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最终5篇)

时间:2021-08-02 07:0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第一篇: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三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篇1

6月30日下午放学,一辆突如其来的公共汽车把我送进了医院。

当时期末考试刚刚结束,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见了父母的小汽车,我欣喜若狂,当时也没有多想便横穿马路,轰的一声,等我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急诊室。原来当时我横冲马路的时候身后正好有一辆公共汽车把我给撞了,当场晕倒,幸好我没有什么大碍。但如果当时车速快一些,我可就小命不保了!

其实,类似的悲剧每天都在重复上演,其中部分人还因此失去了小命,这些人的亲人该有多么伤心啊!而绝大多数的事故都是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的。

如今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一条条马路也在不断得拓宽,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变成现在的双向六车道甚至双向八车道。马路上的车辆也急剧增多。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交通事故也因此而发生。

据资料显示:近10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0万起,死亡10万余人,并且死亡人数呈递增趋势。仅20xx年1月至10月,全国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6378起,造成87218人死亡,39175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0。2亿元,死亡人数比去年增加1618人,上升1。9%。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杀手。

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使我沉思;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令我惋惜。车好路好安全最好。想要避免此类事故的重演,让我们遵守以下基本交通规则:

1。不闯红灯,有再急再重要的是也等一等。

2。过马路走斑马线。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3。各行其道。不逆向行驶。

4。自行车、电瓶车应在非机动车道行驶。

5。未满12周岁的儿童禁止骑自行车上街。

安全就是生命。让我们多等一分钟的红灯,多一分安全。为了你和他人的人身安全不受损害,为了社会上不会再有因违反交通规则而造成亲人哀伤的呼唤,年轻生命的断送,为了不再出现因为交通意识浅薄而造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状,让我们一起来遵守交通规则吧!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篇2

最近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鼓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反思几年来的教育历程,重新审视教育,我感觉教育应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一天一天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而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送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己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让我们走出为了教育而教育的误区。其实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篇3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但在当今社会里仍然充斥着各种诱惑,人的思想和观念难免会受到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与腐蚀需要我们能够摆正思想,坚定信念勤勤恳恳办事,堂堂正正做人。

目前,通过学习我们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安全法制教育的学习,可以时刻让我们进行自我约束,增强防范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能够做到严以律己,尽职尽责,恪守职业道德。安全法制学习的目的不但是要求我们进行自我约束同时还能增强员工的警惕意识,增强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遇到险情能够作到触变不惊,临危不惧,能够机警的去应对所面临的险境,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难题,能够果断勇敢的去化解各种危机,国家财产受到威胁时能够义无返顾的去保护财产,与不法分子斗争,保护集体利益。

通过安全法制教育的学习,我们不但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同时也更加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及发展趋势,我们今后在工作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会进步,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更是使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法制教育的学习我们应该继续的坚持下去,在学习中不断的进步我们的工作也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的人生轨迹也才会留下更好的印迹。

努力 强化安全法制意识,进一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我们的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预防校园群体性的事件发生。最好不要从事宗教和非法宗教及传销活动;不酗酒、斗殴、贩毒、吸食毒品;佩带管制刀具。保障自己身心健康,促进自己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好安全防范意识。不玩火,遵守纪律,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不用大功率,不吹吹风机。多学习了解安全的知识。

不管怎么样都要有自我防范意识,不用慌张,要沉着冷静,要敢于和不法分子做斗争。要记得求救电话,一有机会就赶快逃跑。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要努力去学习有关知识,以便遇事可以很快想到办法逃脱。平时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己的能力。要学习更多的有关知识,不能盲目,无理头。可以去实践,要有一些防火的知识。我们要珍惜生命,珍爱他人。远离火灾!

终坚持安全法制教育学习,不断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学生所要履行的职责,重点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学习,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警惕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取经验教训,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要牢牢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从小事做起,及时处理好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或灾难的发生。事情的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当存在微小的安全隐患时,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及时处理。要认真履行学校职能,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节约用电。

第二篇:XX关于初中生家长教育心得体会

XX关于初中生家长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初中生家长教育心得体会

我们有很多家长,寄信给我们她们在教育中总结的经验,现在《精英家庭教育宝典》和大家分享这位家长的总结:

自信:自信应放在首位,因为只有那些对自己具有充分信心的人才敢于对各种人生险境进行挑战。父母在孩子心中燃烧自信火花的秘诀在于“仔细观察你孩子潜能所在,然后慢慢地在那个领域里引导”。

