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心得优秀(精选合集)

时间:2020-11-19 04:4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楼梦心得优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楼梦心得优秀》。

第一篇:红楼梦心得优秀

《红楼梦》主要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盛与衰败。故事的男主角是贾宝玉,他是个性格柔中带刚的人,因为他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境,周围生活的全是女人。书中的女主人公是林黛玉——体质多病,天生猜疑,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楼梦心得优秀范文,供大家学习。

红楼梦心得优秀范文1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而当时我对《红楼梦》只知道有叫贾宝玉、林黛玉两个人。就是现在读起它,也会被它所深深地吸引。

到了七年级,那时班里已有好多同学都读完了四大名著,可我还有一本《红楼梦》。当我第一次看时,就被吸引住了。

我发现这书里的诗句写得十分妙,读时不但琅琅上口,寓意也是极深刻,渐渐地,对《红楼梦》产生了浓浓兴趣。读完后,不禁感慨,林黛玉竟然如此的多愁善感,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所应具有的性格吗?或许她的性格是周围环境所造成的,没有父母的关怀、寄人篱下。但她受到了贾府上下无微不至的关怀,却依然有些不满足。她最终因忧虑而死。我觉得林黛玉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黛”是一种墨绿色,代表她对自由的向往。她多愁善感、任性自私,还很爱哭,但实质上,这正是对封建社会束缚人性的一种很好的回击!她敢于追求自由,反抗社会,寻找自己真正的幸福,这正是她可贵的品质和内涵。在那黑暗的时代,却有着这种特殊的风景线。

没错,她就是一道风景线,以降珠草的身份,给了黑暗、趋炎附势、欺上媚下的社会留下深深的印迹。虽然有着薛宝钗、贾元春之流的批判,但是她的芳迹、高贵、勇敢以及敢于同时代抗争的精神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全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讲述贾府的兴衰历史,也以侧面写应了封建家庭的荒淫、腐败,表现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作者也写终都透露着哀怨伤感的请调,流露出一种消极思想。

以前初读出了对于封建剥削阶级的腐朽生活和精神实质有切实的体验和感受,小说自始至《红楼梦》时,一直都认为林黛玉是不懂事,小心眼的人。每当贾宝玉对别的女孩子说一句话时就又哭又闹。当别人含蓄地指点她的错误时,她总会讽刺别人一番。好像自己是多么的完美,没有丝毫的缺点。贾府怎么容得下这样的人。但是读的次数多了,才真正体会到她,所以才会有了先前的感悟。所以我还想再次强调:林妹妹是一道即美丽又特殊的风景线。

红楼梦心得优秀范文2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红楼梦心得优秀范文3

《红楼梦》是一本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反映了一个旧社会大家庭从兴旺到衰败的全过程,向我们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从相识到相爱到被人拆散的爱情故事。

柔情似水、泪眼朦胧、红颜命薄,乃林黛玉也。《红楼梦》这一本书中一共写了九百多个人物,而我最喜欢的,便是林黛玉。

她是一个身世坎坷、寄人篱下的女子。她六岁丧母,后又离开父亲,来到了贾府。她是一个多心小心、多愁善感的人。说她多心小心,那是因为她想的事儿要比别人多,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词,也要细细地咬文嚼字一番。因此,宝玉便说她:“……那是你多心,才染出一身病来。”

但是,她又是那么倾国倾城,那么才华横溢呀!美,美在两弯似蹙非蹙笼眼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才,就拿“元妃省亲”来说,她作的诗与众不同,当宝玉冥思苦想也想不出最后一首诗时,她快速地写了一首律诗,帮宝玉解围。和宝玉相互赠帕时,一口气写了三首诗。

我有时恨过曹雪芹:为什么把黛玉的生活写得那么悲凉,又为什么硬把宝、黛的爱情拆散?现在想想,才知道作者的用意。作者这样写既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也更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的人们,特别是女孩子追求自己的生活和幸福是多么的困难,让我们更真实地了解了古代的社会生活。

