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佰》电影观看心得体会,观看《八佰》有感
对待底层的态度,代表了国家的良心,和民族的底线。《八佰》中的人物就是底层。生难做人杰,死亦非鬼雄,但是,他们活过!小编整理了《八佰》电影观看心得体会,观看《八佰》有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八佰》电影观看心得一
从影片公布的信息来看,电影《八佰》耗资逾5亿,于2017年底在苏州拍摄,历时230天。其中,剧组为1:1还原真实场景,挖了一条长达200米的“苏州河”。论布景花费,《八佰》在近代华语电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虽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参与,但鉴于出品方华谊兄弟、影片题材以及戏份的关系,我们认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预算的大头。另从影片预告来看,战争场面相当震撼,预算确实是花到了实处。
但是考虑到电影《八佰》临时(因技术原因)撤档,对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辑(为了过审)带来的剧情缺失、立意表达不明确等风险,我们认为电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约在10亿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预期,调整至20亿元。
显然,《八佰》是华谊兄弟的一步险棋。若是电影原版顺利上映,从题材、制作、卡司班底来看,20多亿票房基本没得跑了。但是考虑到为了上映而进行的妥协,确实是给片方带去了一定风险。
因此,我们预计电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15亿元左右。若影片经过撤档**后依然没有丢掉本来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冲击20亿朝上的票房成绩。只是即使达到这个成绩,对于华谊兄弟来讲,也只有30%左右的利润空间。毕竟5亿成本太高,而且话题又过于沉重,还放在这个贺岁档上映,想要票房超预期真是太难了。
另从电影《八佰》的拍摄历程来分析,我们判断该片的原预算应该在3亿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长了影片的摄制周期,导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
若是3亿就能拍出《八佰》,按照15-20亿的票房预期计算,华谊兄弟则有望收获67%-122%的收益空间,而不是现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赚30%的窘迫境地了。
《八佰》电影观看心得二
蝼蚁尚且贪生,在战争的巨大威胁下,老鼠也要求一个生。正如预告片中,闸北的大批难民正在涌向灯火辉煌的租界。
有人求生,有人却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军人正在艰难地行军,操着湖北口音问离上海还有多远。这个细节很带感,因为该团其实之前已经打残,一半士兵是从湖北保安团补充的。
而远处的上海城,已经在连番战斗之后遍地烽烟、残垣断壁。
一座仓库,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沪战场的血肉磨盘,已经将整个城市化为废墟。当谢晋元站在楼顶远望南岸,那一片灯红酒绿的繁华气象,越发衬托得北岸宛如地狱。
预告片有一点非常有趣,至今没有出现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脸,但这或许就是电影的本意:没有个人命运,只有家国;没有个人生死,只有八佰。
电影的历史考据也做得很好。因为怕重武器打到对岸的租界引起国际冲突,当时的日军也只能用轻型坦克和步枪攻击四行仓库,双方大多数时候都是短兵相接,而预告片里短兵相接的镜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包括后面,几名战士在楼顶牢牢抓住一杆千疮百孔的战旗,这应该就是四行仓库战斗著名的护旗之战。电影中将如何呈现,非常值得期待。
从预告片来看,管虎导演一贯的手持写实画风和快节奏叙事依然得以延续,电影可看性极强。那种血火之间的残酷与忠诚,得以一览无余地表达。
对应片头的偷生老鼠,预告片结尾也是动物,一匹雄壮的白马从残破的战场中一跃而起,飒沓飞驰,其中的隐喻意味令人无比亢奋。
没说的,《八佰》,必看!
《八佰》电影观看心得三
就在《八佰》开机之前,剧组曾走访了19个城市,随机采访街头的年轻人是否了解“淞沪会战”“四行仓库”“谢晋元”等历史名词。结果是令人遗憾的,除了少部分人表示听说过“淞沪会战”的名字,其他人纷纷表示一无所知。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论是管虎导演,还是《八佰》其他台前幕后的创作人员,都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哪怕经历了项目三度重启、主创排期问题等诸多困难,依旧不改初心,坚持要将这部电影以最好的品质呈现给观众,让这段历史不被后人所遗忘。
预告片发出的瞬间,在管虎导演的微博之下,一直低调的《八佰》主创们纷纷前来“报到”,评论区亦可窥见影片中熊熊燃烧的男儿热血,也让人更加期待影片上映!
《八佰》电影观看心得四
小人物的奋斗,总是激荡人心。
只因我们都是小人物,在他们的人生中,飘荡着我们的影子。
如果回到80年前,我们不是蒋介石、不是顾祝同、不是孙元良,甚至不是团副谢晋元,只是四行仓库中的普通一员。
被时代乱流裹挟,却义无反顾的走入最后战场。
奋斗、拼命、流血、牺牲之后,不求能换来荣华富贵,只希望为危如累卵的国家,尽绵薄之力。
上司们软弱、贪腐、战败,依旧拥有鲜花和掌声,拼尽全力的士兵却要享受区别对待。
这是不正常的。
对待底层的态度,代表了国家的良心,和民族的底线。
《八佰》中的人物就是底层。
生难做人杰,死亦非鬼雄,但是,他们活过!
第二篇:2020观看《八佰》有感
2020观看《八佰》有感范文五篇
观看《八佰》有感1
晚上,一家三口相约看了场电影《八佰》,这是半年前爷俩就心心念念想看的,我纯粹是湊热闹的陪同者。素来我对战争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就不感兴趣,特别抵触的就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儿子说,这部电影是历史重现,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疫情过后,电影院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只是增加了扫健康码、戴口罩的刚性要求。影院里的观众还是挺多的,不知是影院解禁后的报复性消费,还是这部电影独特的吸引力,据说《八佰》的网上评分不错,最可喜的是很多年轻人前来观看。
观影之前,恶补了影片所讲述的时代背景。《八佰》故事梗概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即1937年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国民党八八师五二四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领400多人死守四行仓库,与日军顽强抵抗的故事。
总体看,整部电影拍得挺走心,也挺煽情的。一条河把四行仓库和英美租界就此隔开,四行仓库悲壮的抗战和对岸英美租界灯红酒绿的小资生活的强烈对比,还原了当时国人对抗战的迥异态度,一条河也把不同人的命运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最感动的是那些死守仓库士兵的英勇行为,800中国军人(实际仅为400多)对30万日军,苦守4天4夜,惨烈程度可想而知,那些催泪的画面,让我哭得一塌糊涂,旁边的儿子也潸然泪下。他
们并不是真的不怕死,而是在那种特殊的历史境遇下,没有选择的选择,左右都是死,为什么不死得更有尊严、更像个男人一些呢?
