守着自己做人的道德,着实让人感动。
影片为我们呈现了二战时期那段不光彩的历史,他对人类造成了不可磨灭的痛苦,虽然我很庆幸我没有经历过那种痛苦,但我还是感到悲伤,不论是对与那些被惨遭杀害的人们还是对于最后救了主角的那位德国军官(虽然他是纳粹的一份子)。斯皮尔曼对生存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的追求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坚持就有希望。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这部电影也会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钢琴师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海洋,地球上十分之七的湛蓝,包容一切的广阔。在这瑰丽而深沉的湛蓝中,有沉没的大陆,人鱼的传说,不知所终的财宝,扑朔迷离的故事。
1900的故事,像一枚遗失的珍宝,永远地埋藏在湛蓝深处。
他是属于海的。身世不明,生于船上,被弗吉尼亚号的工人收养,在阴暗空旷的舱底度过童年,日日望着碧涛翻涌长大。那些音符与生俱来地流淌在他的血液里,掉落在黑白分明的琴键上,碰撞出或激扬或婉转的旋律来。88个琴键,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用有限的音符弹奏出无限的快乐,音乐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如此辽阔,又如此单纯,如同大海。他有着天生的敏锐,从未踏上过陆地,却深谙世情。他一眼便可读出每个人的经历和心情,并诉之于琴键上,带着神祗一样的犀利和超然。多少次他站在船头,冷漠地望着乘客们熙来攘往,神情淡定,略含悲悯。他看尽了人间种种纷扰,却又绝对地置身事外,心地单纯,透明如孩童,眼里仍是儿时的清澈和忧伤,仿佛从未改变。
他的爱情是一朵从未绽放过的玫瑰,某日从天空落下,落得他心旌摇荡,措手不及。冥冥之中注定好了,他先听到老人告诉他大海的声音,然后看到那个蔷薇一样的女子,惊鸿一瞥,手指间的旋律便不由自主地泄露了他最深的秘密,摇曳出一段销魂蚀骨的温柔来,静谧似月夜疏星,又旖旎如晴空丽日。他趁她熟睡,偷偷在她唇上印下浅浅一吻,虚假得如同梦幻,又真实得不忍怀疑。但他是属于大海的,而爱情却属于陆地,一场短暂的邂逅,比弹指更短,比永恒更长。那朵幻想中的玫瑰,从未盛开,便永不会凋谢,只留下可疑的香味,若有似无地萦绕在襟袖之间。
他终究是属于大海的。而我们属于陆地,我们热爱土地的安稳和宁静,热爱脚下实实在在的笃定。人生不过是一场旅途,大海对我们来说更像是旅途中的旅途。尽管人人都是过客,但没有人像1900那样,一生都在晃荡不定的船上度过,将生命的本质演绎得如此透彻而直率。我们来于尘土,归于尘土,自以为便是大地上永远的住户了,而他生于大海,死于大海,将生命化作一次不归的旅途。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1900却是永远的过客,流浪在碧浪滔天的大海上,如飞鸿踏雪,漂泊不定。
因为爱情,因为那瓣偶然落在肩头的玫瑰,为了那个似笑还颦、转盼生辉的女子,他突然生出对陆上生活的渴望,终于决定上岸,像一个漂泊多年的人想要安定下来。但他忘了他是属于大海的,他生长于斯的海,和伴他一生的音乐。他站在舷梯中央,望着他即将踏入的那个尘世,突然改变主意。“那并不是因为我看见了什么,而是因为我没有看见。”原来对他来说,陆地才让人感到摇晃不定。大海,如同音乐,如此辽阔而单纯,而陆地上的世界,如此逼仄狭小,却又看不到尽头的复杂难解。数不清的街道,数不清的高楼,他宁愿选择简单的88个琴键。他拒绝尘世的纷繁复杂,选择了简单纯净的音乐和大海,同时也舍弃掉了尘世中可能会有的种种美好和温暖,比如家,比如爱情,比如草木和花朵,和尘世中人所听到的大海的声音。
永远难以忘怀的场面,是那个漆黑的夜,狂怒的海,地狱的门,旋转滑行的钢琴,流畅悠扬的旋律。巨大的轮船在海上摇晃颠簸,而钢琴像一叶扁舟,悠然出没游曳于**之中,优雅轻盈,翩然如舞。迈克斯惊惶而兴奋,钢琴师却从容淡定,顾盼自得。那是属于他的世界,如鱼得水,悠然愉悦。他在那里与迈克斯结下的友谊,也是1900一生中不多的牵绊,在音乐之外的温暖慰藉。