像黛玉这等才女,如果在今天,也许她会成为一位名扬天下的文学青年,比如会成为诗人或作家,也许她还能享受荣誉所带来的富贵、地位。但是,在旧时封建社会中,总是重男轻女,封锁了多少才女的才华!像林黛玉一样,一生只能呆在那极为渺小的大观园里,没有一点独立自主的机会。最后,随着家族的衰落而走向悲剧、走向灭亡,像一朵婀娜多姿的花,无声地开,悄悄地走……

月夜是那样的宁静,一轮新月挂在空中,没有一点儿喧闹声。而此刻的我,却心潮澎湃,我为旧时封建社会的黑暗而愤怒,为旧时封建大家庭由兴到衰而感叹。

红楼梦心得优秀范文4

近日,我一口气读完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千愁万绪缠绵在心头,剪不断,理还乱。

《红楼梦》一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末世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贾府由繁荣走向衰败的过程。

书中的人物大都是伤感的。林黛玉的苦恋无果,含恨而终;薛宝钗如愿得偿,到头来却守了寡;贾宝玉看尽人间悲离,出家当了和尚……仔细品味,那些悲惨的结局,有当时社会背景的一部分原因,却也与他们的性情、人格不无关系。书中最典型的人物要数林黛玉了。

林黛玉是典型的多愁善感性格。在一次偶然散步的时候,黛玉看到了凋零的花瓣被来往的府人碾作尘土。看着看着,她便想到了自己的身世,自己寄人篱下,受尽苦闷,无人疼爱,不正如这飘零的花儿?不禁悲从中来,为花儿,更为自己惋惜。于是便有了她哭哭啼啼地把花瓣小心地收起来,用泥土掩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正是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往复循环,我们不必为此悲叹,而应用一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积极心态去赞美它的无私与奉献。林黛玉正是把这种自然现象看得如此伤情。在对待府中的人时,更因看不惯他们的唯利是图而显得高傲孤僻,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最后看尽人情冷暖,抑郁而终。

林黛玉,一个标致聪慧、满腹文采的天才女子。若能心胸开阔,积极乐观地处事待人,不那么高冷,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让我们吸取林黛玉的教训,真心对待身边的亲朋好友,宽容他人,收获友谊,感恩父母。你会发现,退一步便是海阔天空!

红楼梦心得优秀范文5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

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

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第二篇:《红楼梦》 读书心得优秀

《红楼梦》 读书心得优秀1

《红楼梦》以贾府的衰亡为主要线索,全书以贾府为中心,描写了从朝廷到官场,下至市场、乡村的世界和时尚习惯。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最吸引我的是,从宝玉到金陵的'姑娘们都那么有才华,个个口才出众,让我刮目相看,甚至让我佩服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黛玉和宝钗。

黛玉可能从小体弱多病,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所以养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眼泪总是很多,又细又长。拥有一颗精致的心和无与伦比的诗歌天赋真的让我感到遗憾!

相反,宝钗从小就出生在薛家这样的大家庭里,受到母亲和哥哥的疼爱。她的性格是一个好家庭的氛围,所以更受长辈的喜爱。是“先迂回后是非”,连女生都喜欢她。而且我觉得她虽然表面上很漂亮,但是做任何事情之前想一想肯定是很累的事情。

《红楼梦》,每个人都呼之欲出,各有各的特点和想法。看完之后,他真的受益匪浅,觉得这个世界很荒凉,真假难辨。最后,他“一丝不挂,来去无踪”。

《红楼梦》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因为有无数引人入胜的地方。

《红楼梦》 读书心得优秀2

黛玉,我读懂了你的哀愁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题记

手捧一本书,在午后的阳光照耀下,独自坐在阳台上,听着音乐,忽然一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丽无瑕”飞入了我的耳朵,思绪随着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红楼梦》,在我的印象中《红楼梦》是一本十分让人为之掉泪的书籍。儿时总想读完这本书,了解它的魅力。但我总是为自己找借口,也总是不读完。至今,却也只是看了一小部分,了解个大概。但,宝玉黛玉之间的感情却又让我感到太过悲哀。