我还感动的是,在国家有难时,全民的觉醒是最重要的。这些寡不敌众的士兵,表面守卫的是四行仓库,实际上他们守护的是上海沦陷的最后一点尊严。当民众理解到了这一点,他们隔岸见证、支持、资助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你很难不被这些画面所触动和落泪,“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就如同现在一样,只要14亿中国人团结紧紧的,努力夯实我们的内功和实力,还有谁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不能战胜的?
电影还原历史,当然无法尽善尽美,影片也不同程度存在为了烘托主题,生硬摆拍、带节奏的瑕疵。但《八佰》总体是正能量、让人热血沸腾的一部好电影。电影散场,老公问儿子,如果你在战场上,你会成为抱着炸药包跳下去的那一个吗?儿子认真想了想,坚定地说,他会那么做,尽管也很害怕,但那是一个军人的必然选择!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部电影,致敬历史,更鞭策未来。愿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永远记住:实力是最好的名片,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观看《八佰》有感2
最近朋友圈都在传电影《八佰》,于是准备一睹风采,一年里看不了几次电影。偶尔的心血来潮还是有的。
女儿不想去看,理由是浪费钱,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在网上看到了。可我不想等,带着儿子去看,儿子高兴极了。
自疫情以来,还是头一次进电影院。人不多,却没有感到兴致减退。我将会有2个小时多的时间在这里度过。
影片讲述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由420人组成的国军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军奋战四天四夜的故事。为了扩大队伍影响,师长说有800人,史称《八佰》。
难以想象那时候的中国,是怎样的落后,受到了多少耻辱,一个泱泱大国被小小日寇打。可历史是存在的,它要让每一个中国人知道,我们的名族强大,是经过了无数前人的流血牺牲换来的。
影片中,打动我心的是,当有庞然巨物来摧毁城墙时,战士一个个轮番身绑炸药包,与怪物同归于尽。
哪个人不怕死,可在战争面前,我们的战士们,做的是保家卫国,不顾一切后果,拦截敌人,把生死置之度外。
由欧豪出演的一个角色,他一开始不敢开枪,不想打战。他说我只是一个农民,想来看看大上海是什么样子。
后来他的叔叔被日军凌迟处死,他又亲眼目睹,身边一排排战士为守护国旗而倒下,他开始觉醒,他是一个中国人。遇事不是逃避,要拿起枪去战斗,去打日本人。
师长谢晋元说,我们的国家病了,一听日本人要开战,多少人撤退。可我们要不怕牺牲,要让国人看看,用行动唤醒更多的国人。
作为领袖,他是这只队伍的灵魂。一道道军令,尽显男儿本色。
看哭了3次。虽然知道是假的,可影片还原了历史的场景,怎能不叫人动容。
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刹那间因为子弹,突然停止。在战争的年代里,如蝼蚁般,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
保家卫国,不是一句空话,它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历史远去了,我们还要学习历史?
我想,这是我们生而为人,必须要学习的一堂课。牢记历史,懂得历史,才能更好的生活,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
不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就从为自己的小家做点事。
教育好孩子,修养好身心,其实也就是为国家做了贡献。
观看《八佰》有感3
临近岁末年关,网上又传了一阵《八佰》即将上映的消息哈,结果证明又是空欢喜一场,2019年看到《八佰》是注定无望了。《八佰》上不了,本来要撤到元旦档的《叶问4》也不撤了,《解放·终局营救》、《特警队》也纷纷提档上映,大家看看这些片子拍得有多糟糕,就会理解影迷们对《八佰》的期待为何如此强烈了。
如果你还没拿定主意是否去看《解放·终局营救》,那么毒舌君这篇影评一定会打消你观影的欲望;如果你已经去看过了,那么不妨瞅瞅这篇影评,看看下面的内容有没有说中影片的问题所在。
由于毒舌君要详细分析影片,所以下面的影评内容一定会涉及大量剧透,如果介意的话,请看完影片再来。
毒舌君先不聊本片在情节、细节和角色上的问题,先来说说本片在本质和根源上的问题。毒舌君对主旋律战争片其实并无偏见,从小也是看着《四渡赤水》、《大决战》等主旋律战争片长大的,当时觉得这些影片也蛮吸引人的。
虽然长大后也逐渐明白主旋律战争片的诸多“先天缺陷”,但至少人家有那种艺术创作的认真劲儿,剧情是工整有序的、角色是鲜明扎实的,战争场面也拍得有板有眼。其实不只是这些主旋律战争片了,早年间的国产故事片,扎实的剧情和角色基本上都是标配。
而到了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像《解放·终局营救》这种主旋律战争片,一方面要遵循主旋律电影那些“你懂的”条条框框,一方面又要出于赚取票房的目的迎合观众,向商业大片看齐,两方面结合的最终结果,往往不是兼具主旋律电影扎实剧情和角色,以及商业大片火爆精彩感这些长处,而是恰恰相反,往往长处尽丧,缺点尽显,甚至还带有“抗日神剧”的高能范儿,《解放·终局营救》就是这种典型。
相信只要看过《解放·终局营救》就不难发现,本片完全丧失了传统主旋律战争片那种扎实的剧情和角色,尤其是剧情从头到尾毫无逻辑,彻底崩溃,仿佛剧情完全不需要讲道理,只承担为动作戏串场的功能就够了,而动作戏除了乱打乱炸一通,也严重缺乏商业动作大片应有的精彩与刺激感。
而且《解放·终局营救》绝非个案,纵观近几年的主旋律战争片,都有类似的问题,从而折射出当代的主旋律战争片创作者,在创作心态上的扭曲与浮躁,不仅丧失了老一辈电影人扎实细致铺排剧情角色的艺术功力,对于商业大片的理解也仅限于堆砌火爆感这种皮毛,创作上有太多的心机和顾虑,缺乏足够认真敬业的态度,还怎么能拍出好电影?