激情:没有激情,什么事也别想做成。对于孩子来说,激情不要强输硬灌,许多孩子天生就很有激情,但这种激情之苗不一定能长成大树,因为它很脆弱,容易被轻蔑、嘲笑或失败所摧毁。

同情:当孩子们听说或看见小猫死了,便会撅起嘴哭,孩子们天生具有感受生物痛苦的特性。这种精神品行可以保持一生,也可以早早夭折,这一切取决于孩子所处的家庭氛围是否对别人真诚地关心和同情,孩子是否经常目睹父母对不幸者作出牺牲。

尊重与敬业:这虽是两个过时的词汇,但现代人必须紧紧拽住它们不放。以前有许多麻烦事儿,都是因为人们对某些事物缺乏坚定的敬仰而造成的。尊重与敬业的品质可以从小培养,你必须要求,要求,再要求。

自我更新:对现代人来说,应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那些墨守成规的人在社会的变革面前往往束手无策。人天生都不坚强,帮助你的孩子慢慢获得坚强应变的捷径,就是培植那些能克服和排除精神脆弱的种种品质。

幽默:幽默,也是一种应变能力,它具有奇妙的融合力。

永怀希望:这种品性可以说是最为人们所需要的。具备这种品性的人能在晦暗的年代看到光明,任何挑战都可以接受,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

教育孩子的各种技巧,也希望各位家长因材施教。孩子是未来的栋梁之才,《精英家庭教育宝典》针对3~16岁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30天改变孩子的一生,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篇二:初中生家长教育心得体会

使孩子们做到:

1、适应变化了的学习环境。初中不同于小学,突出表现为“三多”:课多、书多、老师多。不少孩子感到不习惯,对功课应接不暇。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不要只重视班主任的课而忽视科任教师的课。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养成科学的作息守时、专注的读书听课、积极的勤学好问、独立钻研问题、自我验收的习惯等。

3、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学的学习任务很重,学校把学习方法指导已列入教学内容,家长要积极配合。一般强调五个环节:① 预习② 听课 ③ 笔记 ④ 复习⑤ 作业。

4、明确智力上要“三过渡”,初中一年级与小学高年级在智力培养上既有衔接又有发展,要完成三个过渡:

一、在感知方式上,由以听觉型为主转变为以视觉型为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二、在记忆方式上,由以机械记忆为主转向以意义记忆为主。

三、在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鼓励孩子学会独立地对学习材料进行综合、判断、推理,发展思维能力。

5、加强意志锻炼。家长要使孩子在不断进步、不断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信心。

初二阶段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如果得不到及时指导,必然导致心理上的厌学情绪,引起学习上的恶性循环,那么,初二学生的家长,应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防止成绩下滑呢?

1、提高孩子对学习的认识。初二所学知识的难度明显比初一加大,功课有9门课之多,只完成每天作业、到考前才临时突击复习,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应着重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当天学的,及时复习;单元学的,整体复习;阶段学的,系统复习。

2、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知识是有规律的,初二的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一些学习规律掌握恰当的方法了。家长对此也应该明确认识到掌握科学的方法比掌握具体知识更重要。

3、排除孩子的学习困扰。有些孩子成绩下滑是有多种原因的,心理因素是其重要的一方面。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和孩子仔细谈谈心,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及时疏泄不良情绪。

1、对孩子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了解孩子在初三面对大容量的学习任务时的心理状态,使其对学习充满信心,勤奋刻苦,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谈心、教育,并要多与老师联系。

2、关爱、理解、支持孩子。初三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智力各异,学习成绩有差异是必然的。家长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既要督促又不苛求。要鼓励孩子制定出拼一拼能达到的目标,并协助他为之奋斗。生活上关心他们的冷暖。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当好孩子的大朋友。在孩子参加升学考试的前后都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做好稳定情绪的工作。在临考前,家长自己也要保持一种轻松的情绪,不要过分地唠叨,那样容易加剧孩子的紧张情绪。在升学考试结束后,家长要及时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对考场上发挥不好的孩子更应做好安慰工作。

第三篇:初中生励志教育

初中生励志教育

关键词:初中生 励志教育 内因

参考文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当今教学现状

从教20多年来,感受到学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多年以前,升初中都要选拨,因此,成绩不好,学习习惯很差的都没能进一步到初中学习,相对而言,学生比较听话,守纪。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所有的小学生都要升入初中读完义务教育,一部分小学就学习困难的学生到初中是很难完成学业的。