这句诗是“黛玉葬花”时的句子。乍看时,心中就不免感觉有一丝悲哀。葬花时的伤感又有谁人知?黛玉竟由花想到了自己的命运。今日是她葬花,明日又是谁看她呢?我想在那个封建的社会,黛玉的哀愁恐怕只有与她相通的宝玉明白吧。你的.哀愁恰似一朵莲花,层层叠叠,相互交错,最终凄美得却又那样动人。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黛玉的哀愁显而易见,她的感伤是可以被任何东西所感染。我能领会她在那个时代的悲哀与无奈。有人说:是她的自卑让她纠结一生。我想,这也正是上天赐予她的。正是她的多愁伤感才会有《红楼梦》的感人。使人同情与愤慨。你的哀愁好比一江春水,流流停停,或急或慢,最终流过之处却又感人肺腑。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第三篇:红楼梦心得

一开始看到“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以为《红楼梦》也只是一般的小说那样,诉说儿女情长,官宦世家的慢慢堕落。仔细看那前5回,便觉得有些新奇了。以下便是我的浅析

第一,第一回便用了双层导入,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看到大青石上刻着一段女娲补天遗留下来的灵石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悲欢离合炎凉世态的故事,接着叙述那一僧一道到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他们的对话被这块灵石听到,这石头迷恋这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于是恳求那一僧一道带它去经历一番。最后才切入正题写红楼梦的故事。看到这段话我很是激动,这不就是国外那些科幻小说中的所谓的魔法了吗?更具体的说我想起了J.K罗琳写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虽然情节大相径庭,但是这两部小说的魔幻性质是一样的。这很让我感到欣慰,原来我们的古人也是很有想象力的,并且思维之奇特比罗琳早了整整200年。只可惜的是世人们只看到了这本小说的饮食文化、感情纠纷、官宦人家的萎靡奢华,却不曾把魔幻这一层给扩大化和影响化,任由其消失在文学的摇篮中,还要等两百年后的人们再次将这个熟睡的X婴唤醒,但是已经失去我们当初风靡全球的机会了。不过,这也不能偏执地认为是后代的疏忽了,可能是大家的想法不同,或是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手法,又或者是人们觉得这和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没什么区别,只是一种鬼神之说罢了,不足为奇。

第二,是那跛足道人哼了《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正当我有些疑惑,想要再去仔细品读这首歌儿的时候,我看到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注,甚是伤感。

他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无言化作一声叹,我没有像甄士隐那样的文采,把《好了歌》解释得那么透彻,但是人生一世,时过境迁,变幻无常,到头来终究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梦一场。反正我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何要苦苦为难自己,追求酒林肉池,萎靡奢华,你争我夺,像个乱哄哄的戏台,闹个没完。而且看到大观园里面每个人最后的下场,更让人觉得心寒。

第三,当我看到王熙凤对林黛玉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个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别扭。就算王熙凤要拍贾母的马屁,也得挑话题挑人物啊。虽然说王熙凤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以小说所塑造的形象看,她应该是个心思缜密,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能够应付各种复杂场面的女强人,那么她就应该知道,这外孙女儿和嫡亲孙女都是贾母喜爱的,手里手心都是肉,况且贾母还说过“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那么按照爱屋及乌的思想,贾母对黛玉也是万分怜爱的,既然这样,王熙凤还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分那么清楚是何用意?是想一开始就强调黛玉与贾府姐妹还是辈分有别吗?虽然向来性格多疑的黛玉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有些读者尤其是反对男尊女卑、封建等级制度的人会觉得别扭和反感。难道贾母的嫡亲孙女就理应标致像样,外孙女儿就得稍逊一等吗?