观看《八佰》有感4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以后,中国军队第88师是最先进入战场抗击日军的中国部队。最初谢晋元是作
为第262旅参谋主任,在宝山路商务印书馆对面的楼上在最前线指挥战斗。战斗到9月中旬,第524团团附
黄永淮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第262旅旅长便
任命谢晋元为新任团附,指挥该团负责正面阵地的防守任务。
因战况激烈,该团先后补充了4次兵员,原来的老兵在战火中不断牺牲,补充人员主要来自地方保安团。战斗至10月下旬,面对日军的不断增兵,中国军队发现如果死守闸北,将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于是下令中国军队撤退到苏州河南岸防守。但为了配合外交,给世人留下中国军队仍坚守苏州河北岸抗战的印象,于是决定让第88师留下一部分部队,作为中国最后的军队坚守。
对于留下来最后坚守的军队,师长孙元良很清楚他们将面临的结果,曾表示留置闸北守备最后阵地的部队,最多是牺牲,最少也是牺牲。”最终
孙元良决定以中校团附谢晋元率第262旅524团固守原第88师师部所在的四行仓库为据点,作为中国在闸北的最后一支
部队坚守苏州河北岸。这便是坚守四行仓
库的谢晋元及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四行孤军的原因。
孙元良亲自向谢晋元在四行仓库下达了率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之所以将最后两支中国军队死守的阵地设在四行仓库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四行仓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固易于防守,并容易掌握部队。四行仓库作为原第88师师部,粮食和弹药都储存了很多,而且为了防止自来水管被日军截断,还有大量的饮用水储存。
观看《八佰》有感5
为了还原1937年的时代质感,剧组不仅搭建起占地200亩的建筑,更不惜人工开凿了一条仿真苏州河,负责场景搭建的华谊兄弟(天津)实景娱乐有限公司在还原历史质感方面也做足了功课。对此,管虎坦言“几乎没有哪个电影剧组会真砖实瓦地对建筑场景进行1:1复制,《八佰》花了几年的时间来再现那个时代,就是希望能带给观众更好的体验。”王中磊则表示,剧组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一个“实”字,“整个实景搭建花了一年的时间,真实的筹备花了两年,剧组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已经三个月了,似乎还有不少没完成的事情。”同时,王中磊还感叹,“希望可以有一部电影作品,除了本身的观赏感、娱乐性之外,更能让观众铭记这段历。”
除场景外,管虎对片中出现的每一位演员要求都非常高,影片拍摄所需的千名型态演员志愿者全国七城面试正在进行当中。同时,片方还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特约演员,他们在严寒与酷暑的考验下已经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军训,艰辛的训练被管虎称为“炼狱式的折磨”,军事教官臧雷更将这批演员称为“八百壮士精神的传人”,“这些演员流过的汗可以以斤来论了,这是我所了解到的电影演员接受军事训练最刻苦、最自觉的一次”。66位特约演员代表也亮相发布会,冒雨向在场媒体展示了他们的训练成果。被问及电影主演的甄选标准时,管虎坦言这次对主演也会同样严格要求,秉承着合适的、真正的好演员两个标准来挑选,除了必要的军事训练之外,还会对演员进行日常训练,“包括口音和形体,最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坐在一起对剧本不停地围读和研讨。”
第三篇:观电影《八佰》有感
观电影《八佰》有感1
刚开始我并不知道《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只是知道它在网上的争议很大,为了保持对电影内容的好奇心和神秘感,我也没有过多去了解。今天我去看了这部电影。本来有千言万语,但是看到B站,微博上已经有太多人点评分析过了,我也说不出什么新意,那就从我个人的角度,不参杂任何历史,谈谈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吧。
整部电影给我映象最深的就是隔着苏州河迥然不同的天堂和地狱。
当仓库内死守的战士筑建防御工事的时候,河对面的人们喝酒听曲唱戏,富太太们照样喝茶打麻将嚼着上海话吐槽老公微薄的工资。当日军围攻仓库,扬言三个小时攻下仓库时,河对面的人们抱着看戏的心态,戏虐的下赌注,抢观戏的最佳位置。当仓库内战士现场直播式的以血肉之躯与日军拼死相搏时,河对面的国人心底产生了或是怜悯或是悲愤的情感。当看到仓库内的战士冒死也要守住国旗时,河对岸的民众的爱国之情真正被点燃。在最后战士们争分夺秒的过河时,河对岸的民众更是不顾一切的冲破铁丝网要和战士们同在。
这整部电影不仅仅是在写仓库中每位战士的成长,不仅是端午(欧豪饰)从刚开始的懦弱到最后护旗牺牲;不仅是小湖北(张俊一饰)从一个被保护到主动拿起枪投入战斗,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不仅是老铁(姜武饰)从刚开始胆怯消极应战到最后掩护主部队撤离;不仅是陈树生(郑恺饰)留下“舍身取义儿所愿”就身绑手榴弹英勇跳下与敌人同归于尽,以及一个个和他一样甘愿牺牲的勇士……他们的牺牲当然是我们应该歌颂的,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辈皆应如此!!!
但是我觉得导演好像并不满足于对这些单个人物的成长和表达,导演想要传达的是一种大视角,大格局。
苏州河一侧满目苍夷,断臂嶙峋,寸草不生,尸横遍野。苏州河另一侧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灯火通明,近在眼前的战争好像与他们毫不相干。只要自己还能生活的好好的,什么国家,民族,大义统统不关“我”的事!不禁让人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在近距离的直观了仓库内战士的战斗后,租借内的国人整体上也在逐渐转变成长。这也许才是导演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导演不仅想让河对岸租借内的国人成长,更希望给每一个观影的观众以启迪:国家遇到危难时,每一个国人都不应该也不可能是身外人,战火时刻都会因为你的漠不关心和高高挂起而愈烧愈烈,烧到自己身上只是迟早的事,所以我们必须同仇敌忾!
观电影《八佰》有感2
“活下去就是胜利”,伴随着谢团长最后一次嘶声力竭的命令,电影逐渐落下帷幕。
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了维持三个月,随着四万多国民党的撤离,第88师团谢团长率领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防线。留守在上海四行仓库四天,浴血奋战,直至上峰命令,撤往租界。
《八佰》给了我情感冲击,片中有很多触人心弦的时刻,其中最让我觉得戳心戳泪的一幕,是发生在敌军要凿开四行仓库墙体引爆的时候,当时敌军已深入仓库墙角,一旦引爆墙体,整个仓库都会失守。而战士们也没有足够的火力阻止敌人,危急时刻,陈树生挺身而出,他采取了:“自杀式”引爆,他身上帮着满满的炸药,走到楼前,大喊自己的姓名,利落干脆,没有丝毫犹豫,直冲冲地跳了下去,“呼”,一声巨响与一团火光震撼了对岸的民众。随后,接连的战士都采取了“自杀式”引爆,他们用身躯与生命来抗衡火力的不足,那奋不顾身的背影,令我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中的一个人物,给了我很大印象,那便是——端午。他是一个被冲散的“兵”来到四行仓库,他胆小懦弱,在前几次的进攻中,他缩在墙角,身子忍不住抖,连枪都不敢开,更是在他救一个女学生时,被炸药擦伤了脖子,而惊慌失措,大呼自己要死了。可在执行“升国旗”活动中,他那跃跃欲试的躯体,咬紧的牙关、坚定的眼神,与之前的他截然不同。这次活动,他的腹部受伤,里面的肠子都留了出来。但他浑然不知,沉浸在胜利的喜悦。
“八佰”,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人”、“壮士”,更是中国民军十四年顽强抵抗的缩影。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向所有为保家卫国贡献过力量甚至生命的战士们致敬!