他是属于回忆的。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他从未出生,从未存在,而迈克斯却以近乎偏执的直觉确定在仍在弗吉尼亚号上。拼凑起来的老唱片,清晰而可疑的旧日回忆,音符如水滴一滴一滴坠落,汇成灵魂中永难忘却的旋律,静静流淌过废弃的船舱。斑驳的黄色铁锈一片片从头顶落下,钢琴师讲完他最后的故事。只要你还有一个好故事,而且有听你讲故事的人,你就永远不会完。1900的一生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迈克斯倾耳聆听,潸然泪下。“天堂里可有钢琴?”他含笑问道,笑容天真清澈,眉宇间一片明亮的色彩。所有眼泪都融化在这温暖的笑颜中了,离别和死亡,似乎都不那么残酷了,毕
竟浮生若梦,死不过是生命的圆满,而非生命的终结。
1900选择了毫无缺憾的离开,而迈克斯回到尘世,等待他的又是另一场无涯的生。钢琴师活在他的回忆里,伴随他度过漫漫余年,并将随着他的离世而融入时间的洪流,倏无影踪。
他生于大海,死于大海。他的爱情从未开始,也因此永不会消亡。他的音乐是过耳的烟云,只可谛视,不可挽留。他的故事像一枚珍宝,被遗落在湛蓝的深处,属于大海的回忆,只可凝望,不可触摸。电影讲述的故事很简单,没有很强烈的情节,就像优雅淡漠的钢琴曲一般,缓缓展开,在琴键的尽头收尾(喜欢可以去看看哦)。主人公生活的环境、个人的状态与我的一个习惯很像,这一点,我曾经在空间日志里写过(《渡夜》里的一段话),当时还没看过这个电影。这一点是什么呢?
这一点就是,自我封闭,完全在自己的状态生活,喜欢封闭狭小的世界,喜欢将狭小的世界完全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以内,在有限的环境内发挥无限的作用。害怕、恐惧无限或者太大的范围。
就跟当年考大学报专业一样,我还不知道怎么上大学还得分专业?!我茫然了~~我其实是对选择茫然了,我害怕选择,尤其选择太多时,根本无法掌控,无法完美,无法调节自己最优化的选择;就像有无限的琴键根本弹奏不出音乐的感觉一样。到最后我选择了环境工程,很新颖,很流行,名称很耐听的专业。
环境,其实我是放弃了选择,被迫选择了无限。我当时以为环境就是整个地球,蓝天、海洋、山脉、湖泊、森林,结果上了大学专业课之后才知道,什么是专业的涵义。什么是专业?是个局部概念,相对有限的。可这又跟我对环境的理解差太远,很失望,总感觉没意思。幸好,我爱上了地质,跟我理解的环境才接近。慢慢地我走入了地质的世界。
其实人的选择很多,但多了不一定好,多了会迷茫,这也是大学生及有思想的年轻人最易犯的心病。另外,可以延伸到,周身资源,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资源太丰富会造成不珍惜,会造成无法合理支配这么庞大的资源,也会迷茫,尤其是太爱思考的人,困惑来源于无法全面掌控、支配、利用自己的所有资源。
所以,我喜欢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无限的思维、无限的想象。而这种无限的思维和想象是我生活的无穷乐趣。我喜欢这种感觉。电影的主角,也是在无限中无法选择,迷茫,恐惧。在无限的世界,他只会迷失自己,无法生存。最后放弃生命也不愿走入这种恐惧,我很理解。大陆对他来说是艘太大的邮轮,太美的妻子,太香的香水,他受不了。无限的世界是上帝演奏的钢琴曲,不是他,一个普通的人能够承受的压力。
另外,又一个重要的问题。爱情或者说家庭。1900,他是爱情的产物么?不知道。他没有家庭,没有父母,一个没有注册身份的人,世界上似乎没有他,他出现的很多余。谁对他有责任和义务?他又对谁有责任和义务呢?所以,他活的也很自我。他一直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畅游,神游在无限的想象中,这样他很享受快乐,一个人自己的快乐。
当有位农夫说自己在原本狭小的土地上过得很开心时,1900很理解,我也很理解。一个人,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一件很简单生活,有限的范围,无限的乐趣。这位农夫最后结婚了,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并且很惨的失去了几个孩子,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本快乐的生活,移民北美,寻找生存的必须。由享受生活到为了生存。