我原以为,现在的教学很不错,试想一下十多年前如果所有的学生也升入初中,那不更是一个大问题?然而,前些天一个老师给我发来一首词,让我感到现在的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非改不可了。词的内容:当年壮志风华茂,血气涌,晨光照。教鞭轻舞自从容,小女如花乖巧。满门桃李,一怀骄傲,常向花间笑。而今教室人喧闹,折寿诞,生烦恼。群魔乱舞„„,只盼离休早。

前些时日,学校整治一些迟到,不带书包的学生,我问其中一个学生:“为何不背书包?”“我又不读书,背来做什么?”“你来学校不读书,你来做什么?”“我来玩,学校人多,好玩?”“那你回家玩,行不?”“你又不敢赶我回家,我要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都知道他要接受义务教育的,我们的义务教育法是深入人心的。我想光是知道完成义务教育是不够的,象他这样完成义务教育与没完成义务教育有什么两样?现在的学生厌学现象已很普遍了。

二.造成此现状的因素

我通过多方了解和思考,我以为造成此现状的因素有以下的几点:

(一)初中生独生子女为多数,不愿吃苦,抗挫折能力不足。

(二)学生进入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经常与老师对抗,师生关系紧张。

(三)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通过努力学习,改变生活环境的源动力已基本消失,即失去了学习的目标。

(四)部分家长只知抓钱,农村父母即出门打工,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学习情况过问较少。

(五)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手段落后,孩子提不起学习兴趣。

(六)现在的初中生缺少适度的压力。

三.我的行动与思考

(一)去年三月去江苏学习考察,有幸在洋思学习了一周,有点小小的收获。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很有学习的价值,这是我很推崇的。

“先学”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知其不足,知不足而困顿,困顿而求解惑。“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进行学前指导,然后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辅导,不干扰学生自学。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暴露问题后(老师要尽可能了解中等以下学生的自学情况,这样反馈的信息才最真实、最彻底、最有代表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学习。“后教”的主要内容是:教师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得到的共性的问题,“后教”的方法是:“兵教兵”,但是绝对不能就事论事,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归纳、提高,由特殊到一般,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一点会一类、学一条会一堆。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由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一般不少于15分钟。这里要说明的是,当堂训练的作业必须分层次设计,内容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必做题是保证基础题和中档题,选做题是较难题,思考题是难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好,吃得饱。选做题和思考题,当堂完成有困难的学生,也可课后去研究。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时,教师要认真“监考”,确保人人独立、按时完成,否则反馈的信息就不真实,毫无价值。

这种模式的时间安排是:①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左右)②自学指导(2分钟左右)③学生自学(5~8分钟)④检查学生自学效果(5~8分钟左右)⑤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8~10分钟左右)⑥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

这种模式很好,根本上解决了教学手段落后的造成初中生厌学因素之一。而背后保障这种模式成功的是洋思人搞的“三清”活动,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就我的思考,“三清”活动又解决了学生缺少适度压力的因素。只有适度的压力才能有最大的动力,因此,我认为这种模式值得一学,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二)洋思教学模式再好,你要学生“先学”,他不学,你“后教”,他不听,你“当堂训练”,他不完成。你搞“三清”,他清不了。因此,我想那还不是最好的。

不久前,到成都树德联合学校考察,真正被此校的“励志教育”思想所震撼了。面对学生的自己写的黑板名言、自立座右铭、跑步时呼喊励志班级口号、所做的励志手操,我想这不就是在为学生找学习目标,为学生找学习的真正源动力吗?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就学生的学习而言,内因就是内在的学习动力,而有了理想就有了内在的学习动力。我国明代有名学者王守仁也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望底乎?教育专家魏书生说: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人生的希望,也是鼓舞人奋进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是激发学习动力的主要途径。树德联合学校的励志教育就是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四.我推崇的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我认为作为学生只要做好每天两件事:

1、读一个励志名言、故事。

2、写一段自己的反省。为什么要反省? 荀子曰“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去塑造学生。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应该靠权威和大道理来施加影响力,而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用启发的方式,身体力行地做好垂范。

作为学校要创立励志的环境,开展励志的活动,开设励志的课程。让环境感染人,让活动鼓舞人,让课程教育人。

四川邛崃高何九年制学校

杨兴无

2012/4/26

第四篇:初中生感恩教育

把感恩教育应用到初中语文课中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等经典词句正体现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与崇尚。可以说,感恩是中国五千年来文化积淀的精