观电影《八佰》有感3
苏州河静悄悄的流淌,
一水之隔,一桥之距,
一岸天堂,一岸地狱,
一边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一边炮火连天,满目疮痍。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河这边,身处地狱的八佰勇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守卫着河那边流光溢彩的繁华,正如片头所言:待我成尘时,你将见到我的微笑。
八佰的佰字旁边是个人字,八百人的生命定格在四行仓库,也印在中华儿女心中。枪林弹雨中,他们身捆炸药包,大呼姓名只身跳下,用年轻的身躯护住了四行仓库,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重炮轰炸中,他们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为国旗筑台,让国旗屹立不倒,也让祖国人的脊梁傲然挺立。再坚持下去的意义是什么?意义是这里是我们的家。即使平凡如尘,他们仍怀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魄,四天四夜,有血有泪,他们用血肉之躯直播的壮举,振奋了隔岸观火的国人,鼓舞了全国民心士气。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苏州河依然静悄悄的流淌。
致敬每一位守一方故土,护山河安宁的革命先烈,致敬每一位中国军人。
观电影《八佰》有感4
最近一部叫《八佰》的爱国电影很火,于是我和爸爸约定好一定要去看。观影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部电影既感动又精彩,的确很值得一看。
电影讲的是淞沪会战后期,谢晋元所率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坚守闸北四行仓库。谢团长带领400余兵,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真实历史故事。“八百壮士”抱着为国捐躯的决心,誓死守卫。我很敬佩他们的坚定,更佩服谢团长,如果不是他把战士管理得好,应该就会有逃兵出现吧。
我最印象最深的是战士们在四行仓库上面护旗的场面,绝不让旗子倒下来。直到最后,护旗的战士全部牺牲的时候,也不忘把旗杆竖得笔直笔直的。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一段保护上海不让日本人占领中国的历史。看完影片后,我真的是感慨万千,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观电影《八佰》有感5
最近,最火的电影非《八佰》莫属了,也经常看到同学写《八佰》的观后感。正好妈妈单位发了两张票,趁今天下午没事,就把电影看了。
《八佰》改编于真实事件,电影取材1937年发生在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讲述了中日淞沪会战交锋近三个月,彼时的国民心中遍布恐惧和迷惘,军人畏战,人心涣散。在上海濒临沦陷的时候,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奉命带领420余人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他对外谎称仓库内有800人,“八百壮士”因此得名。
一面天堂,一面地狱。当时还有英国等国家的租界,所以日军打的时候,不能打租界,轰炸也是如此。苏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虽只有一河之隔,但有天壤之别,一面到处是硝烟、废墟、千疮百孔的建筑,衣衫褴褛的人们,而对面灯红酒绿,有唱戏、赌场玩牌,人们有时髦的发型和名贵的衣物。
日军用钢板阵掩护工兵爆破墙体,手榴弹无法击破,壮士们就将炸药捆到自己身上,从楼上跳到日军的钢板阵中。一位赌场老板说:“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一个女孩冒着生命危险,从河对面游了过来,送中华民国国旗,升旗必定会激怒日军,可在自己地盘上,为什么不升?民国国旗升起来了,日军战斗机扫射,人肉来挡,死一波,上一波,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
致敬英雄,中国人民永远会记住你们!
观电影《八佰》有感6
我一直以为,和苏州河畔相关联的一定是轻柔的吴侬软语,或者是悠扬的苏州小调,直到这部电影镜头将画面在这里缓缓展开。
苏州河水潺潺,悄无声息流逝,用一己之力划分天堂地狱两个世界,月色寒凉,照着南岸的天堂,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也照着北岸的地狱,硝烟弥漫,残垣断壁,这样的景象,何其震撼,何其直击人心!
没有援军,没有退路。
历史就是如此残忍又真实,孤军奋战的四个昼夜里,在这场罕见的被围观战争中,那为壮声势对外号称八佰人的四百人,生命在那一场战役,永远被定格!
被战争裹挟的每一个幼小的个人,都有牵挂,有挣扎,有惶恐,每一次天明,都有人再也没能睁开眼睛,这里没有风花雪月,来不及说声保重,也许下一秒就是永别,可我庆幸,没有人真的退缩,当士兵们舍身炸日军的钢板阵,一个接一个的名字报出来,一个接一个的赴死,我的眼泪汹涌而出,他们也是儿子,也是父亲,也是丈夫,可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也是他们。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而为我们守护岁月静好的身影,从未远去,直至今日依旧在!
近日,卫国戍边烈士遗骸的现场交接仪式上,大型军机抵达机场,将士们列队集合,为保卫国土的英雄们鸣枪致敬,无比庄严的仪式,是给他们的最高敬礼。
他们是加勒万河谷冲突中牺牲的烈士,是以生命为代价守卫祖国疆土的人,他们中有人即将为人父,有人只是青涩少年,他们也曾在某个夜晚抬头望月思乡,但这一刻,母亲的思念没了尽头,那些爱着他们的人也再等不到消息……
保卫祖国疆土,守护巍峨边界,当肩负起这样的神圣使命,他们便是身披铠甲的勇士,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敬佩的人!
我们的民族,遭遇过天灾肆虐,也对抗过战火纷扰,我们的民族从废墟中一次次站起,一次次奋进。
当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里,不要忘了祖国,不要忘了舍生忘死守卫祖国的人,不要忘了是谁在身后为我们守护和平,守护安宁,我们这些被守护的人,能做的,唯有铭记,唯有敬畏!