当1900无意间钟情于他所爱的人时,开始可能是太害羞,但还是偷偷的亲吻了自己心爱的人。为了她,他决定要放弃自我的生活。为了爱情,他开始想离开那只船,寻找她爱的人,过不仅仅一个人的生活。可是,他最后还是止步阶梯,重返他的生活。因为一个无限的、太大的世界给他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因为农夫的话)太多的责任。前一个是因为太丰富无法承受,后一个是因为精神不自由而不愿束缚。总之,他无法接受。他生于长于有限的世界,而又在这有限的世界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
我也是类似这样思想的人,可我不是一个人,我有父母、弟弟、妹妹,一个很美满的家庭。作为长子,我也有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也最大程度上履行这个责任和义务。我不是他,一个人无所谓,只为自己而活。但也理解1900这样的行为和思想,这是他个人思想的局限性。我也喜欢一个人,自由的思想、幻想,还有我精彩的美梦、噩梦、诡异的梦。
但我决不能只为自己而活。要为自己而活,但绝不是仅仅为自己。其实更多的,外在的,都要多为他人而活。而内在的,内心一定要保持纯我,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想法及享受。关于爱情,我只想说:看缘分,我确实还没遇到她,呵呵。我不要一个人的生活。我向往的幸福,是属于两个人的,一个家的,一个大家的,一个集体的,一个社会的等等。
由此来看,一个人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实很少。你的躯体是你的么?父母给的。你的思维完全是你的么,社会教育及历史文化给予的很多。什么属于你?你的创新,你的独创,你独立的思维模式,独特的观点看法。但就这些也不是纯属于你,也受一定外在影响。所以一个人属于自己的很少。那么仅仅为自己活也很小气,很狭隘,太自私。但反过来,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那么一点东西,来证明你存在的区别,或者你存在的标识,强化你存在的显著性。
后记
我记得小学的教育似乎都灌输着,要耳闻天下事,世事关心的态度。我也是一代人,伴随同伴一起接受教育,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
揽大,揽大不好,至少对于某些人来说不合适。一个人怎么才能快乐呢?很简单!我认为一个人对于生活没有了要求最快乐。人们要是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放弃很多,需要对很多事情无知。对此,我觉得,倒是教育剥夺了部分人享受简单快乐的权利。知识让人懂了好多,也同时带来一些精神压力,是思想的毒品。我要是有来世,我宁愿做一棵大树(连思维都不要了,快乐更简单)。
这是极个人的生活观,所以就这点而言,社会与个人是敌对的。社会往往残害了个人主义的人性化(类似西方人本思想观)。我喜欢哲学,西哲也看过,个人而言,人本思想,我还是同意西哲的,比较纯粹。
很久没写东西了,今晚又看了这部旧电影,有点收不住;最近老是失眠,想得太多。
hey kid, give us a tarantells.“这幕一船客要求1900奏琴一曲.他答道,”And you ,show me how tarantells goes paish.不能以此指摘人情的冷漠,可的确是在1900心上又划了道寂寞的伤疤,他的单纯就像游走在琴键上的旋律,给一批批暂局的行人共飨.音乐的萦绕下,人们都浸浴的欣喜的纯粹的音符中,随之徜徉随之跃动.然而时间的步伐却不允许时人停歇,一但到达目的地,余音未止,人去楼已空.这样一个对比,仅留下1900苦涩的笑,禁止了琴弦的颤动,这是他的寂寞.纵使寂寞,1900并未去寻找他那份冲蚀寂寞的快乐——上岸。这是为什么呢?把寂寞卸在他身上的,正是岸上的人们,他们,“chasing some place far away,where there is always summer",快乐并不在岸上,它只是欲望的一张封面,这个一颗单纯的心,如若掉了世俗的泥淖,他不仅没有快乐可言,连唯一的钢琴天赋都要付之东流。
还有,他与那女孩邂逅时的心动,他一系列举措想刻意接近那个女孩。一幕女孩迎面走来时,他正踌躇着打招呼的方式,二人以擦肩而过,这也是暗示着这份感情的羸弱,一个爱人,当没有相遇,或者没有相识时,都只是彼此的陌生人,一方的心意,于另一方是虚邈的,这点又是何等可悲,爱情方面,想要同分量的付出是永远达不到的。
恩,这就是我的感悟。
第四篇:《钢琴师》观后感
活下去
观《钢琴师》有感。