髓,是需要我们继承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优秀人生品质。

美国教育学者阿迪斯·瓦特曼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

要,那就是,愉快地、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

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感恩等”。感恩作为人类的基本

道德之一,绝不只是对父母的简单回报,它更是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在今天似乎没有得到太多的传

承,更不用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丰富其内涵了。感恩一词对有些初中生来说已经

过时了。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初中生感恩意识正在淡化甚至泯灭,他们不懂得感谢,不愿

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索取,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中学校园里的一股暗流。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与中学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近几年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及中央电视台等重要媒体时常有关于青少

年感恩意识的缺失的报道。沈阳84岁老人王儒臣,13年来,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成为大学生。如今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人探望了。„„„„

以上的事实让我们见到了一些人人性的冷漠,获救者不敢站出来,受助者不看望困境

中的恩人,他们将他人的资助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曾经资助过自己的人毫无感激之

情,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痛心。对于那些知恩不报的行为,也引起了人们以及社会更多的关注,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另一方面要勇于跟那些受恩者说“不”,没有人有义务对那些心灵麻木、感情自私、不懂回报的人理所当然的付出。

“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字样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

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发射出自身的温暖,也

不配得到别人的爱。”人应该学会关爱,学会感恩,这样才会赢得更多的爱,才会让自

己生活在充满温情的世界中。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结草衔环,动物尚且如此感恩多情,何况万物之精华的人类呢?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知晓“饮水之源,知恩图报”的民族,从韩信的“受人一饭,终生不忘”到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无一不溢满着赤诚的感激之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底下都有感恩的因子存在,只是在平时的教育当中我们忽略了,没有触动,没有挖掘,而导致现在的学生

心灵残缺,造成学生情感荒芜、不懂感恩。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

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感恩缺失而导致的自私冷漠的个性不仅影响到个人生活态度和人

际关系,而且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青少年的冷

漠,国人回馈社会意识淡薄,已愈来愈引起人民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反思道德教育中感恩

教的缺失。2005年党中央下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件,及同年秋季,上海市教委推出第3版《中学生守则》,首次把“学会感恩”写进了中学生守

则,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把感恩教育列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中学生应该知道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者”,“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和长者”,“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

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感恩教育从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开始,让每个中学生都学会感激,懂得感恩,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它不但对中学生人格的完善、家庭的和美,甚至

对社会的和谐,都是大有裨益的,值得大力提倡。事实上,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我们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中都不乏“感恩”的内容。在以往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我们更多地注重了意识形态的教育,更多地培养中学生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理想,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弱化了“感恩教育”。

在今天,对感恩教育的研究必须提到日程上来。语文课程与感恩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感恩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课中有大量的充满感恩意识作品,它们以高尚健康的心灵去影响和规范学生,向孩子展现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捕捉、挖掘、拓展这些素材,通过具体的课文,在充分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适时、适度、得体地渗透感恩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感化,从而明白做人的道理,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通过学科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美好的情感,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品德修养,完善他们的人格,这是作为语文老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恩教育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渗透式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开发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期待有更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投入到这个研究领域。

所谓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 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我们今天所要倡导的感恩教育,就是要重新唤醒人们知恩、感恩、报恩的美好人性。有了感恩之心,就会尊重生命、善待他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学生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生活之源也会得到更好滋润,人的生命质量也能够得到提升,而这一切,也有利于学生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的健全的主体人格的构建,树立崇高追求,陶冶高尚情操,进而营造和谐社会。

语文感恩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和语 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活动。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感恩是人 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有深远的影响。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弘扬人文精神,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感恩教育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 和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语文的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使人成为人,是充满 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语文一直与感恩教育相连,不仅因为语文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 感恩内容,更因为语文教学开放灵动的教学过程为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契机。感恩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主体性。感恩教育的主体性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其作用,这

是感恩教育取得成果的前提条件。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育规律,确立其主体地 位,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主动地知恩、识恩、感恩,从而发自内心地以实际行动 报恩。可以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主体教育。

2、道德性。所谓感恩教育的道德性,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感恩教育适用于

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道德教育。任何人均是道德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 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感恩教育也就是道 德教育,我们通过教育可以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高尚的道德。