望明朝,未有人尝战血,未有人闻硝烟,未有人顾自看战场寒凉的月光。
观电影《八佰》有感7
还记得一个月前,妈妈想带我去看电影,她提议去看八佰。可爸爸却反对,说它:“它有‘鼓吹国民党’的‘嫌疑’”。一部抗战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罪名”?老师一再推荐,我终于看完了这部电影。
事情发生在一九三七年的四行仓库。对于这个名字,我既熟悉又陌生。它的名字出现在历史书中,而我又对它剩下的一切一无所知。
这部影片,让我最感到震撼的是不同人对战争的不同反应。有些人被直接拉去战争,有些人本来就是国民革命军的一员,有些人是自愿奔赴战场,还有的在租界,一河之隔却好像与战争无关。
这部电影里,想要逃跑的人得到的镜头并不比那些慷慨赴死的人少。每每看到老算盘挣扎着要逃跑去娶老婆的时候,我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既心酸有愤怒的情感。淞沪会战终究会失败,四行仓库最终会被炮轰成一座废墟。面对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我又哪敢保证自己不会有逃跑的心呢?我会为了它而付出生命吗?
当八百壮士或者主动、或者被迫舍生赴死、保全国之尊严的时候,河的另一旁,围观看戏的人们也因为他们而改变了态度,纷纷捐款捐物给仓库。他们用生命唤醒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我需要跟爸爸进行一场对话。
观电影《八佰》有感8
抓住暑假的尾巴,爸爸带我们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真是一部值得我们深思的好作品。
电影刚刚开始放映时,我觉得不甚理解,毕竟那是一个遥远的年代,然而情节越往后推进,我小小的心灵仿佛受到了巨大的触动,多次握拳含泪。是呀,战争已经过去,壮士也早就被写进了历史,然而生活还在继续,爱国的主旋律不会暂停,先烈的精神将始终引领我们前进。
其中最让我深受触动的是《八佰》中的逃兵。这群逃兵大部分都是新兵,他们很多家里都是农民,还有很多人年纪尚小。在他们眼里,此次出行的任务就是打扫战场。他们期待着任务完成后尽快回家与家人团聚。然而当他们面对日本人的残酷打击后,他们才发现这次危险重重,随时可能丢掉性命。这里有许多人想要逃离,一些在逃亡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性命,还有一些成功逃脱。然而在这群逃兵中,更多的是在血与火的磨砺中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凤凰涅槃,挥洒热血,保卫国家的战士。其中,我最喜欢端午。
原来的端午在我看来唯唯诺诺,哪怕面对手无寸铁的日军,他依然不敢开枪。电影中,我们还看到他曾经想要游到河的对面,逃到安全的地方。那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对他的鄙夷,与其说鄙夷,倒不如说是恨铁不成钢。我多么希望他能用手开动枪的扳机,我多么希望他不要再逃了。可后来,当他看着无数战友在枪林弹雨中倒在自己的面前,当他亲眼目睹了叔叔被日军处死,当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们自愿背着炸弹跳楼自爆,只为守护仓库,只为祖国,他的内心受到了撞击,他在一次次面对死亡中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终于,他为护旗为救队友而献身。当相机拍下他生命中最后的那一幕时,我的眼泪不自觉泛滥了
《八佰》中,每个人物角色都有着不一样的个性,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保卫国家。这个电影不禁让我感叹如今我们的国家这么强大,都是靠那些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的和平是来之不易,分外珍贵。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也许在如今的好时代,我不需要抛头颅和洒热血,但是我想我会好好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长大报效祖国!
第四篇:八佰电影观后感
八佰电影观后感
在苏州河,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这是出自于电影《八佰》的一句话。一边是纸醉金迷的租界,另一边则是战火纷飞的四行仓库,它带来的不仅是战争的残酷,还有民族的耻辱。
《八佰》的故事原型是1937年发生在四行仓库的一场保卫战,这场战役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将近几个月了,国军几乎全部撤离,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领最后420人留守四行仓库,直到10月30日才退留租界。
其中有两幕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电影中,从租界来的记者询问四行仓库里共有多少人时,一名国军士兵刚想说;四百二但被团副拦住,有八百人!这四个字多令人心酸,虽然只有420名国军士兵在,但他们有着八百人的精神,他们和死去弟兄的精神一起并肩守卫着上海。
另一幕是日军准备在钢板阵的掩护下爆破楼体时,一名叫陈树生的国军士兵绑着手榴弹跳了下去,他跳进了楼层里面,与敌人同归于尽。接着是更多的壮士牺牲:湖北通城李满仓!湖南浏阳王金斗!俺叫孙守财喊完一声名字,便化为一朵朵血花,好像炸在我的心上。那些伴随硝烟牺牲的战士们,他们是中国的英雄!
影片的最后,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遮住了四行仓库,熄灭了未停的战火,仿佛整个世界突然安静下来。
这就是八佰壮士的故事。
看完整个影片,我沉默了好久,思绪忍不住飘到祖国的过去和未来。以前,人们的生活十分穷苦,而现在,人民生活改善了,祖国也强大了,这些全是由那些英雄用生命给我们换取的。如今人民生活幸福安宁,祖国繁荣富强,我们应该将历史和那些英雄永远铭记于心,为祖国更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
第五篇:电影《八佰》观后感
电影《八佰》观后感
电影《八佰》观后感1
“我听到对面的楼里有人在喊,父亲说:‘那些人在保护我们’,我只记得那时候酒酿圆子很好吃,却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荧幕上炮火连天的场景看的我心惊肉跳,甚至都有一种想要找一个日本人打一架的冲动,即使我知道那样是不对的像我这种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自然不会知道那种感受。但是即使是在观看电影,我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当年的生活在那种情况下人的感受。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这就是家国情怀。
电影中的各个角色扮演的十分真实,开始很多人想当逃兵,但后来渐渐的变得勇敢了起来,最后竟加入了掩护部队逃生的敢死队,被人们称作英雄。有的人肯定想说,他们凭什么算英雄,他们一开始可是想方设法的逃跑的人啊。对啊,他们是人啊,他们也有血肉有感情的啊,再说没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故事。
其中的三个场面令我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弹盾,组成了一个大盾往仓库里攻击,国民党用枪打不破,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弹,跳下去牺牲自己,炸了日本人。当时我的眼泪就已经绷不住了,哗哗的往下流。他们这种舍命为国家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当然,有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枪,不敢往前冲的逃兵,也让我心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
第二个场面是他们在第三日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当时是国民党国旗,并不是五星红旗,当时的国旗是另一个角上是蓝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红色的他们说:在自己的领土,要立起自己的国旗,不能让日本人给占领。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的我气愤不已,当红旗缓缓落下的时候,有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他不让我们的国旗倒下。当时我真的情绪是非常的激动的他为了自己的国家,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让国旗倒下。当时租界的对面,中国同胞都在看着他们。那些战士们说,我们的.同胞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要好好的守护着他们。
第三个场面就是英租界答应让国民党战士冲向他们那边儿,但是中途会有日本人用枪或子弹扫射他们。他们中途被射到了好几个,但是战士们拼命的往前爬,他们的团座说:“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着。”听到团做这句话时,我已泪流满面。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是保护我们国家的真正的中国人。说爱国,护国不是口头上的保护,他们是用行动这样做的,当时我看到他们这种爱国情怀,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的这种精神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心想是什么样的人这么伟大,为了我们不顾自己的母父亲。孩子就这样往前冲,只为的是保护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的同胞。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的口罩已经被我的泪水打湿。眼睛都已经哭肿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单单只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我爱中国!中国加油!中华加油!