恬静中,微微含泪的曲调,裹挟着炮声,带我们进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力竭的挣扎,拂去厚重的尘埃,时光尘封的记忆,在眼前。四处躲藏,免落入纳粹之手;受尽饱受饥饿,遭到白眼,求得一线生的希望。执着的渴望带他走出战争的泥沼,偶遇军官的帮助,重获第二轮太阳。
2003年的《钢琴家》,没有《父辈的旗帜》中,对厮杀的特写;没有《拯救大兵瑞恩》那样,专于内心的描摹;更比不上《辛德勒的名单》那般高度,至高无上献给民族。它,生不逢时,只是遍遍重复,真实的再现,曾经的记忆。但或许,这正是它出众的所在。
高墙包围的空地,父亲用小刀小将糖分成六块,全家无声的接过自己那一份,塞到嘴里,不远处则是年轻母亲自责的哭泣。刀口上的甜,寒光熠熠,咄咄逼人。高墙之下,经理趴在地上,聆听着弹夹划入枪膛,这便是死神给予生命的最后五秒钟。片子好冷静好压抑,好像没有掺杂感情。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用心,刀刀命中要害,让人倒抽冷气。变换的场景告诉我们,这不是编剧的能力,而是亲身的经历。镜头汇聚成了一片悲怆的海洋,一个人被流放废墟空城的悲怆,独自在死海中央求生的悲怆。
别无选择,逃出去,逃出去!反锁入密室,窗户代替了心灵,可惜它只能看这么远。入睡之前的每一秒,将会是匆匆的一瞥,当你醒来也许你已在天堂。在梦里逃脱,挣扎着醒来。侘傺的徘徊,探求窗外的世界,但谁又能保证那不是另一个噩梦,一个永远也醒不过来的噩梦。到底是什么让他苦苦支撑,在死亡的边境挣扎,又是为什么要怎么一直躲下去?枪声,呼喊,祷告,声声拷打你,讯问相同的问题。
是音乐?是战争的残酷?不,不。拷打我们灵魂的不是音乐 也不是战争的残酷。而是一个人面对死亡的不惧,对于生命的赞誉,对于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那个时代渐渐远去,杀戮好像离我们太过遥远。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堆积,将我们从对于自然,对于世界的恐惧中解放出来,第一次的,我们有机会站在这一高度,俯视苍生万物,眺望那日月星辰。渐渐我们忘却了,忘却了生存的压迫。我们思考,成就,事业,理想。粉饰,粉饰了最初的东西。渴望,渴望属于自己的东西。
电影将你带回了最初的地方,拨开了历史的层层尘埃,用冷酷,用血腥,拨开层层外衣,暴露给你那最为原始的渴望,最为本真的追求。安抚你一颗日夜不息的心。生命的本来面目是生存,即是活下去。,成就,事业,理想,一切的一切都还原的如此简单。我们无从改变历史,改变过去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感受,体会,寻找生命诉求。铭记每一个为生存而挣扎的人,铭记他们的故事,以此告慰灵魂,安抚烦躁的心,唤醒我们最初的声音。
第五篇:《钢琴师》观后感
《钢琴师》观后感
这是个天才的故事,他是个闪耀的星,他有一个糟糕的爸爸,一个压抑的家庭,第一次登台,他嘴里碎碎念着,我要赢,是的没有赢得比赛,但他赢来了一个曲折的人生:压抑的少年,叛逆的青年,拉三拉三,当他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终于可以弹奏拉三的时候,我想他心头已经压了太多的情感,他痴狂的演奏,如烟花一样,爆出闪亮的光芒,燃尽了所有的能量,倒在舞台上。
没有音乐的日子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父亲的话还总在嘴边重复,直到他有看见了它——钢琴,他的生命重新燃起,喜欢看他叼着烟演奏的样子,音乐曾毁了他,现在他征服了这怪物,他们融为一体,他一曲一曲的乐享其中,他象心爱的女人求婚,他真心的为对手喝彩,最后他又走上舞台,此刻他真的很shine。
本片男主角的父亲的形象是最让我觉得触目惊心的部分。在他的偏执狂的肆虐下,David的童年压抑扭曲、不堪回首。他在父亲凌人的气焰下永远抬不起头、挺不直脊梁,自信完全被摧毁。总是嗫嚅不清、气喘吁吁,仿佛整个灵魂颤抖着蜷缩匍匐在暴君的脚下。浴缸里的一幕事隔这么多年想起来还是觉得不堪。
他这一生都要被这噩梦童年毁了,如果不是因为音乐。讽刺的是,给他带来这么多痛苦的恰好也是音乐,或者说是他父亲对于音乐和名誉的偏执追求。
他因为父亲残酷无情的教育方式而孤僻内向,性情古怪,能给他力量的只有自己的才华和也许曾是强加但已经内化的对音乐的热情。幸好后来遇到了一生之爱,陪伴他鼓励他,不离不弃,才使他残缺的精神慢慢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