3、体验性。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一种体验。因此,就主要

倾向说,情感教育是体验教育。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才 能获得对道德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的体悟。从心理机制上看,当主体有了某种良好的 情感体验,他就会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引起这种体验的条件,也就不断的用自己的行为去创造满足幸福感、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等情感条件。学生在感恩教育中通过亲身感受,培养他们热爱父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最终实现道德发展的知情行的合一。

4、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活动。感恩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大语文发展观也主 张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主动实践。我们可以通过办报、演讲等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提 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教育活动。

当前感恩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局限从1979年到2011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检索关于感恩、感恩教育的文章共326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9篇;从1976到2011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感恩、感恩教育共有217篇文章,而有关语文学科中的感恩教育的文章有十多篇。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教育界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关于感恩的一般理论论述,包括感恩、感恩教育的涵义、感恩与道德的关系,感恩教育价值等。第二,对初中生感恩意识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以及提出培养感恩意识的一些方法。第三,各地开展的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情况。第四、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这些与研究文章主要是从学校德育工作的角度进行探讨。它们大多分析了现在学生们的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与原因,指出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对感恩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些可以让我们了解当前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常用的方式方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有益的经验。

我们也发现对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存在一些的薄弱地方,主要有:第一,感恩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感恩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全面,缺乏对这方面观点的提炼,缺乏这方面的专著。第二,在这些资料中,多把重点放在对感恩及感恩教育的概念理解上,而对感恩教育的本质挖掘较少。在阐述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时,没有对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第三,他们大多从学校德育工作的角度或心理学的角度对感恩教育的内涵、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都对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索,虽然途径之一是通过课堂进行,在学科中渗透,但是都是比较表层的提及,未能结合当前新课改的理念,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来做深入的探讨;即使有个别是就语文学科进行探讨的,也是比较表层,且结合的教材是小学教材,对象是小学的学生,文中大多是从文本、情感体验的角度阐述,在口语交际、写作以及实践探究活动方面研究的很少。对初中生该如何结合文本,在阅读、写作、口语训练、以及生活实践中进行感恩教育,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文章进行深入论述。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专著,还没有发现。在硕士论文中,也还没发现这方面的论文。

因此将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程教育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1、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需要加强感恩教育,2、感恩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3、感恩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4感恩教育可以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健全学生人格。

目前,社会上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的人少了,那种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行为日渐稀

少,这与我们缺乏感恩教育不无关系。人必须要有感激之心,假如人人都把来自于他人的帮助视之为一种“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话,缺乏“投桃报李”、“结草衔环”之

心,那么这只能使社会逐渐冷漠,善良之心更加远离。因此,在对美好和谐的社会心存期 盼之时,需要倡导一种感恩之心的树立,不断加强感恩教育。只有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 怀感恩之心,并付诸感恩行动,才能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善良的生态。在这种生态氛围熏 陶滋养下,我们才能期待社会整体爱心环境的形成,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蕴涵有丰富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语文教育不光要提高学生感悟知识的能 力,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孝敬长辈,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也是作为“人”拥有的最基本的品德的素养。将“感恩”教育巧妙地融于语文教 学,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高尚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一个懂得感恩 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因此,作为肩负传承传统美德重任的语文工作者,有责任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用我们的爱心、耐心,浇灌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最后,我用一首歌词结束本文“感谢明月照亮了天空,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感谢春 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感谢生活赠友谊爱情,感谢 苍穹藏理想幻梦,感谢时光常留永恒公正。感谢收获,感谢和平,感谢一切一切的所有”。

第五篇:如何教育初中生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如何教育初中生

一、认识初中生

(一)初中生的“弱点”

学生知识的实有水准不能与新知识的起点合榫,或教与学彼此摸不着思路。

(二)初中生的“需要”

1、爱和成人关心的需要。对于“心理上的断奶期”的初中生,要从依赖成人抚养教育为主转变为独立从事各项活动的成年人,需要成人(教师、家长)的关爱和关心,得不到成人的爱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担心失去成人的爱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2、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

3、自主和独立的需要。进入少年期的儿童产生了“成人感”,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以为家长和老师的话都是正确的,他们要求老师在学习上引导自己探索,在生活上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4、求知和学习成就的需要。学习是初中生的主导活动,它的状况如何,会影响其他活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是他们最大的需要。

(三)初中生的“变化”

1、更强调竞争。尤其是学习上的竞争。

2、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因而出现部分学生厌学现象。

3、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四)初中生的“不良心理”