电影《八佰》观后感2
现在有一个电影特别火,那就是《八佰》,暑假快结束时,这个电影上线,随后就掀起了热潮,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谈论这部电影,我也想看看这部电影,昨天晚上,写完作业,就去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了抗日时期,上海被日军轰炸,只有上海租界没有被炸,日军想进入上海租界,可却被四行仓库里的四百名国军守着(文中说八百),四百对几万,多大的差距,人们说他们守不过半天,可是他们却守了四天,最后他们的长官下达命令,让他们进入上海租界,放弃坚守。
这是一部抗战剧,也是由真实的故事改编,不难想象那时有多困难,在第三天时,日本扬言要在三个小时内攻下四行仓库,日本立马发起猛攻,日本为了打破墙体,组成了一个铁皮阵,也就是日军头顶一个大铁皮,让国军枪打不进去,手榴弹扔不到。这时一位国军做出了自杀的举动,他身上拿着好几个手榴弹,跳了下去,成功炸到了日军,其他几个国军见到之后纷纷效仿,最后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好死不如赖活,能活为什么要死,可有这样一群人,不怕死,困难来临之时,冲杀在最前面,他们就是抗日军,如果不是他们,我们泱泱大国早已沦陷。
让我们铭记历史,从惨痛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好好学习,报效中国。
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满了不屈与坚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狱,而“地狱”承载的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真正炸醒了河对岸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何香凝的这一句台词被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真正被唤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日本军官和谢晋元团长的会面。身骑黑马的日本军官和身骑白驹的谢团座无疑是影片中一大冲击波,黑暗和光明、绝望和希望被巧妙地转化成日本军官的黑马以及八佰壮士的白驹。而当河对岸租界的.民众们看到奔驰的白驹时的兴奋,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则是对希望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对中华民族会重新站起来的坚定。
而影片最后在废墟中踏出的带着血红色的伤口的白驹,则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仍大步昂扬地向未来驰骋而去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那匹白驹,它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中华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电影《八佰》观后感3
在这个电影中间有段情节是这样的:一群人为了保护中国的国旗而英勇牺牲,这是为什么呢?没错就是尊严,人可以牺牲,但尊严不能践踏!一群人抱着炸药包为了消灭日本人而跳楼,舍身报国、不畏牺牲等英雄品质一一出现在他们身上。是啊,日本人虽然人数比我们多,武器也比我们精良,可是我们是团结的!正如一根筷子折的.断,十根筷子折不断。只要团结就没有做不成的事。用电影的话说就是:中华民族不会亡,中华民族必胜!
电影《八佰》观后感4
前几天终于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身边的家人朋友几乎都看了这部电影,拖到现在就只能一个人去看了。这部电影从8月21号上映,截止到今天19天,票房达24.5亿,光看预告片就
热泪盈眶,激发出满满的爱国热情,发自内心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大卖,众望所归,票房一直遥遥领先。
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谢晋元率420人在四行仓库与日军厮杀4天,死伤38人,毙伤日军200余人。4天后,谢晋元奉蒋介石命率部382人退入英租界,由英国人掩护撤出上海。然而,英国人突然变卦,强行收缴了将士们的武器并将他们关在租界北部的一个战俘营里。关押生活持续了近3年,期间谢晋元将军被叛徒杀死。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向英宣战并攻入了英租界,将剩余将士俘虏后罚为苦役。至1945年抗战结束后,420人只剩不到150人。
聊聊我的几点感悟
1、和平是用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战争的环境极端恶劣,要忍饥挨饿,甚至饥寒交迫,睡不好觉,受伤了没有好的医疗救助,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还要时常面对战友在战场中血肉模糊牺牲的画面,但是为了祖国,再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哪怕恐惧死亡,也会迎难而上,拼死杀敌,捍卫祖国。有一段话令我非常感动,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耻辱,光默念都会感动到哭。
终于明白格局创始人为何坚持援助抗战老兵,敬重每一位战士,有机会我也要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珍惜当下的温饱和平
上一次触动我有这种感受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时隔七年,那份激情所剩无几,今天被八佰再次激发出这种感受。相比起在恶劣环境下浴血奋战的战士,我们真的太幸福了,一日三餐,冬暖夏凉,有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有相亲相爱的家人,休息的时候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下的温饱与和平全都是浴血奋战的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是当代战士兢兢业业勤奋工作换来的,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温饱与和平,也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实现温饱。
3、生命有限,乘风破浪,不枉此生
既然基本的温饱解决了,世界也算和平,我希望自己努力赚钱,努力学习,先让自己强大起来,然后去帮助他人。生命有限,敢于乘风破浪,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断突破自己,不断精进,不虚度光阴,先自立,再帮助他人,不枉此生。
最后,用电影里我非常喜欢的两段话结尾:
有胆怯,有顾忌,危难关头仍义无反顾;
有嫌隙,有猜疑,大敌当前仍同仇敌忾;
生难做人杰,死亦非鬼雄;
他们渺小而真实的活过。
宁愿死,不退让;
宁愿死,不投降!