第四,初看前5回,看到林黛玉进宁国府的一言一行,让我感慨万千。首先是要“入乡随俗”了,不管是再亲的人,终究是寄人篱下,终究是要讲究大家闺秀,终究要强迫自己改变行为习惯。比如,在家里,黛玉之父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完,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但是在贾府的第一餐饭后,她就不得不随大伙儿一样漱口喝茶了,虽和家中之式不同,也只能“入乡随俗”了,终究不像在自己家方便。再者是黛玉在贾府的言行举止让我看到了一个大家闺秀的礼仪风貌,同时也是封建家族繁文缛节的一种体现。当然我更倾心于黛玉的知书达礼。王夫人未接待之前,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只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书中像这样详细描写黛玉“观其色,谋其位”的篇幅有很多,作者可能是想要体现黛玉的体察入微,行为举止得体谨慎,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也十分佩服黛玉能够如此滴水不漏,进退自如。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就会觉得这是封建家族的繁文缛节把一个个有灵气的生命给禁锢了。像宝玉稍有一点反封建的叛逆想法就被嘲讽成是“疯疯傻傻”了。

第四篇:红楼梦心得

红楼梦心得

长篇小说始于元代,而当初的文体大都结构散漫,描写粗俚,内容近幼稚肤浅。直到明清二代,经若干无名作家的修改,若干天才文士的润色,最后才成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像章回小说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便可以看出逐渐进化的痕迹。长篇小说到了清代更进步,较早的作品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而较儒林外史后者,就是伟大的言情小说红楼梦,它可为中国旧小说之王,因为其内容、结构、描写技巧方面,都比任何小说更高一筹,沒有其他小说可以媲美红楼梦。

红楼梦这本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霑作,后四十回为高鶚续作;曹霑字雪芹,镶蓝旗汉军人,在簪缨富贵,文艺氛围的家庭成长,所以替当时满洲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作忠实的记录,同時,大观园风月繁华之盛,又写得极致风雅。后来家道中落,曹霑在中年時当旧物,沽酒吟诗,红楼梦便是在这种穷苦的环境完成的。他写这本书的动机是追忆自己家族过去的富贵荣华,而最后趋于没落的一些心影,后来有人从事考证,它是影射某人或时事,关于红楼梦的背景,论者纷纭,有说是叙述清世祖与董鄂妃的故事,亦有隐射康熙朝政治状态者,这些皆是捕风捉影之谈,红楼梦乃稗官野史之流,是一部隐去自我的自叙。

红楼梦是一部足以令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小说。故事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情为主线,贯穿了一哥大家族由兴盛到衰败的历史。在书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贵族的生活方式,有风雅别致的一面;也有奢侈浪费的一面;有公子、小姐们的多情优美的形象;也有贪官污吏、纨绔子弟恶劣可耻的行为,这是部才华洋溢、刻画细腻的小说。透过人物的描写,原著者曹雪芹,也表现出反抗传统的思想;这种思想,尤其具体的表現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描写上。

红楼梦的悲剧不是任何一个人造成的,是环境,是封建社会下的悲剧。在封建社会的礼制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像林黛玉这么有才情女孩,也只能在海棠诗社中及贾宝玉面前得到赞赏。纵使林黛玉再有才情,对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来说,她依旧不是个好儿媳妇的人选,在王夫人这样传统女性的观念中,端庄贤淑的薛宝钗比较适合。在封建体制下,男性的地位永远优于女性:他们可忍耐男性四处留情,却无法容忍女子追求自由恋爱,因而造就了这场悲剧。如果将时空背景拉回到现代或许结果就不同了:林黛玉成了人人佩服的才女,而男女可以自由选择婚姻,贾宝玉和林黛玉或许便能成位令人称羡的神仙眷侣。所以我觉得,错不在贾宝玉身上也不再林黛玉身上,只能怪他们身在错误的時代。

与其说大观园是富贵之地,倒不如形容它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表面上看起来生活不愁吃不愁穿如仙境,实际上所有事都由不得自己,生活倒不如一般百姓来的自在。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写,在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中曾读过此人,曹雪芹是贵族子弟,但因朝廷内部争斗,使曹雪芹父亲被革职入狱,一生均不得志。因此将自己喻为青埂峰下一块被遗落的顽石,这块顽石无法修补残缺的天,只能眼睁睁的看著他衰败。贾宝玉身上留有的叛逆及愤世思想俨然是曹雪芹化身。