1、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对着干”。

2、称霸心理——这是一种为了展示自我的变态心理。

3、猎奇心理——这是一种生理与思想发展不协调的心理。

表现为:求知欲的异化,好奇心的变态,对心中偶像的过分崇拜,对异性的神秘感。

4、报复心理——这是虚荣心受到损害后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

5、模仿心理——这是心理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如模仿影视剧中打斗、抢劫杀人、谈恋爱等。

(五)优秀初中生的表现

1、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够适当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2、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分心,能在充分的时间里对一个问题集中注意力。

3、热爱学习:喜欢探讨问题和做作业,并乐于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作业和进行争论。

4、情绪稳定:经常保持自信、愉快和安详,有幽默感,能够适应日常变化,不暴怒。

5、关心集体:乐于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助人为乐,和他人融洽相处,对别人不吹毛求疵。

6、兴趣广泛:对各种学问和活动都感兴趣。像艺术、书法、阅读、数学、体育和社会常识等。

7、坚持性:把指定的任务作为重要目标,并努力完成它。

8、善于口头表达:能使用众多的词汇表达一件事或一个观点。

二、走进初中生

(一)培养习惯

美国学者萨穆尔·斯达尔说:

播种思想,收获行动。

播种行动,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所以,有这样一句名言,很有启发性:

首先,我们养成习惯;然后,习惯成就我们。

先看不好的习惯:

●不定目标,不想后果。今日有酒今朝醉。不做计划,从不考虑将来。

●重要的事情留待最后去做。其他事情先不管他,且让我玩个够:看电视、聊天、上网、闲逛。大事永远为小事让路。

●放纵自己。不知道约束自己,对自己的生活不负任何责任。

●喜欢怪罪别人。

●遇事总往坏处想。

●不与别人合作。

好的习惯:

●积极处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先定目标后有行动。

●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

●与别人合作。

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专心致至的习惯。孩子一入学就应养成专心致至的学习习惯,因为只有注意力集中,有关信息才会通过感官进入大脑,学习才有效果。

2、认真细致的习惯。孩子的作业应按一定要求认真完成,包括内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按时完成诸方面。

3、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是学习内容的难易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儿童独立思考。另外,独立思考也是实战的需要。

4、看书读报的习惯。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应该培养孩子从小不满足于教科书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学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各种信息。

5、周期学习的习惯。

●预习。预习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通过预习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带着问题上课,有利于调动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听课。课堂听讲是学习的关键。正确的做法是:全神贯注惜分秒,积极思考答问题,手脑并用勤练习,理解归纳记笔记。

●梳理。课后几分钟,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在脑子里过“电影”。

●作业。坚持先看书复习,再完成作业,克服不复习就作业的毛病。

●计划。中学阶段自由支配的时间多,要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每天订个小计划,有检查,好落实。

●总结。每单元一小结,每年一总结,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把知识“揉”起来

理解,“串”起来记忆。

6、自主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激发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就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制造庸人的方法是极为简单的,那就是不让孩子热衷于某一事物,只这一点就够了,对任何事情都不着迷,都不感兴趣,这就是庸人的特征”。

据研究,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

2、满怀兴趣学习。

前苏联学者西·索洛维契克曾对三千名懒于学习的学生进行过兴趣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他的实验要求是:

(1)学习前做好充分准备,对自己一再说:“我喜欢你——英语(数学),我将高兴地学习”。

(2)学习过程中,比平时更细心,花更多的时间,努力地学习。

(3)到正常地学习变成习惯,实验结束,因为已成为一种常规。

获取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情绪,面对同一事物,不同情绪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同样面对明媚的春光,情绪高昂的人会为之欢欣鼓舞,奋发向上;情绪消沉的人则会为滨纷的落花而伤感,为纷飞的柳絮而惆怅。同样面临一座高山,情绪高昂的人会为自己战胜重重困难,攀上顶峰而兴奋激动;情绪低落的人,则会对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上跋涉感到苦不堪言,而最终望“峰”却步。

要善于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怎么控制?就从身边事、手头事、脚下事开始,从写一个字、记一个单词、算一道题开始,硬是要施加一个快乐的意念,硬是不让低落的情绪干扰自己,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习惯。

3、把学习看成一种享受。

很少有人能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享受,不光是学习,考试也应看成一种享受。我给学生们讲,现代社会的人终生都要面对考试,无法躲避。既然无法躲避,你是怨它、恨它,愁眉苦脸地面对它好呢,还是喜欢它,积极乐观地面对它好呢?当然是后者。万事万物都有两个方面,走出阴影就是阳光,手心翻过来,就是手背。全看你站在哪个角度看。

如果我们把学习看成一种享受,那么,我们天天来学校干什么来了,——享受来了!