电影《八佰》观后感5
《八佰》这部电影整体拍得还是不错。如若从场景和音效8.0分,但是人文情怀可以9.8分。
加入四行仓库保卫战的除了原88师524团一营的,都是收拢来的逃兵,最初他们都很害怕,都想跑。老算盘说出了心声:我只会算盘,日本人需要有人打,你们是英雄,我佩服你们,但我不行。
苏州河的北岸是四行仓库,南岸是公共租借,北面的中国士兵在浴血奋战,尸横遍野,犹如地狱一般,南面的商人和富太太在喝茶,搓麻将,纸醉金迷,犹如天堂,真是讽刺。谢晋元说:中国病了,需要有人去叫醒。于是,陈树生身绑炸药,一跃跳入日寇的铁板攻城部队,他用自己的鲜血写下:舍身取义,儿所愿也。一个又一个士兵学着陈树生,前赴后继的跳入日军中,这一声声爆炸声,一声声遗言,反复敲击着逃兵们和公共租借内中国人的心。
端午不再害怕,小湖北不再害怕,租借内的中国人终于团结起来,他们醒了,因为他们是中国人。谢晋元说:靠我们四百人无法赢得胜利,要靠四万万人。
山东兵说:我不要当刘备,我要当赵子龙,他可以护着国。小湖北的梦想要当赵子龙,骑着白马,冲进敌阵杀个七进七出。最终,最为朱元璋的`子孙,小湖北没有选择逃走,他说:别人打到家门口,我们跑了,没人去守。他和羊拐,老铁,山东兵等留下来阻击日军,为大部队撤退赢得时间。
最艰苦的时候我们挺过来了,今人应当继承前人的精神,负重前行。作为集成电路的从业人员,面对眼前的一切困境,应该迎难而上,破冰逆行。
这不仅仅是一部爱国情怀的电影,更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精神意志的一部电影。
电影《八佰》观后感6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成龙电影院,观看一部《八佰》的电影。看的'压抑、难受,有些人哭了,我也流泪了。多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为这些英雄致敬!当看到战士们为了战斗,奋不顾身地背着炸药包跳楼的时候,我的心是颤抖的,他们多么伟大!桥的两边却是两个世界,一边经历着战斗和生死,一边唱戏赌博吃喝玩乐。最后,上级命令他们撤退,又冒着生命危险向桥上冲去。
电影《八佰》观后感7
昨晚,去电影院看了电影八佰,观众非常多,而且女性观众多,这在战争类电影当中是非常少见的情况。感觉这个电影,是看过的电影当中,对日军还原程度最好的电影。日军很多战术动作都可以和抗战老照片当中的日军直接对上。
包括日军小分队半蹲着隐蔽在战壕后面,包括,日军喜欢两列纵队进行两翼包抄,在最后突围的时候,日军在侧面设置机枪阵地,在上海日军威胁动用重炮,包括日军的服装道具,特别是日军海军陆战队的形象,都是非常真实的再现。
1939年,我们对日军的分析是,日军特点是,下级军官动作娴熟,士兵射击沉着娴熟,不乱射不空射,尤以狙击兵对于目标之选择发现,甚为敏感适当。这个特点在电影当中,已经得到了非常深刻的体现,日军狙击手射击相对比较准确,普通士兵进行步枪射击都是瞄准射击,很少乱开枪。无论攻防,均重视构筑工事,工作力亦强。步炮空协同确实。惯用锥形突击的战术,同时,向对手的'侧翼与后方实施大迂回、大包抄,对对手重兵集团“包饺子”;长于声东击西,佯攻与主攻相结合,奇正并用,让对手防不胜防。
这些特点是电影当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包括,日军正面攻击,掩护挖土机侧面工作,日军在两翼包抄上去想使用炸药包炸墙等等,步机枪掩护步兵爬梯子等等。善于侦察,收集情报和分析情报,比如在淞沪抗战的时候,第51师从陕西汉中到上海参战,从宝鸡上火车,一直到南京车站,可以说走到哪里,就在哪里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在淞沪抗战,记者去第72军采访,这个部队还很有警惕性,记者刚走不久就转移了军部,结果很快军部所在观音堂就遭到日军舰炮轰击。在电影里体现为,谢晋元部队在深夜秘密突围,结果就遭到了日军的预设部队打击。
而且,从八佰这部电影当中,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日本步兵散兵群战术,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时候,日军就已经开始善于使用散兵群战术,就是,一个步兵班,还要分成3个战斗组,以横-散,纵-散队形攻击前进。基本就是,第一组,快跑前进,距离各8步,突击组火力掩护,以此类推,利用地形地物,各个跃进。
而当时,我们才有散兵线战术,相隔各3步,步兵散开构成火力线,一个步兵排分成3个班,一个班正面40步,一个排纵深100米。但是,这种战术导致对抗日军散兵群战术的时候损失惨重,后来,德械部队也开始采用以轻机枪为核心的散兵群战术。
当时记载,不懂得散兵群战术,还在使用散兵线战术的1个步兵连,遇到日军一个分队,可能5分钟就会损失殆尽。电影八佰当中的日军进攻,不再是人海密集冲锋了,比较好的还原了日军1个步兵班分成3个组进行散兵群进攻的战术。
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符合历史原貌,毕竟不是军教片,也不是纪录片。而且,这部电影是服装,道具,上也非常不错,可以一看。这部电影最感动的一句话是,我们是湖北保安团,我们是来保卫大上海的!
电影《八佰》观后感8
上周,我和我的两个哥哥欣赏了这部《八佰》。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它的故事背景选择了1937年的淞沪会战,这一时间点的意义以及影片的创作初衷是在1937年10月,我们民族经历了最为惨痛的灾难、它和我们现今每一个人密切相关。
电影《八佰》观后感9
当我成尘时,你必能看见我的微笑。——题记
有句话说得好:“天堂离地狱只有一步之距。”电影里的800壮士也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听说过一些关于800壮士的故事,但看完电影之后还是会忍不住落泪。1937年,抗日时期,中国在淞沪战争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师的军力去打后卫,抵抗上海日军,最后却零零散散只剩了几百人。他们只有400多人,对外却宣称有800人,而他们的勇气和力量也远远不止800人。日军用尽了一切非人的手段,但他们一次次的扛了下来,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人还没有放弃!
