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是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中的两句,我特别喜欢。尤其当我拿到《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躺在床上一页一页地翻看时,我的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因为你每看到一处,总会发出会心的一笑:这个想法和我们一样,这个观点说得太对了,这个做法不就是我们现在做的?看到近百年前的教书匠能让我们发自内心的赞同他的说法,甚至为他的做法点赞,就是因为他超前的思维,超前的眼光,超前的做法,超前的实践。其实他能有无数个让我们认同、惊叹、实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就是因为读书,因为躬省,因为他把教书当作一项事业来做。
一个老师要想给学生一桶水,你就的是常流常新的泉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多读书就可以使你的知识丰富,使你的思路开阔。唯有读书才可以让我们变得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我就从“共鸣”“影响”“躬行”三方面谈谈我读此书的体会,与大家共享共勉。
一、书中语——共鸣
这本书的内容不用我多说,大家都很清楚,它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的工具书。当我读到这本书中的第二节“谈谈教师的健康和充实的精神生活问题”和第六节“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两个内容,我与之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这个内容缘起一位45岁退休教师的一番话,“我离开是因为学校工作不是我喜爱的专业,我在工作中得不到满足,它没有给我任何乐趣。”
什么才叫乐趣?也就是你能将无趣的事情做的有趣,你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你能从平庸的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价值,这就是乐趣。现在的社会人心浮躁,难以心静,外界的干扰、工作的压力大,都让我们觉得疲于应付,无法集中注意力投入工作。
那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我的理解认为读书吧。既能进行安心,又能提升自身的修养,使自己变得气定神闲,不急不躁,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心有所想,才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心有所想,才能为目标坚定地走下去。成功不易,要身体力行的去做才行。
也许大家会说,我没有时间,年轻的要谈恋爱,青年的要结婚生孩子,中年的要照顾老人安顿家里。白天还要在单位辛勤工作,真的是没有时间。也对,如果这样说,可不是?我们哪有时间读书?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还是会有的。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所以我才说,那就挤时间去读书吧。不要总是给自己找一些借口逃避。书是给自己读的,工作是给自己做的。
大家都知道,我在学校的工作量除了代课还要分管其他事务。每天的通知任务干完一件又一件,似乎没有喘息的时候。回到家里,虽然孩子大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的事情也特别多,我靠不上。老公呢,工作有时几晚上不回,回来就累城一摊泥了。那家里总得有人搭理,老人总得有人照顾,只有自己干了。可是学生的作文、卷子、自己的教案怎么办?都得拿回家做。为了鼓励孩子们,我给孩子们建了两个群,一个是身临其境朗读群,一个是过关斩将背诵群,我除了拿回家做的那些事情,每天要查学生读书过关情况,反馈到群里;还要读书,写文章等,也许你要说,那你的时间咋来的?挤。天天看书,经常性阅读,终生以书为伴,让这条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充实你的生活,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海洋。只有你读的书多了,心中的储备多了,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同时影响你的学生。
二、读后思——影响
读过这本书,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一个徒弟跟着一位名师学习技艺,一年过去了,他觉得自己的技艺足以自立门户,因此收拾好行囊,准备和大师辞别。大师得知后问他确定已经学成了,不需要再学习了吗?徒弟指着自己脑袋自豪的说:“我这里已经装满了,再也装不下了。”大师随便拿出一只大碗放在桌上,让徒弟把这只碗装满石头,直至在碗中堆成一个小山。师傅又问这只碗装满了吗?“满了。”土地很快回答。但是老师拿了一把沙子散落石头的细缝儿,然后再问一次,那么现在呢,满了吗?徒弟考虑一会儿,恭恭敬敬地回答了。大师又把香灰倒入那看似再也装不下的碗中,看了看徒弟,然后轻声的问觉得他真的满了吗?徒弟回答道满了。大师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拿起了桌上的茶壶,慢慢的把茶水倒入碗中,而水竟然一滴也没有溢出。看到这里,徒弟总算明白师傅的良苦用心,赶紧跪地认错,诚心诚意地请求大师再次收自己为徒。
大师苦口婆心想要告诉徒弟只有一个道理,那就是学无止境。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人,活到老,要学到老。所以,做一名老师,你的远见卓识决定了孩子的远见;你有多智慧,你的学生就有多智慧;你的形象,你的目标就是孩子发展的方向。
前几天我以点评嘉宾身份参加平城区教育局举办的“古诗文通行”大赛,五场复赛让我看到了学生们古诗文积淀深厚,也感受到了学校、老师对读书的重视。我们老师就应该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用我们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带动更多的孩子加入到读书积累的行列中。和孩子们谈谈诗歌,分享读书感受,交流读书的快乐,我想在你的潜移默化中,无须大声说,你去读书吧。学生们自然就会看在眼里,落实在行动上。反过来,我们没有这样做,就要好好思考,教书育人,不仅仅要教课本,还要教生活,教技能。这些书里会告诉我们很多。就像这本书,你的教育方法遇到瓶颈,读读它,你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你教学技巧遇到关卡时,看看它,就知道生活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你就会有“桃花流水迥然去,别有洞天非人间”之感。
我读书喜欢在书上写几句,也喜欢与学生聊写的是什么,所以,当我的书放在班里,有的孩子就喜欢翻翻看看,看我记得是什么,怎么批注,这其实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班的孩子比较浮躁,怎么能让他们静下来,我觉得只有读书。可是如果老师不读,学生怎么能喜欢上读书?所以只要我没有其他事,就会坐在班里,听着音乐,和孩子们一起安安静静读书,午读的时候是我和学生最惬意最享受的时刻。有时候中午不读了,孩子们倒不习惯了。快期中考试了,我说咱们中午不要读书复习吧,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我们想听着音乐读书!可见,他们也特别享受这一段安静读书的美好时光。虽然时间很短,我和孩子们待的时间不长,但是我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变化。那是喜欢的变化,那是心甘情愿的变化。影响真的是润物无声的。
三、立目标——躬行
古语说: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青年之记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记,如沙上之刻。趁孩子们花样年华,记忆力好,我们就给他们一个读书的平台,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师生共同成长,让读书想呼吸一样自然,让校园里随处可见捧书自读的身影,让琅琅书声随时所处可闻。我想,那个时候,我们真的做到了校园就是桃花源,老师就是赏花人,满园春色关不住,百般红紫斗芳菲。
今天,就让我们先从自己做起,让枕边时刻有书为伴,每晚嗅着书香入眠。虽然我们已经过了记忆最好的年龄,但我还是想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我们担教师之名,承教师之责,尽教师之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