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每天在学校里不愁吃,不愁穿地学习,确实是享受。消极悲观的人觉得学习是受罪,乐观积极的人觉得学习是享受。作为老师,就要不断地强化教书是享受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也只能强化学习是享受的理念。想得多了,写得多了,强化得多了,便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了爱学习的品质。优秀的学生,大多数都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大多都把学习当成享受。科学家、思想家都有把学习、劳动科研当成享受。

4、坚守快乐的阵地。

人世间有什么?人世间有阳光、有鲜花、有正义、有善良、有勤奋、有自强、有

开朗、有快乐。

人世间还有什么?还有阴云、有毒草、有邪恶、有懒惰、有自卑、有狭隘、有忧虑。

生活中原本有快乐,你善于寻找,善于站在快乐一方,坚守住快乐的心理阵地,不让忧虑进来,你便是个快乐的人;反过来,你总到生活中寻找忧虑的陷井,并且善于钻进去,你当然就是一个性格忧虑的人。

不快乐的人往往有以下几种原因:

(1)滚雪球似的扩大事态。

这些人不是在问题一出现就正视、处理它,而是一拖再拖,让它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

(2)代人受过。

习惯把别人的过错揽到自己身上,而自怨自艾。比如,有人看到别人不喜欢自己,就把责任归于自己,确认“这都是我造成的”,导致忧郁成疾。

(3)盯看消极面。

这类人老是把注意力放在消极面上,老是想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对别人也是,只记看别人的不好,从不记着别人的好。

(4)以殉难者自居。

这种人不能快乐的最大障碍是他们总能找机会把自己比作殉难者。像有的父母过度地承担劳动后,便对自己说:“我就像一个仆人,没一个人心疼我„„谁也不拿我当回事”。这样做的结果不仅给自己制造了恶劣情绪,而且使周围的人感到讨厌。

从这几种情形来看,很多人不快乐的原因就是在自寻烦恼,而我们是有能力克服这些弱点,支配自己生活的。

5、先学喜欢的科目激发兴趣。

有的同学学习兴趣很浓,各科成绩都很好,他学哪一科都兴趣盎然。也有的同学,学习的兴趣与玩的兴趣不相上下,怎样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去战胜玩的兴趣呢?往往这类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在课堂上还可以,自习课或回到家写作业时就管不住自己了。

对于这类孩子,要引导他们上自习时,先挑自己喜欢的学科学,这样容易将兴奋点由玩的一方向学的一方转移,静下心来,进入学习状态,一旦学起来,兴趣越来越浓,再学不喜欢的学科也容易接受了。倘若自习或在家学习时,本来想玩的兴趣很浓,你都先捧起不喜欢的学科,这便加重了不想学的心理,熄灭了学习兴趣的火花。

英国有一家学校,采取开放计划系统。每天早晨学生走进教室,先从自己喜欢读的科目开始读,因为喜欢,读起来自然又快又顺利。等学生较顺利地把功课做好,才转移到下一个科目。

还有些作业不愿写怎么办?那就先挑这个学科里简单的题来做吧,一组试题,多种类型,几十个知识点,你先忘记讨厌,先挑哪个题简单,做完一道,再挑一道喜欢做的,这样挑到最后两道题,一比较,还有一道更喜欢做,更简单一点,这样容易使人的心态变得积极乐观。

6、培养兴趣的幼苗。

中小学生兴趣广泛,心灵的田野里长满了各种各样兴趣的幼苗。作为家长应及时发现学生哪方面有兴趣特长,加以培养。作为学生也要理智地分析一下自己这些兴趣的幼苗,哪些是有益的,哪些地有害的;哪些兴趣没有培养前途,然后忍痛

割爱,锄掉那些不好的兴趣。

例如英国大数学家麦克韦斯童年学画。

再如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高声朗读普希金的《致大海》。

(三)磨练意志

1、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断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反过来,许多学习后进的人,决不是没有潜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潜能,经受一两次失败,就总是怀疑自己笨,不断强化“自己脑子笨”的意识,久而久之,觉得自己脑子笨的那根神经工作能力越来越强,形成习惯,一事当前,先想自己笨,自己不行,不给那些潜在的能力、脑神经以工作的机会,于是潜能就当然被埋没了。