四行仓库在苏州河的一岸,而另一岸是租界。开头,我看到了那些租界里的国人如鲁迅先生笔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然灯火通明,仿佛对岸的战争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还在赌博,这也是将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的淋漓尽致啊。
电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们在影片的最后都“醒了”,成了当时的勇士,他们的举动与影片中的老算盘和一个老头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心中刚开始还在各种纠结,最后也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后者为了自己活命,想尽办法逃离战场。最后一战时老算盘看到对岸的战况,他下了车,也去岸边望着,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忍不住让我产生遐想,他是不是后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对岸,帮助他们去击退日军?他是不是也“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日本人准备摆好钢板阵,向四行仓库进行攻击,于是那里的战士个个都绑上炸弹,跳到日本人的阵形里,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声响彻天际,对岸租借的人也是十分惊讶,日本人说好的三小时攻下四行仓库也不了了之。
他们跳下楼时我十分惊叹,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吗?没有,他们也怕但他们却有舍己为人、前仆后继、奔赴战场的精神,这是最可贵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游,自然也去到了四行仓库的遗址。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很清晰破烂不堪的墙体,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于弹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块白一块完全无法想象当时战况究竟有多激烈。
狼烟四起,枪声余音缭绕;待到破晓,奔赴战场怀抱,挚友已故,精神终究未倒;故土燃烧,保卫者奔向风暴:无憾与你相遥,幸而留下微笑!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电影《八佰》观后感10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呈现的画面,影片一经上映票房就破亿,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 《八佰》中的人物并不是单单纯纯的非黑即白,而是掺杂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无意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他们的〝黑〞在于放弃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幻景,他们的〝白〞在于愿意为八佰壮士捐物资,在于企盼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本军官和身骑白驹的谢团座无疑是影片中一大冲击波,黑暗和光明。绝望和希望被巧妙地转化成日本军官的黑马以及八佰壮士的白驹。而当河对岸租界的民众们看到奔驰的白驹时的兴奋,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则是对希望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对中华民族会重新站起来的坚定。
而影片最后在废墟中踏出的带着血红色的伤口的白驹,则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仍大步昂扬地向未来驰骋而去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那匹白驹,它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中华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应该最适用于人们读小说时对角色的理解。当一些看过的小说被搬到荧屏的时候,觉得这个角色。这个画面不是我想象的样子,会有一丝丝的失望。当我的小伙伴们还沉浸在玛丽苏式的剧情中的时候,我犹爱战争题材的电影。小说。电视剧。
因为在苦难的战争中更能看出芸芸众生真正的共情和背信弃义,更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情怀。而电影《八佰》,全程IMAx技术拍摄,每一帧都是美学角度,无论是视觉效果。故事情节所传递的情感都超越了我对战争故事的想象。导演管虎似乎正在开辟新的国产战争片类型。
电影《八佰》观后感11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和烧结厂的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阚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当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为我们美丽的特钢,我们的德龙集团贡献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学之所用在阚总的带领下会建设出一个更美好的新特钢!在厂领导的推动与鼓舞下我们会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努力向上!
电影《八佰》观后感12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看八佰这部电影,这个影片选材于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佰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
这部电影最令我震撼的地方是几位战士身系炸药包,舍生忘死的从几层楼上跳下去并念着自己的籍贯和姓名的时候,说明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怀着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对父母、亲人的思念,肩负着身为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义无反顾的往下跳时,忘记了死亡的恐惧,舍生取义。
回想整部电影,还有很多让我热泪盈眶的场景。这些平凡的人,这些普通人,这些平时根本不起眼的人,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选择了宁死不屈,用宝贵的生命守护着祖国的荣誉。
看完《八佰》这部影片,使我对这些用生命守护着国土的军人,宁死也不让国旗倒下英雄气概无比的崇敬!我们一定要延续英雄们的光荣,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使祖国更强大,成为世界之巅。
电影《八佰》观后感13
扬中华之魂,明爱国之志!
9月7日周一,八·十中队的同学们来到了电影院,一起观看了一场爱国电影《八佰》。
最近非常热门的这部电影,讲的是在1937年淞沪会战之后,三十余万国民党军撤出了上海,仅剩400多名将士镇守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谢团座为了鼓舞士气,对外号称士兵有800人,于是就有了“八百勇士”的名字。这400名勇士坚持不懈,勇敢坚强,坚守阵地十多天,与日军鏖战之后冲锋过桥,撤退到了对面的英租界。
剧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名名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们的舍生忘死,坚强不屈,让队员们非常的感动震撼,战场上鲜血淋漓炮火纷飞,残酷而又无情。队员们深刻的'理解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我们的革命先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我们以后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祖国的新栋梁,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
电影《八佰》观后感14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了一部电影:《八佰》,看后觉得非常震撼和伤感。
《八佰》这个电影是根据真实的案件改编的,故事发生在1937年,自从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一路向华北直扑西北,与中国军队在上海相遇,淞沪会战展开。
中国军队在十月份撤出了战场,让八十八师奉命断后,驻守四行仓库。
第一天,战斗彻底打响了。日军开始进攻四行仓库,企图占领仓库,但是却并没有成功,反而损失了许多兵力。八十八师仅剩下四百余人,但副团长谢晋元说:”这里有八百壮士。”
到了第二天和第三天,国民党总统让八十八师升起了他们的国旗。于是,在第三天四行仓库发生了一场惨剧,在国旗下,有着几十人的尸体,这些人都是为了守住旗而牺牲的'。
不仅有这些惨剧,还有电影中八十八师过桥的场景,日军在后面疯狂进攻,到最后只活下了一百多人。
电影《八佰》告诉了我们:我们要不想被人欺负就要变得强大起来,就像英国和美国的租界,日本人就不敢进攻。
电影《八佰》观后感15
精神:整个观影的过程,真的有被英雄们的精神所感染。不论是身捆手榴弹,高呼籍贯和名字壮烈牺牲的场景;还是众人为守护党旗而至死不归的前仆后继;都让人深刻的感受到了来自英雄们的“精神”和“坚定的勇气”。对照现实,确实身边也有阿甘精神的一部分人。他们的那种执着和对于过程的执念,真的是让人会感到由衷的赞叹。或许他们会失败,但这种失败却会人反思,让人有所启迪。所以,定义成功,可能真不是简单的“成功”,而是成功背后唤醒了你哪一部分珍贵的东西?唤醒:电影尾声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说了这么一段话,也是谢晋元被击中后脑袋里回想的一段话:你们抵抗三天了,再继续下去,意义是什么?我们这四百人让民众看到了,我们中国还有希望!这些民众,也会作为种子去叫醒更多的人。
就像这段话里说的一样,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虽然这四百多人抗争不了,但身后的四万万人可以。
可能有的行为不能直接挽回和胜利,但是那些关注我们的对岸人,会被唤醒。
对比和讽刺:影片一开始,法租界夜晚的灯火通明,唱戏的台子,卖hot dog的.小贩,楼上的舞女,公寓里的教授一家,似乎都没太受到对岸战争的影响。而身处四行仓库里灰头土脸的小兵,趴在窗台充满希望的看着对面的一切,那种好奇,让人直感讽刺。
每一日的交火,都在法租界民众的注视下,那种注视和讨论,只是在八卦心的驱使下凑的热闹,看的稀罕。交火2天后,经过跳楼的壮烈牺牲和坚定的让党旗飘扬在空中两个事件过后,法租界的他们,关注和讨论点都变了;从旁观者到同胞,庆幸这几百人的牺牲唤醒这四万万人中的几十万人。是值得的,又是不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