记得第一次看红楼梦时是在初中,当时懵懵懂懂的,只觉得故事怎么那么复杂?现在再看却有不同的感受;当初,我对林黛玉十分反感,只觉得这个人怎么那么爱哭;現在,我发现他的每一滴泪都有道理,对他而言这个荣国府侯门深似海,各个人都打着不同的主意,每个人正用著放大镜来审视她,使得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丝毫不能走错一步,寄人篱下的她感到了一种孤单凄苦。她的每一滴泪是对现实的抗争、为自己人格的维护,也是一种对于现实的无奈,让我更加同情她。

书中另一大主角薛宝钗,虽同样拥有极高的才情,却格守传统礼教,城府极深的她最后虽拥有贾宝玉妻子这个身份,但终因与贾宝玉之间的生活态度差异甚大而抱憾终身。若说林黛玉的悲剧是来自于她对现实的叛逆与不服,那么薛宝钗的悲剧是来自于她过于顺从的结果。

书中我最为欣赏的人物是贾探春,她虽为庶出,却精明能干,尤其是斥责亲娘赵姨娘那一幕,真不得不叫人由衷佩服。在贾府渐渐衰败时,她便想重整家族可惜却无法力挽狂澜,最后只能远嫁他乡。

书中我最讨厌的人便是凤姐王熙凤,若说探春理家是为重整贾氏家族,那么我觉得凤姐理家是为了掌权势卖弄才干,从她治理府上各大小事情,无不看出了她的狠毒与贪婪:为了铁楗寺的三千两银子,弄出了三条人命、在她丈夫小妾尤二姐面前,声声好妹妹,背地里却将她逼得吞金而死。但聪明一世的她最后却被冤鬼缠扰致死。

还有书中的贾政,是贾宝玉在贾家中最怕的人,给我们的印象也是“严父”,但其实他也并不是如铁一般的冰冷心肠之人。例如:在元宵节时,贾政也有出席;也就因为有他出席,其他子女们皆如正襟危坐,不敢稍加怠慢。贾政心中也明白,在说完几句话后便自行离席。由此可知,贾政然严厉,但还是有好的一面。不过,从差点打死贾宝玉这点来看,他或许也有点家暴倾向吧!将贾宝玉推向仕途之路这点,能看出他对这位未来贾家希望的公子的期盼。

王熙凤,一开始我对她的印象很不错;但随著剧情推演,我才发现,她是个说话口无遮拦的妇人。虽然他说的话能增添贾家人的娱乐,但仔细一看他说话的内容,都是些粗鲁无比的话语。王熙凤是我在整部红楼梦中,看过唯一一个对下属态度最差的。纵使平日和她交情不错的平儿,在她怒不可遏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受到重责;更别说是那些寻常的属下了,只要稍有不顺意便任加打骂。王熙凤最在意的就是她大老婆的“地位”,所以每当贾琏偷情时,她所生气的是她的地位,而非丈夫偷情,这是我的看法。

还有紫鹃,与林黛玉情同姐妹。原本我以为她是个路边小角色,但是她在林黛玉已病入膏肓时所表现出的焦躁与不安,让我感到她与林黛玉的交情是如此的深厚。在贾宝玉要结婚时,需要一个林黛玉的丫环;紫鹃留下来了,这也就表示她想陪林黛玉走到最後的心情。最後林黛玉死了,紫鹃开始厌恶贾宝玉,但是后来看到他对林黛玉的死如此难过,哀怨之心也就烟消云散。

书中人物多得不计可数,却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曹雪芹并不注重人物外表的描述,而是加以描写他们的内心感受,却能将他们写活,难怪这本书能自创一门学派,也难怪它能成为中国四大名著。最後我也因为这本书而更了解了一些古代贵族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事物,这真的是一本令人值得一看再看、百般回味的一部章回小说。

第五篇:红楼梦心得

《红楼梦》的读书心得

《红楼梦》觉得每看一次,就有一份收获,今天就从思想方面来谈谈看法。(布衣教师-uuun.5d6d.com)

