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和优势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共中央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经济发展成就显著。这一年,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和优势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开局之年不平凡,高分答卷来之不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科学部署、精准施策,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引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中国经济恢复成效明显,但恢复进程仍面临困难和挑战。看国际,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看国内,部分地区受到疫情等多重冲击,经济转型调整压力有所显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时与势在奋斗的中国,在坚韧的中国,在前进的中国。开局之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以势待时,以时取势,厚积成势,势不可挡!
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五是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六是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七是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
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还必须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要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