要开发自己的大脑,开发大脑的智力资源,第一要紧的,就是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

人脑的潜能如地下的煤矿、油矿,如果不相信地下有矿,只是着眼于砍伐地表的柴草,当然就会感觉资源贫瘠,柴草越砍越少。如果坚信自己大脑深处潜在巨大的资源,立足往深处开采,那当然会有不尽潜能滚滚来的感觉。

2、利用潜意识,坚信我能行。

故事:50年代两个看病的人(略)。

分析:为什么没病的人,病得离开了人世呢?要紧的是他施加了自己有病、快不行了的潜意识,从那里接受了不行了的指令,便编制了身体各部器官全面撤退的程序,最后真的不行了。另一个人的潜意识则编制自己没病,自己能行的程序,身体各部器官,按照这一程序,清理了“不行”的病灶,身体便恢复了健康。人脑分为“意识”、“下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潜意识的功能很强。(小资料)

许多后进学生,由于经常给自己的潜意识施加“我能行,我能成功”的意念,学习利用潜意识为自己服务,最后战胜了自己的弱点,成了优秀生。

3、培养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能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孟子这一句名言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的人才会有大的作为。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抗挫折能力的重要,以至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一定要下大力气培养下一代抗挫折能力,要让他们经受磨难,让他们承受压力,让他们经受误会,经历委屈。现代社会信息广、变化大、多元化、节奏快、高效率,多机遇,成功的机遇越多,受挫折的次数也越多,就越需要抗挫折能力。怎么培养抗挫折能力呢?

(1)认识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要接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念。

(2)把一次挫折(例如考试失利)当作机遇,当成磨炼自己意志的机遇,当成增长自己能力的机遇。挫折能断送一个人,也能锻炼一个人,全看你怎么对待。有这样两个面对挫折的故事。

故事一:高才生应聘落榜后自杀的故事。

故事二:希腊人因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发奋成了大富翁的故事。

(3)在挫折面前,要满怀必胜的信心。情绪不好时,不妨放开喉咙高呼“我能成功”。

(4)克服困难中增长能力。学习中、生活中都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减少对老师、家长的依赖,凡是自己能做的事,决不请别人替做。

(5)日常生活中,可以故意制造难题,创设些困境,从而想出解决难题、走出困境的办法。

(6)多读一些伟人的传记。读的多了,就会感觉到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

(7)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做到风雨无阻。

4、勇敢地面对失败。

车晓东的故事(略)

失败,是人生任何一个位置上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障碍,任何人都无法回避,谁想躲开障碍,那就只有后退,而退到下一阶段,仍然要面对失败,倘若继续后退,那就等于到再后面的阶段去面对新的失败。

升学——招工——自谋职业——出卖劳动力。

平庸的人面对失败,伟大的人一生也不断面临失败,认真研究,就会发现,伟人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们面对的失败少,而是他们关于战胜失败,在失败中崛起。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每个人都会说,但真的要从失败中孕育出成功,就必须经受辛苦,甚至经受痛苦的准备。

5、竞争中磨炼意志。

到国外考察的人,有的回来喜欢宣传国外学生学得如何轻松,如何像玩乐一样学习。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发达国家也有竞争,竞争能磨炼一个人的顽强的意志。

6、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牛顿说:“一个人做事如果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

爱因斯坦说:“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 向成功者学习,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7、勤奋努力为立身之本。

下载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感恩教育

    积极寻求初中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摘要: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

    初中生教育调查报告

    初中生教育调查报告 近年来,学校和老师补课一事骂声不绝于耳,各地教育也做了工作,被电视曝光的,被报纸批评的,被处分的老师和学校也大有人在,可补课之风不但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

    初中生清明节心得体会

    初中生清明节心得体会范文 初中生清明节心得体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古人还称这个时节为“万物生长此时,皆......

    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初中生学习心得与体会(600字):懂的如何学习? 初中生学习心得与体会:学习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给我们带来财富,带来数之不尽的知识,还能......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活动主题:今天,我掌厨团队成员及人数:个人实践时间:8.13至8.27 实践单位:本家庭实践,就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

    初中生军训心得体会

    初中生军训心得体会 初中生军训心得体会 6天的军训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拉歌比赛那一晚。 我所在的10班跟许多班一样,平凡不出众。我们入学时也如同许多人这样放荡不羁。班里......

    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 经验一: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

    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生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方法对于每一位莘莘学子来说都至关重要。好的学习方法能让一个人终生受益。总而言之,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存在许多的错误与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