贾宝玉所代表的是什么样的思想,宝玉年龄也不大,说的话疯疯癫癫,有时是你听得明白的,有时弄不明白,究竟什么意思呢?譬如说他自己一辈子什么也不想干,就想跟姐姐妹妹在一起,混这一辈子,自由自在,死了以后化做一阵青烟散了就完了,看起来好像弄不清楚什么意思,但是其中有一条不肯读书,反对仕途经济。他本来跟薛宝钗还不错,有一次薛宝钗跟他讲话,就提到你也该读读书了,年龄也不小了,要准备考试了,要走仕途经济的路了,结果他就马上把脸翻了,你给我出去吧,我这个地方没有你的地方,我这个不懂仕途经济的,你们赶快出去。一点不含糊,弄得薛宝钗下不了台。(布衣教师-uuun.5d6d.com)那么把这些内容跟他的自己无所作为的人生思想结合在一起,实际上他是通过这个情节写贾宝玉反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反对走仕途经济道路,你们读书我就不读书,要读书《西厢记》还可以,挺有意思,读读,什么其他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五经,它都是杜撰的,杜撰的话讲得很凶,讲得很厉害的,但实际上你要看指什么杜撰的呢?主要是程朱理学,你们都是胡编的,孔夫子的话是不是值得一试很难说,你们硬说是这样,你们来杜撰的。贾宝玉绝对不走仕途经济的道路,也不去求什么其他的名,我就要跟大家姐姐妹妹在一起,高高兴兴自由自在的过一辈子就行了,实际上他宣传的是一个什么呢?从当时阶级安排的道路来讲,他是对抗统治阶级安排的道路,因为当时知识分子读书就是做官,就是参加科举考试,没有第二条路,他坚决不走这条路,他自己的路,就是跟姐姐妹妹们在一起,过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实际上他是宣扬那种自由人生的道路。因为那个时代毕竟离我们太远了,他找不出另外别的路,他不可能想出更好的道路来,问题是不走你安排好的读书做官的路,我走我自由自在的,我想怎么就怎么,这样一个自由人生的道路,这一个思想那么比过去的所有的不做官的人的思想就不一样了,五十年来,论证的时候有一种看法,认为贾宝玉不肯做官,这个也没什么了不起,嵇康、阮籍都不愿意做官了,陶渊明也不愿意做官的,觉得没有什么稀奇,这个不能这么比,嵇康和阮籍的时代跟曹雪芹的时代完全不是一回事,两种不同的做官的行为,它的内涵完全不一样,《红楼梦》里说的不做官,是跟仕途经济对抗的人来说,否定读书人做官考举的道路,这对清代的许多知识分子是一个另外的诱导,封建王朝要把读书人都诱导到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然后呢,帮他来巩固统治政权,《红楼梦》里主导的思想叫他不要走这个路,完全是相反的道路,就是《红楼梦》。

下载红楼梦心得优秀(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楼梦心得优秀(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楼梦心得

    《红楼梦》心得 《红楼梦》是悲剧,但在人类对美好的人性、人情和美的追求上确实胜利的。它集中了人性最本质的东西——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心灵也是脆弱的,就如林黛玉那样。 ......

    《红楼梦》读书心得

    《红楼梦》读书心得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浅读红楼梦,我似是若有所丝的发出了这样的感悟。《红楼梦》一书主要描写了贾府从鼎盛到衰败的一个过程,其中经历了太多太多的......

    《红楼梦》读书心得

    《红楼梦》读书心得15篇 《红楼梦》读书心得1 我有一本特别喜欢的书,那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许是我爱看言情剧的缘故吧。对于这本书我是万分喜爱。自然也有一些......

    《红楼梦》读书心得

    《红楼梦》读书心得 2013年8月,为提高工会干部、职工代表文学修养,我作了一场题为《走进“四大名著”》的专题讲座。也因此又重读了一遍《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红楼梦》读书心得

    来处来,去处去夜读红楼札记 雪花飘落,片片各得其所。 掩卷暇思,耳畔悠然响起跛足道人吟唱的《好了歌》,若要好,须是了!眼前浮现贾宝玉光头赤脚,行走在一片白茫茫旷野中的影像,渐......

    红楼梦读书心得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 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

    红楼梦读后感心得

    红楼梦读后感心得 红楼梦读后感心得1 自从看了电视剧《新红楼梦》后,我就深深的迷恋上了它。《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续作是由高鹗完成。书中讲了贾王薛......

    红楼梦读书心得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 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